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案

时间:2023-09-23 16:04:03 方案 我要投稿

技术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技术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 篇1

  本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系统、消防电话对讲系统、消防广播系统。

  (1)、配线

  管内或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

  穿线前应将管内或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对于管道可采用以下方法:

  1)、采用0。25Mpa的压缩空气吹入已敷好的管子。

  2)、采用绑以擦布成拖把状的钢丝在管内来回拉数次。

  管路清扫后随即向管内吹入滑石粉,并在管子端部安上护线套。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水平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穿管敷设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宜穿入同一根管内。

  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一“线应为蓝色,联动系统的线,其颜色按功能用途区分,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导线通过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兆欧。

  (2)、报警设备的安装

  ①、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探测器应按设计要求区分的类型选用,并且要逐个进行模拟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A、感烟、感温探测器具体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

  2)、探测器周围0。5米内不应有遮挡物。

  3)、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米,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

  4)、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离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5)、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度。

  B、探测器底座应固定牢靠,并应使探头报警灯面对从主要入口处便于观察的方向。

  C、探测器的端子应根据不同类型,按照功能与极性正确联线,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线头搪锡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探测器及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厘米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探测器底座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②、模块的安装

  模块应按设计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模块。

  模块具体安装方式按要求可分:

  1)、集中放置的模块箱内的安装。

  2)、现场就地模块盒内的安装。

  模块安装应固定牢靠,其导线的连接应按信号线、电源线之功能正确联线,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线头搪锡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模块在盒和箱内的安装联线后的穿线孔应封堵。

  ③、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米处,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厘米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④、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的安装

  A、设备安装前土建工作应具备以下条件。

  1)、屋顶、楼板施工完毕,不得有渗漏;

  2)、结束室内地面工作;

  3)、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牢固;

  4)、门窗安装完毕;

  5)、对安装设备有影响的装饰工作全部结束。

  B、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不应小于1。5米,落地安装时,其底端宜高出地坪0。1--0。2米,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C、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2)、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

  3)、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4)、电缆芯和导线的端部,应留有不小于20厘米的余量;

  5)、导线应绑扎成束;

  6)、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D、控制器与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其接地电阻应符合以下要求:

  1)、工作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欧。

  2)、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

  ⑤、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装。

  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当采用金属软管作套管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米,且应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0。5米,金属软管与消防控制设备的接线盒(箱)应采用锁母固定,并应根据配管规定接地。

  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消防控制设备盘(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⑥、消防对讲电话系统及消防广播系统的安装。

  两系统主机的安装可参照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进行安装。

  消防对讲电话插孔的安装可参照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

  消防喇叭的安装可参照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

  ⑦、系统接地装置的安装

  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利用镀锌扁铁或金属软管。

  当采用联合接地时,应用专用接地干线,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其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16平方毫米,在通过墙壁时,应穿入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管。

  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设备的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软线,其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4平方毫米。

  工作接地线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

  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应及时作隐蔽工程验收。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调试

  ①、调试前的准备

  A、调试前应对系统设备作以下查验

  1)、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备品备件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2)、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操作说明书、编程手册等资

  料是否齐全。

  3)、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插接件及连线有无松动与脱接。

  B、按GB50166-92检查系统的施工质量,检查导线的连接、绝缘包扎、配线及金属槽管间的接地跨接等施工质量情况。

  C、检查系统线路,对错线、开路、短路和虚焊等进行处理。

  D、进一步查对以下情况并作必要的妥善处理。

  1)、竣工后的系统配置是否符合设备的技术要求。

  2)、检查原测试的绝缘电阻与接地电阻。

  E、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操作说明书、编程手册等资料。

  F、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调试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施工结束后进行。

