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一中 韩珍瑜
摘要:作为一种当前国际教育界备受欢迎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应用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问题。本文旨在揭示这些问题,分析其成因,探讨其对策,以期为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合作学习 问题 成因 对策
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初兴于美国。合作学习指的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促进学生互助合作,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与活动(曾琦,2004)。作为一种当前国际教育界备受欢迎的教学策略,国外许多研究对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予以一致的认可,并证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社会化进程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我国,对合作学习的探索和实践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不少教育工作者应用合作学习的热情很高。但大多的文献资料表明,目前,合作学习在我国中学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试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作一探讨,以期为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一、问题表现
(一)合作学习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有的教师认为合作学习便是4-6人凑成一个小组,分组讨论。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没有什么好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很自豪地说:“我每节课都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许多教师在评课时把课堂上有无合作学习作为是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否体现自主学习的标准。这种流于形式的做法实在令人感叹。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使合作学习成了“微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学优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学困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致使后者在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三)分组不科学。有的教师在分组方面没有全面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学业成绩,男女比例等方面的因素,而只是简单地将前后相邻的四个或六个学生凑成一个小组。
(四)合作学习的应用时机不当。并非每一门课程都适合用合作学习的每种方法,也并非每一节课都需要合作学习,而有的教师却是不分课程、时机,一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五)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间本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从而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六)探索的问题没有价值,导致时间浪费。教师没有将教学目标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正确结合起来,导致学生探索的问题脱离教学目标,有的甚至在合作学习的过程闲聊、浪费时间。
(七)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小组合作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但却使教师误以为个人发展无关紧要,从而忽略个体发展。
二、成因分析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师生对方缺乏对合作的准备。
(一)教师方面:观念陈旧,其中包括陈旧的学习观、师生观和知识观课程改革提倡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但许多教师仍然带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参与课改。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理论的认真学习与研究,对自身在合作学习中应扮演的角色模糊不清。同时,由于参与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师其实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合作学习的经验和教学技能,以致于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分组不科学,应用时机不当,评价方面等都存在着问题。
(二)学生方面:对于未经历过合作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着两种非常重要的东西,其一是使用意识,其二是合作技能。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已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习惯于竞争,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因此缺乏合作意识是非常自然的。合作技能包括组成小组的技能,交流思想的技能,小组活动基本技能等(详见下表)
合作学习技能表
组成小组的技能:
1.高效率地组成小组 2.向他人打招呼问候
3.自我介绍--介绍他人 4.对人讲话时称呼对方的名称
5.结束小组活动 6.说再见
小组活动的基本技能:
1.表达感谢--对感谢的应答 2.注意听他人讲话
3.赞扬他人--对赞扬的应答 4.耐心等候--尽量不让他人等候
5.求助--提供帮助 6.道歉--接受歉意
7.鼓励他人参与--对鼓励参与的应答 8.提问--对提问的应答
9.拒绝--对拒绝的应答 10.给予指令--按指令去做
11.有礼貌地打断别人--有礼貌地接受被打断
12.用幽默的方式帮助小组继续活动 13.让小组返回活动
14.解释 15.观察和评论小组活动情况
交流思想的技能:
1.制定计划 2.提建议--对建议的应答
3.询问原因--提供原因 4.寻求反馈--提供反馈
5.批评--对批评的应答 6.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对不赞同的应答
7.检查听得是否准确 8.检查理解是否正确
9.说服他人 10.妥协
11.总结
三、对策
(一)教师应加强有关合作学习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观。笔者认为,合作学习作为被教师引用入课堂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与理论,目前在应用过程出现的诸多问题,其实大部分是教师本身的因素造成的。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加强对合作学习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正确认识合作学习的要素。合作学习包含六个基本要素,即正相互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巧、小组自评、混合混组和教师的协助(曾琦,2004)。同时,教师应意识到,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为主要组织者,直接策划者,直接参与者,主要执行者,主要协调者,直接责任人(王冬凌,于宝春,2003)。
(二)合理分组:一般来说,混合编组是较为合理的分组方式。混合组应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1、学习成绩:保证同一个合作学习的小组内混合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2、学生的能力: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观察能力强,有的思维比较深刻,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活动效率,更能有助于每个组员的全面发展。3、学生的性别:在合作小组中混合男女学生可以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4、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合作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应对真实的社会生活。
(三)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小组使用学习的形式是重要的,但不能光注重形式,因为形式到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同时,注意教学目标与合作形式相挂钩。
(四)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各门课适合采用合作学习的时机是不一样的,教师们应注意将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本学科具体联系起来。在教学设计上,要注意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使用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
(五)既要注重整体评价,又要注重个体评价。学生可以在小组之间的竞争中为本小组的成功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应该对小组各成员的表现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以保证其个人发展的积极性。这样的评价更为全面。
(六)培养学生合作的技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需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有计划地教授学生掌握,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六步骤:1、使学生认识到该技能的价值。2、使学生清楚该技能的具体表现。3、鼓励学习在生活中练习使用该技能。4、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练习使用该技能。5、检查学生坚持使用该技能的情况。6、鼓励学生坚持使用该技能。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我国中学教学的应用尽管存在着种种问题,但它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原因,应用恰当的对策,合作学习在我国一定能象在国外一样,成功地开展起来,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曾琦《学会合作》,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凌宏,李雪寒,“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与管理》,2004年第2期
3.韩静,“美国中小学课堂合作性学习中的问题及对策”,《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2期
4.陈光禄:“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教育情报参考》2003年第6期
5.王冬凌,于宝春,“试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与作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