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讲座活动方案(通用7篇)
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力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活动方案,一份好的活动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活动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教育讲座活动方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教育讲座活动方案1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每一位学生不仅要面对严峻疫情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还要应对在线学习的挑战。复学以后,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学生的心理“复位”,是摆在所有学校和每一位心理健康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专兼职心理老师、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共同参与、制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明确分工和职责。
复学后建立三级预防机制,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三个方面协同开展,系统推进。
二、紧抓契机,开展生命教育辅导
不经历生死,难以真正理解生命的可贵和价值。在这次抗疫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民警、防控人员和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奋战抗击在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生动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切都深深感动着包括所有学生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心。经历过这样的全民战疫之后,学生对生与死的体验深刻,这正是引导学生思考、探寻人生意义的窗口期,是青少年学生人生意义辅导的大课堂。通过开展有关生命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探索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将生命中的爱和潜能充分展现出来。
三、营造积极心态,提升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传染病疫情迅速蔓延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给广大中小学生带来了恐慌情绪。当前,中小学生的积极心态对自身健康和疫情防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积极平和的心态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情绪低落、忧郁,会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相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会提升免疫系统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心态可以使人提高警惕,做到自觉防护,阻断病毒的传播,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重大疫情危机下心理调节活动主题班会,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增强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四、个别和团体辅导相结合
抗疫情期间,学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恐惧、忧郁、丧失兴趣、敌对、自卑和失眠等。因此,迫切需要精准分析,实施个性化的心理辅导。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
五、排摸重点,开展危机干预
复学前期,通过班会活动、课堂观察、谈话、问卷等各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只有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帮助学生迅速摆脱困扰,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其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医学心理诊治部门,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循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
心理教育讲座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并产生相应的体验,知道不同的表情可以代表人不同的心情。
2、积极探索情绪调节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积极的情绪。
3、体验帮助他人,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三名大班的幼儿扮演“笑宝宝”、“生气宝宝”、“哭宝宝”
2、组织幼儿坐成半圆。
3、音乐歌曲《表情歌》。
4、用纸盒做一个表情骰子,在六个面分别贴上笑、哭、烦恼、生气、惊讶、平静的表情脸谱。
5、“笑、哭、烦恼、生气、惊讶、平静”等表情图片各一张。
6、记录表一张
7、“笑”头饰3个,“生气、哭”头饰各一。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逐一介绍三位小客人“笑宝宝”、“生气宝宝”、“哭宝宝”。
①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三位小客人是谁呀?
● 老师和孩子一起问――笑宝宝你为什么笑?生气宝宝为什么生气?哭宝宝你为什么哭?(小客人回答)
● 告诉幼儿“笑、生气、哭”叫做表情,它能代表人不同的心情。
● 老师问幼儿――你什么时候会笑?你什么时候会生气?你什么时候会哭?(幼儿回答,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情绪经验,让幼儿对这三种情绪产生共鸣。)
②体验活动:
●引导孩子一起学习,并做出“笑”、“生气”、“哭”时的表情。
2、情绪调节,引导幼儿想出帮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变成笑宝宝的方法。
①师:你们喜欢“笑宝宝”、“ 哭宝宝”还是“生气宝宝”呢?为什么?(喜欢笑宝宝,因为笑会让人看起来很美丽。)