  ②、调试

  A、调试人员的组成。

  调试负责人必须由资深的专业人员担任,所有调试人员应职责分明。

  B、调试中应特别注意事项

  注意强弱电结合部,防止强电窜入弱电,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事件。

  C、调试中应先进行单机通电检查后作系统调试。

  1)、通过逐个单机通电检测,剔除不报或误报的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

  2)、区域机、主机应作以下检查。

  通电前应作工作接地安全接地的检查。

  Ⅰ、自检正常后方可接入报警回路进行报警部分的调试。

  Ⅱ、声光警报器等火灾警报装置先外接直流电源进行功能检查。

  Ⅲ、火灾事故广播可用外接扬声器或监听扬声器作放音检查。

  Ⅳ、消防控制设备可用三用表,外接灯泡、继电器等进行检查。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电后,应按GB4717的要求进行相关功能检验。

  E、单机调试后进入系统调试

  1)、报警回路逐个接入,一个回路调试正常后,再接入下一个回路。

  2)、对探测器、按钮等逐个进行检验,排除错号、重号。

  3)、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功能软硬件编程,并在检查控制模块、联动继电器的动作符合编程指令后,接入控制对象进行联动调试。

  4)、检查主、备电分别供电时,各项控制和联动功能是否正常。

  F、火灾事故广播的调试开通

  1)、测量每个分路电阻,判断和各式各分路是否短路,开路或未接入扬声器。

  2)、用磁带播放音乐,由上往下或由下而上依次监听相邻层放音情况。

  固定消防电话和消防电话插孔逐个与消防电话主机进行通话试验。

  妥善做好调试完后设备的管理工作。

  系统调试完毕连续无故障运行120H后,填写调试报告,申请系统验收。

技术方案 篇2

  基本学制:4年专业类别:交通运输类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要求的、从事现代化船舶驾驶与管理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现代海洋船舶驾驶、营运、管理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包括各种航海技能、导航仪器、海上通信以及模拟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指挥和组织船舶航行和营运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

  1、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环境保护知识及职业道德修养;

  2、具有较扎实的.专业所必须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

  3、系统地掌握专业的技术基础理论、航运法规、航运管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

  4、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必要的航海技能训练;

  5、具有较好的英语应用能力,达到国家英语四级或以上水平;

  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

  7、对航海技术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动态有一定的了解;

  8、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既能适应各种类型船舶的驾驶及管理,也能适应与船舶相关的检验等工作。

  三、计划学制、毕业学分、授予学位

  计划学制:4年

  毕业最低学分:159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课程(44学分)

  修读要求: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修满44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程(40.5学分)

  修读要求:修满学科基础课程全部40.5学分。

  (三)专业教育课程(65.5学分)

  修读要求:专业必修课程,修满49.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修满16学分。

  (四)任意选修课程(6学分)

  修读要求:修满6学分。

  (五)第二课堂(3学分)

技术方案 篇3

  一、矿井生产接续情况:

  20xx年度我矿正常生产时有一个回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50102综放工作面预计20xx年5月份回采完毕,50105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预计于20xx年4月与50106回风顺槽贯通,50107掘进工作面、50108掘进工作面计划于20xx年7月下旬开始,于20xx年12月份形成工作面。

  二、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分析

  1、瓦斯来源分析:经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复,我矿现水平的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工作面瓦斯来源主要为工作面采煤和工作面放炮落煤及巷道掘进时。整体来看,矿井正常生产落煤、巷道掘进时,矿井瓦斯涌出量有所加大,矿井产量是影响瓦斯涌出量的主要因素。

  2、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分析:

  1、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采面上隅角的瓦斯浓度较其它地点为高,是容易积聚瓦斯的异常地点,为防治瓦斯的重点。

  2、回采工作面放煤期间,工作面采空区顶部的瓦斯容易积存,因此工作面放顶期间必须加强通风管理,确保安全。

  3、采掘工作面过断层、煤体裂隙发育等地质构造带时,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浓度会明显增加,必须高度重视。

