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不要做的两种梦
一种是大白天地做美梦:在繁忙的办公室里,不干活,眯着眼想象着以后自已当上大老板,坐卡迪拉克;在又脏又乱的家里,想象着娶个漂亮又能干的老婆;……这些就是作白日梦的典型形象。如果你身边有这种不干活、整天做白日梦的人,一定要让他“Stop daydreaming”(别白日做梦了,赶快脚踏实地的生活吧)。白日梦叫“daydreaming”,晚上做的噩梦则叫“nightmare”。这两种梦还是不做得好。
--
“去做吧”的不同用法
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写下“Just go for it”,问大家这句口语什么意思,郭艳抢先发言:“这不就是‘仅为它去做吧’的意思嘛。”老师笑着说:“有那么点意思,但不完全正确。地道的口语解释是‘放手去做吧!’不过,这句话有街滞耆不同的用法。一种是鼓励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到这句话,比如朋友想参加赛车,又信心不足,你就应鼓励他说:‘Just go for it!’(大胆去吧)!还有一种就是不太负责的表现了,比如有些不称职的老板布置任务时完全不负责任,一句‘Just go for it!’(你就去干吧)就完全不管了。”
--
莫名其妙的“打”
口语班学员张磊为抓紧锻炼自已的口语水平,他向早早来到教室的老师用英文问道:你知道美国最早推行有氧代谢运动的人是谁吗?老师摇了摇头说:“Beats me.”“‘打我’?这个人不会是‘打我’吧?”老师笑着解释说:“‘beats’确实是‘打’的意思,但不要就此认为整句话的意思是‘打我’。其实它的意思是‘你可问着我了’。”张磊:“噢,这个‘打’还可以廷伸为‘不知道’呀,又学了一句地道美语。”
--
给他“降降温”
口语班的几位学员与老师走在回家的马路上,恰巧对面走来两位老外,其中一位神情激动,嘴里嚷嚷着什么,只听另一位老外对他说:“Cool it!”一位学员听到这句话不解,问老师:“cool--凉,让他‘降降温’?”老师与其他学员大笑,随后老师解惑道:“Cool it--让人降降温,其实就是让他冷静下来,别激动的意思,多么贴切呀。”老师接着说:“当一个人很冲动时,我们就可以对他说‘Cool it!’(冷静点)!当然,我们还可以说‘Cool off!’、‘Cool out!’或‘Chill out!’,它们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
飞碟引来小插典
还没到上课时间,老师提前走进教室,几个同学正在一起谈论着近日的新闻,当听到一个学员说在某个地方发现了飞碟时,老师插了句:“Hard to swallow!”学员不明白地问:“Hard to swallow--难以下咽?你吃什么东西了?”老师笑着解释道:“‘Hard to swallow’这句话照字面翻译似乎是‘难以下咽’的意思,但其实它的引申意思是用来指一件事情超乎常理或不具说服力,令人难以置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当然难以接受了,难以接受的东西当然就更难以下咽了。”老师接着说:“所以,以后你们听到什么超常规的事情,就可以来一句‘Hard to swallow’(令人难以置信)了。”
--
课堂上的“炸弹”
口语课堂上,老师请王凤学员将刚讲的一段美语叙述一遍,王凤清晰流利的重复了一遍。听完王凤的叙述,老师高兴地说道:“Da bomb!”王凤一脸惊讶:“炸弹?哪里有炸弹?”老师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道:“我是说你’很棒呀’! ‘Bomb’(炸弹)这个词在美语口语中具有双重人格的特质,不是指大好,就是指大坏,关键就在有没有那个‘da’了。比如‘That movie bomb’:翻译成中文是‘这部电影彻彻底底失败了’,但‘That movie is da bomb’却又指‘那部电影很棒’。”最后老师进一步解释道:“至于‘da’在这里就等于是定冠词‘the’。”
--
老美的五与八
高级口语班的学员袁君近来口语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心中十分感谢给他授课的一中一外两位教师。恰巧一天单位发给他几张“散打王擂台赛”入场券。下课后,他把入场券给了教师,决定邀请两位老师观赛。谁知老美教师神采飞扬地说道:“Hey,Gine me five!”不解的袁君疑惑地问:“给了你一个‘五’?什么意思?”两位老师大笑,中教解释道:“这是老美们喜极而出的一句话。‘五’这个数字在他们看来是很吉利的,就如我们中国人一样,都愿意用‘八’这个数字。”老美教师接着说:“如果有人邀请你参加一个盛大的聚会,你就可以很帅地来一句:‘Hey,Give me five!’(好啊,太棒了!)”
