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时间:2024-05-25 07:15:28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通用9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通用9篇)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1

  一、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的研究是时代发展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现实需要

  丰富初中德育内容和创新德育机制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普遍认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普遍注重学校德育和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教育的性以及互动机制的可操作性。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大教育系统,为全民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活环境,发展终身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单一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需要,只有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互相配合和协调,才能相得益彰,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校位于安康中心城市繁华地带,建校3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办人民满意教育,以优异的教育质量回报社会”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 “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理念。自2001年跻身于省级“示范初中”、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法制校园”之后相继荣获“初中教育先进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市级“课改示范学校”。随着我校社会知名度逐步提升,要求进入我校就读的学生逐年增多。班大人多、校园面积相对狭小(现有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600余人,校园面积15亩,校舍面积16770平方米),部分学生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社会中不利于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因素比比皆是,上述多种原因,对教育大环境造成了家庭教育“教不得法”,社会教育“鱼龙混杂”,学校教育“独木难支”,有时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及学校发展现实需要,我们确立“创新德育机制丰富德育活动内容”研究课题,旨在不断尝试初中阶段创新德育机制丰富德育活动内容,在校内狠抓德育工作,同时把学校德育延伸到家庭与社区,使我校德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展该项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学校德育理论和家庭、社区教育理论,有利于指导学校德育,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校、教师、家长和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等提供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二、研究目标

  1.完善健全德育管理体系及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互相沟通和协调的途径及办法;

  2.创新开展各项特色活动,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探索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3.探讨德育工作在思想品德等学科课堂教学及第二课堂活动中的渗透;

  4. 通过课题研究,以达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德育管理制度的目的。

  三、理论依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逐步形成的。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2.“双主体”理念。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规定和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办法开展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引导和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寻成长动力,自择成长办法和自评成长效果,最终将社会认识、情感、做法内化为个体认识、情感、做法。

  3.生活德育的理念。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成长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社会生活活动来实现。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办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4.活动理论。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活动是实现成长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做法成长的基础。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及活动中的互动合作与内心体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遍法,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

  2.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分析我校学生思想现状;通过师生相互评价分析师生的认同程度;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明确学校与家庭、社区德育内容需要。

  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将以行动研究法贯穿始终。我们的行动研究将基于我校各项德育特色活动,由本校的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在具体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并实施对策,不断地反思行动的效果,达到“行动”和“研究”的统一,“理论”与“”的统一。

  五、研究过程(略)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2

  为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切实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我们特对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由于家庭教育不当或缺失,再加上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极大的消解了学校教育的正能量。在以下两方面表现突出:

  1、学生普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知”与“行”相互脱节的现象。

  “知”与“行”相互脱节是目前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知而不行。生活中,经过学校教育后,部分学生学习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又不去遵守,俨然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比如,问卷调查问到你知道“未成年人禁入营业性网吧”这个规定吗?100%学生表示知道。问卷调查问到你是否去过网吧时,70%的学生表示去过。再比如,问卷调查问到你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吗?100%学生表示知道。再问到在十字路口碰上红灯,而此时并没有车辆通过,你会怎么办时,80%的学生表示会闯过去。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不少这样的学生,他们分不同的场合有选择性地遵守一些道德规范,比如老师在场就遵规守纪,老师不在就容易违规违纪;又如,有的学生在学校尊敬老师,回到家里,却不尊敬长辈;有的学生在校举止文明得体,出了校门就脏话连篇。当学生知与行脱节时,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就会受到限制,不良行为就容易潜滋暗长。

  2、问题学生的不同问题

  大部分班级都不同程度存在德育方面的问题学生,大概占到班级人数的10%。学校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存在着极大的困难。问题学生大部分是行为习惯缺陷型。他们的特点是知错认错,但屡教不改;本性不坏,但意志薄弱,生活学习的意义不明确不清楚。比如,像这样的学生:你上午刚在办公室对他进行了教育,他也“下定决心”痛改前非,但下午就会继续犯同样的错误。还有一部分学生上学属于被逼无奈,因为不愿学习,对老师也无所谓尊重,所以无事生非,违规违纪频繁发生,如何让他们爱上学习走上正道,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还有一少部分是心理缺陷型,他们中或行为有悖于常态,让人费解;或自卑封闭;或抑郁;或狂燥等,在这些学生面前,德育更是苍白无力。

