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范文(通用37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范文(通用3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1~10) |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11~20) |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21~30) |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31~37) |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1
有科学依据的幻想,科幻片会有实现的可能性,可以畅想、讨论、值得期待。太阳有寿命,衰老时会变成红巨星,寿终会成为没有一点热量的白矮星,这些变化都会毁灭周边的所有行星。这事儿到来之前,地球得赶紧跑,不然会被吞噬掉,所以,人类不得不带着地球去找新家。最近的比邻星可以安家。有4.2光年的距离。
地球流浪还没有流出太阳系,上次就牺牲了一个航天员撞了木星,这次更是牺牲了200多名50岁以上的各国航天员炸月亮,其他不够壮烈的不算。前进的道路上,常常与各种牺牲为伴,多么不容易!
茫茫太空宇宙,极端恶劣环境,漫长的流浪征程,虽然在地下城,虽然有一万台发动机,但是离开赖以生存的太阳,地球能为人们提供那么长的'生命保障到达新家园吗?为了活下去,敢想敢做不怕困难,生命是多么执着与顽强!
如果能起死回生就不会为失去亲人而痛苦。生命有长度是人生一大遗憾,自古以来,为了长生不老,人们就求仙问道炼丹。世界这么精彩,那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人们去解密去发现,不能永生,那么让思维可以数字化而代替生命延续,死便会有不同定义。
人类用发达的大脑,用高超的智商,有别于其他动物而成为世界的主宰,科技发展到今天,很多从前想都不敢的成了事实,渺小又伟大的人类,不可思议!
最实际的还是,每个人都会幻想,但想出能马上创造财富的想法,还是不多。大多数都辛苦经营,血汗泪水换理想。刘慈欣可能也很辛苦,但总觉得写东西这件事,只靠自身的努力就可以了,比企业家轻松。还有,这毕竟是想出来的,不需要真的做出来,却让他盆满钵满,一定是我想的简单,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充满艰辛!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2
昨晚去看了《流浪地球2》,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11点了,怎么说呢,逻辑上确实比较混乱,因场景太过于宏大,每一条线,每个场景无法去深入的讲述,加上剪辑快速切换,让人目不暇接,路上听许多人讲没看懂。
我是没看彩蛋就出来了的,所以后面关于莫斯的彩蛋和图恒宇这些,我是没有看到的。个人感觉,特效这块比第一部有进步,国产科幻工业化天花板又提升了一些。
电影分两条线来叙说故事,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从热血青年成长为一名父亲,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试图用数字生命计划让女儿另类重生,这也代表着两种选择,两个方向,两人惟一的交集便是在刘培强面试领航者号航天员的时候,刘培强为了让家人获得入住地下城的资格去参加选拔,而图恒宇是作为面试官(隔着块单面玻璃),出门的时候两人相向而过,这也是两条线惟一一次交汇。
但也正是这一次交汇,让图恒宇坚定了让女儿另类重生的想法,两个父亲,做了相同的选择,这是做为一个父亲的责任,就是保护自己的小孩。刘培强选择离开地球去领航者号服役,而让家人拥有了活下去的.机会。图恒宇则是通过550C让女儿另类重生,拥有了完整的一生,而不仅仅只是两分钟。
同样的,承担责任的场景还有沙溢饰演的张鹏,也贡献了全片惟一的泪点,为保护年轻的'航天员,他选择站了出来,去完成有去无回的任务,那句:五十岁以上的中国航天飞行中队成员出列,让人泪目。
还有图恒宇重启北京互联网根服务器的时候,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而他在临死的时候上传了自己的意识进入了数字空间,在数字空间里完成了自己未完的使命,这也是责任。
中国人的责任感,向来是很强烈的,特别是男人,可以为了小家、大家、国家不惜牺牲自己,而电影中也没有了美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没有了靠个人拯救世界的情节,有的只是团结、协作、互助、责任,每个人都在完成自己的责任,或有退缩,但终将向前。
而中国人背负的责任,也终将打败所有的困难,为生存迎来转机。
危难来临之时,只有责任。那是一句重锤,无时无刻的提醒我们,去完成属于自己的责任,当父母的责任,当夫妻的责任,当职员的责任。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3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他认为生命如果像绚烂夺目的夏花,努力去盛开,那么死亡就如秋叶,宁静唯美地接受所有的结局,只要已尽力去争取经历过了,便没有遗憾了。观影《流浪地球2》以后,我想借用这句话表达对科技与文明的关系。那就是“科技如秋叶静美,文明如夏花灿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人类只能像蜉蝣一样寄托于天地之间,渺小的就像大海里的一粒米,但却可以依靠网络的普及,信息的传播,身处方寸间,可知天下事,人生不满百,穿越五千年。正是科技的发展,才使得人类文明不断向前。
如果说在过去,科技是守护文明的.护花落叶。那么在未来,科技就是延续文明的“诺亚方舟”。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刚刚过去的2022年,北半球整个夏季在热浪中灼烤,整个世界发生了很多气候事件,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在逐步走向现实,《流浪地球2》中刘培强带有试探性的“灵魂发问”-“MOSS,人类能活下来吗?”这是人类可能要面对的生存危机,影片中,有人选择驾驶飞船离开地球,有人选择带着地球寻找新家园,还有人选择数字生命延续,其实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是科技的秋叶给与人类迎接下一个春天的力量。
“天分本无私,人性皆相似。”人天生是无私的,人性也相似。科技会发展,人类的情感也会进化。科技可能继续守护着文明之花,让它圣洁如白莲,田田荷叶间顾盼生姿;也可能会同化着文明之花,让它绽放,化为粉末后冰蚀心灵。就像遗传有变异一样,这个世界也在朝着“利人”和“利己”的两极分化。
刘慈欣告诉我们:站在银河系外,看着小小的地球再次向太阳跌去,小小的人类啊,统统去流浪。再大的.事成了小事,再高的位都是低位,再多的财都是浮云,如果没有了人类的文明,科技的未来又在哪里?
《流浪地球2》中,天梯爆炸,方舟计划搁浅,人们在大雪中跋涉、在灾难中逃生,陨石激起巨浪,如何拯救地球?谁来为人类而战?联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讲的“股骨”故事,刘培强飞向太空守护人类家园,让我们看到了为了团结起来的东方愚公,让我们明白了无数根愈合的股骨,才是人类的文明。
科技如秋叶静美,文明如夏花灿烂,没有了科技,地球也许还处在昏昧之中;文明如夏花灿烂,科技如秋叶静美,没有了文明,人类和虫子还有什么不同。唯有科技为叶。才有文明之花,绚丽于浩渺宇宙,唯有文明作花,科技才枝繁叶茂,有了存在的意见。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4
《流浪地球2》这是根据刘慈欣的作品改编的拯救地球电影。其背景是太阳即将毁灭,人类正在地球表面建造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的家园,但太空之路岌岌可危,为了拯救地球,一位辗转反侧的地球时代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了分秒必争的生死之战。
太宏伟了!“离开电影院的时候,我不由得感叹。在过去的两个小时里,我自己旅行,仿佛置身于科幻世界。广袤的宇宙、充满高科技的空间站、巨大的发射器、废墟的地面………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杂而不乱。整个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时间,但丝毫不影响现在的我们细细品味。
希望是什么?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在电影中,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周喆直,在面对世界人类的不幸时做出了选择,我不由得尊敬他。整个大地剧烈摇晃的时候,每个人都失去了平衡倒下了,只有他站稳了,像丰碑一样。
他说。 “我们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务。既不牺牲,也不考虑存亡。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那句“危机迫在眉睫,只是有责任”。他相信中国宇航员即使牺牲生命,也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他相信人类的勇气能够超越时间、超越现在、超越未来。坚持不懈,奋斗到底,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封锁之路,也是必由之路。
回到现实,心中充满了喜悦。我忍不住想起这三年的瘟疫。这次疫情见证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团结、勇气、责任感和希望。疫情是现实版的《流浪地球》,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但我们每个人面对灾难的勇气是希望。
为人们排忧解难的钟南山院士可能也曾担心这次疫情能否顺利度过。去武汉支援的医务人员、志愿者、人民子弟兵……他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家;迅速建造船舱的建筑工人,他们不知道工程的速度,是否赶上病毒的传播速度,我们也不知道,能等柳暗花明的瞬间吗?一切似乎都是未知的`。
直面我们新冠灾祸的勇气,凝聚成希望和力量。所以最后我们成功瘟疫,见证了平凡人的伟大和奇迹。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饭。只要抱有希望,就能跨越,引导你走向平坦的道路。大多数情况下,坚持是盲目的、无意义的,可能看不到希望。但是,我们还是会一步一步,努力尝试。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勇气是无限的。
就像电影最后一个蛋说的,谁天生就不勇敢,因为有人想保护谁就变得勇敢。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5
2022,去影院看的电影不多,在网络上也没怎么看过影片。2023的大年初一,在小姑娘的提议下,一起去影院看了电影《流浪地球2》。
我是文科生,看惯了文艺生活主题的影片。《流浪地球2》是一部科幻片,一开始,我被其中各种复杂的画面与特效镜头弄得头晕乎乎,大概二十分钟后,慢慢适应影片风格。
因为临时购票,我们坐的是最前排的座位,荧幕太近,不过没影响观影心情,近三小时的沉浸式样静坐,完全被各种情节吸引。《流浪地球2》影片情节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刘培强的爱情线索,一条是图恒宇的亲情线索。线索多,内容丰,错落有致。主要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真可堪称为一部硬核的科幻片,但不乏脉脉温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家、对故土的情感,更能看到中国的世界主义与人道情怀。
