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心灵的课堂音乐--论音乐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6-3-6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一中 吴珍娜

爱心教育之六:浸润心灵的课堂音乐

下午的第一节课,教室后挤满了听课的老师,我很平静地打开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泰坦尼克号》主题歌--《我心依旧》。

这是课前的热身运动,而这节课就是“What Sweet Music”。当上课铃声想起时,我的“Do you like listening to music?”问题使紧张的课堂立刻活跃起来。

这个问题的预设直接导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位平时不大喜欢英语的男同学说:“我喜欢My Heart Will Go On”。

另一位喜爱唱歌的女同学说:“我虽然喜欢唱歌,但就是不会唱外国的歌曲”。

我喜欢腾格尔--天堂,我喜欢韩红--天亮了同学们似乎忘记了这是英语课。

从谈论学生喜欢的歌手开始,复习以前所学的关于“喜好”的句型。兴趣与话题的结合,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由此引出“不喜欢”的说法,从而自然过渡到新的话题和目标语。

“导”的巧妙与简单达到了“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一、音乐的融入,知识的升华

导入教学目标后,我特意由学生选择了一首大家喜欢的《隐形的翅膀》音乐播放,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环节,在打造高效课堂中,伴以音乐的节奏,产生了兴趣盎然的效果。

T: Do you often listen to music in your free time?

SS: Yes, we do.

T: OK. Let’s go to the concert. All right?

Ss: Yeah!(欢呼)

然后陆续播放周杰伦《七里香》、宋祖英《浏阳河》、贝多芬的5号交响曲《命运》的录像片断,师生在愉悦的音乐欣赏过程中,对话和谈论音乐。

T: Who’s the singer?

Ss:

T: What’s the name of the song?

Ss: It’s

T: What kind of music is it?

Ss:

这一过程,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思想,在独立思考中,让学生思辨歌手、歌名和音乐的区别,也就是“独学”。对回答正确的同学,所在小组都给以加分奖励。

平时英语一般水平的学生,经过课前上网查阅资料后,是这样回答的:“Jay Chou,It’s pop music .Jay是名, Chou 是他的姓,Zhou啦,歌名是七里香。”.其他学生也都站起来高高举起手争着回答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然后小组进行讨论,大家合作探究“How many kinds of music are there? Do you know?”的问题。讨论得出“pop music,folk music ,classical music”流行、民间、古典三种音乐的结果,分别汇报展示后,再根据答案完善和英语流利程度加分鼓励。

当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后,自然导入1a,观看flash动画,回答“What kind of music does he like?What about Jane?”的问题。

这是课堂上第二次自主学习,组员展示答案,组长核对答案。让学生听1a录音,男女生按角色跟读。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对话。然后教师请几组学生表演。在小组内描述Wen Wei和Jane喜欢的音乐。

其中一个平时说话声很小的学生,这次也能大声回答道:“Wen Wei used to enjoy pop music, but now he likes folk music. He doesn’t like classical music at all, because he thinks it’s too serious.Jane’s favorite is not classical music, but she doesn’t mind it. She likes pop music best”。话音一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进而完成1b,根据1b形成的短文设问进一步呈现音乐的类型,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各个类型音乐的了解和感知。

在音乐形式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呈现3a进一步展示不同音乐的特征。让学生在欣赏不同音乐的体验中,自主填写《三种音乐的特征》表格,然后以口语的形式谈论音乐,并结合自己的喜好在组内复述。然后小组之间进行展示比赛,教师对各组的展示结果进行点拨、评价。

整节课堂,三次“自主、合作、探究”,学生理解了音乐的“分类、特征”,并结合爱好,融入音乐;联系生活,运用知识。

二、音乐的殿堂、生命的狂欢

英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本是枯燥的学科,但我密切联系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准课堂中的点睛之笔--让音乐贯穿教学始终。

课前让学生预习“Section B What Sweet Music”,当学生在琳琅满目的音乐专柜前找到各自所需时,便会在课堂上胸有成竹的展示了自己的感悟。当教师播放各种音乐的片断,让学生思考“How many kinds of music?What are they?”互相交流、学习、表演时,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用英语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英语学科的喜爱。

对于本课涉及的“like … best of all,I like pop music best”等知识点,我的办法是,抓住问题,联系音乐让学生“拓、挖、思、悟”,不厌其烦、“无限”放大。

学生在理解了音乐的分类做游戏时,自然形成了凝聚身心,促进学习的小组。

T:Who likes pop music?

Ss:Hands up….

让爱好这种音乐的学生组成小组,叫“pop music group”。

T:Who likes folk music?

Ss:Hands up…

让爱好这种音乐的学生组成小组,叫“folk music group”。

根据喜好音乐的种类第三组叫 “classical music group”。

Pop music group组长说: “Pop music is very exciting. Many young people like it very much.. Pop music often comes and goes quickly”。

Folk music group组长说:“Folk music is simple but special”。

Classical music group组长说:“Classical mus ic is serious music”。

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女同学补充说:“ Country music, rock music and jazz are all pop music”。

我激动的对她说:“Wonderful!Well done!”

课堂上,组与组、对子与对子、生与生、生与师之间在音乐的驱动下,交互的是身动、心动和神动。

T:listen!Do you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S:Yes.

T: Who’s the singer?

S:

T:What kind of music is it?

S:

学生听到音乐,会自然想到谁唱的,特点是什么,属于哪类音乐。围绕学习“music”,在“身动”的同时,则“心动”了,又在用积极的行动去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时“神动”了。当自己的表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评价时,全身心涌动的是激昂的神韵,最终达到从“对音乐的爱好”向“对英语学科的喜爱”的良性转化。

课堂总结时,学生仅用了五分钟的时间,有的画知识树,有的绘图表,有的文字表述,丰富知识的超市的柜台,在音乐的殿堂里,彰显生命的狂欢。

三、抓两头、促中间,整体推进

  一头抓前端预习、一头抓后端反馈,促进中间的“开放搞活”。让学生按照导学案要求预习这课,记住单词“everyday, simple, be famous for, folk song”,探索怎样表达音乐的特征:

(1)Classical music is serious music.

(2) Pop music often comes and goes quickly.

(3) Country music, rock music and jazz are all pop music.

(4) Folk music is simple but special.

针对不理解的短语,不会表达的句子,以及“Learn how to express likes and dislikes”,则是在对音乐的鉴赏中,通过合作探究答案。

如:“自己喜欢的音乐,为什么喜欢(即它的特点)”,各抒己见,在欣赏中促感悟升华,在交流中巩固提高。

导学案设计的“达标测试”,则采取捆绑式的帮扶措施,进行先学后帮--优生帮差生。让学生先自己先做,对了,表扬+肯定;错了,鼓励+纠正。使优生在点评差生答案中,自我升华;差生在被帮教中、学会会学;中等生在观摩裁决中心领神会。不仅提升了流行、民间、古典三种音乐的意境,而且发挥了“独学、对学、群学”的作用,

一曲《感恩的心》结束了这节不是音乐课,却胜似音乐课的英语课堂。

英语课堂上的音乐,激发的是兴趣,陶冶的是情操,浸润的是心灵,升华的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