--
请客、洗澡啥意思
口语课堂上,老师与学员演练在餐厅里就餐的有关对话,演练到结账时,老师微笑着说了句:“It’s shower me。”学员迷惑不解:“shower--洗澡?什么?让我洗澡?”老师哈哈大笑,随后解释道:“‘It’s on me’、‘It’s my treat’都是‘我请客’的意思,‘It’s shower me’就让人有点费解了,其实呀,这句话同样也是‘请客’的意思。如果下次听到老外这样说,可别误会哟。”
--
哪里来的“畸形人”
口语班上,老师给学员们讲一位母亲看到她12岁的女儿竟自已将黑头发染成了紫色,当即惊讶地叫道:“Freak out!”老师讲到这里,询问学员小肖“Freak out”是什么意思?小肖想了想说:“Freak--畸形人?哪里来的畸形人呢?好象是女孩的母亲说她女儿的样子很难看吧?”老师笑着解释说:“不是说小女孩像畸形人,而是母亲说自已简直都成畸形人了。其引申意思其实是‘我都快被气变形了’或‘气死我了’。”老师接着说:“不过,诸位还是少生气为好。当有人和你开恶意玩笑时,你也可以说‘Freak out’,但是可不要真生气呀。”
--
踢它竟然是放松
课堂上,老师请一位学员来回答一个问题,但心情紧张的学员说得语无伦次,老师笑着对他说:“Kict it!”心情紧张的学员不安地问:“‘Kict it’是‘踢它’的意思吗?”老师:“No,‘Kick’确是‘踢’的意思,但这个字在美式俚语里头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它可以用来指‘刺激’、‘兴奋’等,但在这里是当动词用,意指‘放松身心’。如果你觉得太紧张、压力太大了,那你就应该‘Kict it’(放松)。一定要学会并应用它哟。”
---
“万岁”的误解
口语课堂上,老师对大家说:“……当我们经过奋斗,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我们手上时,我们拿着通知书会高呼什么呢?当然,我们高呼‘Hurray’。”一位学员莫名其妙地问:“‘Hurry’--快点,快点做什么呀?”老师与学员众笑。老师对该学员说:“‘Hurray’与‘Hurry’的发音差不多,当听到别人兴高采烈地这样大喊‘Hurray’时,你可不要误认为是说‘快点’,人家是在高呼‘万岁’呢。当然,高兴到了极点时,我们还可以拖着长音说‘Huuuuurrrrray!!’”
--
跑与挪的尴尬
口语班的老师与一位学员在讲台上给大家演练了一番幽默口语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段英文。为了让大家看清,老师对讲台上的学员说:“Scoot up!”该学员一听,便轻跑着回到了自已的座位上,老师急说:“回来,回来,我们还有演练呢。” 学员纳闷问:“Scoot up--不就是‘向前轻快的跑’吗?”老师一愣,随即大笑,解惑道:“‘Scoot ’这个词字典里的解释确是‘轻快地奔跑’。但是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用到‘scoot’这个词,则是表示‘稍微挪动一下’。”老师举例说,比如你去图书馆读书,你坐的位置恰好把过道给堵住了,结果有一个老美要过过不去,如果他想要你把椅子“稍微向前挪动一下”,就会说:“Scoot up。”
--
找点啥嚼嚼?!