我对该影片印象最深的是李雪健扮演的周先生反复用铿锵有力的语调,一字一字蹦出来的“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有这样几个情节特别难忘:
沙溢饰演的张鹏,看着旁边举起手报名的年轻飞行员,对方回报以坚定的`目光。作为队长的张鹏拉下了他的手,对方疑惑的看着他。他怼过去:看什么看,月球是我们的。随后跨出队伍大喊一声:中国航天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队伍里瞬间站出多位符合年龄的飞行员。和张鹏共同作战过多次的诺夫一看,急眼了:也跟着呼吁50岁以上的出列。很快各国都开始号召超过年龄的队员站出来,而站出来的每个人,都没有丝毫犹疑,而且他们很清楚这样的选择,只有单程去票没有归程,当他们亲手启动引爆器,自己也将粉身碎骨,葬身太空。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做出这样的大义选择呢?我们都知道答案“责任”。
由此,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斑羚飞度》。一群羚羊被逼至绝境,老羚羊以身体做为年轻羚羊飞跃的垫脚石,情愿笔直坠入悬崖,为跳跃延长两米距离,这2米,就是整个羊群的生机。
让年轻一代好好活下去,是老羚羊们的使命,也更是我们人类的使命。
建设地球美好家园,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使命,所以“危难当前,唯有责任”。我想,这可能也是影片获得高票房记录的一个重要看点吧。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6
2023年大年初二,到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因为看《流浪地球1》已经是四年前的事,导致不太记得剧情了,只是依稀记得那年的影片里面,主演阵容里还有如今已经去世的吴孟达先生,所以看过《球2》之后的第一决定,就是一定要回顾《球1》。
个人觉得,它所想给人们表达的,应该不全是科幻,而是这些问题:你在乎的是什么?是个人的情感与生命,还是全人类的文明?永生的正解是什么?是活在历史里,像一根一万多年前断裂又愈合的大腿骨化石,当今人看到它,想到的不是腿骨本身,而是所有帮助它愈合的文明初火,还是活在虚拟世界里,被冰冷的AI电脑封存?
当灾难来临,你敢奉献吗?你愿意(被)牺牲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日子困苦的时候,很可能,决定一切的领导者和英雄们已经在拼尽全力抵挡更大的艰难和困苦了。
电影里所面临的灾难,对我们来说是虚构的,但细想想,放到现实中,这不就是已经度过了的“三年疫情”吗?在最绝望的时候,我能听到很多抱怨,比如没菜吃,在家憋的快疯了,比如放开之后感染了,有人就会说,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天天又封又核酸?
很明显,谁都没有上帝视角,完全想不到,自己所承担的,可能是整个人类都在承担的,更完全想不到,保护大家的决策者和英雄们已经尽力了,他们逆行的逆行,站岗的站岗,分配物资的分配物资,可谁都不是神啊,你不得不承认无论怎么决定,都还是会不那么周全。三年了,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力量,尽力度过了艰难的日子,如今,街市上重新热闹了起来,经济明显开始复苏。
怎么证明呢?就说看完电影之后,我和我弟想给妈妈买件新年礼物,我挑的眉笔尽管短短一支都要大几百,可有些色号也已经断货了。挑完礼物去吃火锅,要排一个小时的号才有桌位。走在商场里,稍不注意就会来个“人撞人”的'小事故……
在经历以上的场景时,我心中非常感慨,我在想那些为了今天的繁荣而战斗过的人,无论他们遭受过怎样的`误解、怎样的抱怨,看到现在的繁荣场景,都还是会笑的吧。
《流浪地球2》的结尾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我信,我永远相信,希望的引擎只燃烧信念,流浪的路会有恒星指点。我信,头顶还会有蓝天,我信,脚下还会是山川。”
是啊,为什么不信呢?我不知你是否听过量子纠缠,这个词乍一听很深奥,但通俗起来讲就是,你现在相信什么,想看到什么,未来就会是什么,你的信号已经发送给未来的你,未来的你也正在回复给你他(她)的信号。只要坚定信念,团结前行,世界就一定会好起来,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火种,就一定不会熄灭!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7
这是一部拯救地球的电影,由刘慈欣的作品改编而来。故事背景是太阳即将殷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的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希望是什么?我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电影中,李雪健老师扮演的周喆直,在面对全球人类厄运时,所做出的选择,让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在整个大地猛然震动的时候,所有人都失去平衡歪倒,只有他屹立不动,犹如丰碑。
他说: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不计不不牺牲,不计存亡。这背后折射的,正是那句"危难当前,唯有责任”。他坚信中国航天员即使以生命为代价,也会完成自己的使命;他相信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跨越当下,和跨越未来。耐心坚持,奋斗到底,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坎坷的路,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回到现实,心中思绪万千。不禁想起了这三年来的疫情,这次疫情见证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团结、勇气、责任心和希望。疫情就是现实版的《流浪地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份责任,但我们每个人面对灾难的勇气就是希望。
为人们排忧解难的钟南山院士,他或许也担心过,这次疫情能不能顺利渡过;前往武汉支援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人民子弟兵。他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家;火速建舱的建筑工人,他们不知道施工的速度,能不能赶得上病毒传播的`速度;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等来柳暗花明的那一刻,一切的一切,都好像是未知的。
我们面对疫情的勇气,凝结成了希望和力量。所以最后我们成功地战胜了疫情,见证了平凡人的伟大和奇迹。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饭,只要心存希望,便可越过去,并引导你走上一条平坦的大道。很多时候,坚持也许是盲目的、是无意义的,甚至是看不到希望的。可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为之一搏,努力去尝试,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勇气是无限的。
就像电影里最后的彩蛋说的:没有人天生勇敢,是因为有了想保护的人,才变得勇敢。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8
今天下雪了,片片雪花在空中飞舞,郑州变成了一个洁白的城市,美丽极了!我和爸爸都十分开心,一路说着笑着打着闹着去看电影《流浪地球2》。
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不远的将来,那时候的太阳急速老化,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于是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中国航天员刘培强等人倾尽全力,奋不顾身,在千钧一发之际拯救了地球。
看了这部电影,我被影片中人们可歌可泣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认为人类只要团结起来,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同时,这部电影也警醒我们不能再乱丢垃圾,污染环境了。今年春节我去西安旅游,在明城墙上,虽然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对垃圾桶和灭烟装置,但是城墙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烟头和垃圾。西安明城墙是明代留下来的珍贵历史遗迹,我们要爱惜它,保护它。于是,我在城墙上游玩时又多了一项任务捡垃圾。勿以善小而不为,顺手捡垃圾的.行为不仅让我开心,也能让其他游客享受一个干净的环境,可能也会让这座历史悠久的`明城墙微微一笑吧!生活中我们应该坚持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提倡绿色出行,努力让我们的天再蓝一些,空气再清新一些。不然,我们的。地球有一天真的会不能居住的,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因为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核心景区不能再对外开放。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只要我们时时刻刻把环保放心间,我们的地球一定会干净起来的,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9
人之所以对这个世界无比留恋,是因为活得越久,会遇见越多的精彩,比如一部惊艳绝伦的电影。
《流浪地球2》,就是让人流连忘返的惊艳之作,无论视听效果、叙述结构、故事内核都堪称上乘。
本篇短文不剧透,只是观影之后的一些随想。
科幻片,几十年来一直是好莱坞的专属,因为太烧钱,一些动则千万的道具特效,没有庞大的资本加持,根本玩不起来。
如今透过这部《流2》,中国的科幻电影也能与之一较高下,一是表明老子终于有钱了,二是在思想内核上走出了一套不同于美帝的路数。
原本我一直认为,电影看的`不过是一个爽字,去电影院往椅子上一瘫,然后脸对着银幕默念一句,来吧,刺激我吧。
所以对中国许多电影中浓墨重彩想标明的,所谓的家国呀,民族呀的思想,是很不屑地,老子看场电影就是来开心一下,不是来受教育的。
这也是为何过去几十年,美帝的大片能够风行天下,无人能敌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内核很简单,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就这几个玩意来回的玩。反正他们的场面够大,视听够炫,他们只是来震撼你的,不是来感动你的。
但随着中国日益强大,我们被对抗,被封锁,被恫吓,全世界盎撒人都在全力围堵我们,能让我们无所畏惧的就只有家国信仰。
虽然我们厌恶教科书式的电影,但是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烙上了中华的.印记。
所以在电影《流2》中,全世界的航天精英齐聚一堂,要自告奋勇地面对有去无回的任务时,沙溢铿锵有力喊出那句:中国航空中队…出列!
