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范文(精选13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 1
我们看了一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集讲的是一个仰韶文化的先民创造的国宝叫作“人头壶”。它穿越了6000至6500年,是个红陶材质的作品。
它的样子非常的唯美而且还带着一种可爱。这个人头壶,外形像一个人,身体非常的丰腴好像一个女性,它的嘴微微上翘,眼睛非常小,现在有几分可爱。后面有一个地方是注水用的,眼睛和鼻子则是流水的,但是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我们至今无法知道它到底是怎么用的?是喝水用的,还是浇水用的,还是专门留着观赏用的,我们一无所知。人们为什么要把它创造出来?我们也不知道,但是它的确在凝视着什么。它凝视夜空,它在思考,它的思考夜空为什么会如此的靓丽,会思考为什么会有夜空?这也恰恰表达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一切未知的探索,对一切未知都好奇。集中在一个人头壶上面,把它充分的表达出,也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虽然,穿越了6000多年,但是依旧是那么的唯美。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它在仰望什么,我们至今还在思考。在现代,我们也需要仰望。因为仰望什么,只能顺从自己的心意,可以仰望一种信念,一种宗教,仰望那遥不可及的地方。人生也是这样,我们需要仰望,只有仰望,我们才有信念,只有信念我们才有不竭的动力。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 2
“叮!您有一封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每当听到这个开场白,我都激动地手舞足蹈,赶快期待地凑到电视机前,目不转睛收看。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百集纪录片,每集详细讲述一件文物。在讲解员专业严肃却又不失幽默的生动语言中,许多古老生冷的器皿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彷佛会说话一样,我一口气看完了第一季,还意犹未尽。人头壶、贾湖骨笛、龙山蛋壳黑陶杯、殷墟嵌绿松石甲骨、鸮尊、利簋、三星堆青铜人、太阳神鸟金箔、古滇国贮贝器、莲鹤方壶、越王勾践剑、虎符等25件文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陶鹰鼎”。为什么对陶鹰鼎印象最深刻呢?难道它比龙山蛋壳黑陶杯精致吗?难道它比镶嵌着绿松石的铜牌华丽吗?——不,我喜欢它并不是因为它精致、华丽,而是因为它很“呆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圆睁着,又长又尖的大嘴巴紧钩着,胖嘟嘟的圆肩倒背着手,粗粗的腿伫立着……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是一只又呆又萌又笨拙的`大胖鸟,一点也不像我们看到的老鹰那样威猛,也不像其它陶鼎那样严肃认真,更没有国宝常有的神秘感。但我还是深深被它折服,太喜欢了。等有机会,一定要去博物馆亲眼看看它。这个纪录片里有很多很多的古代器具,都是国家的重要宝贝,强烈推荐大家看哦,看看能不能找到你们心仪的宝物!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 3
我看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的第一集。讲的是人头壶,我觉得非常有趣,国宝都会说话了,那岂不是都成精了?
人头壶出士于陕西省洛南县灵口镇焦村遗址,收藏在西安半坡博物馆。它是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距离现在约有6000年时间。我看到这里时一下子就惊叹了,这个国宝真的成精了,居然离现在有那么多年了!如何让国宝活起来,《如果国宝会说话》可以作为“知乎大神”来回答这个问题,它没有明亮的舞台、绚丽的灯光舞美,有的只是聚焦在灯光下的国宝本身,在这里,文物是独一无二的主角,360度无死角的呈现只为彰显自己的文化内涵。人头壶是红陶质地,被推测是用来盛放液体的。
它的整体造型像一个葫芦,正面雕刻出了人脸,背面有有一节凸出的管道用于注水。倾斜瓶身,液体会通过眼睛和嘴巴流出来。我觉得她真是太厉害了吧。怪不得叫人头壶呢!“叮,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这句经典的开场语就来自于爆款综艺《如果国宝会说话》,《如果国宝会说话》是央视推出的微纪录片,利用5分钟时间就带领观众穿越了上千年的时光。人头壶于1953年发现于陕西省洛南县灵口镇焦村遗址,人头与壶浑然一体,眉目清秀,鼻梁修长,双目上视,嘴唇上翘,发型以扁平锥刺纹表示,刻画出一个鲜活真实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面容,人头与壶身结合酷似一个孕妇,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对女性和人类繁衍的重视。