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感悟

时间:2024-03-27 08:20:46 感悟 我要投稿

关于教育的感悟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有时会因某件事或某个人而产生新的想法,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写一篇感悟,把自己的感触都记录下来。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要怎么写感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教育的感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教育的感悟

关于教育的感悟1

  你也许有些不解。从小便在“我很重要”的呼喊声中成长,习惯了抖动着思想,张扬着个性,习惯了鲜衣怒马红刀的年少轻狂,为何要放低姿态,去俯身闻身边的花香?那就请放慢脚步,且听我与你细说。

  你可知谦谦如玉的君子的姿态吗?君子的高贵,在于他们总是俯下身子,伸出手,笑问这世间是否需要帮助。俯身的一刹那,君子那温润如玉的素养便如清泉般流出,令这世间,馨香流淌。

  高中的头颅也许是你豪迈意气的标志,但脚下你不曾留心的石块也许会绊住你的脚,漂浮的思想若没了根系,不肯低头俯身,便会感到空虚与渺茫。俯身,也许生命的风景就在路旁,待你去发现。

  你可听说过,弘一法师圆寂之时再三叮嘱弟子在身体旁放置一碗清水,只为使嗅味而上的蚁虫在焚烧之里能有个安身之所。人人景仰的弘一法师将姿态放低,放在尘埃里,注意到了世界的蚁虫,如此的低姿态,令人何等动容!他俯身在淤泥里开出的花,洁白、硕大、缀成一片,点亮了他人生的风景,铺排出了他生命的意境,渺远而奇绝、凛然而热切。

  我注意到你目光中的惊讶与首肯了。你为弘一法师的低姿态而动容。那么,再听我说一说。

  你可知道中国画史上最著名的画、书、印“三绝”的齐白石亦是一位低姿态的谦谦君子。文人相轻是同行的通病,而他却永怀谦卑之心,以低姿态视已。张大千办画展时,他第一个去捧场,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画家,以诗明志,“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如此低姿态,令人佩服,令人感动,更令人肃然起敬。大师的风范并不在于他强势的.外表与斐然的成绩,而在于他成熟的外表下,是否有一颗饱满充盈的种子,圆润晶莹,能够在人间深处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生根发芽,开出饱满的花来,骄傲地绽放着人生全部的光荣与信仰,繁荣与梦想。

  你的眼神中开始有了神采。你的脑海中勾勒着一代画师的形象,我听见心中在说,放低姿态,俯下身,也是一种高贵,一种高雅。

  是的,你受到了震动,你内心的波澜透过目光传到我心底,但,我还有话要与你说。

  温总理在下飞机后对一对等待多时的母子轻声说了声“对不起”,感动了世人;林志玲在一次商业演出中与人拍照,因身高太高,她弯腰与人齐平,七十多位影迷排队,他弯了七十多次,将自己从遥远的星辰中摘下来,送到人间,无数的星光点缀成高贵的海洋,贯日长虹,骀荡春风。

  你可知,轻狂不是罪过,意气不是犯错。倘若你能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不去做那漂浮不定的浮云,你的生命将诗意盎然,截取一段便可成诗成画。

  我看见你眼中的豁然开朗了,你嘴角上扬,眼光中有神采在飞扬。

  你呢?你问我。

  我将放低姿态,俯身闻得一地芳香。我答。

关于教育的感悟2

  假期里,针对家庭如何教育孩子,阅读了一些书籍。

  在家庭中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的问题,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和复杂的问题。俗话说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是父母,那么家庭教育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它和学校教育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说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孩子聪明,活泼,大方,好胜性强,自信心也很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等。但是她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往往显得束手无策,也不听别人的`劝告。而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就会变成溺爱,这对孩子的成长没什么好处。

  对现代父母来说,“打孩子”也许是最不被认同的教育方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然而,从没打过孩子的父母恐怕很少,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能做到绝对不打孩子,而世上极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父母往往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动了手,事后又十分后悔、自责。

  关于体罚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1、影响亲子感情。

  2、养成暴力倾向。

  3、伤害自尊心。

  4、造成懦弱、自卑的性格。

  5、导致拘束、紧张情绪。

  6、学会撒谎。

  7、让孩子失去内疚感。

  显然体罚是不可取的。不体罚小家伙一点儿都不怕家长怎么办呢?想想自己小时候,父母一句话,哪有不听的胆量和道理啊!怎么样才能做孩子心目中有威信的父母呢?

  注意自身言行,家长要树立威信,一定得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做到:

  1、知己知彼才能保证教育威信。我觉得家长的威信应该建立在行为之有效的教育方面。如果家长的教育得不到孩子的改变及行为,那就说不上有什么威信了。主要看孩子年龄在什么阶段上,多多了解孩子心理,抓住他的心理进行教育,我想是可以改变的。

  2、做为家长就要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我想威信就是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一种信任感。这可不是靠打骂,说能做到啊。作为父母的要言而有信才是重要的!

