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商

发布时间:2016-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广东韶关市南雄中学 林琼

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惟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在教学中,不能把人降低到“一只较大的白鼠或一架较慢的计算机水平”,而要重视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等内部心理世界的研究,脱离了学生心理需求的学习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与完整的人无关”。1995年,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就类似的观点明确提出情商的概念:情商是个体最主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挖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性品质要素;是一种情绪的自我觉知、心境的自我调节和冲动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种不断激励自己追求成功,在失败面前仍能保持“我能做”的乐观态度;是一种敏锐感受他人情绪和建立并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在经济资源一体化、信息资源全球化的今天,情商甚至扮演着比智商更重要的角色。而这种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潜能不是从现成的书本知识中学到,而是在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的。教育服务于社会。如何能将培养学生的情商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英语是一门优美而又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语言,英语教育的内涵远远超越了语言知识本身。英语的交际性决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合作性、敏捷性。这些特性对于学生情商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英语教学中能够获取的“情商”主要指的是:动机、态度、兴趣、意志、性格、信心、习惯、与人合作等。这些能力的获取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人为本”。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Henry Brooks Adams 曾说:“教师的影响是永恒的,很难说他的影响何时终止。”非英语的大气候将英语教师推上了重要的地位:英语语言的表率、英语学习策略的参谋、英语思维方式以至情感、气质、观念的楷模。比之其他学科,英语教师的角色与学生的成败关系更为密切。

1、亲其师信其道,充当学生表率。

无可否认,师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老师应善于用情激励学生,用情温暖学生,用情鞭策学生,把微笑、轻松、信任带进课堂。然而,执教十多年来,我深刻地体会到,要真正令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真正能令学生折服的集多种才智于一身的高素质。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演员,要有亲切丰富的表情、端庄自然的教态、敏捷严密的思维、纯正优美的语音、规范漂亮的板书,当然最好还要有没有科别界限的专业水平。在课外,教师最好能跟他们一起谈中国如何加入WTO、比尔.盖茨 如何发迹, 谈“蛋白质女孩”的温柔、“波西米亚风格”的狂野与浪漫,谈美洲豹的速度、流星雨的神秘......时代在变,学生的实际心理年龄在变,对教师的定义也在变。只有真正能让学生怀有一种亦师亦友的情怀的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他们的情趣,塑造他们的人格。

2、渗透文化差异,展示教师品味。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存在离不开文化。由于没有母语环境,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常因套用本族文化而导致语用错误。例如在我们国家里,人们常用“吃饭了吗?”“你去哪里?”等作为招呼用语,如果套用于英美人之间,就会产生误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并将其巧妙地渗透于教学之中。十几年来,我已习惯了在上课前介绍相关的风俗文化。如,2月14日介绍情人节、4月1日愚人节、12月25日圣诞节等。同时,将谚语习语巧妙运用到课堂中。如在教“steal”时,我采用了谚语“He that steals an egg will steal an ox.”;看到某个学生有滥竽充数的嫌疑,我会说:“He is a ‘fish in troubled water’”.;下课时,我会说:“I will‘wash my hands off’.等等 。有时间的话,还会给学生介绍这些习语的来历,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让他们体会到语言能充分地体现民族文化,正是这些文化的存在才使得世界丰富多彩,从而激发他们探究世界的热情,达到自觉地适应他国文化的境界-------“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随俗,入门而问讳”,最终形成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追求成功是人类活动的最深层动机,实现自我是人类需求的最大满足,这可以说是潜伏于人类天性中的一种自然趋势。如果教师能使蕴藏于学生至性中的这份潜力变成一种现实的希望、向往和追求,让每个学生都以自我肯定的成功者心态走向社会,无疑,这是建立更加自信的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基础,也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

1、采用简笔插图,挖掘学生的可师性因素。

新英语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挖掘学生的自信潜能。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采、情趣高雅的语言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产生情商教育过程中的互动和联动效应。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一些学生认为较乏味难懂的语言点,善于利用图画的艺术语言来展示其丰富的内涵,借用插图来帮助学生认识、辨别和掌握知识,使他们意识到许多事物都能变难为易。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辨别词语,并常常在课堂上采用他们所画的图片,挖掘他们身上的可师性因素,这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利用直观教学,使知识回归现实。