  二、原因分析

  想让良好的道德品质内化为一个人的观念并体现在一举一动中,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道德的知行合一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从现实来看,家庭和社会的德育负面影响很严重。

  1、家庭教育的缺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影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我校生源基础较差,家长的学历以初高中为主,学生家长的素养参差不齐,单亲离异家庭占比4%,问题家庭也比较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重言教,轻身教。

  有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时,往往单纯强调,没有以身作则,往往喊破嗓子,就是不做样子。如不让孩子玩游戏,而自己却通宵达旦地玩,这种反差,削弱了德育的效果,甚至引起孩子的反感。有些家长生活不检点,言行不注意,满口脏话,行为粗鲁等。这无形中使孩子耳濡目染沾染了坏作风。

  ②重智轻德,重养轻教。

  有些家长只重视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重视孩子智力发展,而忽视道德品质教育。问卷显示90%的学生表示家长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学习是否优秀,仅有5%的家长关心自己孩子生活是否愉快,85%的学生经常会听家长说到的是“这一次考试第几名呢”、“快学习去”这样的话。有些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放松了家庭中严格的管教,造成家庭教育留有缺口。有些家长长期工作在外,孩子无人管教。

  ③两种极端,宽严过度。

  有些家长对子女无原则的溺爱、包庇袒护、帮孩子隐瞒遮脏,把责任推向别人。还有些家长对子女粗暴,动辄打骂、训斥、关锁、饿肚子或赶出家门,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使孩子脱离教育的正轨,行为失去约束,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以上方面在一些离异家庭单亲家庭表现更为突出。事实证明,孩子的品行不能学校和家庭一个样,家庭教育的不当是主因。“问题学生”背后就是问题家庭。

  2、社会的负面影响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弄虚作假、炫耀富贵等不良价值观通过网络、广告、影视作品等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是非判断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自制力不够坚定、善于模仿、敢于冒险的青少年来说,很容易被诱惑。另外社会负面现象被无良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放大,导致成人社会道德滑坡,人人自扫门前雪。学生作为社会一员,当他发现在学校所学到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中不被认同,甚至在践行时碰壁,就会对自己坚持的道德品质产生怀疑,价值观可能渐渐扭曲。

  3、力量消解的困惑

  从学校来讲,我们在营造良好氛围的同时,对学生在校外的行为很难监控,难以摆脱“5+2

  三、改进措施。

  1、继续完善校园德育环境建设。

  我校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学校落实育人目标、贯彻办学理念、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德育的任务是要影响人格,形成美德,而美德的培养不能靠说教,必须靠感染。本学期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把教室、办公室,进行统一规划布置,张贴名人画像、格言警句,建起了一个高标准的校园文化长廊,利用各种展板展示先进,弘扬正能量。力求营造“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2、继续加强家校联系。

  ①利用家长学校开办家教指导班,有组织地指导家长们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利用好校讯通,把家庭教育知识直接发到家长手机上,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家教思想,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②邀请家长参加重大活动,如校运动会、文化艺术节、校园开放日活动等,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建议,通过他们争取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③完善家长委员会,沟通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使其形成合力。

  ④在放假前要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做好假期的德育工作,假期中利用校讯通平台做好家校交流。

  ⑤对问题学生的家庭要予以特别关照,建立相关档案,了解孩子品德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3、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创新德育方式。

  ①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的培训交流,特别是针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方法,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培训,并进行问题学生转化的课题研究。

  ②创新德育方式,让德育内容更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感受,提倡内省的德育。比如国旗下演讲要求为弘扬本班的先进个人和组织的内容。比如模拟各种社会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甑别,提高对社会不良诱惑的抵抗力。

