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2-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浅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NEWS.QY163.COM  作者:张献臣 来自:中国论文站 点击:0 时间:2004-8-30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升学,其核心是淘汰式的片面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则不同,它切实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健体、如何生活、如何审美等,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在各方面打好基础。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它首先要承担"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历史任务。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较死板,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考试以语法知识为主。教学中严重地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致使有些在高考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比较差。大部分学生学了多年英语以后,仍失望地发现自己听不懂,说不好,读不快,写不出。由此看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难以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呢?具体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呢?本文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一、培养语言素质总的来说,语言素质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语言教学的目的来看,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应当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前,我们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理解不够全面,教学实践也有偏差,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对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操练,忽视对语言意义的掌握和运用。其实语言知识只是语言的构成规则,在使用语言时,除要遵循语言的构成规则外,还应遵循语言的使用规则。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语言的构成规则和语言的使用规则在一定情景中的具体运用。具体来说,交际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语言能力主要指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体系,能辨别和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它强调使用语言的准确性。语用能力包括社会语言能力、即席表达能力和话语能力,它强调使用语言的流利性和得体性。社会语言能力是指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从而懂得在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对谁、用什么方式和态度说什么话,比较重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强调使用语言的得体性。即席表达能力指在真实的(而不是模拟的)情景中即席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填补信息沟,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比较强调交际情景的真实性。因为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交际才具有实际意义和有效性。话语能力指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得体地使用上下文意思连贯的话,而不仅是孤立的句子,强调使用语言的流利性和连贯性。为了培养上述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是整个交际能力的基础。学语言和学游泳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游泳教练只教给学生游泳的知识和要领,而不让学生下水练习,学生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把初学游泳的孩子扔到大海里去,任其自生自灭,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学到游泳的本领。因此,语法教学要体现交际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用中学",不但要"活学",而且要"活用"。所谓"活用"就是将语言结构运用到一定的语言情景中去。因此,语言形式不再是以机械的、枯燥的、无意义的形式来教学,而是通过丰富多样的、直观的、真实的、交际化的形式来教学。(二)英语和母语的关系培养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以往教师在英语课堂里使用汉语太多,再加上课下缺乏英语学习环境,有些学生不得不使用汉语语音去标注英语单词的读音。在造句时,学生往往依照汉语表达习惯去造英语句子,结果说出来的句子不伦不类。学生在实际表达中,由于情不自禁地寻求汉语的帮助,先把要表达的想法在大脑中通过汉语译成英文,然后再说出来,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把英语和要表达的事物直接相联系,让学生直接理解、直接记忆;第二,用英语教英语,让学生直接用英语理解英语,直接用英语下指令去做事情;第三,尽量使用英语,但必要时使用汉语。适当使用汉语是必要的,进行适当的汉英对比也是必要的,但是不宜过多。(三)听读和说写的关系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四者相辅相成,在交际中缺一不可。四者的功能各不相同,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若要实现高效的输出,一定要有大量的输入做保证。因此,让学生多听多读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根本途径。高中大纲规定:"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这种做法已经被证明是符合我国英语教学实际的。以往的阅读教学方法肢解课文,着重语言分析,忽视整体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阅读教学方法亟待改革。首先,我们应当重新认识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当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获取信息;二是学习语言知识;三是获得阅读的技能。为达到这些目的,新的阅读教学理论建议采用下列步骤进行阅读整体教学:步骤一:阅读前1.介绍与阅读内容有关的背景;2.教学一部分有碍课文理解的生词(留一部分生词让学生在阅读时去猜测);3.根据文章标题、插图和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预测文章内容;4.提出一两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指导性问题。步骤二:阅读中1.快速阅读课文(用眼读而不是用嘴读,逐句读而不是逐字读);2.提问好、中、差学生回答指导性问题;3.