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语基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发展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7-12-1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英语教育的目标 (一种比较全面的目标陈述)

英语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获得英语语音、语法、词汇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运用英语进行思想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力等),并在思想品德和艺术方面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陶冶。

以上的表述,既包括了英语教学的具体任务,即传授英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也包括了发挥英语学科的全面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德育、智育、美育诸方面得到培养。

英语基本知识的传授

有关英语的专门研究既深且广,包罗许多专门的学科,在语言学 方面就有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心理学、修辞学、文体学、英语史、词源学等等;在文化方面有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等。这些学问都有完整的体系与内容。学习英语的人不可能对这些学科都具备很多的知识,但是,他必须掌握其中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特别是 在语音、语法、词汇以及英语国家文化几个方面。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与提高,有关的知识就愈加丰富。这里谈到的只是最基本的几个方面。

首先,语音方面。语言都是首先靠声音来传播的,书面的语言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语言是发音和意义的结合,每一种语言都有不同语音和发音系统。故而,学习这一套特殊的语言和发音系统就成为学习某种外语的第一步,也就是学习这一外语的基础。语音学好了,对于以后发展口语,提高听力,记忆词汇和语法规则,乃至提高阅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掌握语音的基本知识与发展语音的能力是分不开的。英语语音的基本知识包括单音的发音,声音的区别性特征以及重音 和语调。所谓语音的能力,包括敏锐的听觉(能区分细微的发音差别 ,把不同的声音与意义顺速连接起来),良好的发音(准确掌握发音部位,掌握重音与语调)以及听觉与发音的控制与协调等。中国学生在语音方面需要话很大的工夫才能初通门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注意力与观察力,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第二,语法方面。英语语法包括词形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结构的规则两大部分,这些规则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任何人想运用英语 表达思想,就必须遵循这些规则,否则就无法被别人理解。任何语言都有这样的组合规则。打一个比方,如果把语音比作一座语言大厦的基础,那么语法就是这座大厦的框架和结构。没有了框架和结构,即使有很多的词汇也无法形成有意义的语言。

把英语语法规则变成运用自如的习惯,总是需要长期的实践才能做到。首先,汉语语法中没有词形的曲折变化(名词的数,动词的时态变化等等),中国学生在英语的实践中就往往忘掉或忽略了这些变化而犯了语法错误。其次,在句子结构方面,中国学生往往习惯于按汉语规则来造句,说出来的是汉语式的英语,有些话对方听不太懂。学习语法规则需要牢记相当多的语法规则,但是光是死记硬背容易厌烦,进而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在强调记忆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 观察力和推理能力,引诱他们自觉地在许多语言现象中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许多句子来总结出一种语法现象,这是运用归纳法;也可以根据一个语法规则来造出许多句子,这就是运用演绎法。为了弄清一个复杂的长句子的意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

第三,词汇方面。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英语最常用的基本词汇大约为1000个左右。掌握了这些基本的词汇就可以满足交流思想的一般需要。如果要在其他专业方面交流,则需要更多的词汇。词汇是构成语言大厦的基本材料,如果只有语音基础和语法框架而词汇材料不够,仍旧不能该成完美的大厦。

中国学生在掌握英语的词汇是困难也不少,除了上面说的词形变化很复杂之外,还有下列一些问题:英语词汇(例如go 或come)和汉语相应的词(例如“去”或“来”)在意义上并不完全对等,而只能说是部分对等。因为英语的go 或 come 还有许多其他意义和用法。学习者往往习惯于把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简单地对等起来使用,以致造成错误。再举例如:“红”在汉语中可以暗含“喜庆”的意义,red 却没有这种意义 ,有时会暗含angry(愤怒)的意义。学习英语词汇,还必须有构词法的基本知识,懂得词根、前缀、后缀的划分和大体的意思,以便于分析和理解词义。另外,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最好有一些词源学的知识,因为英语的演变很多,有大量的外来词和源自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词汇。了解了这些之后,学习英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也就比较深入。

当然,掌握英语词汇和学习语法一样,不要孤立地死记硬背,而要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去活学活用,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得准确清楚,记得牢固。通过一个词在许多场合下 的运用,学习者就能够观察理解这个词的多种意义、它的习惯用法和搭配。由此可见,学好英语词汇光靠记忆力也是不够的,需要观察、分析、记忆、联想、想象等能力的互相配合。

第四,英语国家的文化方面。这里的文化是广义的,包括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研究英语必须注意他在社会上使用的状况与规则,这也就是社会语言学、语体学、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即使是初学英语的人,也必须懂得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才不至于和英语国家的人们交往时违反习俗或产生误会。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随着对外交流的发展,中外之间的了解也更加广泛深入,这种大环境迫切地要求外语水平的顺速提高。教育者理应总结过去英语教与学的丰富经验,在帮助学生增进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的基本知识方面,提出新观念,尝试新方法,发现教与学的规律。

