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表达训练的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6-4-2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1.书面表达训练要与教材基础知识复习相结合

历年的书面表达范文都揭示一个共同现象:书面表达的词汇和句型主要来自初中,少量来自高中,句型基本以简单句为主。因此,在课本特别是初中和高一课本的复习过程中,考生要依托课本,以课文提供的材料为笔头表达的范例,记牢考纲单词和短语,反复诵读每个单元的6-7个重点句,搞好句单位学习,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2.书面表达训练要与基础语法复习相结合

书面表达训练要与基础语法复习相结合。在时态方面重点掌握常用时态5个。即: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其中,一般过去时最为常用。其他的重点语法项目都要熟练掌握。

3.书面表达训练要与听力训练和听写训练相结合

听是积极的心理语言过程,并非只是被动输入。它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学过程。听力理解是听说人凭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经验采取包括预测、选择、检验及修正等一系列认知策略的结果。听的技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跟其他技能结合在一起训练。听写是全面检查学生听力的好方法。因此,在实行听力训练时,结合进行一些书面表达的训练是大有好处的。建议: 1)反复跟读听力材料中的重点句子,然后默写这些重点句子。 2)利用录音机的暂停键听写重点句子,检查诵读。

4.书面表达训练要与短文改错训练相结合

短文改错题目的内容和语言都符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上去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学生的习作。其命题目的是检测考生对短文语言的评价能力。它要求考生一边写作文一边还要评价自己:组句是否正确,选词是否合理,语言形式是否一致,行文细节是否严谨等。

在这个过程中,考生不仅要会识别错误,还要能够做出准确判断,能够修正错误的,敢于肯定正确的,语言专家称这种能力为“校编能力”或纠错能力。

书面表达与短文改错在难度上属同一难度水平。两者结合可收到相辅相成之功效。修改短文是作文得高分的前提。切不可认为写的东西简单就不需修改。考生要把书面表达和短文改错有机结合起来,将在短文改错中获得的经验和领悟迁移到书面表达的短文写作和纠错上来,以便在书面表达训练中培养自己的纠错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5.书面表达训练要与书写训练结合

本来书写能力在初中应养成,但从高考阅卷反映的情况看,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书写能力差,直接影响得分。书写正确,整洁,美观,落笔快,反应敏捷的能力叫做书写规范能力。书写规范能力是英语写作能力的基础。书写规范化能力的培养重点在正字(orthography)和书写符号(notation)。要重视正确拼写英语单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练好书法。学生要常用格本做抄写练习,抄字母、单词、短语和句子。书写时要求字母大小基本一致,笔划、笔顺、大小写、起笔、行笔、止笔、高低、连写、词距、移行符合规格。另外书写速度也是高分技能之一。

6.书面表达训练要与朗读训练相结合

朗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是第一位的。朗读时要眼看、耳听、嘴动、心想,参与感官最多。朗读的主要目的是领会文章传达的作者的思想,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学习语言的范例。朗读的另一重要目的是训练视觉、听觉、言语运动觉的协调一致,培养多感官快速感悟语言的能力。正确朗读可以促进正确理解,是加深理解的有益手段之一。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意思。高三后期的朗读内容是:

1)课文的重点句和少量重点段落。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并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应朗读课文的重点句和少量重点段落。重点句应包括初中和高一、高二的内容,重点段落主要是高一、高二课文中的。 当然,完全也可以朗读其他课外自己喜欢的短文。

2)典型范文及其重点句。精选一些书面表达范文进行朗读,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培养表达的习惯肯定会有好处。朗读训练的要求是:

1)边读边加深理解。

2)对文字的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训练。也就是要训练学生对英语书面语的反应达到眼疾口快,做到“三预”。(眼有预光,心有预感,口有预应---胡春洞)

7.书面表达训练要与改评训练相结合

不同方式的评改作文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可以试一试下面的方法:

1)同座交叉评改:和同座伙伴互相交换作文,互相批改;2)共同修改作文:将同一篇作文和全班其他同学共同讨论、评议和修改; 3)共同评分。同一作文按照评分标准和大家共同修改后给分。

8.书面表达训练要与改写范文相结合

完成作文后,要与范文核对。但是,范文未必就是最好的。你也可以将范文改写。

9.书面表达训练要与口头作文相结合

口头作文是书面写作的基础,而且口头作文(默说)可提高写作训练的密度。口语好的学生只要能将自己说的正确句子写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考生在下笔书写前,要养成先口头再笔头这么一个练习顺序。另外,如果考生手练的书面表达题目较多,一些简单的题目就可用口头作文的形式完成。

作者:王焕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