提出细节性问题,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 where, when, why,who, how等 基本事实;4.仔细阅读;5.小组讨论问题答案,然后全班检查答案。步骤三:阅读后1.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讲解语言要点和新语言现象。同时,检查学生对生词的猜测情况,鼓励学生提问题;2.做大纲所要求掌握语言知识的练习;3.帮助学生分析语篇结构和文体特征;4.语言运用。围绕课文开展各种形式的口、笔头交际活动,如复述课文、问题讨论、角色扮演、采访、调查、仿写与课文相关的话题等。阅读整体教学是将三个不同的阅读教学目的统一于一个教学过程中,将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统一起来。二、培养文化素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此,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如果一个人只学语言不学文化,那么他很难学好该语言。关于文化内容有人用大写的文化(Culture)和小写的文化(culture)来表示。大写的文化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等;小写的文化指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禁忌幽默、风土人情等。学习一个民族的文化知识不仅有助于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习该民族的语言。语言的得体性离不开文化知识,要使学生在交际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恰当的话,就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文化素质,尽量减少交际错误。交际错误可分为两种:一是语言错误,二是文化错误。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文化错误往往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教语言知识,而且要教文化知识。三、培养思想素质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这一要求,实际上是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日常英语教学当中。思想素质教育主要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思想情感教育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学习和了解外国,而且也担负着宣传自己、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任务,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外部世界。一方面要防止唯我独尊的"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又要抵制西方颓废文化的侵蚀,决不可盲目推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思想品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思想品德包括义务感、责任感、诚实、正直、守信、自尊等心理品质。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广泛的教学内容,借助中外优秀文化传统、杰出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去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准则,履行道德义务。同时,我们应当通过学生对有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口、环境、生态、能源、法制、灾害、饥饿、贫困等当今热点问题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并保持与社会相适应的良好情绪、心态和行为。因此,要教育学生对待自己要自爱、自尊,而不自贱、自卑;对生活要自信、自强,不要自暴自弃,游戏人生;对他人要真诚、热情,而不虚伪、冷漠;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努力,而不轻率、漫不经心。在情感教育中,教师的表率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使命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情感教育不能光靠华丽、空洞的词藻,要靠自己身体力行,以真心才能换真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四、培养自学能力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剧增。而在中学阶段,只能选取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其它更多的知识,包括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只能靠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或者终生学习。难怪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要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需求、爱好、兴趣等。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在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变换课堂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比如,在教学语法时,教师可通过设计情景,使学生在试图理解新语言现象的过程中去悟出语言规律,给学生一次思考的机会,一个"跳摘"的尝试。有位教师说得好:教师交给学生的应当是一把打开宝库的金钥匙,而不是金山和银山。(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学了几年英语以后,还要教师领读单词,还要由教师逐句把课文译成汉语;不少学生只会认读课文,而对与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课外阅读材料,则看不懂或阅读速度很慢;很多学生可以背诵不少句型和语法规则,但在说和写英语时却错误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应当有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主动预习,发现问题;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思维,解决问题;课下主动复习,总结和归纳,加强记忆;学习单词能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听英语要勤听、多听、会听;说英语要勤说、多说、敢说;读英语要多读、快读;写英语要多写、常写等。(三)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充分培养个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天赋各有不同,学习方法、目的和动机也不一样。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激发每个人的学习热情,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教师应对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具体帮助。课堂上,表扬学习进步的学生,同时更要关心和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进步。其次,教师还应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阶段来培养。