②师:请小朋友想些办法来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变成笑宝宝。(引导幼儿思考,并大胆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讲出来。)
③幼儿自由想出各种帮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的方法,老师把这些方法用绘图的方式统计在记录表上。
④老师小结记录表上的内容,和孩子们一起对着“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念道:表情变――变――变!(生气宝宝和哭宝宝马上变成了“笑宝宝”,并开开心心地和小朋友道别。)
3、游戏:“表情变变变”。
①师:我们人的表情除了笑、哭、生气外,还有很多种,如(出示图片)烦恼、惊讶、平静等,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好吗?游戏的名称叫“表情变变变”。(老师向幼儿交待游戏的玩法)
②老师扔表情骰子,让幼儿按照骰子正上方面的表情脸谱做出相应的表情。
4、结束部分: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唱《表情歌》,并且边唱边做表情、动作。
活动延伸:
1、老师利用教室的墙面布置“我的心情”表,让幼儿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选择相应的表情小卡片粘贴在自己的照片旁边。
2、老师把幼儿在课堂中帮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变成笑宝宝的方法统计表粘贴在墙面上,时刻提醒孩子可以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开心起来。(这对于幼儿不良情绪调节具有长期性的心理辅导作用)
心理教育讲座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初步认识和正确区分现实中的自我与理想中的自我;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接受和悅纳自己的适当态度;
3.行为目标:通过参与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接纳自己。
活动形式:活动情境创设、角色扮演
活动对象:七年级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课题黑板 、选票、自测卡、一份小礼物。
活动过程:
一、暖心活动
游戏:《认识红与黑》
目的:助学生进入活动主题
操作:两位学生上台,闭上眼睛,教师分别在学生的鼻子上涂上红点和黑点,让他们猜颜色。面向同学后让同学检查是否正确,最后让两位同学照镜子确认。
二、心灵碰撞:
1、导语:谁没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谁不为自己编制梦幻般的远大理想?“我要成为科学家”、“我想成为一名宇航员”、“我想当大明星”……这一个个关于自我未来的设想令我们激动和兴奋不已。然而,当我们面对西安市,面对自己的实际条件,会发现达到理想目标的距离似乎是遥不可及的。对此,我们会时而踌躇彷徨,时而痛苦不安。
2、讲述:介绍“信息卡片”中的内容或安排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建议卡片文字配音)
3、教师引导:
①揭示出初中生所面临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矛盾或冲突。
②指出适度的自我意识矛盾或冲突是个人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于个人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重要的内驱力。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确的理想自我是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起结果必定有利于个人的顺利发展;而错误的理想自我则是舍近求远或弃长取短,起记过只能是痛苦和失败。
三、请你参加:
1、活动一:照镜子(心镜)
目的:强化自我认识,简单反思对自己的了解(背景音乐:《少女的祈祷》)
指导语:人对自我的认识,其实就是不断地自我反省。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不断的增进自我了解,而且还能帮助我们知道在哪些方面可以更好的完善自己,对自己的发展大有好处。现在我们做一个活动:照镜子。
这个镜子不是悬在你们的面前,而是藏在你们的心里,叫心镜。
操作:①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头脑中有一面镜子(心镜),你一面照镜子,一面在音乐声中冥想:你看到镜子中的你了吗?镜子中的你是什么样的?镜子中的你是什么表情?漂亮吗?快乐吗?独立吗?人际关系怎样?有哪些优点或优势?还有哪些不足或限制?里面的人需要什么--
②讨论与交流:将你看到的心镜中的“你”和大家一块分享;说一说你对镜子中的你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2、活动二:请在我背上留言
目的:多角度的了解自我,获得客观真实的自我认识。(背景歌曲《爱的罗曼史》。
指导语:刚才我们是自己对自己照镜子,得到的是自画像。但大家发现没有,在镜中我们只能看到我们的正面,模模糊糊地看到我们的侧面,看不清楚我们的背面。也就是说,我们身上存在一些优点或不足,我们自己是不知道的,需要借助别人的眼光来发现。以人为镜子,可以知得失。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叫“他画像”。只有把这两方面信息汇总、整合起来,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真实的我。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呢?下面我们的活动是:请在我背上留言。
操作:
①每一人一张,在纸的最上面写下自己的姓名,互相帮助用大头针把纸固定到自己的后背上,然后在同学的后背上写留言,可以在教师内走动。留言过程中,同学们不能说话,要用非语言形式进行交流,留言内容是你对这个人的认识,包括优点、缺点以及建议(写出个人风格),开可以写上自己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不用记名,知道活动结束后才可以把纸揭下来。大家都希望能得到真实中肯的评价和建议,那我们来个“合约”:本着真诚、客观、负责的态度对待这个活动,好吗?(一段时间以后,请大家坐下,取下背上的白纸)
②讨论与交流:教师:看别人给自己写了什么。思考:你对自己的评价和别人眼中的你是否一致?哪些方面比较相同,哪些方面有很大差异?为什么会出现不一致?它是你认知的“盲点”吗?(确实是你自己过去没有察觉的一些内容)这些“盲点”内容你自己认可吗?(有些可能是同学误解了你,有些可能无法确定。如果你无法确定,请再用一周的时间尝试进一步求证。)通过这次自我探索之旅,并通过我们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交流,相信大家对自己有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参加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请几位特别有感触的同学同全班一块分享他的想法。)
四、体验领悟:
1、活动一:我是谁?