公园里,口语班的几位师生边观赏景色边美语交流已有好长时间了。其中一学员随口说道:“I’m really tired”(累死我了)。老师问:“Wanna grad a bite?”学员不解:“找点啥嚼嚼?!”老师摇头,微笑道:“‘Wanna grad a bite?’从字面上看,好像是问人家,你想找点啥嚼嚼?其实这是一句很地道的美语呀,意思是‘想不想吃点东西?’当然,如果问朋友想吃点什么,你也可以笨笨地说‘Do you want something to eat?’只不过太俗了,句子又长。”
------
不认真学习考试就惨
纪晓刚是口语班的学员,样子长得有点像纪晓岚,人也很机灵,但就是上课打瞌睡,不认真听课。今天又上课了,老师看着打瞌睡的纪晓刚说:下面是重要时刻,请问纪晓刚同学,“Big time”是什么意思啊?纪晓刚猛的清醒又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你说的“重要时刻”吗。老师哈哈大笑,然后说:其实“Big time”是一句口头语,它的意思相当于“Very much”,意思是“非常地”、“极度地”。老师继续说:就像我们如果平日不认真学习,等考试后成绩下来,你一看,天呀,只考了30分,太郁闷,你找你的好朋友诉苦就会说:“I failed the exam big time!”(考得太惨了,离及格还早着呢)。
--
甜蜜”的妙用
口语课还没到上课时间,授课老师提前来到了教室,听到前排学员小虹正告诉她的邻座今天单位发给她一笔奖金,老师高兴地对小虹说了句:“Sweet!”小虹美滋滋地说:“我心中当然很‘甜蜜’了。”谁知老师说道:“我说的‘sweet’可不是‘甜蜜’的意思。”小虹不解地看着唐老师:“不是‘甜蜜’是什么呀?”老师笑着讲解道:“‘sweet’除了‘甜蜜’的意思外,还有其它的意思和用法。比如刚才我说的‘sweet’,意思就是‘great’,即‘非常好’、‘太棒了’。不过要注意,最好别用它来夸男孩子,容易产生岐义。”唐老师又补充道:“如果某个女孩子很体贴人,我们也可以用‘sweet’来形容她,比如说‘That girl is so sweet’,意思就是‘那女孩很体贴人。’”
--
让'刮风''搞砸了'?
高级口语班上,老师正与一位学员演练口语,只听老师说道:“We could have got the deal(我们原本可以达成那笔交易的),but you blow the whole thing.”学员对后一句没有听懂,疑惑地看着老师问:“Blow--刮风,我刮风刮走了整个事情?”老师与其他学员听了笑得前俯后仰。随后老师解释道:“‘blow’是有‘刮风’的意思,一阵大风吹过,就什么都被吹散了,所以‘blow’还可以引申为‘搞砸了’的意思。”接着老师又举例说:“比如朋友们正在沙滩上堆沙雕,眼看一座城堡就要现形了,谁知其中一位朋友突然脚下一绊,整个身子都扑在了‘城堡’上,……这时你就应该惋惜地说‘You blow it’,意思就是‘你搞砸了吧。’”
--
问路问出“小误会”
平日觉得英语水平还不错的张昕,最近参加了口语高级班,没想到第一天上课就碰到件有趣的事:课堂上老师扮演成一个问路的老外,向张昕询问:Is this the way to Summer palace(这是去颐和园的路吗)?--张昕抢着说:Yes(是的)。老师笑着说:更标准地道的说法是:You bet。张昕大惑不解:“You bet”的意思是“你下赌注”,问路怎么和赌博联系起来了?--老师笑着解泽说:“You bet”在美语里的意思是“你说的没错”,“You bet”是指“You can bet money on that”,意思是“你可以把钱压在上面”,言外之意就是你一定能赢钱,既然能赢钱,那你说的一定是对的了。所以,如果你认为别人说的话很准确,就可以这样说了。张昕明白的点了下头活学活用说:I bet(你说的没错)。
“丢了饭碗”用“斧子”
