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古城的感悟

时间:2024-05-15 17:54:26 感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游古城的感悟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经历的人和事不同而产生新的感悟,这时就可以通过写文章的方式把自己的感悟都记录下来。那么,感悟的文章一般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古城的感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古城的感悟

游古城的感悟1

  早晨六点,雨声滴答滴答沉闷地打在屋檐上。坐在四合院里摆放着的藤椅上,望着灰沉的天空,我爱古城高洁的娇柔。让我如此的眷恋,眷恋着灰沉的天,眷恋着肆意的雨。

  我总爱在这个时候出门,走在石板路上,踩着积水,穿过小巷,触摸冰凉的红砖,是否还能感受到它曾经历过的雪雨风霜。细雨的缠绵,朦胧里,撑着油纸伞,那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从旧时的巷口经过,与光阴一并消逝。微雨的古城,蕴含着淡紫色的忧伤,花儿在雨的洗礼下显得那样圣洁又肃穆。拿起相机,我愿把这美在永恒里凝定,在亘古中遁去,归依于大地的怀抱。

  晌午时分,雨过天晴,一道浅浅的彩虹,远远的悬在石拱桥的那边。走上桥头,看向船上的渔夫,戴着草帽,挽起沾上了些春泥的裤脚,光着膀子,熟练地挥动着船桨,身后荡起阵阵涟漪,不由想起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喜欢看树的影子,特别是在午后。当太阳升到天空的中央,一群一群的孩子从桥头跑过,回到各自的`家中,他们是否在期待奶奶的蒲扇伴随着蝉的奏曲呼呼地在耳边吹起,在心底渗出一丝微凉。傍晚,夕阳残留在天空,把半边的天渗透成了火红的颜色。也许,它还在能够期望拥有多一秒的停留;也许,它也在等待明日的再次降临。它拥有不朽的轮回,它看透人间的烟火,它懂得寂寞的永存。农家的炊烟袅袅升起,农家的饭香远远飘来。放牛的牧童,光着半截身子,黝黑的皮肤发亮,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右手牵着环住老黄牛鼻子的粗绳,朝家走去。他的目光飘向很远的地方,他是否正在想象外面的世界是哪般模样?夜晚,真的降临了,天地蒙上了一层轻薄的纱。晚饭后,每家每户的男女老少都抬着凳子闲坐在自家门口,不亦乐乎的谈笑,古城的人们都没有烦恼,没有惆怅,他们很朴素,热爱生活,没有过高的欲望,只希望能够吃饱穿暖。就是这样简单的小幸福,就是这样很容易的被满足。

  古城在我的梦里总是开满花朵,飘零的、盛放的。或许几千年来,相似的梦境,曾从人们的梦里无数次出现,一片片,一夜夜,走过生命的短暂。古城,在这里,因我的眷恋,而成为乡愁里淡淡的苦味。蓦然回首,古城定然是人们心里一处无可替代的地方,但也不过是一场人物皆非的喟叹。所有的角落都藏着美儿悲伤的往事,所有的土地都等待着风光的消损。古城,我亲爱的古城。

游古城的感悟2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年假期妈妈都会带我去不同的地方领略风土人情,前年去西双版纳我了解了傣族,去年去内蒙古我了解了蒙古族,今年的寒假,我们就在家门口领略了家乡的风景。

  虽然身处平遥古城,但很少进入古城游览。古城墙就像一条楚河汉界,将古城与外界隔绝开来。步入城门,顿时有一种穿越到了古代的错觉,整座城池以市楼为中心,四大街八小街和七十二条蚰蜒巷纵横交错。

  我们的第一站是平遥县衙。漫步古朴的平遥县衙,只觉得高耸威严,正堂上方悬匾额“明镜高悬”,县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副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虽然字数多,但却简单易懂,时刻提醒为官者应忧百姓之忧,急百姓之急,为百姓办事。

  我们的第二站是日昇昌票号。平遥古城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日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这里也有一副对联:“轻重权衡千金日利,中西汇兑一纸风行”,可以看出当时金融界大亨追求利欲的心态。我们熟知现在的钞票上有防伪码,而在当时日昇昌记就已经掌握了这门技术,迎着阳光看银票,就能用肉眼看到,日昇昌不愧为“银行的鼻祖”。