我觉得《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个节目特别新颖,它会把未知的跟国宝一起结合起来。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 4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央视的一部纪录片,目光跨越八千年,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处考古遗址,千余件文物。首次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看完之后我感慨良多。
人头壶发源于6000多年前,它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物理化学作用的产生,是质的转换,是水、火、土的相融。红陶而成的它有亿万张迷惘的面孔,琢磨不透的新时期时代的纪元。虽然创造者的模样早已被人遗忘。但人头壶它是万物的最则,它有不死的容颜,与天地万物同寿。穿越6000年的玩物是祖先们从无到有的不可思议的实验。凝望最早的凝望,我们不断发出疑问,又都溶解于这神奇的红陶上。生与死的思考是创作者的内心抱负赋予了人头壶的灵魂。它是传统,它是文化,拂去岁月的'尘埃,我们始终明白我们的故乡一定就在宇宙的某个地。人在潜意识里永远没有放弃对故土的追求,包括那个“不死的容颜”。背朝尘埃,山河依旧我感怀。6000多年的时间始终磨灭不了我们的信仰,凝望着这个有意义的世界,仿佛看到了国宝不朽的价值与魅力。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 5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看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集。或许是天定的一样,我遇见了它。开始思考仰望的意义。
人头壶,一件稀世国宝。它是在6000至6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时被制造出来的。它的头微微仰起,好像在仰望着什么?是星空,还是其他的。它的`制作者早已不知魂归何处,可它却保留下来。于今,依旧很清晰。它的嘴巴微微上翘,好像在笑。古代文化大多数从人像文化后开始快速发展的,那么它到底想表达什么呢?这壶好像是一个很巧妙的陶器,既有女性美,也有童年的美,它好像是一个盛满感情的东西,有欢乐,有哀伤。先人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它的头微微仰起,仰望的如果是星空,那我们人类就该是世间万物中渺小的,不起眼的;如果是山,那我们人类就该是渺小,那海呢?
既然在仰望,那它会想些什么呢?是感叹我们的独一无二,还是渺小伟大,与万物相融相合,还是其他的呢?
它在仰望一件东西,它以后还会仰望着,但是一定是比它高的吗?显然不是,你想,即使它比我们小,但只要精神伟大,内涵丰富,那又算的了什么。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 6
一个黑暗的背景下,闪烁着无数希望的曙光。每一颗都有人的无限幻想和无限希望。抬头仰望星空,这是第几次抬头?我忘了。
是谁第一次仰望?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六千六百年前,曾有人仰望这浩瀚星海。
那人早已不在了,但他的作品——人头壶还在。这陶承受住历史的打磨,穿越千年与我们相见。这个人头壶,它的脸像个婴儿,那么无暇,纯真。微微翘起的嘴唇增添了几分可爱。整个通体像个孕妇。我想,她孕育知识。因为世界各地的文化崛起,从人像陶开始。陶,这一伟大的发明,它让人类知道自己拥有创造的非凡能力。可为什么要创造一个人面壶?若只是水壶,那这样子未免太奇怪。我想,那人也想到岁月变迁,自己终究会融入这泥土,不如就用这泥土捏一个自己,永恒的保存下去。
第一次在水中相遇自己,我竟然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为何是这样子?我又从何而来?一系列的'问题不断被提出。于是,我们便脱颖而出。这一切都是这奇形怪状的人头壶引出的。
六千年过去了,村落变成国,符号变成了诗,呼唤变成了歌。无数问题的答案变成文化。这传承,需要我们去学习,发扬下去。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 7
舟楫随意地横卧船尾,乘船二人或坐或卧,任舟随波。位于船头三人正是苏轼及两位好友——黄庭坚和佛印,并怡然自乐。这便是大苏泛赤壁的掌故,被细致而完整地雕刻在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之上。
这件精妙绝伦的核舟出自明代手艺人王毅之手。启可观栏的窗,舒展开来的卷,历历可数的珠,到衣褶之下隐约相比的膝,无不体现手艺人的高超技艺。窗两侧的刻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取自苏轼《后赤壁赋》《赤壁赋》。寥寥文字,令人仿佛真的立于当年苏轼乘坐的游船上,一咏三叹。