口语课堂上,老师与一学员装扮成公司雇员模拟演练口语交流,学员问神情沮丧的老师:"Why do you look so upset? What's wrong?"(你怎么看起来很沮丧的样子呀?怎么了?)老师出乎意料地说道:"I got the ax!"学员不解,疑惑地问:"捡到了一把斧子?什么意思?”老师微笑地向学员做了解疑:"老美们通常用的斧子就是这个'ax'。记得小时候曾有一段歌谣,什么捡到了一把金斧子,代表有了好运气。但老美们就和我们完全相反了,他们捡到了斧子就意味着被老板炒了鱿鱼、丢了饭碗,所以,'I got the ax'的意思就是:我被开除了。"
--
“真够棒的”小笑话
口语高级班上,时常会闹出很多小笑话:漂亮的女老师装扮成一个刚得了哈佛大学奖学金的学生,要求陈雷用惊呀的口气说一句话,陈雷很自信地说道:Wow! That’s great! (天啊!你真够棒的!)。老师又笑着说:你的这句话我可以这么说,Oh boy! That’s great! 陈雷瞪大眼晴迷惑地说: “ Oh boy” 是“喔男孩”的意思呀,而你是一个女人呀,不可以这么说吧?老师解释道:老美说“天啊”只会说“Oh boy”或是“Oh man”。陈雷问:还可以说成“Oh girl”吧?老师:No ,你可不要发明新词啊。
--
“好难吃”的单词好奇怪
口语课堂上,授课的王老师扮演了一个就餐者,他把一块食物放进口中,突然他吐出食物,表情难受的说:“Yuuuuuuuck!”学员们被王老师逗得好笑,但却不知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这时王老师向学员解释道:如果你吃到很难吃的东西,除了想把它吐出来,要不要再说点什么以表达你强烈的厌恶之情呢?如果想的话,你就可以说“Yuck!”意思就是“太难吃了!”记得说这个“yuck”的时候要拖得长长的,让它读起来像是“yuuuuuuck”, 这样人家才知道这东西到底有多难吃。所以下次再吃到什么恶心的东西时,不妨大声地说:“Yuuuuuuuuck!!”
--
“Yes?”让我大跌眼镜
口语班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Yes?”,问我这代表什么意思。--太简单了呀!学英语的第一天就学过,yes是“是”的意思。“Yes?”的意思是“是吗?”--没想到我刚回答完,就引来老师的一阵大笑。老师边笑边解释道:“Yes?”在美语里的标准说法是“什么事?”比如说,你突然听到好朋友叫你的名字,这时最简洁的回答方式莫过于“Yes?”(意即“什么事?”)。当然你也可以说“What’s up?”,不过老美还是比较偏好“Yes?”,说起来更简单嘛。另外,去商店买东西或去图书馆借书,服务人员看到你一般礼貌地简单问你“Yes?”(有什么事吗?)。原来,这么熟的词也有这么有趣的用法,大家一定要熟记哦!
--
如此“文诌”惹人笑
口语班上,幽默的王老师突然一转身头碰到黑板上,脸上立刻现出痛苦的表情。他忍住疼痛问学员李彬:你知道“好痛呀”怎么说吗?有点英语基础的李彬随口说出:“I’m in pain”。王老师哈哈大笑,似乎忘了疼痛:“你知道我为什么大笑?因为你的回答就象是中国人说‘莫名之痛,切入骨髓’,太文诌诌了!--“好痛呀”在美语中的标准口语是“Ouch”(即哎哟,好痛呀),赶快学会用这个Ouch!吧。当然,为了表示你的极痛程度,你还可以拉长声喊出来“Oooooouuuch!!”(疼死了)。
--
“嗡嗡蜜蜂”的小插曲
徐老师提前走进口语班的教室,由于还没到上课时间,学员们正在七嘴八舌地闲聊。徐老师夸张地大喝一声:“Buzz off!”--同学们立刻安静下来,大家都觉得有点莫名其妙:Buzz是什么意思?终于一个聪明的学员脱口而出:“Buzz”是形容蜜蜂的嗡嗡声的,off是出去的意思,“Buzz off!”就是让嗡嗡的蜜蜂出去,是不是意思是:让我们象是嗡嗡蜜蜂的人停止说话呢?徐老师笑了笑说:我是用这种方式让大家学会一句美国人最常用的口头禅“Buzz off!”在美语的意思是“别在这里烦人了,走开”,也可以理解为“去你的吧!”。如果你的身边有嗡嗡嗡、喋喋不休的人,你就可以对他说:“Buzz off!”--当然,千万别误会,我可不会让你们走开的,只是顺便教你们一句俚语,咱们马上还要上课呢!