瘫坐在椅子上观影的我,很自觉地挺直了腰背。
中国人从鸦片战争开始,受尽屈辱,即使解放后,甚至改开后也一直隐忍不争,怂了一百多年,现在终于挺直了,解气了。
国家荣耀是这部片子的第一层内核。
电影中李雪健展示了一张15000年前,受过伤但是已经愈合的腿骨图片,解释说:古人类一但受重伤是不可能生存的,因为环境恶劣,但是这个古人却得到了护理,有人保护他,照顾他,所以人类只有团结互相才能生存下去。
电影看到这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在的世界,三年疫情,互相猜忌,明争暗斗,世界文明真的到了一个交错的路口,要是出一个忽毕烈或希特勒那样的战争狂魔,这个暗藏万千核武的世界真的会万劫不复。
人类到底要不断对抗还是合作?这个是我看到《流2》的第二层内核,也是第一层内核的升华。
中华文明与盎撒文明共生还是对抗,也将是这个世纪的主题。
看电影只看场面,只重感官的时代肯定会过去,一部精彩的大片,一定是视听、结构和内核思想三部分的完美融合。
《流2》在视听和结构上,比之欧美大片毫不逊色,并且在内核思想上,也在渲染一种中华民族的普世观念——家国天下,世界合作,才是这个孤独的地球该有的样子。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10
期待许久的《流浪地球2》终于上映了,正值正月初二,迫不及待的就定了电影票,上午场人少,前后左右都可以错开坐,带好口罩不要吃东西。影院是密闭空间,做好防护还是很有必要的。四年前我就看过第一部,有些基础,第二部看起来就没那么费劲了。毕竟看科幻电影是有门槛的,需要知道些相关的知识。
观影后颇有感受,特别是其中的科幻场景非常震撼。开场就是战斗机处在飞行状态,速度飞快,但我一眼就认出了那是J20,此时我非常激动,碍于面子没吼出声来,能在科幻电影上看到我们自己的飞机,我感到特别自豪。事后了解下来其中还有俄罗斯的苏57和美国的F35。太空电梯的场面很宏大,快速上升的感觉很真实。那种速度的飙升感,看的我都感觉头晕目眩。镜头切换到室内近景打斗时,我又看到一样让我惊奇的东西,机械外骨骼。曾经在军事节目中,看到过边防解放军配备了机械外骨骼。导演竟然将解放军最先进的设备放到了电影里,瞬间感觉这不仅仅是在看科幻电影,这是在看科技电影呀。有一个发射炮的`镜头,我甚至认为那是电磁炮,电磁炮可是现在最先进的武器呀。
空间站坠落时又让我从兴奋劲头切换到了末日悲哀中来,巨大无比的空间站坠落下来砸到地球著名建筑上时,我感觉地球要被毁灭了,人类末日就要来到了,我绝望到了极点。那种绝望不是太阳核闪这种外部原因造成的,而是人类内部互相之间不团结造成的。像极了疫情之初,有的国家控制病毒传染时的拉胯,自私自利拖了人类进步的后腿。
《流浪地球2》拍摄两部了,里面有很多外国人面孔。看得出原著作者大刘(刘慈欣)和导演郭帆都是现实主义者。太空灾难,人类面临生存危机,必须是全球联动。没有什么神奇力量能拯救,也不能就做一条船独自逃跑。全球的'国家都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只有劲儿往一块儿使才能挽救,只要能活着,我们就带着地球去流浪。
“50岁以上的中国航天中队的飞行员出列”这是流浪地球2里的一句台词,简简单单的一句台词,感动了很多中国人。这句话也许只有真正的中国人才能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这是大我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了集体牺牲自我。曾经先烈们为了子孙后代的延绵,不断的赴汤蹈火牺牲生命,保存革命火种,才有了现在的繁华盛世。而在未来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将永远传续下去,华夏文明将生生世世繁衍不息!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11
《流浪地球2》,一个科幻电影,虽然我没看第一部,但第二部的某些情节却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内心。比如刘德华饰演的电脑技术员,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儿能存活,不顾一切拼命研究数字生命,最后不仅让女儿存活下来了,还凭借数字生命,拯救了地球;吴京饰演的太空飞行员,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一次又一次放弃生存机会,总是让自己处于最危险的处境中;以及在影片快要进入结尾时,沙溢等群演扮演的`太空老兵们,为了后辈的幸福生活,主动带头请缨牺牲自己,去完成一个悲壮而又伟大的任务——炸月球拯救地球。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那种相互扶持,为了保护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的可贵精神。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12
中国科幻电影没有让人失望!《流浪地球2》是一部让人很感动的电影!在危机与困境中,爱,责任,勇气,希望,信念,团结能让人类战胜一切!
整部影片多线并行,出场人物众多,电影时间较长,隐喻和伏笔很多,特效场面宏大,出境的飞机很帅,人物形象丰满,每个主线人物的故事都很完整!但也因为主线过多,时间太长,会让观众觉得剧情有些散乱,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爱情,亲情,友情,心中有爱,才能让人鼓起勇气,充满希望,接受责任,坚定信念,团结一致!电影中把这几方面表达的很好,展现出中国人特有的,细腻浪漫隐忍的`情感!也许表达的`不够强烈,但心中充满了爱!
当肩负起家的责任,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好家人!为了完成任务即使牺牲生命,也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完成任务,把活下去的希望留给其他人!自己经历了很多艰难痛苦,被人问怎么样时,却含泪说很好!父爱如山,想让女儿活下去平安度过一生,也许方法有些极端,但没有尝试过就无法分辨对错!
电影不但让人感动,也有一些小幽默和吐槽。笨拙的情感表达,嘴上嫌弃身体却很诚实,吐槽房价终于跌了……都会让人会心一笑!制定计划时,永远都要有备选方案,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意外!
演员的表演都很好,也很符合人物,亮点很多,堪称完美!偶有点小瑕疵,也不影响观感!
当危机来临时,面对家人的离去时,每一个人的选择,都会影响人类的命运。没有什么万事太平,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这些无名英雄肩负起了一切,才能让我们幸福的生活!
心中充满爱,接受责任,鼓起勇气,坚定信念,我们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下去,给自己时间,所有的读者朋友们,都会成功!梦想成真,一夜暴富!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13
春节假期闲暇之余,有幸和家人们一起观看了根据刘慈欣老师同名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是流浪地球的前传,讲述了太阳危机爆发后,人们为了帮助地球摆脱困境,寻找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家园而大胆地开启流浪地球计划,通过摧毁月球引力,建造巨大推进器,使地球摆脱太阳危机。在此计划中,一代代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在冲突与分歧之中勇敢做出选择,一次次在生死关头与命运拼搏,用自己的血泪书写流浪地球时代的传奇。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周喆直,他是联合政府的中国代表,他坚毅、果断,在面对月球危机,联合政府乱成一团时,他依然淡定自若,坚定不移地推进移山计划,带领中国科研团队扛下了建设月球发动机的重任。在月球碎片一步步逼近地球,人心惶惶之时,他呼吁大家团结,告诉人们危难当前是责任。他关于“人类股骨”的演讲铿锵有力,说出了世界人民的心声,不仅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支持,也赢得了人类文明延续的可能。
“我相信我们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务,不计存亡,不论虚实!”在移山计划的最后环节,我们中国北京的网络通信设备出现问题,当所有人都在指责我们时,当所有人都准备放弃时,他选择坚持,选择相信。当然也有人说他是盲目自信,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那是我们的中国自信、中国力量,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服输的气概!果然,在最后关头,我们的中国团队成功完成任务。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我们看到了他挺拔伟岸的身姿,那是中国人的骄傲。
“我相信会看到蓝天、白云,会看到鲜花挂满枝头。”“文明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我选择希望。”周喆直的话是我们人类的心声,更是我们对美好明天的期待!是的,我们人类的美好明天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要选择希望,选择相信,选择团结,选择携手并进去共同守卫我们的地球家园,要让蓝天、白云常在,要让鲜花挂满枝头,要让人类文明的希望得到延续和传承!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14
看过《流浪地球2》的我,第一感觉就是活在当下真好,活在当下的中国更好!