  4、采煤工作面放煤时采面瓦斯涌出量增加,对安全生产的威胁较大。

  5、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还受大气温度、气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换季时,大气压力急剧下降,瓦斯涌出量会增加,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防治瓦斯重点区域:

  回采工作面U型通风,因此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巷道冒高点、密闭区域、掘进机械落煤部、停风、无风区、放炮落煤过程等是发生瓦斯积存的区域。1、回采工作面:采煤上隅角、采空区顶部2、掘进工作面:50105运输巷机掘面、50107、50108掘面。

  四、瓦斯治理方案:

  我矿属于低瓦斯矿井,根据矿实际情况,针对重点防止区域制定了以下瓦斯治理方案:

  1.矿井安装了重庆煤科院KJ90NA监控系统并运行正常,发挥了监控系统应有的作用。采取安全监控系统对井下瓦斯实现24小时监测,采煤工作面实现瓦斯电闭锁,掘进工作面实行“三专两闭锁”,并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

  2、采掘工作面设专职瓦检员24小时现场盯班,对工作面比较容易积聚瓦斯的上隅角、回风巷进行实施巡回检查、每两小时向调度室汇报一次,在工作面上隅角悬挂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3、针对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容易积聚瓦斯的特点,采取风幛引风法和排瓦斯巷引排瓦斯的治理方案。

  4、针对采面落煤时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规律,做到“只认瓦斯不认人”,瓦斯超时,采面必须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处理,瓦检员要行使好绝对停产权。

  5、严格执行以风定产,优化通风系统,确保采面风量稳定可靠。

  6、针对目前通风距离较长的掘进工作面采用2×30KW或2×18.5KW大功率局部通风机和配套的800mm的大截面风筒,做到风筒末段至工作面距离不超过5米,按质量标准化的要求管理好局部通风,确保掘进工作面风量稳定可靠,有效地稀释瓦斯。

  7、每月制定瓦斯检查计划及巡回检查路线图表,对采煤工作面严格执行24小时跟班检查及定时汇报制度。

  8、专职的瓦检员及防灭火检查员每周对井下所有防火墙和挡风墙进行一次瓦斯检查。

  9、跟班领导、放炮员、安检员、安全员、班组长、流动电钳工、技术员,下井必须佩带便携仪式瓦斯报警仪,对井下采掘工作面、有瓦斯涌出的地点可随时检查瓦斯浓度。

  五、预防瓦斯的措施:

  1、认真宣传安全生产方针,使全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宣传瓦斯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入井人员要严格按照“三大规程”作业,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3、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其它地点均要严格配风,消除不合理的“三风”(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合理分配风量,各采掘地点及硐室的.供风量符合规程要求。

  4、通风科测风人员要按时测定好井下各地点风量,做好测风报表,对井下供风量不足的地点发生瓦斯积聚或超限。

  5、严格设计并加强施工管理,不人为地造成盲巷,必须在24小时内予以封闭

  6、巷道贯通,排放瓦斯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7、加强局扇管理,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局部通风管理的有关规定。

  8、采掘工作面放炮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放炮制度,严禁违章装药,违章放炮。

  9、瓦斯员要杜绝空班漏检,一旦发生瓦斯超限,立即按规定予以处理,要特别注意检查并处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和巷道冒高点的瓦斯。

  10、彻底消除电器设备失爆隐患,杜绝引爆火源。

  11、矿严格管理安全监控设备,保证监控系统正常运转。做到对井下和各采掘工作面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实施二十四小时连续自动监测。

  12、采、掘工作面瓦斯传感器瓦斯浓度达到1%时能够立即发出报警,瓦斯浓度达到1.5%时能够自动切断采、掘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源。

  13、通风科安全监测工做好瓦斯等传感器的日常标校、维护工作。

  14、进一步完善矿井隔爆设施。

  15、健全井下通讯设施,确保抢险救灾信息传递工作正常进行。16所有下井人员必须一律佩戴自救器。17、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六、采煤工作面瓦斯管理安全措施:

  1、采煤工作面要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24小时盯岗制度。

  2、瓦斯检查员必须每班认真检查上隅角气体情况,并每班给调度室汇报3次,并做好检查记录。如出现瓦斯局部积聚、超限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立即责令采面停止一切工作,处理完积聚瓦斯后方可恢复工作。

  3、工作面风量必须严格按计划配风,测风人员对采面风量按照规定每旬测定一次外,其它时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测风,保证风量稳定、可靠。

  4、采面上、下出口,特别是在上隅角附近20米范围内进行打眼、放炮,端头支架迁移,上隅角放顶回收、支护等作业时,瓦斯检查员必须先严格检查瓦斯,只有在瓦斯不超限时方可进行打眼放炮等工作,坚决杜绝瓦斯超限作业。

  5、强化电气设备管理,特别是采面及上隅角附近所用的煤电钻及电缆必须保证完好,杜绝电气失爆。采煤队安排电工负责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6、工作面上隅角及时回柱放顶,严禁滞后。

  7、工作面严格执行“只认瓦斯不认人”制度,瓦检员有绝对的停产、撤人的权利。气体超限可立即停产处理。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136条、138条、139条有关规定。

  8、上隅角出现瓦斯浓度达到2%,体积0.5m3以上的积聚现象必须按《规程》138条规定,在附近20米以内停止工作,撤除人员,溜子也立即停止运转,瓦检员负责,经处理浓度降到2%以下方可开工。

  9、采面回风流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或是一氧化碳浓度超过0.0024%时,严格按照《规程》第136条规定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必须停止工作面作业,撤除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0、每次出现以上第九、十条情况时,瓦检员必须做好瓦斯处理结果记录,交接班时必须认真仔细交接采面瓦斯情况,并填写好交接班记录。

  11、根据上隅角易积存瓦斯的特点,必须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处理,一是利用导风幛引风的方式排除上隅角瓦斯,二是利用高压水枪射水增加风流流速来稀释积存的瓦斯。

  12、上隅角每次放顶、回柱前,必须用乳化液枪先将上隅角顶、帮冲洗一遍,并经瓦检员检查气体不超限后方可开工。

  13、上隅角浮煤必须班班清扫干净,采空区浮煤必须攉干净,严禁浮煤压入在老塘内。

  14、上隅角每班由施工队领导或安全员负责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悬挂在上隅角离顶300mm、离邦200mm处(信置根据实际情况定),连续检测气体情况,发现瓦斯超限,按上述每十条执行。

  15、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设备严格按规定加强管理,传感器必须每10天调校一次,采煤工作面瓦斯传感器每10天进行一次瓦斯超限断电实验,保证瓦斯断电系统功能完好,传感器的挂设位置必须符合规定。工作面瓦斯传感器离工作面距离不得大于10米。

  16、严格落实“一通三防”齐抓共管责任制,对破坏“一通三防”设施者进行严惩。

  17、安检人员必须对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采空区浮煤清扫情况和采煤队有关人员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携带和使用情况等。

  七、掘进工作面瓦斯管理安全措施:

  1、强化局部通风管理,严格按计划配风,局部通风机严格按规定及安全质量标准化求安装使用,杜绝局扇循环风和掘时工作面风量不足。

  2、掘进工作面局扇必须专人管理,以确保正常运转,严禁无计划停风,任何人不得随意停开局扇或断开风筒,严禁损坏局部通风设施。

  3、严格按安全质量标准要求接设风筒,做到接头严密不漏风,无破口,吊挂平直,逢环必挂等。

  4、工作面必须实行“三专两闭锁”,当局扇停止运转时或工作面瓦斯超限时,都能自动切断供风巷道的一切非本质安全型电源。

  5、交接班临时停工时,不得停风,因检修或其它原因有计划停风时必须按局扇停风措施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瓦检员到位,检查工作面、风机及启动装置附近1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当检查结果符合规程规定,方可开动局扇进行通风,否则必须制定排除瓦斯措施进行处理。

