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开题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社团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团开题报告1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合唱作为声乐教学方式,是一种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音乐形式。它能表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它的音域宽广、音色丰富、体裁多种多样,对培养和发展学生演唱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掘、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合唱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凡抱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长期置身于这种音乐活动形式的学生就能获得这种潜移默化的高能量的教育。我们认为,在我校开展合唱教学的实践研究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1、合唱教育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发展审美情趣的需要。古今中外五光十色的合唱作品,它们的形式美、内容美,必然要通过演唱才能反映出来。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队员们要运用理性、感性知识去解决一系列技术和艺术的问题,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在对合唱歌曲的演绎和创作过程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提高,审美情趣得到发展。
2、合唱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群性教育的需要。社会的安定、进步,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分工合作,这在合唱活动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合唱是一种用人的声、音、色编织起来的立体声音艺术,它的最大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协作。即个人服从集体、个性服从共性、群体服从指挥、指挥服从音乐的复杂调节过程。我们认为,合唱教育并不旨在合唱本身,而是归结到培养有机的、整体的反应方式的教育。学生在合唱活动中能真切地感受到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3、合唱教育是打造学校特色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建校至今学校已经有了近七十年的历史,学校隶属宝山区高境镇和宝山区教育局双重领导。学校历来非常重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多年来一直获得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称号。学校的合唱队曾多次在区中小学生的合唱比赛中获奖,这使我们在合唱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合唱特色的打造成了学校发展水到渠成的选择。
(二)理论依据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应重视多声部合唱教学,从多声部合唱练习入手,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音乐教育家柯达依说:“儿童的音乐教育依赖于他们的指导者,用好的方法在学校教音乐和唱歌,对孩子而言,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将渴望得到更好的音乐的热诚注入他们的心灵,这个热诚将延续至他们的一生。”因此,他们必需是最好的音乐家、教育家。可见,音乐教师在合唱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合唱是“许多人联合起来做一个人单独所不能做的事,无论他或她也许多么有才能,在这方面. 每个人的工作都同样重要。一个人的错误就能毁掉一切”。因此,组织良好的合唱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个正确的歌唱方法,通过有情感的歌唱,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从而喜欢音乐,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正确的音准与节奏感,同时激发振奋他们的乐观精神,丰富其形象思维能力,更能够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研究现状的述评
在国内外同类课题内容的研究中,对于合唱教学的研究比较多,一般都是针对特长兴趣小组的合唱,而对于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缺乏足够的关注,常常被忽略,普及性不够强。部分一线教师往往是为了应付合唱比赛和文艺演出,而进行校级合唱社团的训练,却不在意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于“合唱”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再加上现在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非常重视考试类的科目,他们不愿意让孩子占用太多的课余时间来参加合唱社团的训练。在以往的一些比赛和文艺演出中,我们合唱社团是进行突击性的排练,虽然每次都能应付演出和比赛,但总觉得合唱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合唱水平始终不能得到提高。基于对以上这些现状的思考和分析,我们觉得以音乐课堂进行合唱教学是最为基础的、普及的合唱教学实践。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进行合唱能力的训练,这既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教学目标,又是培养全体学生合唱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合唱实践中我们可以针对各个班级孩子们的声音条件和乐感不同,采用快乐地、易学易练的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技能的训练,同时合理地把握课堂教学时间,一步步地引领学生们走入合唱的殿堂。在课堂普及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培养音乐人才,并且发现音乐人才,为学校合唱社团的组建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整个学校学生合唱水平的不断发展。因此,我们提出了《课堂普及、社团提高训练模式在合唱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的这一研究课题。