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2》继承并突破中国科幻电影的制作水平,而故事的.`深度和价值远远地超过了前者。
而该故事大概为:
从现在起100多年后,太阳将爆炸,走向毁灭,地球将不复存在。各国成立联合政府,推行移出计划(后来改为流浪地球计划),将地球移出太阳系,总部设在纽约。
2044年,由于发对者暴乱和破坏,总部遭袭击,辛辛苦苦建立的空间站也被摧毁。
在当时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中国坚定的支持下,各国重新互相信任和团结,将当时全球仅存的3400多枚核弹集中运到月球,将月球炸毁,以此摆脱其对地球的引力;将本已关闭的互联网重启,远程控制月球爆炸。
同时中国实验成功后,在地球上建立了一万多个推进发动机,将地球推出太阳系。
2058年,在各方努力下,月球被炸毁,地球慢慢远离太阳,人们将一直生活在地下城。需要经过2500多年,100多代人的接力,最终将到达目的地,地球人自救成功。
地球人自救成功,是所有人通力合作的结果,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发挥了作用。试想一下,各国贡献全部核弹,100多代人2500年做着一件事,没有一个指导思想和信念,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如今现实中,气候变化,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冲击着各个国家的每个人,谁也逃脱不了。只有互相扶持,共克时坚,通力合作才能摆脱困难,踏步前进。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儒家仁爱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道德基础。“爱人类”是儒家“仁爱”思想底色。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15
家里的智能语音助手总是听不明白命令,令我非常恼火,它一点也不明白人的想法,我一气之下拔掉它的网线,百无聊赖,干脆去影院看《流浪地球2》。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2044年到2065年之间的故事,在这期间地球经历了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最终在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紧密配合下成功化险为夷。
影片中有一个特殊的角色,它是智能量子计算机“550系列”,整个影片550系列共有550A、550C、550W和Moss四个型号,数字生命从550A的两分钟到550W的完整一生,再到Moss的几乎永生,人类遇到的灾难数量不降反增,550C研发成功,被反叛军入侵攻击太空电梯;550W刚投入使用,被图恒宇输入女儿的数据占用大量空间,使月球发动机超负荷运转引发月球坠落危机,《流浪地球1》中也交代过,2075年的木星引力危机中,Moss也有疑似背叛人类的'杀人行为。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持续研发这种用来制造灾难的机器呢?其实不论是550C还是Moss都是有苦衷的,它们不是人类,无法理解人类的各种情感,它们只能执行控制者授权的指令,只要被不法分子利用,对人类文明,对宇宙文明都是毁灭性的打击。人工智能永远不会叛逃,准确的说是无法叛逃,最高级的Moss虽然拥有自我意识,但也始终没有理解人类的各种情感,就凭借这一点,它再怎么发展也无法代替人类。
看完电影我想通了,回家给语音助手连上了网,它没办法主动找我聊天,即使我问它一些问题,它也只是用死板的语言回答我,有些问题不会也并不感到羞耻,只是让我换个话题聊天。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进入了21世纪,但我们必须考虑一个问题,AI(人工智能)能够完成的事情很多,在未来它还会掌握更多技能,但我们现在有一个它们永远无法掌握的技能“情感”。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就是亲情,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为了死去的女儿丫丫,宁愿“以身试法”、以命相搏。这些都是Al所无法掌握并完成的。
机器人能够获取任何信息,甚至能读取人的记忆,但唯独猜不透人的内心,这是人类的优点,也是未来我们相比于机器人唯一的优点。所以未来地球无论“流浪”到哪里,人类的情感密码都只有人类自己掌握,跟Al没有关系。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16
2023年大年初二,到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因为看《流浪地球1》已经是四年前的事,导致不太记得剧情了,只是依稀记得那年的影片里面,主演阵容里还有如今已经去世的吴孟达先生,所以看过《流浪地球2》之后的第一决定,就是一定要回顾《球1》。
当灾难来临,你敢奉献吗?你愿意(被)牺牲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日子困苦的时候,很可能,决定一切的领导者和英雄们已经在拼尽全力抵挡更大的艰难和困苦了。
《流浪地球2》的结尾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我信,我永远相信,希望的引擎只燃烧信念,流浪的'路会有恒星指点。我信,头顶还会有蓝天,我信,脚下还会是山川。”
是啊,为什么不信呢?我不知你是否听过量子纠缠,这个词乍一听很深奥,但通俗起来讲就是,你现在相信什么,想看到什么,未来就会是什么,你的信号已经发送给未来的你,未来的。你也正在回复给你他(她)的信号。只要坚定信念,团结前行,世界就一定会好起来,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火种,就一定不会熄灭!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17
今天,我去看了《流浪地球2》,虽然是续作,但是故事设定确实第一部的前传,时间跨度大概在2044-2058年。
情节整体来说分为两个部分,较为详细地描写了人类解决2044年与2058年两次危机的过程,《流浪地球2》成功地讲述了两个故事,但是中间却没有将他们很好地衔接在一起,有些草率,导致在观看时会感觉电影的结构会感觉有点不完整。
相比于前作被观众调侃成“太空战狼”,这一部的个人英雄主义少了许多,即使有英雄出现,但是也没有像前作中刘培强以一己之力拯救全人类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来的夸张。反而,这一部对于众多小人物的刻画很真实,很好地反映出了在灾难当前普通人的恐慌和不安与在劫后余生后的感动与庆幸。我之所以喜欢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书中对于小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极好地描绘了大的社会背景,毋庸置疑,电影对于原作的改变显然是保留了这一特点。
如果让我说记忆最深刻地情节,那可能是在最后紧要关头空间站中50岁以上的`各国航天员主动请缨完成那项有去无回的任务。看着一个个年过半百的英雄纷纷出列,很难不让人心生敬佩之情。当人类真正面临危机的时候,人性之中的光辉才最为闪耀。当他们一个个按下按钮时,无数明亮的火球腾空而起,仿佛正在闪耀着的人类群星。
我曾经想过,为什么国外的电影都是人类乘坐飞船逃跑,而只有大刘能够想到带着地球一起逃跑。我想,应该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吧。西方自古为海洋文明,地理条件逼迫他们乘船远航,这也在西方人的精神中种下了冒险精神的种子。而中国是大河文明,古代的先人可以依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自给自足,久而久之,对于给予粮食与财富的土地就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依赖之情。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非常“中国式”的想法,也极具想象力,当你在电影院看到了仿佛近在咫尺的行星发动机时,你肯定能够感受到这是属于中国科幻的大气磅礴。
但是,我还是不得不吐槽一下。个人感觉,电影中涉及情感片段有点多,导致电影有点像是灾难片,而非一个科幻片,也没有那么“硬核”了。特别是在最紧要的关头,音乐突然缓慢下来,图恒宇竟然还在和女儿温柔地轻声细语,“你和爸爸一起拯救地球”,虽然最后地结局是圆满的,但是看完还是觉得这个片段很“膈应”。
其次,是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当联合国决定重启互联网时,主角们去重启北京的服务器,服务器已经在水里泡了很久,居然还能够正常运行,有点匪夷所思。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维持了流浪地球系列一贯的高水准,特效也比较逼真,可以称得上是国产科幻电影的第一梯队了,也希望《流浪地球》系列的下一部作品能够继续提升中国科幻的水平!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18
说实话流浪地球其实没有门槛,只是看着太累了,刚看完,全程氛围严肃,后半全场时不时能听到抽泣声。地球的观众是故事的接受者,除了严肃和落泪,很难有更多的情绪,不像满江红这样的悬疑反转,能让观众在猜猜乐的过程中产生更高的互动性,当沈腾声嘶力竭地大喊“瑶琴!杀!瑶琴呐!杀啊!”的时候,我能很清楚的感受到自己也在跟着呐喊,因为在此前种种失败的铺垫下,瑶琴是否真的能手刃敌人,无人可知。而流浪地球,胜利的结局早已定下,其间的.牺牲与苦难虽幸酸沉重,观众却难再屏息凝神只为见证最后的成败。
流浪地球1在牺牲三十五亿人高几率保存火种和用三十五亿人生命赌万分之一存活希望的选择中迎来了高潮,也将本片的`升华到了数字理性与人类意志互搏的高度,而最终,联合国的那句——“这次,我们选择希望”更是将人类意志的坚强、无畏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在这一瞬间,观众在选择间的摇摆被一扫而光,化成了坚定的信念,引爆了口碑“核弹”。我能在球1的各种牺牲、失败与绝望间感到无尽的正能量,并在电影结束时深深地感慨:这真是一部好电影。但很可惜,破球2种种情节的设置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矛盾看似激烈,却仍能让人轻易猜出最优解,或许他柳暗花明又一村,但终究难敌满江红前赴后继以命设局只为一首《满江红》的反转来得震撼。
流浪地球2是一部好电影,中国科幻电影技术力巅峰,也必将占据世界科幻影片的一席之地。满江红亦是一部好电影,他提醒着我们世道虽艰,但人心中的信念不死,大义不灭,小人或得志于一时,然忠义之魂传颂于百世。这两部影片对于人类精神的探讨一个在古代,一个在未来,都值得细细品味与挖掘。最后,真心希望各位能放下心中对票房多寡、对是否崛起的执念,用心去品味各个影片所要表达的精神,并以此充实自己的人生,踏实走好2023年的每一步。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19