例如,初中学生往往满足于歌曲、游戏、表演等引起的表层兴趣;高中生则不然,因为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表层的认知兴趣,而是渴望获得更高层次的智力兴趣,渴望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为此,教师应为他们设计一些交际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调查、解题、讨论、辩论、采访等。五、开发学习潜能开发学习潜能是各学科统一的教学目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发学习潜能主要指开发学生的智力。智力是能力的一部分。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是指适合多种活动要求、为人所共有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像等能力。开发学习潜能是发展个性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呢?(一)培养观察力英语学习主要靠模仿,模仿的前提是观察。在课堂上,教师是第一模仿对象,即第一观察对象。比如,在口语教学中,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发音和发音时的口型,并认真模仿教师说英语时的语音、语调、表情和动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作为榜样的作用很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教学生词时应尽量使用实物、图片、电化教学设备等,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直接理解和记忆词义;2.在教学句型结构时,首先让学生观察例句,自己发现英语结构的内在联系以及英汉结构之间的差异;3.在课文教学中,可采用Top-down阅读理解方式,即先语篇理解,后句子理解,最后单词和短语理解。这就意味着阅读不再是以生词和语法学习为开端(这种方法叫Bottom-up),而是让学生首先站在语篇的高度上,纵观全文的结构和内容,通过自身观察,试图通过语境进行猜测和理解,并发现新的语言现象和生词。(二)培养注意力乌申斯基在谈到注意力的作用时说:"注意是一扇门,一切来自外部世界的刚刚进入人的心灵的东西都要从它那里通过。"注意力不仅对丰富语言知识、训练技能有意义,而且对发展个性也有意义。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往往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不清楚、不理解或枯燥乏味的内容和形式上来,他们会迅速地被其它事物所吸引,从而转移注意力。即使一项富有趣味的活动,如果进行得时间长了,学生也会感到疲倦,注意力也会分散。因此,为了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方法要灵活,形式要多样。兴趣是唤起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艺术性语言、戏剧化表演、富有悬念的提问等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三)培养记忆力记忆是人们对经验反映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识记的方法很重要,它直接影响着遗忘的过程。通过无意义识记(即死记硬背)得来的东西容易忘掉,而通过理解识记得来的东西则能保持长久。由此可见,影响识记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识记的特点来安排教学活动。比如,在教学生词和语法时,多用直观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形象记忆;在呈现新的语言现象时,利用学生熟悉的知识,以旧代新,新旧对比,促进学生的对比记忆;把相关的教学内容集中呈现,如集中识词,培养学生的联想记忆。记忆的过程就是同遗忘进行斗争的过程。因此,为了保持记忆,必须不断地进行复习与巩固。研究表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若在学习之后8天内不及时复习,就会遗忘40-70%的内容;倘若学生能在学习中合理地安排三次复习,即在第三天、第四天和第八天进行复习,就能保持95%以上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师让学生及时复习,是帮助学生记忆的有效手段。除了每节课有复习外,课下也应有复习。在复习中提倡分散复习和尝试回忆。尝试回忆是在基本内容掌握后,尽早试背,发现难点和问题所在,以加强下一步学习的针对性。但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运用语言,使其所学语言知识对其日常生活行为发生影响。因为凡是纳入个人生活之中,并对人始终具有意义的内容是不大容易遗忘的,而且通过熟练运用,最终会使其成为自己语言机制的一部分。(四)培养思维力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是认知结构中的核心成分。对于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来说,思维能力已趋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性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征,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仍过多地依赖直观动作思维和直观形象思维,因此教学多用直观手段,以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然而,高中生能撇开具体事物,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逻辑思维。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初中已形成对英语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启发他们思考,经过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形成新的概念。除课堂教学外,丰富的课外活动和课外阅读也是增长学生创造才干不可缺少的途径。(五)培养想像力想像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积极想像是改造周围事物的创造活动的条件。创造想像常常表现为幻想,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是其个性发展的需要。远大的理想和美好的幻想都是人的最可贵的品质。在英语学习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而且要激发学生大胆地想像和思维。例如,学习一段对话时,让学生想像对话发生的情景,并通过想像表演对话。在读一篇课文之前,让学生根据课文标题展开想像,预测作者所写的内容,以及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另外,对文章所涉及的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想像和讨论,找出一些可能性的解决办法。在学完课文之后,让学生表演课文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大胆设想和模拟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经过、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故事的前因后果等等。作为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大胆想像,而且要保护他们想像的积极性,帮助印证或实现他们想像的结果。本文仅从语言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自学能力和学习潜能等五个方面谈了一些个人粗浅的认识。实际上,这个题目很大,它的内涵很丰富,内容很广泛,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我相信,随着新的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实施,随着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定能通过英语教学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