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时间:2024-12-02 12:14:30 欧敏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通用17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通用17篇)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农经发〔20xx〕6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中农发〔20xx〕11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实施意见》(皖农合〔2020〕38号)文件精神,为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居住权益,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严格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居住权益,破解农民建房问题,加强农民建房用地规划和计划保障,建立健全农民建房审批制度,完善农民建房用地监督管理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先规划后用地。各村(居、社区)要按照美丽乡村总体格局,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镇村规划,有计划、分阶段、有侧重地推进。

  2、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宅基地占用农用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当依法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外的村庄,要通过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村庄整治、废旧宅基地腾退等多种方式,增加宅基地空间,满足符合宅基地分配条件农户的建房需求。

  3、坚持宅基地“一户一宅”。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严禁城镇居民非法购买农村宅基地。

  三、申请条件

  农村村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新申请一处宅基地:

  1、因结婚等原因确需建房分户居住,且原宅基地面积低于分户标准的(包括男方到女方落户);

  2、经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回原籍落户的人员没有住宅需要新建住宅的;

  3、因拆迁、公益建设、土地复垦、村镇规划、自然灾害等原因搬迁需新建房屋的;

  4、区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可以申请宅基地的其他情形。

  对于以下情况不予批准宅基地建设:

  1、宅基地选址不符合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的;

  2、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

  3、将原有住房出卖、出租、赠与或者改作生产经营用途的;

  4、申请另址新建住房,未签订退出原有宅基地协议的;

  5、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

  四、建设规则

  1、宅基地标准。农村村民户均申请宅基地总面积不得超过220㎡,集镇村民户均申请宅基地总面积不得超过160㎡(含住房、附属房、前后庭院等用地)。

  2、房屋层数层高控制。层数不得超过三层,层高不应超过3.5米。

  3、建筑风格要求。践行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符合本地房屋整体风格,具体以住建部门设计为准。

  五、申请审批程序

  (一)申请核实

  村民建房以户为单位书面形式向所在地村民组提出申请(提交承诺书、户口本及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申请表一式四份);村民组在10个工作日内讨论同意后,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申请人姓名、家庭成员、现有住房情况、申请理由、申请建房地点(含四至)、用地面积、拟建房层高及面积等。经公示5日无异议,村民组长签字报请村委会对农户建房申请进行审核;村委会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审核,重点审核材料是否真实有效、拟建房用地是否符合规划、是否存在邻里纠纷等,审核结果在村公示栏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在5个工作日内经村(居、社区)书记、主任会签后,由村级土地专管员统一报送镇办理。

  (二)受理审批

  镇宅基地审批工作推行“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多部门内部联动”的运行模式。在为民服务大厅设立窗口,办理宅基地公开信息、宣传政策、受理申请等业务,窗口工作人员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登记,审核通过转镇宅基地联审联办办公室。镇宅基地联审联办办公室在收到建房申请材料10个工作日内,对符合建房条件的申请人建立台账,召集镇农经、自然资源、城管等部门及村级土地专管员、村民组长实施“一到场”,进行现场勘察调查,出具现场勘察调查意见,填写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审批表。镇自然资源部门具体负责审核拟用地是否在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是否符合土地用途管制等;镇农经部门具体负责审核申请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拟用地位置是否合理、面积是否超标、四至是否有纠纷、申请是否经过审核公示等。镇政府根据联审结果对符合条件的于5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准,发放《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对不符合建房条件的,在3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

  (三)放样验收

  对批准用地建房的农户,镇宅基地联审联办办公室组织人员在5个工作日内实施“二到场”,到现场进行开工查验,实地丈量批放宅基地,确定建房位置。

  镇城管部门、村级土地专管员及村民组长落实“三到场”,镇城管部门具体负责施工过程巡查,村级土地专管员及村民组长负责日常监管。

  农户建房完工后,镇宅基地联审联办办公室组织镇村组人员实施“四到场”进行验收,实地检查农户是否按照批准面积、四至等要求使用宅基地,是否按照批准面积和规划要求建设住房,并出具《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验收意见表》。

  (四)备案颁证

  镇宅基地联审联办办公室按月将农户宅基地审批档案分别报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区不动产管理局等部门备案。通过验收的农户,可以持《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验收意见表》、《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向区不动产登记部门申请办理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成立由分管领导任主任、镇农经站、镇自然资源中心所、镇城管中队等部门负责人为副主任的宅基地联审联办办公室,抽调专人,集中办公,专职农村宅基地政策宣传、申请审批、违法行为查处及信访受理等工作。

  各村(居、社区)成立宅基地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村级土地专管员,明确村民组长职责,做好本村农民宅基地管理等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

  镇政府对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负总责,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履行宅基地用地审查审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农房建设监管等职责。开展农村宅基地动态巡查,结合卫片遥感检查、群众信访举报、媒体舆论监督等措施,发现并依法查处建房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探索将宅基地违法违规行为纳入社会征信系统,将相关失信行为记入其个人信用记录。

  各村(居、社区)作为宅基地管理工作实施主体,承担属地管理责任,具体负责做好本村农户建房需求统计核实、资格审查公示、规划选址、统一申报、建房管理、违法建房线索信息上报、协助证件办理等工作,并将宅基地管理纳入村规民约范围。

  (三)强化工作考核。

  将宅基地管理工作纳入镇中心工作考核,落实镇村组干部网格化责任,进行季度、年终工作考核,据以发放工资。

  (四)加大执法力度。

  1、镇将宅基地违法查处纳入乡镇行政执法范围,对于规划区内未经批准或弄虚作假骗取批准宅基地建房的,由镇政府责令退还所占宅基地,并限期拆除非法占用宅基地上的新建房屋。已依法批准的宅基地,半年以上未使用的,注销批准文书,收回土地使用权。在规划区内超标准建房及规划区外建房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2、对历史形成的宅基地面积超标和“一户多宅”等问题,上报区政府,由镇政府合同相关部门成立专班,按照各自职责划分进行联查联办。

  3、对镇村干部存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及参与、支持、纵容违建等违法违纪行为,由镇纪委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2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湖南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和《岳阳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推进我市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宅基地管理实现“管到”、“管住”、“管好”。

  按照“循序渐进”规律,分步实现从“管到”到“管住”再到“管好”。“管到”即:各级尤其是乡镇依法履职,各相关职能部门依法监管,全面理顺审批、监管和执法三大体系。“管住”即:通过规范审批、严格监管、从严执法,严控新增宅基地违法建设,基本实现违建零增长。“管好”即:全面落实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法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到位,审批、监管、执法规范有序,实现农村村民建房先批后建、一户一宅、适度集中、面积法定、户有所居。

  (二)宅基地改革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盘活利用工作,年内每个县市区有2个以上典型案例和经验被市级以上采纳。

  (三)规范村民建房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继续引导村民适度集中建房,持续开展农村“空心房”整治,力争年内建成200个大、小集中建房点(见附件3),实现村民新建住房适度有序集中。

  二、主要工作

  (一)厘清监管职责。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承担指导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转、纠纷仲裁管理和宅基地合理布局、用地标准、违法用地查处,指导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利用等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计划、规划许可等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安排宅基地用地规模和布局,满足合理的宅基地需求,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和规划许可等相关手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农村住房建设的设计、施工等监督管理服务工作,承担编制和指导示范图集推广、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指导乡镇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等。财政、公安、交通运输、水利、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林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开展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相关工作。各行业管理部门要按照法定职能,理顺行业监管体系,压实监管责任,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依法做好农村住房建设申请、审批、监管、执法和颁证等全程管理工作。

  (二)强化属地责任。按照农村宅基地管理“部省指导、市县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的要求,推动监管重心下移,压实县市区(含非行政区,下同)乡镇两级的属地管理责任。一是强化县市区政府主体责任。统筹建立宅基地管理和规范村民建房管理体系,将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和规范村民建房归并到一个机构,做到上下对口、指导顺畅。建立健全“部门协同,县市区、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县域范围内村庄规划、宅基地用地计划、村民建房全程监管和违法建房查处等工作。二是强化乡镇政府直接责任。推动乡镇实施村民建房有关行政审批、监管和综合执法,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落实乡(镇)域范围内宅基地管理责任,做到谁审批、谁监管、谁执法、谁担责。

  (三)规范审批管理。各级各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规划许可管理工作。一是赋予乡镇审批权。按照法定职责,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政府审核批准。要依法合理赋予乡镇相应审批和执法权限,乡镇成立村民建房规划委员会,依托农业综合服务(农村经营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林业等中心(站、所),建立集建设规划许可、宅基地审批、农房建设设计与施工监管、违法查处等一体的综合管理机构,健全宅基地联审、联办、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村民住宅用地审批权还没有下放到乡镇的县市区,必须依法与职能划转同步下放到位。二是规范审批程序。按照“农户申请、村级审查、部门审核、乡镇审批”的程序,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户,向村级组织提出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书面申请,经村民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公示无异议后,向乡镇政府提交申请。审核中,乡镇农业综合服务(农村经营管理)中心(站)负责审核申请人是否符合建房资格、拟用地是否符合宅基地布局要求和面积标准、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是否经过村组审核公示等,并综合各有关部门意见提出审核建议。自然资源和规划站所负责审核是否符合村庄规划、用途管控要求等,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手续。住房和城乡建设站所负责审核设计方案等;涉及林业、公路、水利、电力、燃气等部门单位的及时征求意见。乡镇要建立宅基地审批管理台账,有关资料留存档案,并及时将审批情况报送县级农业农村(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三是把握审批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各县市区要依照法定程序,抓紧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和批准实施。农村宅基地选址必须符合村庄规划,需占用农用地的,依法按程序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外的村庄,要通过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村庄整治、废旧宅基地腾退等多种方式,增加宅基地空间,满足符合宅基地分配条件农户的建房需求。乡镇要对接县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新一轮空间规划中落实好农村宅基地的选址和用地规模。坚持一户一宅。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户,方可申请一处宅基地。县级政府(管委会)要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和本辖区宅基地供应情况,对建房资格、分户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人多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集中统建、多户联建的方式,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坚持依法管控。不得以各种名义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流转宅基地和强迫农民“上楼”,不得违法收回农户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严禁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严禁借流转之名违法违规圈占、买卖宅基地。坚持按图建房。在乡镇审批环节,应免费提供示范图集给村民选择使用,做到村民新建住房风貌协调、建筑美观、彰显特色。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村民建房应尽量在集中建房点或使用符合村庄规划的原有宅基地、现聚居区或老屋场的缝隙地。拆旧房新选址建房的,原宅基地必须交还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四是严格全程监管。落实村民建房“五有三到场”要求,即有村庄规划、有审批手续、有示范图集、有施工管理、有奖惩措施,批前选址审查到场、开工放线砌基到场、竣工验收到场。乡镇政府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5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核查;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乡镇政府办理乡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农村宅基地审批手续,并在5个工作日内,会同村级组织现场进行免费定位放线;房屋竣工后,乡镇政府应当在收到核定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复核,完成竣工验收,符合条件的及时出具证明。五是优化工作流程。乡镇要建立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多部门内部联动运行办理的工作机制,健全宅基地申报审批操作规范,明确申请条件、审批程序、时限,并向社会公布。宅基地审批通过的,要将《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同时发到建房农民手上,为农民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高效服务。

  (四)压实村组责任。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加强村民自我管理、监督和约束,将宅基地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坚持民事民议民管民办。行使集体所有权。宅基地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建设用地,在村级审查环节,应充分行使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力,通过村民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使宅基地仅限于具备本村建房资格的村民使用。落实动态巡查管控。设立村民建房协管员,对农村住房建设中的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

  (五)查处违法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对违反农村宅基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主要查处“未批先建”、“骗取批准”、“批小建大”、“批东建西”等违法行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包括耕地保护、规划许可、用途管控等方面执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对农村住房建设施工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法定职责,切实履行执法监管责任。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承担全市农村宅基地执法职责,结合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农村宅基地专项执法队伍,依法查处执法区域内的宅基地违法行为和全市范围内重大宅基地违法行为,并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宅基地执法工作。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建立适度规模的`宅基地执法队伍,搞好业务培训,配齐执法装备,及时查处本县市区域范围内的宅基地违法行为。乡镇政府要推进村民住房建设综合执法,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动态巡查制度,对农村村民宅基地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坚决予以处置。遵循“新旧划断”原则,对现有“存量”农村宅基地管理违法行为,依照相关政策规定查处到位;对职能划转交接后,新增加的农村宅基地管理违法行为,按照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由农业农村部门执法机构查处。

  (六)推进宅基地改革。各级要将农村宅基地改革纳入今年农村改革重点内容,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因地制宜探索盘活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在尊重农民意愿并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村集体积极稳妥开展闲置宅基地整治,整治出的土地优先用于满足农民新增宅基地需求、村庄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要全部用于农业农村。

  (七)适度集中建房。依法推进,按照村庄规划引导村民建房适度集中。自治推进,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通过村民自我管理,实现自觉到集中建房点建房。示范推进,提高已经建成的集中建房点绿化美化以及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已经规划的集中建房点的配套设施,吸引村民集中建房。激励推进,各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时兑现集中建房奖补政策,激励村民集中建房。

  三、工作措施

  (一)开展摸底调查。组织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管理情况调查摸底,自下而上,对农村村民建房情况进行全面普查,4月底前基本摸清农村宅基地规模、布局和利用情况。结合今年开展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进一步调查、核实相关数据,全面核准全市宅基地和农房底数。

  (二)完善管理制度。县市区要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本县市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农村宅基地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用地,必须将偏杂屋、庭院围墙纳入宅基地管理范围,并限定在宅基地占地面积之内,具体监管办法由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作出具体规定,从根本上解决乱搭乱建的问题。各县市区实施方案于4月20日前报市主管部门。

  (三)组织分级培训。按照“省培训到县、市培训到乡镇、县培训到村”的要求,组织全市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培训,市直部门业务、执法人员,县市区主管部门、执法机构负责人和乡镇主管领导、业务骨干参加。县市区必须在4月底前完成到村的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培训。

  (四)搞好督促指导。市县乡三级分别设立举报电话,在4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及时受理和查处宅基地违规审批和违法建设等方面投诉,并建立举报、信访处理台账。市本级每季度开展一次明查暗访,重点检查违规审批、监管缺位和新增违法建设查处等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验收,重点检查乡镇审批程序、部门监管责任落实、违法查处和规范村民建房成效等情况。县市区要建立相应督导制度,加大对乡镇宅基地管理工作的督查督办,坚决杜绝监管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

  (五)加大奖惩力度。市、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将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和规范村民建房一并纳入综合绩效考评,并加大分值占比。按照《岳阳市引导农村村民规范建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继续对适度集中建房给予奖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监督管理不到位、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行为处置不力的县市区,进行通报批评、约谈、挂牌督办等处理;对新增违法建设和违规审批的乡镇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水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林业局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县市区要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相关部门人员集中联合办公,及时动员部署,适时调度推进,统筹抓好宅基地管理改革和规范村民建房工作。机构改革后分设农业农村、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岳阳楼区、君山区,要依据相关政策,自行研究确定农口主管部门,4月1日前向市主管部门报备。国有农场、林场、渔场内的农场职工和常住居民的宅基地管理,参照农村宅基地管理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其范围、对象和标准,由相关县市区依据有关政策规定,研究制定具体办法,报市农垦主管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批准后执行。

  (二)整合专业队伍。按照法定职责,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宅基地的行业管理,具体工作由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承担。县市区、乡镇两级要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充实基层宅基地管理工作力量。乡镇设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站)的要做到专队伍、专岗位、专职责;分别设站的保证经管站人员配备,确保工作有人干、责任有人担。

