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

发布时间:2016-11-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我们首先要认识口语能力的两个主要特征:

  1. 互动性--口语交流是语言信息的往来交互,语言信息呈双向或多向互动传递状态。因此,参与交流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听懂对方的交流信息,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口语交流是在双向或多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2. 综合性--口语交流不仅需要听说能力,还需要待人处事、举止言谈、临场应变、表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口语能力的构成因素如下:

  非智力因素:交际的兴趣、情绪,听说的仪态、习惯。

  智力因素: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组合的准确性、快速性。

  较强的口语能力不仅要有与人交流的勇气及与人交流的愿望,还要具有规范的语言和良好的听说态度,更重要的是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的语言组合能力。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口语交流的听说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和表达的过程,其过程是快速连贯的,但却经过“接收理解--内化语言--外化表达”的过程。

  针对口语的以上特征,在英语教学中,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一、创设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口语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扫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流。因此,课堂上要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思维与语言的表达方式,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让学生乐于交流。

  1. 课文教学听说领先,进行情景对话。教学中应先听后说。在初级阶段,听力训练应占优先地位。每一节课在引入阶段,要尽力做到师生交谈,在自然中展开新单词和新句型的教与学,使学生养成通过听力吸取新的语言材料的习惯。因此,可用录音机等电教手段教单词,学对话,猜情景,判断语音、语调,回答问题,听写等。

  2. 创造情景,设计语言环境。有关研究表明,语言的表达是与其心理素质及环境紧密联系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勇于打破常规教学形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淡化课堂气氛,强化生活气息,使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口语交流提供自由天地,这种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教学情景的创设应不拘一格,根据对象和场合,可以利用直观教具创设语言情景,利用动作表情创设语言情景,利用课堂创设语言情景。

  二、 精心设计交际活动,努力使教学过程交际化

  口语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靠教材中安排的专项训练,要把口语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灵活化,善于将口语交流的训练融会到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学生参与口语交流时做到言之规范,言之得体,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在教学中,我采用复习、介绍、练习和巩固,分四个阶段来实施:

  1. 课前5分钟“自由会话”。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语言材料自编对话,每天组织2~3个小组,4~6人到讲台上进行表演。这样满足了学生一显身手的表现欲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 介绍新知识、新内容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教师在8~10分钟内,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简洁、明快、生动、有效地向学生展现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将语言材料与使用直观教具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清晰、自然、生动的语言环境。教师在情景中教,学生在情景中操练,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3. 情景操练阶段。以口头操练为主,要求学生集中精力,通过看图叙述、师生问答、模拟对话等形式,熟悉语言结构,获得讲英语的机会,从而牢固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4. 交流活动阶段。要求学生尽可能自觉而又比较娴熟地把通过操练获得的语言技能运用于语言交流之中。教师引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并提出与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回答,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应注意的问题:

  1.重独立,轻联系。英语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各个环节都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口语交流的训练应在各个环节中相互渗透进行。事实上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听讲、朗读、复述、背诵等都是听说的实际训练,也是口语能力的训练。

  2. 重少数,轻多数。在口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个班级中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掌握了口语交流的技巧,而另一些学生则不愿参与,口语能力较弱,发展极为不平衡。因此教师应着眼于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口语交流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以便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3. 重课堂,轻课外。课堂只是口语能力形成的一个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只是口语交流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锻炼,因为语言来源于生活,又离不开生活,生活为学生提供很多口语交流的机会。并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是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就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交往,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重仿说,轻创造。仿说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形成是有益的,但如果我们长期过分地看重复述、仿说等训练,忽视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使得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缺少具体的体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独立的见解。

  文/李志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