  3、管教与爱共存。平时孩子有错误要及时严家管教批评,批评完之后要安抚,开导他,使他感受到父母是爱他的,这样才不会使孩子产生畏惧及抵抗的心理。

  4、以身作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要以身作则,平常的恶习都要改过。做好榜样。好多孩子的习惯都需要家长去纠正,纠正的时候不防自己做给孩子看,做一回模范才行。身教剩于言教。

  5、少而精确的管教。不要有事没事都要唠叨几句孩子,这样会使孩子心理产生厌烦而不听你的话。这时我想作为父母的应该配合,合理的对待孩子。

  6、要做到现代教育。民主管教是严格了,可叫孩子处处听于你的支配对家长必须服从是不是把孩子的地位霸占了。要平等的对待孩子,家长不要太在乎面子和权威,自己有错误的时候要主动向孩子道歉,认错。这样才能使你很容易和孩子沟通。

关于教育的感悟3

  通过努力,我现在已经成了一名人民教师。身为人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的一生带来无法挽回的局面。就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老师们一个告诫吧。

  自打我上幼儿园,我就很优秀。唱歌跳舞都很棒,老师经常夸我,经常让我参加各种演出,现在只记得每当演出完,拿到奖品时是多美高兴与自豪。上幼儿园的几年,给我的小学学习一个良好的开端,因为我自信啊。所以几乎我的整个小学阶段成绩一直很优秀,直到上了六年级。刚开始六年级我在村小上,父母为了我能有把握的考上中心中学,托我的一个亲戚给我办了转学,我就转到了镇上的中心小学。到了那里,我原本的自信荡然无存,其一:我是村小转来的,心里总感觉自己比别人矮一级;其二,父母把我转到这所学校,本身就是不太相信我的实力。基于这两方面,我无论做什么,总是畏首畏尾,根本放不开,因为我底气不足。记得六一表演,老师从班里挑了几名同学排练节目,我也被挑中了。虽然心里很开心,但还是放不开,做起舞蹈动作来显得很僵硬。刚开始被老师批评了几次,后来干脆就把我裁掉了,老师说我不行,当时我就像从头被泼了冷水,透心凉。也就是从那时上起,我就自然认为,我是村小来的,各方面都不如其他他同学,积累了几年的信心,彻底被毁了。

  而这种状况,在我上初一的时候又重演了一遍。上初一时,又有一次演出,我又被老师挑中了。可能是我长得比较高,个子比较适合跳舞,所以,每次都能被挑中,而后来发生的事,让我觉得还不如

  不被老师选中呢?选出来又被刷下来的滋味真的很难堪,原因还是我放不开,我放不开,我放不开啊,我为什么放不开啊?因为我不如别人啊!这次,我是彻底败了,败得彻头彻尾,败得淋漓尽致。如果说以前我还有些不服气,现在我认了,我就是不如别人。而紧接着初中班主任的一次有意或无用的行为,又给了我当头一棒。有一次,我的一位舍友病了,当时,我们已经下了晚自习回到宿舍,同学们都要准备睡觉了,这时一位男老师来女生宿舍可能不太方便。但一听到同学汇报那位同学病了,老师还是马上赶了过来,来嘘寒问暖,老师多关心我们呀!我当时就想:要是我病了,听了老师的关心肯定很快就会好起来,老师的关心能给我们莫大的力量。上天就是这么捉弄人,过了没几天,我真的生病了,同样,室友报告了老师。我躺在床上,发着高烧,我多么希望老师也能来看望我呀!就像上次那样。可我满怀希望的等,老师却给了我最大的失望,他没来,我躺在床上,身上滚烫,心里却凉透了。同样的事情,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老师的态度就不一样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不如别人。—这是我当时的想法。在老师心里我不如别的同学重要。我是这样想的。老师可能是无意的`,但在我心里,老师是有意的。他根本就不关心我,我无关紧要。从此,我恨透了我的这位老师。不幸的是,他是我的班主任,是我们的数学老师。这对我以后的数学学习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此,我得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再也没好过。这对于小学阶段数学特别突出的我,真是不可思议。

  就这样,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挫败,我已经不是从前那个经常受表扬的小天鹅了,我已经变成了一只无人关心的丑小鸭。我的成绩,尤其是数学,每况愈下,再也追不上了。直到现在,我仍然很记恨那位班主任。如果那次他来关心我几句,我可能就不会恨他,成绩可能会很好,然而,他没来,他带给了我无法挽回的结局。这一切都归功于他——我的班主任老师。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当时,如果他能关心我一句,那怕是一句也行,我也不至于恨他,我的数学成绩不至于一落千丈,当时我错了,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希望全寄托在老师身上呢?可没人告诉我自己错了;当时老师更错了,他为什么不来看我,作为老师,对待学生为什么不一视同仁。我很纳闷。直到现在,我仍然不理解,当时可能老师忙,难道忙的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办法传达吗?现在我只想说:老师我恨你。