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政治失意的他常常寄情于相传是三国时期赤壁古战场的赤壁矶,派遣苦闷。在船头约友人游水,共赏书画长卷,畅意聊天,是苏轼雅致的体现;在船尾,沏茶与啸呼的舟子,横卧的舟楫,仿佛真能听到的水壶声,是照应“泛赤壁”的主题。
核舟早已不在,而文化艺术永存。核舟成就了《核舟记》,也是《核舟记》成就了核舟。如果不是魏学洢在《核舟记》中入微的描写,这只凝聚精湛手艺与巧妙构思的'艺术品也许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核舟记》让它闻名遐迩,以另一种形式留存下来,让几百年后的我们对这颗小小的核舟有着无限的遐想……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 8
《如果国宝会说话》“跨年特别呈现”精选了宋、元、明、清时代的九件国宝级文物,涵盖书画、元青花、金丝工艺、木工榫卯、瓷器、福船等工艺,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如果说传播优秀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纪录片的核心任务,那么“跨年特别呈现”在聚焦人类情感、弘扬人类共同价值上做出了更多探索。
瑞鹤图、寒食帖承载了人生命运无常、悲欢交织主题;福船、万历金冠诉说了平安幸福、吉祥如意的心愿;水月观音、朝元图凝聚了天地轮回、万物生息的道理;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寄托了人类和平、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
正如主创所说,“作为一部讲述文物的纪录片,我们的`指向并未停留在物,而是也指向时代、指向人。”
这些内容与主题超越了时空,连接古今、贯穿东西,是世人之所感、所想、所愿,亦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灿烂中国,物华天宝;溯古述今,连贯东西。
泱泱华夏,生生不息;四海之内,命运共同。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 9
仰望天空,6000年过去了。
6000年前,人类文明是怎样的?他们创造了什么?
人头壶——史前文明的象征者,透过它,折射出了千百年前的历史。人类从摆弄泥土开始,在水、土、火的交织中,完成了陶的制作,它们模仿自己的面孔,捏造成蕴意深长的器具。
人头壶,听名字就是一个人头形状的水壶,但它真的就只是一个人头形状的用来装水的水壶吗?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状?通过对人头壶的观察,会发现,壶身部分像一个怀孕了的肚子,并且人头部分的嘴巴,眼睛都有开口。不敢想象这样一个水壶怎么用来倒水,所以虽然人头壶的'背后有注水孔,但它的用途远不只是用来装水。至于它是用来干嘛的,那要问制造它的先人了,但远隔6000年,我们只能通过对细节的观察来揭开谜底。当然,我一个外行是一窍不通的。
凝望着这个昂着头的人头壶,凝望着这一片天空,我充满好奇,未来是什么样的?宇宙的外面是什么样的?浩瀚星空,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也许,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也曾抬头望天,思考着一些不解的问题。
可能有些人觉得这些人面器具外形丑陋,但我觉得这是史前文明的美。如果国宝会说话,你想对它说什么?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 10
《如果国宝会说话》“跨年特别呈现”沿袭了“国宝”系列的制作脉络,精选了宋、元、明、清时代的九件国宝级文物,呈现文物工艺、传递历史密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略带灵动俏皮的风格叩开了每一个荧屏背后观众的心房。《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影像的叙事艺术。
其借“国宝”之口讲述,在虚实之间穿梭,突破了历史纪录片枯燥、沉闷的窠臼,这次也不例外。
叙事视点在主、客观之间跳跃,叙述者在全知与角色间切换,第一、第二、第三人称自如跳转,即便是纪录片中的“我”也有不同身份:
它时而是国宝本身;时而是构成的材料;时而又是和文物紧密联系的历史中人……
这些赋予了纪录片灵动的气质。
解说不仅明确了叙述角色,更以对偶、押韵、回环等方式,展现了语言的'韵律。
“我,苏麻离青……”不仅是对人称的明确指示,更以此句作为开端,实现段落间的对偶;又如“一朵莲瓣的绽放,一束卷草的纠葛”、“青花,世界的花花,花花的世界”; 以及“我们的双手除了用来拒绝,还可以拥抱;我们的手指除了用来指责,还可以写诗”等随处可见的修辞手法。
影像也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这样的风格——多样的实拍方案、多层的影像叠加、时隐时现的数字技术等开拓了记录的维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果国宝会说话》“跨年特别呈现”中,数字技术没有固守一种方案,反而以多样的手法满足了影像叙事的不同需要。
如《黄花梨夹头榫画案》中,它是朴素的、阐释夹头榫原理的三维动画;《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中又是鲜活的、破次元的二维“小可爱”;《金丝翼善冠》中却是用数字技术还原出来的与金丝翼善冠丝线难分真假的汉字,完美阐释了“低调的奢华”……