  (三)搞好经费保障。各县区市财政在足额预算安排规范村民建房奖补资金的同时,安排好主管部门的宅基地管理与改革的工作、培训、执法等经费。

  (四)搞好资料移交和信息系统共享。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主动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沟通,收集整理有关宅基地法律法规政策,尽快掌握本地区宅基地管理现状、基本做法、主要问题、工作经验,确保有序推进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支持配合,提供相关资料和共享信息化管理系统(见附件1),确保职责业务移交平稳有序。涉及宅基地的信访问题,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目前仍以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为主,农业农村部门配合,妥善解决;对于职能移交后出现的信访问题,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能职责处理。市、县市区两级行业管理部门和乡镇在5月1日前完成职能划转、工作交接和职责理顺,并同时划定审批、监管、执法责任。

  (五)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和规范村民建房宣传,形成建房户自觉依法申请、村民自觉相互监督、监管队伍自觉履职、违法建房从严查处的良好氛围,全面落实全市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进一步推进规范村民建房再上新台阶。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3

  为贯彻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落实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结合龙山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政策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xx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中农发〔20xx〕11号)。

  (三)《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农经发〔20xx〕6号)。

  (四)《农业农村部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农经发〔20xx〕4号)。

  (五)《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建立联审联管机制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指导意见》(云农经〔2020〕5号)。

  (六)《龙陵县农业农村局龙陵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龙陵县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龙农发〔2020〕164号)。

  二、建立联审工作机制

  (一)建立联审工作机构。为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节约集约用地共同责任机制和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镇级成立由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自然资源管理所、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林业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审联批工作领导小组。村级要落实村民委员会主任负责制,明确一名村委会干部专人负责宅基地工作,村民小组要明确由小组长负责宅基地的申报各项工作。

  (二)依法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规划许可管理。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由镇人民政府汇总后,统一向县级上报办理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镇直各单位、各村(社区)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及属地责任,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组织做好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规划许可有关工作,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办理流程

  (一)农户申请

  1.原址拆除重建所需材料

  (1)农户提出书面申请;

  (2)填写《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表》;

  (3)签订《农村宅基地使用承诺书》;

  (4)其他所需材料:户口本复印件(有农转城家庭成员的两本均需复印)、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申请人结婚证(已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复印件(老证)。

  2.异址新建所需材料

  (1)农户提出书面申请后,先自行到镇自然资源管理所、林业服务中心查询拟用地地类是否符合建设要求,对不符合建设用地要求的,由相关部门当面说明理由,并要求另行选址;

  (2)填写《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表》;

  (3)签订《农村宅基地使用承诺书》;

  (4)农户分家协议(达到分户条件的分家户);

  (5)其他所需材料:户口本复印件(有农转城家庭成员的两本均需复印)、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申请人结婚证复印件(已婚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达到分家分户条件,异址新建后老宅继续保留由其他家庭成员使用的,无需提供;未达到分家分户条件,异址新建后老宅需要拆除复垦的,需要上交原件);

  (6)其他需要异址新建的材料。

  (二)小组审核

  村民小组收到材料后,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先审核申请户是否符合建设条件,核实拟建设地块是否与四邻存在争议,符合建设条件的,由小组长组织召开小组会讨论,经本小组2/3以上农户同意,将结果在小组内公示10天。

  需要提交材料:会议记录、会议签到、会议通过后公示满10天的公示材料,并由小组长在《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表》上签字同意。

  (三)村级审核

  村民小组审核结束后将材料提交至村级,由村级审核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实有效、拟用地建房是否符合村庄规划、是否征求了用地建房相邻权利人意见等。审查通过的,由村(居)委会主任在《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表》签署意见并盖章。村级收集汇总后于每月25日—30日以村为单位报送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向春黎)。

  (四)镇级联审

  镇级收到申报材料后先行审核资料是否完整齐全,如不完整的,现场返还要求补齐,资料齐全的交至联合审查组,联合审查组于每月1日至10日进行联合审核。

  1.严格落实部门联审职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宅基地合理布局要求和面积标准、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是否经过村组审核公示等,并综合各有关部门意见提出审批建议。自然资源管理所及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审查用地建房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要求,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可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规划许可。涉及林业、水利、电力等部门,申请人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取得相关部门意见。

  2.严格落实农村宅基地“三到现场”制度。收到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后,由镇人民政府组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自然资源管理所、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林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实地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和地类等。经批准用地建房的农户,应当在开工前向镇人民政府申请划定宅基地用地范围,镇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自然资源管理所、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林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到现场进行开工查验,实地丈量批放宅基地,确定建房位置。农户建房完工后,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实地检查农户是否按照批准面积、四至等要求使用宅基地,是否按照批准面积和规划要求建设住房,并出具《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验收意见表》。通过验收的农户,可以向不动产登记部门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

  3.明确联合审查时限要求。镇人民政府自受理宅基地和建房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农用地转用审批时限不包含在内。10个工作日内不能办结的,经镇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经审核认为符合申请条件的,镇人民政府自做出准予批准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申请宅基地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由镇人民政府将审查通过的材料组件报送至县级办理用地转用手续。申请不予批准的,在作出不予批准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经依法批准的宅基地,村民委员会要及时公布审批结果。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建立宅基地用地建房审批管理台账,有关资料归档留存,并及时将审批情况报县级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备案。

  4.依法落实农村宅基地资格权。各村(社区)可以借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定成果,从源头上防止不具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员获取农村宅基地资格权。村民异址新建(含分户)申请农村宅基地时,先提供原址户口簿复印件,待按新址办理完落户(分户)手续后再补交新的户口簿复印件。

  5.严格落实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严格遵守《土地管理法》《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等法规关于农村宅基地面积标准的规定。在新的宅基地标准未出台之前,继续按《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保政办规〔2018〕1号)文件“第十七条”规定执行:1.城镇规划区建设用地范围外符合审批条件的坝区,每户最多不得超过150平方米;2.山区、半山区及边疆少数民族乡镇,占用耕地的,每户不得超过170平方米;占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的,每户不得超过180平方米;占用废弃地、未利用地的,每户不得超过200平方米。

  四、农村宅基地报批的基本要求

  (一)农民建房必须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集镇、村庄建设规划(县城中心城区按照城市规划的相关规定执行),严禁在规划区外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各村(社区)必须在每年9月15日前上报下年度辖区内村民建房新增建设合理用地计划到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汇总后上报县级审批。

  (二)严格宅基地的申请条件。宅基地用地选址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要求的',不符合“一户一宅”或用地限额规定的,农村村民将原有住房出卖、出租或赠与他人后再申请宅基地的,申请另址新建住宅不签订旧宅基地退出协议的,一律不得核发乡村规划许可证、不得批准宅基地用地。

  (三)农村村民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应合理利用和节约集约用地,充分利用村内旧宅基地、空闲地和未利用地。凡能利用村内旧宅基地、空闲地和未利用地的,不得新占其他土地。禁止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严禁不批就用,边批边用。在尊重农民意愿并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村集体积极探索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整治,整治出的土地优先用于满足农民新增宅基地需求、村庄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

  (四)城镇居民不得占用农民集体土地,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

  (五)申请使用农村宅基地的条件。申请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从事生产经济活动,并承担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等义务的前提下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可申请农村宅基地:

  1.多子女家族,有子女已达到婚龄,确需分居立户(分居立户后父母身边必须有一子女)。

  2.因国家建设原宅基地被征收的。

  3.因自然灾害或实施村镇规划、土地整理需要搬迁的。

  4.原宅基地面积小于户均标准面积80%的。

  5.迁入农业户口落户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经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承包田,同时承担村民义务,且在原籍没有宅基地的。

  6.因外出打工、上学、被劳动教养、服刑等特殊原因将原农业户口迁出,现户口迁回,且无住房的居民。

  7.原本村现役军人配偶,且配偶及子女已落户本村组、无住房的。

  (六)农村宅基地的收回。下列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由村民委员会或集体经济组织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县自然资源局和农业农村局等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收回:

  1.实施村庄和集镇进行旧村庄改造需要调整的宅基地。

  2.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占用的宅基地。

  3.农村村民“一户一宅”之外的宅基地。

  4.农村“五保户”腾出的或者其他村民迁居退出的宅基地。

  5.自依法批准之日起连续2年未建设的宅基地(因不可抗力或政府行为造成动工迟延的除外)。

  6.不按批准的用途使用的宅基地。

  7.不按批准地点建设或骗取批准的宅基地。

  8.县人民政府规定应当依法收回的其他宅基地。

  五、建立联管工作机制

  (一)严格农村宅基地联合执法。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镇级成立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自然资源管理所、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林业服务中心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工作组开展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置涉及宅基地的各类违法行为,指导村级组织完善宅基地民主管理程序,探索设立村级宅基地协管员。

  (二)加强农村宅基地日常监管。各村(社区)要整合力量配合县镇两级依法监管、共同负责,建立农村宅基地联合监管机制,共同遏制各类违法占地建住宅的行为。根据上级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有关部署要求,村民乱占耕地建住房违法案件存量、增量的时间界定为2020年7月3日。按照“消化存量、遏制增量”的原则,强化源头管控,严格执法查处,对增量实行零容忍。对历史形成的“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乱占耕地建房、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问题,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分类进行认定和妥善处置。

  (三)严格执行《八不准》要求。农村个人建房应严格执行《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127号)要求,“八不准”:一是不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二是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三是不准在流转买卖的耕地上违法建房;四是不准在承包耕地上违法建房;五是不准巧立各种名目占用耕地违法建房;六是不准违反“一户一宅”规定占用耕地建房;七是不准非法出售(出租)耕地给他人建房或者将乱占耕地建的房屋出售(出租)他人;八是不准违法审批占用耕地建房。

  六、做好农村宅基地管理基础工作

  (一)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村民住宅建设应当符合县区及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村民在村庄规划区内选址建设住宅的,应依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尚未编制村庄规划或村庄规划暂未批准的,可按照用途管制要求和建设管控要求,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注明建设管控要求和约束条件,规范村民住宅建设行为。要充分考虑当地建筑文化特色和居民生活习惯,因地制宜提出住宅的规划设计要求。对乱占耕地、未经审批、未经规划许可或未按规划许可内容建设的,坚决依法查处。

  (二)加快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进度。按照《云南省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指导意见》(云自然资〔2020〕1号)等要求,加大宣传,加快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度,为农村宅基地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支撑。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审批管理事关全镇农民居住权益,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对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压实工作责任,严格审批程序,确保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二)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短信、会议等手段,扎实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分层次分类别广泛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和规范农村建房普法宣传。

  (三)严肃工作纪律。在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中要严守工作纪律,不得优亲厚友、违规审批等,如出现违规违法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八、附则

  (一)本实施方案中的所有规定与法律及各种上级政策有冲突的,从其规定。

  (二)本实施方案为暂行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如有新的规定出台,按新规定执行。

  (三)本实施方案由龙山镇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4

  根据省委办省政府办《江西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行动方案》(20xx—2024年)(赣办发〔20xx〕1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稳慎推进,夯实工作基础,理顺管理职责,完善监管机制,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路径,加快建立“依法取得、节约利用、权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有序、管理规范”的农村宅基地体制机制。

  到20xx年,乡镇简约高效的宅基地审批机制、部门分工明确的职责体系初步搭建,建成乡镇“一门式”办理宅基地联审联办窗口,制订《赣州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完成705个重点村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农村宅基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基本到位。到2024年,农村新建房屋违法违规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宅基地审批、监管水平大幅度提升,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路径,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更加健全、权益更有保障、利用更加有效、管理更加规范,努力打造“宅改”“赣州经验”。三类县(分类名单见附件1)具体目标任务是:

  一类县主要是“4+9”,即基本完成“四项基础”工作,同时按照中央要求和时间节点,整县推进9项改革试点任务,打造在全国、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大余“宅改”样板。

  二类县主要是“4+7”,即做实“四项基础”工作,同时从9项改革试点任务中选择7项开展探索试点(“探索赋予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功能”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跨村集体流转>”2项除外),探索出2种以上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路径。

  三类县主要是“4+2”,即统筹推进夯实“四项基础”工作,同时开展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与健全宅基地监管机制2项工作,探索出1种以上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路径。

  二、工作重点

  (一)扎实做好四项基础工作

  1.摸清农村宅基地底数。在充分共享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房地一体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摸清农村宅基地数量、布局、权属、利用状况等基础信息,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完善。探索农村宅基地信息及审批管理系统建设,推进宅基地申请、审批、流转、退出、违法用地查处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加强政府部门间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建立健全宅基地统计调查制度。

  2.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制定“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分类分年度推进,优先完成大余县、全南县、崇义县和“宅改”试点村村庄规划;解决好农村“哪里能建房、哪里不能建房的”问题,引导农村居民相对集中建房。探索建立规划“留白”机制,指导和监督农民严格按规划开展农房建设。健全农民建房新增建设用地规划和计划指标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建房用地需求。加大传统村落、建筑、特色民居和历史文物保护力度,保留乡村景观风貌,确保符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3.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历史上形成的“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占用宅基地等历史遗留问题,在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意见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时期、不同情形,采用不同方法,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处置措施,予以妥善处理。开展农村房屋突出问题整治,杜绝新增违法违规建房。

  4.做好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登记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数据库。推进不动产登记窗口向乡(镇)延伸,推行乡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一窗综合受理”,让农民办理日常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更加规范便捷。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成果实时更新。强化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成果在农村管理中的应用。切实保障妇女及其他成员的共有权利。

  (二)积极推进改革试点九项重点任务

  1.完善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机制。发挥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所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健全宅基地管理章程,探索依法依规、务实管用的工作规程,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履行宅基地规划、分配、调整、收回、监管等职责的具体制度。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讨论决定宅基地重大事项的程序,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立健全县(市、区)和乡(镇)政府对集体宅基地管理情况的监督机制。

  2.探索宅基地农户资格权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县级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认定管理办法,进一步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人认定和登记工作。按照“一户一宅、限定面积”的原则,细化以农户为单位分配取得、保留和重获宅基地的具体条件和实施办法。探索通过分配宅基地之外的其他方式实现宅基地资格权的多种路径。

  3.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在落实宅基地所有权和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的基础上,以县(市、区)为单位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标准和条件,建立财政、金融等政策扶持体系,研究制定农房继承管理机制的制度安排和具体路径。积极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鼓励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支持乡贤等各类返乡人员及有实力、有意愿、有责任的`企业有序参与盘活利用,允许各类返乡下乡人才在符合国家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打造一批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治理示范村。

  4.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按照主管部门要求,指导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明确贷款业务要点,加大创新支持力度,简化贷款管理流程。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的价值评估和处置方式,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建立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风险的缓释和补偿机制,防范化解抵押风险。

  5.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落实允许进城落户农民依法退出宅基地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鼓励多种方式腾退农村宅基地,研究制定农民自愿申请、有偿退出宅基地的实施办法和补偿政策。以县(市、区)为单位探索出台宅基地和农村房屋价值评估机制,科学合理评估宅基地和农房价格;因地制宜制定历史遗留“一户多宅”无偿退出办法;探索制定暂时退出、永久退出等不同形式的具体办法。对退出的宅基地开展有序整治利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审慎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腾退的宅基地优先用于满足本地农民建房、乡村产业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等需求。

  6.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偿使用符合规定标准宅基地的基础上,对历史上形成的“一户多宅”和超标准宅基地,以及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继承农房或其他合法方式占用的宅基地,探索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实施的有偿使用制度。县乡制定有偿使用的原则意见,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制定宅基地择位竞价制度、有偿使用费收缴管理机制。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民主协商形式,因地制宜确定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条件、标准和方式。

  7.健全宅基地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宅基地征收、流转、退出、经营等收益主要由农民获得的保障机制。对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使用权流转后集体取得收益部分,作为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纳入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统一管理。通过村规民约、民主协商等有效形式,制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普遍认可的宅基地收益分配实施办法,并自觉接受审计监督。