(四)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合唱:是一种群体合作性艺术,是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两个(或以上)声部的人声相互配合、烘托进行演唱的艺术形式,具有“统一意志,振奋精神,强化群体凝聚力”的教育功能。他要求声音的高度协调、各声部的统一,合唱艺术的旋律、节奏、复调、和声的高度综合,他以其独特而丰富的表现力,给予人们以旋律美、和声美和情感美等美感的熏陶及享受。
合唱教学:不仅是使学生体验多声部音乐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合作意识、协调能力的重要途径。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巩固声区,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协调、平衡、统一。
小学合唱的有效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了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独立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感知能力以及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研究制定出对策和方略,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既要独立完成自己承担的声部演唱,又要与其它声部协调进行作品演唱,达到统一和谐的音响效果。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从理念上探索学生应具备的合唱素养。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总结出在课堂普及、社团提高训练模式中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方法与途径。
3、验证在“课堂普及、社团提高”训练模式下学生合唱水平的效果。
三、研究内容:
(一)在音乐课堂中实施合唱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从欣赏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合唱、和声意识。
(1)选择有代表性的合唱歌曲欣赏,学生初步感受合唱的魅力并激发兴趣。
(2)选取声部比较明显的合唱歌曲欣赏,学生初步形成和声概念。
2、设计一些节奏、音高游戏渗透对学生进行多声听觉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多声部节奏声势律动。
(2)自编一些简单的发声练习进行多声部音高游戏。
3、在课堂歌曲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简单两声部合唱的实践,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培养创新能力,发展创新人格。
(1)运用一些小乐器创造多声部的音响,为教材中的歌曲伴奏。
(2)在课堂教学中不同演唱方式的运用:齐唱――轮唱――合唱。
(3)对教材中的歌曲进行简易合唱处理,丰富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在社团提高训练过程中,通过对合唱曲目的排练和演出,为学生创设参与合唱实践活动的平台,健全学生的心理结构,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1、在合唱社团提高训练中能运用课堂中所学的合唱知识富有表现力地歌唱。
2、在合唱社团提高训练中,培养学生有气息支持的歌唱。
3、在合唱社团提高的训练中,各声部能协调、均衡地合作,并且能声情并茂地演唱。
(三)探索“课堂普及、社团提高”训练模式效果的测评要素。
四、研究方法和过程设计: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运用问卷、访谈、观摩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了解本校及周边学校师生对童生合唱教学开展的现状及教师、学生的状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
2、文献研究法:学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搜集一些合唱社团精彩演唱的视屏,整合各种资源,提高理论水平和自身的合唱专业水平。
3、行动研究法: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合唱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交流反思,用理论指导实践,做好反馈记录。
4、经验总结法:总结自身合唱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研讨,及时总结经验,并做好资料整理。
(二)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20xx.10-20xx.12)(准备阶段)
确定课题,撰写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20xx.1-20xx.12)(实施阶段)
1、查阅资料,学习理论,全面启动课题研究。
2、教师学习研讨,公开教学开展教学实践。
3、参加各类合唱的比赛,邀请专家指导。
4、做好阶段性报告,总结中调控。
第三阶段(20xx.1-20xx.12)(总结阶段)
1、收集研究资料及数据,讨论交流。
2、合唱教学实践研究汇报演出。
3、全面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五、预期目标和效果:
(一) 预期目标:
1、显性目标:以小学音乐课堂为主阵地实施合唱教学,通过课堂的普及让学生对合唱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从节奏、音准、和声感、声音优美度这几个方面系统的训练,为学校合唱社团训练的提高打好扎实的基础,从而整体促进学校学生合唱水平的不断发展。
2、隐性目标:英国
音乐
评论家珀西M扬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人不懂合唱,因为合唱凝聚起来的是一个团体的思想、情感和愿望”。合唱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凡抱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长期置身于这种音乐活动形式的学生就能获得这种潜移默化的高能量的`教育。
3、综合目标:形成新的合唱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和合唱兴趣。让合唱的种子植根于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结出歌唱天地里的累累硕果,形成学校一种歌唱的氛围。
(二)预期效果
1、学生的合唱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使我校学生在课堂的合唱教学中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唱好齐唱;能达到有气息支持的歌唱,和谐、统一、均衡地合唱,由二部轮唱过渡到二部合唱;在社团提高训练中学生能达到协调、均衡地合作,声情并茂地演唱,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多声部歌曲进行处理。