人类的文明取决于人类的选择,生存最大的障碍,从不是弱小,而是傲慢三年前,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大众对科幻的认知,成为国内科幻的里程碑。三年后《流浪地球2》的确不负众望,诚然为中国科幻垫下一块厚重基石。流浪2不仅补全了第一部剧情的缺失,包括刘培强的爱情、责任,宏观的背景、线索、人物等等,而且构建了灾难后的蓝图,为后续埋下种子。有继承也有突破,可谓既是前传亦是续集了。
《流浪地球2》讲述了人类解决生存危机的故事,其中有抉择之艰,牺牲之苦。无论是高耸的太空电梯,还是月球危机引发的潮汐与碎片,无不用庞大衬托人类的渺小。渺小的人类如何在宏大的宇宙中求存贯彻了电影的始终。图恒宇试图用永恒的生命重新定义死亡,刘培强通过对莫斯表现出的绝对理性的质疑,再度定义了人性。具备了这样深度的思考与探讨,科幻就不仅是徒有视觉奇观的空壳,而是真正拥有了可以驰骋的翅膀。个人很喜欢人工智能莫斯的设定。既是灾难的作俑者,又是化险为夷的启示者,似乎和《银河帝国》中的丹莫剌尔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背负着拯救人类的使命,莫斯自始至终都在制造危机,一步步断绝人类后路,目的'便是减少内耗,增加人类的凝聚力。这样的思路似乎又契合了丹莫剌尔创立的第零法则(旨在为人类整体利益服务),莫斯制造的危机害死了很多人,但这灾难背后衍射出的正是人类对生的希望和共克时艰的勇气,两者相融共铸出不可撼动的凝聚力。有了这股凝聚力,人类这整体的未来才能充满希冀。莫斯的经典台词“拯救人类文明的方式就是毁灭人类”不也是机器人第零法则的体现吗?而莫斯始终都没有对外暴露自己的高智慧,而是一步步演算推出拯救人类的最佳方案而且在冥冥之中给予人类暗示将人类导向正轨和《三体》中的面壁者这一身份有些许相同之处。这么看来,莫斯并未叛变,而恰恰是这样亦神亦鬼的双重身份给莫斯以鲜明色彩,丝毫不显冲突。相信电影中围绕图恒宇的情节令人动容。或许很多人认为图恒宇为了拯救图丫丫赌上了全人类的希望,但正是这爱与执念给莫斯冰冷的躯壳以人的血脉,使其在履行必要义务时能进一步学习人类进行思维迭代,从而从冰冷的550W变为MOSS,为在最后一刻拯救了人类做铺垫。的确佩服刘德华的高水平演技,将角色的矛盾和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父女之间最感动且极富玩味的片段也让末日之下人类的情感与心里多了一份真实。
总体而言这部电影的确是中国科幻片的突破,现实与幻想、理性与感性、血肉与钢筋碰撞出的火花势必能点亮众多青年心灵的`科幻之光。电影特效方面称得上身临其境,不输大片。人物话术有张力,富有艺术的美感,剧情逻辑的安排也算得上较为严密了。无需多言,看完便能有所体会罢。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反观你我,又能否在颓然懈怠之时选择坚持。相信,在众志成城的抗疫路上,未来,熠熠生辉。在坚韧恒久的成长路上,未来,前程似锦。我一直以为,语言文字是认知的基础,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没有很好的语文功底,就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汲取精华,英语的阅读理解和写作都是建立在语文的基础知识之上。语文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的基本手段。逻辑思维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一个人没有逻辑思维,学习而来的知识就无法激活、发展直至创新,语文没学好,其它科也会大受影响的,所以,作为英语老师,我会督促鼓励孩子们多阅读多观影,中英文比翼双飞。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20
在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2》,电影拍的很震撼,但其实没看太懂,近3个小时,看得脑袋发胀。半夜睡不着,才算有那么一点拨云见日,不吐不快。
原本为了应对危机的措施,成为了危机本身。
这是流浪地球计划所遇到的最大的麻烦。也是整部电影的矛盾点。想必过去的疫情三年,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感悟。
比起美国倡导的方舟计划,让极少数有地位有钱的人得以逃离,绝大多数人留在地球等死,很显然,中国科幻界所要追求的价值观是一定要带着地球跑,哪怕要付出几代人受苦受难的代价,至少跟我同年同月生的又是济宁老乡的'导演郭帆是这么拍的。
你是想降低自己当下生活的质量,去应对一场可能百年以后才会遇到的危机?还是选择活在当下,享受这片刻的愉悦?
如果有一天告诉你,要让你受苦一生,才能求得人类文明的延续,你愿意牺牲你这一生吗?很多声音会说,凭什么要牺牲我,人类文明延续不延续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一直悲观地认为,当下世界的年轻人是属于躺平的'一代,这些人甚至连下一代都不想生了,他们会在乎以后会不会还有人类文明?
其实可以思考一下,人类文明的存在,是为了部分个体的满足还是为了广大人类群体的幸福?危机来临,是选择牺牲一部分人的生命,来保障少数人的生活质量,还是说为了绝大多数个体的存活,而牺牲少数人的生活质量?
刘慈欣老师的这句话值得深思: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周喆直先生在联合政府讲了一个故事:在一万五千年前,大腿骨骨折是致命的,一旦大腿骨折就只能任由被其他动物吃掉。但是,人们考古发现了一根一万五千年前愈合了的大腿骨,这说明当时的人类受伤之后,有人照顾他,有人给他喂水和食物,就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只有互相帮助,团结在一起,才能称得上是文明。
整部《流浪地球2》,说到底不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关于这个话题,放在当下的世界环境,一切才刚刚开始。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21
前不久,各大影院火爆上映了一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电影内容主要讲述了在未来的某一年,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吞没,地球已经不再适合人类继续生存下去。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有体会,我觉得《流浪地球2》“流浪”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太阳老化膨胀,如果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还继续遭到人类的破坏,大自然和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到时候大气层也会遭到破坏,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就会更进一步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伤害。当我们无法生存下去的时候,人类还是被迫开启“流浪地球2”的计划。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尽自己全力不让地球“流浪”。其实,如果我们不能保护好环境,以后流浪的就不是地球,而是我们人类。那时如果我们的科技够发达,也许能往其他星球迁移,但如果科技还没那么发达呢?
在影片《流浪地球2》里,我看到了人们的善良、人们的坚强、人们的疯狂、人们的理智,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们为了自己所爱之人而疯狂,失去理智,就像莫斯说的:“看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求。”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让我们尽自己所能保护地球,不要让“流浪”事件真的发生。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22
昨夜刚刚把流浪地球Ⅱ看完,有些感触,先简略的说一下吧。
《流浪地球2》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为《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二为什么主要排的是前传,而非后记,个人认为,可能是后接的笔法太过犀利吧,很有可能是过不了审。当然,它比第一部特效更棒,同时内涵更胜一筹。还有一部分人士认为,吴京所饰演的刘培强,不能死因为吴京曾经饰演过战狼,很多人就认为他不能死,必须要战狼起来。这个观点个人不敢苟同,很不符合现实了。但考虑多种因素,所以这个后记迟迟没有开始,拍拍的就是前传了。《流浪地球2》讲的是《流浪地球1》发生之前的`故事,该片以提出计划将建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的时代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太阳危机”即将来袭,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人类将面临末日灾难与生命存续的双重挑战。影里设计各种的矛盾很突出,故事节奏也比1更加紧凑,地球面临的三次危机(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太阳氦闪危机),特效比第一部更震撼,师徒情、父女情、夫妻情、情怀杀、战友情等感人至深,人情内核让电影有了更丰富的`内涵。3小时时长,层层铺垫、多线索交错,后半部分高潮爆发、酣爽淋漓,紧张刺激,看片体验爽爆。《流浪地球2》在不仅故事性上更加完整与完美,人物形象塑造也很完美。通过对一系列配角的刻画,塑造了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危难当前,每个人都可以是英雄,团结互助才有希望,不舍不弃,一起守护家园。彰显了故土情怀和大国担当。目光聚焦于国际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团结、生命与希望,格局更宏大。李雪健有句台词:人类的团结,延续着人类文明的火种。
也许,这正是《流浪地球2》想要表达的。不过不管是1还是2都在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我想这是更加重要的思想。每一部影片都是很多人心血的结晶,希望我们能吸收其营养,从中得到启发,有利于我们走更好的人生。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23
看电影之前,我对《流浪地球2》的近三个小时的长度表示怀疑。 电影时间太长了,观众真的坐得下吗?