  8.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乡镇按照“六有”(有多部门联动的机构、有审批监管人员、有办公场所、有实用性村庄规划、有办事指南、有户型图和效果图)的标准,设置“一门式”宅基地联审联办窗口,建立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联审联办制度,理顺管理职责,完善审理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县级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统一制作建房户型图、效果图,由乡镇政府免费提供给建房户和农村建筑工匠,引导推广使用。建立健全审批台账报送制度,乡镇政府及时将审批情况报县级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建及林业部门备案。涉及占用农用地的,按有关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9.健全宅基地监管机制。出台《赣州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县级农村建房管理办法,规范农村建房全程监管。制定乡镇、驻村干部、村干部对农村宅基地全程监管的具体措施,全面实行包片网格化监管。加强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强化执法责任,完善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果。严格落实宅基地申请时审查到场、批准后丈量批放到场、住宅建成后核查场、建房现场有公示牌的“三到场一公示”要求,公示牌上除载明建房有效信息外,还应公布举报电话。加强农房质量和风貌管控,引导农民建房选用体现地域特色、符合村庄整体风貌要求的农房图集,探索建立新建、改扩建农房带图审批监管制度。推动宅基地数字化监管。建立宅基地监管举报奖励和责任追究机制。

  三、实施步骤

  一类县按照中央国家试点时间节点要求予以推进,二类和三类县20xx年启动,并按以下步骤稳慎推进相关工作。

  (一)准备部署阶段(20xx年4月—6月)。二类和三类县工作和方案要精准对标对表,研究制定三年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经本级党委和政府审定,逐级上报备案。县、乡两级明确承担宅基地管理职责的机构,配足配强人员。建立健全宅基地管理工作队伍,开展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县级要谋划研究制定宅基地审批和监管试行制度及农民建房管理办法。二类县、三类县要根据“宅改”目标任务制定配套的政策制度。

  (二)先行先试阶段(20xx年7月—12月)。切实抓好“四项基础”工作,明确县乡两级宅基地执法监管机构及村级协管工作,强化执法手段,保证“宅改”依法有序推进。搭建“一门式”办理宅基地审批制度框架,所有乡镇建成“一门式”联审联办窗口。县级指导乡镇因地制宜制定“宅改”工作流程(操作指南)、相关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在每个乡镇精心选择选1-3个行政村开展试点。

  (三)压茬推进阶段(2023年1月—2024年9月)。持续推进宅基地调查摸底和数据更新系统化、村庄规划编制可视化、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分类化、确权登记颁证凭证化。根据“宅改”任务轻重,以乡镇为单位,分3个批次选择若干村庄,每批次为期6—8个月,前后衔接、压茬推进,逐步形成宅地基“三权分置”有效路径。其中二类县在总结完善前期试点工作经验和制度机制的基础上,把“宅改”全面持续引向深入,促进改革措施相继落地,基本确立宅基地分配、流转、退出、使用、审批和监管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三类县逐步建立完善宅基地审批和监管制度体系,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路径。

  (四)考核评估阶段(2024年10月—2024年12月)。根据国家和省、市考核评估有关要求,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考核评估办法。一类县由国家和省负责考核评估,市级协调配合并加强各县(市、区)的日常监管;二类县由省负责考核评估;三类县由市级负责考核评估。各县(市、区)负责抓好对乡镇的考核。各县(市、区)每年形成年度工作报告和批次评估报告,2024年底前形成全面系统的总结报告,逐级上报。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赣州市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专职副书记、市政府分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局、市公安局、市政府金融办、赣州农校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建立工作专班,从成员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构,切实按照重点任务责任分工(见附件2),主动担当,细化措施,相互协作,全力履行牵头或配合职责,形成改革强大合力。

  (二)强化政策扶持。把宅基地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宅基地改革试点与规范管理各项经费需要。强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扶持,通过宅基地规划整治增加用地指标,支持“宅改”顺利实施。优化金融服务,促进金融资源和农村土地资产有机衔接,发挥金融服务效能,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为“宅改”提供金融支持。

  (三)讲究工作方法。各地要加强统筹协调,按程序、分步骤有序实施改革,确保改革工作实而又实、细而又细。要强化系统集成理念,将宅基地改革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房突出问题整治、乡村治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发展等有机融合推进,扩大改革效应。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宅改”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注重发挥农民建房理事会积极作用,引导好、解决好农民合理诉求。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矛盾风险排查处理机制,提高应对网络舆情和突发聚集性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强宣传引导,编印政策宣传手册、问题解答等宣传资料,抓实县乡村干部以及农民代表政策培训,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改革试点的积极性,营造浓厚改革氛围。

  (四)强化督导考核。强化宅基地改革工作的督查与业务指导,建立月报制度,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参照省级做法,将“宅改”试点工作情况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实施乡村全面振兴行动考核内容,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坚持先立后破,先行先试,边改边完善,探索一批“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惠群众、显成效”的鲜活经验。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5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事关农村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乡村振兴、建设秀美乡村的重要环节。根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农村建房违法违规占地集中整治和宅基地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赣国土资字【20xx】77号)、《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宅基地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赣国土资字【20xx】101号)和《东乡区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东府发【20xx】21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农村宅基地管理,结合我镇试点工作实际情况,在进行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全镇坚持和维护好农村“一户一宅”制度,探索农村宅基地管理新机制,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宅基地权益,节约和集约使用农村土地;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实现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序退出,激活农村沉睡集体资产,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我镇乡村振兴战略平稳有序推进。

  二、工作原则

  (一)坚守底线,保障权益。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宅基地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土地权益。

  (二)政府引导,集体主导。坚持政府引导,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村民理事会自我管理作用。激发群众参与农村宅基地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农村宅基地分配权更趋公平、合理,形成推动改革、强化管理的合力。

  (三)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结合实际,既有条件、按程序、分步骤稳妥推进,坚持延续“三拆四清”政策,合理引导被拆除后宅基地退回集体经济组织,确保社会稳定,又大胆探索,进一步创新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和模式,不断总结、完善和积累经验。

  (四)加强宣传,先行先试。把宣传工作贯穿到农宅改工作的始终,采取电视、报纸、微信、专家指导、集中培训、开设宣讲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解读农宅改相关文件政策,按照稳妥有序、分步推进的原则,鼓励先行先试,坚持以“政府领导、国土指导、乡镇统筹、村级实施、经验引导、群众主体”为工作主线,让先行先试的村组享有宅改和秀美乡村建设更多的政策扶持,从而带动更多村组群众主动参与宅改工作。

  (五)合理利用,节约集约。坚持规划先行,着力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着力盘活存量宅基地,建立健全合理用地合理用地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三、工作任务

  (一)强化农村宅基地管理基础工作

  1.建立农村宅基地档案。加快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以“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确权登记发证为契机,充分利用“房地一体”基础数据,对农村宅基地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一户多宅、超占面积、超高超大、闲置房屋、村内空地、附属设施、户籍信息以及买卖宅基地等进行准确登记,掌握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完善宅基地档案。

  2.严格执行村庄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要求,推行“多规合一”,严格执行村庄规划,严格控制村庄用地规模,控制村庄外延扩张。把乡村规划贯穿宅改的始终,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为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探索出一条生态、文明、富裕之路。

  (二)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管理秩序

  1.严格“一户一宅”政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坚决执行“一户一宅”政策不动摇,坚持“建新拆旧、法定面积”的基本原则,同时严格建筑面积不突破350平方米、建筑层数不超过三层的农村建房管理规定,建筑风格可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尊重历史、人文、现代等相结合的风格落实。

  2.规范农村建房管理。严格落实农村宅基地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审批结果、建房名单“四个公开”和选址到场、放线到场、下地基到场、巡查到场、竣工验收到场,建房挂牌公示(建房户姓名、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房屋层数、设计方案等)“五到场一公示”等制度,协调处理好村内农民建房选址、轮候排序和承包地调整等工作,优先解决无房房、危房户建房需求。

  3.提高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建立农村宅基地统一规划、统一整治、统一使用、统一管理的制度体系,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落到实处。依据村庄规划,严格控制村庄用地规模,科学规划用地布局,鼓励和引导农民建房充分利用现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低丘缓坡非耕地等土地资源。

  4.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地建房。严禁城镇居民利用农村宅基地建别墅和私人会馆,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不动产权证。

  (三)进一步推广完善宅改试点颁发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新举措,实现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1.推广完善农村宅基地自主管理机制。制定完善农村宅基地自主管理制度,强化管理职能。正确引导全镇试点村在区政府下发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其他乡镇试点经验,建立符合我镇试点村发展需要的农村宅基地自主管理机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村民理事会在宅基地申请、退出、收益分配等事务中的自主管理作用,强化村民事务理事会宅基地管理职能,保障宅基地管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2.推广完善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机制。在区政府下发的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机制基础上,依据调查摸底数据,全面摸清超标准占用宅基地和“一户多宅”的情况,综合分析历史成因,总结其他乡镇试点经验,制定符合我镇试点村发展需要的有偿使用制度,明确有偿使用标准,建立有偿收益收缴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3.推广完善农村宅基地自愿退出机制。在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坚持合理补偿、统筹推进原则,制定符合试点村发展需要的农村宅基地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及鼓励逐民放弃宅基地进城等办法,探索相应政策完善农村宅基地自愿退出机制。

  4.探索实现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坚决落实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保障宅基地资格权归农户不动摇,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进一步明确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让农民的财产权权能不断扩大,激发农民财产权的使用效能。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9月30日前)。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大力营造宅改氛围,做到家喻户晓,转变群众观念,变“要我改”为“我要改”。统一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防止误解和偏差,赢得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

  (二)制订方案阶段(20xx年10月15日前)。各村试点村组要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节点、方法步骤和责任分工等。

  (三)培训方案(20xx年10月20日前)。对全镇试点村组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政策进行解读,组织培训人员讨论,把不懂的和不理解的通过讨论弄懂、弄明白,一定要让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村民事务理事会人员都能对法律、法规、政策进行解释,都能操作,才能保证宅改工作有序开展。

  (四)调查摸底阶段(20xx年11月10日前)。结合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摸清农村房屋权属、房屋建设情况和农村建设用地情况等底数,调查农民建房意愿,稳妥推进宅基地管理改革。

  (五)实施阶段(20xx年12月31日前)。借鉴余江的宅基地改革经验,结合区政府在小璜下湖村前期试点实际,我镇选择下马村小坑,詹圩村冯家小组、流址小组、卢家小组,荫岭村龙岗山小组三个村5个村小组“三拆四清”、新农村建设、群众基础较好的'村组为试点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编制或修订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形成合理实用、可操作、能落地的规划体系。研究制订和完善农村宅基地保障和取得、审批制度,宅基地有偿使用、宅基地退出、宅基地流转、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等管理办法,探索可行、管用、易操作、管长远的长效管理机制。试点村组形成阶段总结于20xx年12月底报镇宅基地管理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6月底前)。在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推进我镇宅改工作。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握改革节奏,牢牢掌握改革的主动权。

  (七)总结经验阶段(20xx年6月底)。全镇各村委会对宅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系统的总结报告和相关制度,于20xx年6月30日前报镇宅基地管理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土管班子成员及驻试点村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综合执法组、国土所、规划所、各村书记为成员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试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陈晓东兼任。同时负责宣传、业务指导、工作督导。

  各试点村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集中人员、集中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确保我镇农村宅基地管理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稳妥推进。各试点村要通过动员会、推进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防止发生聚集性事件。

  (三)总结经验,健全制度。各试点村要注重总结工作经验,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同时把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与秀美乡村建设、规范农村建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6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要求,根据我乡实际情况,决定在全乡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排查化解范围

  (一)农村宅基地纠纷

  因宅基地确权、权属、审批、占用、处置和住宅继承、拆迁安置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纠纷。

  (二)农村承包地纠纷

  因承包地确权、权属、处置和农村机动地发包、四荒地发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纠纷。

  二、时间安排

  专项行动从20xx年1月开始,至20xx年6月中旬前基本完成。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1月20日前)。各村要积极动员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定时间、定任务、定要求,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网络,为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全面排查阶段(20xx年1月20日-3月31日)。按照“乡联村干部包村、村包干部包组”要求,各村深入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对本辖区的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进行全面排查,坚持边排查边化解。以村为单位,逐户调查填写《入户调查登记表》,建立问题排查化解台账。要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填写《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明细表》以及《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汇总表》,统计汇总本地排查情况,并形成矛盾排查报告,于3月20日前一同上报乡专项行动小组办公室。

  (三)调处化解阶段(20xx年4月1日-5月31日)。各村要按照排查化解工作方案和相关政策要求,依法依规开展纠纷化解,做到分类处置,不搞“一刀切”。对《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违法建房的通知》(20xx年8月17日)印发前违法占地建房引起的纠纷,要结合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工作,先试点探索解决办法,再扩大范围逐步化解。乡党政联席会议将根据纠纷化解情况,组织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进行专项督查。

  (四)巩固提升阶段(20xx年6月1日-6月25日)。适时对专项行动情况进行“回头看”,查找不足,全面整改,确保专项行动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持续巩固专项行动成效。6月15日前,各村要认真总结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并报至乡专项行动小组办公室。

  三、工作措施

  (一)深入开展排查。各村要对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对群众举报、媒体披露等社会关注的问题线索进行重点深入排查,分级逐一建档立册,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排查有台账、化解有档案。

  (二)积极稳妥化解。对摸排出的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做到边排查边化解,各村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积极调处化解排查出的`纠纷。对一时难以化解的纠纷,要层层落实包案化解责任。要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坚持一事一策、一人一策,积极稳妥化解。

  (三)建立长效机制。整合力量,健全工作网络,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建立信息预警、教育疏导、研究分析、集中调处、联合督查、回复反馈等制度机制,做到标本兼治、常抓不懈。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五里乡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具体承担日常工作,组织开展督导、调研,移交重点线索,调度通报进展情况,汇总摸排有关情况。由各联村科干牵头负责,加强对各村排查化解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推动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各村在推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报专项行动小组,由专项行动小组提交乡党政联席会研究解决。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柴雄文为办公室主任,王逢林、张志华、沈超、吴凯为成员。办公室负责做好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的政策培训、督查指导、资料收集、材料上报及其它日常工作。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村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细化责任分工,充分利用元旦、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员相对集中的有利时机,组织精干力量进村入户排查、入细入微化解,要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排查深入、化解有效。乡直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强化联动,形成合力,推动排查化解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从源头化解纠纷的方法路径,真正将宅基地承包地纠纷化解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纠纷不出村、一般纠纷不出乡、重大纠纷不出县。要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处理、纠纷仲裁、司法诉讼等手段,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努力发挥社会组织、民间组织的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动态管理,坚持边排查边化解。对重大矛盾纠纷,采取挂牌督办、领导包案等方式,及时调处。对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因素的矛盾纠纷,要统筹研究调处化解的针对性措施。

  建立乡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排查化解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协调各单位做好排查化解相关事项,督促各村认真抓好排查化解工作任务。由乡长李东海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副乡长刘源担任副召集人,联席会议主要用于必要时进行会商研究解决排查化解工作中碰到的重难点问题。

  (四)强化宣传引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跟踪报道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及成效,营造良好氛围。

  (五)强化信息报送。各村要在开展专项行动的同时,要及时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对发现的重大情况第一时间报告专项行动小组。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7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决策部署,审慎稳妥推进全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厅字〔20xx〕18号)、《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行动方案(20xx-2024)>的通知》(赣办发〔20xx〕12号)及湖口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口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xx-2024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县有关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求,根据“强基础、严规范、分类推、建体系、促改革”的工作思路。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以保障农民基本居住权为前提,以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体系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夯实工作基础,理顺管理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先立后破、稳慎推进,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路径和办法,为建立依法取得、节约利用、权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有序、管理规范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形成一套“可复制、好推广、利修法、惠群众、显成效”的经验做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严守底线,“三权分置”。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积极稳慎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