  作为老师,学生毕业以后如果恨你,那就说明你这个老师做的失败了,做的不合格。所以,我现在时时注意,事事注意,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要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你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毁了学生的前途。同时,我也告诫同行们,学生都是一样的,无论他们成绩好与坏,他们都有自尊心,他们都需要尊重,我们不要轻视他们,不要打击他们,否则,他们以后会恨你的。

  不要吝啬你的表扬,不要掩饰你的好感,学生做好了,就要及时表扬,学生做错了,也不要当头一棒,还是要找到好的地方给予肯定。这样学生会很愉快,自己也会很满足。

  我想以自己的经历告诉老师们:老师是学生心中的神,是学生的崇拜对象,所以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己的举动,他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引领学生走上光明大道,也可以把学生带上歧途。

关于教育的感悟4

  在聚会席上,我们几名任课老师又碰到一起,没有别的话题,就是班上孩子的琐屑杂事,无非是孩子们怎么调皮,接受能力是如何的差,成绩如何不理?上小学时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也不知大伙是怎么打听的,如数家珍,看着餐桌上的佳肴似乎一点味都没有了。

  也难怪,由于应试教育在老师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说白了还是高考、中考的指挥棒在作怪,老师们往往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成绩上。我们的老师之所以不断地谈论这个话题,也是社会、学校、家庭不断强化的结果。许多家长到学校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成绩。为了孩子的成绩快速提升,许多家长买了《课课通》等学习辅导资料,自己充当家庭教师,一旦孩子做错了一条题目,往往神经过敏,责怪孩子也就习惯了。这不——

  儿子老师给妻发了一则短信,妻又转发给了我,表扬了班上这次默写全对的孩子,就是没有儿子的名字。我明白妻的意思,责怪我最近没有更好的关注孩子。其实,我最近关注孩子还是比较多的,只不过在孩子完成作业后,陪他看看电视里的新闻,给他讲解国内外大事,鼓励他到楼下跟孩子们玩耍,让他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听听他弹钢琴,愉悦身心。妻则为了孩子们,作为班主任的她,总是早出晚归,很少关注孩子。

  我明白这则短信对妻的分量,作为母亲,果然不出所料,妻在我之前回到了家,阴沉着脸,儿子则耷拉着头,没精打采的拿着笔,趁着妻去煮饭,我偷偷的问儿子今天默写识字(1—4)错了多少,儿子很委屈的低声说,把渔歌的“渔”字写成了“鱼”,很遗憾没有得到满分。我明白妻也肯定问了儿子这个问题,分数,无论是老师还是母亲都是最看重的,否则怎么还有虎妈或者变态娘的说法呢。

  等到儿子睡熟了,妻又在我耳边嘀咕了,大讲特讲孩子满分的重要性,不能放松孩子的任何一个错误,否则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我只能满嘴答应,才不会因为儿子的事跟她吵架呢,那简直是自找苦吃,但是我也不会把妻的理论当回事,因为我始终认为孩子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要懂更多的生活知识。尽管在应试教育弥漫的中国这不是主流,但是潜意识告诉自己,这才是人间正道。

  还好妻没有一直责怪我,也没有老是批评儿子,因为她还要照顾班里的孩子呢。我除了根据妻的意思认真检查作业之外,仍然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老师们还在探讨孩子们的成绩,翻来覆去的念叨,本来活泼可爱的孩子一个个被分成三六九等,即使孩子再活泼,只要成绩不好,一切都是白搭。孩子纵然很邋遢,只要成绩好,一切都是好的。可惜的是,社会是公平的,它并没有因为老师的评价而改变任何自然规律。有许多成功人士并不是什么状元,反而是那些调皮捣蛋又有些缺点的孩子。

  办公室里又有孩子因为没有很好完成作业被老师大声训斥,老师们又在感叹孩子们有多难教,永恒不变的话题绷紧了每个人的神经,我只能选择离开,到操场上眺望远处无限风光。

  可惜,在戴着有色眼镜的老师、家长眼里又有谁会明白呢?

关于教育的感悟5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用对方法则事办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作为家长你肯定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只要用对的方法加以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家庭教育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是几种常见问题类型的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给各位家长一个参考,看看您的孩子是否也属于这一类?