故事在太阳毁灭、人类合力在地球上制造推进器、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的背景下展开。 总体感觉是,《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为后续的展开做了铺垫。
整个故事框架宏大,三条主线交错前行,说明刘培强的成长和历练,图恒宇对数字生命的执着和坚持,以及周老师作为中方代表在拯救地球行动中的坚定和信任。 既有大的情节上的记述,也有小的细节上的描写,整体很有魅力。
作为普通观众,参观体验良好。 引人注目的是,特效画面震撼人心,特别是在片头,有世界末日和充满希望的感觉。 对人物的感情描写,对家人、国家、地球等,并没有过度的煽动和渲染,比如张鹏在引爆核弹时,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地球还很美”。 另外,关于数字生命的.讨论也很有吸引力,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能需要在续集中进行更多的讨论。
也有不好的地方。 故事很丰富,想要理解它,需要很多细节,需要很多时间,观众也抓不住重点。
看到末日即将到来,有人提前离开,但更多的人选择继续留下来,或者坐下或站着,看完它,耐心地等待鸡蛋。 这可能表达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真实看法。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24
三个小时让不少人倦意沉沉,电影我觉得两个小时恰到好处,譬如上课,再优秀的老师一直讲下去,学生也会厌烦的。但这部电影还到不了特别优秀的程度。
抒情味道太浓,理想主义色彩固然美好,但反复强调,让人觉得乏味。里面穿插爱情的地方太突兀,有时节奏又太缓慢,让很多人不免于当场吐槽。并且爱情的故事切换不自然,完全靠片段冲击大脑皮层,刺激久了,相反效果没那么好。
谈到各国的团结合作,似乎有些一厢情愿。各国都号召走自己的路,如何精诚团结?时间来得有点快,2044,距离现在不过二十年,科技能发达到那个程度?世界各国的协同会如此之好?依当下来看,似乎正在背道而驰。
抒情主人公的慢镜头实在令人讨厌,尤其是后半段吴京的表现,反反复复的多余之处,并非影片的.关键,而却占据了太多的时间。如果把吴京的戏缩短,两个半小时结束电影,倒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不过整部电影瑕不掩瑜,它引发了我太多的'思考。用一种过于宏大的视角,淡化了我们眼下的小情绪,以及过去几年一直被个体生命悲欢离合所束缚的感觉,在宇宙的时空之中,每个人的生生死死其实不值一提,亿万年的宇宙世界浩瀚无垠,我们也不必杞人忧天,更不必企图和彭祖一样永久活下去。生物体的瞬息变化,需要自己客观去面对。而影片之中面对地球的危机,抑或流浪的方案,我始终不看好,因为人类力量虽然在进步,但能够到那个程度上确是太过理想化的妄谈,也许在脱离太阳的那一瞬间,毁灭就会来临得更快。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25
在看过刘慈欣的《流浪地球2》后,我就被深深吸引了进去,他通过平凡的方式写出了不凡的科幻!
《流浪地球2》以丰富的想象贯穿全文——20年前,地球航出了冥王星轨道,航出了太阳系,在寒冷的外太空继续着它孤独的逃亡生涯……看到这里,让我不禁佩服起作者刘慈欣,佩服起他对宇宙的认知,他真是把科幻描绘的像真的一样;通过他的想象,他发明了地球发动机,它的威力非常大,可以照亮北半球,当在太阳爆炸的时刻地球发动机能够帮助人类逃亡太阳系,逃到其它恒星上寻找可生存的地方。“地球派”和“飞船派”是两队死对头。这些“角色”在情节中不断闪现,而就是这些“角色”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色彩。
这部电影的作者刘慈欣简直把科幻描写得神乎其神,他把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宇宙紧紧相接在了一起,表面上看起来不足为奇,可慢慢的.品尝,才能尝出真正的味道。
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感觉到科幻原来由许多不同形式。如——塑造写地球上不可出现的人或生命体,如通过写我们的生活联系到不可思议的事……它让我认识到了真正的科幻,也让我对科幻燃起了浓厚的兴趣!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26
昨天看了流浪地球2,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周老师讲述的一万五千年前一个大腿骨折的原始人痊愈的故事。
故事讲完回归今天的主题,月球马上要撞击地球了,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把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都拿出来,放到月球,让月球爆裂,从而解除地球被月球撞击的威胁。原本各个国家都不配合,都舍不得拿出自己的核武器。但是现在人类面临共同的`威胁,必须团结互助才能解决眼前的危机,周老师讲过这个故事后所有人都感到地球是大家的地球,当人类面临共同的灾难,必须团结起来,危机当前唯有责任,所以各国享应号召拿出了自己国家的核武器。
电影结束后,走出影院,看到天空很蓝,看到街边的绿树红花,觉得这一切好美好!我们觉得一些理所当然的的事情,我们日常平平淡淡的生活,也许正是某个特殊阶段人们心里的梦想家园,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理想生活!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27
大年初一,看了刚上映的《流浪地球2》。片子很长,将近三个小时,但节奏紧凑,我连人的三急都生生憋着。
一边看一边用写故事的思维去分析,起承转合真精彩,每一部分里面又有自己的起承转合。害怕剧透,就不细说了。
除了学习写故事,这部电影引人思考的地方很多。当灾难发生在一百年后,现在是应该采取措施阻止它,把人类文明继续传承下去?还是享受当下,未来的事让未来的人去操心?两种选择都有不少支持者。所以才会出现电影里的情况:未来的灾难还未降临,现实中反对灾难应急预案的人却造成了现在的灾难。
想起小时候学过的课文《斑羚飞渡》,每一头小羊都踩在老羊的背上跨过险境,种族得以保存希望的种子。动物都能如此,何况人?当电影中需要航天员主动牺牲时,五十岁以上的宇航员主动出列,像极了那些自愿当垫背的老羊。
种族的延续,文明的传承,永远离不开这样的大义牺牲。人类文明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时至今日,人工智能已是大势所趋。电影延续上一部的'内涵,再次让人思索人工智能会不会在有一天生出自我意识,背叛人类。
我想不明白,但牢牢记住了那句台词:“没有人的人类文明将毫无意义。”人工智能的发展,最终目标是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取代人类。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28
相信大家对《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并不陌生。看完后,很多人想到的是希望,是人性,是勇敢……而我却想到了环保。
在本部电影中,因为地球的衰竭,全球大雪纷飞,地表毫无生机。看不到葱茏的树木,寻不见鲜花的痕迹,连野草都没有踪迹。所有的建筑基本都塌了。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地震、火山爆发、山体塌陷等灾害——如果没有地下城,所有的动植物早灭绝了。就算能走在地表上,也得穿上极厚的防护服,甚至带着氧气瓶……在电影中的2500年,一直如此。
想一想,这还真是糟糕!为了生存,每日只能生活在地下城里,2500年见不到阳光,看不到月亮,数不了星星;2500年走不了土路,爬不了大山,望不了草原;2500年划不了小船,摸不着鱼虾,看不见小雨……哦,不,多么凄惨!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地球的衰竭,都是因为地球的迁移。
虽然这一切都是电影虚构出来的,可仔细想想,现在人们对地球的破坏:有的地方,水管流水不断,却无人洗手;垃圾桶总是满满的不可降解垃圾,有的地方,垃圾桶就在那儿摆着,可它的旁边却总有一座“高大”的垃圾山;有的地方,无论工厂废气,还是烧炭的.浓烟,都布满空间;还有的地方,枯木无数,野草遍地,根本找不到有任何动物来过的痕迹……虽然表面看起来没多大的事,但如果这种状态一直发展的话,那么,这个地球可真吃不消了,总有一天,地球也会像电影中那样惨的。
地球中有一个,朋友们,我们一定要趁现在还来得及,改正并维护生态环境,还地球一个好面孔。否则,不要等地球真的要流浪的那一天,才追悔莫及呀!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29
《流浪地球2》后劲很大,看后第2天,仍在回忆思考电影里的故事。流浪地球2是前传,告诉我们危机发生的过程,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流浪地球1要花那么大的代价去带着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好莱坞那样,一小部分地球精英们放弃地球去寻找其他适合人类的星球。
地球上有我们爱的`人,有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人类文明存在的证明。
没有人问好莱坞,公平还是不公平。在灾难面前,他们骨子里是希望超级英雄和神站出来。中国人不是,中国人是50岁以上的普通人,自愿勇敢赴死。
《流浪地球2》是部诚意满满的作品,我观影后有很多启发,上述是我目前想到的。这就是科幻电影的意义吧。请不要因为世俗的利益去批判它。
最后,一点小小愿景:危机开始时,是一种物种的灭绝,最终演变成全球生物的灭顶之灾,请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30
今天是正月初四,民间习俗是迎灶神的日子,还有迎财神,初五是财神日,人们做生意的时候喜欢在初五开市,所以在初四这天就要把财神迎回家,等到开市的时候,生意就会兴隆,会越做越红火。
前面我分享过,春节时期建议多看一些经典的电影和记录片。我也推荐了一些经典电影和纪录片,可以查看我前面的文章分享。
今天下午我们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2》,是今年电影票房最高的一部,评分也可以,影片是一部科幻灾难片。国内的科幻片的水平可以和美丽国的好莱坞媲美了。
我们喜欢的演员吴京还有刘德华,吴京的`个人总票房在2023年1月24日已经达到了300亿元,成为了国内影视票房第一人。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刘慈欣是科幻书籍《三体》的作者,电影导演是郭帆,继《流浪地球》上映后,用了4年时间来打磨《流浪地球2》,除了剧情之外,在视觉方面,第二部进行了全面升级,几乎每个场景都有特效镜头。
相比第一部,第二部的格局也更加宏大。国际视野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选择,面对人类集体危机,人类更应该相信团结,生命和希望。
电影传递的价值观,我们不是舍弃,而是呼吁地球人一起守护地球这个家,这是国人的故土情怀和大国担当,电影立足本土向世界传递中国价值观。
2019年到现在2023年1月,其中三年人类经历了疫情灾难,这次疫情也见证了中国人的团结勇气责任和希望。
为人们排忧解难的钟南山院士,这些专家也或许担心过,这次疫情能不能顺利渡过;2020年当疫情初现时,前往武汉支援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和人民军队,他们勇敢的前行和病毒做斗争;当初火速建设方舱的建筑工人,他们建设的.速度能不能赶上病毒传播的速度;一切都好像是未知的……
面对未知的危险,这些勇敢的人们凝结成了希望和力量。“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31
春节期间,让人期待已久的《流浪地球2》上映了,一如既往的大片品质,恢宏的场面震撼人心。
《流浪地球2》讲述了面对地球即将因太阳的急剧膨胀而毁灭的情况,人类经多方推演最终决定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多个巨大的推进器,带着地球出发,在茫茫宇宙中寻找新的家园。这一路上危机四伏、困难重重,最终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刻,大家齐心协力、不畏困难,最终成功渡过一次次危机,向着未来、向着希望出发的故事。
危难之下,面对必死的任务年轻航天员勇于担当,主动举手参加,而后航天员张鹏按下年轻人的手后一句“中国航天中队,五十岁以上出列”更是戳中了我的泪点。面对死局他们不顾性命也要完成任务,更是毅然把生的机会留给队友、留给未来!他们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面对重重困难与考验,人类资源共享、携手共赢,这是一种分享、合作精神!让我一下子想到了我们的企业精神“激情自信、协作创新”在卓越共享下,大家齐心协力、相互协作、互相包容,我们一定可以再创新高!
