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

时间:2023-05-26 17:00:34 蔼媚 方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精选12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精选12篇)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 1

  一、指导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

  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强亲子间的互动性与合作性;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及想象力;并且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和尝试探索的欲望,懂得“废物利用”的价值,使每个幼儿的个性品质得到良好的发展。幼儿园决定与xxxx年x月xx号上午x点钟,全园家长和小朋友利用废旧资源进行“变废为宝”的亲子手工制作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二、活动时间

  xxxx年x月xx日上午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操场

  四、活动对象

  全园孩子和家长

  五、活动主题

  “月饼宝盒,变变变”

  六、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大保护地球的力度,我们积极倡导“低碳理念”。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创造再利用,制作出各种新颖、美观的作品。

  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参与性,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融融亲情,增进教师和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家园互动,共同合作。通过本次活动体现出环保、创新等多方面,要注重参加活动的过程,从而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增强每一个人都“珍惜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创造和谐社会”。

  七、活动准备

  xxxx年x月xx日向每位幼儿发放《xx幼儿园“月饼宝盒,变变变”亲子环保制作大赛活动通知》,动员全体幼儿、家长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

  八、作品要求

  1.制作材料:废旧的月饼盒子

  2.形式不拘,自由创作,平面的、半立体或立体的,采取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的制作方式。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 2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日常操作行为,培养她们认真、仔细、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自身素质,增强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幼儿园的技能工作水平。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xx年xx月xx日

  地点:一楼大厅

  三、活动内容

  1.包饺子。(每人30个饺子)。参赛人员保育老师。

  2.操作整理床铺。参赛人员保育老师、配班老师。

  3.洗碗勺(每人10个碗勺)。参赛人员保育老师、配班老师。

  4.梳小辫。参赛人员配班老师。

  四、工作人员安排

  1.参赛保育老师:

  2.参赛配班老师:评委:

  3.彭晓玲负责会前准备工作、竞赛场地布置。

  4.刘爽负责主持。

  5.罗凡负责拍照。

  五、比赛项目:

  包饺子、整理床铺、梳小辫、洗碗勺。

  六、比赛要求:

  (一)包饺子(每位保育老师包30个)

  饺子边要求捏紧,要有完整的`菱角,整齐摆放在盘上。

  (二)整理床铺(保育老师、配班老师)

  从套被子(包括垫絮、被套)开始,拉上拉链,叠放整齐、美观。

  (三)洗碗(保育老师、配班老师)

  要求按比例放洗碗剂、84消毒,清水涮碗勺,擦洗桌面、整齐放在桌面,处理污水。

  (四)梳小辫(配班老师)

  要求梳头发中手要轻,头发中分,先用橡皮筋扎一次,然后编成小辫,最后再用橡皮筋扎好。

  七、评分规则

  1.整理床铺(规范标准、熟练程度、平整美观、完成时间)

  2.包饺子(熟练程度、要求捏紧,要有完整的菱角、完成时间)

  3.洗碗勺(规范标准、熟练程度、完成时间)

  4.扎小辫(熟练程度、完成时间、手要轻、辫要紧)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 3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排球的技能,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对球类活动的兴趣。

  2、喜欢参加排球活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3、体验比赛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计时器、哨子各1个,皮球4个。

  2、奖状24份。

  三、活动时间:

  14周星期五(12月3日)早上,9:10

  四、活动地点

  操场

  五、活动对象

  小班段幼儿,每个班各派5—8名幼儿参加比赛。

  六、活动规则

  1、比赛时间为90秒,拍球数量多者为胜。

  2、比赛结果设立一二三等奖及鼓励奖。

  2、邀请其他年段的配班老师作为评委参与比赛活动。

  七、活动流程

  1、教师介绍比赛规则

  2、幼儿开始比赛

  每班每次派选1名幼儿参加比赛,一位教师计时,其余老师记录下每名幼儿90秒内的拍球数。

  3、比赛结果汇总。

  总结: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事实也证明,凡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幼儿,身体都很健康,而体育游戏能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还可以活跃幼儿的生活,使幼儿活泼开朗,并能逐渐养成勇敢、机智、坚强等品质。本次拍球比赛幼儿都能积极参加活动,家长也能积极的配合。幼儿在这次的比赛过程中,通过拍球活动,增强了幼儿上肢部位肌肉的力量,有效地锻炼手指、手腕、肘、肩等部位的关节,发展了幼儿动作的准确性、灵敏性以及手眼协调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也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成就感。培养了幼儿团结友好、互相合作的态度和能力,塑造良好的性格。这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园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独特的魅力,增强了老师与孩子户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提高了本园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 4

