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6-2-2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一、《英语课程标准》对口语教学的要求

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虽不是义务教育,却也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说"的能力的培养必须有切实的目标.2002年8月份出台的我国基础教学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说"的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其教学目的是这样表述的(以八级即普通高中毕业水平的要求为例):(1)能在交流中使用恰当的词语、语气和节奏,表达个人的意图和情感等;(2)能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商讨和制定计划;(3)能报告任务和项目完成的过程和结果;(4)能经过准备就一般话题作3分钟演讲;(5)能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如发表意见,进行判断、责备、投诉等;(6)能作一般的生活翻译,如带外宾购物、游览等.

同时,课程标准还附了相应级别的话题项目表,如对8级的部分要求是:(1)个人情况(Personal information);(2)个人环境(Personal environment);(3)兴趣与爱好(Interests and hobbies);(4)个人情感(Emotions);(5)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6)旅游和交通(Travel and transport);(7)世界和环境(The world and the environment);(8)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Popular science and modern technology).

而在实践中,很多学生感到掌握口语有困难,实际交际能力与上述基本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如何改善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英语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二、口语活动的特点和口语能力及其特征

谈到口语教学,就有必要了解口语活动的几个主要特点和口语能力及其特征.

(一)口语活动的特点

1. 交互性(Interactiveness)

口语活动在大部分场合中需要有即时交流对象,通过交流传递信息.

2. 目的性(Purposefulness)

人们进行口头交际是为了达到某一既定目的.比如,约定会面时间、询问火车或飞机班次、描述以往经历、讨论旅游计划、表达自己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看法等.

3. 超语言性(Paralinguistic features)

说话者有时通过语调、重音或音量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意图.比如:"I beg your pardon."用降调时表示道歉;用升调时则表示听不懂,请对方再说一遍.

4. 非语言性(Non-linguistic features)

说话者有时通过体态语言传递信息.比如,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运用体态语时,要注意不同的民族有其独特的体态语.

5. 交际的得体性(Decency of communication)

交际的得体性包括两个方面,即非文化交际的得体性和跨文化交际的得体性.前者是指通常的礼貌,比如,有问有答,不要中断对方的说话,说话音量、语速、语调要适当,用词恰当,对人的称呼要因人而异等;后者是指尊重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习俗,比如,不要打听西方国家妇女的年龄等.

(二)口语能力及其特征

口语能力由以下三种技能构成:

1. 语言微技能(Micro-linguistic skills)

该技能指对语言形式的掌握,其中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知识.在口语教学中,教师不要过于苛求语言的准确性,但也不要一味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而忽视语言的正确性.同时,要注意语言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口语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和完善句子结构.

2. 常用表述技能(Routing skills)

该技能指典型的日常交际用语和传递信息的技能,其中包括:

(1)运用"问候、介绍、感谢、道歉、后悔、意见、愿望、抱怨、劝告"等日常交际用语的能力.

(2)描述或叙述事件、事物和人物等的技能.

3. 交际应变技能(Improvisation skills)

该技能指交际过程中,即时解决问题以完成沟通的技能.例如,澄清与查证特殊意义的技能、改变措辞的技能、纠正口误的技能和得体交际的技能.

三、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施方法

在具体训练手段的设计安排上,我们必须从学生当时的口语技能发展特点和学习的心理出发,并参照外语教学法规定的外语口语教学训练的一般原则,即: (1)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2)精确表达训练和模糊表达训练相结合;(3)模仿性说和创造性说相结合;(4)有准备的说和无准备的说的训练相结合.根据这个划分原则,本文认为以下方法行之有效:

1. 对话教学

教师可充分利用现行教科书,采用以下四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口语活动.

(1)Make a similar dialogue using some key words / phrases / sentences.,这是一种控制较严的口语活动.在学习某一段对话后,根据对话里所采用的一些交际项目让学生造一段类似的对话.

(2)Dialogue / Story-building,如高一第12单元第45课,本单元的交际用法项目是"提建议".本课第一部分是Bruce给Zhou Lan提供一些加强听力的建议,而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根据已给出的语句继续一段对话,这种方法给学生以一定的自由.因为在编造对话时,不仅局限于提高听力的建议,还可以讨论提高阅读、口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3)Discussion,相对而言,学生进行讨论所受的控制更少.在讨论过程中,往往预先只给一个Topic,然后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各尽所能.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判断、推理及连贯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这是在真实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思想.

