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张丽丽(213161)
[摘要]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200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开始使用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新教材的使用是英语教学领域里的一场变革。一年来,中学英语课堂在教学氛围、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然而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也充满了一些困惑和问题。如何使新教材教学效果最大化?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人作为一个实践者,从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入手,谈谈新教材教学中的反思,旨在抛砖引玉,以求专家和同行赐教。
[关键词] 牛津高中英语 困惑 思考
一、 新教材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把普通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养。把“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作为课程的根本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要求课程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以人为本”体现其选择性和多样性。因此新教材以它们为理论基础,吸收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借鉴了听说法的实践经验,博采同类中外教材之长处,采用结构功能体系编写,既注意结构循序渐进安排,又按功能体系,密切结合社会交际原则,着重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此教材模块设计科学、合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趣,语言鲜活、地道,情景丰富、逼真、文化内涵丰富,旨在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学习策略,重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强调“做中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材采用了一些有创意的设计思路:每一单元开始,以首页上的图画和问题会激活你已有的和单元话题的相关知识,让你轻松进入本单元,即版块一--Welcome to the unit。顺着这一话题,学生进入Reading版块。这是接受英语语言信息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课文后的Reading strategy和完成阅读练习,掌握英语阅读能力。在Word power 版块中,可学会根据话题扩充词汇及其它多种词汇,使词汇学习集中化,这点是老教材所不及的。特别是接下来的Grammar and Usage 版块,既有系统的语法讲解,又精心设计了可在语境中灵活使用语法知识的练习,且从基础开始,内容具体化,难度逐渐递进。改变了旧教材的提纲现象,使教师觉得更具操作性,使学习内容更具体化、实在化。Task 版块要求学生在你设计的语言情境中,通过获取语言信息,两人对话或小组讨论和口、笔头表达等一系列的课堂学习活动,学会熟练、自如地运用英语。Project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属于探究性学习。这两项是新课改的关键,是核心,是培养有创新能力人才的保障。单元的最后一项是Self-assessment充分重视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评价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可以体验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不断建立信心,同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通过五个等级的自我评价,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学习制定行动计划。
二、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
《牛津高中英语》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应运而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教师一方面认为教材编得好,另一方面却感到难以驾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困惑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版快内容多,课时紧,难以取舍
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较原统编教材有大幅度增加,而课时数不增反减,加之教学材料无精泛之别,教学中的匆忙感就是必然的了。新教材侧重题材的广泛性,每一个单元都有七个版块的内容(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Word power, Grammar, Task,Project 和self-assessment),时间紧,任务重。很多教师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既要完成教材中的内容,又要应对高考而增加大量练习。教师常带着不踏实的感觉结束一个单元的教学。
由于教材设计得比较具体、细致,相对地限制了教师在某些环节上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降低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期盼度。从而,教师在备课时就容易产生对教材取舍的念头,但又难以掌握取舍的“度”。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印在教科书上的内容就是必须要学的,而且是与最后检测学习效果直接相关的。如果不按照教材所编排的顺序进行,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遗漏了部分知识点。而从教师的角度看,如果原封不动地照着教科书开展教学活动,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主动性和独立性,也很容易使课堂陷入一种沉闷的气氛中,学生对此会感到无趣,教师也会觉得无奈。因此,该舍什么,舍到什么程度,就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
2.单元词汇量大增,学生负担加重
以往教材其词汇表收入的词汇常被分为四会词汇和认读词汇,概念清晰要求明确,教师清楚地知道如何处理这些单词。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词汇的总体特点可归纳为新、长、杂、多。包括带星号的单词在内每个单元平均有80多个词汇。配套练习中的许多单词无从找到其解释。另外教材Wordlist 中有这样的注明“本表收入各单元阅读文章和语篇练习中所包含的生词,不收入指示语,讲解文字和Word power版块中所包含的生词”。但事实上教材中的这些地方含有很多生词,以至一些英语水平低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在学习中看不懂出现Word Power, Task, Project中的指令语,如:modify, recommendation, approximate, duration, contraction等,有时甚至产生越看越糊涂的不良现象。许多学生不注意学习策略,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性较强,很少主动地通过阅读课外读物、看英语节目、听广播、查字典等方法去加大英语的输入量,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虽然学生花了大量时间记单词,效果却不理想,对学过的、背过的单词,有时不能回忆其音、形、义,因而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词汇,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3.Task与Project草率处理,教学效果不佳
