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时间:2024-06-01 10:55:03 方案 我要投稿

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学校安全管理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教育水平,健全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关于教育安全治理的要求,以防范化解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为重点,全力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

  二、工作原则

  坚持“生命不保、何谈教育,隐患不除、何谈安全,治理不力、何谈发展”的安全底线思维,把预防作为减少问题发生、守住底线的最佳手段,通过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目标、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预案、建强工作队伍、鼓励课题研究、配置设施设备、加强培训演练等,筑牢学校安全铜墙铁壁。坚持源头治理,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努力形成全学段、全时段、全方位、全空间、全要素学校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处置、矛盾化解闭环工作机制。

  三、工作目标

  学校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管理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有效提升;学校安防设施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安全教育体系持续优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平安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综办,办公室主任由安综办主任兼任。

  (二)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决策部署,研究审议重大事项,指导解决突出问题,统筹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工作。

  2、明确落实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学校主要负责人负第一责任、分管负责人负直接责任、内设部门负责人负具体责任、各类岗位人员负工作责任,将每一处设施、每一件设备、每一个场所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形成学校党委行政总揽全局、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具体人员履职尽责、齐抓共管的大安全局面。

  3、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人员能力培训,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和测评体系,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战斗力强的安全工作队伍。聘请优秀政法干部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充实学校法治人才队伍。加强保安人员能力提升,组织安全业务和应急处置培训。

  4、完善制度机制。每学期开展隐患排查和重大问题梳理,科学研判、对症下药,及时化解风险。健全学校安全事故预防机制,完善应急处突指挥体系,完善应急处置预案,规范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常态化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反应、高效应对、迅速管控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学校安全事故危害。

  5、推进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排查问题整改,建立台账、落实责任、细化措施、明确时限对账销号。做到排查全覆盖、无死角、无遗漏。重大隐患和自身难以处置的问题按规定迅速上报,一时难以整改的,实施跟踪监测和安全测评。

  6、完善校园物防基础设施。完善围墙、护栏、防冲撞等实体防范设施建设,确保校园封闭化管理措施到位。学校重点部位、重要区域、重点场所安装防护栏、防盗门和照明设施,校园内要设置消防、应急等安全设施;学校保安人员要装备必要的执勤、防护、防爆器械。

  7、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全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xx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防严管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全面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重要环节管控,强化日常管理,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杜绝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积极推进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8、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完善学校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建立学校卫生自查机制、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干预与应急处置机制,增强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关口前移”的原则。

  9、加强心理健康管理。持续优化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功能,配齐心理健康专业教师,丰富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资源,选取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的,有较高信效度的心理测评量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危机筛查,做好心理问题学生干预疏导。

  10、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保证消防车道、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消防设施及灭火救援器材齐全、功能正常、放置合理,杜绝宿舍私拉乱接电源、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演练,杜绝校园火灾发生,加强学校消防管理岗位人员专业技能提升培训。

  11、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及特种设备管理。建立实验室人员安全培训机制;严格管理危险化学品,规范采购、储存、使用、处置等各环节,配齐实验室消防安全设施及人员防护器材,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排查,严格管控涉爆设施设备,建立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

  12、开展防伤害行动。健全预防、发现、处置长效机制,杜绝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建立预防性侵害未成年人工作制度,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校园管理和学生保护第一责任人责任。进一步完善教职员工准入制度,强化对教育行业从业人员品德、心理前置考察,联合公安机关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等违法犯罪信息制度。

  13、加强网络环境整治。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xx号)要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网络,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防止网络沉迷。

  14、加强网络诈骗整治。将校园贷、套路贷、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防范工作纳入校园法治安全宣传教育体系,作为“法治大课堂”、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教育的内容。通过“熊猫反诈”、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加强电信网络诈骗教育提醒,提升学生防范抵制能力。

  15、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教育。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对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广泛开展普法教育、青春期教育、性教育、预防性侵害教育、防范校园欺凌教育、预防网络色情暴力教育,营造学法、知法、讲法、用法的未成年人保护环境,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6、加强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将安全教育融入学科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加强安全课题研究,推广课题成果,鼓励安全课科任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科研论文。

  17、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教育。将森林草原防灭火及城乡消防安全教育列为每学期“安全教育第一课”“每天放学前三分钟”和“放假前最后一课”安全教育重要内容。

  18、加强防溺水教育。扎实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确保每一名学生知晓防溺水“六不准”要求。教育引导学生掌握防范溺水知识、自救自护技能、科学施救方法。加强家校联动,提高家长监护监管意识,落实监护监管责任。

  19、开展安全主题教育。围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禁毒日、全国消防日、世界艾滋病日、全国交通安全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广泛开展各类安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20、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提升家长安全意识、履职监护能力,营造协同育人、共同成长的氛围。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情感情绪困惑学生、言行异常学生,以及留守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群体和残疾学生的关爱工作,及时做好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矛盾化解,确保健康成长。

【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02-17

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精选10篇)02-27

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精选20篇)11-29

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13篇)02-17

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13篇02-17

高校院系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12-02

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通用21篇)11-22

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通用21篇)03-16

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通用16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