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导入课例谈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吴中区苏苑中学 许 凤

人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教授一个新内容的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将其转变为求知的动力呢?学生一天要上七八节不同的课,很容易疲劳,如何使你的课在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其疲劳感呢?要给这些问题一个满意的答案,必须在课堂的导入方式上花一番功夫。下面就本人这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在英语课导入上的一些做法和一点体会。

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课堂导入方式:

一、 图片导入式

所谓图片导入就是通过一张或几张图片直接引入话题,并非总是简单的一句“Today we’ll learn lesson …”。图片导入也可以有许多变化方式,比如在上“No smoking, please!”一课时,教师不必过多解释,因为大家对这一话题太熟悉了,一张简单的禁烟图片就可以引发这个话题的热烈讨论,自然而然地导入课文。再比如上SBII第九单元中的“Saving the earth”一课时,我利用一张漫画,画面上两人钓鱼钓上来一条鱼骨头和一只破旧的鞋,由此可以引出工业污染和居民生活污染这一话题的讨论,形象直观地导入拯救地球这一课题,效果非常好。上一些名人传记时,先呈现名人肖像,由学生brainstorm对这位名人的已知信息,再引入到学生的未知信息,通过这样的导学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英语教材上有很多关于各地风情,特别是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的介绍,例如,“Britain and Ireland”“Canada”及“Australia”等课,我会用能凸现该国地理形状的地图导入课文,或者用其国旗图片导入课文。总之,图片导入形式适用于很多课文。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课文相关的各类图片在网上很容易搜索到。

二、 情景导入式

语言教学提倡情景教学,因此有的文章可以设计一个情景来导入课文。例如上SBI第二单元“Look carefully and learn”一课时,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从实验室借来烧杯和试管,同时准备了文中的三种液体(醋、汽油、蓖麻油),课刚一开始,我就对学生说:“watch me carefully”,然后照着文中的情景做起了实验,同时叫学生观察仔细;学生平时虽在物理、化学课上经常做实验,但是见到英语教师做起了化学实验,不免觉得好奇又好玩。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顺利推出本课主题:“Look carefully and learn”,同时也为下文的展开作了铺垫。

三、 视听导入式

利用收录机或录像机等辅助手段导入课文。例如在上“Earthquake”、“Hurricane”等课文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我们的学生都没真正体验过地震、飓风等天灾,对其破坏性的了解也比较抽象,因此利用录像机剪辑地震或飓风来时的片断,使学生对它们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再如上“The Olympic Games”和“Gymnastics”这些课时,都可以利用录像片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录像外,音乐也是导入课文的一种有效手段。“Country Music”和“Music”等关于音乐的固然可以通过音乐来导入,其它课文也可能通过音乐来导入,有时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SBII第20单元有一课叫“Disability”,主要讲的是身残志坚的残疾人霍金的故事,用《命运》交响曲导入这篇课文,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首先,《命运》交响曲本身很贴合“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一文章主题;其次,由《命运》交响曲而引出其作者贝多芬--一个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伟大音乐家,从而导入课文。文章结束时还可以重放《命运》交响曲,在音乐声中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四、 名句导入式

即通过名人名言导入课文。例如在学习“Abraham Lincoln”这一课时,除了用前面的图片导入方法外,也可用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中所说的“we are trying to build a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and by the people”这一体现主人公思想精髓的名言来导入课文。在教黑人解放运动先驱马丁.路德.金时,不妨用其著名演讲词“I have a dream ……”来导入课文。这样的导入不仅仅是单纯的导入课文,同时也为反映人物性格特点作了铺垫,可谓一举两得。

五、 类比导入式

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导入到与此类似的主题上来。在上“Jobs”这一课时,课文讲的是金女士为得到一份工作而女扮男装的故事,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由于各种原因而女扮男装的故事:祝英台为读书而女扮男装;花木兰为父从军而女扮男装;孟丽君为救夫君而女扮男装。这些都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学生对此耳熟能详。通过图片或问答导入女扮男装这一情节,然后提问她们分别为什么这么做,最后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读的是一个外国女孩女扮男装的故事,看看她是为什么这么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课文内容。其它像“Rescuing The Temple”可用中国的敦煌古迹受损事件类比,从而推出保护文物这一共同主题。再比如教“American English”和“British English”区别时,我就从大家都熟悉的各地方言导入,体会同一城市不同地区方言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六、 时事导入式

利用近期发生在身边的事或国内外大事来导入课文。教材的安排是固定的,但是每天发生的事都是无法预知的,因此这一方法完全要看教师是否能灵活联系生活,如能应用恰当,应该是种很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导入方式。例如在上“Australia”这一课时,正巧赶上悉尼2000年奥运会,这段时间全世界都在关注澳洲,由此导入课文是最好的选择了。而SBI中的关于“The Olympic Games”一课,由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导入,既现代又爱国,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课文导入的方式可谓变化无穷,这里所说的几种不过是本人在日常教学中的一点比较成功的做法和粗浅体会。是否能有效地导入课文,关键是看你有没有一双慧眼去看透教材,挖掘素材,用最合适的方法导入课文,使你的每一课都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