Task 版块要求学生在你设计的语言情境中,通过获取语言信息,两人对话或小组讨论和口、笔头表达等一系列的课堂学习活动,学会熟练、自如地运用英语。Project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属于探究性学习。这两项是新课改的关键,是核心,是培养有创新能力人才的保障。如何处理这两个版块是广大英语老师深感困惑的一个问题。Task的三个技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英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特点,可谓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难度大,不容易把握;其次,该部分所选材料覆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老师还是学生自身知识储备要有所保证,否则也只是就书论书,讲不透,学不通。如笔者在教模块二第二单元“Sporting events”时,由于自身不爱运动,加上体育知识匮乏,讲起课来不能做到旁征博引,难免显得不那么自信,学生多少有些“吃不饱”的迹象;再者,“听、说、读、写”的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出的,而该部分要求学生综合把握这几项技能,难度之大可见一斑,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时间长了学生会忽视这一版块的学习,并且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部分,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Project 版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把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从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提供了与单元话题有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唤起学生用英语开展某一活动的兴趣,然后根据具体步骤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协作、调查访谈、信息搜索、交流汇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呈现成果,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运用语言能力。但由于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形成语言输出能力,再加上课后作业负担重,根本不会花时间上网收寻有关资料。
不少“知识型”老师认为:这两个版块与传统的语言知识教学相距甚远,与高考试题也很难挂钩,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也不能像Reading那样有着丰富语言材料使学生学有成就感。用旧教材的老眼光看待这部分内容,觉得找不到几个值得讲解的惯用法和所谓的高考考点,于是为了赶进度和追求考试效果,或者是斗胆放弃这一部分,或者是划划杠杠,找几条有用的短语,就马马虎虎敷衍过去。一般说来,目前的做法可归纳为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1)囫囵吞枣式
有的教师在教授该版块时,只是将该版块从头到尾读一遍,遇到生词进行翻译,遇到练习大家一起做。这样的教师未能从全局把握该版块的设计思想和布局模式,导致课堂教学像记流水账,平铺直叙,毫无激情,更无效果可言。
(2)捡芝麻丢西瓜式
新教材全部用英语编写,包括教材的主干部分和所有文字说明,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语言接触范围。虽然教材在体现语言真实、地道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但在Task版块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少的生词。笔者发现,有些教师一味地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他们忽略了该版块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而是大量地讲起了生词的用法,上成了语言点讲解课,这样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急功近利式
有的教师认为Task版块的操作难度太大,对教师自身要求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而且自认为这部分与考点联系不紧。他们还认为学生的小组活动是搭花架子,是在公开课时做秀用的,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于是这部分就被抛弃不用了。
4.课堂驾驭能力不强,自主变自流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但部分教师措手不及,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教材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特别是在小组和全班活动中,教师应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做到放得开,收得拢,既热烈活泼,又井然有序。面对新教材中的一些活动,有的教师在尝试合作方式时对学生的讨论既没有合理的引导,也没有适当的监督,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感到无所适从,不明白自己究竟做什么、要学什么,完全处于一种自流式学习状态。
5.片面追求教学形式,双基落实不到位
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许多教师采用了课标所倡导的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由于操作不当,难免就出现了为“新方法”的形式主义倾向。如: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这些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些问题需要讨论,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甚至为了自身“展示”教学新风貌,未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理解句意,就急忙进入合作讨论。这样“生涩”的讨论自然难以使学生获得实质性的进步,有时甚至陷入冷场,更不用说思维撞击的深度和广度了。他们试图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技能,但忽略了必要的讲解、归纳和训练。学生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难以形成一定语言运用能力。
6.Task部分听力材料难度大,超过学生接受能力
鉴于听力和阅读的不同性质,一般来说,听力材料的难度应低于同步阅读材料。根据新课标对高中八级听力“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讨论和谈话并记住要点”的要求,听力的材料应该是学生熟悉的话题,但新教材中所提供的听力材料总的说来比较难,篇幅较长,语速较快,文中还含有一些学生颇感生疏的词汇。材料后的练习题不是选择题,大多是信息补全题、问答题和填表题,在不允许多次反复倾听的情况下,教师感到很难达到预定目标。
三、新教材给教学带来的反思