  我们的第三站是华北第一镖局。镖局其实就是我国早期的保险业,它有时是现银运送,有时是货物转运,满足当时商业贸易实行现银结算的需要,因而一度兴旺发达,在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晋商镖行天下义当先的江湖往事。

  我们的第四站是平遥电影宫。首先我们观看了3D清明上河图,这幅动态图昼夜变换、充满趣味。接着我们去听了清和社的相声,演员妙语连珠,表演得很精彩。我们还去看了机器人展,体验了VR/AR未来互动公园,感受了科技的魅力。最后我们参观了气球艺术展,艺术家们用气球为我们编织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我们的第五站是双林寺。双林寺中有精美的'彩塑艺术作品,故被中外艺术家称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建筑规模宏大,其中天王殿前迎面而立四尊金刚像,会使人们忘记它们是泥塑的,以为是力大无比、血气方刚的武士。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古艺人留给后世的珍藏瑰宝。

  在这次游览中我学会了用眼睛察看,用心灵感受,尤其是在寺庙要恪守忌讳和习俗。世界的平遥我的家,虽然历经沧桑,但斑驳的城墙依旧在风雨中屹立,我期待它更加美好的未来。我爱我的家乡!

游古城的感悟3

  今天下午阳光明媚,我和汇华作文全体师生在古城公园集合。古城公园位于滨河路中段,占地19.6公顷,是5月开工建设的,9月竣工的。是我市第一座休闲、娱乐的开放式园林。

  踏着弯弯曲曲的石子路,我们来到了名人广场,名人广场的名人榜高约2.75米,长59米,在59米长的花岗岩纪念碑上雕刻着50位名人画像,以及他们的丰功伟绩有:大汉英雄卫青,春秋霸主晋文公,在名人广场的西北角有青铜铸造的老爷爷和两个小朋友,老爷爷手里拿着叫《平阳志》的一本书,给两个小朋友讲述着里面的故事,小朋友拿着笔和笔记本,还有电脑记载着《平阳志》里一些文字。参观完名人广场,我们又返身走向广场来到了元代戏台,元代戏台高大雄伟,造型古朴,是由四根圆柱组成的,正前方还有18个戏曲脸谱,这些脸谱栩栩如生,形态各异,我能想到临汾是戏曲文化之乡,也能想象到临汾戏曲文化历史悠久以及脸谱艺术的博大精深。

  元代戏台位于公园中心,戏台高13.8米,背靠湖水,面朝东大门,绕过元代戏台,我们可以看到平湖水色,平湖总面积一万三千六百多平方米。随后,我们又来到了吊桥,吊桥是由两条又粗又红的大粗绳子和木板组成的,吊桥下面是又清又绿又静的湖,清的可以看见湖水底下的细沙和小鱼,静的可以听见荡漾的'水声,绿的像一块无暇的翡翠。不时有小船经过,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接着我们来到了龙牛广场,龙牛雕塑是全国第一座龙牛合二为一的艺术雕塑,高7.8米,宽3.6米,牛是古代临汾的象征,古称卧牛城,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两者合二为一,象征着临汾秉承历史,盛世腾飞的景象。

  紧接着又来到了古城展示台,古城展示台高大雄伟,两侧有上下的台阶,上面有青铜微缩铸造的古城旧貌,临汾有座大钟楼,半截插到天里头,往下俯视,大半眼前景色尽收眼底,其中看的最清的是湖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树,这样的树环绕着这样的水,景色真是美不胜收。随着哗哗的流水声,我们来到了瀑布,看到瀑布,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美丽的古城公园,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

游古城的感悟4

  “肉体与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

  现今,古代那些“头戴金箔,通体浑圆,琉璃九层塔”的建筑或是“古风犹存”的地方不多了,幸亏的是,我“去”了西安。

  西安的古建筑也只廖廖,外界对这儿的评价只留在了“泡馍”物美价廉,仅此而已。老街没翻修,就几幢“危房”打了些水泥,这倒超乎了我的想像。

  西安,古城西安,城外那么宽敞,城内又那么狭窄,白墙黑瓦,青灰色砖瓦罗织着大街小胡同。懒洋洋的暧阳渲染着屋檐,把所及之地都染成淡淡的橙红色。走在大街小巷上,迎面走来的`,已然不是穿着短袖长裤,“抬头近视眼,低头刷手机”的“东亚病夫”了,我看到了一个自着罗织白衫,衣宽袖整,腰间一个酒葫芦的书生,牵着一匹骡马,豪放地笑着向巷子走去。

