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爱家乡主题活动方案

时间:2023-07-28 18:05:02 毅霖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爱家乡主题活动方案(通用6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爱家乡主题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爱家乡主题活动方案(通用6篇)

  大班爱家乡主题活动方案 1

  一、活动主题:

  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

  二、活动目的:

  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大家爱护花木,珍惜绿色的责任心。

  三、活动时间:

  三月十四日

  四、活动地点:

  xxx大学

  五、活动宣传:

  海报,展板

  六、活动过程:

  1、由院青志协负责向院团委提出申请,并购买树苗和花种,铲子和水桶。

  2、由院青志协向全院征集志愿者,将统计全院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并交代注意事项(每个参加者务必准时集合不得迟到)。

  3、由院青志协联系各系青志协,给予支持和配合。

  4、三月十二日举行绿化环境,从我做起的签字仪式。

  5、活动内容:

  (1)院青志协征集的`志愿者可以组成亲情组、友情组和爱情组,进行植树活动。(同学们在植树的过程中既绿化了环境,又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2)志愿者们分组后,分别由院青志协充当小队长负责。

  6、注意事项:

  a)植树过程中注意合理利用工具,节约用水。

  b)植树时应注意方法和安全。

  c)活动完毕,合影留念。

  七、活动经费:

  树苗和花种:300元

  铲子:30元

  水桶:20元

  总计:350元

  八、注意问题:

  在植树活动期间,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大班爱家乡主题活动方案 2

  一、活动背景: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间,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意气风发的.大学生的热情。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为青年志愿者散播爱心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使全院师生感受到盎然的春意。绿色有限,爱心无限。

  二、活动主题及宗旨:

  宗旨:公益时尚、公益生活。

  主题: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

  三、活动目的:

  美化环境,保持生态环境,提高大家爱护花草,珍惜绿色的责任心,让广大学生知道怎样保护树木。

  四、活动时间:

  三月十四日中午12:00-14:30。

  五、活动地点:

  一、二食堂前

  六、活动宣传:

  利用学校宣传栏进行宣传告诉大家将不用的废旧书籍捐出来,海报,横幅。

  七、行动口号:

  植树造林,利在当今,锻炼自我,造福后代。

  八、活动过程:

  1、由宣传部到学校宣传栏进行宣传叫同学们将不用的书籍送到一、二食堂门口。

  2、又体育部将所需桌椅等送到食堂门口摆好。

  3、由外联部联系学生会各部门,给予支持和配合。

  4、活动内容:让大家知道植树节我们可以拿出自己不用的书来捐出来给一些需要的人,那样也就等于为植树做出了贡献,效果显著。

  5、注意事项:

  a)宣传时和大家讲明捐书的目的

  b)要登记清楚共捐出多少本书

  九、其他:

  3月21日中午12:30-14:30以班级为单位,打扫自己的包干区。

  十、活动经费:

  50元

  大班爱家乡主题活动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们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从中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在家乡的涛声中茁壮成长,让学生们在家乡文化的熏陶中得到情感启迪,树立起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二、目标任务

  通过“知家乡,话家乡,爱家乡”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研究学习我们的家乡,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他们更加了解家乡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进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服务意识、公民自豪感、责任感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活动时间

  20xx.3.1-3.31

  四、实施步骤

  第一周(3.1-3.6)呼唤“家乡情结”,了解“家乡文化”。

  家乡文化是一个地方最鲜活、最朴素、最具生命力与感染力的人文资源,是加强青少年“知家乡、爱家乡”的最好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走访、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历史责任感。

  出一期黑板报《知家乡,话家乡,爱家乡》。

  第二周(3.7-3.13)我与雷锋找差距——告别缺点,发掘优点”

  引导全体同学在认真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的同时,开展自省修身活动,在严格自省、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优点,增强自信心,提高班级凝聚力,同时对自身在为人、处事、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整改,各班制定学雷锋活动计划,将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周(3.14-3.20)“我看家乡新变化”。

  通过活动,学生面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家乡的辉煌蓝图,怀着对家乡的热爱,由衷地赞美家乡,为自己生在家乡长在家乡而感到自豪。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激发学生看家乡、赞家乡、爱家乡的真切情怀,接近自然,深入社会,体验生活,使学生们学会生活,学会珍惜,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四周(3.21-3.27)呼唤“文明”,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文明公民。