目的: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个体认识自己的一般情况和达到的实际水平。
操作:5分钟写出浮现在脑海中的一一答案。
教师点评参考:
①能写出9~10个答案,属于正常范围;如少于7个,则可能是过分压抑自己。对这类学生要注意多鼓励,并给予更多的表现机会。
②主客观评价都有,属于平衡型;如明显偏向于主观或客观,则为不平衡型。对后者要知道其对自我进行客观分析和认识。
③答案内容涉及未来,说明有理想和抱负;反之,说明尚无明确的理想和抱负。对后者要注意引导,帮助提高其“抱负水平”。
2、活动二:根据四幅图画进行角色表演。
目的:通过观看表演和同学讨论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态度接纳自己。
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① 每位同学各模仿一幅画中的人物表演,可随意发挥。
② 大家共同讨论,说明应采取什么样的适当态度来接纳自己。
图解参考:
A:自我封闭;
B:怨天尤人;
C:盲目自大;
D:狭隘自卑。
归纳小结:
接受自己和悦纳自己的适当态度是: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多接触一些不同的人或事物,多积累一些新的经验;学会诚实、坦然地检讨集资的得失,应避免对挫折做概括化的反映;确立符合自身情况的“抱负水平”,应使其体现在个人的特长上;学会比较客观地或准确地与别人进行比较,要适当考虑个人生活背景的差异,以及个人身心发展的差异。
五、收获园:活动总结
同学们,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我们平时不断的努力。如果我们平时能有意识地对自我进行分析,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既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并因此感到自豪和自信,也了解自己的缺点何在,且不会因为自己的圈点而否定自己。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有时,有意识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就能更好的发展自我。衷心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字里共同努力,进一步“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为自己的腾飞奠定良好的基础。
心理教育讲座活动方案4
设计理念:
学生指明了与人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小窍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处理得当,和和气气,处理不当,心里产生怨恨,所以我设计人际心理活动方案,来调整他们的心态,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活动的中心主体是学生,建立在“情”和“诚”的基础上,学会如何正确地去处理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学会换位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懂得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情是难免的,关键是学会如何正确地去处理人际关系。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伙伴之间友谊的珍贵。懂得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快乐,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3、让学生学会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小窍门,结交更多的好朋友。
4、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学会换位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活动重点:
1、让学会掌握人际关系的小窍门,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2、引导学生善于换位思考,不要以“我”为中心,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活动准备:
报纸若干张、绳子若干条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拍手游戏
在上新课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心情,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做!用你右手的一个手指拍击你左手的掌心,然后再用两个手指拍击掌心,再用三个……直到用五个手指一起拍
2.谈体会:问:为什么五个手指一起拍击手掌时才会有很响的声音呢?(生答)
3. 揭示课题
其实是因为五个手指一起合作才会成功地拍出响亮的声音,如果他们不合作,就象刚才一样,用一个或者两个手指去拍是不会有响亮的声音的。
二、想象家园:
1、动手操作:以“我希望居住的岛——快乐岛”为主题,小组合作作画。
2、写好作品解释词,进行小组讲说、评比。
快乐岛让我们回到了天真的童年,天真的童年生活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也许你和他曾经大动肝火,也许你曾和别人有过很多的磕磕碰碰的事情,也许……。
三、合作游戏
1、过渡: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这节课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不过这一回我要求大家根据我们学到的知识好好的使用起来,争取每一组都成功!
2、游戏—三人四足
要求:每个小组派出3个人,3个人并排站着,将相临的两个人的脚用绳子绑在一起,从教室的一边跑到另一边,先到者为胜利
四、美文欣赏
1、请同学朗读《为别人点燃一盏灯》。
2、说说你的感受。
3、你也想成立一个“快乐协会”吗?
过渡:
在英国有一个“快乐协会”。人们每隔一个星期就要聚在一起,把最近听到的、遇到的趣事说出来,大家一起尽情欢笑,分享快乐。于是,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许多人的快乐。同学们,你们也想成立一个“快乐协会”吗?
讨论:
(1)、如果你是快乐协会的会长,你准备给协会起个什么好听名字?
(2)、你想给你们的快乐协会准备一首什么快乐歌曲?