  一、上课不专心听讲类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

  对此类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说,“那是学校的事,不该我来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边。”实际上,训练孩子专心听讲,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推荐教育方法:

  首先,父母要训练让孩子听一遍就马上做到。

  其次,在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听话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家长观察孩子是否如此。

  再次,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讲话,一定要让孩子看着你的脸听。

  第四,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听讲的小窍门

  第五,家长应尽量要求孩子复述课堂内容,或谈上课中印象最深的问题。

  二、比较在意金钱与物质享受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讲究吃穿,样样都要最好的,这也是一种炫富的表现。

  推荐教育方法:

  首先,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告诉他们自己孩子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故事。即使家中很有经济实力,但也要让孩子明白很多东西方来之不易,例如金钱。

  其次,家长要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

  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计划用钱,并用典型事例来教育孩子。

  三、对凡事抱无所谓态度哪怕是来自长辈的教育

  此类孩子对父母,师长的教育,充耳不闻,当耳边风。毫不在意。

  推荐教育方法:

  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师长的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其次,要在感情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教育,消除他们的“敌意”,使他们愿意听从教导。

  再次要给孩子以说话的权利,让他说原因,说理由,哪怕是不正确或不真实。

  再一次要多一点宽容,教育之后,还会做错事,要给予改正的机会,要耐心,要等待。

  再再一次是教育孩子的语气要坚定,父母两人说话口径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经心,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各唱各的调,这都不利于教育。

  四、具有严重惰性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学习被动,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便抄袭,造成考试交白卷或作弊,生活散漫。

  推荐教育方法:

  首先要以平时的家务事开始训练,不要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其次是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并加强督促检查。

  三是父母要以身作则,事事起表率作用。

  四是要从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小事上培养勤劳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总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只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在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讲究家教方法,就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下一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精力过剩型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推荐教育方法:

  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

  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对劲,就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再次,耐心教导:即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长之路。

关于教育的感悟6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写道: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是啊,在教育这片原野上,是爱点燃了我们前行的灯盏,是爱照亮了学生的心灵,更是爱,延续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师魂的崇高与伟大。

  教师的爱,是一种别样的爱,用心灵透视“师爱”两个字,你会发现,在这两个字的背后延伸出的依旧是两个字——责任!那种对祖国、对民族的责任,便是沉甸甸的、坚如磐石的——师魂!

  这样的爱有着诗意的诠释,那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从一粒沙中可以看到整个世界,每一朵花中都包含着一座天堂。我们面前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就是一个个多彩的世界、一座座美丽的天堂吗?从教多年来,我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点,熙攘而来,又纷纷而去。一圈圈的年轮下来,自己也从一个刚出校门的黄毛丫头变成了一位成熟稳重的教师,在这转变的背后,饱含着的是自己的汗水与泪水,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师的那

  份责任与爱。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是由每天点点滴滴的`平凡的事情组成,没有爱是不可想像的,没有责任同样是不可想像的,是责任,促使我们完成每一天、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广大教师用爱与责任,培养出具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下一代,并以此铸就自己人生的光辉,铸就教育事业的光辉,铸就祖国的光辉。

关于教育的感悟7

  爱是什么?爱像空气,无时不刻包围着我们。我们伸出手指,阳光穿梭在我们的手指中。这个学期,我读了一本关于爱的书籍——《爱的教育》。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它主要讲了安利柯升入四年级,从开学以来写了大约100多篇在他身边发生的一些关于爱、关于感恩的事情。它里边有悲伤的`、高兴的、催人泪下的、发人深省的……但我最难忘的还是那两篇,分别是《灾难》和《耐利的保护者》。

  《灾难》主要是说:在上学的路上,一位一年级学生忽然离开了母亲的手,倒在了街上,一辆街车驶来,这一幕正好被洛佩谛看到,他大胆的跳了过去,把小学生救但他的腿却被街车扎伤。这件事,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但他却让我久久难忘,他为了救一个一年级学生不惜让自己受伤,他那种为人的精神。

关于教育的感悟8

  作为新生刚升如初中,学好语文该如何去对待呢?不少家长认为学好自己的母语,那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随着历年的中考语文成绩的下滑,让我们家长和语文老师很头疼,那么但为将来中考的学生,这也是必须面对的,这次考试无论成败,都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必须重视如下几点,才能学好语文。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是中考必考的内容,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的文言文或者是两篇比较型文言文阅读,都需要学生有一个扎实的文言文解读基础,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特定句法、句子翻译、表达中心等都需要学生慢慢掌握,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初一孩子来说,小学里的文言文接触相对较少,而且很简单,没有条理性。到了初一需要首先培养学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这就好像英语学习一样,必须将常见的实词,固定搭配等语言习惯掌握后,才谈得上理解和做题。因此,建议学生多读多背,不仅是背中考必背的篇目,最好能在时间较充裕的初一将课本中出现的文言文都背诵下来,并能够熟练地翻译出每个字词的意思,这对初中学习文言文是很有帮助,同时学好文言文还能延续到高中语文的学习。如果初中有了较多的语感培养,高中会轻松很多。

  二、记叙文阅读。

  初一的文学类阅读主要呈现方式是记叙文散文的阅读。建议学生在课余或者放假在家多做阅读分析题,做一些专题类的'阅读分析,逐步形成解题的方法(具体方法我将在本博客中一一总结,敬请关注)