  6、爆破作业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放炮员和班组长的便推携式瓦斯报警仪必须随身携带,当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放炮。

  7、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设备严格按规定加强管理,瓦斯传感器定期调校,并进行瓦斯超限自动断电的瓦斯电闭锁实验,保证监控系统功能完好。传感器的挂设位置必须符合规定,瓦斯传感器离工作面距离不超过5米。

  8、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米,保证迎头风量。

  9、电气设备严禁失爆,发现电气问题,电工要及时处理。

  10、掘进作业严格落实执行巷道贯通、瓦斯排放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八、工作要求

  1.为加强煤矿瓦斯治理,煤矿成立了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编制了《峙峰山煤业瓦斯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以此作为实施煤矿瓦斯治理。

  2.煤矿各科室基层管理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抓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为全年安全生产努力。

技术方案 篇4

  前言

  在实践过程中,影响油田污水的因素是非常多的,这包括到油田的开采技术、油田的地质环境、油田的施工环节等的应用,做好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方案,进行污水处理效益的提升,从而提升含油污水的处理效益,解决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污泥处理系统成本费用等的优化,实现投资成本及其管理成本等的协调。

  1 含油污水微生物的应用形势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油田注水已经发展到新的层面,由传统的笼统注水方式转移到分质注水、分层注水等的应用,这就对油田含油污水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满足干净水、清洁水等的应用需要,进行污水水质的控制,保证干净的污水注入,从而进行良好的驱油,保证油田采收率的提升。随着油田综合含水率的提升,污水处理量不断的提升,这就实现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健全,伴随着油田含油量趋势增加的情况,水质指标日益提升。

  进行油田水质的质量分层分析,落实好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需要,保证油田的含油污水的控制,进行水质指标难度的下降,从而保证有质量的污水注入,保证驱油功能的良好开展,大大提升油田的开采效益,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为了提升油田生产的效益,我们需要进行污水处理系统方案的更新,进行大规模扩建工作的开展,进行深度处理系统的增加,进行水处理药剂的不断应用,进行投加量的.提高,从而满足低渗透油层的应用需求,实现污水水质的整体达标,保证处理规模的优化,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改善,保证药剂的加大投入,实现微生物的有效强化处理,保证油田含油污水的积极处理,提升水质处理的质量,进行站外输水质含油及其杂质指标的分析,进行油田污水的良好处理。

  油田生产的相关细节工作,比如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细节工作,如何更有深度的进行处理系统的开发是重点问题,从而进行不同类型的水处理要急的应用,进行投加量的控制,提升低渗透油层的应用效益。当然,客观上来说,要实现污水的水质全面达标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处理规模的应用,进行污水处理设施体系的健全,保证微生物的强化处理,保证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保证油田污水的良好达标性,提升其应用效益。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明确到这也一个事实,那就是含油污水的成分是非常复杂的,其存在很难进行有效降解的污染物,其具备较差的可生化性,其内部存在太多的杂菌,从而导致其较强的竞争性,如果仅仅是一般的微生物,其通过竞争很难进行优势菌群的形成,也就是说,如果其处在较高含盐量、高粘度的污水中,这些细菌将会难以进行有效的繁殖,这就侧面的说明,如果仅仅进行一般性质的生化处理,是很难满足工业化的应用需要的,这就有必要进行油田设计工作的优化,进行微生物联合菌群的建设,提升其应用效益。

  有效菌群的产生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的,比如进行有氧环境的保持,保证其环境的适宜性,进行细菌的良好繁殖及其应用,进行污水的溶解性性质的发挥,进行细菌滋生生命过程氧化、还原、合成等的应用需要,进行有机物的无机物降解,保证能量的放出,从而满足自身生存及其繁殖的需要。这就需要保证其良好的生存条件。