1.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新时代和新理念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新课标和新教材也呼唤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思想,与时俱进。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评估和学生学习策略培养等方面,教师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教材是一种静止的东西,它全在教师的驾驭,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不断充电,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要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角色的灵活转换,而不是一味地充当领导者的角色。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或是指挥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居高临下的统筹实际上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课堂能否实现教学目标以及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不仅要在活动设计方面保证学生有机会进行比较具体的体验,而且任务目标要明确,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要经常给予明确的语言提示,让他们在概念上比较清楚自己需要掌握的技能及要求达到的程度。同时,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辅助者。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从旁点拨,以解学生之惑。教师还应该是一个旁观者,教师不必是保姆式的,应该给学生留出相对集中的时间进行自我摸索、互相探讨,从而找出他们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新理念、使用新教材中有更多的主动权。
2.合理取舍,科学组合,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教材是完成课程目标的途径或媒介。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补充和调整教材的内容,创造性地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人对这一观点的认识是:教师应当学会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作为教师,应当学会处理好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只会使教师和学生都沦为教材的奴隶。而我们要实现的是要成为教材的主人,让它们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元素,教师应该懂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对教材进行重组,然后呈现给学生,也就是进的去,出得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采用删减、增加、替换、扩展和调整等方法,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以模块二Unit 2为例,通过教材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本套教材的两个鲜明的基本特点:①语言知识技能线与学生活动线始终贯穿其中。在内容的编排与体现上,它们互相交叉,但本质上是相互独立的。②每个单元主体由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Word power, Grammar and usage, Task和Project六个小板块组成,看似互不相干,但仔细分析教材会发现,实际上,前五个板块都是为第六个板块Project作铺垫的。Project实际上是学生在一系列的技能学习(包括语言方面和活动方面的)之后的一个总结与延伸。单就教材上所列出的活动来说,就包括: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的小讨论(P21),Reading部分的 Pair work (P25), 加上Task和 Project部分至少3个课时的活动。笔者根据需要将Welcome to the unit这一部分当作reading的导入,在用一个课时处理完Reading部分后,可以让学生先讨论“在参加类似的冒险活动之前,你认为除了装备之外,还需要作哪些准备?”及“你是否认为有必要为这样的活动作一个计划?” 这样就为Task的处理作好了铺垫。如果将Word power作为独立部分处理,还可以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剩下,则可以考虑将书后练习中的听力一起完成,它们的内容可以说是相关的。在处理Project这一部分时,也可以从Task中出现的一些信息入手,如第33页出现的宣传海报就与Project中的介绍香格里拉的宣传资料存在一些联系点,从这些联系点入手,就起到以旧带新的作用,过渡也比较自然。另外,在project 教学中教材只是学生利用的资源的一小部分, 这个时候,就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源,查找一些额外信息补充进去。运用得当的补充材料不仅不会使课堂拖沓,反而能好地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绝佳效果。
3.教学中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1)传统教学方法与新课标。我认为有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很管用,如复习环节的设置、词汇的复现、句子的翻译、语法的归纳、课文的复述以及听写等。这些方法容易操作,比起肤浅的对话、冷落的讨论、停留在底层次的“任务型”教学效果更佳。人教社教材主编刘道义说过:“新课标要求新的教学方法,但我们的英语教学法必须在继承中探索发展,传统教学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我们要继承下来,丢掉了是很可惜的”。
(2)知识与能力。能力不是凭空获得的,它首先基于语言知识,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既要防止过分强调词句分析、实行知识灌输的满堂灌,同时又要防止将基础知识弃而远之、束之高阁的倾向。有些教师惟恐踏入“传统”、“过时”、 “陈旧”的雷区,不敢问津语言知识,这其实也有悖于新教材编写的初衷。
(3)常规手段与辅助手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日渐受到关注,这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但当前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教材中的新思想、新模式,频繁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过分高频地、不切实际地使用CAI往往束缚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使之变成僵死的课件演示。因此,我们要对CAI重新认识,决不可以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线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具体实施者,应该尽快转变教学观、教材观,了解学生,悟透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科学整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材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杨苗捷“英语教师在可炭精感教学中的转变”,《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
第12期
3.易导群“创造性使用高中英语教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