  三、作文。

  相比小学作文而言,初中作文从评分标准及规定字数等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光从字数来说,初中语文的要求就比小学提高了200字,并且中考高分作文的字数一般都在800字左右,这一个小学老是写600字以下作文的初一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刚进入初中就加以重视。我班在一开学就比较重视写作训练,周记、课文续写、多种修辞写作、好词好句摘抄等,逐步让学生学会写作。

  四、多朗读和阅读文章。

  朗读和阅读是十分重要的事儿,对激发和提高学习语文兴趣是至关重要。家长在家里应该多督促学生朗读课文或者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比如《读者》杂志上面的文章等,鼓励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必要时,也可以上网查询,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噎废食,限制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大语文学习的环境,家长在家应该多鼓励学生能表达自己观点看法、比如对学校、老师、同学等各方面的看法,这样也是间接地学习语文。

  初一学生学好语文,不是急功近利想一下子就可以达到多少高的分数,关键以上几点做到,语文绝对也差不到

关于教育的感悟9

  在科学和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已经成了一个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响亮的口号。但是,有许多问题还是没有落到实处。特别是在我们这些乡镇,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这个意识,仍然动不动就要用个方便袋;吃了东西随手就将包装袋扔在大街上;每次学校开展活动,活动结束时,会场上琳琅满目,真是不堪入目……看到这些,我内心堪忧,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大。

  1、首先了解学生情况。

  我所指学生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进度;

  (2)学生的性格、智力水平、平时的兴趣爱好等;

  (3)学生请家教出于其主动性还是被动性等。

  2、制定适当的教学计划。

  第一、对学生所辅导科目进行摸底测验,了解对各章节掌握的真实情况,并根据其情况分析其真正原因进行解决;

  第二、根据分析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如有时间,尽量进行备课(特别是对高中生的辅导),比如这堂课要学的内容,学新的课程还是复习学过的,又需要几堂课时间,心中一定要有条理。不要企图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3、因材施教。

  根据每个学生的程度和领悟力来确定教学内容和进度,要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来定教学目标和方案,务必做到对学生有用,可行,保证他确确实实学到东西。对基础太差的学生可将其所学课程来个全面复习,实在有必要也可考虑将他低一年级课程来个快速复习,打稳基础。

  4、以课本知识为主。

  学习中以巩固课本知识为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真正学懂才能够在实际解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的给学生进行一些典型例题的讲解,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适当用一些拔高题来激发他的思维能力。

  5、教学生如何进行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向他灌输自己的好的思维方式,告诉学生你是怎么样去理解那些知识,在解题的时候又是怎么样的思路,向学生展示你的整个思维过程,以供学生学习参考。

  6、抓紧时间提高效率。

  上课过程中一般不给时间学生自己做题的,那样比较浪费时间,无法提高效率。虽然时间比较好混一些,但出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不要给学生太多彷徨的时间,让他说他的思路,在关键的地方对他的思路进行点拨。但对于思维比较迟钝或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建议在对其思路进行点拨后监督其独立做完,好像与刚才所说有点矛盾,但事事无绝对,因为效率=工作成果/完成所需时间,所以我们只有在保证工作成果的前提下才能谈到效率问题。这也是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一个特例,请各位朋友在家教中好好体会。

  7、复习加例题模式。

  毕业班的学生以复习为主,可跟随他们学校的进度给他加强复习,如基础太差,也可另定一套适合他的复习计划,再复习重难点的同时可讲解一些与复习内容相关的典型例题。复习内容和例题讲解配合进行。

  8、要求学生配备改错本。

  学生准备改错本后,可将平时练习及考试中做错的习题进行集中,然后进行正确的解答,并在一旁注明错误原因,提醒自己以避免再犯。经常温习容易犯错的习题,特别是在临考之前进行改错本的内容复习,对在考试中避免常犯的错误有很直接的'帮助。

  9、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家教过程中学生是否肯学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的讲解要尽量幽默生动通俗易懂,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0、对学生负责。

  家庭教师也是老师,因此,为人师表要有责任心,不能拿学生的前途开玩笑,尽量多花些心思。既然有缘师徒一场,要对学生负责。

  一、是平等

  父母既是孩子朝夕相处的长辈,也理应是平等对待、无话不说、推心置腹的朋友。“我是大人,我说你就得听,不听不行。”现实中抱有此传统观念的家长不在少数。实际,父母把居高临下的架子放下来,以平等替代训斥,以交流替代灌输,并不会降低身份,失去尊严,相反,恰恰营造出了和谐、民主、多彩的家庭氛围,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促使孩子敞开心扉,愿意同父母交流,这样有助于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二、是理解

  理解是人们彼此间寻求认同,疏平情绪,净化心灵的一方良剂,是教子的先决条件。具有这种心境的家长承认人不是完美无缺的,对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往往从未成年人的角度,以平和的心态,降低期望值,倾听孩子的讲述,客观冷静具体看待孩子的对与错、好与差、是与非,并视之为这是孩子成长必然经过的阶段,是再自然不过的。而能够被家长理解,恐怕是所有孩子求之不得,盼之所望的。家庭人心归一,互相理解、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何乐不为之?