  在适宜条件的创造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到微生物需要以有机物为实物,从而进行生命的新陈代谢,保证污水的良好净化及其处理,保证优质出水质量的保证。这就需要做好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保证污泥具备更高的环保性,避免出现后续污泥处理上的麻烦,保证投资费用及其运动管理费用等的强化,进行运行成本的降低,保证劳动强度的控制,进行抗冲击性的分析,进行污泥量的优化,这是一种无害化的处理方式。

  2 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体系的健全

  下面通过对某个站的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来进行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具体探讨。在该站的应用过程中,其进行来水气浮装置的应用,进行微生物反应池的应用,进行固液分离装置的应用,从而提升其回注的处理效益。防水站的水需要进行高效气浮装置的应用,进行污油的处理,保证其水的微生物反应池的进入,这就需要进行微生物处理系统的特种微生物的添加,保证污水中的油及其有机物污染物的处理,满足生物降解的需要,这里也要进行固液分离装置的应用,进行水中固体悬浮物的分离,这就需要做好污泥处理系统的细节工作,进行低污染污泥的运输,保证污水的有效过滤及其应用,满足输水质的应用要求,提升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益。

  上述工作环节的开展,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保证一定的压力条件,进行高压溶气的应用,进行微气泡的释放,保证其与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碰撞,保证其微气泡的粘附,再随着气泡的活动,进行水面的浮出,进行浮油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刮油机的应用,保证污油槽的回收及其利用,保证污水的泥水分离区的进入,保证污水的有效分离应用,保证其微生物反应池的进入。这就需要进行规格型号、最大处理水量、设备数量、水力停留时间、回流比等的分析,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在该工作环节中,我们需要进行微生物反应池的技术参数的分析,保证溶解氧、生物填料填充度等的分析,做好进水含油的控制工作,进行出水含油的控制。

  该污水处理站从建立到现在,已经有七年的历史了,从目前的工作情况来看,其日处理量是比较少的,没有满足设计量的需要,其来水采油效率远远的低于设计标准,其外输水质是比较稳定的,能够进行运行水质的良好控制,其来水含量及其最低含量存在较大的差距。

  实践证明,通过对气浮及其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其含油量及其悬浮物含量,能够满足普通污水的处理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提升工作效益,需要进行一级石英砂的过滤处理,进行外输水质的控制,保证外输水质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其整体除油效果,从而满足日常油田工作的要求,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工作,进行当下水质指标的标准分析,以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采用微生物技术处理油田污水可确保达到“5.5.2”水质指标要求乃至更低,有利于油田开发。利用微生物处理含油污水,菌群成本低,而且运行成本低于原工艺。经微生物处理后,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彻底降解,其最终产物为H2O 和CO2等无机物,可减少由于加药处理使采出水进一步复杂化的现象。微生物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具有环保,减少外排污染的特性。

  3 结束语

  含油污水微生物处理方案的优化,更有利于提升含油污水微生物的处理效益,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提升其应用效益,满足现阶段含油污水微生物的处理应用要求。

技术方案 篇5

  一、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的必要性

  由于我校已经有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开设了高分子、化工类材料、金属材料等专业,应用物理、物理学专业的方向就只有往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靠,而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与物理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我们物理系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半导体材料的形成原理、制备、检测手段都与物理有关;其次,光伏技术中的光伏现象本身就是一种物理现象,所以只有懂物理的人,才能将物理知识与这些材料的产生、运行机制完美地联系起来,进而有利于新材料以及新的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从半导体材料与光伏产业的产业链条来看,硅原料的生产、硅棒和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等,这些过程都包含物理现象和知识。如果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懂得这些现象,就能够清晰地把握这些知识,将对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不仅可以在我校的应用物理学专业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而且应该把它发展为我校应用物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二、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施