  ③完善学生团体的组织建设,以文学社、英语社、心理社等各类兴趣小组为依托开展各种有益、有效而又有针对性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意多给“问题行为”的学生去参与、表现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满意的体验,进而促进“问题行为”的转化。如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组织开展竞技竞赛活动,让他们为班级、小组去争得荣誉,当他们成功之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于是,他们的争强好胜就不会再展示在同学之间的打架争斗方面;针对那些单亲少爱的学生,开展“与父母说说心理话”的书信交流,或者“网上悄悄话”等形式的活动,撬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了解学生的心理空缺,从而寻机补偿。

  ④开展各种素质拓展活动:在体验中学习,在团队的激励中改变。

  ⑤利用好课间集体跑步活动,在昂扬的旋律中,学生跑出健康,提升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德育也不例外,我们将继续付出我们的爱心、耐心、诚心,让学生的一生与美德相伴。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3

  多年来,学校在“建构有尊严的教育生活”理念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环境育人为突破口,以自主管理为机制,以特色项目为载体,以特色活动为抓手,树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阵地,事事是德育内容,时时是德育契机”的德育观,用爱心、热心、诚心、耐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每一位学生的心田留下他们成长中难忘的记忆,形成了“全域德育”的办学特色。

  1、全面覆盖,处处育人

  德育工作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全方位推进的机制,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独特的校园文化育人。良好的育人环境能起到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作用。学校始终注重育人环境的营造,以环境育人为突破口,让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提升学校的品质和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精心布局校园环境。邀请xx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奥运场馆“水立方”设计单位),以“成长中的记忆”为主题,对校园进行重新规划,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既古朴典雅,又富有现代气息,表达出厚重的文化意蕴,形成独特的校园育人氛围。东有起伏的丘陵,西有幽幽的薇湖,南有宜人的杉树林,北有总理雕塑广场。漫步薇湖水岸,感受“上善若水”;身处花丛林间,倍觉神清气爽;遥看巍巍钟楼,更感时间可贵;流连总理广场,令人肃然起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个声音时时催醒每一位读书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

  精心设计文化布置。在教学楼、图书馆、试验楼张贴z名人画像、着名科学家画像、格言警句、学生绘画,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热爱科学的神圣感。在薇湖边设立碑廊,上书岳飞的《满江红》,以民族英雄的情怀激励学生的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在教学楼前广场设立“三风”碑,上书校训:“锲而不舍”,校风:“崇德、尚文、务实、求真”,教风:“敬业、合作、博学、致远”的,学风:“砺志、笃行、乐学、臻善”,让“三风”建设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育人阵地。利用校报、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利用校史馆的育人功能,激发出弘扬传统、爱校建校的自豪感,催人发愤图强,鼓励再创辉煌;利用课堂主阵地,开设校本课程《xx地方文化》《周恩来》《心海导航》等,对学生开展德育。让每一堵墙壁会说话,让每一块绿地都传情,让每一个角落都励志。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中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

  2、以丰富的主题活动育人。

  学校重视通过班会课、报告会等形式抓好主题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入学军训,帮助学生确立规范意识,增强纪律观念,磨练坚韧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五四”、“一·二九”等传统纪念日,认真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革命传统教育。“青春、惜春、争春”主题活动激发了青春的热情,感恩系列主题活动洗涤了学生的心灵、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罗江、吴冠志、王国权等励志演讲激励了学生斗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优雅女生”评比活动提升了女生的修养,阳光体育展示了活力,体育比赛展示了个性,海量阅读提升了素养,艺术活动彰显了个性,科技创作激发了兴趣,成人宣誓仪式增强了时代责任感,社会活动锻炼了能力。

  开展徒步励志远足活动,带领学生徒步到几十里外的周恩来纪念馆、韩侯故里、八十二烈士陵园等基地,充分利用本地区教育资源,开发教育基地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养成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坚毅品格,形成团队精神。在徒步考察的过程中互相帮助,感到的是兄弟姐妹般的亲情;在与老师、基地工作人员的平等交流中,得到的是自信与尊严;体验到的是成功的欢乐。让学生心中那涌动的激情在徒步过程中尽兴奔放,让学生想像的翅膀在活动的天空中自由翱翔!随之而来的就不仅仅是对学习的热爱,还有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这种爱可以还学习以生命,它在渗透人的灵魂时,给人以潜移默化的高尚和优雅!这种经历使学生受益终身,成为他们生命中不老的记忆。