  少年学生是家乡未来的主人,是城市文明延续传承的关键所在,也是把家乡不断推向时代潮头和世界前沿的关键所在。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启迪激励,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文明公民,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时代因你们而精彩,家乡因你们而骄傲。

  第五周(3.28-3.31)“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乡”环保意识教育。

  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措施和规章,把重点放在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重视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上。以“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地更绿、城更美”为目标,开展美化、整治周边环境、爱护大自然和生态资源的教育活动。

  大班爱家乡主题活动方案 4

  一、指导思想:

  此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从我做起,充分发动、带动周边,影响社会为思路,通过在学生中开展革除陋习我行动,扮靓美好新家园。最美家园我来画。助力环境整治共建美好家园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创见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学习、宣传、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及团员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把生态环境建设内容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带动身边的同学、伙伴、亲朋好友以及职工群众,参与到家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之中,为改善家乡环境卫生,为建设天蓝水净的美丽生态林城贡献一份力量。

  二、参与对象:

  全校学生

  三、组织领导:

  建立由学校行政、政教处、团委、学年组长和班主任组成的组织领导机构,行政总协调,政教处、团委、学年组长、具体负责,各班主任落实分工负责,协调推进,确保活动富有成效。

  四、主要内容:

  以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公德、树立文明形象为重点,开展以下三项专题教育活动:

  (一)召开最美家园我来画主题班会,并以板报形式参赛。

  (二)开展革除陋习我行动,扮靓美好新家园主题征文演讲活动。以推广《方正林业局文明公约》,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

  (三)开展助力环境整治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团队活动。开展美化、整治周边环境、爱护大自然和生态资源的教育实践活动。

  五、实施步骤: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xx年5月15日一23日)。学校有针对性地制订实施方案;策划组织启动仪式,广泛宣传发动。利用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在校园显眼处设置标语牌,让主题深入人心。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xx年5月26日一6月日)。团组织、各班级根据方案确定的活动内容,采取有效的措施组织实施,力求取得明显效果。(1)以最美家园我来画为主题,开展美化环境,爱护大自然和生态资源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画的时候,画出家乡的特色,比如:要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家乡,让外地客人来我们家乡旅游,让他们观赏我们家乡的美景如家乡的高山,家乡的小河,家乡的土特产等等,最好把自己也画进去。

  我校将以创建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地更绿、城更美的新型城镇为契机,把创建整洁、有序、优雅的校园环境作为突破口,通过组建学生文明劝导队、卫生督导队等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要继续开展绿色行动进万家、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争当护绿小卫士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参与维护周边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广大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使我校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2)以革除陋习我行动,扮靓美好新家园主题征文演讲活动。以推广《方正林业局文明公约》,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措施和规章,把重点放在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重视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上。

  (3)开展助力环境整治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团队活动。开展美化、整治周边环境、爱护大自然和生态资源的教育实践活动。笫三阶段:检查考核(20xx年6月日一日)。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考核,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①评选校园文明之星

  ②评选文明班级

  ③评选学雷锋积极分子

  ④评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优秀学生干部

  ⑤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表彰大会

  六、具体要求

  (一)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根据各班实际,精心设计各项活动方案。要以培养具有基础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工作目标,把正面教育放在首位,充分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将基本道德规范、文明公约、公德守则的宣传教育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到学校教育和政教管理的每一个方面,大力开展各种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貌、公德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二)各部门领导要积极支持各项活动的开展,形成特色。要结合学校的实际,认真制订与完善践行《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措施和规章,把重点放在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重视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管理,养成在不同场合应具备的行为习惯。建立健全日常行为习惯检查、考核机制,使学生的行为养成有章可循,使人人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要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开展文明班级评选和表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雷锋积极分子、先进班集体等活动,树立和宣传本班及学校的文明学生典范,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使学校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四)抓贯彻落实。要把开展助力环境整治共建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结合《第四中学德育工作方案》要求,制订各班的活动方案,明确落实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共同推进这一教育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同时要注重对教育成效的评估与跟进,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典型做法要及时进行宣传报道,使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大班爱家乡主题活动方案 5

  活动主题:

  我爱家乡

  活动对象:

  四(1)班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的家乡——壶镇,是浙南三大古镇之一。她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这里有着贤母桥、九进厅等一大批古建筑。仙缙古道东起横溪苍岭坑村,西至壶镇团结一带,是昔日台州通往金华、衢州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它连接着昔日繁华的苍岭坑和革命圣地南田村,成为台州、金华的商贸必经之道。