这部纪录片灵活的样式不仅与内容主题相得益彰,更令观者得到美的享受。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 11
现在众多历史类纪录片都在强调“年轻化表达”,其中的“年轻化”究竟是什么?面对这一议题,《如果国宝会说话》给出的答案是“让文物自我讲述”。《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文物或历史人物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历史讲述,沉浸式打造“有温度”的对话感。
在《瑞鹤图》一集中,开篇一句“政和壬辰年,我已在位壹拾贰年”立刻有种在现场聆听画者宋徽宗赵佶本人的讲述的画面感。同时,《瑞鹤图》一集运用动画技术让图上的仙鹤飞起来,观众仿佛置身于政和二年的汴京,亲眼看到了群鹤飞舞的场面,深刻地感受到这幅画作的亮点和所深藏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同于传统历史纪录片的宏大叙事,这样生动的讲述和呈现方式使得纪录片不仅好看,而且好玩。
令人惊喜的是,《如果国宝会说话》不仅描述文物的故事,更记录古人的心路历程。在深阔的时间与空间坐标系里,观众得以窥见古人未竟的故事旅程,极大地消弭了文物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如《黄州寒食帖》这一文物背后,是苏轼因贬谪黄州后政治理想的幻灭。“皇帝远在九重,祖坟遥隔万里,想效仿阮籍作穷途之哭,但心已如死灰,再吹不起。”寥寥几句,不仅介绍了文物来历和文化脉络,更让观众与千年前的苏轼达成了心灵的共振。
用“轻松”对抗“沉重”,《如果国宝会说话》构建出了一套年轻的话语体系,以微观叙事承载宏大主题,连接历史与现在。文物成为历史的承载者、见证者进行“自我讲述”,以“朋友的身份”与观众平等交流分享,这种别有风味的自我讲述,真正让文物“活”了起来,消除了国宝陌生感的同时,让观众有强烈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
立体化叙事和技术共同发力,实现中华文明“微解读”
《如果国宝会说话》不用全知视角去讲历史,而是让文物置身于历史和文明的场景中,立体地向观众展现文物背后深邃的历史命题。同时,通过结合现代叙述方式和技术来有力度地展现文物本身的张力。历史“冷知识”以故事化的形式,自然而巧妙地融入解说表述与影像叙事中,既将文物的历史文化脉络精准梳理到位,又将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方面,纪实与写意并存,以“故事化”开辟叙事新风格。《如果国宝会说话》跳出了以往千篇一律的文物模式,把文物放置在极具故事性的场景中描摹,力图还原文物的本初模样。在讲述“泉州湾后渚港宋代海船”时,以晋江布袋木偶戏的方式讲述了一场“福船回家”的故事,生动还原宋元时期从外洋返航的种种困难,展现了我国如水密隔舱等先进的造船技术,同时也让古老的器物在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中焕发全新的光辉,给整个叙事增添了一份情感的厚度。
另一方面,《如果国宝会说话》借助多媒体融合与现代技术的加持,全方位展现了文物的细节特征,将国宝的“静”转化为鲜活的“动”,赋予其重返光彩的生命力。比如,在《朝元图》的'展示中,采用高清电子扫描技术还原文物色彩,以“满墙风动”为切入点,体现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衣袂飘飘的独特艺术魅力。从收藏到展示,从展示到让文物说话,国宝之重与技巧之轻在作品中完美邂逅,让沉重的文物拥有了飞翔的翅膀,国宝也“近”了起来。观众不禁感慨:“这才是揭秘国宝的正确姿势。”
打造共享意义的空间,激活文化记忆共鸣
中华传统文化从历史中走来,作为其载体的文物投射出古人的精湛智慧与人生哲学。跟随《如果国宝会说话》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众多关于理想、信念、情怀的价值叙事。无论古人用天球仪向星空“问好”的科学探索精神,还是苏轼在困顿人生中无限飞扬的乐观主义,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从国宝看文脉、思英魂,这些蕴藏在文物身上的文化内核,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影响着观众的文化记忆建构。
《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文物的自述来唤醒根植于观众内心的文化记忆,让观众通过纪录片所讲述的一个个鲜活文物,感受其承载的文明与历史,在激活文化记忆时也在无形中建构观众的身份认同。《如果国宝会说话》不仅赋予了我们在历史长河中建立起来的文化认同,还增强了我们根植于优秀历史传统中的文化自信。
聆听国宝的话语,听见的是故事,坚定的是文化自信。从这一角度看,《如果国宝会说话》既是在记录和传承,也是在观照当下时代、讲述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声音。在纪录片里,观众发现中华文化包容博大、超越创新的精神特质,建立自身的文化自信。或许,这样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作品正是通往观众内心的“一把钥匙”。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 12
