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二附中 何志兰
问题的提出
多少年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像沉重的包袱压在未成年孩子的肩头;多少年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呼声像时时敲响的警钟提醒着身负重任的教育工作者。我常听见有的学生说做家庭作业时写字写得手疼;也听家长说过,陪孩子做作业到很晚很晚,有时看孩子可怜,甚至替孩子做作业。当老师的,怎么能不心疼学生?我开始考虑家庭作业问题。
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两者之间似乎有着深刻的矛盾。不留作业,难以巩固课堂上的教学成果;而留作业就涉及到一个负担问题--留什么作业才能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把学生的负担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像英语作业,抄单词,抄句子几乎是每个老师都要选择的作业形式。学生一行行、一页页地抄,有时都成了机械劳动,这种抄写真的有必要吗?能不能针对英语教学的特点选择更好的作业形式?从88年开始,我着手进行英语教学三年不留笔头作业的尝试,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九年。
一、作业的形式
选择作业形式,必须要考虑学科特点。英语教学说到底,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英语,既能和别人进行口头交流,又能借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那么,语言的学习又是怎样一个过程呢?我们可以从母语的学习过程中找到答案。一个婴儿,从他(她)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各种各样的语言信息,这些信息在不断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逐渐储存进大脑,慢慢的,婴儿开始运用头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模仿他人来表达简单的意思;随着年龄的增长,头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越来越多,表达的意思也越来越复杂,由此可见,语言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在头脑中大量储存语言信息并在实践中练习、提高的过程,第三语言的学习和母语的学习有很大差别(主要是语言环境的差别)、但在学习的基本原理上,两者应该是一致的。这也就是说,英语的学习也是一个在头脑中大量储存语言信息并在实践中练习、提高的过程。认识到了语言学习的这个特点,就应该根据这个特点来选择作业形式。
唐朝是诗歌的鼎盛时期,学写诗歌是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熟读"实际上就是储存语言信息。一句古话指明了语言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而"熟读成诵",背诵是储存语言信息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三年中,我所选择的最基本的作业形式就是背诵,背诵每天学的对话或短文。
背诵这种作业形式,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特点,也符合初中生的记忆特点。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十四、五岁是人的记忆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在这之后,人的机械记忆能力就开始下降了,在有限的两、三年内,尽可能让学生多背、多记一些东西,扩大语言信息储存量,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记忆资源,又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益于他们终身的学习。
相对于抄写单词和句子,背诵对话或短文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抄写是无声的,在抄写的过程中熟悉的只是字形;背诵是有声的,在背诵的过程中熟悉了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语音,为准确、清晰、快速地说好英语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练习和心理准备(在英语学习方面,最近有人创造了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的"三最训练法",认为"学习外语就是训练口腔肌肉,使之轻松地发出陌生的外国声音"。背诵正好符合这种要求),其次,抄写的对象是个体--相对于单词,字母是个体;相对于句子,单词是个体;相对于段落、句子是个体;而背诵的对象是整体,在记单词,句子的同时,还熟悉了句子结构和语言的使用环境,这就为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抄写用时多,费力;背诵用时少,省力(同样的内容,背诵比抄写能省一半时间)。由于学生的记忆能力不同,背书的速度有很大差异,初一时,每堂课的英语作业都是背诵当天学过的句型、对话或短文。对记忆力好的学生来说,记住当天所学内容只需要五分钟,但对那些记忆力稍差的学生来说,大约需要十五分钟,初二、初三的作业量要多一些,对一般学生而言,每天十五分钟,周末双休日作业量约半小时。很显然,背诵这种作业形式效率比较高,有益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又把学生的学习负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有些人可能有疑问,只让学生背而不让学生写,学生能记住单词的正确拼写形式吗?