  为了进一步弘扬家乡的传统文化,追寻先人足迹,感受仙风古韵,我设计了“我爱家乡”系列实践活动方案。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以“我爱家乡”这一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来发展等信息,把语文、美术等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把课内外和校内外结合在一起,着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感。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抓住课题中的“爱”字,通过学生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家乡值得我们自豪。在此基础上,升华学生的感情,使学生懂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对家乡的爱,特别是以主人翁的态度,用实际行动为家乡争光添彩。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了解家乡,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勤学向上,为家乡争光。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相片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及应用的能力。

  3、知识目标:学生从历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活动计划:

  1、调查时间:二周,

  2、调查内容:家乡的历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来发展等。

  3、调查方式:实地观察,实地查找有关资料,自主选择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4、活动成果形式:学生习作、图画等。

  活动准备:

  1、教师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各方面的情况。

  2、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家乡各方面的情况,收集相关的资料。

  活动重点:

  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来发展等内容。

  活动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或通过网络查找家乡的历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来发展等资料,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

  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确定专题

  (一)导入活动

  1、你们了解吗?我们的家乡——壶镇,是浙南三大古镇之一,也是闻名遐迩的工业重镇。仙缙古道东起横溪苍岭坑村,西至壶镇团结一带,是昔日台州通往金华、衢州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它连接着昔日繁华的苍岭坑和革命圣地南田村,成为台州、金华的商贸必经之道。

  2、今天,我们就要向远方的客人介绍家乡的历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来发展等内容,让更多的人走进我们的家乡,了解我们的家乡!

  (二)确定专题

  1、你最想向客人介绍哪一方面的内容呢?

  2、将学生提出的专题进行归类。

  3、全班讨论填写小组专题介绍的资料。

  (1)历史沿革;

  (2)古建筑物;

  (3)美食小吃;

  (4)未来发展……

  第二阶段:根据专题,做好分工

  (一)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成专题小组,

  (二)讨论、撰写专题介绍资料。

  1、结合某一专题,教师在全班进行指导。

  2、专题小组进行讨论,并做好分工。

  (三)组织活动,

  1、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2、反馈交流,梳理问题。板书:历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来发展。

  3、通过具体途径初步了解家乡各方面的有关情况。

  (1)了解家乡历史沿革。

  ①我们的家乡历史悠久,你们能通过哪些方法来了解呢?

  ②出示“仙缙古道石碑”的照片,引导学生明确了解的途径。

  ③师小结:实地考察法。

  (2)了解家乡的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来发展。

  ①前面我们知道了用实地考察法来了解家乡的历史,那么关于家乡的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来发展等方面,你们又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②引导反馈交流,随机出示有关内容:

  古建筑物方面:可以到实地参观,也可以采访长辈。

  美食小吃方面:可以亲自动手实践,也可以采访家乡的群众。

  未来发展方面:可以实地观察,也可以上网浏览。

  ③教师小结:除了实地考察法,我们还可以运用调查采访、上网查询、收集数据等方法。

  4、出示活动记录表。

  5、组长领取活动记录表,落实各组分工。教师巡视指导。

  6、反馈活动过程安排,布置课后活动要求和安全事项。

  第三阶段:根据方案,调查实践

  各小组根据制订的研究方案,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实践调查活动,并及时地记录活动中所获得的资料,在实践调查中发现什么新问题,随时做好记录和整理。

  第四阶段:解决问题,汇报结果

  (一)小组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各自研究的专题介绍资料。

  2、全班交流,试做小导游。

  (1)历史沿革组:展示有关家乡历史的照片、实物、文字等。

  学生代表发言:壶镇镇,位于瓯江支流好溪上游,地处丽水、金华、台州三市的.交界处,位于缙云、永康、磐安、仙居四县市腹地,自古有“浙南北窗”之称。据北宋《元丰九域志》记载,唐朝就有壶镇集市,距今已有1000多年,是浙南三大古镇之一。仙缙古道是昔日台州通往金华、衢州的交通要道,史称“婺(金华)括(台州)孔道”。自古以来,它连接着昔日繁华的苍岭坑和南田村,成为台州、金华的商贸必经之道。仙缙古道西起缙云县壶镇镇的苍岭脚村,经过黄秧树、槐花树、冷水、黄泥岭和海拔800多米的南田等村,出风门后,下岭五里多,直到仙居县的苍岭坑村,全长约50里。古道两侧大山夹峙,山岭峻险,山道蜿蜒,被誉为“浙江西南第一岭”。