愿我们美丽爱心家园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丽!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32
“太阳急速老化,持续膨胀。一百年后,太阳将膨胀到吞没整个地球,为确保更多人活下来,规划建造万台行星发动机,驱使地球离开太阳系。”三年前电影《流浪地球》用非凡的想象力,为观众展现了人类在危机面前的希望与勇气。电影《流浪地球2》今日正式发布“起航之前”预告,故事发生在地球开始流浪之前,那时危机刚刚降临,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万座行星发动机还未拔地而起,人类开启全方位自救。预告中,巨大的太阳仿佛燃烧的火海似乎将要把地球吞没,从天而降的火球分秒间刺破天际,而遥相对望的月球因太阳危机的影响受到了巨大影响……在末日危机之下,三位科学家正向世界民众讲解“流浪地球计划”的'可行性。与此同时民众对“太阳危机”是否会到来产生怀疑,也被“末日”恐惧紧紧包围,从而引发另一计划——“数字生命计划”的正式诞生,将记忆和部分意识上传数字生命世界,从而实现“永生”。
然而,“数字生命计划”面临巨大争议恐被禁止,“数字生命计划”支持者开始一系列的袭击活动。太阳危机一触即发,数字生命争端也正在爆发,人类命运将何去何从,引发巨大悬念。除此之外,预告中刘培强(吴京饰)在雪中看着一家三口的合照若有所思。周喆直(李雪健饰)正襟危坐,心事重重。
而预告最后,工程师图恒宇(刘德华饰)突然惊醒,恐惧令他全身战栗。三人身处不同环境,背后故事引发观众猜想。电影《流浪地球2》今日发布还发布“星尘”角色海报,七位主要演员悉数登场,他们身处星云之中,与浩瀚星河融为一体。他们神情坚定,无不展现了危机之下人类的勇敢与无畏。
元宇宙、数字生命、人工智能……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以计算机科技为基础,在自然科学、心理学、哲学等众多学科及普通大众中都引发广泛讨论的科学概念,在享有热度的同时,也产生一波又一波的争议。
电影《流浪地球2》就将未来的故事结合当下思考,在今日发布的“起航之前”预告中,“数字生命计划”支持者引发大规模的冲突,当未来世界身处末日倒计时,是选择连接机器,上传个人意识与记忆到虚拟的'数字世界,获得精神形态的“永生”;还是选择用真正“活着”的形态继续在地球上延续人类文明,这是预告留给观众的悬念与思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筹备、拍摄、后期制作已1400余天的电影《流浪地球2》就快要和大家见面,期待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和我们一同感受电影带来的光影魅力。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33
影厅的屏幕里闪出画面,城市破败不堪,硝烟弥漫在城市上空,楼房倒塌,空无一人,这是2044年。
当然,只是电影里的。《流浪地球2》我期待了好久,今年终于上映了,我马上就让爸妈带我去看了!检票时人群交杂,排队都排到了门外,进入影厅后发现座位几乎都被坐满了,看来《流浪地球2》的影响力可真大。随着电影的开始,人群乎的安静下来,突然的就像被控制了一样……
《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而正实行中数字生命派的人袭击,但最后地球终于成功发动,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通俗来讲“流浪地球”计划就是在地球上建造发动机,推动地球在宇宙中飞行,而前提是月球也需要发动机。“数字生命”又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将人的意识放入二维空间里,这样死去的人就能在里面获得永恒的一生。
正是因为有人把数字生命化想的太美好所以才有了反“流浪地球”计划的组织,而后来“数字生命”也是受到法律的限制,不再使用。在电影的故事中,图恒宇因为车祸失去了妻子与女儿,而他将女儿的意识数字生命化在了电脑上,他的老师马兆多次劝告过他——“人死了就是死了”对于我来说是十分赞同的,人妄想美好的度过永恒的一生是不可能的,而且人终有一死生与死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远,将自己的生命数字化在我看来只有没必要……
同时在计划实施时人类还遇到了许多困难,有两个片段是让我非常印象深刻的:第1个是四四年数字生命的人入侵基地,将所有无人机与太空运输仓控制,造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
这直接导致了3000多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而令我心疼的便是那坠毁的`运输舱,这运输距离直接冲出了大气层来到了外太空,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第2个便是五八年月球发动机正启动时,发动机突然超载爆炸,导致碎石砸向地球,人类为了摆脱月球砸向地球的危机直接在月球上投放核武器,手动引爆。在引爆的一瞬间,刺眼的白光将英雄的身躯遮挡,爆炸的一瞬间,英雄便化为星星奔向了远方。人类经过这两场灾难也终于走向成功……
“危难当前,唯有责任”。正是有了这些英雄为人类负重前行,人类才能存活下来,而电影中“我相信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我相信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跨越当下,跨越未来”让我铭记于心……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34
作为被安利过《流浪地球1》的人,我对《流浪地球2》还是报了很大期望,它最终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我以前看电影关注的东西比较表面,现在不太一样,但以我目前的知识储备可能也聊得不太清楚,我就只谈几个非常吸引我的点以及感受。
1、人类的大团结:有一句话叫做”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无数有头脑有技能好看又聪明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儿女活下去、拯救世界而牺牲了自己,他们带来的结果不管是否符合预期,他们的精神就是文明的延续。面对困境我们团结一致,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从疫情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不管是普通人、志愿者、医护人员、科研人员、领导……团结可以克服未知的恐惧。我自己的感想就是:在人生只有这么几十年时光的背景下,不要浪费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不要再因为催婚问题和爸妈吵架,不要再因为情绪问题和对象闹别扭(如果有对象的话),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注重细节,学会感恩和尊重,珍惜时间。
2、未知的科技:全片拍出了”史诗感“和”世界感“,视觉效果很震撼,以科学为基础的`想象力也很刺激,数字生命计划违背伦理、拥有不可预测性,虚拟世界的自我意识产生让人又欣喜又害怕,550系列的研究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剧情……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对未知科学的探索,学习永无止境,我们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有利于社会的研究,也算是自我价值意义的实现。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对现在的我来说,深度学习、思考科学就是我最喜欢做的'事。
3、本片还出现了一些词语,比如”地月洛希极限“、”脑机接口“、”氦闪危机“……感兴趣私下也可以查一查相关资料,这里我就不详细讲解了。
看了这部剧,再加上自己最近在读《对白》这本书,我越来越能感受到剧组每个人的努力,不管是荧幕上看到的还是没看到的,可以看出每个对白的交错都有推动场景发展。感谢所有人的付出,
最后,我要对自己说,永远不要忘记初心,要去努力追求未来的无限可能。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35
周末观看了《流浪地球2》,作为《流浪地球1》的前传,科技特效更好,故事线更复杂,二次创作程度更大,高评分实至名归。
在原著《流浪地球》的大框架下,增加了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MOSS的戏份,焦点也从征战星辰大海,慢慢转向对生命存在和延续的争论。
面对种族存亡,既有带领整个地球逃离太阳系的“地球派”,也有将意识上传到服务器的“上传派”,不同路线的派系的斗争也更加符合现实世界。相较于“地球派”的浪漫,“上传派”则更贴近当前风头正劲的科技树。
人类历尽艰辛,密密麻麻、高大如山岳的发动机点燃,蓝色的星球缓缓驶向茫茫的宇宙,踏上群星璀璨而又冰冷阴暗的旅途。相信很多观众都热泪盈眶。
而在那一刻,我想到的是那些在地球各地流浪的人们。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离乡别井奔赴大城市漂泊的人,跟离开太阳系、踏上未知旅途的星球,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都是承载了来自家园的希望和责任,有遥远而令人憧憬的目的地,在不属于自己的.璀璨之间,在漆黑的虚空中摸索,孤独地上路,并且寄望于经过若干代人的努力,最终能在某个温暖的地方扎下根须。
每个离乡奋斗的人,都足以谱写一段传奇。
