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孙雁群
【摘 要】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讨论动机作用心理机制的组成因素,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普通高中学生的动机组成因素。对调查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T-tests检验,得出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由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价值观等因素组成,各组成因素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有较高程度的正相关,其中相关程度最高的是学习兴趣,其次是学习需要和学习价值观。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高,学习动机偏低的同学英语成绩也相对偏低。
【关键词】学习动机;高中学生;调查分析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动机是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能否有效利用一切机会去使用或操练英语,是最具能动性的、最强有力的学习效果预测因素之一。所以说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始于Gardner 和Lambert,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了学习动机经典模式。他们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成为此后三四十年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主导模式和研究典范。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研究不再局限于从社会环境角度看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而更多的是基于学校和课堂教育环境下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动机研究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成为一个研究的焦点(Dornyei, 1998; Oxford, et al, 1994; Schumann, 1998; Williams, et al, 1997)。
目前的二语学习动机研究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从理论上讨论动机的组成成分,提出动机的理论框架(Clement 1994; Dornyei 1994; Williams & Burden 1997);二是用实证的方法探讨二语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Schmidt 1996;Tremblay 1995,)。在理论探讨方面,这些动机框架增加了人们从概念上对二语学习动机的了解,但它们只罗列了动机的组成成分,没有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还缺少实证支持。已有的实证研究未能自上而下地探讨动机结构内部的各组成因素。(秦晓晴文秋芳 2002)
我国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文献中,其中的绝大多数循着经典及扩展模式的路子,探索动机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华惠芳1998,秦晓晴等2002,文秋芳 2001,武和平 2001等)。这些研究普遍从社会心理视角,只涉及诸如学习目的或自信心等少数动机结构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没有考察更多的动机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主要以在校的本科生为主,在所有实证研究中占80%。而针对广大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则很少涉及(王晓旻 张文忠 2005)。为此,本研究把焦点落到很少有人涉及的广大普通高中学生上。试图从多个视角探讨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作用心理机制组成因素及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全面理解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1.2 研究问题
通过实证调查找出普通高中学生的英语动机组成因素,探索各组成因素之间相互牵制、相互促进的关系,并探讨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学习成绩优良者和学有困难者之间在学习动机组成因素上的差异性,并设法探讨激发学习动机来促进学习成绩的方法,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提供一些教学启示。研究问题:(1)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2)影响普通高中学生英语成绩的主要组成因素是什么?(3)学习动机组成因素与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是否相关?(4)英语学习动机强的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是否也高?
2. 研究设计(对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组成因素的调查研究)
2.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以整群抽样法抽出来的我校高二(1)班和高二(14)班学生,是高二年级14个平行班中的两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113人。其中男生50人,女生63人。年龄从16岁至19岁不等,平均年龄17.8岁。表1显示了全部受试者0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杭州市统测英语成绩和问卷总分的情况。
表1 高二(1)班和高二(14)班英语成绩与问卷总分描述统计
N Minimum Maximum Mean Std. Deviation
0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终成绩
问卷总分
Valid N(listwise) 113
113
113 27
74 68
183 55.17
137.73 7.483
24.093
2.2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是0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终杭州市统测英语成绩和问卷调查(见附表1)。问卷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受试者的个人信息如年龄、性别、班级、学号;第二部分是在参考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设计的一份力求具体反映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组成因素的调查问卷,在我校高二年级14个班中按机械抽样法抽取每班学号为1、11、21、31、41的五位同学共70人,对初稿进行了前测,通过项目分析,把没有区分力、效度不高的项目删除。最后剩下40个学习动机组成因素,笔者计算了每个项目分数和总分的相关性,发现40道题目与总分相关均显著。问卷采用Likert 五级量表,其形式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共五项 [1]。回答问题的方式是由学生在每个问题的五个选项中根据自己的学习动机情况选择其中一个。选1者计1分,选2者计2分,选3者计3分,选4者4分,选5者5分。其中题意相反的2、3、5、6、7、8、9倒过来记分。
3. 研究过程
3.1 数据收集和分析