2、教师合唱教学的手段得以丰富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老师们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以及参研教师的共同研究,使我校合唱教学的方式、途径、手段等得以丰富、改进和完善,同时也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合唱教学水平。
3、校园文化得到更好的改观
通过研究让我校合唱教学得到良好的发展,声部不和谐的现象得到减少或遏制。以小学合唱教学为突破口,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促进我校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4、形成合唱教学的校本课程资源
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开展,探索设计出小学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的系列活动方案,不仅让学生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小学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的校本课程资源,为我校今后的合唱教学提供素材。
六、研究条件:
(一)、领导的支持:
1、我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是高境镇科研特色学校,镇政府在学校硬件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上全力投资。
2、我校是上师大小教所科研基地学校,一直受到华师大专家的指导,再加上区科研室领导的指导,我校的科研工作一直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些都为学校深入开展研究起到了有力的保证。
(二)、优良的队伍:
1、参加课题研究的几位教师都有着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对本课题的探索研究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我们力求在自己的课堂中首先进行课题的开放性研究。
2、学校作为宝山区艺术特色学校,多年来,学校的艺术教育活动一直开展得有声有色,有一个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本课题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七、参考文献:
1、《童声合唱训练》 人民音乐出版社
2、《合唱艺术手册》 上海音乐出版社
3、《中国音乐教育》 人民音乐出版社
社团开题报告2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要促进学校的现代化,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国内外教育改革的主潮流和大趋势。它以“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发展”为目标,重视创设和营造独特性、创造性的教育环境,重视教育活动的多样化,使主体在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创新学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意识与能力。社会的急速发展已经让教育将学生能力的培养摆到了人才培养的中心位置,今天的小学生经过十年、二十年就将投身于时代发展的潮流,直面激烈竞争的局势,不仅要与人合作,而且要有较强的身心素质能力。
根据学校提出的“追求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在课改的实践中,我们努力寻找和思考学生发展的新的生长点,查阅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社团活动建设”能为学生提供交往、合作、组织管理的舞台,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题中提出的“社团活动”是指具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一个团体,按照共同约定的时间、内容、活动的方式,有组织的进行活动。在活动参与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协助者、辅导者。它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我们提出社团活动建设的初衷。教育要为未来作准备,根据未来人才的培养要求和我校现有的学生素质能力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借助社团活动载体,我们提出了“五力”的培养目标,即诚信力、执行力、想象力、意志力、领导力、合作力的培养。
二、概念的界定:
社团:指的是“学生社团”,它是由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群体,属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形式。
社团活动:则是指具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一个团体,按照共同约定的时间、内容、活动的方式,有组织的进行活动。在活动参与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协助者、辅导者。
“六力”:是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建设各级各类人才必须具备的六种能力素质。即:诚信力、执行力、想象力、意志力、领导力、合作力。“诚信力”包括:诚实、忠诚、守信;“意志力”包括:自信、毅力、勇敢、自律、热爱生活;“执行力”包括:计划、细节、执行、总结、反思;“想象力”包括: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领导力”包括:亲和力、感召力、组织能力;“合作力”包括: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
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深化,人才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有赖于课堂的系统专业教育和理论的灌输,而且更需要大量丰富的课外实践锻炼。于是,初中、高中,特别是高校的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学生社团”热,“社团”作为特殊的组织形式,对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渠道。西方、日本的高校尤其是好的学校中,学生社团数以百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国内知名的北京大学,各类社团数目多达100多个,上海培明中学的35个社团,我市江山城北中学的20多个学生社团,都无不呈现学生社团活动的欣欣向荣的景象,无不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但是由于“社团”本身要求学生的能力素质较高,因而小学阶段,学生社团活动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现行教育中,学生“六力”培养已经在德育工作、学科教学、少先队工作等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得到开展,但从总体上看,“六力”培养要求还不够鲜明,培养行为的实施还不够系统,操作性不够强,加上传统的教育思想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因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六力”培养还很难得到保证。站在前瞻性思考的高度,纵观社会发展人才能力需求,我们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在小学阶段提出系统的“六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四.研究的目标
