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时间:2023-02-08 09:15:44 复习提纲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复习提纲,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篇1

  一、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

  1、物质是由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现象。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B分子在。③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扩散越。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和。

  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②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起主要作用。③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所以分子作用力为。

  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②: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物体的内能越大。③: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

  6、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2、改变内能的方式:和。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内能;物体放热,温度,内能。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的单位是。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温度、热量、内能区别:

  ☆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

  三、燃料燃烧的热量:

  1、燃料燃烧:能转化为能。

  2、定义: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3、热值的符号:,热值单位:

  4、关于热值的理解:

  ①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②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

  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关。

  5、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Q=或Q=

  (1)、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2)、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6、固体、液体热值计算公式:q=,变形公式:Q=,m=

  气体热值计算公式:q=,变形公式:Q=,v=

  四、比热容:

  1、用水和清油来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的实验中:

  (1)、相同质量的.水和清油,升高相同的温度,需加热的时间更长,说明要吸收更多的热量。

  (2)、相同质量的水和清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升高的温度更高,说明它的比热容更。

  2、比热容:

  ⑴物理学中为了描述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引入了的概念。

  (2)比热容的定义:质量为m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为Q,升高的温度为△t,则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定义也可以说成: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

  (3)比热容的符号,单位是。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大小与物体的、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关。

  (5)水的比热容为的水温度升高(降低)吸收(放出)的热量为。⑸水常用来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大。

  3、计算公式:Q=,变形后:m=,C=,△t=.

  公式中Q表示:单位:,公式中m表示:单位:

  公式中C表示:单位:,公式中△t表示:单位: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篇2

  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

  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c=Q吸m(t-t0)m=Q吸c(t-t0)t=Q吸cm+t0t0=t-Q吸cm

  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c=Q放m(t0-t)m=Q放c(t0-t)t0=Q放cm+tt=t0-Q放cm

  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c=Qm△tm=Qc△t△t=Qcm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内能的利用

  第一节:内能的利用

  内能的利用方式

  利用内能来加热:实质是热传递。

  利用内能来做功:实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二节:热机

  1、热机:

  定义: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2、内燃机:

  内燃机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①汽油机工作过程:

  ②柴油机工作过程:

  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①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

  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

  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③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

  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④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

  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4、热值

  燃料燃烧,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方米(J/m3)。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

  公式:

  ①Q=qmm=Qqq=Qm

  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m——燃料质量——千克(kg)。

  ②Q=qVV=Qqq=QV

  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立方米(J/m3);V——燃料体积——立方米(m3)。

  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第三节:热机效率

  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有效利用燃料的一些方法:把煤磨成粉末状、用空气吹进炉膛(提高燃烧的完全程度);以较强的气流,将煤粉在炉膛里吹起来燃烧(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

  公式:Q总=Q有用ηQ有用=Q总η

  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

  热机能量损失的主要途径:废气内内、散热损失、机器损失。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①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②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③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常见热机的效率:蒸汽机6%~15%、汽油机20%~30%、柴油机30%~45%

  内燃机的效率比蒸汽机高,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

  电流与电路

  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

  1、电荷:

  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背景: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通常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6.25×1018个电子所带电荷等于1C。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

  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

  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接触带电后的两个物体将带上同种电荷)

  (3)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4、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5、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金属导体容易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容易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子。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1、电流

  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3、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①必须有电源;②电路必须闭合(通路)。(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有持续电流。)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

  4、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

  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的情况也属于短路(此时电流将直接通过导线而不会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会工作)。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篇3

  一、选择题

  1、物态变化

  思路:分清楚变化前后各是什么物态,伴随的热量变化

  2、声音

  音调:频率的高低(女高音、男低音)

  响度:振幅的大小(大声说话、轻声细语)

  音色:每个发声体的发声特点不同(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不一样,每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乐音:人们喜欢听的声音

  噪音: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干扰的声音(你喜欢听的音乐,对别人来说或许是噪音)

  减弱噪音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消音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音墙)、在人耳处减弱(带耳塞)

  3、光现象

  直线传播: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日全食)

  反射:光在同种介质钟传播(照镜子、倒影)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水中的鱼儿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凸透镜对光的折射:会聚作用(远视眼佩戴的眼镜)

  凹透镜对光的折射:发散作用(近视眼佩戴的眼镜)

