谈牛津高中英语研究性教学的实施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6-7-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徐超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研究性学习与英语教学的特点,得出了实现研究性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并就其实施的关键问题和若干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我们高中英语教学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尽快进入“研究性学习”这一行列。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英语教学

前言:

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中过于注重知识结果的传授,压抑了学生追求自主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这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一、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围绕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式。它注重能力培养,和主体个性发挥。其主要特征如下:

1.开放性: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研究的内容、方式各异。

2.探究性:学生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

3.情境性:重视学生主体的认知活动,更重视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主体的认识活动,强调学生主体与情境的互动作用。

4.实践性:学生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5.延展性:研究的选题是基于课堂学习的话题或技能而进行的拓展。

6.参与性:鼓励学生参与不同话题和途径的研究活动中,以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7.协作性:强调学生之间需要协同合作、交流信息、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各尽所能。

8.创新性: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潜能和个性。

二、 研究性英语教学的实施前提

根据英语学科的功能与特点,开展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也是必要的。

1、开放性内容: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所学到的又不仅仅是语言,还可以了解到异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地理、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等。新课程课文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涉及了种种话题,这就为英语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2、协作性:英语的习得需要一定的语境,即交际实践。英语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就是模仿真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另外协作研究可让学生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各尽所能;也能避免部分学生胆怯畏难的心理。

3、社会实践性:语言是生活的。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从课堂中跳出来,使课堂向社会延伸,利用各种手段,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参加语言交流活动。英语研究性学习可以使课本知识学习完毕后,学生的思维不停止,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或进行辨证思考,学习效果大大优于脱离实际的“题海战术”。

三、 实现研究性教学的关键

教学应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而不加思考。因此,要优化教学,笔者认为,就必须进行两个重要的转变。

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原有教育、教学条件下,许多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知识传输。针对这一状况,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模式。

2、教师角色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避免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要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的认识,让学生学会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把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与教师一样能通过互联网,各种媒体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建立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其次要注意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对习惯于纯学科课程教学的广大教师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教师必须加强学习,要重视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要想给学生斟满一杯水,教师就必须要有一壶水乃至更多的量。

四、 研究性学习在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有形式与实质之分。前者是指一门必修课程,后者是指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一种学习理念和策略。而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实质上的研究性学习,因为只有真正的实质上的模式才能推行素质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将研究性学习与英语教学相结合:

1、 创设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最常见的就是Group work中的角色扮演。这适用于对话比较多的文章,尤其像小说、剧本之类的课文。比如,模块一第二单元的主题是“Growing pains”,课文是一个场景剧(Home alone)。这一短剧很生动地描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到的烦恼。在学完课文之后,学生们的感触很深。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排练一个短剧,学生们既从中感受了成长的烦恼,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2、 知识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求知能力。

在平时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对英语学科某种知识的归类、总结、扩充。如,当我们学到“be used to doing sth.”这个词组时,可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途径去归类、总结出同类词组。然后在课堂上让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上讲台讲解,最后还评出优胜小组。这种学习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主动去学,巩固并扩充了所学知识,开阔了思路。

3、 教材中确定课题,拓展学生综合知识。

译林版的《牛津高中英语》教材语言内容时代气息浓厚,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其内容涉及网络、基因等高新科技信息的篇目,也有近、现代人物的传记、采访、道德修养等人文性的话题。这些都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

我们可以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要形式,每个小组围绕一个大的专题,选择不同的侧面,确定不同的研究小课题。例如,我们从每个单元的project部分选出适合自己学生水平的进行研究学习。学生以4-6人按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小组,围绕某一话题选择不同侧面开展研究。教师也可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课题,让其从中选择,也可以另行确立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学生要根据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在一周半时间内完成,在本单元结束时向全班同学汇报,最终的研究成果可以是小论文、调查报告、小品、操作演示、网页或PPT等。在这样的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英语阅读和筛选信息能力,还锻炼了英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了知识面。

五、 结束语

“树挪死,人挪活。”21世纪的青少年思维活跃,获取信息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远远超出我们成年人之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进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从教学模式上突出“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自我评价,去体会科学思想的真谛。面对机遇和挑战,要敢于大胆实践,敢于否定既有,敢想敢做才能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5期。

2. 冯建强.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2).

3. 赵欣才:《关于实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若干思考》,《上海教育》。2000年第6期。

4. 袁昌寰.《研究性学习的产生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第6期

(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