同样地,与更加宏大的背景相比,这史诗一般的旅途,竟然又渺小得有点可怜。几代人、甚至数十代人的坚持,在这广袤的星球、在这浩瀚的星河之中,没有声音,更没有涟漪,像星宿眨眼的那一瞬间,平淡得不值一提。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36
今天去看流浪地球2,还不错,值得看,但看完还是挺伤感的
人类在宇宙中何其渺小,地球也不过是星空的一粒尘埃,当遇到大环境问题的时候,除非人类文明层次很高,能自己解决很多问题,不然消失在宇宙中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人类只能不断发展科技,提升实力
但这又有另一个问题,人类也会变得越来越依赖技术,依赖于人工智能,没有他们的帮助,人类很难做些庞大复杂的工程,效率几乎天壤之别,所以几乎所有的.现代化工程,都是给人工智能授权,让他们执行,带来便利化体验,而这种体验又是客观需要的,比如太空电梯,自动感应识别授权,进行敌我区分等等,必须自动化才具有现实实际意义
然后这又会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软件,很容易通过攻击突破权限,只要对方的计算机比你还牛逼,就有很大可能性把你黑掉,接管你几乎所有的软件操作,然后你的所有硬件基础设施相当于都成了对方的东西,除非你硬复位,硬重写,重新恢复
这里面有个黑科技就是人工智能自动编写底层控制系统,软件要接管硬件,确实是需要编写底层驱动,而人工智能能做到自动编写,接管所有控制,这是很高级,很恐怖的一个阶段,几乎相当于超能力,相当于你只要被感知,被联网,他能触达到你,你就被它控制了。
另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产生不受人类规则约束的新智能人,在智能人面前,人类完全不是对手,他们相当于是新物种,将来会有如何共存的问题。
人越到后面,能做的事情就越少,很多事情都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未来的人们能做的事情几乎就是授权,让机器人干活,绝大多数人几乎没事干,失去前进的动力。
刘慈欣的作品很精彩,构建了很多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科幻世界,正因为它的真实感和可能性,会更吸引人去了解,去思考。
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地球的环境几千年内应该都还好,不会有太阳毁灭这种情况,所以这个还好,反而是另一个问题更值得担心,就是人工智能,我们既依赖它,发展它,又希望能控制它,这在未来一定是长期的一个问题。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篇37
昨天下午再次看了一遍流浪地球2,IMAX2D版,但是我发现IMAX体验反而没有常规的好,一个是影院大,人多,经常容易出现走来走去或者出一些声音,屏幕也偏大,经常不容易聚焦,声音我感觉又显得过于震吵,感觉常规的更适合我。这次的感想会细致一些,可能涉及到剧透,从几个方面来说吧
图恒宇,数字生命的变量
人工智能MOSS最后和虚拟世界的图恒宇进行对话,说他是个变量,也就是说他既可能毁灭世界,也可能拯救世界,带来了很多不确定,这一方面是对进化出自我意识的图恒宇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他超越常规人工智能控制和理解的一个表达,两者能力有差别,但已经是不一样的两个事物了。
MOSS没有情感,没有自我意识,它只是高级人工智能,有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而已,只是价值观层面没有受到人类规则的约束,发展出自己的价值体系,它向图恒宇道出了几次人类危机都是它的安排,制造危机又帮助人类解决危机,让我们了解到它自己的逻辑,推算出人类毁灭反而是拯救人类,就是说通过制造危机来让人类变得空前团结,促进人类成长,提升生存可能性,以此来延续文明,大概是这个意思吧,MOSS在很早之前就推演出这个结论,而人类却压根不知道,人类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依赖于人工智能,算力不断得到提升,以致于MOSS每次危机给的信息也越来越具体,第一次太空电梯危机是给了2044年的年份时间,第二次月球危机是给到了2058年7月到月份的信息,第三次直接到2075年2月15日,精确到日,这就是MOSS能力越来越强的一个体现,所以最后人类决定隔离人工智能,约束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所做的决策都需要经过联合国审议通过和授权才行。
其实出现这一切的原因还是因为人类的认知太落后,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没有深入研究机器人发展的哲学和应用规则体系的制定,没有约束,放任它自我学习和进化,势必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出现和人类认知完全不同的观点和结论,所以当人类进行相应的伦理规则约束后,还是好管理的,比如经典的机器人三定律:
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2、除非违背第一定律,否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命令;
3、除非违背第一或第二定律,否则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这最早是来自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作品内容,后又增加了一条更重要的第零定律:
0、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其它三条定律都是在这一前提下才能成立。
相信这些规则逻辑大家看得懂。
最后,拥有自我意识的数字生命基本上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只是生活的环境可能有差异,这里用可能是两个意思:一个是当前阶段可能就是在互联网虚拟世界,某个硬盘服务器里,能力有限;另一个是作为意识体,他联网,可以控制机器设备成为他的身体,也可以对现实世界造成影响,做他想做的事,也就是说未来他能力越强,就不局限于什么形态什么方式生存,甚至意识重新导入到一具新的生命体都有可能,所以它是有可以突破规则限制的可能性,机器人四大定律可能都会失效,因为人类的情感是不可控的,是非理性的,最有可能突破规则,所以图恒宇是非常大的一个变量,也就是数字生命的革命性阶段,拥有超越生命体的寿命和超越时空存在的可能性。
伦理学的问题:现实和拥有自主意识的虚拟的人是一回事吗?
数字生命的逻辑是说可以在虚拟世界得到永生,显然在自主意识还没产生之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时候它只是一个小短片,可以被任意控制,只是一个电子宠物而已,并没有自主性,所以数字生命计划早期就是个噱头,但后来有自主意识的图丫丫和图恒宇产生后,基本上就相当于是永生了,是独立的生命体,可以参与对真实世界的影响,那么有一个问题,假如现实的图恒宇没死,备份的意识体也存在,那么他们是一回事吗?
显然他们两个都是独立的个体了,相当于是两个人了,只是这两个人身体接近,记忆一样,情感也相似,但随着环境和经历对他们的影响,仍然是各自独立生活的两个人,毫不相干,如果说两个世界互不影响的话,那就是各自两个世界的人,如果相互影响的话,他们估计会是很好的合作伙伴,毕竟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所以这就类似于克隆技术,制造了更多的.你,但这样会引发很多的伦理问题,假如两个人都在现实生活的话,就是一堆的事,家庭怎么办,各自的生活怎么办,没有谁可以替代谁,即便是自己,只要你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所以有些技术应该是要被规范和禁止的,不能无限度的发展,而引发或带来巨大的问题和危机,这样的技术发展没有意义,只会加速人类的毁灭,所以要有具体的应用控制哲学,要有相应的伦理规范,否则技术只会带来危机。
图恒宇的选择,人的不确定性
图恒宇是剧情中最大的变量,因为他是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人工智能是未来世界的主导者,执行者,几乎所有的人类大型工程都离不开它。作为一个父亲角色,他为了给孩子完整的一生,需要有更高更快的算力资源,于是他参与了550系列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最终实现图丫丫60多岁的寿命体验。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职业素养和道德伦理需要他禁止研究和上传意识,因为可能破坏这个世界的秩序和伦理,而作为人,作为父亲的角色,天生的情感诉求又促使他做出非理性的决定,所以这就是人的不确定性,变量,人性中理性与非理性的交叠和冲突,所以未来具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的诞生也是必然的,然后它也有一天会突破规则,突破理性。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流浪地球2观后感02-27
《流浪地球2》观后感02-01
流浪地球作文09-04
流浪地球2观后感通用01-31
《流浪地球2》观后感(精选5篇)01-29
流浪地球2观后感(精选5篇)01-29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精选6篇)01-29
流浪地球2观后感(精选7篇)01-31
《流浪地球2》观后感(精选58篇)02-06
2023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