  一、活动目的:

  家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他们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父母是他们最亲近的人。母亲给予孩子生命,更是孩子温暖的依靠,母亲是伟大无私的,感谢母亲,让孩子参与到感恩活动中,到学着体会爱,进而初步表达爱,萌发从关心亲人到关心他人的意识,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奶奶、外婆阿姨等女性的节日。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尊敬、关心妈妈,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同时结合2014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高尚。为了进一步激发全体师生、家长浓厚的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们小一班开展了家长讲故事比赛,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听妈妈讲故事” 。

  二、工作人员安排

  负责人:王燕平、陈欢

  教师评委:

  主持人:金晶(宗展毅妈妈)

  会场布置:小一班教师、生活老师

  音响与摄像:史海华

  三、准备:

  1.歌曲磁带,如《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2.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3.鲜花、礼品

  四、具体事项

  1.参赛对象:小一班全体家长

  2.参赛内容:自选一则幼儿故事(讲述时间限定2~3分钟)。

  3.比赛时间:2013年3月7日上午9:30。

  4.评比标准:10分制。

  A.主题突出,故事内容健康有趣,符合儿童年龄特点。(1分)

  B.普通话标准,语气自然、流畅。(3分)

  C.紧扣故事情节,语感丰富、语速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3分)

  D.口齿清楚,表达连贯、完整,生动有趣。(1分)

  E.精神饱满,衣着得体、自然。(1分)

  F.讲故事时间为3~5分钟。(1分)

  五、活动流程:

  1.引语:三月,迎春花开了,阳光一天天地明媚起来,在这春意浓浓的日子里,我们小一班暖意融融,特地选择了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3月8日,妈妈们相约来到了幼儿园,开始我们的庆祝活动。孩子们,3月8日是谁的节日呢?我们都知道今天是妈妈的节日。妈妈平时很辛苦,又要照顾我们,又要上班。我们今天要为妈妈过一个特别而又意义的节日!下面先请妈妈代表上来讲话。

  2.歌曲表演:《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

  3.家长讲故事比赛

  4.互动游戏

  5.由教师组成评委组,以打分的方式评出最佳表现奖10个,最佳风采奖19个。

  3.由评委做颁奖嘉宾。

  六、成果展示

  1.新闻报道:各班班主任。

  2.宣传:丫丫广播站、宾王网站。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一、活动主题

  跳圈比赛

  二、活动目的

  1、锻炼动作的协调性和腿、踝关节的灵活性。

  2、产生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意识。

  3、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和集体活动。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6日上午

  四、活动对象

  小班全体幼儿

  五、活动流程

  (1) 各班选拔小运动员和拉拉队员

  依据平时晨间锻炼时幼儿的表现,各班选拔6名幼儿参加比赛,其余幼儿为拉拉队员。

  (2) 各班老师带小运动员和拉拉队员入场

  (3) 主持人讲解比赛规则,比赛开始

  玩法:共分成六组,每组各班派出一名幼儿参加,站在各班的赛道前,听到主持人开始的口令后,双脚并拢从圈中跳过,跳回起点与第二名小运动员击掌后排到最后,第二名小运动员出发,依此类推,直至每班六名幼儿全部跳回来,先到者为胜。

  规则:1、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2、跳圈时不得踩到圈。

  3、前一名小运动员与后一名小运动员击掌后,后一名小运动员才能起跳。

  (4)发奖品

  给获胜班级发奖状,给获胜的小运动员发奖品。

  (5)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 6

  一、指导思想: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学龄前是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幼儿养成基本的自理能力。为此,20xx年xx月2xx日下午2:50,我园将开展“我是生活小主人”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

  二、活动目的:

  1、学会穿衣服,扭扣子,穿鞋子的技能,且能穿戴整齐。

  2、能安静、快速地吃完点心,并保持桌面、地面整洁。

  3、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体验比赛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2xx日(本周二)下午2:50。

  四、活动地点:

  音体室。

  五、活动对象:

  小班幼儿。

  六、活动准备:

  1、六张床、桌子、椅子,点心若干。

  2、评分表,奖状:18份。

  七、比赛规则:

  1、各班在班级内先进行比赛,前3名的选手参加年级组比赛。

  2、每班3人,共18名幼儿参加,分成6组。

  3、每位幼儿躺在床上听到哨子响,穿好衣服,扣好纽扣,穿好鞋子,然后走到桌边吃点心,吃完双手举起,表示完成。以速度最快、穿戴整齐者为胜。

  八、设立奖项:

  设立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

  九、比赛评委:

  小、中、大班安全卫生员。

  十、活动小结。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又能为幼儿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使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得到培养,使幼儿尽快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本周二(xx月xx日)下午,我们小班年级组特开展了以“我是生活小主人” 为主题的比赛活动,比赛内容为穿衣穿鞋、吃点心比赛。此次比赛活动,老师们事先制定了详细的比赛计划,赛前请家长利用空闲时间教孩子学习正确的穿脱衣服、鞋子的方法,教孩子整理好衣物,注意穿着整齐,还有吃点心的时候要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整洁。

  别看我们的孩子年龄小,竞争意识可强啦!比赛开始,听到老师口令声一响,早已跃跃欲试的孩子们马上开始了自己的“工作”,这些在家长眼中还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不点们”谁也不示弱,都在努力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完成比赛项目。有的小朋友表现得身手不凡,动作灵活迅速,很快就穿好了衣服,整理好衣袖,找自己的鞋子穿好,就去吃点心了;有的小朋友衣服穿好了,可是衣服扣子怎么也扣不上,最后索性不扣了,冲去穿鞋、吃点心了;动作慢的孩子看着同伴一个个穿好衣服、鞋子,更加着急,衣领没翻好,纽扣错了,急忙去吃点心;还有一个小朋友,着急的把鞋子都穿反了。

  比赛中,孩子们个个表现大胆、积极!相信通过本次活动,既可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还可以激发幼儿自己动手的意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 7

  一、设计思路: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自理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激发幼儿在自我服务过程中体验自己做事的快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故决定举办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比赛。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2、在给宝宝喂食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性。

  3、通过比赛鼓励幼儿独立进餐,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小肌肉群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三、活动时间:

  2011年11月3日下午

  四、活动准备:

  1、参赛对象:小班全体幼儿

  2、比赛材料:玻璃珠、汤匙、娃娃头、小篮子

  3、场地准备:幼儿园操场。

  4、幼儿园为幼儿准备小礼品。

  五、评委:

  园长、保教主任、各班选派一名教师

  六、活动程序:

  1、主持人介绍比赛注意事项:

  2、比赛方法、规则、要求:

  (1)每个班级请5位宝宝。听到口令后开始喂食,每次只能喂食一个。

  (2)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分钟>给娃娃喂食最多为胜。

  七、颁奖:

  分别以幼儿的喂食数量为评分标准,喂食最多者为胜。

  八、具体分工:

  现场总指挥:李颖

  策划:夏远景

  组织:洪莉、温文

  场地布置、物品准备:陈芳芳、王爱莲

  礼品准备:吴笑咏

  摄影:郑艳霞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 8

  一、设计思路:

  天气已渐渐转凉,小朋友穿的衣服明显多了起来。午睡起床后耳朵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老师,我不会穿衣服,请你帮帮我"。于是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家里包办多、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愿自己动手)等。同时,也为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爸爸、妈妈帮忙的习惯。我们小班段选择了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的生活活动比赛--穿衣服比赛。让幼儿通过比赛对穿衣服增添信心。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2、幼儿学会穿衣服的简单生活技能,并能运用于生活中。

  3、通过比赛鼓励幼儿尝试自己穿衣服,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小肌肉群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活动准备:

  1、活动前期准备(20xx年x月--20xx年xx月xx日):

  各班对每位幼儿进行两次的午睡后起床的观察,并进行记录是否能独立完成穿衣。(表格附后

  )2、参赛对象:各班经过观察确定参赛幼儿,各班进行穿衣服比赛,选出6名幼儿,共24名幼儿参加年级组比赛。

  3、统一穿衣服比赛的比赛服装(拉链外套衫)

  4、场地准备:四楼多媒体教室,幼儿西面围坐。

  5、人员安排:

  计时:胡青青;

  计分:张乐舒

  主持:陈美珍;

  拍照:郑瑶;

  场地准备:姜媛、云梦;

  维持秩序:黄文燕、林智

  五、活动流程:

  1、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2、请一位幼儿示范介绍穿衣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3、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比赛规则、要求:教师发令后幼儿开始穿园服,一定要在发令后再动手穿衣服比赛才有效,完成后举手表示)

  4、欢迎4个班的参赛选手

  5、开始比赛,其他幼儿呐喊助威

  6、颁 奖:

  分别以幼儿的穿衣速度、整洁度为评分标准,分别评出各班一等奖1名(奖品:竹蜻蜓和大红花)、二等奖2名(奖品:气球和大红花)、三等奖3名(奖品:大红花)。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 9

  设计思路:

  对于刚进入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有一明显的特点,即“胆量不够”。在课堂、游戏各方面都不爱在幼儿面前表现自我,所以只能通过给予一定的胆量知识,让他们学习、体会是必要的。从各方面逐步培养孩子养成多举手,爱举手,勇于参与各种活动的好习惯。《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利用故事中的小动物唱歌方法来引导幼儿杂日常生活中要自然、大胆的表现自己。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学习词:太快、太响、太轻、太慢。

  2、培养幼儿在多人面前较大胆、自然的表述。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小猫小羊小狗小鸡等活动教具一套,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出示故事中的小动物角色,请幼儿辨认,并模仿小动物叫声。)

  二、导入故事

  1、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完整讲述故事一遍,然后启发幼儿共同回忆故事中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A、通过看、想回忆故事中谁参加了唱歌比赛?

  B、小动物们是怎么唱歌的?

  C、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并模仿?

  2、那谁唱得最好呢?(分别让幼儿模仿小鸡、小鸭、小狗、小羊、小猫唱歌。了解“太轻”“太响”“太快”“太慢”的含义)

  3、听录音讲述故事第二遍。

  A、唱歌比赛谁得了第一名?

  B、小猫为什么得第一名?

  4、教师小结:鼓励幼儿再次模仿小猫唱歌,学说小猫唱得不轻也不响、不快也不慢,唱得好听极了。

  三、结束部分:

  教师以歌表演《是谁打碎了花瓶》结束课程,请小朋友欣赏《是谁打碎了花瓶》。查看小班教材故事《唱歌比赛》

  活动反思:

  《歌唱比赛》这则故事生动、形象、短小、精悍,向孩子讲述了唱歌、说话应该“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的道理此则故事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说话习惯,再师幼互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 10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词:太轻、太响、太快、太慢

  活动准备:

  小羊、小猫、小狗、小鸡、鸭子等活动教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中的小动物角色,请小朋友一一辨认,并模仿小动物叫声。

  二、演示教具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提问:

  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故事里讲到了谁?

  三、第二遍讲故事

  启发小朋友共同回忆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提问:

  1、谁参加了唱歌比赛?

  2、它们是怎样唱歌的?

  3、让小朋友分别模仿小羊、小猫、小狗、小鸡、鸭子唱歌,理解“太轻”、“太响”、“太快”、“太慢”的含义。

  四、运用教具再次讲述故事一遍,引导小朋友讨论:

  1、小猫为什么得了第一名?

  2、你以后要怎样唱歌?

  五、鼓励小朋友再次模仿小猫唱歌,知道说话不能太快、太慢,也不能太响、太轻。

  附故事:

  有一天,小鸡、鸭子、小狗、小羊和小猫比赛唱歌,它们请小白兔做评判员。

  小鸡第一个唱:“叽叽叽,叽叽叽。”小白兔说:“小鸡唱得太轻了。”

  鸭子接着唱:“嘎嘎嘎,嘎嘎嘎。”小白兔说:“鸭子唱得太响了。”

  小狗说:“我来唱。”它很快跑到前面,唱:“汪汪汪,汪汪汪。”小白兔说:“小狗唱得太快了。”

  小羊说:“我来唱。”它慢吞吞地走到前面,唱:“咩――咩――咩――”小白兔说:“小羊唱得太慢了。”

  最后,轮到小猫唱。小猫不慌不忙地走到前面,唱起来:“喵,喵,喵。”小白兔说:“小猫唱得不快也不慢,声音不小也不大,好听极了,小猫应该得第一名。”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 11

  活动意图:

  我们班的孩子,已初步学说普通话,愿意和老师、小朋友交流,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可是,有一部分孩子说话时,存在太大或太小,太快或太慢的情况。《歌唱比赛》这则故事生动、形象、短小、精悍,向孩子讲述了唱歌、说话应该“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的道理此则故事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说话习惯,再师幼互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片能够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2、用故事让幼儿感受不大不小、不快不慢的声音是好听的声音。

  重难点:

  幼儿学会分辨不大不小、不快不慢的声音是好听的声音。

  活动准备:

  幻灯片课件、动物配音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1) 交代角色,轻松导入。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它是谁?”(小白兔)

  师:“我们向小白兔打个招呼吧”!幼:“小白兔你好!”