  3.以多样的形式开展心理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少人身上存在着固执、唯我独尊、或孤独、自卑、粗暴、焦躁等不良品行,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学校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以此为特色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学校有心理学科特级教师秦汝高,开设了“特级教师心理工作室”,引进专职心理教师韩青,建立心理咨询室。以两位专职心理教师为主,全体教职工配合,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由韩青老师根据心理学知识自己编写教案给学生上课,学校组织力量编写校本课程《心海导航》《学习心理与方法》,开发校本课程《积极心理学》,排入课表,教给学生常用的心理学知识和心态调节、心理训练方面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4

  一、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着眼未来。教育是几年后去除一切的积累——真善美。因此,发展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对儿童的终身教育。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培养最重要的时期。人在生活中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大部分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只需要在以后继续培养,自然会成为社会优秀的一员。”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为未来奠定基础。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必须以新的视角来看待和研究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培养行为规范的教育。德育被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成为德育最基本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强调学校“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重视对少先队员文明行为的培养。。做好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的重中之重。

  二、主体的定义

  1 、“习惯”,指一个人受到某种刺激“固定反应”,一种类似条件反射的有规律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习惯不是天生的,是在生活中形成的,逐渐稳定下来的。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只有5%左右是非习惯性的,其余95%是习惯性的。所以习惯对人的生活有绝对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培养好习惯”。中国青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2.养成教育一般是指对儿童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广义而言,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本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以及健康体质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仅指培养人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并且特别是指对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淮北市人民路小学是淮北市第一所寄宿制小班学校。学校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积极探索德育和少先队工作。鉴于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重智轻德的现象屡见不鲜,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日常行为习惯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反,我们认为(1)学校里的学生比较复杂,城市、矿区、农村等不同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差距较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该更有针对性和层次性。(2)日常行为习惯培养方式简单,缺乏评价和反馈。我们认为,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寄宿制学校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校管理的效率和优化,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适应新时代的挑战和要求。这项研究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a)研究目标

  1.结合时代要求和少先队教育特点,通过研究和,探索出一套适合的寄宿制小班化办学体制“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教育对策,以促进。

  2.通过研究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刻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研究和,优化班主任队伍,提高教师德育水平,进一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2)研究内容:

  1.探索培养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探索家校社会的多维教育途径和策略。如何将本研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调动家长和社会教育的积极因素。

  3.探索优化班级管理、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科学系统方法。

  四、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理论上,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有瑞士学者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班杜拉和西亚斯的社会学习理论,这些理论都侧重于儿童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发展。美国更注重“自然教育。,引导孩子“自己成长”。

  我国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学者关注儿童教育的研究。比如早年的陈鹤琴,最近研究儿童心理学的潘璐、朱执贤等。这些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上,对儿童道德的发展和形成影响很大的“Row”研究很少。和& other了解你的感受”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前三者最终要落实在“Line ”去吧。最近,许多专家从儿童的行为习惯来研究儿童的道德教育,这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中国科学院王继生教授、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主持了优秀青年儿童教育研究、独生子女健康人格培养研究等。中,北京市怀柔区、大兴区开展了文明礼仪、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调查研究,山东省潍坊市探索了互联网在小学生行为习惯中的作用等。然而,总体而言,对寄宿学校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缺乏研究。

  (二)本研究的创新和突破

  本课题为应用基础研究,既强调适用性,又注重一定层面的理论探索。围绕寄宿制和小班化学校儿童的日常行为,重点研究和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养奠定基础。

  (1)创新。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的培养教育方式和模式,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多层次、全方位的后续教育,突出以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应用探索和,总结了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律,丰富了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理论的内涵

  (3)应用价值。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探索途径和模式,注重实际应用,可操作性强。要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途径是通过个案研究和一系列关于具体行为习惯培养的实验研究,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在操作层面,给出了相应的实用方法和措施。在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中,努力探索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新观点、新方法、新途径。

  五、完成条件分析、研究方法和路线

  (一)完成本项目条件分析:

  1、领导支持,科研经费。学校领导大力支持研究,并为研究提供环境和经济支持。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为研究提供了基础保障。

