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柏成
(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摘 要:增添理论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课题,最初主要用于认知领域的教学设计。在对知识的习得和提取过程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增添理论对于信息的建立与提取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该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教学研究与实践领域。本文主要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探讨增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和启示。
关键词:增添理论;英语词汇教学;心理词汇
一、引 言
增添理论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课题,对该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首推Charles Reigeluth, Merrill, Wilson 以及Spiller等人。增添理论最初主要应用于认知领域的教学设计,其主要观点是为了使学习者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教学活动应该以由简到繁、从易到难、逐步增添内容信息的方式来组织。该理论在教学设计领域的运用,包含八个基本实施策略:有序组织的课程结构、由简到繁的顺序、课内操作顺序、内容小结、知识融合、类比、刺激联想、学习者控制等。该理论的倡导者们认为,在教学中,首先以最简形式呈现学习任务,然后通过刺激联想、类比、内容小结、知识融合等增添活动,能够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实际上,增添就是在基本内容信息的基础上,以各种方式增加新的信息特征,丰富与完备相关学习内容信息并加深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有效程度就取决于对学习内容信息的有效增添程度。
在心理语言学领域的研究中,学者们对增添理论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知识的习得和提取方面,研究人员发现增添在建立信息与提取信息上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验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新的知识信息时,都会产生一些增添,增添的内容可能是“逻辑推理,对信息的连续,也可能是增加例子或细节,或任何足以连接信息的东西。”[1]。增添对知识的习得与提取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一方面经过增添的材料信息有助于记忆,增添越多,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意义处理程度越深,越容易记忆,记得越牢固;另一方面,增添为信息的提取提供了更多的通道,增加了提取时进行选择的可能性,同时,它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能在提取过程中尽快建立答案。
显然,增添理论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在心理语言学领域的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此,我们试图把增添这一理论概念引入英语词汇教学领域,探讨该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具体地说,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来讨论增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二、运用增添理论指导英语词汇教学
很多英语学习者已经共识英语学习的难度集中体现在词汇的学习上。在本文作者2003年进行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中,超过80%的调查对象反映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英语词汇的学习与记忆问题。学者们也持这一观点,认为“词汇学习是外语学习中开始最早,困难最大、结束最晚的一项任务。”[2],英语词汇学习的困难似乎成为制约英语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因此,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应以尽快找出问题的症结、探讨相关对策以解决这一难题为目标。然而,英语词汇的教学与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我们需要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和探索,逐步解决其效率问题。
在英语词汇教学领域,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和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与探讨,无论是从理论的描述,或者有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是纯粹实践技巧的运用上,都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我国英语词汇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增添理论对于现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无论是在教师的“教”还是学生“学”的实践活动中,都可以运用这一理论作为指导,提高英语词汇教与学的效率。
1. 增添理论对教师“教”的指导作用