2006年11月23日请班主任将问卷发给学生填写,并当场收回。问卷共发放113份,收回113份,收回率为100% 。问卷收回后,运用社会科学的统计软件(SPSS11.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包括下列几步:(1)对问卷40题动机组成因素的因子分析;(2)在计算机上进行描述性数据、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分析的操作;(3)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检查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学习动机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英语成绩按实际分数输入;(4)按照0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终杭州市统测英语成绩,选取总人数113人中的约25%(成绩大于等于61分)27人作为高分组,(成绩小于等于50分)28人作为低分组,用独立样本的T-tests检验不同组别的学生在调查问卷的总得分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3.2 调查结果与讨论
3.2.1 动机组成因素的因子分析
对问卷40题的分析显示,数据适宜进行因子分析(KMO = .839;Bartlett’s求型检定结果显著)。采用正交旋转方差最大法(Varimax)自然归类得出10个因子,累积解释总方差的70.909%。为了避免分析过于复杂,同时考虑到有些题项反映的内容大致相同,本文规定4个因子个数进行了第二次因子分析,因子的负载量及因子的命名见附表2。
从附表2因子Ⅰ中的1,3,4,22,39表达了对英语语言本身的兴趣,还有5,6两项的因子负荷量达到了.730,.831, 从反面表示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把它命名为学习兴趣。学习的兴趣是特殊的好奇心这一内驱力在学习中的表现。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从而满足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因子Ⅱ中13,14,18,19,20,37,38是个人学习需要,为了出国也好,为了上网、阅读英文的报刊杂志也好,都是反应学习者个人需要的内容。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一般说来,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需要的强度是成正比的。问题22“我喜欢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的感觉”和问题30“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东西使我感到满意”虽然都在各个因子中有不小的负荷量,但在文字表达上看更侧重于对自我的一种肯定性的评价,因此把它们和21,23,24,25,26,32构成第三个因子学习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主观臆测,是学生学习自信心建立的基础。它影响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坚持性,激发、维持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和达到学习目标的耐力。最后一项因子是对英语语言本身的态度,反映了学生对英语学习是否有用的看法。其中问题10“学好英语可使我以后得到一份高薪金的工作” 在因子Ⅰ中达到了.513的负荷量、问题28“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经商和观光旅游,流利的英语可以扩大我的社会交际圈” 在因子Ⅲ中达到了.573的负荷量,但从内容上考虑,问题10、问题28更接近因子Ⅳ,且在因子Ⅳ上也分别达到了.388、.326的负荷,认为学习英语有实用性,值得学习,因此把它们归为因子Ⅳ。笔者把它们称为学习的价值观。从整体来看,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由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价值观四个因子组成。
3.2.2 学习动机作用的心理机制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项目分析完后,笔者对问卷进行了试卷内部信度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问卷的整体信度系数(Alpha值)为.9295。经过前面的因子分析,问卷主体由学习动机作用心理机制的四个维度组成,其中学习兴趣10题、学习需要13题、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8题、学习价值观9题。各因子量表的信度为:.8127、.8436、.8499、.8159。所以整张问卷是可信有效的,所得的数据可以进行深入的分析。下一步要做的是验证各组成因素与学习动机是否显著相关。经过统计得出表2。表2中第二栏数字表示Pearson相关系数,第三栏数字表示显著水平,第四栏数字表示有效人数。相关系数的右上角还有星号“*”或“**”,“*”表示该系数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说,该系数的可靠度在95%以上;“**”表示该系数在0.01的显著水平上是可以接受的,即它的可靠度在99%以上。r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绝对值越接近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不密切。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习动机作用心理机制各组成因素学习兴趣、学习需要、自我效能感、学习价值观与学习动机在0.01水平上存在较高程度的正相关。
表2 学习动机各因子与问卷总分的相关分析
学 习 动 机 因 子 r Sig. N
因子1:学 习 兴 趣 .789** .000 113
因子2:学 习 需 要 .796** .000 113
因子3:自 我 效 能 感 .839** .000 113
因子4:学 习 价 值 观 .767** .000 113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3.2.3 英语学习动机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将英语学习动机与0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终杭州市统测英语成绩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整理后发现,所调查的40个题项中,除了7项之外,其余的33项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相关性(见附表3)。然后将英语学习动机各因子和英语成绩再做一次相关分析(表3)。
表3 学习动机各因子与英语成绩的相关分析
学 习 动 机 因 子 r Sig. N
因子1:学 习 兴 趣 .452** .000 113
因子2:学 习 需 要 .344** .000 113
因子3:自 我 效 能 感 .234* .013 113
因子4:学 习 价 值 观 .312** .001 113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结果表明各因子与英语成绩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相关性。两次相关分析中与学习成绩相关程度最明显的是学习兴趣部分,其次是学习需要和学习价值观。从表3可以看出语言兴趣与动机行为的相关系数为.452,这在与其它变量与动机行为的相关系数比较来看是最高的。这表明,一旦学生对英语学习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发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对学习英语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从而更愿意主动的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持久的、全心的投入英语学习中,有效的利用课堂和课余的时间去学习。而对英语学习兴趣低的学生则可能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迫于外界的压力能努力的学习英语,但这种努力不会持久下去,一旦遇到困难或外界的压力消失,努力就会终止。因此兴趣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前提,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行为和学生的英语成绩。除此之外,其它的动机组成因子也会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这也证实了前人所做的种种研究结果-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的成绩成正相关,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成绩越好。