--
“凉爽整洁”的“酷”
英语水平一般的袁明最近报名参加了口语班,虽说是自已掏钱来学习,但他以前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的坏习惯还是克服不了,因此他特别惹老师注意。这不,今天在课堂上听讲的袁明又将眼球投向了窗外,津津有味地欣赏阳台上绽放的花骨朵。授课的徐老师注意到了这些,忽然说了句:袁明好酷啊!袁明马上收回眼光,摆正身子,怔怔地看着老师。徐老师笑了笑说:不要紧张,我问你“酷”在英文里应该怎样说呢?袁明满脑子搜索也找不到与“酷”相对应的英文单词。徐老师又笑着说:我们不讲“酷”了,下面我写两个短句,看你认识不认识。说着徐老师在黑板上写下:It’s cool 、 It’s neat。袁明望文生义,脱口而出:“cool”是“凉爽”的意思,“neat”是“整洁”的意思,这不就是“它凉爽的、它整洁的”意思吗?谁知徐老师听后哈哈大笑,说:其实这两句话就是“酷”的意思。袁明面露迷惑。徐老师解说道:“酷”相对应的英文就是“cool”这个词,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认为是非常好的事情,都可以用到这个词。而“neat”是“cool”的比较级,比“cool”再“cool”一点儿的就是“neat”。
徐老师进一步说明:比如朋友告诉你I am going to college this year(我考上大学了),你就可以高兴地说That’s cool(很棒)。再比如有人告诉你I’ve been to the moon(我去过月球),听到这种几乎不可能发生在一般人身上的事,你就可以说Oh, that’s neat(喔,太酷了)!
--
“秀色可餐”的背包
春天是最适合郊游的时节了。这不,正在“洋话连篇”学习口语的王晓明自掏腰包请他的美国老师到公园踏青,当然,游玩是不假,练习口语更重要!他指着肩上崭新的背包对老师Sam高兴地说:How’s my new bag?(我新买的包怎么样)?Sam面露羡慕地说:Looks good enough to eat.(好得可以入口了)。王晓明略带迷惑轻声问道:它不会是好吃的吧?Sam哈哈大笑,很慢的英语语速解释:老美们但凡见到好看的东西,甚至是好看的女孩都可能会说:Looks good enough to eat,意思是“太好看了”。王晓明也微笑着说:呵呵,在我们中国这叫做“秀色可餐”。
--
“早起的鸟”小误会
口语班的某学员在公园里看到了也在震练的口语班中教王老师,于是上前打招呼:“Good morning,teacher.”王老师看到是班里的学员高兴地说:“You’re an early bird,youngster.” 学员迷惑地说:“早起的鸟?我可不是鸟。”王老师一听,知道他没有领会刚才话的意思,哈哈笑了起来。随即给他解析了一通,听完解释的学员才知道他误解了这名话。俗话说:早起的鸟有虫吃。老外们经常愿用“early bird”(早起的鸟)来形容那些勤劳、勤快的人们,而王老师在这里说的“You’re an early bird”,实际上是:你真是太勤快了。
--
“糟糕”的英语真好玩
还没到上课时间,授课的陆老师就早早地来到教室了,一看到高峰的样子,陆老师笑着随口说道:You are so terrible, You are so horrible。谁知高峰听了连连摆手:不可怕,不可怕,死不了!同学们被高峰的那个样子逗得哈哈大笑。陆老师也笑得前俯后仰:No,No,你理解错了。高峰不解:“terrible与horrible”不就是“恐怖的、可怕的”意思吗?