  我三步并为两步,不顾繁杂的人群,向着人流稀疏处走去。拐角处,少年回头看看,又走了进去,我连忙追上,却差点与卖板栗的小贩撞个满怀。

  转角,我看着他潇洒的身影,印刻在酒楼边,朱瓦粉墙,檐贴金箔,系马垂楼边。我不禁思绪万千:在多少年之前,那吟出绝句的天才。乍看毕,雄姿英发,酒葫白巾,这个手持龙泉剑笑遍苍生的家伙。

  西安,就是唐代的长安哪!我怎生个烂记性!西安,这宽广的小城,只留得一隅,万幸,景色依旧,我不禁回想看到你靠在玄武门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回忆那个美妙的夜晚,看着眼前微醉的美人儿,半醉的你笑道:“云想衣裳花—想—容。”往事历历在目,小城多么有人情味儿,能有你的小小天地,够你在夜晚唠骚:“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竟有个酒店起了个“太白酒楼”的名号!我住前张望,红檀木做的桌椅,镀了层像玉颜色金属的杯子,竟别有情趣。

  唉,狭窄的西安,竟没你安身之所!不让你再“月下影独酌”了!

  我叹息着,望着不知换了多少株的白李树,时光老人好匆忙的脚步!这次第,已然逝去千年了。

  千年已过,西安还挺立着,你的墓里,定有女儿红、龙泉剑吧!你的墓上,白李开得好生灿烂!像西安的辉煌一样,像你的生命一样。

游古城的感悟5

  “东风收积雨,旭日丽江城”。历经了几百年的沧桑巨变,丽江古城仍矗立于历史的流光中亘古不朽,书写着绚丽的自然诗篇。

  狮子山带着永不褪去的绿色守护着一方百姓,葱笼繁盛的古柏林,给这座千年古城带来了不衰的青春活力。在狮子山上远眺,晶莹夺目地立于苍穹之下的玉龙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玉河水从雪山脚下缓缓流出,流经周边的田野,淌进古城,飘向那永不停歇的江流。

  古城之古,或是与狮子山下的木府是分不开的',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风霜与时光的洗涤,木氏土司府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北有故宫,南有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古人之语给予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而今,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名花古木,经书典籍,再现昔日木氏土司的生活场景。漫步木府,穿行在历史的长河里,仍能感受到木府枕狮子山而生的阳刚之气和环玉水而出的阴柔之美。

  依狮子山山势而建的一院院古朴的纳西民居,仿佛在诉说着几百年来小小古城的祥和安宁。家家有水,户户垂柳。穿街而过的溪流在青石板上镌刻下的道道印记,记录着古城的美好人事,也记录着来往的游人百态。古朴的石板桥,不再是看风景的人所独有,也幻化为人们的美好回忆。

  有人因“艳遇之都”而走进古城停留于“酒吧一条街”继而以“千城一面”的叹息离开丽江,这是不合时宜的。

  丽江不浮躁,她很纯粹,也很真实,在这里你可以“艳遇”丽江朴素的人情、朴素的自然风光。走马观花过客式的游玩领略不了丽江独有的魅力,想要了解她,还得驻足,在曲径通幽的深街长巷小院内,欣赏殷红的三角梅、绚目的杜鹃花在清风明月下竞相开放的姿态;与庭院里身着披星戴月服饰的阿妈们小聚闲谈;在懒懒的阳光和慢慢的时间里放松自己,与小桥流水为伴,感受闲适光阴中的一草一木,体味一米阳光中的温暖纯粹……这样的情致若不走进小街深巷是感受不彻底的。

  高原水乡不虚名,小桥流水杨柳亭。丽江的山水,温柔多情,丽江的人,古道柔肠。这座充满了爱与奇遇的风情古城,让我痴狂。

游古城的感悟6

  今年暑假,我们没有出去玩,因为我太忙了,因此我很失望,于是妈妈就带我们来了一次就近之旅。

  我们首先去了迎薰门广场,想象中的广场非常好玩,有碰碰车、打枪的、还有电动小车,还有很多好吃的,可到了跟前一样都不想玩,觉得太没意思了。我们在广场上站着,抬头看到了长长的古城墙,于是我们决定先去城墙上溜一圈。