  2.数据丰富,研究有理论支撑。

  学校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6万册的电子阅览室。既有班主任工作的理论著作,又有新颖生动的CD资料,还有时效性很强的《班主任之友》、《少先队工作》、《辅导员》等刊物杂志,使课题的研究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背景。我们的研究组打算为研究组成员推荐和筛选专门的学习材料,以加强学习和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

  3.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学习研究氛围浓厚。参与研究的12名教师中,有5名小学高年级教师,其中2名是我市教学圈的新星,4名曾参与国家xx或相关研究,成绩突出。青年教师都是本科和本科学历,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潜力。班级管理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

  (二)、研究方法和路线:

  1.行动研究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针对家庭教育,由教师设计的与项目实施内容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家长的提问和回答,可以进一步全面了解目前学生习惯的发展水平。

  2.案例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跟踪、记录、观察和分析,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观察法。在研究中,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行为,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研究数据。

  4.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参考研究。

  坚持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群众性教研活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实验研究为中心,以教师参与的研究活动为基础,以班会为主要渠道,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研究学生,探索方法,总结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良好习惯。积极探索新时期背景下寄宿制学校培养学生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营造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氛围。

  六、研究组织管理和主要研究人员的分工

  本学科由一批立志改革、不断进步的青年教师组成。

  1.该学科的研究和指导专家。

  张静林(淮北教育学院项目主任)

  张德华(淮北教研室)田志锋(淮北教研室)

  邱建军(淮北教研室)

  2.实验研究组。

  组长:盛博国家项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子项目组长,省级项目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主要成员。教学论文多获省市级奖项;区级学术带头人。从事教学管理多年,现从事小学德育工作。他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有很高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全面负责研究工作。学习、内容安排、活动召集、组织等。

  组长:xxx是中央电教中心信息技术整合专题的主要成员和作者。信息技术研究报告获省三等奖。论文、教学设计、项目报告等。获得十多个国家奖项并部分出版;获8项省级直径奖。从事小语种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有丰富的经验。安徽省骨干教师,淮北市新星,校本培训讲师。分工:负责研究工作,协助研究工作。收集资料,写报告,上传。

  主要成员:

  欧阳李颖,淮北市新星,骨干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夏丽娟是大队部辅导员。负责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参会教师:孙力、张培、孟春,负责会议内容记录和活动宣传。

  参与教师:杜树华、王玉祥、王林、王方慧、谢军、徐小燕负责相关子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做好资料的积累、分析和总结。

  七、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工作进度计划:本课题预计在3月20xx ——20xx年12月,分三个阶段完成。为期两年。

  一、准备阶段:(3月20xx ——6月20xx)

  做好项目申报,制定项目研究实施方案,项目启动,项目分工,理论学习,培训参与研究的教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组织启动研究。

  研究展示形式:项目申请、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9月20xx ——7月20xx)

  组织交流、研讨会等活动。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学科资料信息收集、研究论文、优秀班会、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并对典型案例进行积累和分析。

  (1)课题组制定实验方案,坚持半个月集中学习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

  ②实验教师和班主任探索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精心设计好班会,及时总结实验经验,积累整理相关数据。

  (3)每月一次,与全校教师讨论交流经验。

  孔端成就的呈现方式:

  1.教师研究案例

  2.阶段研究报告

  3.班主任工作底稿

  4.团队会议和活动案例

  5.问卷调查分析结论6。类别日志样本。

  (3)总结、评估、结果发布阶段:(8月20xx ——12月,20xx)写研究报告,整理关于行为习惯的研究经验论文,为成功的班会刻录光盘,将论文编辑成卷,总结、发表、推广研究成果。20xx年12月,我迎来了上级领导对学校科研工作的评价和验收。

  成果介绍:总结报告、相关研究论文及其他相应的物化成果。(班主任论文汇编、班会等活动案例汇编及光盘、教师研究案例汇编等。)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5

  一年来,在全校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在班子成员有效配合下,就学校德育、党务和体育卫生,因校制宜地开展了一些工作。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树立三种意识,加强自身建设,为更好地履职奠定基础