(4)Writing,结合每单元第四部分的Writing教学,进行说话训练.结合作文教学进行经常性的口语训练,不仅可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因为作文课上的说话训练对中心、构思、翻译、语言有更具体的要求,稍加整理就可成文.因此,口头和书面一直起着互相促进的作用.其中,口头作文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说话训练方式.

2. 复述

听和复述不失为一种发展学生口语能力,继而逐步发展自由表达思想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首先要求听,听较好的录音,听地道的英语,大量听就可创造人为的英语环境.听是说的先决条件,不听而会说是不可能的.但单是听也不能顺利发展口语能力,必须跟着练习、跟着说,特别是要复述.复述就是要把听的东西"倒出来",说得再明确一点,就是要"背出来",但这种"背"有其特殊要求:一是要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二是要准确、流利.背诵一篇文字材料对发展口语能力不一定有什么好处,因此,一定要复述适合自己水平的录音材料,才有利于打好口语基础.教师可用以下方法操作:

(1)各感官协同作用.在复述时,要设法鼓励学生借助表情和动作使各种感官都参加活动,在大脑皮层中建立起"视"、"听"等多种感觉的联系,以形成记忆表象.

(2)设置情境.对一些易于表演的材料,可组织学生排练成小节目分组演出.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达到复述的目的.

(3)创设实践机会.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实践机会,并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性格、记忆习惯,可利用课内与课外、统一与个别等方式组织学生复述.

(4)讲评.复述后,再指导学生共同讲评.讲评要以表扬为主,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肯定其成绩,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复述.

复述有什么好处呢?

(1)可以巩固所学的东西.看一篇文章或听一篇文章只能留下模糊的印象,要是能复述出来,就一定能记得扎实,复述一篇文章比看一篇文章作用可能要大得多.

(2)可以迅速提高听力.光听而不练习说,听力的发展就不会很快,甚至会停滞不前.只有通过复述,牢固地掌握了语言材料,听力才能发展上去.

(3)可以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培养良好的口语习惯.

开始时,一篇文章听十遍、二十遍,也不一定能顺利复述出来,但如果不畏困难坚持练下去,记忆力就会大大加强,复述会越来越容易,最后听三五遍,甚至一两遍就能复述出来,那时语言能力也就有可能加速发展.

3. 情感激励

采用多种情感激励机制,以增强学生在交往活动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1)大处清楚,小处糊涂.

要让学生开口说外语,作为教师不能计较小错、小毛病.讲语法能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准确性,但学生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不够.准确性和流利程度是一对矛盾,按照语言习得的规律,学生的参与热情与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关系极大.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允许学生犯些错误,随着交流的增加,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会更严格,所犯的语法错误也会越来越少.英语对学生来说是外语,作为初学者,学生在表达思想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要使学生有信心,保持用外语表达的欲望,就不能计较一些小错,否则会得不偿失.

(2)积极鼓励,及时肯定.

每当学生积极参与交往活动,或在活动中有进步,教师应由衷地给予真诚的鼓励和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教师非常尊重他们的劳动、看重他们的意见、珍惜他们的进步、感激他们的合作和配合.这会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估,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3)扬长避短,分层要求.

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和性格不同,有的人思路敏捷、反应快速,参与活动就比较深入;有的人胆小怯场、词汇不够熟练,参与活动就比较缓慢肤浅.对于这一点,教学并不强求一律,只要是积极参与,都予以肯定,而且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对反应迅速的,多给他们即兴发挥的机会;对胆小怯场的,多给他们充分准备的时间.如每次回家作业的检查,教师可多让他们发言.这样,由于整理了思路,吸收了词汇,做了充分准备,他们不再有害怕情绪,一般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如能得到教师的肯定,他们便能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提高成就感.

4. 开设课外活动

教师应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因为英语课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紧密相连.但应遵循其原则及要求,即活动课要遵循实践性原则;活动课组织要遵循自主性原则;活动课过程要遵循指导性原则;活动课内容要遵循针对性原则;活动课形式要遵循交际性原则.

总之,中学英语教师必须认识语言产生的规律,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口语训练方法,在课堂内外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说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口语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才能造就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