  三、是赏识

  一个外国教育学者到中国考察一番后说:中国的家长不会欣赏孩子。《知心姐姐》杂志曾做过一个社会调查,父母和子女说得最多的三句话是:第一,听话;第二,好好学习;第三,没出息。从中可窥视到中国式教育方式以训导式和批评式为主是不争的事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笔者觉得,教育孩子从赏识开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少点冷语,孩子有乐趣,少点否定,孩子有自信,少点粗暴,孩子会更“乐学”,成长会更平稳,潜能发挥会更大。家长千万莫吝啬给孩子的赞扬喝彩,学会从孩子的成长中分享愉悦,不费什么功夫,举手可得。

  四、是空间

  如今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大得惊人。报载,上海一个三岁女孩由母亲带到医院要求整容,母亲的愿望是要把女儿造成“美女坯子”,将来好当一名模特。再来看双休日社会上那些个“特长班”、 “家教班”,在家长的盲目引导下,学生趋之若骛,仅有的休息时间被挤压的所剩无几,“中国最累的人是中小学生”事实的确如此。本来繁重的功课已使学生身心疲惫,最需要家长来缓解孩子心理压力,疏导、调节、消除紧张的精神情绪,一味的加压增负,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况且,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国内有专家指出,孩子的潜能被过度开掘,其个性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将会被束缚。而让孩子拥有自己支配的空间,可以使孩子有独处、思考、放松、游玩的机会,便于他思想的发展,人性的健全。

  五、是习惯

  生活中许多家长每每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忽视了做人的基本品质的教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在细节上,诸如不讲脏话、随手关门、不采摘花草、不写错字、按时睡觉等等,点点滴滴融合在日常言语行动之中,久之就成为自觉自愿的习惯。习惯与品德的关系是互为联系,相辅相成的。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小善不为,焉有大德。”当孩子具有了持续稳定的良好文明习惯,他的心灵就能丰满健康,并会受益终生。

关于教育的感悟10

  心理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说它熟悉,因为在上师范时就已经接触过这门学科,而且感觉在工作中也一直用着它。说它陌生,虽然一直在用,但又觉得掌握的不透彻。这个学期再次重温了《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让我再次体会到特级教师张兴华的教学魅力。张兴华,著名特级教师。他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数学教学心理研究,逐步形成了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数学教学流派。

  很多人认为,小学的数学嘛,应该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可依,真正进行了数学教学之后我才发现,数学教学并不如他人想象中那么简单,而真正要教好数学更是需要付出一番努力。阅读了张老师的《儿童学习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现在我进一步感到“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值得我们学习、钻研,有时觉得很简单的事物越是值得我们去研究!

  这本书张老师从知识的形成和习惯、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智能的发展、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六个方面进行阐述,每一章节张老师都结合了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案例,细致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并对如何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读后收获良多。

  刘墉先生在《中国学生的通病》一文里面提到:中国学生“好奇但不爱发问”“有问题往往拿去问同学,却不去问老师,因为他们怕自己的问题幼稚,惹得同学笑话;又怕问的东西简单,显得自己浅薄;还怕问得太多,让人觉得爱表现”。想想说得还很有道理,学生比较喜欢“老师发问他思考”。在高年级,甚至有个别学生喜欢“别人发问,别人思考,别人回答,我听听”的情况。那这些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喜欢被别人牵着走。在《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中,张老师说“发现问题更重要”。因为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推动实施实施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问题的提出是求知者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储蓄,主动地、新颖的、独特的、个性感知的展示。美国衡量教育标准之一: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若把老师问住就算成功。布鲁纳认为:“学习者不应是新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从会发现问题到发现有质量的问题是一个逐步前行的过程,是需要进行长期指导,反复训练的。

  1、提供发现问题的示范。

  学生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教师善于提认知水平高的问题,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发现的`问题质量也较高。因此,教师要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的发现问题做出示范。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发现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2、要发现得有价值。

  问题的发现要“准”、要“精”。对认真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提问,要鼓励学生对一些查阅资料也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多提问。在学生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及时的表扬,还要让学生将发现问题的过程与其他同学分享,让更多是学生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3、教师要起到好的指导作用。

  学生发现的问题可能在表述上不够准确,在把握上可能也不够精准。此时,教师要进行适时地点拨,指导学生把握关键。在学生闪烁思维火花,却是“雾里看花”时,教师的启发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积极引导,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应用于课堂教学,为促进课堂更精彩的生成服务。

  书好似读完、看完,但我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书中谈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值得我们再次回味,再次思考。惟有反复不断的阅读,细细体会,用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更多地理解儿童,走近儿童,走进儿童的心理。