  地加强自身建设,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干部需要用终身做出回答的课题。

  一是树立服务意识,为全校师生服好务。有人说,领导就是服务。员工生病,主动看望;学生困难,除了自己帮助,调动更多人进行帮扶;老师有困难,只便说了尽最大努力帮助;教职工过生日,送去生日祝福等。

  二是树立大局意识,为构建和谐班子出好力。在班子当中,我是小老弟,一直本着一种尊重、理解的心理,与班子成员共事,谋事,干事。做好班子成员、当好班长副手。

  三是树立学习意识,为更好地履职打好基矗自己把学习作为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习教育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向名人学习,魏书生、李镇西等成为我学习榜样。向班主任学习,与他们谈心、交流。向书本学习,每月至少读一本书,年读书笔记两本,博客文章若干。

  二、突出五个方面,因地制宜开展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把德育管理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抓实抓好,尽最大努力抓出最大成效。

  1、抓龙头,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和主力。一是坚持例会制度,没有特殊情况,雷打不动。总结布置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坚持培训制度。利用假期进行集中全员培训。采取介绍经验、研讨等方式进行。三是外出学习培训,全年选派优秀班主任外出学习培训5人,提高了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2人评为市优秀班主任,1人参加省级培训,1人获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等奖。

  2、抓规范,突出强调养成教育。二类校三类苗,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存在,学生管理是一种新的挑战。

  一是制度规范。以《长春十中学生一日常规》《长春十中学生礼仪常规》《长春十中学生宿舍管理规定》落实为重点,通过层层落实,严抓严管,落实制度要求。

  二是活动促进。上半年开展了“行为规范示范班、示范生”评选活动,评选示范班级2个,示范生48人,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养成。

  三是反思省悟。以反思日记和班级民主生活会为载体,强化学生反思,反思促规范。

  四是榜样引领。每学年都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文明诚信学生、校园之星等,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以榜样引领学生规范。

  3、抓创新,坚持新的德育载体。

  一是实施班级团队管理。这是借鉴企业管理方式,打造校园企业文化的`一种新的尝试。是作为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来研究和的。在团队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自己教育、自主发展,有效促进了德育工作的开展。课题已于上半年顺利结题。

  二是实施小目标管理。以《目标管理记录册》、《学生发展手册》为载体,记录个人、团队、班级目标的制定、实施情况。每月通过民主生活会进行总结、对比,找出不足与改进方向。结合目标管理,2009年评寻进步之星”48人,并进行总结表彰。

  4、抓活动,坚持活动育人。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了“校园之星”评选活动,目的是给学生搭建培养个性、展示个性的平台;开展了“实施四名工程,打造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在五月份的总结表彰中,我校被评为先进单位;结合建国六十周年、成人节、一二九等重大节庆日,开展系列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6

  各位领导、老师们:

  在近一个学期的工作中,我在逐渐熟悉着红光中学德育的管理工作,学习了解我校更多的传统,并依据市区德育工作的指导,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及实际工作要求,在学校领导以及老师们的支持帮助下,基本完成各项计划及任务。下面进行述职汇报

  一、 主要完成工作

  1、 以常规管理、学生养成教育入手,注重班集体建设。

  在各部门的协助下,以我校一日生活常规为标准,开展班级综合

  评比活动,及时公示反馈成绩;完善班规、班训的制定,明确班集体的目标管理;加强日常班级纪律、卫生的监督巡查;密切与年级组、班主任对学生问题的处理。

  2、 注重德育队伍建设,做好培训工作和沟通交流。37位教师

  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岗后培训获取合格证书;5位青年教师通过岗前培训和心理培训;参与区德育年会论文征集申报;开展“教师心理”讲座,收集老师们的心得体会34篇;起始年级及时入学教育的过程进行总结;拟定进行经验交流会。

  3、 注重起始年级教育工作。做好入学初教育工作、行为规范

  考核、初中社会、军训工作,以此为契机,强化纪律管理,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在七年级进行法制教育讲座,布置专题德育作业;在高一年级进行心理讲座等活动,使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环境与管理要求。