  坚持党建引领,农民主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权益。

  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聚焦主要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坚持制度设计和基层创新相结合,不搞“一刀切”,分类探索多种方法路径,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以规划引导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乡村建设行动和乡村产业发展,提高改革系统性和有效性。

  (三)主要目标

  到2023年12月,基本在全镇完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基础性工作,宅基地规范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更加健全、权益更有保障、利用更加有效、管理更加规范,并在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住宅类)分类处置上“作示范、勇争先”,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的实践成果。

  二、试点主要内容

  (一)完善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机制。

  1.明晰宅基地所有权归属。根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结合清产核资工作,将宅基地所有权确权到不同层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并依法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对于一村多组的自然村,试点探索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联组集体经济组织,落实宅基地所有权行使主体。

  2.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管理制度。制定宅基地管理章程或办法,建立村组《村民建房审查细则》、《村民建房管理办法》、《宅基地分配办法》等宅基地管理制度,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宅基地规划、分配、调整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宅基地使用、流转、退出、抵押、担保、收益分配等进行审核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制度,推行宅基地精细化管理。

  3.健全宅基地所有权运行机制。发挥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注重发挥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作用,明确权利义务,建立激励机制,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履行宅基地规划、分配、调整、使用等职责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完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宅基地重大事项程序,健全议事协商机制和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二)探索宅基地农户资格权保障机制。

  1.探索宅基地资格权的认定办法。在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成果,完善《均桥镇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认定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人和资格权户的认定和登记工作,推行宅基地管理信息化建设。

  2.探索农民“户有所居”的多种保障方式。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传统农村,继续完善“一户一宅、限定面积”的分配宅基地建房方式,细化以农户为单位取得宅基地享有条件和实施办法。对人均耕地较少、易遭水患、自然资源禀赋差的村庄,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引导村庄农民向集镇及中心村庄集中,探索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的保障方式。在引导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始终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不强行推进村庄撤并,不强制农民搬迁上楼,不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3.探索宅基地资格权的多种实现形式。探索通过分配宅基地之外的其他方式实现宅基地资格权的可行性,探索一定条件下宅基地资格权的保留和重获机制。在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探索制定优惠政策,引导进城农民退出宅基地资格权或宅基地使用权购买商品房政策办法;探索在一定时间节点后固化宅基地资格权的可行途径和具体办法。

  4.健全农民建房新增建设用地规划和计划指标保障机制。将农民建房新增建设用地规划的保障措施纳入“十四五”规划,在县、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合理确定宅基地的规模和布局,预留适度的农民建房空间。改进土地计划管理方式,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单列安排不低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需求,年底实报实销,并统一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三)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1.建立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内部流转机制。在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和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的基础上,按照“一户一宅、限定面积”的要求,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湖口县农村宅基地流转暂行办法》规定,制定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流转退出“一户多宅”、超面积占用宅基地和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退出占用宅基地的办法,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转让、互换、赠与的管理规定,鼓励农村村民流转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或闲置住宅,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倒逼宅基地流转循环使用。参照城镇土地收储模式,探索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储农民退出的宅基地和规划预留的宅基地,切实行使所有权。

  2.探索返乡人员参与提升宅基地利用效益的机制。在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探索返乡下乡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回村继承农房、改建翻新继承农房宅基地使用权管理办法。

  3.探索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发展乡村产业的途径。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依法依规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发展符合农村特点的农家乐、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探索返乡下乡人员回村租用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经营收益分配等相关政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4.探索跨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制度。针对宅基地使用权跨集体经济组织流转,要严格限制流转对象、时间、方式,防止出现违法违规买卖宅基地、城镇居民下乡买地建房等问题。依法保护城镇居民、工商资本等租赁农房居住或开展经营的合法权益,明确租赁合同的规定期限。

  (四)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

  在防范风险、权属清晰和保证农民有稳定住所的前提下,探索赋予农民组织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经济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功能。

  1.开展抵押贷款业务。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积极稳妥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明确贷款对象、贷款用途、产品设计、抵押价值评估、抵押物处置等业务要点。积极开展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收储的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含房屋财产权)、规划预留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探索,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财产性价值,激活农村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资源要素。结合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的权能属性,在贷款利率、期限、额度、担保、风险控制等方面探索加大创新支持力度,进一步简化贷款办理流程。

  2.完善扶持引导政策。相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差异化监管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集体经济组织收储的宅基地使用权(含房屋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对开展相关抵押贷款业务并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运用支农再贷款予以支持。

  3.探索抵押物处置机制。探索“三权分置”条件下,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集体经济组织收储的宅基地使用权(含房屋财产权)作为抵押物的价值评估和处置方式,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地价评估办法,保障抵押权人合法权益。因借款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在保证农民基本居住权的前提下,允许抵押权人依法采取多种方式处置抵押物。

  4.健全风险保障机制。因地制宜采取利息补贴、发展政府支持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建立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集体经济组织收储的宅基地使用权(含房屋财产权)抵押融资风险缓释和补偿机制,防范化解抵押风险。积极推进农民住房保险工作,扩大保险覆盖范围。

  (五)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1.完善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制度。重点是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的安置补助办法。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退出宅基地区分暂时退出(退出使用权保留资格权)、永久退出(同时退出使用权和资格权)等不同方式,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和鼓励政策。对暂时退出的,探索由政府补助购买商品房或安置房政策;对永久退出宅基地的,类似于集体征收宅基地,由集体给予合理补偿。

  2.分类退出多占、超占、违法违规占用的宅基地。对“一户多宅”、超标准宅基地,以及违法违规占用宅基地等,区分不同情形处理:有合理原因的(如因继承、赠与等合法方式占有两处以上宅基地等),探索采取有偿方式引导退出;违法违规占用的,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处置,应当退出的要予以退出;恶意强占多占的、建设超大庭院的、影响交通出行的,要坚决拆除退出。

  3.健全退出宅基地价格评估和补偿机制。参照征地的基准地价,制定全县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自愿有偿退出的宅基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宅基地使用权人参考基准地价商定补偿费用。退出宅基地上有房屋及附着物的,应委托有相关资质的估价机构评估确定其补偿标准,取得产权人同意的也可以按照议价方式确定其补偿标准。

  4.探索退出宅基地统筹利用政策。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按照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绿则绿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采取整理、复垦、复绿等方式,对退出宅基地有序开展整治,面积大的可预留宅基地,零星地块可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游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创新“一村一品”理念,促进林果业及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产业发展。

  (六)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在对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符合规定标准的宅基地实行无偿使用的基础上,探索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实施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1.确定有偿使用的范围。充分利用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成果,全面准确摸清超标准占用宅基地和“一户多宅”、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继承农房或其他合法方式占用的宅基地等情况,广泛征求农民意见,因地制宜,确定宅基地有偿使用的.范围。

  2.明确有偿使用的标准和方式。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封闭运行,民主协商确定有偿使用的标准和方式,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下的有偿使用制度。

  3.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偿使用费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取、管理和使用,行政村要对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的收取工作给予支持,建立健全对超占多占宅基地收取有偿使用费的长效机制。强化措施,建立联合惩戒机制,保障有偿使用费收取到位。

  (七)健全宅基地收益分配机制。

  1.探索农民宅基地收益保障机制。优化宅基地收益分配,保障宅基地用益物权,建立健全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进一步显化土地价值,使其保值增值,体现土地权益资本化。建立以包容性为准则的分配机制,让土地增值收益在农民和集体间合理分配,确保宅基地征收、流转、退出、经营等收益主要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享。

  2.健全集体宅基地收益管理方式。将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使用权流转后集体取得收益部分,作为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统一管理,收入和使用情况列为村务公开内容,接受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

  3.创新集体宅基地收益使用方式。探索收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不局限于货币补偿,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双重转变为前提,探索多种形态的收益分配方式,坚持资产分配与资本分配相结合,注重农民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八)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

  1.完善审批管理方式。按照村级初审、乡镇审批、县级监管的原则,进一步落实镇政府审批职责,规范农村村民住宅用地审批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严格按照《湖口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和住房建设管理的暂行实施办法>的通知》(湖府发〔2021〕7号)要求和办事指南,严格遵循申请、审查、受理、勘查、审核审批、放线、竣工验收、登记发证等流程,在建房规划管理与计划、建房审批条件、建房审批程序、建房管控、责任追究等方面规范村民建房行为和监督管理程序,建立好审批台账。

  2.建立联审联办制度。结合“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镇政府统筹相关审批职能,建立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多部门内部联动运行的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联审联办制度,将农村村民住宅用地审批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合并,统一由镇政府实施批准,实行“一门”式办理,方便农民群众办事。

  (九)健全宅基地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落实县政府和镇政府属地管理责任,提升依法履行宅基地监管能力的有效机制。

  1.健全基层宅基地管理机构。自然村负责落实符合规定的宅基地使用的安排,实际建房使用情况的监管,切实保护耕地。行政村负责组织村民代表或成员代表参与村庄规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同时,对自然村发起的宅基地流转、退出、使用等申请进行审核,建立村级宅基地协管员队伍,落实村级协管责任,对违法违规使用宅基地情况调处上报。

  2.创新宅基地执法机制。加强宅基地监管队伍建设,落实属地管控责任。推行宅基地综合执法。加强宅基地和农房建设全程监管,严格落实申请审查到场、批准后丈量批放到场、建设过程监督检查到场、在住宅建成后验收到场“四到场”要求。

  3.推行宅基地数字化管理。推进宅基地管理数字化建设,建立农村宅基地基础数据一张图,掌握农村宅基地地块单元的时空信息、权属信息,全面摸清农村宅基地规模、布局、利用底数,构建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三、全面做好基础性工作

  (一)全面摸清农村宅基地底数。在全面完成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农村宅基地数量、布局、权属、利用状况等基础信息的核定工作,加强数据成果的应用,发挥基础信息成果在村庄规划、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包含宅基地权属、审批、使用、流转等信息在内的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充分利用宅基地审批和农民建房规范管理智慧平台,利用农民宅基地资格权认定成果,加强农村宅基地日常审批和规范住房建设管理,并及时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完善。

  (二)科学编制村庄规划。

  1.加强规划控制引导。进一步做好镇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工作,根据村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对初步规划的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村庄进一步征求意见,做到规划布局合理,群众满意。

  2.科学确定宅基地规划布局。在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中,根据土地资源条件、现状宅基地情况、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科学预测宅基地需求,合理划定农民建房用地范围。在村庄规划确定的框架内,充分发挥村集体主导作用,因地制宜布局宅基地,有序安排宅基地开发空间和持序,保障农民建房用地需求。

  3.提升村庄村容风貌。充分考虑我镇农村建筑文化特色和农民习惯,因地制宜提出农村村民住宅的规划设计要求,鼓励农民选用我镇无偿提供的通用标准图集进行建设。加强对农民建房质量的安全监管,制定完善农房建设施工标准和安全规范。加大传统村落、特色民居和不可移动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对传统村落和不可移动历史文物的项目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保留乡村景观风貌,不搞大拆大建。因地制宜推动村庄人居环境改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三)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

  1.查清问题情况。充分利用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成果,查清“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占用宅基地以及违法违规占地建房等问题,按照“一户一宅”、“面积法定”的要求,以户为单位,逐一建档立册,建立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清单,并根据村庄规划和乡村振兴发展计划,建立乡村振兴发展面临问题清单。

  2.制定处置办法。根据国家、省、市、县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农村乱占耕地建住宅专项整治试点,在充分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群策群力,因村施策,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处置办法,细化相应的化解措施。

  3.稳妥有序化解。按照消化存量、遏制增量的原则,区分不同类型,研究化解措施,逐步妥善处置,努力形成一批典型案例。加大对违法违规使用宅基地查处力度,坚决遏制新增宅基地违法违规问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好信访接待督办,引导农村村民通过正当渠道反映合理诉求。

  (四)做好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登记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数据库。推行乡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一窗综合受理”,让农民办理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更加便捷。

  四、实施步骤

  (一)再动员再部署阶段(20xx年7月)。制订《均桥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域试点实施方案》,进一步充实镇、村两级宅基地制度改革和管理职责的机构,按照全域宅改方案的要求配足配强人员,保障工作经费,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工作推进的政策措施,落实深化改革探索和工作推进机制。

  (二)工作推进阶段(20xx年8月-2023年12月)。按照做好调查摸底、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历史遗留问题查清分类、确权登记颁证等4项基础工作和9项探索性工作要求,按边试点、边研究、边总结、边提炼的要求推进试点工作方法,在全镇238个村民小组按照“样板点、示范点、推进点”三个层次进行布局,按照“村庄整治、产业发展、合作开发、集中安置”四种改革模式,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在全镇先集中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意义的样板点3-6个,然后再打造一批可以复制的示范点12-24个,最后在全镇进行全域推进,全面完成全镇宅改的工作任务,探索出宅改的模式。

  (三)总结评估阶段(2024年1月)。全面系统总结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各项成功经验,形成全面系统的总结报告和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建议,并按规定完成上报。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纳入重大决策部署,列为镇党委、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强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强化镇党委书记主抓推进、各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各自重点任务,将责任分工细化到村组,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二)强化政策扶持。加强项目整合和资金统筹,筹措专项资金,严格资金管理,支持保障工作推进。强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扶持,通过宅基地规划整治增加用地指标。优化金融服务,促进金融资源和农村土地资产有机衔接,发挥金融服务效能。加强制度建设,适时出台引导宅改的指导性文件,引领宅改的深化探索;出台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规范增量、盘活存量、理顺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形成一批制度成果。

  (三)强化舆情管控。加强改革风险防控,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强化线上线下舆情监测管控,增强对潜在风险点的预测能力。加强正确舆论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保持渠道畅通,充分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引导好、反映好农民合理诉求。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矛盾风险排查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网络舆情和突发聚集性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四)强化培训宣传。组织分级分类培训,强化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强化村组干部、农民群众培训。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全方位解读政策举措,多维度推介典型经验。加强动员引导,通过召开各级动员会、宣讲会等方式广泛动员;编印发放政策手册、问题解答、“明白纸”等宣传资料,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短信、微信等载体,正确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和参与宅基地制度改革,将宅改宣传贯穿宅改工作全过程。

  (五)强化督导考核。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工作调度、督查、评估、通报、约谈、考核、奖惩。加强情况调度,及时发现和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加强督查指导,督促村组抓好落实;加强监督考核,把方案实施情况纳入综合考核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予以通报表扬。在工作推进中发现、培养和使用一批优秀干部。加强问责约谈,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8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做好《江西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xx-2024年)》工作要求,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省、市、县有关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要求,坚持“强基础、严规范、分类推、建体系、促改革”的工作思路,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以保障农民基本居住权为前提,以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体系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稳慎推进。围绕“四个率先、四个表率”,夯实工作基础,努力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路径和办法,为建立依法取得、节约利用、权属清晰、权能完整、盘活使用、管理规范的农村宅基地制度贡献经验做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稳慎推进,重点探索。始终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坚决做到“两个不得、两个不能、一个严格禁止”。围绕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点事项和关键环节,积极稳慎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

  坚持党建引领,集体主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引领作用,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理事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广泛调动群众主动性和参与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权益。

  坚持分类指导,统筹推进。聚焦主要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坚持制度设计和创新相结合,不搞“一刀切”,分类探索多种方法路径。以规划引导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河圩堤房屋问题整改、乡村振兴等工作,提高改革系统性和有效性。

