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问题及对策(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6-5-9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新课标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2004年,我省作为全国四个高中新课标实施的试点省区之一,开展了新一轮全方位的高中课程改革。当前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与城市相比,在教学条件、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本校的英语教学情况,探讨新课标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 / 英语教学 / 问题 / 对策

一、引言

2004年,我省作为全国四个高中新课标实施的试点省区之一,开展了新一轮全方位的高中课程改革。从2003年,各级教育部门举办了各种不同的学习培训,我也于2004年暑假参加了省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的新教材英语培训,归来后即着手负责学校英语课改的实施,特别是高中课程的研究与教学,对我校英语教学做了一个全面的计划。新课改实施已经两年了,情况怎样?效果如何?这有待2007年高考的全面检验,但从平时的教学情况及学期、学年的教学质量检测中也可反映出大致的情况。我校是一所县面上农村中学,具有一般农村中学的共性,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与城市相比,在教学条件、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本校的英语教学情况,谈谈新课标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新科标下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问题

(一)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

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相当部分农村英语教师思想观念不到位,抱着拒绝、轻视的态度,经常找些客观理由作为借口,这在农村中学尤为严重。思想决定行动,观念影响方式。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教学目标理解不透彻,把握不准确

新课程标准更加明确地规定了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它要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外语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矛盾是如何处理好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培养。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关系。因此,教师应正确理解并处理好这两方面的问题。具有语言能力就是具有足够的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及日常交际用语。实现语言交际,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作为基础,还必须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应该说语言知识服务于言语技能,反过来言语技能又会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学中应该更重视言语技能的培养,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只要在教学安排上处理恰当,听说能力的提高会直接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反过来,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必然会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的一句话可作为对此最好的说明。他说:Reading maketh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阅读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如此说,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语言知识,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益处不大。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增多教学活动,使学生参与课堂,在课堂操练活动中学习语言知识,锻炼交际能力。

多数教师虽然分别在两个参加暑假期间了省教育厅举办的有关新课标的培训,但受观念影响,对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还未理解透彻,这就影响了对新教材的实施。

2.教材处理不当

多数教师在教材处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1)忽视“备学生”。由于现代科技的发达,计算机、互联网在搜集和利用信息方面可以说是用处无穷,加上市面上参考资料很齐备,这些东西如果用得好的话,对教师在备课,在搞教学设计的帮助可大了,这时,教师要找什么有什么,要查什么有什么,只需用鼠标点几下,就可下载印出来了,太方便了!但是,正因为了这个方便,许多教师根本不去考虑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备课时的三个“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中的“备学生”丢在脑后,这是现代版的“对牛弹琴”。其实,备课中的“备学生”应是最重要的一个,现在是一标多本,教材只是一个载体,只是一个教学材料,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教学材料)的再加工就是在编写适合我们自己的教材,这个必须建立在我们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实际情况上面,要不然,就会是空中楼阁,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关键所在。

(2)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把握、确定不准确。部分教师把教学的目标和重点(teaching aims and important points)确定为教材里的生词、语法项目(new words, grammar items),这是典型的“知识目标”。上面已讲了,新教材把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所以,我们就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每节课的目标和重点,教学内容里面出现的生词和语法也要服务于语言运用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要使学生能掌握,能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运用所学的东西。所以,应把上面的提法表达为The use of…或Learn to use …具体地说,整节课我们都要贯彻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目标。有的教师在教案中把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这未为不可,但其中的能力目标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目标。

(3)课的饱和度不够,学生参与方式太单调(单一)。有的搞来搞去就是那几个词,那几个句子,那几个变化不大的问题,学生好象都跟着你在“活动”,在“讲”英语,在回答问题,但是整节课却“有骨无肉”,多次重复,单调乏味,因其缺少多变灵活实效的语言活动和操练形式来充实。有的老是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学生是在被动回答老师的问题,被动地参与。可引导学生把刚学的生词结合已学的词、句型表达出来,然后把两三个句子串起来成一小段来“讲”,这才符合语言的真实性,又可训练写作能力。

(4)语法知识的讲解偏多。有的在讲比较级、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的结构时在课堂上几乎归纳了这两个语法项目的所有规则,又举了好多例子,用时很多。这表明,这些教师还没很好地理解新课标的要求。新教材强调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学习语法,大力提倡把语法置于不同的生活情景之下来学习,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在进行必要的语法讲解时可暂不出现或不出现语法术语。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习得语言,积极地运用语言,而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更不是单纯地学习语法知识。

3.教学方法落后

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改了这么大了,要求不同了,目标不同了,可如今有的教师还在以“不变应万变”,整节课都用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在上,学生忙着记笔记,很少甚至没有机会讲英语、使用英语。一节课下来,只学了几个生词和记了满满的几页有关语法的知识。试问,学生的技能目标如何实现?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如何培养和提高?有的教师把不改变教法归因于学生,认为学生差,授课量多,不靠教师满堂讲的话课会上不完。其实。这些教师是把很多本该由学生讲、说、完成的东西都包了,有时反而是拖慢了教学进度。你把完成教学进度看得那么重要,那么,即使你完成了授完教材的任务,那么教材里面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的任务你又完成了几何?