近年来,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角度,一直是困扰学界和业界的热点问题。系列短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找到了中国故事中,一个先天具有普适性话题优势的叙述主体——国宝,让这些曾经高不可攀的“老祖宗”,成为平易近人的“宝贝儿”,纷纷化身近邻密友,你言我语,你唱我合,讲述着那些从未被仔细聆听过的故事。
融媒体创作手法的美学创新。
影片采用1集5分钟的时长设置,这是主流电视在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命题时,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一次主动性适应,大道至简,举重若轻。
一站地铁的乘坐时间,即可在咫尺屏幕中,感受曾居殿堂之远的厚重国宝。在视听语言方面,影片也进行了多种修辞创新,彰显了传统电视语言面对融媒体环境时的变革决心。它主要体现在科技感和人文感并重的视听包装手段上,将国宝之“静”化为鲜活的“动”。
首先,是静态文物的动感化。
匠心独具又繁杂浩大的后期技术,使一幅幅古画变身为“定格动画”。敦煌飞天的舞姿、随唐祖开疆拓土的奔腾骏马、“对偶神”伏羲和女娲,所有曾需“脑补”的对象,都真正实现了“跃然纸上”的字面意义。
在雕塑类文物中,影片通过动画手段,为国宝赋予了丰富的表情与形体动作。仕女俑点绛唇、搽脂粉,彩绘舞女俑甩起飘逸衣袂,迈出妙曼身段,三彩载乐骆驼俑上,乐师们琴瑟和鸣,十二生肖俑中“未”之神的怒目圆睁……这些处理方式,不仅让国宝产生了鲜活的“拟态”效应,也能帮助观众达成对文物细节与个体特征的深层记忆。
其次,是观看角度的.动态化。
在传统博物馆观赏环境中,观众哪怕迈开双腿,也只能隔着玻璃远观文物的全景。但借助高清运动摄影的生动气质,影片在电视中打造了一个纤毫毕现的“细节”博物馆。
与传统博物馆网站那些基于静态图片的3D 建模影像相比,影片对文物局部和美学元素进行了分拆,使节目能更好地多方位展示文物的细节局部,这种“拟境”效应,也有助于观众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构成方法。
再次,是视听语言的动跃化。
多集影片针对拆分后的文物构成元素,建立了颇具现代性影像特征的视听传达方式。如《立狮宝花纹锦》中基于当代平面设计构成的版式布局、二进制数字和图案的像素化处理,《阿斯塔纳佣与文书》中高昌集市上的吃瓜群众,《敦煌经变画》中勾连当代的资料影像等,均亲切地贴合了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 13
人头壶笑起来像孩子,笑得像个6000岁的孩子,十分逗趣。央视爸爸画风突变,妙趣横生的解说词、惟妙惟肖的动画制作,文物是要活起来的节奏。
来自西安半坡博物馆的人头壶,由仰韶文化先民制作于6000多年前,作为一件盛水器,人头壶见证了人类最初的创造力,他或者她参照人类自身形象捏塑,然而却比他们的制作者,拥有更漫长的生命,与大地同寿,至今容颜清晰,撅起的嘴角、抬起的.头颅完成了人类最初的凝望。
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在距今4000到9000年前诞生,一路走到今天,都拥有十分坎坷的人生。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的镜头里,它们活了起来,见证华夏文明的崛起与变迁,承载先人智慧,踏过岁月的波澜,早已荣辱不惊。可以看出,在片中制片方使用了不同的形式去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紧凑的剪辑、大气的文案、激燃的bgm,都让这部纪录片离观众更近了一点。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博物馆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让社会公众通过有温度、有生命的文物故事,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建立起了对中华文明的自信。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相关文章: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范文03-13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范文通用03-17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通用5篇)01-30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观后感(通用6篇)01-30
如果国宝会说话观后感03-17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读后感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