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技术师范学院 郑晓梅 《教育探索》2003年第1期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是指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制约着开发活动的价值准则,是人们根据对课程开发过程的规律性认识而制定的用以指导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课程开发的原则规范着课程目标的性质、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标准以及课程评价的取向等问题。若使校本课程开发成功、有效,首先必须确定一个教育学意义上的原则,否则便会产生“未蒙其利,无受其弊”的后果。这一原则必须是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立足于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所确立的具有概括性的原则规范。为校本课程开发确立原则,旨在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向、内容、性质和质量等,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明确的原则导向,从而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合理性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科学性,减少其随意性和盲目性,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开发的效力。
校本课程开发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基于个性化和体现个性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一是学生层面。校本课程开发旨在满足资质不一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二是教师层面。校本课程开发以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与专业自主权力为前提条件,这其实就是教师的专业个性化的反映。三是学校层面。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与教师个性化的形成会导致学校个性化的形成,会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另外,校本课程开发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宗旨均是校本课程开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因。这本身就是个性化问题。在这三个层面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是最根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要把教学主体的角色还给教师与学生,找回他们在大一统的课程体制中失去的自主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思想与灵魂。这种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要贯穿或渗透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人本化的教育思想是指导或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思想。根据这一核心思想,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状,我们认为校本 课程开发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目标导向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为课程开发活动的准则与导向,以防止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偏离国家的教育方针。该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应以教育目标为基准
校本课程开发基于每一所学校,强调特殊性与差异性。但这一“个性”应该植根于整体的教育目标这一“共性”之中。具体的校本课程目标最终应该以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为归依。因此,学校要根据本校的特点,凸显本校的特色,将校本课程的目标建立在教育目标之上。虽然校本课程在各自的培养目标上有一定的侧重,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不能脱离整个教育目标,否则,校本课程的目标就会失去其达成的基础。因此,在设计校本课程时,应将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与国家课程所应达到的一般目标结合起来,使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在与一般目标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得到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将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与国家课程的一般目标相结合,也有利于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实施的密切配合。因此,无论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还是实施与评价都要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最高原则与终极目的。
2.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展开应以教育目标为指向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其开发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与教师的素质息息相关。而每所学校的师资水平是有差别的,即使是同一所学校的教师,其素养也是有差异的。为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用共同的教育目标来规范和引导整个开发活动,以减少开发中的随意性,增加其科学性。这是校本课程开发应然的选择与追求,可防止或避免校本课程开发沦为教师自编课程或教师本位的课程。这样,既保证了国家基础教育的质量,奠定了未来公民的基本素养,又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个性特长,使他们真正成为充分发展的人。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也表明,没有共同的教育目标的宏观调控,是造成校本课程开发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协调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会引起学校组织机构的某种程度的变革,而且还会触及到学校原有教育经验的方方面面。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来说,变革与稳定之间的协调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但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问题,也涉及到引入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等众多复杂的问题。为此,校本课程开发应该遵循协调性原则。该原则包括两层含义:
1.三级课程间的均衡协调 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立足于弥补国家课程之缺失的基点上,谋求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协调一致和均衡发展,以获取支持。有学者说,“校本课程开发倘若丧失了国家层和地方层的主导权与支持,只能沦为‘空洞的口号’”。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社区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需要,往往会忽视课程组织的共同、平衡原则。因此,在规划设计校本课程时应该处理好各个学习阶段的课程衔接问题,即不但要维持学校课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而且要兼顾校本课程开发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校本课程并不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割裂的,它们的内容无论从难度上,还是从选择与组织上都应该相互协调、相互平衡,成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有机整体,切不可抛开总的要求和目标另搞一套。那种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机械割裂开来的做法是错误的。
2.校本课程开发中所关涉的诸多因素的整体协调
就课程开发主体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既包括教师、校长,也包括学生和课程理论工作者以及家长、社区人士等等。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这些人员应该秉持一种整体的观点,要尊重参与,相互调适,形成合力。从而既可避免彼此间的冲突与抗衡,也可避免将校本课程变为个人本位的课程,否则封闭的、缺乏交流的课程将有违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旨趣,也会造成校内课程的不均衡与不连续。就课程实施而言,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国家课程的实施无论是实施方法还是实施空间都有明显的差异。校本课程的实施突破了“学校-教室-课本”三位一体的封闭状态,而融入了社区、家庭等外在因素。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处理好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整体性协调。这样,校本课程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持久力,才不至于被作为“异己”的力量或“花边”教育而受到排斥。