对于英语词汇教学,教师不能把它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而必须教授和使用相关策略,促使学生学习词汇。教师除了教授和训练学生掌握有关词汇学习策略以外,还应该在课堂上就具体的目标词汇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以适当的方式把目标词汇呈现给学生,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吸取、储存和巩固相关词汇,最终达到熟练运用目标词汇进行话语产出,变消极词汇(接受性词汇)为积极词汇(能产性词汇)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在词汇教学的呈现阶段得以体现,尤其是对尚未达到中级水平的英语初学者,词汇教学的呈现环节更为重要。增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教”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呈现”这一环节。
首先,在把目标词汇呈现给学习者之前,教师必须考虑呈现的内容。词汇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单词的音、形、义之外,还包括其语法特征、语体色彩、语域限制以及多义性和词汇文化特征等信息。显然,词汇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对英语词汇的形式和其汉语对应词的掌握。只注重词形和词义的直接后果是学习者所获得的词汇知识信息不完备而影响词汇的储存(记忆)和以后的提取(运用)。
词汇知识在长时记忆中的组织被称为心理词汇(mental lexicon)或内部词汇(internal lexicon),词汇知识在记忆里储存的方式以及如何被提取是心理词汇研究的中心问题。众多的研究者通过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模型来解释其研究成果,其中,普遍认为目前最能反映心理词汇本质和最具解释力的是激活扩散模型,该模型的提出者认为词汇知识有三个不同层面的内容:概念层面(词形、词义等)、句法层面(词性、基本搭配要求等)和语音层面(包含词汇的音位特征和读音等)。[3] 理想的词汇知识就是以这样三个层面内容的比较完备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所以,要获得目标词汇知识在记忆中良好的储存效果,就需要拥有以上三个层面的知识信息,使其以比较完备的形式进入心理词汇。具体到英语词汇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呈现目标词汇时,应该考虑这三个层面的内容,呈现相关信息。如前所述,人们在学习新的知识信息时,往往产生增添。通过增添,建立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结构信息的关联,从而不断丰富与完备相关学习内容的信息特征,达到更深的信息处理程度,以利于记忆。教师在呈现了目标词汇的概念层面、句法层面和语音层面的信息以后,学习者就能从多个渠道实现增添:从单词的语音信息方面,通过类比等增添过程建立音感记忆;在概念层面,学习词形、意义,运用已有知识和常识,通过比较、联想、归类等增添活动,以同化或调节的方式,实现与已有知识的融合;句法层面的信息主要靠例句来呈现,通过学习包含目标词汇的例句,学习者可以直观地获得词汇的使用规则以及与其习惯性共现(常用搭配)的其它词项信息。呈现词汇的多个层面的信息内容,有助于学习者从多个渠道产生相应的增添,获得比较完备的词汇知识,有利于词汇的储存和提取。反过来说,增添理论启示我们:要想使学习者获得比较完备的词汇知识,加深记忆并能在必要的时候迅速提取,就要在词汇教学的呈现环节下工夫,要从多个方面呈现目标词汇,增加学习者对目标词汇进行增添的渠道。通过多个渠道的增添,目标词汇也就以包含多个渠道信息的方式进入语义网络(心理词汇),因而提取这些词汇时就更为便捷(无论是语音,或者概念,还是句法层面的信息都可能将目标词汇激活,从而顺利提取。)
其次,要考虑呈现目标词汇的方式。
在传统词汇教学过程中,词汇呈现大多以词汇表的方式进行,即依次或一次性呈现词形、音标、词性、汉语对等词或英语同义词、有关搭配或例句等,这种方式主要是在书面文字系统内向学习者呈现目标词汇。研究显示,呈现词汇项目时,配以视觉、听觉和句子语境的方式,能有效促进词汇教学。[4] Chun and Plass(1996)指出,将词汇项目与不同类型的媒介联系起来,能增加记忆的可能性和回忆的线索,较之单一的编码方式,对词汇信息进行双重编码可以提供更多的恢复路径,有助于学习者在记忆中建构书面文字系统和视觉图像系统之间的联系来帮助工作记忆中信息的组织与处理,从而建立信息与长时记忆中心理模式内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
以上研究者的一个共同结论是在词汇教学中,应该避免采用单一的呈现方式。实际上,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语言学习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语言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从增添理论的角度来看,经由多种方式的呈现而获得的增添必定多于和优于单一呈现方式。具体地说,在呈现目标词汇的书面文字信息时,如能配以相关视觉图像资料和听觉音响资料,学习者对词汇知识信息的增添将会更迅速、更丰富、更有效,因为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扩展增添的渠道,而且还能有效触发各种信息增添活动。此外,学习者通过建构视觉图像、听觉音响和书面文字信息之间相互关联的提示线索而帮助对记忆中储存的信息进行恢复和提取。
呈现方式多样化对于低龄的英语初学者(中小学生)尤其重要,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认知的复杂程度有限,更需要从多个渠道和途径触发其联想、类比、推理等增添机制,实现对目标词汇知识信息的有效增添。此其一;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能给学习者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从而增强词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学习者保持学习兴趣,间接缓解了对词汇学习的畏难心理情绪。此其二。
最后,关注词汇呈现过程中的举例环节。
前面已经阐述,词汇呈现的内容包括三个层面的信息。其中,对于词汇句法层面信息的呈现,最为直观有效的方式莫过于举例。举例是有效呈现目标词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增添活动,加深对词汇信息的处理深度。[5] 这里,我们从两方面来探讨举例对学习者增添词汇知识信息的促进作用。
第一, 由谁来提供例句?第二,提供什么样的例句?