  (2)古建筑物组:介绍贤母桥、九进厅、点将台等古代建筑物。

  学生代表发言:壶镇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这里有着贤母桥、九进厅等昭示往日辉煌的一大批古建筑。远近闻名的贤母桥有着悠久的历史。贤母桥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188余年了。据说是由壶镇的吕载扬兄弟奉母亲之命建造的。九进厅位于壶镇镇工联村,它的九个厅堂紧紧连在一起,结构精美,浑然一体。据说是为曾修贤母桥的壶镇大户吕载扬兄弟于嘉庆末年建成。作为现存保护较好、最具风格的清代建筑——九进厅,它在布局、建筑造型和砖木雕刻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南田村村口屹立着的那个点将台以及点将台边上的那个将台殿,告诉我们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明世宗嘉靖年间,倭寇数千人在台州登岸,沿着仙缙古道逼近缙云往内地进军。阮鄂当时身为浙江巡抚都御史,他亲率军队,从杭州经婺州到达缙云,屯兵在南田村东平寨上,筑起城墙,进行严守,倭寇只好在仙居城里城外抢掠。阮鄂在东平寨誓师后率军下苍岭出击,直逼仙居县城。倭寇见大军来势凶猛,仓皇逃窜。阮鄂手执长矛,身先士卒,渡河追击。不久即荡平倭寇,不但缙云县免遭洗劫,阮鄂所带万余士兵,竟未伤亡一个。为了纪念阮鄂的壮举,后人在南田村外修复了当年他所筑的将台,供人永远纪念和凭吊。

  (3)美食小吃组:介绍有关家乡美食的图片、实物等。

  学生代表发言:我们壶镇最具地方特色的要数“索面卵”和“米炮糖”了。“索面卵”以土索面为主料,面条煮好捞在碗里,浇上油和肉条,盖上两只油煎鸡蛋或白煮鸡蛋。家家户户过生日时,妈妈都给你烧“索面卵”。家里来了客人,也都是以“索面卵”招待,以示主人的热情好客。过年了,壶镇的大街小巷开满了“米炮糖”店。师傅们将糯谷浸泡于水,数日后捞起,制成“发米”,然后将“发米”炒成“米炮”。冷却后,以煎好的麦芽糖搅拌,经压制、芝麻敷面,切片包装。现在,“米炮糖”的种类越来越多,包装也越来越精美,成了人们招待送礼的佳品。

  (4)未来发展组:展示近年来家乡发展变化的图片、文字等。

  学生代表发言:壶镇这个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镇,在新时期散发出了她独有的魅力。目前壶镇提出建设“四力壶镇”,具体来说就是实力壶镇、活力壶镇、魅力壶镇和合力壶镇。随着壶镇作为缙云副中心城市定位的明确,壶镇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仙缙古道,蜿蜒于缙云与仙居交界的苍岭上,它连接着缙云壶镇、仙居横溪镇两大重镇,是古时连接台州与金华的台婺官道的一部分,也是至今路况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一路上是废弃的古道与新建的乡村公路相间。这期间,保存较完整的古道有六段:从冷水村到岭中的线路、从岭中到山口的路段、从老鹰岩茶亭到槐花树村的路段以及短捧岭、牛背垅、桥头梦岩等。新旧道路的交替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以及现实的更迭,透露着一种苍凉又厚重的质感,吸引着后来者纷至沓来。时至今日,仙缙古道已经成为浙江省十大徒步行走线路之一,被广大驴友所追捧。

  3、教师予以点拨、引导。

  4、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颁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上镜奖、最佳口才奖……

  (二)整理归纳:

  1、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专题资料整理成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制作成网页。

  2、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3、教师小结。愿你们在家乡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

  (三)征集家乡广告语: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也让我们的家乡拥有更高的知名度,我们一起来为家乡宣传宣传吧!

