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实践和探索(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7-12-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实践出真知

--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实践和探索

各位同行,大家好! 首先,十分感谢省、市教研室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交流平台,能与在座各位分享实施新课程一年来的酸甜苦辣。今天谨由我代表我们学校,与全省各地的英语同行交流。

作为一所普通中学,我们的生源一般,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新课程实施的一年中,我们迎难而上,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可谓“痛并快乐着”。

接下来我将谈谈新课程改革之下,我们练市中学英语组就教材的第六部分--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谈谈我们的实践和探索。

一、知其构成,晓其作用

在教参的前言部分,就谈到:“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提供了围绕单元中心话题的听说读写的综合性练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指导思想第一条便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可见,语言运用是为高中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所服务的。这是新课改的一个“缩影”,渗透了新课改的灵魂。

语言运用是单元中心话题的延续和升华,它好比每个单元的大学阶段,一方面强化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另一方面,不断挖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对学生而言,这是检验自己、提升自己的重要阶段。换而言之,这一部分的教学成效对于能否完成新课标的终极目标至关重要。

二、立足“共性”,突显“新意”

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是每个单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其他各个部分一样,反映新课改理念,即学有所乐,教有所新,重学习策略和教学观念的转变。

I.学有所乐

⑴ 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

利用教科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并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我们学校英语组在2005年3 月-2006年3 月这一年间,进行了合作性学习的课题研究,并得到了好评。虽然当时新课程改革并未正式启动,但是其先进的理念是经久不衰的。

例如,在上模块2第五单元音乐的时候,Workbook中有一个Project,我们当时大胆尝试,把它布置成小组合作预习任务,学生很感兴趣,效果很好。

Band Information

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emb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unt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ype of Musi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mous song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增加形成性评价,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英语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原则,激励性原则和情感原则,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上,倡导把以教师为主体的终结性评价变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突出自评和互评在评价中的重要地位。

II.教有所新

① 始终贯穿新课标“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以“学”为重心,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

② 合理渗透“任务型”教学模式,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Module1 Unit3 Travel Journal中,给学生留一个任务型的教学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这个旅行日志的剪报。学生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去图书馆,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然后汇总,筛选,最后成品,全班展示。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像力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尽管水平高低不同,作品参差不齐,但他们锻炼了如何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③ 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创设情境,提供直观形象,感染学生,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如讲到Module2 Unit2 The Olympics时,由于后面课文讲述了 希腊神话“金苹果的故事”,学生较难理解。于是我们用“漫画模式”展现了故事内容,通过画面使学生对文章涉及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想了解课文的欲望。

三、优化组合,发展能力

鉴于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的内容设置和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优化整合课程资源 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⑴ 以发展为目的,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

我们可以把新教材的教材编排比喻为“连环扣”,往往前一个内容的学习就是后一个内容完成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前一内容的教学中有目的性地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教与学都顺理成章。如Module4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s的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部分,其写作任务是描写一位伟大妇女,文章结构设计简单,学生基本一目了然。难点则在于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所学的单词,尤其是形容词,词组和句型来勾勒出这位杰出女性的形象。如果你稍稍留意,就会发现这里的阅读课文-- A Good Example For Me,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模板,课文中丰富的词汇,句型十分成功地刻画了林巧稚这位伟大中国妇女的光辉形象。所以我们在阅读课文的处理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好词好句,为写作做准备。

  ⑵.纵观全局,灵活整合教材,使其自然衔接。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所改变,在采用单元划分基础上,设置了若干板块,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听说读写训练,各部分之间教学目的明确,却未标明顺序,未分课次。这样安排给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可以摆脱每个lesson的束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安排教学计划,大胆进行取舍和补充。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话题涉及内容广泛新颖,贴近生活,除了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外,更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性。课程内容更丰富,结构更灵活,给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机会。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会在通读整个单元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单元的实际情况,具体设计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部分中各个内容的组合模式,也许只是内部顺序的交换;也许是将其中一块内容与前面的部分相结合,如: 把speaking与reading结合;也许会取舍部分内容。这就突破了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以达到完成不同教学任务的目的。

以Module3 Unit5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收集加拿大这个国家的相关信息,加深他们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我们把语言运用部分中的“听和写”(Listening and writing),说(Speaking)提前,与warming up及workbook等相关内容组合,自成一体,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知识竞赛“I Know ?Canada”。同时,在最后的写作(Writing)部分则增设了说(Speaking),两人一组,让学生先口头report,然后再自然地过渡到writing a report。

⑶.适时适量扩充信息,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

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我们积极从各种渠道搜集真实有效的教学资料,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