对于第一个问题,在词汇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往往由教师在呈现词汇的音、形、义之后,举出例句,也有让学生自己举例(造句)的作法。我们关心的问题是以上两种举例方式中哪一种更有利于学习者产生更多更有效的增添,从而促进记忆。对此,博布罗和鲍尔在让受试记忆简单的“主语--动词--宾语”型句子的实验中发现,“受试在产生自己的句子时,必须仔细考虑两个名词(主语与宾语)的意义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这种心理加工导致更多的增添,特别是对连接两个名词的关系的增添。增添程度的加深对记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6] ,这似乎说明学习者自己产生例句对词汇的记忆更有作用。但斯坦(M. Stein)和布兰斯福德(J. Bransford)在记忆实验中却发现,记忆的问题不在于由谁来提供增添,而在于增添的信息是否对要回忆的材料起制约作用。[7] 这就是说,由谁来举例(提供增添)对于词汇的记忆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看所举例句是否建立了目标词汇与学习者已有知识的关联,即是否属于有效的增添。有效的增添把要记忆的项目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以便于再现,而无效的增添则没有这样的作用,故对于记忆和提取的作用不大。一般说来,学习者自己就目标词汇举出相应的例句时产生的增添往往比较有效,因为它们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结构做出相应加工的结果,大多属于有效增添,因此有助于记忆。而由教师提供的例句一方面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是教师基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目标词汇信息加工而成,这样的增添不一定符合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图式)和认知水平,所以不一定成其为有效增添。当然,如果教师基于学习者的年龄、身心发展等特点,精心设计例句,对拟增添的信息给予精确的控制和制约,也能收到很好的增添效果。由此,根据增添理论,我们有理由认为在英语词汇教学呈现阶段的举例环节,教师最好鼓励学习者自己举出例句,如果因为时间限制等方面的原因,必须由教师提供相关例句,那么教师极有必要在课前精心准备,设计出符合学习者心理发展特征、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句,切忌在课堂上临机一动、随口道来。尽可能地使例句信息成为有效增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举例的作用。
对于第二个问题,其实质是什么样的例句对于学习者学习和记忆词汇最有效。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学习者自己造句时,要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对新信息进行独特的加工处理,以各种方式把新信息纳入到已有知识结构中去,这样的增添大多有效,能够起到促进词汇学习的作用。但在实际的词汇教学中,许多时候我们都不可能让学习者就目标词汇一个一个地造句,这时,就需要教师提供例句来诠释目标词汇的用法。教师提供什么样的例句能有效帮助学习者学习和记忆目标词汇呢?在传统的词汇教学呈现过程中,教师对于举什么样的例句往往不做过多的考虑,他们要么省去举例这一环节,要么随口举出例句。这样,所举的例句很有可能是语法上完全正确,但在实际生活中极少出现的非真实语句,举例的作用也仅仅说明了目标词汇使用的语法规则,例句本身与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以及现实生活关联甚少,由此,举例的随意性与非真实性极大地限制了学习者的有效增添,削弱了呈现效果,影响了词汇呈现的质量。此外,学习者个体特征的多样性以及个体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也大大增加了教师设计例句的难度。能够缓解这一矛盾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利用英语语料库提供的海量的自然发生的真实语料,选取其中包含目标词汇的真实语句作为例句提供给学习者,这样的例句较之教师自己创造的例句更有效,因为语料库中的语句均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在真实生活中自然发生的语言,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用这样的语句作为例句,一来可以获得关于目标词汇的更多信息,比如高频搭配词项、高频运用义项、常见运用词性等,有利于学习者产生更多的增添;再者因语料库收集例句的丰富性、真实性、变化性以及能够提供更大的信息量,使例句本身对学习者具有更大吸引力,让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词汇学习的效果。
2. 增添理论对学习者“学”的指导作用
英语词汇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教师,而在于学习者个人。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有效的方法、技巧或策略呈现词汇、组织词汇教学,都只能是外在的东西,是外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内因则是学习者面对词汇学习任务,以何种方式和途径对词汇信息进行处理和如何最大限度地加深词汇信息处理程度,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和频率对储存在记忆里的词汇信息进行再现和运用,以达到活化词汇知识,变消极词汇为积极词汇之目的。所有这一切都与增添息息相关,即:学习者获得的有效增添能有力地促进英语词汇学习。由此,我们认为在实际的词汇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注意力不应仅仅局限于目标词汇的表面信息,而应该尽可能地建立新的词汇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的联系,把新知识信息纳入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图式)中去,在建立新旧知识关联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信息增添。这样,增添越多,建立的联系越紧密,而建立的联系越紧密,学习者所获得的增添就更多、更有效。