  我们从迎薰门进入古城内,爸爸说以前这里叫大南门,因为它在古城的南面。“那为什么现在叫迎薰门呢?”我问爸爸。“迎薰门是什么意思?”爸爸也不太清楚,我们回去查阅了资料才知道,迎薰门这个名称是明朝最后一次修筑城墙时,当时的县太爷题写的。迎薰的意思是欢迎东南方来的和薰之风。

  在迎薰门的门洞里有两条深深的、长长的印痕,我们仔细读了旁边的介绍,上面说这是古车辙,车辙就是马车车轮走过后留下的痕迹。它又深又长是因为以前有的马车车轮边框外包着青铜和铁,因此对路面的伤害比较大。而平遥明清时期做生意的很多,票号也很多,所以车马出入自然也多,于是就在这石头路面形成了深深的车辙印。这是我们曾经繁荣和辉煌的见证。

  进了迎薰门往左拐,就可以上城墙了,可以走台阶,也可以爬坡上去,台阶和坡都有,这是为了人和工具武器都能方便地上下城墙。所以说在古代城墙主要是用来防止外来入侵的,同时也能有力地打击敌人。城墙上的城楼和垛口就是观察敌情、射击用的。听姥姥说城墙也是用来抵挡洪水的,在她小时候,有一次洪水就把城外老百姓的.家和庄稼都淹了,但她们却好好的。

  我们还沿着城墙的墙根走了一遭,看见有的地方安装了先进的仪器,爸爸说那是与电脑相连的测量仪,只要缝隙再大一点点,电脑就会马上显示出来,工程师们也会在第一时间知道,然后研究制定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和保护。有的地方的土墙壁已经有了很深的沟、很大的洞,我想城墙年纪大了,需要我们的保护。我还细细地听了导游的介绍,心中很佩服古代人的聪明和吃苦精神,也更加觉得我们应该用心去保护古城墙。

  下一站我们去了明清街。大街小巷里,碗托、牛肉、油糕、莜面栲栳栳的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我们在明清街上吃了老豆腐、碗托、轰炸大鱿鱼、米糕、糖葫芦……哈哈,太过瘾了!妈妈还向我们讲了她小时候在明清上住着,正月十五看红火的情景,我想着肯定热闹极了!

  在古城里游了一遭,知道了很多知识,平遥真不愧是“世界文化遗产”。

  下午出来了,我们还在迎薰门广场上搭了帐篷休息了一下,哥哥和我两个人吵吵闹闹没把帐篷搭好,最后还是在爸爸的帮助才搭好,帐篷真舒服呀,本想在里面好好的睡一觉,结果却是玩闹了一番。天渐渐黑了,我们只好收了帐篷。

  虽然这个暑假没去远点的地方玩,也没有去大城市,更没去游乐场玩,但我还是比较满意这一天的。

游古城的感悟7

  乾州古城坐落于山清水秀的湘西。这里依山傍水,鸟语花香,当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林里山间,城门内外,洋溢着浓浓的民族风情。

  进入雄伟壮观的城门,城内四通八达。右侧是美丽的胡家塘。胡家塘相传建成于唐朝,后因胡氏木材商贾为塘主,而名胡家塘。一座弯弯的拱桥“清风桥”将池塘分为大唐和小唐,小塘中有一口古井叫“安澜井”。井深不见底,是整个池塘的水源之地。环塘而居的几十户人家,养花种草,闲情雅致,兴味酣然。明清的古建筑别具一格,养育了杨味蔬,高昆麓,髙巡一,周礼全等人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是这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纵然秋至,滿塘败荷,茎仍“不蔓不枝”、“亭亭净植”的荷花造就了血性湘西。

  沿着古城门的青石板路,两旁林立的商街店铺,古色古香的庭院戏台,让人眼花缭乱,作为土家族,苗族边区的中心城市,青石板路上,斑斑驳驳,不知留下了多少深浅不一的`痕迹。