  (三)主要目标

  到2024年底,全镇农村宅基地审批监管制度机制、管理机构队伍、镇综合执法体系基本健全,宅基地规范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实现我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建立健全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通过不断夯实和扩大我镇农村宅基地权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围绕“四个率先、四个表率”,力争在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审批制度、建立健全执法体系、摸清现状底数、推动盘活闲置宅基地等方面出典型、出经验。

  二、工作任务

  (一)开展四项基础性工作

  1.摸清宅基地底数。在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房地一体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技术规程》,运用遥感、航测等信息化手段,对我镇农村宅基地数量、布局、权属、利用状况等基础信息开展了全面调查摸底。重点对一户多宅、超占面积、闲置房屋、村内空地、附属设施、户籍信息等进行准确登记,掌握我镇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不断完善宅基地档案,建立健全包含宅基地权属、审批、使用、流转等信息,搭建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做到实时更新。

  2.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多规合一”建设,根据人口变化和社会发展及宅基地改革试点的需求,用3年时间完成实用性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规划用地布局,建立规划“留白”机制,预留一定数量的宅基地,保障满足“一户一宅”条件而又无地可批农户的建房需求,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现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低丘缓坡非耕地等土地资源建房,不占或少占新增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村庄用地规模,合理确定保留、撤并村庄、中心村,指导和监督农民严格按规划申请宅基地建房。不断提升村庄村容村貌,加大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特色民居和不可移动历史文物的保护规划,保留乡村景观风貌。

  3.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历史上形成的“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占用宅基地等历史遗留问题,在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意见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时期、不同情形,采用不同方法,妥善制定分类处置办法和措施化解处理。

  4.做好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数据库,推进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乡证,让农民办理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更加便捷。建立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成果实时更新机制,强化登记发证成果在管理中的应用。对在确权登记中发生矛盾或提出异议的,应按有关确权程序进行化解或明晰。

  (二)开展“两完善、两健全、三探索”等七项试点任务

  5.完善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机制。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组两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作用,注重发挥村民委员会综合协调功能。有序推进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依法推选理事会成员,确立理事会为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的行使主体,明确理事会权利义务及制度,有序推进“宅改”。完善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宅基地规划、分配、调整等重大事项的程序,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坚持“一户一宅”合理分配和保障“户有所居”两手齐抓,不断健全宅基地管理审批制度,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管理宅基地的水平和能力,实现农村宅基地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及有偿使用,形成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的运行机制。

  6.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建立健全镇主责、村主体的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审批机制,严格落实农户申请、组级把关、村级审核、乡镇级审批,完善“一户一宅”合理分配、村民理事会履职等一系列宅基地规范管理审批制度。镇履行宅基地审批主责,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联审联办制度,对照宅基地“一站式服务”要求,明确审批职责,制定了完善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办事指南,方便群众办事。结合彭泽县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微信小程序,推行掌上办理、网上审批,实时跟踪审批进度。坚持宅基地审批台账管理、宅基地审批月报、备案等报送制度。涉及占用农用地的,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7.健全宅基地监管机制。强化镇政府宅基地管理的监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明确承担宅基地监管职责的专业规范管理机构,赋予村级协管责任,落实农村宅基地“三员”网格化监管队伍工作巡查制度。强化镇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手段,切实承担起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相关执法职责。加强宅基地和农房建设全程监管,严格落实宅基地申请审查到场、批准后丈量放线到场、建房中途巡查到场、建成检查验收到场的“四到场”要求,制定完善农房建设施工标准和安全规范。

  8.健全宅基地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宅基地用益物权,优化宅基地收益分配,建立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加强收益分配监管。坚持集体经济性质,保障集体成员的权益,让土地增值收益在农民和集体间合理分配。一是建立健全宅基地征收、流转、退出、经营等收益主要由农民获得的保障机制。二是合理确定集体和个人的收益分配比例,将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择位竞价、使用权流转后集体合理取得的`收益部分,作为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统一管理。三是鼓励宅基地收益分配形式多元化。不局限于货币补偿,坚持资产分配与资本分配相结合,鼓励将农民就业机会增加、集体福利提高等创新纳入收益分配内容。宅基地收益分配方案应由农村集体通过村规民约、民主协商等有效形式确定,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长期分享宅基地增值收益,增加农民财产收入。四是建立动态调整制度。当收益的内容、金额、分配的方式、人员发生重大变化时,可对分配方案进行动态调整。动态调整需由半数以上的股东或股东代表发起并提交调整内容,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集体表决确定,调整后的分配方案在本集体进行公示。

  9、探索宅基地农户资格权保障机制。开展组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资格认定,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认定的指导意见,明确集体成员的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使用权。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工作方案并开展认定登记工作,确保宅基地审批有据可依。一是科学界定农户宅基地资格权。以户籍关系为主要依据,统筹考虑土地承包、生产生活、居住、集体义务履行及集体福利等情况,着力解决农户宅基地资格权认定“无标准”的问题。二是坚持“一户一宅、户有所居、面积法定”的宅基地分配制度。完善以户为单位分配、取得宅基地的具体条件和实施办法,研究制定户的界定、分户条件,保障农村宅基地资源公平合理分配,确保“户有所居”。三是积极探索保障农民居住需求的多种方式。结合城乡融合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引导自然资源禀赋差或边远山区符合建房条件且自愿放弃在原村建房的农民,向中心村庄或城镇集中,壮大集镇人口规模;对城镇规划区、生态红线、河圩堤等范围内的农民建房需求;对集镇规划范围内的农民建房需求,探索“集中统建、多户联建”等方式落实“一户一宅”,保障户有所居。坚持从实际出发,始终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不强行推进村庄撤并,不强制农民搬迁上楼,不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10、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落实允许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农村宅基地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农民自愿申请、有偿退出宅基地的实施办法和补偿政策。建立健全退出宅基地价格评估和补偿机制。一是制定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相关制度及方案,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的安置补助办法。对永久退出宅基地的,由集体给予合理补偿。二是健全退出宅基地价格评估和补偿机制。制定全县集体建设用地基准评估地价,自愿有偿退出的宅基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宅基地使用权人参考基准地价商定补偿费用。有偿退出宅基地的相关补偿费用,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召开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集体表决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宅基地使用权人和产权人应签订相关协议。补偿费用可从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费或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相关收益中列支。三是健全闲置农房闲置宅基地盘活机制。对退出的宅基地开展有序整治利用,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对盘活闲置、废弃的闲置农房闲置宅基地,结合新农村建设、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秀美乡村”建设。腾退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首先用于本地农民建房、乡村产业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需要。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拓展闲置宅基地利用空间,彰显闲置宅基地价值。创新“一村一品”理念,利用村庄“四荒”地、空闲地种植果树或花卉苗木,促进林果业及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产业发展。四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审慎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定入市制度办法,优化入市流程,优化服务保障。大力推进产业入乡进村,鼓励工商资本利用退出闲置农房闲置宅基地建民宿、建车间、办作坊,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挖掘农村潜在劳力资源,实现村村有产业、人人有活干。暂不能利用的闲置农房闲置宅基地,可由本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收储。

  11、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全面摸清历史形成的“一户多宅”、超标准宅基地、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继承农房或其他合法方式占用的宅基地,探索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实施的有偿使用制度,明确有偿使用标准,建立有偿收益收缴和使用的管理制度,有偿使用费的收取实行一村一策,封闭运行。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联合惩戒机制,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强化措施,健全对超占多占宅基地收取有偿使用费的长效机制,保障有偿使用费收取到位。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内部成员通过转让、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流转方式,依法依规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发展乡村产业的有效途径。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部署阶段(20xx年4月)。成立杨梓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抽调镇直有关单位人员成立工作专班,落实改革工作经费;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杨梓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规范管理三年行动工作实施方案(20xx-2024年)》。组织召开镇、村、组三级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全面部署宅基地制度改革相关工作。

  (二)培训宣传阶段(20xx年4-5月)。开展宅改工作业务培训,发动开展工作宣传,培养懂宅改政策的“明白人”,引进会调处宅改纠纷的“智慧人”、组建推宅改工作的“关键人”,参与宅改组建工作专班,明确人员各自重点任务,将责任分工细化到村到组,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三)规划完善阶段(20xx年5-2023年12月)。结合我镇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编制修订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庄布局规划、村庄规划,形成科学合理、村民认可、切实可行的“多规合一”适用性村庄规划。

  (四)启动试点阶段(20xx年5-12月)。结合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四项基础性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集体主导作用,精心选择村民理事会战斗力强、积极性高、有代表性的自然村打造不同模式的改革示范样板点。

  (五)分批实施阶段(2023年1月一2024年5月)。不断总结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健全各项制度机制,开展中期评估,镇政府将用一年半时间分批次稳步推进完成改革试点。坚持边推进边完善、边巩固边提升,逐步固化规范管理相关制度性成果,探索建立可行、管用、易操作、管长远的长效管理机制。力争做到宅基地规范管理基本到位、宅基地使用和农民建房审批监管基本到位,推动实现宅基地调查摸底、村庄规划编制可视性、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分类、确权登记颁证有凭证。

  (六)完善提高阶段(2024年6月-10月)。全面调整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

  (七)总结上报阶段(2024年10-12月)。根据上级相关部门考核评估办法,全面系统总结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各项制度及暂行办法运行情况,迎接省、市、县级考核评估,形成总结报告报县“宅改办”。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纳入杨梓镇农村重点工作任务,列为党委政府重要工作内容,为加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杨梓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镇分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领导任副组长,各村居、镇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组建专门工作机构,确保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各村居、镇直单位要服从大局,按照“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要求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宣传,统一思想。召开动员会、现场会、推进会,强化宣传发动。编印发放政策手册、问题解答、“明白纸”等宣传资料,充分利用电视、横幅、网络、短信、微信等载体,在镇域范围内广泛宣传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改革亮点等,大力营造改革氛围,做到家喻户晓。正确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和参与宅基地制度改革,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改革试点的积极性。

  (三)统筹整合,保障经费。统筹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土地增减挂钩、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振兴等行动建设资金,配套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镇财政要保障改革试点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村庄规划编制、宅基地基础数据调查、宣传动员培训、办公经费等方面。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争取有关项目和资金,支持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9

  为进一步规范我乡农村宅基地管理,有序高效推进全乡农村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整治攻坚工作,着力形成长效机制,提升农村宅基地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根据《黔西南州农村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整治攻坚工作方案》和(晴隆县农村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整治攻坚工作方案)的部署要求,结合我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吸取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教训,聚焦农村“两违”整治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摸清农村宅基地现状,掌握全乡农村违法违规情况,整合执法资源,强化执法力度,拆控并举,疏堵结合,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整治全乡农村“两违”行为,逐步实现“管住现在、规范未来,遏制增量、消减存量”。通过全面集中整治,保护合法权益,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标本兼治,坚决遏制新增,逐步消减存量,实现农村“两违”行为“零增长”;通过进一步规范执法严格管理、强化监督、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查处农村“两违”的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农村宅基地的规范管理。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依法整治原则。坚持严格执法、强化司法、全民普法,严格规范查处程序,不断提升基层“两违”整治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严格规范“两违”执法工作制度,健全执法台账,完善“两违”投诉件办理制度、机制及流程,推行网格化管理,加强日常巡查监管,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合理合法诉求。

  (二)坚持分类施策原则。聚焦农村“一户多宅”、少批多占、少批多建、旧房翻新等突出问题,正视户籍变化、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历史成因,梳理遗留问题,以易地扶贫搬迁户回迁违法建房、危房改造应拆未拆的老旧房、地质灾害点搬迁户应拆未拆的老旧房、占用基本农田违法建房等为重点,分类施策,分步整治,有序推进,有效处置,坚决刹住农村违法占地、违法建筑频发现象,逐步消减违法占地、违法建筑存量。

  (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秉承尊重历史实际,尊重客观现实,遵照法律法规,根据历史成因、发生时间,认真分析研判,分类区别对待,分类妥善处置历史遗留的“两违”问题,保障农村村民安居乐业。

  (四)坚持积极稳妥原则。坚持“开前门、堵后门”,及时疏导群众合理报建需求,对违法建设不开后门、不留死角、一查到底,确保公平公正,落实工作任务,确保严格履职,敢于动真碰硬。坚持党建引领、政府监管与基层自治相结合,保障农户合法权益。强化风险防范化解、尽可能将“两违”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切实将整治风险降到最低,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组织保障

  强化组织保障、组织领导,成立“两违”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执行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农业服务中心,岑忠仁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余林、邢雁婷、张秋华、杨选才、陈冰剑、梁玉、李胜旭为办公室成员,负责处理日常办公事务。

  四、整治措施

  (一)调查摸底。5月15日前,各村指挥所组织网格员、村组干部等力量,运用“四逐四准”工作方法对农村村民违法占地、违法建筑存量开展逐村逐组逐户地毯式排查摸底工作,分类建立排查工作台账,实行一户一档,分类造册,查清户主、区位坐标、违建面积、违建时间、违建原因以及申请办证等方面情况,以村为单位汇总上报邢雁婷处。同时,全面、准确完成各类农村违法违规建房行为排查,确保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在摸底核实底数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数据库,分类建立农村“两违”工作台账,完善攻坚方案,制定“一户一策”,倒排攻坚时限。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划建设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营造“两违”整治工作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申报审核。暂定2020年12月30日前(具体时间以州、县级方案时间为准)为“两违”清理窗口期。积极推行容错纠错,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大力开展农村用地、农村建筑申报审核,对按照合法途径合法合规的补全手续,对不合法不合规的由农村村民自行拆除,消除违法状态。

  (三)分类整治。制定“一户一策”工作方案,精确找到问题来源,准确进行分类,科学制定措施,完善工作程序及拆除工作手续。组织精干力量,全力攻坚农村“两违”整治拆除,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持续发力,分片、分类、分步进行,有序快速拆除,确保农村“两违”突出问题清零销号,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

  (四)完善手续。采取疏堵结合,畅通农民建房的渠道,开通农民建房的“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建立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宅基地的申报和审批,建立多部门内部联动运行的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联审联办制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做好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许可审批,加大报批力度,依法完善用地建房手续,消除违法状态,保障农村村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巩固拓展整治成果。

  (五)长效管控。在巩固重点攻坚、分类整治“两违”成果基础上,保持高压态势,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两违”行为,在全乡范围内全面推进农村“两违”整治,建立健全对“两违”日常巡查制止、联动打击、责任追究的长效管理机制,细化长效措施,对全乡“两违”现象严管严控,构建常态化机制。同时开展“两违”整治“回头看”,对农村“两违”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及时监管,坚决遏制新增“两违”,实现农村违法占地违法建设“零容忍”常态化。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村、各部门要将农村“两违”整治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列为重点工作任务,全体人员要站在增强“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农村“两违”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直面存在问题,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加快推进,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二)明确工作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村指挥所负责本村的排查,各网格员负责本网格内的排查,排查出来后以村汇总上报,乡专班分析研判核实上报,及时组织进行处理,对于排查不认真,排查数据不精准的由网格员自行负责,排查出来后专班不进行处理,责任在于专班。

  (三)强化工作调度。坚持“乡村联动、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条块之间、各村之间、部门之间紧密协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10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解决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审批、监管环节腐败和不正之风突出问题,按照福清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建房审批难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融农[20xx] 340号)和福清市纪委监委《关于印发<20xx年“点题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突出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融纪办[20xx]2号)等文件要求,为更好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建房审批难等问题专项整治,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贯彻执行《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榕政综[2021] 142号)和《福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清市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融政综[2021] 232号),整治农村宅基地和建房审批难等问题,加快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审批进度,切实提高审批效率,提升农房建设安全质量,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整治内容

  20xx年以来农村集体经济成员在集体经济组织所属土地上申请住宅建设的审批情况,重点围绕下列内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1、是否存在变相增加审批门槛和审批环节,恶意阻扰农民申请宅基地和住宅建设;是否存在对符合条件的申请未及时受理或不受理、未及时审批或者不审批。

