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初探

发布时间:2016-10-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构建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就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会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学生智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本文就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实施策略及教学评价作初步探讨。

  一、 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强调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而这种精神、这种能力就是人的主体性特征的展露。新课程倡导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必须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地位,弱化了他们的学习的主体意识,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窒息了他们的思想,导致他们独立性的缺乏,真正完整意义上的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为学服务,学是教的最终目标。建立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教师傅枷轮鞫性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lt;BR>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的积极行为。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学习,应是主动的、独立的,方法应是具有创造性的,就把握“学生主体”而言,关键在于教师要研究教法,让学生认识与掌握学生本质、学习过程、学习原则和学习方法,达到爱学、乐学、会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1]

  2、以教师为主导,深化教法改革。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观念,要真正体现在学生这个主体上,其突破点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确立教学为主导的教学观,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过程”这一传统观点 的重大突破。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其反面,最终成为遏止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因此,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改变教法,从“学”向“导”转变,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以达到叶圣陶先生讲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标,强化用法研究。

  新的基础教育改革体系强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将过去以学科为本位、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引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打破以前旧的教育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措施。

  “实施之法,贵在启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教师的“导”,是促进学生的“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才能使应试教育真正过渡到素质教育 。

  1 善于“诱导”,变“厌学”为“乐学”。首先诱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其次,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促使他们产生“自我”概念,形成德、智、情的内动力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

  2 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即将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使教师在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内化的同时,把凝聚在知识中的智力活动方式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能力,善于引导学生主体的积极行为,教师的教学应处于“道而弗牵,开而弗达”的境界,有意识地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性,体现民主性,尊重差异性,增强激励性。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导演”作用,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变“死学”为“活学”。

  3 着重于学法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即渗透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展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做为认识思考的对象,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正确检查学习结果,总结学习活动的规律,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三、 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的评价。

  实施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的评价,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包括课堂教学质量的观念。

  1、要由过去主要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转向注意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2、要由过去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转向要特别注重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3、要由过去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转向要关注学生各个时期的进步情况和努力程度。

  4、要由过去主要强调全面发展,转向不仅强调全面发展,而且要特别注意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中,教师“启”得有道、“导”得有法,学生思维活跃、思路灵活,潜能得到开发,就能自学、自会、自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承鳌 确立优化主体教学原则着力培植学生的主体性 中国教育学刊 1999-12

  [2]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