  古城的特色景点之一便是这座举世无双的三门开。主楼与耳楼的高低错落,间距搭配,凝聚着先人的勤劳与智慧,中间是一座主楼,两边各一耳楼,亭台楼阁布局成“品”字形。它宾临乾州人的母亲河--万溶江河畔,鱼虾戏水,河水清澈。三门开对于古代抵御外敌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天揭晓雾,拾级而上,上一级,则所见愈广。扶手石垛,迎面微风,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俯瞰城下,胸襟甚广。而若黄昏时分,登上三门开,却是另一番风味。夕阳普照,脚畔的万溶江河面泛泛金光,此时若俯视古城,墙砖黑瓦,红漆木桌,在金光的照耀下,更加耀眼,你不禁感慨史卷,感慨时间。

  夜幕已至,城内灯火通明,橘黄色的灯光迷人耀眼,灯塔相互辉映,星河闪烁,仿佛回到古时,穿越前朝,旧时的辉煌繁华一览无余,古朴奢简。给人的感觉是慢慢的,静静的。漫步悠悠古巷,思考,行走,任思绪寂静流淌。

  乾州古城承载和奠定了太多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我有幸生长在湘西,育大于古城。

游古城的感悟8

  一踏入西安,不需要看,只需闻一下就会马上感觉到一股古老的历史韵味,这是我踏入西安的第一感受。随便走到哪里,你都可以看到和历史息息相关的建筑,古城墙围成的四方城,秦砖汉瓦叠砌的城墙承载着它千年文化的厚重。市中心的钟楼滴滴答答的延续生命,诉说着这片古老的土地的故事。

  我有幸在今年暑假踏上了西安的土地,游览了历史上的这座十三朝古都。除了“震撼”之外,我更多的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每一个地方都充满了历史遗迹,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故事,带领我们对历史进行深沉的思考。西安的旅游景点数不胜数,下面我就结合旅游感受给大家谈谈我眼中的西安。

  既然是古都,陵墓必不可少。最让我震撼便是秦陵以及秦始皇兵马俑。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果真如此!刚走进兵马俑的一号坑,看到各样兵马俑数量众多、连接成片的壮观景象时,我就已经叹为观止了。

  我细细地观察了兵马俑一番,才发现了兵马俑塑像的精致:俑的头发都是一根一根刻出来的,眉眼鼻口逼真的像是真人。每个兵马俑的神情、姿态都各不相同。导游笑着说,这一、二、三号坑中的这么多兵马俑,没有一个是一模一样的!我们随着导游一个坑一个坑参观过去。果然,这些兵马俑相貌各异: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有的凶神恶煞,真可谓栩栩如生。

  比起华清宫中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我更欣赏的是武则天与李治的乾陵。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一个有争议的奇女子,她为自己立下了一块无字碑,用无字的空白留给后人一份神秘的答卷,让历史去填写自己的功过是非。这个有魄力、敢作为的女子究竟希望历史在她的墓碑上刻下什么内容呢?

  李世民为自己父亲李渊修建的大明宫比北京的故宫还要大4。5倍。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宫,这是见证了盛唐200多年繁华景象的大明宫!现在看到的大明宫是仿造的`,是唐朝古建筑的微缩景观,整体再现了作为当年世界最强大的唐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大明宫的全貌,即便是这样的微缩景观也恢弘异常,令我流连忘返。

  西安是一支歌,它将黄土高原的豪迈、关中平川的坦荡和秦巴山区的婉约融汇在自己悠扬而久远的旋律之中。

  西安,不虚此行。

游古城的感悟9

  去丽江古城时,用的是古老的交通工具——火车,伴着火车机械的车轮声和一路的风景变迁,我似乎乘坐着时光机回到了很久以前……

  这个古老的地方,到处洋溢着悠久的气息,这样的小城让我有种穿梭时光的感觉,到处是深隧的巷子,到处弥漫着老屋的木香。抬头是湛蓝的天空,毫不夸张的白云蓝天。

  一条巷子,两排木楼,感觉天空格外高远而又狭窄,好像,好像井底之蛙。在这样的'古城之中,几乎见不到任何现代化的建筑,嗅到的只有那一丝丝悠远与古朴。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正犹如一只井底蛙,而我恰恰只甘愿做一只井底蛙,如果能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方。