  2、是否存在未及时核发、不审批核发或未说明理由不同意核发《福建省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3、农房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四到场”巡查工作落实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跟踪、督促落实问题整改;部分农村工匠安全质量意识薄弱、专业技术能力不足;施工关键节点和竣工验收到场巡查指导以及工程施工专业管理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7月30日前完成。镇经管站牵头研究制定下发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各有关单位要围绕工作目标和整治内容,细化工作举措和进度安排,明确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确保整治工作落细落实落地。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9月10日前完成。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围绕重点整治内容,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台账,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同时,及时受理、认真核查、按时反馈群众反映问题和上级移交的线索问题,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第三阶段:加强督促整改,10月30日前完成。镇专项整治工作组将对各有关单位进行检查督促,对专项整治工作进度慢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开展专项督导。对推动整治不力、工作不到位、自查自纠不认真,群众举报反映真实问题不处理,查处问题不纠正等问题,列入督办清单,进行督促整改落实,属于违法违规违纪问题线索的,依法依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11月30日前完成。各村、各部门要对照整治实施方案,认真开展总结验收,形成问题(整改)清单,于11月7日前将清单和专项整治总结报告报送镇专项整治办,镇专项整治办汇总后于11月10日前报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专项整治工作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各村、各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开展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行动自觉,切实履行责任,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落地落实。各村要确定一名专项整治工作联络员,于7月25日前报镇专项整治办。

  (二)定期调度督导。各村、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上述时间节点要求将相关表格及时上报镇专项整治办,镇专项整治办要对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管理,对专项整治工作进度滞后的单位,要督促加快进度并推动整改落实。

  (三)加强部门配合。各村、镇直有关部门要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各自职责,加快农村建房审批进度,提升农房建设安全质量,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湖南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等规定,为推进我镇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法规,建立农村宅基地管理新机制,做到审批、监管、执法规范有序,全面实现农村村民建房规范有序、一户一宅、适度集中、户有所居,严控新增宅基地违法建设,基本实现违建零增长。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二、工作任务

  1.理清部门职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承担指导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转和宅基地合理布局、用地标准、违法用地查处,指导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利用等工作,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宅基地管理制度、完善宅基地用地标准、抓好宅基地合理布局、宅基地审批分配使用、宅基地流转管理、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宅基地现状和需求情况统计调查并及时将农民建房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通报镇自然资源所,指导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镇自然资源所负责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计划、规划许可等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安排宅基地用地规模和布局,满足合理的宅基地需求,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和规划许可等相关手续、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不动产权登记等。镇规划站负责农村住房建设的设计、施工等监督管理服务工作,承担编制和指导示范图集推广、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指导村(社区)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等。镇财政所、镇派出所、镇交管站、镇水管站、镇林管站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开展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相关工作。

  2.强化属地责任。按照农村宅基地管理“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的要求,推动监管重心下移,全面压实村(社区)的属地管理责任。

  镇人民政府:推动乡镇实施村民建房有关行政审批、监管和综合执法,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落实镇域范围内宅基地管理责任,做到谁审批、谁监管、谁执法、谁担责。

  村组: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加强村民自我管理、监督和约束,将宅基地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坚持民事民议民管民办。行使集体所有权,在村级审查环节,应充分行使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力,通过村民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使宅基地仅限于具备本村建房资格的村民使用。每个行政村必须从村支两委中明确一名宅基地协管员,对农村住房建设实行动态监管。

  3.规范审批管理。一是依法行使审批权。按照法定职责,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镇政府审核批准。依法行使乡镇相应审批和执法权限,依托农业综合服务(经管站)、自然资源、规划站、林业等中心(站、所),建立集建设规划许可、宅基地审批、农房建设设计与施工监管、违法查处等一体的综合管理机构,健全宅基地联审、联办、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村民住宅用地审批权必须依法与职能划转同步下放到位。二是规范审批程序。按照“农户申请、村级审查、部门审核、乡镇审批”的程序,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户,向村级组织提出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书面申请,经村民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公示无异议后,向镇政府提交申请。审核中,镇农业综合服务(经管站)中心(站)负责审核申请人是否符合建房资格、拟用地是否符合宅基地布局要求和面积标准、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是否经过村组审核公示等,并综合各有关部门意见提出审核建议。自然资源所负责审核是否符合村庄规划、用途管控要求等,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手续。镇规划站负责审核设计方案等;涉及林业、公路、水利、电力等部门单位的及时征求意见。乡镇要建立宅基地审批管理台账,有关资料留存档案,并及时将审批情况报送县农业农村局(经管站)。三是把握审批原则。坚持规划先行:严把“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依照法定程序,抓紧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和批准实施。农村宅基地选址必须符合村庄规划,需占用农用地的,依法按程序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外的村庄,通过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村庄整治、废旧宅基地腾退等多种方式,增加宅基地空间,满足符合宅基地分配条件农户的建房需求。村(社区)要对接自然资源所,在新一轮空间规划中落实好农村宅基地的选址和用地规模。坚持一户一宅: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户,方可申请一处宅基地。镇人民政府要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和本辖区宅基地供应情况,对建房资格、分户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人多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集中统建、多户联建的方式,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坚持依法管控:不得以各种名义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流转宅基地和强迫农民“上楼”,不得违法收回农户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严禁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严禁借流转之名违法违规圈占、买卖宅基地。坚持按图建房:在乡镇审批环节,应免费提供示范图集给村民选择使用,做到村民新建住房风貌协调、建筑美观、彰显特色。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村民建房应尽量在集中建房点或使用符合村庄规划的原有宅基地、现聚居区或老屋场的缝隙地。拆旧房新选址建房的,原宅基地必须交还本村集体经济组织。

  4.严格全程监管。落实村民建房“五有三到场”要求,即有村庄规划、有审批手续、有示范图集、有施工管理、有奖惩措施,批前选址审查到场、开工放线砌基到场、竣工验收到场。

  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5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部门现场核查;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镇人民政府办理乡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农村宅基地审批手续,并在5个工作日内,会同村级组织现场进行免费定位放线;房屋竣工后,镇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核定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复核,完成竣工验收,符合条件的及时出具证明。镇政府要建立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多部门内部联动运行办理的工作机制,健全宅基地申报审批操作规范,明确申请条件、申请资料、审批程序、时限等,并向社会公布;对拟批准的内容要在宅基地所在地村民委员会村务公示栏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符合批准条件的,由镇人民政府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农村宅基地批准书》。

  5.查处违法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对农村村民违反农村宅基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主要查处“未批先建”、“骗取批准”、“批小建大”、“批东建西”等违法行为;镇自然资源所负责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第七十七条的违法行为上报县自然资源局进行执法。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法定职责,切实履行执法监管责任。镇人民政府要推进村民住房建设综合执法,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动态巡查制度,对农村村民宅基地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坚决予以处置。

  6.推进宅基地改革。各级要将农村宅基地改革纳入今年农村改革重点内容。积极采用依法推进、自治推进、示范推进、激励推进等方式,探索村民集中建房。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因地制宜探索盘活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在尊重农民意愿并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村集体积极稳妥开展闲置宅基地整治,整治出的土地优先用于满足农民新增宅基地需求、村庄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要全部用于农业农村。

  三、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20年7月)。成立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机构,制定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相关工作。

  2.业务培训阶段(2020年8月)。按照要求,必须在2020年8月30日前完成到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培训。

  3.调查摸底阶段(2020年8月至9月)。结合当前国土“三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加快推动建立农村宅基地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开展好宅基地和农房利用现状调查,全面摸清宅基地规模、布局和利用情况,及时发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9月底前完成调查摸底任务,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路径准。

  四、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镇政府分管农业和自然资源的副镇长任副组长,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镇自然资源所、镇规划站、镇财政所、镇交管站、镇派出所、镇水管站、镇林业站等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镇经管站)。

  2.加强队伍建设。各村明确专人负责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查、巡查等,确保工作有人干,责任有人担。

  3.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和规范村民建房宣传,形成建房户自觉依法申请、村民自觉相互监督、监管队伍自觉履职、违法建房从严查处的良好氛围,全面落实全县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

  4.加强督促检查。镇村二级分别设立举报电话,在2020年8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及时受理和查处宅基地违规审批和违法建设等方面投诉,并建立举报、信访处理台账。镇本级每季度开展一次明查暗访,重点检查违规审批、监管缺位和新增违法建设查处等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验收,重点检查村(社区)审批程序、巡查、违法举报和规范村民建房成效等情况。

  5.加大责任追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监督管理不到位、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行为处置不力的村,进行通报批评、约谈、挂牌督办等处理;对新增违法建设和违规审批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对为违建户供水供电的企业,由行业主管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12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解决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审批、监管环节腐败和不正之风突出问题,按照福清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建房审批难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融农[20xx] 340号)和福清市纪委监委《关于印发<20xx年“点题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突出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融纪办[20xx]2号)等文件要求,为更好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建房审批难等问题专项整治,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贯彻执行《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榕政综[2021] 142号)和《福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清市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融政综[2021] 232号),整治农村宅基地和建房审批难等问题,加快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审批进度,切实提高审批效率,提升农房建设安全质量,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整治内容

  20xx年以来农村集体经济成员在集体经济组织所属土地上申请住宅建设的审批情况,重点围绕下列内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1、是否存在变相增加审批门槛和审批环节,恶意阻扰农民申请宅基地和住宅建设;是否存在对符合条件的申请未及时受理或不受理、未及时审批或者不审批。

  2、是否存在未及时核发、不审批核发或未说明理由不同意核发《福建省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3、农房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四到场”巡查工作落实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跟踪、督促落实问题整改;部分农村工匠安全质量意识薄弱、专业技术能力不足;施工关键节点和竣工验收到场巡查指导以及工程施工专业管理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7月30日前完成。镇经管站牵头研究制定下发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各有关单位要围绕工作目标和整治内容,细化工作举措和进度安排,明确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确保整治工作落细落实落地。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9月10日前完成。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围绕重点整治内容,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台账,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同时,及时受理、认真核查、按时反馈群众反映问题和上级移交的.线索问题,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第三阶段:加强督促整改,10月30日前完成。镇专项整治工作组将对各有关单位进行检查督促,对专项整治工作进度慢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开展专项督导。对推动整治不力、工作不到位、自查自纠不认真,群众举报反映真实问题不处理,查处问题不纠正等问题,列入督办清单,进行督促整改落实,属于违法违规违纪问题线索的,依法依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11月30日前完成。各村、各部门要对照整治实施方案,认真开展总结验收,形成问题(整改)清单,于11月7日前将清单和专项整治总结报告报送镇专项整治办,镇专项整治办汇总后于11月10日前报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专项整治工作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各村、各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开展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行动自觉,切实履行责任,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落地落实。各村要确定一名专项整治工作联络员,于7月25日前报镇专项整治办。

  (二)定期调度督导。各村、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上述时间节点要求将相关表格及时上报镇专项整治办,镇专项整治办要对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管理,对专项整治工作进度滞后的单位,要督促加快进度并推动整改落实。

  (三)加强部门配合。各村、镇直有关部门要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各自职责,加快农村建房审批进度,提升农房建设安全质量,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13

  为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8〕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建房管理的通知》(湘政办发〔2016〕81号)和《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潭市发〔2018〕1号)等精神,结合湘潭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政策,按照“拆、建、用、管”并重的思路,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农村“一户多宅”和“空心房”予以拆除,采取复垦方式增加耕地面积;对具有保留价值、能彰显特色、传承文脉的古民居、祖屋予以修缮维护,打造乡村特色旅游景点。通过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提高村民守法用地和民主自治意识,创新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力争20xx年12月底前完成整治试点任务,2021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整治任务,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落地见效。

  二、工作思路

  (一)以“一把手”工程为牵引,构建合力联动的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把专项整治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人要做到重大方案主动把关、关键环节主动协调、落实情况主动督查。实行“主要负责人主动抓、分管负责人全力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领导机制和“市级总揽、县级领导、乡级实施、村级落实、理事主导、群众主体”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确保组织得力、行动迅速、推进顺畅、安全落实、整治有效。

  (二)以农村居民为主体,探索集体自治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村民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主自治作用,建立健全村民事务理事会,在议事决策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配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法依规探索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村规民约,提高宅基地使用和退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耕地保护责任制落实等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

  (三)以完善制度为基础,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秩序。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制定村民事务理事会主导下的宅基地流转、使用、退出等制度,规范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和承租行为,推行新增宅基地竞价择位和退出宅基地合理补偿的模式。完善宅基地审批、监管和土地巡查等制度,遏制宅基地管理乱象,进一步规范依法管地用地秩序。

  (四)以先行试点为抓手,形成全域覆盖的整治局面。结合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十大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按先点后面、先易后难的原则,先行在韶山市全域同步铺开,其他各县市区(园区和示范区)优先在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十大特色小镇或美丽乡村范围内选取1~2个村开展整治试点,通过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的办法,摸索方法路子,总结推广经验,示范带动全市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全域覆盖。

  (五)以统筹兼顾为导向,建设百姓满意的美丽宜居乡村。整合农业开发、土地整理、农房改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精准扶贫等各类项目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把专项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与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相统一,鼓励提倡集中建房,严格控制零星建房,全面推进按图建房,着力解决农村建房的散乱问题,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六)以保障权益为根本,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以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为遵循,依法推进专项整治实施,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触碰、村民合法利益不受损。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对负面影响广、群众反应大的探索性工作及时叫停。做好应急维稳预案,精心组织实施,防范安全事故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切实维护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

  三、整治对象和重点任务

  (一)整治对象

  1.“一户多宅”即“建新未拆旧”的、违法违规建设的以及其他原因形成的有多处宅基地且超法定面积的农村住宅;

  2.“空心房”即长期无人居住的农村住宅和废弃的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建设用房以及其他闲置房屋。

  (二)重点任务

  1.开展“一户多宅”和“空心房”专项清理;

  2.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

  3.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4.对特色古民居和祖屋进行修缮维护;

  5.对未办理建房手续但符合“一户一宅”政策的农村住宅,依法完善建房手续;

  6.依法拆除农村违法建房;

  7.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和办法。

  四、组织领导

  成立湘潭市农村“一户多宅”和“空心房”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任组长,市人民政府分管国土资源、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人民政府协管国土资源、农业农村工作的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和示范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委、市文体广新局、市城乡规划局、市绩考办、市政府督查室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范围内专项整治相关统筹部署、指导协调和督查考核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市国土资源局,由市人民政府协管国土资源工作的'副秘书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市国土资源局、市农委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专项整治相关统筹协调、任务交办、调度汇总、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

  五、职责分工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业务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有关政策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选址和拆旧区复垦复绿的核查、有关项目资金争取等工作。

  市农委:负责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与“一户多宅”和“空心房”专项整治的对接等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指导各县市区(园区和示范区)统筹专项整治所需资金和监管有关项目资金等工作。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组织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监管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

  市城乡规划局:负责组织统筹推动全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指导集中建房点和农村公益建设用地选址等工作。

  市文体广新局:负责指导各县市区(园区和示范区)对具有保留价值、能彰显特色、传承文脉的古名居、祖屋等传统建筑群内的“空心房”的调查、认定和修缮维护等工作。

  市绩考办:负责制定专项整治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各县市区(园区和示范区)以及市直各成员单位的专项整治工作年度任务完成情况绩效考核等工作。

  市政府督查室:负责配合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督查通报各县市区(园区和示范区)、市直各成员单位在专项整治工作中的履职情况和工作进展情况等。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和示范区管委会:负责参照执行市级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县级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制,统筹部署具体任务,检查督导各乡镇(街道)工作进展情况等。