  活动设计意图:

  首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我努力从学生的现实世界中,寻找教育教学的最合适的切口和教育点,探寻教育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实践中来,社会中来,最后指导学生更好地回到生活中、实践中、社会中,回到生活的本原中去。让学生举一反三,收集更多符合于我们教学实际的图片资料,让课堂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

  其次,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我设计了“自主选择研究专题”这个环节。在合作分工上做重点指导,使学生能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学会合作。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我还设计了专题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和展示,并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综合素养。通过后续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传承家乡灿烂文化的意识。

  大班爱家乡主题活动方案 6

  班级:

  二年级3班

  活动时间:

  xxxx年4月10日

  班会主题:

  大手拉小手共爱家乡景

  班会地点:

  本班教室

  活动背景:

  我们的家乡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拥有众多具有文化底蕴及历史教育意义的景点。本次活动以“大手拉小手共爱家乡景”为主题,旨在通过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经济建设等等,激发一年级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保护情感,在此基础上,升华学生的感情,进而产生了要为家乡而努力学习的愿望,使学生懂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对家乡的爱,特别是以主人翁的态度,用实际行动为家乡争光添彩。以小见大,弘扬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

  活动目的:

  1、情感目标:了解家乡,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勤学向上,为家乡争光。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相片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借助家长的力量通过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及应用的能力。

  3、知识目标:

  学生从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民间故事和旅游胜地等方面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活动准备:

  1、课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或通过网络查找家乡的历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来发展等资料,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

  2、走进父辈,听听他们口中的家乡并加以记录。

  3、用笔或是摄像机写出、画出、拍出自己眼中的家乡。

  活动过程:

  (一)组织学生、明确班会主题《大手拉小手共爱家乡景》。

  (二)播放音乐,引起情感共鸣。

  1、激趣导入:

  同学们,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瓜果飘香,在收获的金秋里,我们要是走出教室外,一起去春游,你会选择家乡的哪些地方呢?为什么要去这些地方?现在一(3)班《大手拉小手共爱家乡景》主题班会开始。

  2、音乐起,感受出:

  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引导学生用心倾听,说一说从歌曲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王端凯:我从中听出了我们的家乡很美。

  王雪娜:我们家乡有美丽的水和山。

  徐子轩:我们的家乡有着丰富的特产,尤其是我喜欢吃的水果。

  张尚:生活在我们的家乡,我们都过得很幸福。

  (三)出示相关资料,感受家乡风景美。

  同学们,一首歌曲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物产丰饶,山清水秀,人们幸福和谐。那么到底我们的家乡如何美丽呢?请看老师带来的关于家乡的视频。

  1、播放介绍家乡的视频。

  同学们,你们是生活在新时代里幸运儿,从老师播放的视频里你又看到了哪一些,美丽的画面呢?(引出各个景点或是家乡的特产)

  2、各小组展示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美景。

  第一组(代表:王端凯及家长):

  我们这一组着重展示的赣榆的历史这一方面。我们采访了身边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询问他们“赣榆”这一名称的由来以及关于我们家乡里的趣闻轶事。因为我们是塔山镇,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塔山水库,我们搜集更多的'就是“子贡山”以及“端木书台”的由来。当然我们也了解到了更多的“徐福东渡”的故事,觉得我们的家乡非常有意思。

  第二组(代表:王雪娜及家长):

  我们这一组着重展示的是家乡风景这一方面。我和同学们一起在家长的陪伴下去了塔山水库、土城的计斤门、海州湾、抗日山还有青口的生态公园。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的家乡真美丽,有这么多风景宜人的地方,当然我们也拍了照片,画了手抄报,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附:图片和手抄报)

  第三组(代表:徐子轩及家长)

  我们这一组着重展示的家乡特产这一方面。为了能让大家能够来了解到我们家乡里的美食,我们也排成了图片,比如我们有名的煎饼,樱桃,还有吴黑坡的黄金梨。(播放图片)

  第四组(代表:张尚及家长)

  我们这一组着重展示的家乡的发展变化以及家乡人的生活这两方面。我们组可是费了不少心血,我们分组活动,除了采访之外,我们还走进工地,拍摄了栉次邻比的高楼大厦;走进了各自的家拍摄了家用电器;拍摄了品种多样的超市,交通工具。我相信通过图片大家就能了解到我们请同学们来看看我们这一组的成果。(播放图片)

  (四)为更好爱护家乡,小组集思广益。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在你们的介绍下,真是更有一番韵味和美丽,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爱护我们的家乡呢?(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教师做班会总结:

  (配乐《谁不说俺家乡好》)“山美,水美,人更美”这是对我们家乡最美的我们,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是幸运的一代,为了能够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丽,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好好学习。

【大班爱家乡主题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我爱家乡主题活动方案05-04

大班的主题活动方案07-25

大班幼儿主题活动方案05-01

大班劳动主题活动方案05-11

大班国学主题活动方案08-08

大班环保主题活动方案06-21

大班的我主题活动方案06-27

大班主题活动方案06-28

大班节日主题活动方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