4.教学方式陈旧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认为教师首要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因而,在学校教学中就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教师俨然成为“知识”的天使而存在着。有些教师总是像过去一样,把自己作为中心,要学生围着自己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就与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相逆。

在以前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环境下,教师的功能往往被局限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所修筑的围城里,教师只会“照本宣科”,而任何超越教学大纲和教材则被视为“大逆不道”。在学校教学中,“以书本为中心”就进一步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

我国传统教育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常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他们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对象;强调标准化的培养模式。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个性发展得如何,是不言而喻的。

《学会生存》一书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得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教学手段落后

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至高点和突破口,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简称CAI ) 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计算机已越来越多地直接介入教学的过程,并承担教学中某些环节,某些科目,某个学习阶段的任务。在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已从教学的辅助手段变为教学的主要手段。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CAI)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象和声音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联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即“声、文、图”一体化。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能利用符号、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向学生呈现教学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接受教学信息;可以帮助学生超越意识、记忆、思维、学习以及问题解决方面的限制,通过把内部认知外部化,使教师可以对这些过程监控、检查和反馈,可以帮助学习者改善某些认知过程。总之,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更好地呈现知识,扩充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活跃教学气氛,吸引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中,多数用到的教具还是录音机、图片及一些容易携带的实物,这说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许多学校还没走进课堂,多数农村中学还没有电化教室(多媒体设备)或设备明显不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教师没机会、没条件应用多媒体互助教学。看来有些教师对多媒体还不甚了解,因为他们根本就没见过,有些即使见过了也没亲自搞过。看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装备配套还得跟上,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应加强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和运用。

(三)评价方式及评价手段滞后

2003年7月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英语教学提出了评价要求: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评价应能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现行的评价方式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第一、评价过分注重量化,标准单一

传统教学在评价标准制定上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验主义的评价标准,老师对教学的评价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或好恶,没有决然的标准;二是教条主义的评价标准,教师遵循一系列条文,用考试分数、升学率和一组组数据来评价教学。传统的评价体现不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不能激励学生自主自强;不能让学生充分看到自己的进步,也不能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不足。在评价内容方面,不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只重视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评价,忽视对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运用的评价。

第二、评价过程模式化、机械化

由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外乎政治思想、学习方法目的、学习态度和希望等几个方面。评价缺少个性化,不能体现以人为本。评价过程的模式化、机械化直接导致了评价是否公正的问题。

第三、评价缺乏真实性,透明度

传统教学评价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对教育客体进行的单线的定性的评价,目的在于维护“师道尊严”“知识和教师权威”等。这样的“垄断性”评价缺乏真实性、透明度,结果大大刺伤了一部分师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也影响了学校工作的整体运行。

(四)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滞后

按新课程的要求,七年级英语之前应经过4年的小学新课程实验的学习(从小学3年级开始,小学毕业时已达到2级水平),而教材也考虑到了有些地方还没条件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就编写了3个单元的预备课,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况且预备课后接下来的内容在承接方面也不是很好,量多,教师觉得难于处理,学生一般都接受不了,一部分人会在这阶段就掉队。启蒙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讲英语,培养学英语的良好习惯应是这阶段的首要任务,所以,发音,书写,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都应给予高度关注。这一阶段应尽量不让学生掉队,教师应花大量时间,动脑筋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要研究他们,鼓励他们,扶持他们,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教育专家说过,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潮安是一个山区县,现在大多数小学还没开设英语课,也就是没上预备课,这就给7年级的英语学习带来了困难。但是,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事实上,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小学没上英语的学生初中英语就学不好,就学得比人家差,而有些小学已学了4年英语的学生也只是在入门时比别的学生容易一些罢了。建议初一英语教师开始时尽量把进度放慢些,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作为这阶段的最大任务,若这个能做得好的话,将会对学生接下来的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全市英语质量检测(全市统一考试),我校高一级的英语平均分只有22分,分别低于全县20分及全市近30分,本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全市英语质量检测我校高一级的英语平均分也只有32分,分别低于全县16分及全市近25分。可见,新课改并未给农村教育带来预期的效果,甚至加大了农村教育的难度、拉大了城乡教育水平和质量。农村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将面临更多的实际问题,存在更多的困难。

三、新课标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对策

1.改革教学观念

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长期以来,我们高中英语教学的都是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目的是为了高考能够出好成绩。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有多重的人文与社会意义”。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的。没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便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实践。如果教学观念滞后,就不可能有新的教学方法的产生。故教学观念的改革显得越来越重要。

改变观念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应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改革观念最有效的途径是出国进修,直接感受国外英语教学的思想和观念。除此之外,教师们还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虚怀若谷,不断地学习。只有这样,观念方可转变,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不至于落伍。

2.改革和完善现行教材

现行教材有很多的优点,它已被广大中学师生所接受。但作为一套教材,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教材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2) 教材缺乏系统性。