  (一)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过程

  我校从20xx年开始招收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当时只是粗略地分为光电子方向和传感器方向,而课程的'设置大都和一般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设置一样,只是增设了一些光电子、传感器以及控制方面的课程,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随着对学科的深入研究,周边高校的互访调研以及自贡和乐山相继成为国家级新材料基地,我们逐步意识到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应该是一个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从20xx年开始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用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取代传感器方向,成为应用物理学专业方向之一。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逐步形成了我校现有的应用物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的培养目标: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得到相关领域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初步训练;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技术适应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能在应用物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教学、新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时代精神及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都分别设有这方面的课程,另外还在实践教育平台也逐步安排这方面的课程。

  (二)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

  为了实施新的培养方案,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我们引入学过材料或凝聚态物理的博士,他们在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从已有的教师队伍中选出部分教师去高校或相关的工厂、公司进行短期的进修培训,使大家对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有较深的认识,为这方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其次,在教学改革方面。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准备把物理类的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将关系紧密的课程合成一门。另一方面,我们将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两个方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光电子技术方向的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有意识地开设了一些课程,让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的学生能够去选修这些课程,让他们能够对光伏产业的生产、检测、装备有更全面的认识。最后,在实践方面。依据学校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开设材料科学实验和材料专业实验课程,使学生对材料的生产、检测手段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开设材料科学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半导体材料及光伏行业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新兴行业,受到国家和各省市的大力扶持,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主旋律,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由于我们国家缺乏这方面的高端人才和行业指挥人,在这个行业还没有话语权。我们的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或者是行业的上游产品,没有进行深加工。目前行业正处在发展的困难时期,但也正好为行业的后续发展提供调整。只要我们能够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并积极拓展国内市场,这个行业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要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就需要有这方面的技术人才,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有责任肩负起这个重任。由于相关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系统模式,这就更需要高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努力,为半导体材料及光伏产业的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也为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技术方案 篇6

  一、评审、认定资格条件

  (一)评审资格条件

  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中学二级教师任期满4年(任期内取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满3年),可报评中学一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任期满5年(任期内取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满4年),可报评中学高级教师。

  3、继续教育学时达到人社部门要求,参评年上溯5年内,总学时达到360个学时;其中专业学时达到240个学时,公需科目培训合格。供需科目仅针对参加评审的教师。

  4、45岁以下教师报评中学高级教师,须按规定完成支教工作任务(驻点支教一年,或兼职支教满120个学时)。

  (二)认定(中学一级教师)资格条件

  1、与任教学科专业相吻合的研究生学历。

  2、3年或以上从教经历。

  3、继续教育学时达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本要求。

  注:评审、认定中学二级教师条件,参照市人社局、教育局文件执行。

  二、教育教学条件及评分标准

  1、工作量(基准分10分),以任期内每个学年度实际工作量与学科标准满工作量课时数之比的平均数为任期平均工作量。计算公式为(任期起始年实际工作量/学科标准满工作量课时数+…+评审当年实际工作量/学科标准满工作量课时数)÷任期年限×10。校级领导以每周2课时、中层干部以每周4课时为满工作量标准。

  2、教龄:一年1分,累加得分。

  3、校龄:一年1分,累加得分。

  4、教案:符合学校管理规定,教案总体评价达到合格以上等次的,按照合格、优秀分别加2、4分赋分。

  5、听课笔记:符合学校管理规定,听课节数达到规定标准,记录完整、规范,按照规定节数以上每超10节加1分赋分。

  6、班主任或管理工作年限:一年1分,累加得分。其中管理工作是指由学校认可的,在已承担本学科教学任务满工作量的基础上所承担的学校行政管理、工勤或教辅岗位工作。

  三、教育教学成绩条件及评分标准

  1、任期内获得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优秀班主任或其他由校评审专家委员会认可的专业类荣誉的,按照市、省、国家每次1、3、5分赋分。

  2、任期内任教班级本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达到100%、且优秀率达到70%的,每次加2分。