3.2.4 T-tests
按照0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终杭州市统测英语成绩依高低排列,在总人数113人中,得分在前的约25%(成绩大于等于61分)27人作为高分组,得分在后的约25%(成绩小于等于50分)28人作为低分组,用T-tests检验不同组别的学生在调查问卷的总得分情况(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两组之间的期终考英语成绩的平均数差有18.05,问卷总分的均数差是23.15,英语成绩得分高的组别在问卷调查中得分也高。表4中的P值显示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有无差异。如果 ,说明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的平均分数的差异不显著;如果 ,说明两组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性;而当 时,说明两组之间的差异性极其显著。从表中可以看出,问卷总分和英语成绩的不同组别的P值为.002和.000,都小于.01,说明不同组别的英语学习成绩有极其显著的差异性,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也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性。
表4 高分组和低分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项 目
组 别 平均数真正差异的T检验
人数 平均值 标准差 均数差 T 值 P 值
问 卷
总 分 高分组 27 148.15 22.859
23.15
3.348
.002
低分组 28 125.00 28.046
期 终
成 绩 高分组 27 63.19 1.841
18.04
14.589
.000
低分组 28 45.14 6.270
4. 结论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由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价值观等因素组成,各组成因素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成较高程度的正相关,其中相关程度最高的是学习兴趣,其次是学习需要和学习价值观。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高,学习动机偏低的同学英语成绩也相对偏低。这给我们今后的英语教学带来以下启示:
1)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品格。采取这一途径培养学习动机的实质,是通过兴趣作用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因此,教学中选材要尽量有趣味性,讲课要生动,学生活动要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快乐、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自然高涨。
2)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要重视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学生的心理需要,通过观察法、调查法、谈话法等诸多方法了解学生需要的特点,分析学生需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需要是否得到应有的满足,通过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手段使学生掌握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使之内化,形成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有恒性等学习品质。
3)提供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无论学生当时的学习动机的状态如何,教师都应该集中精力搞好教学,使学生学懂、学会,从成功的学习开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尝到学习的甜头,依靠富有成效的教学业绩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所以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定时,不宜只按团体标准,而应把个人的进步作为成功的指标。
4)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英语学习的价值。作为个体做事情的动机与该行为的价值体现是密不可分的。除非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有价值的,他们就不会为之付出努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不失时机地运用各种形式,特别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这方面的切实有效的教育,使之转化成为强大的学习动力,推动学生的学习行为,朝着预定的崇高目标奋进。
参考文献:
Clement, et al. 1994. Motivation, self-confidence and group cohes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 . Language Learning (3): 417-48
Dornyei, Z. 1994. 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3):273-84
Dornyei, Z. 1998. 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J]. Language Learning vol.31:117-135.
Oxford, R. L. & J. Shearin. 1994.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Expand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78):12-28
Schumann, J. H. 1998.The Neurobiology of Affect in Language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Schmidt, R. , D. Boraie & O. Kassabgy . 1996. Foreign language motivation :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xternal connections [A] . In R. L. Oxford (ed. ) .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 Pathways to the New Century [C]. University to Hawaii at Manoa :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Curriculum Center.
Tremblay , P.F. & R .C. Gardner. 1995. Expanding the motivation construct in language learning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4):502-20
Williams, M.& R. Burden. 1997.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华惠芳,1998 ,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第3期:44-47。
秦晓晴,文秋芳,200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51-58。
王晓旻、张文忠,2005,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分析[J],《外语界》第4期:58-65。
文秋芳,2001,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105-160。
武和平,2001,九十年代外语/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述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1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