  师:“你们知不知道小白兔今天来干什么呀?我们问问它吧?”

  幼:“小白兔你来干什么呀?”

  兔子配音:“我是来通知你们森林里要开歌唱比赛请你们去个我们当裁判好不好?”

  幼:“好”

  师:“我们看看都有谁参加了比赛吧”(屏幕显示小猫、小狗、小鸭、小羊、小鸡)

  幼:“图上有小猫、小狗、、、、、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在师幼活动中学习并发展语言。

  (1) 幼儿完整的欣赏一边故事。

  (2) 样幼儿看图中进行比赛的动物小鸡、小鸭唱,感知“不大也不小”的声音是好听的声音。(屏幕显示小鸡、小鸭唱)。引导幼儿讲述:小鸡、小鸭应该不大也不小。

  (3) 小狗小羊唱,感知“不快也不慢”的声音是好听的声音。(屏幕显示小狗小羊唱)。引导幼儿讲述:小狗、小羊应该长的不快也不慢。

  (4) (屏幕显示小猫唱)师:小猫长的怎摸样?(引导幼儿把小猫的歌唱声和小鸡、小鸭、小狗、小羊的歌声作比较,在相互交流中评出小猫场地最好听。(屏幕操作将给小猫红星)

  (5) 小结:我们说话、唱歌也要和小猫一样(一起说)“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

  3、练习用“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的声音进行唱歌、背古诗。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把幼儿带入到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在评

  判歌声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把对比强烈的“太大”和“太小”的声音放在一起,“太快”和“太慢”的声音放在一起,让幼儿在自身的经验基础上,去比较、感知不同的声音带来不同的感受。孩子在这样的情境中丰富了经验,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说话习惯也得到了培养。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 1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词:太轻、太响、太快、太慢

  活动准备:

  小羊、小猫、小狗、小鸡、鸭子等活动教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中的小动物角色,请幼儿一一辨认,并模仿小动物叫声。

  二、演示教具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提问:

  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故事里讲到了谁?

  二、第二遍讲故事

  启发幼儿共同回忆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提问:

  1、谁参加了唱歌比赛?

  2、它们是怎样唱歌的?

  3、让幼儿分别模仿小羊、小猫、小狗、小鸡、鸭子唱歌,理解“太轻”、“太响”、“太快”、“太慢”的含义。

  三、运用教具再次讲述故事一遍,引导幼儿讨论:

  1、小猫为什么得了第一名?

  2、你以后要怎样唱歌?

  四、鼓励幼儿再次模仿小猫唱歌,知道说话不能太快、太慢,也不能太响、太轻。

  附故事:

  有一天,小鸡、鸭子、小狗、小羊和小猫比赛唱歌,它们请小白兔做评判员。

  小鸡第一个唱:“叽叽叽,叽叽叽。”小白兔说:“小鸡唱得太轻了。”

  鸭子接着唱:“嘎嘎嘎,嘎嘎嘎。”小白兔说:“鸭子唱得太响了。”

  小狗说:“我来唱。”它很快跑到前面,唱:“汪汪汪,汪汪汪。”小白兔说:“小狗唱得太快了。”

  小羊说:“我来唱。”它慢吞吞地走到前面,唱:“咩――咩――咩――”小白兔说:“小羊唱得太慢了。”

  最后,轮到小猫唱。小猫不慌不忙地走到前面,唱起来:“喵,喵,喵。”小白兔说:“小猫唱得不快也不慢,声音不小也不大,好听极了,小猫应该得第一名。”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04-14

幼儿园小班比赛方案9篇04-14

幼儿园小班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12-07

小班段拍皮球比赛活动方案07-05

幼儿园技能比赛方案09-29

幼儿园比赛活动方案06-27

幼儿园画画比赛方案02-15

幼儿园比赛活动方案05-02

幼儿园技能比赛方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