关于教育的感悟11

  教育感悟有人说,在所有的艺术当中,唯有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它虽然不像其它艺术那样扣人心弦、动人魂魄,但它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想,正是因为有爱的渗透,教育才会有如此无穷的魅力,对于只有四年班主任经验的“我”,谈教育艺术,还难以望其项背,我仅谈一点在从事这项艺术中的一点感悟。

  一、爱的“守恒定律”

  每个学生都有爱与被爱的渴望。班主任的眼睛就像一轮太阳,它能把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而“爱”也遵循“守恒定律”,当你的爱付出时,定会有别的爱来补充。我在工作中深深地体会了这一点。

  从六年级刚接手这个班,我便去用心地倾注自己的热情,努力在班级中创造一种温馨的氛围,而我的付出,同样也得到了回报。每次上课前,教师的讲台总是擦得很干净,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一次,班里当日擦黑板的同学病了。上第二节课前,我猛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当我迅速跑到教室门口时,我看到的是一如既往干净的黑板、干净的讲台!此时的我,由衷地感到一丝欣慰。

  某次讲课文,讲完了冰心的《小橘灯》,当我第二天早上走进教室时,发现教室后面赫然挂着一排整齐的“小橘灯”。有的上面还刻着小字——“祝四班永远进步”。看着这些小橘灯,我仿佛看到了一颗颗火热的心!这一刻,我被感动了。

  上了七年级,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年龄增长了,身体长高了,心理成熟了?然而,有一点却没有变,那就是这个“定律”依然“守恒”。

  有一次,我连续上了三节课,嗓子哑得几乎说不出话。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向办公室时,一位女生叫住我,塞到我手里一个纸条便转身跑开了,打开一看,这是一张从日历上撕下的一个治疗嗓子发炎的偏方,底下有一行小字:老师,请注意您的身体!一张纸条,给我带来莫大的震撼。再次地,我尝到了爱的回报!

  二、爱的差异

  但学生有爱,这是毫无异议的。但这种爱既不是粗暴地怜爱,也不是片面的滥爱,更不是放纵的溺爱,也绝非无目的空爱,借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应是一种父母的温存、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爱。”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学会正确关爱学生。对于不同的学生,也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工作中,我的标准是:

  1、“严爱”优等生

  一直以来,优等生都是班内的“宠儿”,所以这类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有很强的优越感、自负又脆弱,经受不起打击。有点小挫折、小困难都可能造成他们很大的情绪波动!因此,工作中,对于优等生,我对他们的要求反而更加严格,警钟长敲,绝不一味“宠爱”。并且多做他们的心理工作,增强他们面对困难的信心,战胜困难的决心,使他们逐步从自负变成自强。

  2、“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这是一个容易被教师所忽视的群体。曾经接到一封来自班内的信,有句话感触很深:老师,您的一次鼓励的眼神都给我前进的动力,您的'一次表扬的话语,都能让我们感动很久?。”可见,中等生更需要教师的关爱。这类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他们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之所以成为中等生,并非没有潜能,而是由于多方的原因,归结起来:一类是缺乏敢为人先的竞争心理,一类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恒心,忽冷忽热。工作中,对于第一类学生,给予充分的关爱,帮助他们找寻合理的定位,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潜能,而对于第二类中等生,则是严格地要求,防止他们成为问题生。

  3、“偏爱”后进生

  “后进生”,是让教师头疼的一类,他们身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良习惯。这些学生,其实他们的内心往往都是自卑的,对于他们,更应该“偏爱”。对于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即使微如萤火,也要细心呵护。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春风化雨暖心田。我想,只要给予关爱,定会看到希望。

  花有花的色彩,叶有叶的荣耀,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体会了快乐,也感悟了真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于教育的感悟12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它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与老师、家长之间所发生的多个感人故事。他们都拥有高尚的品质,他们热爱祖国,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位积极向上,善于帮助别人,富有同情心的好孩子。虽然里面的每篇故事不长,但都包含着一个意义深刻的道理,读的时候我仿佛就是书中人物,时而感慨万千,时而热泪盈眶。

  我感受到最深刻的就是爱。原来,爱还分许多种,有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朋友之间的.友爱、同学之间的关爱、亲切而善良的母爱、宽宏大量的父爱、对病者、弱者的怜爱。

  所以,我们都要以他们为榜样,去报效祖国。报效祖国就要先从感恩我们身边的人开始,感恩赋予我们丰富知识的师长,感恩将我们养大成人的父母,感恩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同学,将来也像他们一样为社会、为祖国添砖加瓦,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爱是伟大的。我相信,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充满爱!

关于教育的感悟13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龙”“成凤”,我也不例外,从女儿读小学的那一天起,我就盼望着她每次都能考出好成绩,最好是班级第一名。但有时候,事与愿违。随着女儿慢慢长大,性格也发生了变化,成绩也是起伏不定。每一次的沟通,都会成为战争的烟火。我一直在想,难道是我的教育出了问题?