  踱步在古城的深巷中,木楼散发的香气回荡在巷子中,路边的一草一木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息。巷口老人正煮着她的白米粥,用芭蕉叶制成的圆扇对着煤炉扇动,孙儿在一旁嬉戏。从她从容的神态中看得出,她的自在满足,安享着晚年及天伦之乐。这位满头银丝的老人或许从未离开过这里,从未见识过外面精彩的世界,但她无疑是幸福的,因为,她和自然有着最亲密的接触。

  在巷子尽头有这么一户人家,据当地人说,是该地最富裕的人家。我们打算去拜访一下这户“富贵人家”。只是担心把我们这群不速之客拒之门外。结果尽如人意,这家的主人——一个中年男人听说我们来自杭州,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惊喜之余,他讲了去外地发展的经历,他是个土生土长的丽江人,从小就十分想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等到20多岁的时候随着年长者一同去了南方的一座城市发展。在那城市做得倒也顺利,发了财,有了自己的事业,等到而立之年的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回到了古城,打算成立自己的家庭,永远生活在故乡。究其原因是城市的生活让他感到厌倦,毕竟生活了20年的故乡才是最好的归宿。中年男人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颇深:我打小在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活,住在大城市反而水土不服,我还是喜欢大自然。

  科技在发展,自然同样要崇尚,一次古城之旅,让我对大自然情有独钟。若是能以山水为伴,过着古城生活,我也甘愿放弃身为都市人的骄傲,就像古人爱隐居山林一样。或许自然的才是最好的。

游古城的感悟10

  余光中曾说:“如果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你如何送她一首《菩萨蛮》?”如果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变身为纽约,我们该如何自称中华“民族”。

  上次的社会实践失去大观园和朱家角。满怀着对红学、古镇的憧憬而去盛载着无尽的失望而归。大观园古木古香的大门前“横批”着“热烈欢迎新《红楼梦》于此地开拍”的巨大红色字符;无数极具特色的建筑却被铁栏杆围的只能“望穿秋水”,到处都是收费口;自由活动时去的几个感兴趣的地方却由于整修,充满着仿红木的油漆味。而朱家角更是失望,与上海别处的古镇毫无差别,千篇一律。其中有一条小河,上面有许多有石子铺成的小桥。河两边是一个挨一个的饭店。河中没有宣传海报里的小船竹筏,取而代之的是衣着乡服的大妈的叫卖声。

  此类充满商业味的旅游景地中国到处可见。那些车水马龙的繁华图卷。春水之畔的江南,豪情感人的东北黑土地,弥散着浓浓人间烟火味的程度小菜馆通通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而渐渐淡去,只留下老虎趾高气扬的轮廓,一剁城墙上的温存,以及水巷中操着浓重乡音的叫卖声在车轮间流动。

  曾经追随岑参的诗句去哈尔滨,而心中幻想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北国之美已成为眼前秋林大街上与南京路神似的百货商店与人民银行;参经因为张大千的仿敦煌壁画而去了莫高窟,脑中残存的满目黄沙驼铃声却已是如织的游人,日渐干涸的月牙泉和收费合影的.骆驼……这些古城应着时代的召唤进行着城市建设,现代化的进程却也让其变得古老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愈加商业化的古城景点。而为了更多的经济增长,更是在“十一”来临之际将门票价格提了又提。

  孔子在三千年前就阐述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既要有融和包容,更不能缺乏个性思想,城市亦如此。厮杀声依然回荡不已的古罗马斗场,蛛网般交织的威尼斯水巷,清冽蔚蓝的多瑙河,清秋远村旷野平芜的圆明园废墟,横亘万里烽火连绵的长城……这些城市在开发的同时仍重现曾经的古城,追溯古城的历史意义,恢复古城的历史脉络,那里的废墟,陈木,甚至尘土都比一切古老,长久……

  每个城市都从古城中蜕变而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发扬个城市的个性,展示真正的中华民族。

【游古城的感悟】相关文章:

游古城作文08-12

游古城作文[精]12-03

游丽江古城作文07-17

游古城商丘作文07-15

游平遥古城作文08-07

游大理古城作文08-20

丽江古城游散文06-07

凤凰古城游作文03-02

游丽江古城作文(实用)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