尽管增添是一种内部的心理过程,往往是无意识的,但我们认为仍然可以采取相关策略,帮助学习者进行增添,并且经过大量的训练,可以使其自动化,把有意识的训练变为无意识的增添行为,培养学习者的信息增添策略和能力。具体地说,学习者在接触新呈现的目标词汇以后,可以基于词汇信息,有意识地通过联想、类比、推理等过程,一方面建立各种联系,另一方面获得更加丰富的词汇信息。创建意象(creating image)、根据已有信息进行推理(drawing inferences from information)和进行类比(generating analogies)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增添手段,学习者通过对其有意识地训练,可以最终获得自动化的有效增添行为能力,进而培养无意识的增添策略和能力。
三、结束语
英语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最为艰巨的一项任务,为了促使学习者学习和掌握目标词汇,尽快地从数量和质量上达到相关要求,英语教师有责任深入思考词汇教学全过程的各个因素,除了训练学习者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以外,还应精心设计课堂词汇教学活动,以科学的方式呈现英语目标词汇,尽可能多地提供增添信息,并通过各种手段触发学习者的内在增添机制,以保证学习者从多个渠道以多种途径获得关于目标词汇的有效增添,从而增加词汇信息处理深度,以利于记忆和以后的再现与提取。简言之,学习者获得关于目标词汇的有效增添的程度极大地影响着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
增添理论在英语教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我们相信,对该理论进一步的研究与认识,并把相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将会更加有力地促进英语教学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6] [7] 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172-175
[2] 顾永琦、胡光伟.词汇学习策略、词汇量与英语成绩的变化.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David. W. Carroll. Psychology of Languag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14-115
[4] Jeong-Bae Son. CALL and Vocabulary Learning: A Review. Journal of the English Linguistic Science Association of Korea,2001,7,27-35
[5] 章柏成、韦汉.英语词汇教学的呈现方式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第四期:26-29
Elaboration Theory and Its Guidance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Zhang Baicheng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Enshi Hubei 445000)
Abstract: Elaboration theory evolved in the late 1970’s, and the original utilization is in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 for the cognitive domain. While in the studies of the acquisition and retrieval of knowledg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elaboration theory efficiently facilitates the acquiring and retrieving information, and therefore,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domain of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tentatively discusses the guidance and implications of elaboration theory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erms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learners’ learning.
Keywords: elaboration theory,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ntal lexicon
注: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经作者允许,刊登在本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