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

根据教育心理学,所谓知识学习,就是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就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者接触了一系列的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新符号,从中获得意义,并且能保持住这些认识,那就是获得了有关英语的知识。所谓技能的学习,就是掌握在特定目标下的操作方式。就学习英语技能来说,学习者不仅明白了 各种语音、语法、词汇现象的意义,而且能够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器官进行操作,达到通过语言接收信息和表达信息的目的,这才算真正学会了英语。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只满足于取得一定的知识,而应当把重点放在技能的掌握方面。语言是信息交流的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如果不学会这种工具的使用与操作,那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语言的技能一般可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他如翻译、复述、听写、讨论等活动都是上述四种基本技能的综合变化。其中听与说属于口语技能,读与写属于书面技能。一般认为,听说约占人们交际活动的四分之三,而读写只占四分之一。许多外语教育专家都主张,听说应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占领先地位。学习一种外语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口语技能入手。理由如下:首先,口语是书面语发展的基础;其次,语音是语言的基础。然而,在目前条件下,从教师方面说,相当一部分教师未对口语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偏于知识传授,没注意学生技能的培养。从学习者方面讲,学习心理障碍使学生不愿或不敢开口说外语,而且实际上他们也真缺少使用英语口语的机会。新近大量英语教学录音录象材料乃至电脑教学软件的出现,学校开设了听力课、口语课、以及大量英语视听节目的呈现,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笔者仍认为最好的听说训练仍然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地互动的口语交流,因为这是最自然最实际的交际活动,其他方式难以替代。所以,教师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仍然是问题的关键。

阅读是中国的学习者接触英语最方便的形式。在教学中,常把阅读训练分为精读(intensive reading)和泛读(extensive reading),前者要求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且从中学习较多的英语知识与技能,后者则要求阅读者从大量读物中汲取主要信息,培养快速阅读的技能。近来,阅读专家又提出快速阅读的训练方法,其中有“略读(skimming )”,即粗略而快速地获取文章的大致内容,有“检索阅读(scanning )”,即有目的地在材料中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此外,阅读者还可以采用“朗读reading aloud )”或“背诵(reciting )”等方法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英语教育中的智力发展

什么是智力?心理学家的解释个不相同。但是大体上可以这样说:智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机能,他使人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为着一定的目标而活动。笔者支持智力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共同产生的结果。教师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外语的知识与技能,也要注意通过教学来开发学生的智力。以下是智力的几个主要方面,是外语学习的推动力,也能够随着外语教育的深入而进一步发展。

第一个方面是注意力和观察力。求知欲要强,注意力集中,能够长时间全神贯注于某项活动,从而学习到新的东西。学习外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并且注意到别的同学在课堂上的口语活动,才能有效受到训练。在与别人进行外语交流时,要注意听对方的话。在阅读时,要专心致志,才能理解内容。久而久之,学习外语的人就养成了较高的注意力,即使原来精神容易散漫的人,经过教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也会有所进步。外语学习的观察力包括敏锐而细微的视觉与听觉,也包括敏锐的反应和分析。语音需要辨别;语法和词汇学习需要细微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在用词、造句、拼法乃至标点符号上的细小差别以及这种差别表示的不同含义。观察力总是与兴趣、注意力分不开,也和勤于思考分不开。学习者一旦提高了观察力,他的脑子就更活了,学习效率就高了,在其他领域的活动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观察力是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因为只有观察的周到、印象很清楚的东西才便于记忆,也才便于从事归纳、演绎或推理。

第二个方面是记忆力。从初学阶段到高级阶段,从语音、语法、词汇到外语国家文化知识,无处不需要良好的记忆力。反过来,通过外语的学习,记忆力也得到了良好的训练。人的记忆潜力是巨大的,经过科学的训练并掌握高效的记忆方法。

第三个方面是思维能力,也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当然也必须符合思想的规则--逻辑。逻辑思维是语言的灵魂,是学习任何一们外语所必须的。

第四个方面是模仿力和创造力。语言是生活的产物,他是在民族的群体中长期的习惯自然形成的。入乡必须随俗,因此学习语言必须要有很强的模仿力。学习外语需要相当程度的“鹦鹉学舌”。模仿多了,模仿长了,熟能生巧,创造也就出现了。这里的创造应当是灵活运用已知的语音、语法和词汇,去表达新鲜活泼的思维和情感。创造力强的人,运用语言表达新事物,发展新思维的能力也越强。创造力是前面所说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以及模仿力等等的综合运用与发展,同时也包括了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力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