  4、常见物理量

  平时需要记忆,注意单位

  5、物质固有属性

  质量、密度(固体和液体)、热值、比热容等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随温度、位置、形状、多少而变化。

  6、磁现象

  磁性材料:铁钴镍都是磁性材料

  磁场:真是存在的,两个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感线:为了形象描述磁场,人为加上的带箭头的闭合曲线

  地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存在的夹角叫磁偏角,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记录。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地理南极(地磁北极)。

  7、电和磁

  发电机模型(电磁感应):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电流产生。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发现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只改变导体运动方向,电流方向改变;只改变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也改变;既改变导体运动方向,又改变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不变。)(手摇发电机、动圈式话筒)

  电动机模型: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动圈式音箱)

  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开关闭和后导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奥斯特发现的。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增加铁芯会大大增强磁性,即电磁铁)

  8、扩散现象

  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柳絮、尘土都是微小颗粒,不是分子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引力: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表现为引力。(铁丝很难被拉长)

  斥力: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表现为斥力。(液体很难被压缩)

  内能: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不管温度高低,物体的内能不会变成0。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9、压强

  固体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增大压强的方法: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图钉尖很尖锐、菜刀越磨越锋利)。

  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书包背带较宽、滑雪板、铁轨下铺枕木)

  液体压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出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大气压降低。

  10、力与运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运动状态无关。

  平衡力:等大、反向、共线。受力物体只有一个。(物体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静止)

  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受力物体是两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拉长皮筋)、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球拍打乒乓球)

  11、浮力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无直接关系。如果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深浅无关。

  12、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

  家庭电路中所有用电器都是并联,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触电者施救方法:关闭电源或用绝缘体把触电者身上的导线拨开。

  13、滑轮组

  做题思路:先判断有几段绳子承担重量(n=?)然后根据滑轮组的特点计算各物理量:

  14、电路故障

  做题思路:

  1、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并联、串联)

  2、各电表分别测量那一部分的数值

  3、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某处断路了。

  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不能跟电源连通。

  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电路中总电阻变小了。

  电压表示数变大了,说明与之并联的电阻与总电阻的比值变大了。

  15、动态电路题型

  做题思路:先判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移动过程中,接入电阻的阻值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根据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情况判断出电流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出各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进一步判断各电阻实际功率的变化情况和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

  16、电路题

  做题依据:

  二、填空题

  1、简单运动

  参照物的选取(与研究对象发生位置变化)

  平均速度的计算:

  图像:先看表头,是s-t图像还是v-t图像。s-t图像中与X轴平行,说明物体静止,线倾斜的越厉害,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v-t图像中与X轴平行,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1m/s=3.6km/h)

  2、平面镜成像

  像物等大,像距等于物距,不管物体远离还是靠近其平面镜,像的大小都不会变。

  3、测电笔的用法: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

  4、能量转化

  判断物体在能量转化前后的变化情况(位置、运动状态、温度、是否有电流、是否有化学变化等)

  5、杠杆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臂:动力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

  阻力臂:阻力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

  6、摩擦力

  静摩擦力: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动摩擦力:不管速度多大,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增大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7、电能(二次能源)

  电能表的读数:电能表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是kw·h 。表上的“10A”:表示电能表额定电流是10A。“2500r/kw·h”:表示电路消耗1kw·h的电能,圆圈转2500转。电表转了n圈,电路消耗的电能是

  8、四冲程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

  压缩冲程: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机械能→内能

  做工冲程: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内能→机械能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

  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吸进来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柴油机吸进来的是空气。

  压缩冲程末端,汽油机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柴油遇到高温空气自燃。

  9、电路

  给出用电器铭牌,题目中提示小灯泡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暗含的信息是要求出小灯泡的阻值,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出相关物理量。

  三、作图题

  1、磁场

  通电螺线管: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南北极,四指方向为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大拇指的方向为N极,也是螺线管内部磁场方向。

  磁体:磁场从N极出发,S极进入(N出S进)

  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磁场的方向。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像物等大,像距等于物距,像物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在平面镜同一侧。

  折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注: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或者玻璃时,既有反射,又有折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但也要标上方向。光垂直射向水或者玻璃时,折射光线方向不改变。

  3、杠杆

  动力臂:找到动力作用线,然后过支点做动力作用线的垂线,如果动力作用线太短,用虚线将其延长。

  阻力臂:找到阻力作用线,然后过支点做阻力作用线的垂线,如果阻力作用线太短,用虚线将其延长。

  注:画好垂线后一定要标上垂足,并标上

  4、电路图

  电路图转化成实物图: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量程),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滑片左右移动时阻值的变化),要符合题意,电路图和实物图中滑片向左(右)移动时,阻值变化要一致。