和汉语的方块字不同,英语是拼音文字,拼写和发音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大部分单词都符合发音规律,读出来就应该能正确地拼写出来。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英语拼写和发音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按照发音规律去记单词的意识,把简单枯燥的机械记忆变成有意识的发音规律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学英语时的正确思维形式。对个别发音不规律的词,在教学中给以特别的提示,引起学生重视。这样,就比较好地解决了背诵和书写之间的关系,学生的书写错误并不多。
不留笔头作业,怎样处理教材中的练习呢?多年来,我坚持课上口头完成教材中的练习,根据练习的难易程度来决定练习的次数,难度大的就多练几遍,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能有练习的机会,并能当堂订正练习中的错误,必要的笔头练习(如单元测验)全部在课堂内完成。由于学生在大量的背诵中形成了较好的语言感觉,笔头练习做得比较快,占用不了太多时间。
平时不留笔头作业,寒暑假怎么办?由于平时作业比较少,学生还有余力学更多的内容,我就给他们补充了《新概念》英语,每个星期背一篇短文,一个学期能背十五、六篇(期中,期末考试期间不背书),寒、暑假的时候就把这些背过的篇目再背一遍,用重复的方法巩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不仅平时不做笔头作业,寒暑假也不用写一个单词。
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在留背书作业的同时,我又让他们用英语描述他们的日常生活。这种作业难度比较大,用时也比较多,但它是真正的"使用"英语,能给学生一种成功感,提高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一般一堂课有两、三个学生登台发言,四个星期轮流一遍,并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95-96学年,在教英语的同时,我还教了一年的语文。在选择作业形式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
初中的英语和语文教学虽然都属于语言文学的范畴,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英语教学是从ABC和最简单的句型开始,接触的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以记忆为主,背诵与之相适应,可以作为主要的作业形式。而语文教学是在小学六年语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这时,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信息,记忆不再是学习的重点,如何调动学生头脑中的语言信息积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针对这一时期语文学习的特点,我选择了写日记的作业形式,除了每个单元一次字词作业外(这种作业是为了给学生留下一个完整的复习资料),要求学生每周写四篇日记,两篇长一些,两篇短一些。写日记培养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布局谋篇到谴词造句,要运用各种学过的语文知识。从名家名篇中学到写作技巧,再把这些技巧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从中悟到言情达意的诀窍,进而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刚开始写日记,有些学生写作能力很差,用时稍微多一些;渐渐地,学生越写越熟练,篇幅短一些的大约二十分钟,长一些的大约四十分钟,寒暑假也不间断。一年下来,有些学生写了厚厚的两大本,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也为他们的初中生活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二、作业的检查
当老师的都希望学生们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不论是"硬"作业(笔头作业)还是"软"作业(预习、复习、背诵等),都能认真对待。可对于一般学生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检查、批改作业是保证作业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对于"背诵"这种"软"作业来说,就更不能忽视检查这一环。
检查背诵作业首先是检查语音。学习一种语言,首先要做到发音正确。如果语音上出现了问题,本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懂,语言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学生中常犯的语音错误是元音读不准,忽略特殊发音。如果检查出语音错误,我都要在书上标明,在适当的时候,再重新检查一遍。第二项是检查速度。有些学生比较懒,勉强把语文背下来,就不再用功。这样的背诵,达不到真正的储存语音信息的目的,不要说记几天、几个星期,恐怕检查后的几分钟就忘得差不多了。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探索出了通过控制背书速度来检查学生用功程度的检查方法。一篇稍微长一点的课文,两分钟背完和一分半钟背完相差大约十五分钟的用功量,对于那些由于不用功而造成背书速度过慢的学生,我要提出批评;速度太慢的,还要让他们重背,有些学生一味地求快,背诵过程中有吞音现象,这也需要及时提醒。
检查背书的工作量很大,靠老师一个检查是不可能的。88年到91年的那轮实验中,由于精力不够,我忽略了另一个教学班的检查,结果个别学生长期不认真背书,不论是发音的准确还是背书的速度,都比其他同学差很多;等到初三时,对别人来说很容易的背书,对他来说却很难,费了很大的力气也追不上其他人。吸取这个教训,我再接手新教学班时,总要从班里挑一些发音好、对工作负责的学生帮助我检查背书。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五、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长负责检查五、六个学生。每天早上提前几分钟到校,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检查背书,下第一节课或第二课后,我到班里去登记,每个学生的背书成绩都详细记录在案。那些学习有困难或不用功的学生由我亲自检查,及时纠正他们背诵中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每堂课我都抽两、三分钟默写,默写内容选自头一天的背诵作业(一般是三、四句),凡是默写不合格的,由我亲自补查背诵。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改进完善背诵检查体系,通过持之以恒的严格管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背外语的习惯。现在,每天早上走进教室,看到的肯定是学生背外语的情景。由于作业负担不重,每天背外语也打下了良好的背诵基础。稍稍努一把力就可以完成作业,所以学生很少偷懒。
