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该如何从容面对新课程?

发布时间:2016-4-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刘俊林

一. 导言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方略。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好的发展时期,它的鲜明标志是新课改、新课程和新教材。教育改革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和有效保障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发展问题(Teacher Development)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普遍重视的战略性课题。新课改倡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则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勾画出一幅新的发展蓝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总目标取代了这些年来大纲规定的“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这一提法;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大基础训练取代了原来提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大基础训练;推出了9级英语教学目标和高中英语学分制评价体系;倡导“任务型”的英语教学途径。与课改、课标相呼应,人教版高一英语新教材也相应于2003年秋季开始正式使用。尽管我们对《新课程标准》已有了解,但真正使用新教材仍然感到问题颇多:教材的内容不断增加,词汇量不断加大,教学方式主要是根据“任务型”教学设计学生的活动,课时又不增加,教材怎么能教得完?这就要求我们中学英语教师从容面对新课程,寻求自我发展,但为什么要自我发展?怎样自我发展?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二. 英语教师自我发展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环境下,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必然是新教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完成这一改革的执行者是教师。教师的一种新型角色--“促进者”也就应运而生,这个角色的特点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为此,教师应完成下列五个方面的自我超越:以催化者代替领导者;以学习者代替无所不能者;以引导者代替指导者;以情绪教育代替惟智教学;以个别创造性代替团体一致性。在这样的新课程新形势下,教师素质的提高已迫在眉睫,它直接关系到《课程标准》的落实与否。而外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外语的掌握在当今尤其重要。中学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中学外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完成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新型的外语教师或外语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形成和发展是保证外语教育效率提高的首要条件。可以预见,新型的英语教师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育底蕴,全面的个人素质与个人品质,将会成为教育改革大潮中的"领航者"。

三. 英语教师该怎样从容面对新课程?

首先,英语教师要进行自我充电,自我完善。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目标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一般说来,教师对于英语的交际文化(如问候、邀请、称赞、致谢、道歉、求助等)更为熟悉,而对于知识文化(如宗教、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则了解不多。《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出的目标不仅需要英语教师在课上结合教材内容及所教学生特点进行适时、适量的介绍,而且还应自成体系地进行跨文化的对比与分析。如果教师对相关知识没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则难免会在教学中穷于应付。因此加大英语知识文化的摄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新时期英语教师提高文化素养的必由之路。 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新课标修订出版的高中英语教科书,除结构处理与活动设计上进一步体现任务型教学思想外,还增加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与素材。教材中渗透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环保等多种学科知识,而且大量活动任务需要师生共同结合课内外相关知识来进行。显然,一个兴趣单一、知识面窄、求知欲差的教师决不可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阅读适当的英文报刊来拓宽知识视野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更新知识结构的需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接触的素材大都是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与现状,中国文化在课堂上介入的量相当少。当教师介绍西方的餐饮文化时,似乎很少会想到应当让学生也学习一些更为“生活化”的知识,也就难怪学习了八年、九年英语的高中生无法找到恰当的词汇来描述一些常见的事物--糖葫芦、三轮车、四合院,更不用说准确翻译“下岗”、“乡镇企业”或是“素质教育”了。这除了教材本身的因素外,英语教师的本土文化意识不强也是主要原因,所以英语教师也不能忘了“本土文化”。  

其次,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落实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教育的不适应,首先是教育观念的不适应;收效不大,首先是教育观念转变不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抛弃落后的、陈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的教育观念。这就包括: 1。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转变之一 ---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和学生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新思维,在师生互动,共同开发教材,为更好地利用本教材进行有益的探索。2。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转变之二 ---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课程提倡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观,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教师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3。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转变之三 ---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4。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转变之四 --- 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最后,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会学习”的口号下,要求学生自己查字典(英汉词典),自己记例句,在此基础上自己用新词语造句,自己找漂亮的句式、表达法进行模仿,自己找句子进行诠解的同时,自己找出课文中的难点,也就是吸收课文的养分。从教的这头来说,就是要挖尽课文中的一切,在利用课文的全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外语,保证学生的预习复习的程度,特别注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并进行有目的的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花力气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的深度,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预习复习成果,给英雄有一块用功之地,学生在高质量的交流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也使同学们在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追赶中不断地提高课外言语活动与自学的质量,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的课外学习不是被动的,是主动的、有章有法的,有的是有创造欲望的,甚至充满激情的。这就完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会到用外语欣赏到知识果实的感受,同时,教师对学生不断地提高要求,启发、利导,让学生永远有跳一下,以摘取成功的硕果的欲望与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情感与教学相结合的特点。预习与复习是学生学得知识的主要方法,作业与考试也是维持高质量自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作业的布置,要以检验、巩固,特别是要发挥预习复习的成果,达到应用与交际的阶段。这样的过程与周期从学的角度说,应该比较优化,学生的自学能力能极大地提高。从教的角度说,教师不仅要把握知识这一块,同时还必须从德育、文化、智力开发、习惯养成等多方位备好,在课堂上把时间贡献给学生。这时,指导的广度与深度,引导驾驭课堂的艺术就更显突出与重要,这是对教师的挑战与考验。

四.结论

英语教师要从容面对新课程,必须进行自我发展,而自我发展实质上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中西方教育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教育存在“两强两弱”的特点。所谓“两强”,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较强;所谓“两弱”,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这种特征无疑也体现在英语教师身上。中学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中学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应采取自主性原则,不断接受新的理念,勇于创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其发展方向为:思想上、专业上、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上。其方式方法为反思和行动研究。中学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其实质就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从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从教书匠变为教育家。也就是说,每个教师的教学实践应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参考文献

陈冠英,2000. 《谈外语教师的素质》

Michael J. Wallace, 1998. 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戚建庄、金发的《素质教育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Garth Boomer: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Press 1992年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