三、统整性原则
校本课程设计应采用横向组织的课程组织类型。这就要求将所选择出的各种课堂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出彼此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统整的重点在于对认知、技能、情意的统整与知识的统整。具体而言,该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1.课程内容、方法和学生生活经验的统整 国家课程专注于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体系,并不太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也不太关注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性。因此,这样的课程设计常以知识内容为纲。作为弥补国家课程缺陷的校本课程,应改变以学科知识为取向的课程组织形式,采取以学生的发展或社会问题为取向的课程组织形式,要把课程与学生身处的环境和个人经验联系起来。课程只有扎根于学生的经验,才能起到培育人的作用。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性向、能力是课程统整的焦点,借此要让所学的不同课程能够融入到学生的身心结构中,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
2.学科间的统整
课程统整强调的是课程的横向联系,其目的是让特定的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以提高综合知识的能力,获得综合经验。为此,校本课程的编制应致力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综合运用,让学生获得完整、一贯的经验,而非零散破碎的事实,以防止学生的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反对学科领域的严格划分,提倡按需要把跨学科的内容组织成教学主题。本着这种精神,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域可以包罗万象,比如科学的、环保生态的、艺术的,或其他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有关的主题都可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四、多样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程实施与评价,必须自始至终以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和归宿,才能凸显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特征。该原则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指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其核心理念是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基于学校、立足于学校、为了学校。而所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针对每一所学校的不同情况而言的。比如不同的社区环境与课程资源,不同的师资水准,不同的办学条件以及不同的办学模式、办学宗旨等,这一切均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特殊性之所在。也正是由于每一所学校均有其特殊性,才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可能。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第二,指向社区。任何国家的校本课程设计,都有其世界性课题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有其国家性、社区性与乡土性课题的一面。许多课程学者强调,21世纪的校本课程需要强调“国际理解教育”与“乡土教育”。国家课程以追求基础性与统一性为目标,进而达成共同的理解。而校本课程则应注重社区性与乡土性。江苏锡山高级中学地处江南水乡,该校生物教师开发的“垂钓的技巧与实践”课,就很有现实意义,因而颇受学生欢迎。因此,校本课程的设计要立足于当地社区的特点,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
第三,指向学生。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获得学习的利益为终极目的的。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本身亦是为学生的学习而存在的。因此,如何适应学生的能力、性向、经验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来设计符合学生利益的课程,应是校本课程设计的最大原则。就校本课程的内容而言,应选取与学生现实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惟有如此,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作用。就校本课程的设计而言,应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切合每一个学生的性向、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的情境之中,成为真正有用的知识,进而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此外,校本课程的设计还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巧为安排,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进行有效的学习。鉴于此,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应新颖独特,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五、适宜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应因地、因时、因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忌盲目照搬。不同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质量、学校经费、教学设备、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而且不同区域的学校,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对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为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学校必须正确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要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尽量突出学校的优势,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比如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以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前提,但同时又必须立足于学校、社区所能依托的教育资源,否则校本课程也就失去了“校本”的特色,其课程的适应性也就无从谈起。在具体设计阶段,学校应该考虑如何利用已有的条件,如何挖掘潜在的课程资源,如何最有效地创设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而不是等待时机与条件。目前,依照我国教育的实际状况,可以本着先实验后推广的精神,首先搞好校本课程开发的试点,确定管理水平、师资水平和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进行实验。通过实验,作出示范,以便发挥带动、影响、辐射和催化的作用,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
此外,校本课程的设置应当针对不同办学模式的学校,赋予不同的课时比例。目前,我国各地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师资水平、生源水平并不相同,尤其在普通高中阶段,差异更大。然而国家赋予各类学校的课程自主权则是“划一”的,课程计划的时数也是统一的,这就出现计划与实际状况的落差。因此,不同办学模式的学校,校本课程的课时比例应有所不同,执行校本课程的计划须有差异。这一点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必须注意的。
校本课程开发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每个学校应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切忌一哄而上。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钟启泉先生“每一次课程教材改革几乎都匆匆上马而又匆匆退出,缺乏研究的积累,缺乏理论的武装,缺乏实证的验证,缺乏必要的评估。可以说这是一种游击式经验型的课程改革模式,这种模式不可能引起真正的课程变革。”综观教育改革的历程,那种不考虑具体的国情、文化背景与传统,盲目地移植、照搬外国的理论或实验的做法,曾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尤其是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物质条件、师资水平要求较高,更应立足于实际,适应学校和社区的现实状况作出适当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台湾课程与教学学会.学校本位课程与教学创新[M].1998.
[2]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钟启泉.国外课程改革透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