以“学校社团活动建设”为载体,探究“六力”培养策略、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诚信力、执行力、想象力、意志力、领导力、合作力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踏上未来社会作好准备。
五、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定期进行反馈总结,并逐步调整研究方案,寻求培养学生“六力”的有效策略、方法和途径。
六、研究的内容与设想
(一)探索小学生社团活动的特性
1.小学生社团组织的基本性质与教育功能。
(1)兴趣聚合功能。
(2)自主改组优化功能。
(3)自我管理的自我教育功能。
(4)创新与实践功能。
2.小学社团的组建原则。
(1)自愿组合的原则。
(2)“优存劣汰”的原则。
3.小学生社团的活动原则。
(1)兴趣定向发展的原则。
(2)主动参与和民主管理的原则。
(3)实践创新的原则。
(二)开展小学生社团活动的实践
1.自我完善社团组织的内部运转机制。
(1)设立常任与任岗相结合的社团小干部机制。
(2)社团活动的目标导向机制。
(3)社团活动流程动态机制。
2.积极开拓小学生社团的活动领域与活动阵地。
(1)学校通过“学生艺术特长证书”的鉴定,积极开拓学生的兴趣领域。
(2)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大量丰富多彩的学科延伸性实践活动,扩展学生的兴趣领域。
(3)通过广大学生家长与社会专业人士的指导,让学生涉及更为广阔的社区兴趣领域。
3.构建多层次的社团活动辅导体系与多维度的社团活动评价机制。
第一层面:由社会专业人员对专业相适应的社团实施辅导。
第二层面:专职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对社团活动的辅导。
第三层面:由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担任辅导员,对社团活动实施指导。
第四层面:由某一方面有明显优势的学生主动承担社团活动小辅导员,指导同伴开展社团活动。
多层次的社团活动指导体系,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校、家庭、社会的积极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整合了教育力量,使社团活动能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我校又着手积极构建多维度社团活动评价激励机制,使社团活动产生更强大的生命活力。
七、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2--20xx.5)
1.组织课题讨论会,请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论证,为方案的修订完善提供意见和建设。
2.修订方案。根据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修订,使之更趋完善。
3.组织动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调动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建立课题组,并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二)实施阶段(20xx.6--20xx.6)
1.本校学生“五力”发展现状调查。
2.按照课题实施计划,各子课题全面实施研究,并组织开展各项实践研究活动。
3.在实践研究过程中,认真搞好课题研究资料收集和汇总工作。研究资料:包括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实践经验活动记载,个案材料,学生社团活动记载,活动成果等。
4.研究过程中,组织中期课题研究小结和成果展示活动。
5.根据课题实践研究的需要,组织有关理论辅导讲座,以不断提高课题研究参与者的水平。
(三)总结阶段(20xx.7--20xx.10)
1.课题研究资料整理。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召开结题会议。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组核心成员具有相当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工作认真务实,具有教高的教科研能力,均主持或参与省、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为区、校级的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有较高的科研热情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研究和管理经验,有严格的管理体系和操作程序,形成了校长室——教科室——教科组——课题组——实验教师五级研究网络,各部门相互协调,层层负责,各司其职。学校的三级课题管理网络一向重视对课题实施全程管理,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定期进行课题研究交流、汇报。学校鼓励、支持教师搞教科研,能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确保课题研究经费及时到位。
九、课题组成员分工
主持人:邵建刚全面负责、主持研究
组员:黄光红具体策划、主执笔
朱敏红具体实施
王茜具体实施
邱伟芬具体实施
1.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
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4.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请份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
【社团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教育开题报告开题报告03-25
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08-23
开题报告意见09-23
网站的开题报告06-28
论文开题报告07-07
会计开题报告03-15
教育开题报告04-20
审计开题报告01-25
项目开题报告01-18
法学开题报告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