SEFC教材中,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课文内容帖近生活,处处蕴藏着丰富的可以令知识回归现实的题材。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要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任务设计要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如在教SB1AL17时,我课前先准备好了小花盆、泥、种子、小苗和水等。一上课,我就兴致勃勃地问:“I want to plant some tomatos,but I don’t know how to plant. Who can teach me?”学生们一听,兴致来了。其中一个学生自告奋勇走上讲台操作了一翻,间中我引导他使用了一些简单的英语。然后我以实习的身份重复了一遍,并用英语把种植的步骤讲了出来。如此直观的教学方法,既能使学生们轻松地接受本节课的知识,又 能令学生感受到英语不仅仅是英语课中的英语,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英语。当学生们抛开书本,依然能够自信地用英语进行思想情感的表达时,他们的信心、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他们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实、升华自己,使所学知识回归现实。

三、合理利用语言的交际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要求把学生的“交往活动”纳入学习活动之中。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课堂教学更加离不开合作关系。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珍惜这种合作机会,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当成自己的一项教学技能,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合作潜力。

1、重视人际关系的培养。

语言的课堂教学过程包含着丰富的人际关系。教师应珍惜这一学科特点,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诚意、方式、态度等。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合作的分歧,增强学生的受挫感。笔者现在正执教本校高一奥林匹克班的英语。由于集中了全年级的尖子生,班上不少学生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显得有些锐气逼人。为了能挫挫他们的锐气,让他们看到彼此的优点,我开展了几次英语辩论会。如在教Jobs这一单元时,我将话题定为“Can women hold half of the sky?”要求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结合当今社会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展开辩论。考虑到平时男女同学的分歧,我故意将正方定为男同学,他们将支持妇女能撑半边天,而作为反方的女同学则要认为女性太弱小,办不成什么大事。当时,学生们纷纷要求更换角色,希望能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辩。但我固执己见。这种角色互换的辩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使他们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辩论,不但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而且可以解决很多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时让他们意识到了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愿,有时也要懂得容忍,懂得放弃,懂得欣赏别人、包容别人。

2、选择适当的合作话题。

话题的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合作效果。这些话题应与课本内容相关,以便学生能有话可说;这些话题应难易相结,以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这些话题应具有开放性,以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些话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大家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些话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欲望。在英语教学中,从造句到看图说写,从讲故事、情景对话到角色扮演、即兴发表见解等都具有大量的需要学生积极合作的言语交流活动。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利用这些授课形式,捕捉一些有利于合作的题材。如:在对话课教学中,可让学生根据所学对话新编对话;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一些有关课文的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与态度,人物的性格,文中暗含的意义等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每学完一课书,可围绕课文进行辐射式训练,用其语言知识表达相关的或类似的、特别是与学生的情趣相连的内容,做到能举一反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表达思想感情的广阔天地,他们手中的英语才会具有生命力。

3、培养合作学习的技能。

合作学习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者的合作技能。这些技能包括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技能,学会倾听的技能和学会反思的技能。只有具备了这些技能,学生们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才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获取同伴的信息,同时不断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不断反思自己承担的任务,在比较、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用英语对原有的观点进行重组,这样才能从合作学习中获得提高和发展。 通过这种多向的互动的语言活动,可以创设一种合作的教学氛围。通过合作研讨,帮助学生了解对方的观点,从中得到启示,重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发展;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合作共事的团体精神和能力。而这种精神和能力正是知识经济社会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将是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时代,成败越来越取决于竞争者对自己情绪、心理等方面的驾驭能力。在一定意义上,经济力的较量将主要表现为情商高低及心理素质的较量。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多样性、多变性、新异性汇合的社会,人们将面临更多甚至是过度的信息刺激和选择机会,需要人们迅速地、不断地作出决定,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适应性危机。如果不具备健康、平衡、和谐的情感素质,将不得不深陷忧虑、压力和孤独寂寞之中,成为这种适应性危机的受害者。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说得好,如果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知识的大门随时都将在学生面前敞开,知识将成为他们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作为一个英语教师,无论何时,只要踏上讲台,为了学生的这种“心灵的力量”,我将孜孜以求:以我对学生的关爱,去打动他们的爱心;以我对班级的惦念,去点燃他们对集体的热爱;以我对英语的酷爱,去激起他们对英语的深情;以我对教学的热忱,去唤起他们对学习的责任感;以我对他们的信任,去增强他们的自信;以我对他们的赞美,去激励他们参与并走向成功。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叶谰主编,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著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3、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4、彭那祺《谈英语交际性教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12 月。

5、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6、许高厚主编《课堂教学技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