1. 对材料精心挑选,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如:Module4 Unit3 --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的语言运用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学生难以理解“英式幽默”,兴趣难以调动。于是,我们没有直接从教材出发,而是让学生观赏了他们较为熟悉的Mr. Bean的表演片段,调动起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他们去欣赏教材中的笑话。

2. 对材料有效利用,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Module 2 Unit3 The Computers,我们引入了上一套教材高一上第9单元(Technology)的第二篇文章,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3. 充分利用补充材料,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充分利用补充材料,必然拓展了词汇量,又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中重要的一项--猜词能力。同时,我们还根据所学内容不定期地节选一些网上及广播中的新闻,视频,flash等如有关各地狂欢节的新闻报道,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简介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对材料精心挑选,有效利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现在我们以Module3 Unit4--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stars为例具体说明我们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以上三点的,课程安排为听,说,读,写,然后是延伸阅读和“说”,最后是延伸写作。

首先我们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整合。通过听力,引导学生了解三位不同时代的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霍金为我们探索宇宙提供的理论依据,标志着人类探索宇宙的三次腾飞。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人类历史上关于宇宙探索的重大事件,如登月,中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火星探索等,于是便自然进入到说的部分,应该如何准备“月球之旅”。接着,让学生体验“月球之旅”,完成阅读。同时,简要处理课文的写作,作为阅读的延伸,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根据阅读,想象“月球之旅”会碰到的三个困难,并找出解决方法。

至此,课文内容处理完毕,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补充了课外材料,适度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发现教材一直围绕“月球探索”,内容比较枯燥,缺乏时代性和新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于是我们有目的地补充了来自《牛津英语》的一篇文章Transforming Mars, 先是阅读,使学生了解目前人类对于火星的探索的成果,以及改造火星的具体计划。接着是“说”,讨论人类是否真的能完全改造火星,以及在不同的改造阶段需要克服何种困难及如何克服。最后将其书面化,完成“写”,内容为在火星上我们会碰到哪三个问题,以及你会如何解决。对于这个热点问题,学生兴趣浓厚,讨论得热火朝天。

这里我们就“写作”部分作一个延伸。写的技能是四项技能中难度最大的,因此教科书中就写的训练也是贯穿始终。在Using Language 部分,听、说、读、写紧密结合,给予学生比较详细的指导,经常会提供写作的步骤和方法,这也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创造性地处理这块内容的一个基本目标。 同时,我们没有忘记在写作种渗透整个单元语言和语法知识的运用,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例如 :在Module1 Unit4 中要求学生用鼎语从句描写单元话题; 在Module4 学习V.ing form的时候,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提供Module3&4 中的图片,结合所给关键字,描述图片内容,为写作积累素材。很多学生发动脑筋,将V.ing form 和所学词汇,词组和句型有机结合,发展了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同时,我们也始终坚持英语课堂写作教学程序:熟悉要求(familiarization) -- 小组讨论(joint negotiation) -- 独立写作(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伙伴编辑(peer editing) --教师点评(teacher commenting),其具体做法为:1、佳句、佳作共享It seemed that the world was at an end.2.模仿性创作3.语境化创作4.个性化创作。

  ⑷、以活动为载体,促学习,促提高,促发展

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告诉我们,学完了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我们的教学也画上了句点。我们始终借助“活动”这一重要的教学载体,开展英语教学,促学习,促提高,促发展。

1. 以单元话题为主轴安排活动。百万英镑这一单元,我们在各个班级,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组织课本剧表演。此外还有《加拿大知识竞赛》《奥运知识竞赛》和《我最喜欢的乐队》等紧扣课文,又不忘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活动。

2. 坚持传统,各“级”出击

我校英语组一直以来坚持每学期在各个年级开展形式不一的英语活动,风雨无阻。我们先后开展了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词汇竞赛、诗歌朗诵会等。

3.与时俱“变”,推陈出新

把握每一个让学生学习英语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记得在新学年开始,

高一学生刚刚踏入我校的时候,我们就开展了以“My Dream School Life”为主题的英语课件展示会,让同学们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梦想。圣诞之际,我们在各班举行Party,以“圣诞知识我知道!”为主线,辅以游戏和学生表演等,让学生们在英语的氛围中度过美好时光。

精彩分呈的活动使很多学生在活动中忘却了对英语的恐惧,忘却了自己英语的拙劣,变得敢于说,乐于说。乐在其中。这一系列活动为所有学生搭建起了展示所长的舞台,培养起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上只是一所普通中学的一些普通的,零散的做法。今天,我们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同行给予指点,提供更好的经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