  很幸运看了《苏州家庭教育家长读本》,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的案例故事,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孩子的苦恼,也有家长的无奈,有孩子的心声,也有家长的心得。看了这本书,使我认识到我对女儿的教育的`确存在着错误和不足。

  本书共有九章内容,还一一分析了“小升初”后的孩子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家长该如何面对,解决这些问题。

  成绩,是我衡量女儿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尺。每次测试,我都会问女儿考得如何,考得不好,会引发我一阵牢骚惹得大家都不开心。书中《如何面对孩子的不利成绩》让我知道,了解孩子不能只通过分数,而应该全面把握孩子分数背后的整体情况,与孩子一起分析失误原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多鼓励,少责骂。

  《狠心的锻炼,胜过给孩子“特权”》,一位名师的孩子,因就读的小学条件差,冬天教室要生炉子。孩子每天总是肩负着为班级生炉子的圣神使命,第一个赶到教室,娴熟地点火生炉子,孩子的背上布满小裂口,露着红红的肉,但孩子从不抱怨,清理卫生区,也是干得满头大汗,更可贵的是孩子一直承担一项家务劳动——刷碗,即使在学习最紧张的初三、高三也没有放弃这项家务。最后,孩子成为英国某大学的一名博士生。这篇文章感动到了我。看来劳动和学习是不冲突的。现在的孩子,被我们惯的吃好的,穿好的,稍有不顺就发脾气,更别说帮家长分担家务了。能力都是相通的。适当让孩子做些家务活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向儿子学习》讲的是一个13岁的小男孩对冲浪狂热地喜爱。每天上学前,放学后,他都要划到冲浪线外,等着接受挑战。可是有一次却发生了意外,孩子眼睛至鼻梁的地方缝了26针。母亲原以为孩子会放弃,但是8天后,孩子又下水了。让孩子不放弃的理由竟是一首蓝斯登·休斯的诗《母亲致爱子》:因为母亲曾告诉他不能放弃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有时候,母亲的一句话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其实,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需要我们慢慢发现,相信孩子是最棒的。

  这本书,改变了我教育孩子的观点。其实,只要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乐观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不错的将来。这应该是每一位家长所希望的。

关于教育的感悟14

  闲来无事,随手拿起一本书——《爱的教育》,起先不了解它,只是打发闲来的时光而已,可我读上了它,就真的再也无法放下了。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每天所见闻的事情,以日记体的形式来编写的。文章妙趣横生,意义非凡。作者亚米契斯,意大利人,从小,国内正酝酿着爱国主义,这股风潮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此,《爱的教育》诞生了!

  文化在那个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三个爱国的小故事,《少年侦察兵》、《少年鼓手》、《贫苦的爱国少年》,这三个小故事,都是爱国最好的诠释。就拿《少年侦察兵》说吧,一个少年为了保全部队,毅然决然地去送信,这封信对于整个部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稍不留意,就会全军覆灭。少年在送信的途中,虽然已经中了一枪,但是,他仍然坚持,倒下了,再站起来,再倒下,就再站起来!少年这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是任何一个爱国的`人士都应该做到的,不是吗?

  意大利人的精神,我们中国人也应该有!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就应该为我们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才不愧对于我们的祖国!才不愧对于养育我们,给我们无限能量的大中华!中国人,好一个响亮的名字,谁不自豪呢?谁不自豪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呢!无论国家怎样,无论国家出现了什么危机,我们——中国人——大家族!就要维护国家的尊严,保护国家的安危,甚至,为国家付出生命,因为,是国家,是祖国,是中华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了我们肉体,给了我们灵魂,我们更要用一个好灵魂来回报国家!回报这个给了我们一切的大家庭!

  我爱我国家,我爱我中华!

关于教育的感悟15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一书中有关教学媒体的一节,印象非常深刻。教学媒体能使给学生生动形象,给他们以更大的思维空间。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运用教学媒体,可以从各个渠道,,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更为学习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从中懂得了教学媒体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好的驾驭。

  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开展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很清楚的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会。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这些教学理念由从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开展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很清楚的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会。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这些教学理念由从抽象到详细,在实际工作中实施这些新的理念:

  读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展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开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没有获得实践的教育理念不过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变成现实,就要把教育理念应用到详细的教学中去,由实践来检验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实践中提炼出适合教学的教育理念。

  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的那样:“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根底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实践,做一个教育改革的身体力行者。

  慢慢品味的,特别是对一些学习上有些困难的学生,特别需要板书来帮助他们理解、记忆在课后慢慢消化。这就对老师的板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要事先设计好板书,不但简明扼要,更要想好需要保存和无须保存的部分,做到合理利用。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教育的感悟】相关文章:

教育的感悟07-21

军训教育感悟08-08

教育格言感悟09-29

爱的教育的感悟11-21

《爱的教育》感悟04-17

教育实习的感悟03-31

小学教育感悟04-04

我对教育的感悟03-16

《爱的教育》的感悟03-15

爱的教育感悟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