让我们来唱一唱你们的快乐歌曲。
4、同学们,当我们遇到快乐的事情,心里一定特别开心,是不是想马上告诉自己的好朋友,与他们一同分享呢?那么,当别人有了快乐的时候,你愿意和他一起分享吗?为什么?让我们先来看两幅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你有过类似的情景吗?当时心里怎样?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当时的心情吗?并说说为什么。
(2)、第二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分享别人的快乐的?
5、小组讨论:
(1)、你曾经和别人分享过快乐吗?分享过什么样的快乐?
(2)、当你与别人分享快乐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表情?能形容一下或者表演一下吗?
6全班交流。
五、小结:
1、齐读:当我们用欣赏的目光看别人时,我们也拥有了快乐。当你同别人分享快乐时,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许多人的快乐。
2、跟录音机齐唱歌曲“一个篱笆三个桩……”结束本课。
心理教育讲座活动方案5
一、 活动背景:
在社会飞速进步的同时,人们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亚健康状况的普遍使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心理健康重要性。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身上肩负的任务非常巨大,近年来在各大高校的学生自杀事件不断增多,最近就听到有个大四学生因为没过四级跳楼自杀。如果有人正确地关注这类人,辅导他们,也许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二、活动目的:
这次活动将全全用趣味游戏的方式举行,在游戏的乐趣中宣传心理知识,并潜移默化地普及一些心理精神,同学们在游戏中通过反复思量,最后在完美地完成游戏的同时也提高了各方面的个人心理素质,包括团队协作,相互信任,创新思维,合作竞争等。“玩中享受快乐,欢乐中得到收获”,趣味活动就是你的选择,它会把同学们从日常繁重的背书中解脱出来,让同学们暂时抛弃学习的压力,让快乐不再压抑,将信心从此增强,我们需要的就是“正能量”!
三、活动时间:
四月十七号
四、活动地点:
待定
五、活动内容:
1、雾里穿衣:(奖一人)
每人同时被蒙上眼分别在工作人员的十圈旋转后计时,拿起放在他眼前的军训服装(大衣,皮带和军帽)穿戴整齐(不能有误),穿错的地方每一处加2秒,取时间最少的胜出。
2扮时钟:
游戏规则:
1、在白板或墙壁上画一个大的时钟模型,分别将时钟的刻度标识出来;
2、找三个人分别扮演时钟的秒针、分针和时针,手上拿着三种长度不一的棍子或其他道具(代表时钟的指针)在时钟前面站成一纵列(注意是背向白板或墙壁,扮演者看不到时钟模型);
3、主持人任意说出一个时刻,比如现在是3小时45分15秒,要三个分别扮演的人迅速的将代表指针的道具指向正确的位置,指示错误或指示慢的人受罚;
4、可重复玩多次,亦可有一人同时扮演时钟的分针和时针,训练表演者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3、遵从指导:(奖一人)
分发材料,提示学生要注意阅读指导语; 主持人提示本次活动需要计时,活动计时开始;这是一个需要速度的游戏。总共30道题,请你先看一遍题目,然后在右边的空白纸上按题目的要高温导热油泵求做,速度越快越好。做完后请你看看自己花了多少时间,能挑战我们以前的纪录吗?