《新概念》英语的背诵是由我亲自检查的,花的时间虽然多一些,但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这个角度说,这些时间花得还是很值得的。每查一篇课文,就是一次发音的普查,及时纠正语音语调上的问题,为学生听力的提高和开口说话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作业的辅导
也许有人会说,那么简单的背诵作业还用什么辅导?其实,再简单的事,辅导都是必要的。学生的认识能力毕竟有限,他们不可能意识到背诵中更深一层的含义;如果仅仅把背诵当作机械的记忆,那么背诵的意义起码失去了一半。
我对学生的辅导是分几个阶段进行的。
首先要教会他们掌握所学内容的重点。初一的时候,每天的背诵作业都是一小段当天讲过的对话或一小段课文。这段背诵内容中包含着很多语言信息,但每个信息的价值是不同的。同样是单词,有的就变化,有的就不变化;同样是动词,后边跟了不同的介词,就表示不同的意思;两句话差不多的意思,只是时态不同,谓语部分就是不同的结构……在完成背诵作业的时候,不应该平均使用力量,而应该特别注意那些用法比较特殊的单词、含有语法意义的语言点和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组(这些重点在讲课时都标注在了书上,提醒学生在背书时要给以足够的重视)。经过这样的指点,简单机械的背诵就成了有意识的课堂教学的复习(不过,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个高度的),在同样的时间背完同样的内容,却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为了督促学生养成重视语言点的好习惯,每天的默写,我经常挑选背诵作业中的关键句。
同样是背书,记忆力好、理解力强的学生背得快,做题的时候灵活性也强,可以很自知地运用通过背诵而储存在大脑里的语言信息。可对能力弱的学生来说,掌握和运用所背内容要困难得多。给这部分学生以必要的辅导,是保证他们成长期使用背诵这种作业形式并从中受益的关键,我常对学生说,语言现象是变化万千的,而语言规律是有章可循的;当你记住一个句子的时候,记住的不仅仅应该是它的意思,还应该有它的结构,而运用这个结构,就可以造出许许多多不同的句子,我在教学中经常举各种各样的例子来说明句子可变而句子结构不变的道理,强化学生在背诵中记住句子结构的意识,提高他们运用句子结构的灵活性。在他们积累了一些常用基本句型之后,我就教他们怎样提高背诵速度。每天的背诵作业翻成中文后,不过十句话左右,对于任何一个初中生来说,都可以在一分钟内背下它的中文意思。因为头脑中已有了基本句型的印象,在背诵前,重点应该放在读生词和记语法点上,攻下这些新内容后,就可运用基本句型把中文句子再译成英文,这样反复几次,很快就可以完成背诵作业,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背书时间,又可以巩固句子结构的概念。
由于引入了《新概念》英语的学习,到初二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英语的水平已经超出教材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按部就班地由我讲完了再背,就会造成时间的浪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又换了一种辅导方式。我对学生说,你们将来总要面对你们没有接触过的学习对象,当面对它们的时候,能迅速发现新东西并集中精力解决它,你们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对新东西应该有高度的敏感,这种能力现在就应该培养。从初二第二学期后,每天的背诵作业不是我已经讲过的,而是我还没有讲的。我要求学生自己先把新东西挑出来,看谁对新东西最敏感。这样,每天的背诵又成了有目的的预习。
作业的辅导既是阶段性的,又是经常性的;既可以面对学生群体,又可以面对个别学生。在作业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常是通过作业辅导的形式来提醒学生注意。总之一句话,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指导学生有意识、高效率地完成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实验结果
我坚持英语教学不留笔头作业的尝试已经九年了,在九年中,我完成了两次三年循环教学,升学考试的及格率都是百分之百,普通班的平均分都接近或达到重点校的水平。固然,这种教学成果是多种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综合动用后的结果,但选择正确的作业形式确实功不可没。我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让他们列举一件他们认为我做得最好的事,好几个学生都选择了"作业少"。
分数的结果是大家都看得见的,而我觉得最重要的实验结果在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提高和我内心的宽慰。每次接班,都有开口读英语极困难的学生,我教他们从最基本的单词、句子开始背,每天检查不中断。升入初三以后,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流利地背诵课文。如果不是亲眼看着学生一天天的变化,真不会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每到期中期末考试时,别的老师都一张张发卷子,要求学生回家做完;而我的学生全部练习在课堂上完成,回家不用写一个单词(但要背单词)。也许,我的学生也少不了开夜车,但我至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他们不用为英语开夜车。在追求教学质量的竞赛场上,我没有因循反复练习、加重学生负担的老路,而选择了一种真正对学生负责的做法。作为老师,这是我最值得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