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转变之一--发展观
实施新课程,首先要进行的是教育观念的革命。教师们应突破框架,抛弃落后的、违背教育规律的传统理念,尽快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现代教育观。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是发展的主题。在这一进程中,教师是其发展的促进者。
首先,教师要关注“人”,即学生的“全人”发展。承认学生是有巨大潜能的和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能论,为我们在这一观点上达成共识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确实,学生之间在八种智慧上所拥有的量参差不齐,组合、运用及发展上各有特色,如果我们总以静态的“老眼光”看人,认准了一个方面看人,则看不到学生在各自不同起点上的发展,就会给学生进一步、多方面的发展制造障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尽力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思想,就会多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多种形式,来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由于受传统评价制度影响(包括对教师及对学生的评价),造成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功利心日益膨胀,进而造成不少教师的短视行为,认为只要在自己任教的过程中,学生能考好过关就行,而很少在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上做文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动力,从而导致学生在规划人生能力方面的缺失。
第三,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不够重视。有的教师还抱着“一桶水”、“红烛”、“学一阵子,用一辈子”等观念,却不知在当今这个时代,光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况且学生的多元智能并非两个容器间的传递;而“红烛”也终将越烧越短,失去光明。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发展,还应充分重视自身的发展,这两者也是紧密相关的。
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转变之二--课程和教材观
在不少教师观念中,尚未改变课程观,认为教材、计划、大纲就是课程,是既定的和封闭的,其实不然。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因此它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教师与学生能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它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华中师范大学的郭元祥教授指出:新的课程观应当是生成的、整合的、实践的课程观。以英语课程为例,它不是给定的和制度化的,而是动态的和可再创造的;它也不是单一分化的内容体系,而是强调多学科的整合,并强调跨文化交际;它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活动体系,教学活动应当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包括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及生活方式等联系起来,还要和社会联系起来,不是从书本到书本,而是从生活、社会到书本,再由书本到更丰富的生活和社会。
“课程改革嘛,不就是再换本新教材来教教。”好多教师有着这样的想法。新课程的启动,很多学科是换了教材,而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英语教材还是已试用近三年的人教版英语教材,这样一来,有前面这种想法的教师肯定会很迷茫,也许在纳闷:教材都不换,也叫课程改革?在换教材时有的英语教师就已是“穿新鞋,走老路”,现在“新鞋”都没有,那岂不是必走老路无疑?在中学英语教师中,有这样一种想法者为数不少,他们认为:教材内容不断增加,词汇量要求不断攀升,课时可能还要降下来,这教材怎么教得完?
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采用单一的学科教材,使教师把教材当成“控制”教学的“法律”。不少教师把教材奉为圣经,惟其规定的教法是从,不敢越雷池一步。由此可见,课程改革中,教师教材观的转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因为我们知道:哪怕由最新理念指导编写的教材,如果由理念陈旧的教师来上,就不能或很少会体现这种新的理念。我们应认识到: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材应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
因此,我们必须由教材传递和接受的过程向教材开发和创造的过程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不是 “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 “带着学生(或是在师生互动中)走向教材”。
首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恰如《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言,要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或者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或是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正如龚亚夫先生所说,“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部教;教的并不要求全教会;会的并不要求全部考”。
其次,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新教材以单元为单位,以话题为主线,因此,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话题,进行教学资源的积累,甚至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学生生活经历调查资料的积累,并进行加工,从而为更高效地使用教材打下良好基础。
再次,以教材为载体,加强各学科整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学生学习外语最终是为了用语言吸取和处理信息。因此,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的性质。如新版的人教版英语教材中,涉及的话题有环境、人口、网络、旅游、天文等,这些内容,在其它学科如社会、政治、科学中也先后出现,教师可以在与其它学科教师讨论后,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以加强学科的整合。
最后,以教材为基础,开发教材。教师和学生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开发教材,是在教师及学生的实践、反思中进行的。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新思维,在师生互动,共同开发教材,为建设校本教材进行有益的探索。
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转变之三--师生观
传统教育中,教师常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他们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对象;强调标准化的培养模式。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个性发展得如何,是不言而喻的。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树立起“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有巨大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他们自己的感知、体验、实践和参与,这些是教师所不能包办代替的。
传统的教师观中教师形象是知识的传播者,靠一张嘴、一本书和一支粉笔打天下,被称为“Chalk and talk”,俨然一个“传教士”。而新课程提倡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促进者的教师观。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教师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对大部分教师而言,在观念转变上还不是特别难,但要真正付诸行动,就不那么容易了,这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思想与行动的统一。当今教学中有较多的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应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当小组活动有问题时,教师是他们的帮助者,当活动进程受到阻碍时,教师又应担当起促进者这一角色。
此外,应树立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再是教学生学,而是师生的互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所谓互动,即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会话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事实上就不存在或未发生真正的教学。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与教师具有同样价值的人。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教与学应是民主的,教学氛围应是和谐的。对教师而言,师生交往互动不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还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对学生而言,这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凸现、心灵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和潜能的释放。这样认识教学,教师便不会“满堂灌”,学生也不会把教师讲的不加思考地“照单全收”,取而代之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思考和探索,相互影响和补充,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同发展。
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转变之四--合作观
郭元祥教授提出了“不独教而无友”的观点。他侧重指教师间教学上的合作,而笔者由此还想到了师生的合作、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甚至是与社会的合作。