  六、实施步骤

  (一)筹划摸排阶段(20xx年3月31日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和示范区管委会)组建领导班子,学习借鉴外地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成功经验,细化工作措施,部署整治工作。对辖区内农民建房情况开展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准确掌握“一户多宅”和“空心房”的实际情况,建立县、乡、村三级台账,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屋。因地制宜,充分发掘自然资源优势,科学编制村庄规划。除韶山市外,其他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和示范区管委会)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先行试点村名单,并于20xx年3月31日前将试点村名单报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试点实施阶段(20xx年12月31日前)。各试点村成立村民事务理事会,就制定宅基地使用、退出、流转等制度,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集中酝酿和民主协商,形成初步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和示范区管委会)对初步意见要加强指导并认真审查,依据现行政策法规,结合当地实际,科学确定具体可操作的宅基地使用、退出和流转制度办法,明确相关多占收费、退出补偿等合理费用标准。要引导村民通过自定的村规民约,严格规范执行宅基地“一户一宅”、闲置退出和有偿使用制度,自愿拆除多余的闲置房屋,退出多占的宅基地。要按照“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绿则绿”原则,对其中符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立项条件的地块申报立项。对具有保留价值、能彰显特色、传承文脉的古名居、祖屋等传统建筑群内的“空心房”,由文物部门负责认定并指导当地政府做好修缮维护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和示范区管委会)于20xx年12月31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书面报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全面推进阶段(2020年12月31日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和示范区管委会)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优化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等编制方案,按照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的方式,全面展开专项整治工作;督导各乡镇(街道)具体实施房屋拆除工作,依法做好相关宅基地收回和权证清理工作;从严落实拆房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各县市区(园区和示范区)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5日前向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四)考核建制阶段(2021年6月30日前)。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各县市区(园区和示范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和总结。各县市区(园区和示范区)对整治前后现场进行拍照留存、归档管理,总结专项整治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查漏补缺和建章立制等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拆除后的“建、用、管”工作,做好土地整理和复垦复绿等工作,巩固和深化整治成果。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协同。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个主题,站在改善农村面貌、优化人居环境、盘活土地资源、破解用地困局的角度,充分认清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做细“一把手”工程,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要求,选准配强领导力量,特别是各县市区(园区和示范区)要切实担起专项整治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挂乡、驻村、包组、联户”的县、乡、村、组四级负责制,层层压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强化工作落实,按有关规定表彰一批工作进展快、成效好的单位和个人,对整治先进的镇、村在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项目方面给予倾斜;问责一批工作推进慢、整治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对不作为、乱作为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二)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及时公示政策规定、公开整治工作进度和宣扬正面典型,大力营造整治氛围。着力转变传统观念,纠正“宅基地是私有祖业”的错误认识,普及“宅基地为集体所有、多占有偿收费”“一户只能一宅、面积不超法定、建新必须拆旧”的政策规定。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在主动自拆和积极帮拆中做好表率。加强学习培训,重点强化村民事务理事会成员业务能力,让工作人员都懂政策、熟业务,能有效为村民答疑解惑。

  (三)强化建章立制。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机制,明确退出补偿、多占缴费标准;建立宅基地退出复垦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增减挂钩指标向整治先进区域倾斜;建立特色古民居、祖屋修缮维护和村级公益设施建设扶助机制,促进村容村貌改善,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建立完善宅基地管理动态巡查和联合执法机制,推动乡镇一线巡查执法常态化,切实规范农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14

  为切实做好我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71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细则》(国土资发〔2015〕35号,以下简称《细则》)、《余江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中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贯彻落实《意见》、《细则》、县工作方案确定的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和实施要求,以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宅基地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节约集约利用为导向,以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序退出为突破口,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管理新机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全面提升农村土地管理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守底线,保障权益。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宅基地权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兼顾各方利益诉求,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土地权益。

  2.政府引导,集体主导。坚持政府引导,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村民事务理事会的民主管理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合理利用,有序推进。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做到节约用地。注重点面结合,总结完善,审慎稳妥挤进,确保社会稳定。

  三、工作目标

  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健全农民住房保障机制、突出村民自治治理,提升农村宅基地管理水平,实现村民户有所居。建立宅基地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宅基地权益,不断夯实和扩大农村宅基地权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农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实现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切实保护耕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主要内容

  (一)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

  1.开展前期调查摸底工作。以宅基地确权登记为契机,对各村农村宅基地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一户多宅、超占面积、闲置房屋、户籍信息等,进行准确登记,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工作台账,并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每户宅基地情况进行公示,充分掌握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完善宅基地档案。

  2.完善村庄规划,加强宅基地总规模控制。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要求,推行“多规合一”,加快编制村庄规划,确定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村庄外延扩张。

  3.建立健全村民事务理事会制度。按照代表性、公认性、稳定性的原则,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完善工作章程,强化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村民事务理事会在宅基地申请、流转、退出、收益分配等事务民主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保障宅基地管理各项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各村根据本村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农民建房审核办法,宅基地无偿、有偿退出办法,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收益分配制度,宅基地择位竞价方案等。

  (二)完善农村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

  1.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对户进行界定。根据《余江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规定,制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操作细则。各村召开群众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方案,进行前期人员调查核实,后期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并公示,会示无异议后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高公寨林场批准,县改革办备案。

  2.完善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制定村庄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合理确定集体和个人的收益分配比例。

  3.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各村结合本村实际,保障农村宅基地资源公平合理分配,完善“一户一宅”合理分配。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后,各村将规划范围内原已分配到户的耕地、林地进行调整收归集体,现有宅基地和退出的宅基地收归集体;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要求,合理利用,保障村庄规划实施。对于符合村庄规划宜建的.宅基地,按照择位竞价的原则安排符合建房条件的本集体组织成员。择位竞价方案和底价由各村自行确定。

  (三)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1.明确有偿使用费起征面积。依据《余江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流转、退出暂行办法》规定,各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在不突破标准上限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本村起征面积,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公示七天无异议后,报分场审核和高公寨林场批准。本集

  体组织成员“一户一宅”超过标准面积的实行有偿使用,有偿使用费按如下标准收取:

  (1)超出面积1--50平方米部分按每年10元/㎡的标准收取有偿使用费;

  (2)超出面积51--100平方米部分按每年15元/㎡计费;

  (3)超出面积101--150平方米部分按每年20元/㎡计费;

  (4)超出面积151平方米以上部分按每年25元/㎡起征,每增加50平方米标准提高5元/㎡计费,以此类推。

  2.明确收取对象和范围。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取对象和范围为:“一户一宅”超标准占用宅基地的;“一户多宅”的多宅部分;以及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继承房屋或其他方式占有和使用宅基地的。对特困户、五保户经过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可减免。

  3.制定有偿使用费收取办法。有偿使用费收取的主体为村民事务理事会;各村结合本村实际,确定交纳有偿使用费的年限,按5年1个阶梯确定。

  4.制定有偿使用费收取保障措施。每年的12月末为交纳时间结点,对在年度末未及时交纳有偿使用费的,每日加收1‰的滞纳金,对提前交纳的制定5年期一次优惠10%,每增加5年按5%递增优惠;对群众反映强烈,对村庄影响恶劣的违章建筑物和构筑物,村民事务理事会集体研究进行强制拆除,并将宅基地收归集体;通过制定的村规民约规定的其它办法,将宅基地收归集体。

  5.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继承在农村占有和使用宅基地的按每年5元/㎡收费,以其他方式在农村占有和使用宅基地的按每年20元/㎡收费,超过150平方米以上的,每增加50平方米收费标准提高5元/㎡。

  (四)建立宅基地无偿、有偿退出机制1.确定无偿退出范围。如闲置废弃的厕所、畜禽舍、违章建筑、院套用地实行无偿退出,住宅用地为有偿退出。

  2.宅基地流转,受让方必须是本集经济组织内符合建房条件的人员。

  3.确定有偿退出补偿标准。住宅根据房屋结构和质量按建筑面积20---150元/㎡补偿,厨房及附属设施按占地面积10----30元/㎡补偿,各村在本范围内,结合实际,制定本村有偿退出补偿标准,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分场审核和高公寨林场批准。

  五、工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xx年2月10日至3月18日)

  加强宣传发动,深入调研,制定《高公寨林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高公寨林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二)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3月18日至3月31日)

  组织召开场、分场、组三级动员大会及业务培训会,全面部署改革相关工作,统一思想,责任到人。各村要组织相应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

  (三)调查摸底阶段(20xx年4月1日至4月30日)

  结合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各村对本村宅基地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上户核实,建立台帐并进行公示。

  (四)制定制度阶段(20xx年5月1日至5月20日)

  各村根据本村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农民建房审核办法,宅基地无偿、有偿退出办法,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收益分配制度,宅基地择位竞价方案等,必须经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公示无异议后,报分场审核、高公寨林场批准。从而保证宅基地改革工作操作可行、管用、管长远的长效管理机制。

  (五)启动改革阶段(20xx年5月21日至10月10日)

  根据宅基地改革工作任务,在全场开展宅基地改革工作,总结完善相关制度,形成经验报告,并按要求完成上报。

  (六)总结上报阶段(20xx年10月10日至10月20日)

  总结改革工作经验,进一步健全各项制度机制。

  (七)完善提高阶段(20xx年10月21日至11月20日)

  按边改革、边研究、边总结、边提炼的要求推进宅改工作,全面调整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

  (八)总结上报阶段(20xx年11月21日至11月30日)

  对宅改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全面系统的总结报告和政策实施效果,并按规定上报。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保障。为加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高公寨林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骆丽娉任组长,场长周剑福任常务副组长;各驻村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全体机关干部、各分场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监督改革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场村民建房管理办公室,由周志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分场要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二)宣传发动、统一思想。为统一干部群众思想认识,防止误解和偏差,赢得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通过召开场、分场、组动员会及学习培训会,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书写固定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大力营造改革氛围,做到家喻户晓。

  (三)明确责任、抓好落实。驻分场班子对各分场的宅基地改革工作负总责,分场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抓好本村宅基地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村民事务理事会为改革主体,须将各项任务具体实施和落实,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各村建立信息报送制度,确定一名报送员,每天将工作进展情况上报场改革办。场落实严格的奖惩制度,将改革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中,对工作优秀的予以奖励,对工作不实的进行问责。

  (四)讲究方法,稳步推进。坚持统一设计、统筹推进和分步实施、分块操作的工作方法,加强统筹协调,按程序、分步骤稳步推进,坚守改革原则和底线,严格执行改革政策,强化及时纠偏,坚持风险可控,审慎稳妥推进,确保改革工作成功。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15

  为加强我镇农村宅基地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和管理秩序,坚决遏制农村村民违法占地建设行为,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推进农村人民环境治理和美丽家居乡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贵州省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加强农村住房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和《普定县农村宅基地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以强化土地监督、严守土地红线、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为目标,对农村宅基地开展专项清理整治活动,重点解决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未批先建、批少占多、无规划建设、审批手续不规范、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建房等问题,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建设魅力新马场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平、公开、公证的原则;坚持先党员和干部、后群众的原则;坚持思想教育为主的原则;坚持把握政策、依法清理的原则;坚持按法定程序办理的原则。

  三、清理时段、内容和重点区域

  (一)清理时段:20xx年1月1日至今农村个人占地建房情况;

  (二)清理内容:

  1、农村“一户多宅”情况;

  2、未批先建和乱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建房等违法用地情况;

  3、拆旧建新应拆未拆、少批多占宅基地情况;

  4、非法转让、买卖宅基地情况;

  5、无规划建设、审批手续不规范、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建房情况。

  (三)重点清理整治镇中心规划区域、马场大河及流域河流沿岸、普(普定)六(六枝)公路两侧、各公共道路两侧等区域的建房情况。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相关工作有效推进,特成立普定县马场镇农村宅基地专项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国土所,由杨仕东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由国土所、村管所、镇综合执法组全体成员组,主要负责办公室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包括全镇清理整治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和宣传工作,提请领导小组审议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事项。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xx年9月6日至9月11日)

  印发工作方案,宣传清理整治政策,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熟悉清理整治工作流程和技术规程。

  (二)调查摸底阶段(20xx年9月12日至20xx年4月30日)

  根据宅基地专项清理整治任务和内容,对20xx年至今新增建房农户核实户主信息、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建设时间、权属来源、一户一宅、报建审批、是否按规定办理相关合法手续等基础信息进行登记造册,分门别类建立健全工作台账。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相关部门核实现状数据、基本农田及规划情况、生态红线情况。最终形成全镇农村宅基地情况汇总表报县宅基地专项清理整治领导小组。

  (三)集中整治阶段(20xx年5月1日至20xx年8月30日)

  根据调查摸底阶段建立的基础台账和县宅基地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整治措施,对符合办证条件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后,按照“民申请、村把关、镇审核、县审批”的原则办理不动产权证,对不符合办证条件的,该拆除的坚决予以拆除。

  (四)完善工作机制阶段(20xx年9月1日至9月10日)

  根据县宅基地专项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农村宅基地共同监督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各司其职,形成监管活力,共同遏制农村宅基地违法违规行为。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此次清理整治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各村要高度重视,要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村级宣传动员工作部署会议,落实调查核实工作责任制,集中力量,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各村区域清理整治工作全面完成。

  (二)强化保障。宅基地专项清理工作是落实国务院第三次土地调查部署的一项具体任务。各村要配强人员力量,专人负责,多人协作,确保任务顺利开展。

  (三)强化监督管理。镇村管所、国土所及两违办要严格执行动态巡查制度,切实加强农村村民宅基地建设用地的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新增土地违法行为。对本区域发生的典型顶风违法建房案件要进行公开曝光,达到“处理一起、教育一方、震动一片”的目的。

  (四)强化责任落实。各村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严格村民宅基地的申请核实和村民违法违规占地建设行为的劝止、报告等工作,强化与村管、国土及两违办的随时沟通与协作。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16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中农发〔20xx〕11号)、《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农经发〔20xx〕6号)《湖南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益阳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安化县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暨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中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和维护农民宅基地权益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向导,以党委主导、政府主责、村级主体为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管理新机制,走出一条“职责明确、管理规范、布局合理、节约高效”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新路子,全面提升农村宅基地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持续开展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及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增量,做到农村村民建房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到位,审批流程规范有序,全面落实农村宅基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农村村民建房先批后建、一户一宅、适度集中、面积法定、户有所居的工作目标。

  三、任务分工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牵头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承担指导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转、纠纷仲裁管理和宅基地合理布局、用地标准、违法用地查处,指导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利用等工作;负责审查农村宅基地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负责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不动产登记;组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编制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安排宅基地用地规模和布局,做好农村新增宅基地用地计划指标管理,依法办理新增农村宅基地农用地转用审批;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土地争议、纠纷工作;负责提供农村村民住房设计图集及施工标准、住房建设质量和安全的监督指导;负责审查农村宅基地是否存在占用河道、水库管理范围;负责审查农村宅基地是否存在违法占用林地的行为;负责依法查处农村建房中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派出所:负责保障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的治安环境,为专项整治工作保驾护航。

  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收集、化解农村宅基地管理相关信访事项,及时向有关部门交办有隐患的信访事件,并限时化解。

  司法所:负责对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及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的规划性、制度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对镇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

  党群和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办理农村村民住房建设审批,厘清审批流程、材料清单等工作。

  供电所:积极配合整治工作,对违法乱占耕地建房的行为依法停止供电。对涉及或影响电力线路、在电力保护区范围内违法建房的行为依法制止并停止供电。

  行政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农村宅基地违法建设行为查处和拆迁工作。

  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及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责任,确保做到“宣传到位、排查到位、整治到位”,确保违建“严管控、零增长”。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工作责任。按照农村宅基地管理“部省指导、市县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农村建房“八不准”(不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不准买卖、流转耕地违法建房;不准在承包耕地上违法建房;不准巧立名目违法占用耕地建房;不准违反“一户一宅”规定占用耕地建房;不准非法出售占用耕地建的房屋;不准违法审批占用耕地建房)相关规定,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压实部门、村(组)的属地管理责任。