  实物图转化成电路图:每个电器元件的次序不能乱,线要画的横平竖直,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和实物图中滑片向左(右)移动时,阻值变化要一致。

  四、实验题

  1、探究小灯泡电功率

  注意:小灯泡的电功率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电压表的示数要调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考点:

  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2、滑动变阻器滑片要移到最大阻值处

  3、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要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

  4、小灯泡的电功率P=UI

  2、探究物体吸热能力大小

  试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两个不同电阻产生的热量判断依据:

  电流相等,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酒精灯加热不同液体判断依据:

  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一样多)加热时,比热容大的液体温度升高的慢。

  3、伽利略理想斜坡实验(影响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不变量:同样的斜坡、同样的小球、每次都从同一高度处自由释放。变量:水平面粗糙程度不同<即阻力大小不同>。)

  ① 阻力越大,小球在平面上走的路程越短,时间越短,速度减小的越快;

  阻力越小,小球在平面上走的路程越长,时间越长,速度减小的越慢;

  阻力为零时,小球在平面上走的路程无限长,时间无限长,速度不会减小。即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动能的大小通过推动木块运动的距离比较。速度的大小是通过小球释放的高度决定的。

  实验说明:物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注意:不能说是成正比,因为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速度不成正比。)

  4、探究凸透镜成像

  实验条件:物体、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直线上(物体的像成在光屏中间)

  注意:物左像左,物右像右;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

  5、探究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试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控制电源电压不变,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同一个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路中的电流成正比;

  控制电流不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如何提高物理成绩

  1、专心上课

  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不能死记一些结论。学生要获得知识,上课听讲最重要,尤其是学新课时,一定要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听懂,将这些内容的来龙去脉理解,融会贯通并记住。上课以听讲为主,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

  2、及时复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学好物理学生记得要及时复习,要记得牢,就要反复强化。在复习过程中,要善记忆,会记忆,提高记忆效益。

  3、有效练习

  练习是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练习包括课堂预习、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练习、单元练习及综合练习等。数理化都是靠练出来的,一定要多做练习题,通过练习查漏补缺,沟通物理概念、定律之间的内在联系。

  4、解决疑难

  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所以初二的学生在做题时,遇到有什么疑难,一定要抓住不放,这样才能提高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对某些题目进行巧妙的设疑,多动脑积极思维,多质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和规律。

  5、系统总结

  培养自己学习总结的习惯,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通过大量的题目分类,总结不同类型的题目的规律,从而不断提高解题能力,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对提高能力和增强解题能力非常有益。

  学好初中物理的小技巧有哪些

  1.见物思理,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物理讲的是“万物之理”,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之心,注意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多抬头看看天空,你就会发现物理中的“力、热、电、光、原”知识在生活当中处处都有。一旦养成用物理知识解决身边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的习惯,你就会发现原来物理这么有魅力,这么有趣!

  2.学会从“定义”去寻找错因。打好基础。

  对于基本公式,规律,概念要特别重视。“死记知识永远学不好物理!”最聪明的学生都会从基本公式和概念上去寻找错误的根源,并且能够做到从一个错题能复习一大片知识——这是一个学生学习物理是否开窍的最重要的标志!

  3.把“陌生”变成“透彻”!

  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势能”“电势”“电势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纳它,再通过听老师讲解、对比、应用理解它。要有一种“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研究精神。这样时间长了,应用多了,陌生的就变成了透彻的了。

  4.把“错题”变成“熟题”!

  建立错题本,在建立错题本时,不要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尤其注意建立错题本的方法和技巧,要有自己的创新、智慧以及汗水凝结在里面,力求做到赏心悦目,让人看了赞不绝口,自己看了会赞美自己的杰作。并且要常翻常看,每看一次就缩小一次错题的范围,最后错题越来越少,直至所有的“错题”变成“熟题”!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会触类旁通,永不忘却。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相关文章:

初中政治复习提纲10-13

初中政治复习提纲4篇11-02

初中政治复习提纲(4篇)11-02

电压复习提纲04-29

初中物理说课稿01-23

初中物理说课稿11-22

初中物理的说课稿精选04-12

初中物理反思06-26

初中物理说课稿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