英国和美国的课程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教师教育成功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间的合作。因此,必须改变教师间由来已久相互隔绝甚至是“窝里斗”的状况,在学校中形成合作的文化氛围,使教师们相互学习、分享经验,从而获得共同提高。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整体优势,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益。教师间的合作,不仅是指英语学科,而且要特别注意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加强学科的整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师生的合作。新课程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这里的合作,不仅是生生间的合作,也是师生间的合作。教学任务的设计、课堂教学、课后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等,都需要师生间的合作。在合作中,师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和走向成功,并分享喜悦。
再次是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的合作。在尝试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中,笔者曾布置学生就社区环境(或所在村环境)进行调查并分析对策,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设计方案,完成这个项目(project)。几位学生在反馈中提到,对于这次作业,父母的反应有:①这也算作业?②孩子,你不会做的话,我给老师打个电话,跟他说不做了吧。③考试中又不会这样考犜诹钊司讶的同时,这些问题更引人思考: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让每一个家长都理解新课程提倡的理念,认可新课程倡导的活动,进而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如果家长理解了,那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学生及家长间的合作,家长具有覆盖面宽的优势,在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帮助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课程改革不应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怪圈,而应是植根于老百姓心中的鲜活的细胞。因此,作为教师,还有义务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课改、支持课改的良好氛围。采用多种方式,如通过家长会、印发家长信和课程改革社会宣传提纲等方式面向家长及全社会宣传课程改革工作,使全社会都了解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当然,这个层面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
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转变之五--多元教学观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在国际外语教育界,相继使用过语法翻译法、直接法、自觉对比法、集中学习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法、沉默法、沉浸法、咨询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可谓兼收并蓄,各有所长。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及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为着某一特定的培养目标,这些外语教学法都曾起过不同的积极作用。在我国一百多年的外语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或多或少地借鉴过这些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特别是解放后,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借鉴国外教学法和前人的经验,积极探索创造符合中国实际的外语教学法,如:“结构情景交际法”、“张思中教学法”等。前几年,我国外语教育界积极推行的是交际法,强调外语的交流功能。在不断转变的过程中,虽然有的教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法,但认定单一的、落后且不合现代教学法的教师还占据着很大的比例。这种落后的理念如果不转变,不管是用何种教材,学生的兴趣、积极性、真实交际能力的培养,都将是困难重重。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但这并不等于否定了其它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它是对交际法的继承和发展。在学习、运用这一教学途径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这种教学理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先后出现了不少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专家,如Long、Doughty、Prabhu、Nunan等,他们在这方面的专著或论文及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对它有了一定了解后,就可分析所教班级实际,尝试运用它,然后在实践中加以创新,寻找适合本地实际的做法。在运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了解任务型教学的实质和任务的特点,考虑任务的组合、排序和难度等问题,以保证语言意义和形式的平衡,以及语言的流畅度、准确度的平衡发展,主要应关注这样几个方面:
① 任务的真实性。Nunan在介绍设计一个综合语言课程的七条原则时,第一条就是材料的真实性。它体现在语言输入的真实性、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理解的真实性、对语言学习有益的练习活动的真实性和语言课堂所需再现的社会情境的真实性。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因此,在导入阶段,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往往能较快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而在任务的目标指向上,又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体现“做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② 任务的可完成性。制定明确的目标,并让学习者先知道任务所要达到的结果,然后以他们各自的方式探索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果设计的任务不可完成,将在很大程度上妨碍学生主体水平的发挥。
③ 任务的阶梯性。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构建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并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以新教材为例,笔者在设计任务时,不仅注意每一课的任务,还关注单元高级任务的设计,这样,一个单元下来,不仅是完成了一系列的独立任务,还使它们成为最后综合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 任务的合作性。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学习者之间的共同合作,每一个学习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都担当各自不同的角色,都需要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
⑤ 任务的评价。这是完整的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在学生对任务的持续兴趣方面、成就感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在评价学生完成这项任务时,评价的核心放在学生的态度、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过程,语言的知识和技能是融在全过程之中的。
因此,我们就以激励为主,而不是批判式地下结论。当然,我们应采取多元的、综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而不是拘泥于一种。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看、听、说、读、写、译以及唱、游、玩、演、做、画等,以彻底改变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及机械操练的模式,从而在活动中构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情感交流、多维互动的局面,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通过感知、实践、体验和参与,习得语言,掌握语言。
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转变之六--评价观
目前,在英语教学中大都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这种以分数、结果来判断学生优劣的做法存在不少弊端,是很不科学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的,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素质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容易在评价过程中打击一大批虽成绩不好,但在其他方面有潜能的学生,同时还限制了学生在其他多方面的发展;不利于现代教育目标的实施,阻碍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及合作精神的形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然将评价重点由终结性向形成性转移。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多样化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将积极评价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让评价日常化、通俗化,在动态评价中促使学生成长发展。
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体现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不以单一的考试来评价,而是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单一由教师来评价学生的状况,提倡学生自评与他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而教师则是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家长评价的指导者。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积极的评价,激活课堂,启动学习的发生。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学习潜能、学科特长等,教师给予即时、真诚、有效的评价,以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如在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中,我们总是很重视任务的汇报环节,在汇报中,学生展现各自的成果,而汇报后教师进行的即时评价,更是每个学生汲取成就感的源泉。
作者:罗敏江 发表于03年8至9月的《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