3) 教材中的漏误。

4) 配套材料不够完善。

5) 缺乏系统配套的泛读材料。

6) 语言不严密。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达标。根据以上问题,现行教材亟待改革。

3.改革教法

英语教学法是执教者根据英语教育的基本规律所采用的一种语言教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确定的。采用了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可有效。回顾我国英语教学法的演变过程,真可谓步履艰难。自从中国开始大规模的英语教学以来近百年,英语教学法经历了五个时期,即:对比法--直接法--翻译法--结构法和功能法。而这五种教学法又是交替使用,从来没有被单独使用过,其中翻译法沿用的时间最长。这一方法主要针对英语知识的教学,它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而现在的新教材是功能法和结构法的产物,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体现。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要求培养学生能在国际交往中直接使用英语的能力。改革教法的目的就是要把过去的知识传授型的方法和不适合新教材的教学法改为功能交际法,以便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新课标提倡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性地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参与,让学生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任务的设计应符合任务型教学的四个特点:①任务的表达是第一位的,即任务首先关心的不是语言形式,关心的是语言的意义,也就是所表达的意义;②与实际生活的活动相似,在一般生活中会做什么事情,任务型教学就会模拟这些生活中的真实情景;③关注的是能把任务完成;④任务的评价取决于结果,也就是说能否做成了一件事情。龚亚夫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有许多著述,建议大家多学习参考。

4.改革教学手段

新教材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新教材容量大,课时有限,因此如果在教学中还一味地使用过去的“三个一”(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那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更不用说达到教学目标了。鉴于此,各学校应该尽力去改善英语教学的手段。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现代化的视听仪器和教学辅助设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建议:①上级部门应尽量支持各初级中学装备多媒体教室;②已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应把多媒体的应用作为一项硬性要求规定下来;③暂时没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加强学习,争取先掌握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学会制作课件。

5.改革评价方式

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止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和三个目标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英语学科来说,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评价应贯穿于整个英语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个阶段。所以,在一个教案(教学设计),一份说课稿中也应体现出来。教学设计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织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编制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对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安排和决策,以使教学取得更佳的效果。因此,教学设计的内容基本要素应包括四个方面:(1)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教学目标);(2)为达到预期目标,应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教学内容);(3)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学策略、方法和过程);(4)如何获得必要的反馈信息(教学评价)。

6.改革师资现状

目前,全国各地中学英语师资水平很不均衡。越是贫困的地区,师资水平越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七十年代,由于师资缺乏,全国各地举办了不少的短训班。短训班里培训出的教师解决了当时教师缺乏的问题,而这部分人的英语素质不高,这就束缚和限制这些教师对现代英语教学理念的理解、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和进行教学研究。

2)现在的中学教师中大多数属于八十年代中专或大专毕业生,虽然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努力,自修,拿到了大本函授文凭,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水平提高幅度不大,特别是教育、管理、教研方面的能力在自学考试和函授中可并没有多大涉及,也就谈不上有多大提高了。职称不等于称职,而学历不等同于能力。

3)函授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因为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学习过程中,须进行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训练,而函授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4)由于工作环境和时间的推移,教师们的听、说能力不断地退化。

5)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教师流动较大。这样就使得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教师师资水平越来越高,落后地区的师资水平越来越低,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很不利于英语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必须设法改革英语师资的现状。为了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国家教委计划将在近三年内培养一万名能教会研的教师,这对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件难得的好事,除此之外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应该为教师们创造条件,鼓励进修。

建议:①尽快在小学开设英语课;②教师的水平一定要符合要求。

7.创设教学氛围

新课改的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除了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和指导之外,最关键的还是各个学校怎么去要求,各个学校的英语教研组怎么去做。实际教学操作是“以校为本”的,当然,也会“因人而异”。同样的课程标准,同样的教材,而各个学校的使用情况却大相径庭。所以说,一个学校的教学氛围对教学的影响最大。应该说英语科走在了新课改的前头,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及目标对英语教师是个挑战,简单地说,对教师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所以教育界才有了“真切感受历史的托付”之说。各校的英语教研组在这时候应发挥作用,学科带头人更应勇挑重担,认真组织全体英语教师学习、探索、实施新课改,尽量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用好新教材,改进教法和评价手段,这期间培养新人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教育界专家认为,没有专业的引领的教学,只是同水平的重复。

建议:①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新课改的管理和指导;②各学校,特别是英语组组长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英语教改责任,应认真组织全组教师学习、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③英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因为新课标的实施对英语教师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

四、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给农村中学带来严峻的挑战,而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尤其突出,在教学条件、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管理意识及教育教学观念都不到位的情况下,效果确难令人满意。然严峻的挑战与不可多得的机遇同在。我们英语教师要迅速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现代教育观,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在知识、技能、态度及其相应的语言水平和应用能力上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障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

参考文献:

[1]王兴辉.《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培训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陈波、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英语课堂教学实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龚亚夫. 《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总第330-331期 ( 2004-08-11 , 2004-08-18 ).

[7]赵月玲.《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8]《广东省高中课程改革英语学科课程实验指导意见》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