陆老师解释道:“You are so terrible”可不是“你是如此可怕”的意思,“terrible”在这里是“糟糕”的意思。一般来说,如果老美说自已“feel terrible”,那他是说自已“感觉很糟糕”,是指身体上感觉很不舒服。
陆老师接着说:我们既可以用“terrible”来形容人,也可以用它来形容物。比如,同学们可以用“terrible”来形容一个教授,“He is so terrible”,就是说这个教授课教得很烂。再比如用“terrible”来形容物,“The food is terrible”,意思当然就是“这个东西很难吃了”。当然,“terrible”跟“horrible”的意思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两者可以互换使用。陆老师解释完后,又笑着问高峰感觉如何,高峰活学活用:I feel terrible(我感到很糟糕)!
--
“魔鬼”原来是“曹操”
张帆碰到了一件有趣的小误会:有一天在上课前,他听到外教和中教正在用英语谈论什么,便随便打个招呼:“hi, how are you.你们好!”--没想到两位老师相视一笑, 美国老师说了一句话:Oh. Speak of the devil。--张帆颇为奇怪地问:Are you talking about the devil? (你们说鬼故事吗?)。这下子,中国老师和外国老师同时大笑。张帆不解地问:“devil不就是‘魔鬼’的意思吗?有什么好笑的?”中国老师幽默地说:“Speak of the devil是句美国俚语,就是中文的‘说曹操,曹操就到了’的意思,我们刚才正说着你,你就来了”。--听完解释,张帆自己也笑了:原来如此,我刚才不是把自已当成“魔鬼”了吗?
--
赶时间的“筷子”
高级口语班课堂上,幽默的许老师与学员小凤扮演成要到机场赶班机的旅客。因时间很急,充满着急神色的许老师大声说着:“We’re almost late. Chop chop!”小凤不解,既然快迟到了,他还要“chopsticks”(筷子)干什么昵?小凤疑惑地问:“What?Why? You want chopsticks?”(什么?怎么?你需要用筷子?)。许老师恢复角色微笑着解释:“‘Chop chop’地道的美式口语解释是‘快快’的意思,但在字典里是查不到这个说法的。不过,话说回来,‘Chop chop’的缘由的确和中文的筷子有关。“接着许老师给大家讲了“Chop chop“产生的故事:原来发明这个句子的老外初来中国时,对中文只是一知半解,他听到别人说“快快!”就以为是“筷子”的“筷”,而没想到原来中文这么深奥。于是他自作主张,把“快快”翻译成“Chop chop”,后人也就把这句话沿用至今了。怎么样,下回如果你想催好朋友动作快点,也可以试试这句话了。
--
勒住写字楼里的“马”
我来到教务处,看到有一位外教正在伏案忙碌着写着什么,这时一位中教走了进来,对外教说道:“Let’s go for lunch”(我们去吃饭吧。走吧,走呀)。只见外教头也没抬地说了句:“Hold your horse.”我听到老外的这句“勒住你的马”觉得很纳闷,写字楼里那有什么马呀?我试着问小姐刚才老外的“Hold your horse”是什么意思,没想到她的解释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原来,如果你策马狂奔时别人对你喊道:“Hold your horse.”那他的意思的确是让你勒住马,停下来。但是在这里,中教一个劲地催外教去吃午饭,外教想让他等一等,于是说:“Hold your horse”,其实是说:“别催了,等一等。”
--
“紧张的蚂蚁”惹笑话
口语班气氛热烈,还时常会“诞生”一些有趣的英语笑话:有一次授课老师要和一名学员演练对话,结果那位学员没有准备好,非常的紧张。老师见此就随口说了一句:“You’ve got ants in your pants.”那个学员沉吟了半晌,十分疑惑地说:“我裤子里没有蚂蚁呀。”老师哈哈大笑,随后解释道:“如果真有蚂蚁爬进你的裤子里,那你一定会不由自主地浑身抖个不停,就如同人在非常紧张、焦虑的时候身体也会不听使唤地颤抖一样,所以这句话也就是在形容人很紧张或者非常期待某事发生。因为我见你很紧张,就跟你说‘You’ve got ants in your pants’,意思是你太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