  3、任期内任教高三年级,所带班级一本率、三本率实现预设目标的,每次加2分。

  四、教研条件及评分标准

  1、任期内承担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已结题或已取得经主管部门认可的阶段性成果的,按市、省、国家级每项加1、2、3分。参评人若是课题负责人或排名在前三位的`课题组主要成员,按两倍计分。

  2、任期内撰写有学术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等,在专业类期刊发表或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评为三等奖以上奖次的,每篇加1分。

  3、任期内代表学校参加市级以上课堂教学比赛,并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奖项的,按照市、省、国家每次1、2、3分赋分;校内公开课,按照每节0.5分赋分。

  4、承担市级以上(含)教学大赛获一等奖以上奖项的,按照市、省、国家每次1、3、5分赋分。

  五、一票否决

  1、不满工作量。任期内,有超过一个学期工作量不满的。学年度病假超过一个学期(5个月)、事假超过3个月,视为不满工作量。

  2、任期内无1年以上班主任工作或经学校管理部门认可的其它管理工作经历的。

  3、职称评审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

  4、在教务处、年级部教学检查中存在缺项或检查不合格的。

  5、有触犯国家法律法规,或违反师德行为的。

技术方案 篇7

  新学年,本教研组将认真贯彻学校的办学方针,努力践行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以科学、社会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组成教研小组共同完成综合组各项活动。

  一、指导思想:

  我们将本作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团结协作,学习新课标,巩固发展以前取得的成绩,克服对学科接触晚,许多知识不熟悉的困难,要有进取精神、乐观积极向上的教研新风貌。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课改完善和深化学科教学常规,组织教师参加课改理论学习和培训,组织课改研究课和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积极促进本组教师整体素质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逐步把综合教研组建成有特色的教研组。

  二、具体工作:

  由于大多教师对自己学科的教学是初次接触,尤其是科学老师,他们大多都担任班主任和其他多学科的教学任务,为了搞好本组的教研教学,提高学科的教学成绩,我们将积极开展有效的针对综合学科特点的教学讨论活动,在学习及专研教材上下功夫,做到尽早熟悉自己学科的教材,了解学科特点,掌握学科知识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工作,组织本教研组教师积极讨论,结合各学科的特点,搞好学习常规,学习校内外先进典型,加强检查督促,使学习常规,实施常规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

  在组内开展教学研讨课,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深入探讨教学得失,群策群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撰写案例与论文。鼓励老师要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反思、探索,并联系实际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案例与论文。

  积极开展看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倡导科学课老师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学生中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电脑制作活动,并争取在适当时候在全校进行展示。力争在小制作和小发明方面打造出本教研组的特色。

  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本期工作的重点,我们组将在本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求每位老师做好教学“六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向40分钟要质量。

  2 积极搞好第二课堂,倡导综合学科老师利用自己特点,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在学生中动手动脑的小制作、小发明,利用信息技术学科开展电脑制作活动。

  3 充分利用教研活动,专研教材,吃透教材,请学科专业老师进行教材解读。上好转转课、校内公开课、示范课。

  4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实施,让学生在综合学科中多实践、多操作,做完做好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教研活动时间表

  3月上旬 分析各学科现状 请专家(徐主任)释疑 分发科学学科的各种表册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中小学生风筝比赛。

  4月下旬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中小学电子作品制作比赛。各学科之间互相交流 针对综合学科教材特点查找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及经念体会,。

  5月上旬 讨论教材,集体备课,收集学科作品。

  5月中旬 半期总结,交流教学得失,制定后期教学进度计划。

  六月 指定期末学习复习考试计划。

  7月 总结

【技术方案】相关文章:

技术方案09-04

技术的方案04-09

技术方案07-03

技术方案模板09-07

工作技术方案11-05

有关技术方案11-09

有关技术方案03-20

技术方案模板05-18

教学技术方案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