1.在纸的正中写上你的姓名。
2.在姓名旁边写三个“好”字。
3.把你的性别和生日写在纸的右上角。
4.在纸的最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在纸的左下角画三个正方形。
6.在这三个正方开外各画一个圆。
7.再在这三个正方形里各画一个三角形。
8.在你的姓名上方写上你父母的姓名。
9.把你们三人的生肖属相分别写在姓名的旁边。
10.把你的生日数字单个相加,把答案写在生日的下面。
11.在纸的左上角写出你所读过的一所学校的名称。
12.把你最喜欢的一样东西写在纸的左边。
13.把你最讨厌的一样东西写在纸的右边。
14.在纸的右下角画五个五角星。
15.在你的姓名下面画一条波浪线。
16.在父母的姓名旁边写上他们的生日。
17.算算你父亲比你大多少岁。
18.算算你比你母亲小多少岁。
19.再看看你父亲相差多少岁。
20.在你最讨厌的东西上打一个×。
21.在你最喜欢的东西旁边画一个 图形。
22.接下去的三题你三螺杆泵不用做。
23.将题目前面的单数题号圈出来。
24.在题目前面的双数题目号上打√。
25.在纸的下端写出28乘以82的答案。
26.把第7题中你所画的三角形全部涂黑。
28.看完后你只需要做第1题和最后两题。
29.数一数当你“幡然省悟”时已做了多少题。
30.在你的姓名下面写上“遵从指导我第一”
心理教育讲座活动方案6
一、教学内容:
健康心理、身体
二、教学目标:
学生知道健康的含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懂得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重点:
健康的含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难点:
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
五、教学方法:
设问法、归纳法、讨论法、讲授法、范例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备选答案(健康、、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美貌、品质等)
组织形式:小组讨论、汇总(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如下):
同学们: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健康是全人类的头等大事。
每个人都希望自已健康,只有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
可是什么是健康呢?人们总是习惯上把不生病的人说成是完全健康的人,这是不完全正确的,还有人认为身体强壮就是健康,这种理解也不够完整,究竟怎样才算是健康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含义是:健康的含义:在心理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不仅指身体各器官、各系统经过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体,而且还指人的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一个整体。
(二) 研讨课的内容:“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
1、身体健康是指无身体疾病和缺陷,体格健壮,各器官系统机能良好,有较好的适应的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
2、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变化能够适应,并保持谐调一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它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1)心理健康是指较长时间内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不是短暂的。
(2)心理健康是个体应有的状态,反映社会对个体心理的最起码要求,而不是最高的心理境界,就像健康还不是身体健美一样。
(3)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和谐的状态,包括身心知觉明确,能正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质,情绪稳定、乐观、有生活目标,乐意和胜任工作,人际关系和谐等。
3、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
(1)自觉----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把学习看成是负担,愿意学习,努力掌握知识技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经刻苦努力取得优秀的成绩,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断地追求新的学习目标。
(2)自持----心理健康的学生情绪稳定,乐观,表现适度易控,不为一时的冲动而学校的纪律,不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焦虑重重,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豁达,充满朝气。
(3)自知----心理健康的学生,对自己的相貌、兴趣、体型、体质、生理特点、体能、气质、性格品
德和智慧等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4)自爱----心理健康的学生对自已的生理特征,心理能力及自己与周围现实的关系有的认识,个人的理想、、目标、行动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并与社会要求一致,既不欣赏,也不自惭形秽,不论自己长得美丑,有无生理缺陷,有无疾病,智力能力的水平高低,都能喜欢,悦纳自己,不管周围优劣,条件好坏,都能从实际出发,努力适应。
(5)自尊----心理健康的学生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乐于与人交往,能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老师、长辈尊敬、有礼貌,对同学信任、互敬、互爱、互助、互让,对儿童和残疾人表现出同情、尊重、爱怜和热心帮助。
(6)自强----心理健康的学生自信自己的存在会对社会、对人民有价值,有意义。因此,确定远大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目标,努力把自己锻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7)自制----心理健康的学生有和法制观念,遵守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及,遵守学校纪律,个人服从集体,服从社会,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改正缺点,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社会化。
很多学生把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理解为心理和病,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我们千万不能把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看成一种病态,只有异常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才是心理或病,那么我们学生通常能遇见哪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总)