  1.压实部门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及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的责任,切实履行村庄规划、农村宅基地审批、建房规划许可、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违法行为查处等工作职责,做到谁审批、谁监管、谁执法、谁担责。

  2.压实村组责任。将宅基地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坚持民事民议、民管民办。在村级审查环节,充分行使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通过村民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确保宅基地仅限本村具备建房资格的村民使用。落实动态巡查管控,设立村民建房协管员,由各村支部书记担任,开展经常性巡查,对农村住房建设中的`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统筹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规范审批管理。各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规划许可管理工作。

  1.明确审批原则,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农村宅基地选址必须符合村庄规划,需占用农用地,依法按程序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二是坚持一户一宅。农村村民一户(以户口簿为单位)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每户住房建设占地面积使用耕地(指一般耕地,以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为准)不超过130平方米,使用荒山荒地(以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为准)不超过210平方米,使用原宅基地等其他土地不超过180平方米。人多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提倡采取集中统建、多户联建的方式适度集中建房,拆旧房新选址建房的,原宅基地必须交还本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是坚持依法管控。不得以各种名义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流转宅基地和强迫农民“上楼”,不得违法收回农户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严禁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严禁借流转之名违法违规圈占、买卖宅基地。四是坚持按图建房。在审批环节,免费提供示范图集给村民选择使用,做到村民新建住房风貌协调、建筑美观、彰显特色。

  2.规范审批流程。按照“农户申请、村级审查、部门审核、乡镇审批”的程序,分六个步骤进行。一是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向村委会提出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书面申请,村委会重点审查提交材料是否真实有效,拟用地建房是否符合村庄规划,是否征求了用地建房相邻权利人意见等。二是经村委会会议讨论审查通过,公示7天无异议后,向镇人民政府提交申请。三是镇人民政府通过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专题窗口受理农村村民建房申请,实现多部门联动运作。四是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其中:①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审核申请人是否符合建房资格、拟用地是否符合宅基地布局要求和面积标准、宅基地及建房(规划许可)申请是否经过村组审核公示等,并综合各有关部门意见提出审核建议。②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负责审核是否符合村庄规划、用途管控要求等,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再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手续;负责审核设计方案等。③涉及电力等部门单位的及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五是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并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部门现场免费定桩放线;房屋竣工后,在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符合条件的及时出具验收表。六是建立宅基地审批管理台账,有关资料归档留存,并及时将审批情况报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建部门进行备案。

  3.严格全程监管。全面落实村民建房“五有三到场”要求,即有村庄规划、有审批手续、有示范图集、有施工管理、有奖惩措施,做到审批前选址审查到场、开工放线砌基到场、竣工验收到场。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相关机构、单位和村委会对村民建房进行全程监管。

  (三)严查违法行为。根据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及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对违反农村宅基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主要查处未批先建、骗取批准、批小建大、批东建西等违法行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负责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包括耕地保护、规划许可、用途管控等方面执法;负责对农村住房建设施工质量和安全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其他相关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切实履行执法监管责任。镇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动态巡查制度,对农村村民宅基地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坚决处置。对增量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绝不姑息,真正实现“零容忍”。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清塘铺镇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第一组长: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毛晓聪兼任办公室主任;设立工作专班,成员为贺超、陈亚平、谭维平、刘丰华、曹星亮、赵爽,由陈亚平任班长,负责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审批和动态巡查。

  (二)强化要素保障。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培训。镇、村两级分别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受理宅基地违规审批和违法建设等方面的投诉举报,并建立处理台账。政府举报热线:xx,对于举报首人,经工作专班核查属实的,奖励人民币1000元。

  (三)强化督导考核。将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及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工作纳入对各村(社区)、相关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1.村(社区)、建房协管员:

  (1)设立100元/月的建房协管员津贴;

  (2)对申请内容把关不严、把关不准,程序不规范的,每发现一起扣建房协管员津贴200元,扣村级绩效0.5分;

  (3)对镇人民政府及上级相关部门在巡查检查中发现违法建设,而村级没有发现或上报的,每发现一次,扣建房协管员津贴400元,扣村级绩效1分;对于违法建筑主体基本建成而村级没有上报的,扣建房协管员津贴800元,扣村级绩效2分;

  (4)对村级及时发现违建行为并及时上报,且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处置到位的,不予处罚;

  (5)对全年无违建行为,无政府部门牵头采取强制措施的,奖励建房协管员500元,奖励村绩效2分,奖励村绩效奖2000元。

  2.各相关部门:设立绩效考核总分奖励和惩罚,加分不超过3分、扣分不超过3分,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予以打分,报领导小组同意后计算到各相关部门的年终绩效考核分数。

  镇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不定期组织开展明察暗访,重点检查违规审批、监管缺位和新增违法建设查处等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验收,重点检查各村(社区)和相关部门审批程序、部门监管责任落实、违法查处和规范村民建房成效等情况。坚决杜绝监管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对监督管理不到位、非法占用耕地建房行为处置不力的村(社区)或部门单位,视情进行通报批评或问责。

  (四)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宣传,形成建房户自觉依法申请、村民自觉相互监督、监管队伍自觉履职、违法建房从严查处的良好氛围,全面扎实推进全镇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确保全镇村民建房规范有序,乡村振兴加快推进。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 17

  为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丽水市区农村村民建房审批暂行管理办法(丽政发〔2013〕9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宗旨,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充分发挥农村建设用地最有效利用潜力。坚持“一户一宅”政策,健全机制、创新方法、明确任务、落实措施,狠抓“一户多宅”专项整治工作,全力推进“三改一拆”行动和无违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主要原则

  1.坚持属地负责,稳妥推进原则。明确乡镇(街道)为“一户多宅”清理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组建工作班子,及时部署落实调查、核实、分类处置等相关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时序,有计划、分阶段、有侧重地推进。

  2.坚持全面调查,突出重点原则。在地籍调查、20xx年农村宅基地及住房调查、2021年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基础数据收集工作的基础上,各乡镇(街道)全面核实,查漏补缺,摸清家底,建立农房(含附属用房)台账。重点调查与现行规划不符、影响区域风貌等区域,依据调查结果,结合村庄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制定操作性强的分类整治政策,并切实加以实施。

  3.坚持公平公开,党员干部带头原则。全面推行群众参与、集体讨论、共同决策和公示公告制度。依法依规保护农民建房合法权利,提高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共同讨论决定,并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遵守清理整治工作纪律,积极参与并支持清理整治。

  (三)目标任务

  按照“解决遗留、实事求是、分类处置”的要求,在莲都区范围内(不包括中心城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碧湖镇区开发边界)深入开展“一户多宅”清理整治工作,落实“一户多宅”调查、核实、分类处置等工作,实现“应整尽整、应拆尽拆、应垦尽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腾出新空间、整出新风貌、重塑新格局。

  二、工作步骤

  (一)全面排查。各乡镇(街道)组织对村庄区域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进行调查,按照每户必到、每处必查的要求,全面核实,查漏补缺,逐一开展户情分析,分门别类梳理情况,掌握最原始、最真实的基础资料。调查结果经乡镇(街道)审核后,在村内张榜公示,对外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集中整治。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先党员干部后群众的原则全面开展清理整治工作。乡镇、村干部要实行分片包干,进村入户,督促和引导群众自纠。乡镇(街道)组织开展拆除、腾退和流转工作,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清理整治工作,在完成腾退或拆除后进行产权证变更或注销。涉及党员、干部、财政供养人员应予拆除的“一户多宅”,应带头自行腾空,如未在期限内腾空的,视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三)综合利用。由区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街道)“一户多宅”清理整治工作进行验收,并整改完善。由所在乡镇(街道)加强拆后土地综合利用管理,制定分类处置方案并报区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按照能垦尽垦、优先复垦的原则,拆除后可进行建设用地复垦的地块报请进入立项程序,同时需留存拆除前房屋照片;无法复垦的地块,按照宜公则公(公共设施)、宜批则批、宜绿则绿的原则,由乡镇(街道)依法统筹安排利用。涉及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等具有保留价值的房屋,按传统村落、古民居等相关保护办法处置。

  (四)长效管理。保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推进“一户多宅”清理整治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一户多宅”清理整治工作走上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轨道。各乡镇(街道)要积极巩固整治成果,强化农民建房审批流程的审核和监管,坚决杜绝“一户多宅”边整治边反弹的问题。

  三、职责分工

  区乡两级成立“一户多宅”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建立疑难问题解决联席会议机制,由自然资源、财政、农业、执法、征迁等单位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弹性办公。成立工作专班,抽调部门、乡镇工作人员,实行专职、集中办公,实体化运作。区工作专班负责研究制定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及保障措施,召集联席会议,统计和处理调查摸底成果数据,提供技术和工作指导,制定考核办法,督查和通报工作进度等工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莲都分局:牵头制定“一户多宅”清理整治实施办法,与相关部门共同指导各乡镇(街道)加强拆后土地综合利用管理。

  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把“一户多宅”清理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指导“异地转移”(下山脱贫、大搬快治、大搬快聚等)应拆未拆建筑的清理工作。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莲都分局:做好“一户多宅”清理整治和“三改一折”工作的结合,做好指导和处置工作。

  区财政局:做好“一户多宅”清理整治专项资金保障工作。

  区建设局:做好“一户多宅”清理整治与“美丽城镇”建设、危旧房治理等工作的有机结合,与相关部门共同指导各乡镇(街道)加强拆后土地综合利用管理。

  区公安分局:切实做好清理整治中的安全保卫工作,对妨碍执行公务的,依法及时进行处理。

  区信访局:协调群众涉及“一户多宅”清理整治信访事项和异常、突发信访事项;依法及时化解和处理信访中的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各乡镇(街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面开展“一户多宅”调查核实并组织实施清理整治工作,制定清理整治后分类处置方案。

  四、政策标准

  (一)户的认定原则

  农村宅基地建房“户”的认定,以公安机关登记的户籍资料为基础,指具有本村常住户口且享受集体资产分配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对“户”的认定可遵循以下原则:

  1.子女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视同分户;

  2.夫妻双方单独立户的按一户进行计算;

  3.夫妻离婚超过三年或者未到三年一方已再婚的视同分户;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二)分类处置原则

  1.鼓励有偿退出的“一户多宅”认定和处理办法

  ①1999年1月1日前,依法取得的一处以上房屋;

  ②已合法取得房屋,1999年1月1日后,又通过继承等合法途径拥有的房屋;

  ③违章已经相关程序处置,符合“一户一宅”同意保留使用的房屋;

  ④存在政府历史遗留问题的“一户多宅”;

  ⑤符合《莲都区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工作实施细则》的其他情形。

  上述五种情形,应积极引导、鼓励村民实行有偿退出。

  2.应予拆除的“一户多宅”认定和处理办法

  ①1999年1月1日后申请农村宅基地建房,建新房未拆旧房或未按规定完成拆除的;

  ②在全区历次农村违法违规占地建房专项整治中新房经依法处理,原住宅、附属用房未按规定要求拆除的;

  ③历年来已享受异地转移(下山脱贫、大搬快治、大搬快聚等)政策的农户,原房屋未拆除或已签订旧房拆除协议但未履约的,或拆除后重新在原址搭建房屋的;

  ④其他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应予拆除的“一户多宅”。

  处理原则:建新不拆旧的,必须拆除旧房;未批先建的,由农户选择保留一处房屋,其余房屋全部拆除。特殊情形由乡镇(街道)分类统计后,报区“一户多宅”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依法研究处理。

  3.妥善处置附属用房

  合法附属用房的认定应有土地证、房产证、不动产权证、权源依据等相关材料。

  不与主体房屋相连的独立附属用房中,非法独立附属用房按照应拆尽拆的原则予以拆除,合法独立附属用房按照愿拆尽拆的原则进行处置。其他附属用房影响整体有碍观瞻的,按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积极引导农户自行整改,其墙体和屋顶等应保持与村庄整体风貌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对占用耕地及影响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和有消防安全隐患的附属用房应依法处置。

  (三)整治标准

  1.应予拆除类“一户多宅”应拆尽拆,拆除地上建(构)筑物不予补偿补助。

  2.鼓励有偿退出类“一户多宅”进行拆除的,选择货币或购房补贴其中一种补助方式:

  ①货币方式:合法面积部分按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给予农户分类补偿:钢混结构800元/㎡、砖混结构600元/㎡、砖木结构500元/㎡、其他结构400元/㎡。建筑面积以不动产登记证或房产证为准,未办理相关权证的,以具备相关资质的测绘单位测量面积为准;合法面积以外部分不予补偿补助。

  ②购房补贴方式:选择到碧湖新城范围内购买定点商品房(由区政府确定名单后另行公布)的,每户可按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享受钢混结构1600元/㎡、砖混结构1200元/㎡、砖木结构1000元/㎡、其他结构800元/㎡的购房补贴,每户只享受一套。合法面积以外部分不予享受购房补贴。

  3.附属用房进行拆除的,合法附属用房参照鼓励有偿退出类“一户多宅”标准(货币方式)予以补助,拆除非法附属用房不予补偿补助。

  4.建房审批时将原有住房产权变更登记到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按照能拆尽拆原则,参照鼓励有偿退出类“一户多宅”标准(货币方式)全额补偿到村集体;村集体及其他合法经济组织的其他合法房屋进行拆除的,可按照鼓励有偿退出类“一户多宅”标准(货币方式)全额予以补偿。

  5.非农户口或“一户一宅”农户在本村内的住房及附房按照继承、买卖等情形进行认定后,可参照鼓励有偿退出类(货币方式或购房补贴方式)予以补偿或应予拆除类标准进行处置。

  6.应予拆除类“一户多宅”和非法附房进行拆除的,按建筑面积给予乡镇(街道)简易棚30元/㎡、泥木结构90元/㎡、砖木结构120元/㎡、钢混砖混结构180元/㎡的补助,资金由乡镇(街道)统筹使用。

  7.建(构)筑物拆除、建筑垃圾清理按占地面积每平方米50元的标准补助,由所在乡镇(街道)包干使用。

  8.对按规定要求完成任务的乡镇(街道),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5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资金由乡镇(街道)统筹使用。

  9.拆后进行建设用地复垦的,可根据相关规定另行落实政策处理费。

  10.“一户多宅”补偿补助与“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扶持政策不可重复享受。

  五、保障措施

  (一)资金结算。清理整治产生的补偿补助、建筑物拆除、垃圾清理、奖励等资金,根据调查结果按一定比例先行预拨,在验收完成并经区领导小组核实确认后再核拨余款。

  (二)考核督查。将“一户多宅”整治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年度综合考核,奖惩挂钩。形成晾晒比拼机制,将工作进展每半月进行排名并通报,后2位乡镇(街道)黄牌警告,连续两次后2位乡镇(街道)红牌警告,并在考核时予以扣分,得两次红牌约谈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清理整治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弄虚作假等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对未能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任务的乡镇(街道)及时通报。

  (三)责任追究。在工作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对相关责任人按有关规定从严追责;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符合《中共丽水市莲都区委办公室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莲都区尽职免责裁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莲委办发〔2022〕14号)有关情形和条件的,可予以容错免责。

  (四)施行时间。本办法自2022年8月5日起施行。

【农村宅基地整治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农村房屋整治实施方案01-04

农村宅基地违规建设整治方案02-17

农村宅基地整治方案(精选11篇)07-03

农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03-13

农村房屋整治实施方案(精选27篇)03-24

农村河道整治实施方案(精选17篇)07-20

农村房屋整治实施方案(精选16篇)10-09

农村房屋整治实施方案(7篇)01-04

农村河道整治实施方案(精选11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