(焦虑、害羞、、忧郁、、孤独、自卑、嫉妒等)
4、常见心理异常及分析:
(1)焦虑:
资料:某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一遇到重要考试,就会出现心慌、心痛、失眠等现象,考试就考不好。这就是过度焦虑的现象在作怪。
焦虑是一种紧张、压抑的情绪状态。每一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过体验,学生的焦虑多数来源于学习情境,学生面临升级,毕业,升学考试,自己又没有十分的把握,就会产生焦虑,这是正常的,人人都会有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焦虑或焦虑过高,时间过长都不好,短时的低焦虑能促进学习,如考试期间,有点儿心理压力,紧迫感,会约束自己努力复习功课。当然过度的焦虑会表现出过分的担忧,可以表现为心慌意乱,烦躁不安,易发脾气等,许多焦虑者在发作时常伴有的种种不适感,如心慌晕厥,胸闷气急,恶泻等现象,而体格检查却未见各器官有什么病变。那么如何克服焦虑呢?焦虑时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参加体育活动把心中的焦燥为身体能量排出体外,也可以把心中焦急烦恼的事情写下来或倾诉给朋友听,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2)抑郁:
资料: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全球目前到少有2亿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痛苦的内心体验,是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号称“第一号心理杀手”。
典型人物:林黛玉是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或,轻时心情沉郁、无精打彩,自觉脑力迟钝,肢体乏力,不愿参加各种活动,对自己的能力估计太低,对一点困难也无法克服,因而显得十分消极和悲观,严重时表现为极度的愁闷伤感,忧心忡忡,甚至终日饮泣,自愧难以为人,生不如死。长期的抑郁也会造成身体及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如缺乏食欲,失眠,容易疲倦,外表略有弯腰驼背姿势。那么如何克服抑郁心理呢?可多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在文体活动中忘情的说笑,从而使得心情变得愉快;也可多与好友谈心,把不良的抑郁情绪得以疏泄;也可多参加班级集体活动,通过活动的成功增强自己生活的信心,同时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增强生活的动力,从而减轻情绪上的抑郁状态。
(3)嫉妒:
资料:典型的东方式嫉妒具有“嫉贤妒能”的特点,怀有嫉妒心理的胸较为狭小,目光狭隘而短浅。但不是只有这种心理状态的才会有嫉妒心理,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嫉妒心理的体验。典型事例:负荆、既生瑜何生亮、庞涓与孙宾的故事等。
嫉妒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是对他人的才能、地位强于自己时引起的一种怨恨,嫉妒的心理是想尽办法、对方,而不是使自己卧薪尝胆,奋发努力,设法赶超。因此嫉妒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障碍,嫉妒不仅害人同时也害已,轻者压抑,不舒服、不痛快、情绪低落,重者可以导致失常,嫉妒者内心常痛苦的,有时是嫉妒目的没有达到而痛苦,有时会为达到目的而受的而痛苦,由此可见,嫉妒自已的品德,自身形象,自己的学业,人际关系,也自己的身心健康。如何来克服嫉妒心理呢?首先是化嫉妒为动力,相信自己有充分的实力能超越对方,有了这样的心理状态就会把不能对方强于自己的嫉妒心理变成奋发图强的动力。其次开阔眼界,转移注意力,平衡心理。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支柱,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健全状态的物质基础。这几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人若是身体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缠身,自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它两个方面。而心情不好或社会交往不正常或在群体生活中关系紧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要和保持自己的健康,除了注意身体健康外,还要注意保持健全的状态和健全的社会交往。
(三)质疑答疑:
(学生可根据本课内容进行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解答。)
(四)作业布置:
1、试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谈谈怎样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2、某学生在考试时作弊,试分析该生的心理状况?
心理教育讲座活动方案7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友谊,什么是爱情,如何正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及从友谊发展到早恋的大致过程,在此基础上,能加强友谊、杜绝早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怎样划分友谊与早恋的界线。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以一个班长、学生会干部、优秀团员过早涉足“爱河”的事例,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友情,两者之间的细微区别。
活动二:引导学生认识到从友谊发展到爱情有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而使他们如何能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不把友谊发展到爱情。
1、一般的爱慕阶段流露出对异性的好感,有了一种朦胧而且隐蔽的异性爱慕心理。
2、早恋的情感阶段对异性的爱慕之情,开始慢慢聚集到一个异性身上,对异性的疏远仅仅是为了掩饰对异性的那份情感。
3、早恋的行为阶段此时已不满足于对异性暗暗的爱慕,由地下转入地上,公开递纸条写情书,如果双方有意则发展成为出双入对,朋友圈子越来越小,只喜欢两个人单独相处,纪律松懈,甚至性格都开始变化。
活动三: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友谊与早恋有区别,但并非有鸿沟,一般的爱慕和早熟的情感都应算是友谊,而有早恋的行为则是不折不扣的早恋了。
活动四:提出希望:愿青少年朋友能慧眼区分早恋与友谊,顺利度过青春花季!
活动五:“一帮一”活动
【心理教育讲座活动方案(通用7篇)】相关文章:
心理教育活动策划方案(通用6篇)05-27
小学班级心理教育活动方案(通用5篇)05-27
心理教育班会活动方案(通用11篇)05-27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案(通用5篇)05-16
关于开展心理教育活动的方案(通用5篇)05-27
心理教育的活动方案(精选6篇)05-27
高校心理教育活动方案(精选5篇)05-27
心理教育活动教案(通用8篇)05-27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活动方案(通用5篇)05-27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德育讲座稿范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