  4、 注重安全教育工作。与生活处等部门共同进行学生疏散演

  习、与消防支队联合进行灭火演习;利用升旗仪式、板报宣传进行各项安全教育;及时发放家长信,加强与汉班家长的沟通,做好安全提示;召开以安全为专题的班主任会议,对学生管理、学生在校安全等诸多问题,提出建议。

  5、 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与管理。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进行必

  要的监督与指导,明确学生干部在学校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调动积极性,发挥其榜样作用。此外,与高一年级组密切联系,做好后备干部的培养。

  6、 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延续我校艺术教育成果。在老师们的

  共同努力下,获得区班级合唱一等奖,初、高中代表河北区参加市合唱比赛;以校歌班班唱为主题,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以评比

  的形式培育学生集体主义的精神;参加市艺术特长生认定、区文艺展演庆典活动;参加市区文艺展示活动,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

  7、 注重宣传阵地建设,开展建党90周年、交通安全、涉台教

  育、珍爱生命等主题宣传等。

  8、 与德育处全体成员完成学期常规工作以及各项日常工作。

  文明学生评选、高中国家助学金等。

  9、 完成学校布置的重要活动任务。

  二、工作体会

  1、一个学期的工作,使我充分体验到红光中学工作的节奏,通过越来越多的体验,使我进一步明确这份工作岗位的艰巨,也使自己增强了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在一个学期的工作中,我得到学校各位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得到老师们热心的支持与帮助,更有德育处全体成员的鼎力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会更加茁壮成长,与大家一起为民族教育,红光中学的工作做出更多的努力。

  2、分清主次,细致分析。德育工作日趋复杂多样,我校藏汉同读等与其他学校的工作的不同,都要求自己认清思考,做好主要工作,解决主要问题,寻求工作新的突破。

  三、今后努力方向

  1、今后还需加强学习。这是是提高自己的.需要,只有不断地学

  习,你才能努力争取达到较高水平的管理和教育水平。也是研究的需要。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棘手的学生问题,如何去思考、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更深入地去思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2、坚持班集体建设,创造良好的班级竞争氛围,促进班集体高效发展,也为学生成长创设良好的情境;同时注重学生自身参与和自己管理。关注学生成长,更多的了解藏族学生特点,学习更多教育途径和方法。

  3、关注汉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与老师们共同研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密切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注重教师工作经验的积累与先进经验的学习交流。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7

  一、开题申请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惊人发展使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物质领域空前繁荣。但是,人类却面临道德滑坡的世界性难题。我国当代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理论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外在环境,有识之士疾呼人文精神教育、人格精神。

  所以,我们寄希望于通过对特色小学地域文化涵育模式的研究,发挥文化对于德育的积极干预性,用地域文化巨大的、无所不在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推进德育的深度,增强德育对学生终生成长的影响力。通过这一研究的深入,切实改善学生的生存环境,提高其生命质量,净化他们道德成长之路上的自由呼吸,使他们在传统与现代问题间拥有自己的价值定位,在他人与自己间追寻道德的理性判断。这一模式的初步建构,可以为面广量大的小学(特别是特色小学)开展长效综合方位的德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让德育更富“国情”、“乡情”“校情”、“人情”,关注心灵,弥漫久远。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有资料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德育研究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正完成向的转向;二是正走向科学化与人文化的整合;三是表现出强烈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其中,德育人文化色彩的加重正表明着德育目标与方式的双重革新。我校作为中国特色学校,“十五”期间在学校建设走向生本,走向校本,走向智慧等方面进行探新,成果在省内外引起关注。“十一五”期间,我校将进一步走向文化,以此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为本课题提供了内驱力。

  教育界对小学文化涵育已成共识,但如何去推进文化涵育,提高文化涵育的效率,尤其是探索有效的涵育模式,一直是理论界与领域的薄弱点,我们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发出,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这方面研究显得极为急迫。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本课题重在进一步深入把握地域文化涵育这一新型德育形式的要义,在中发挥其独特作用。通过研究与,使地域文化与德育的关系更加紧密,在常态文化状况中凸显教育影响功能。

  (2)本课题重在研究模式,在研究过程中,重点是把握地域文化涵育中的各方面要素,协调各要素的关系,从而使主体性德育更加有效。

  2、研究内容:

  文化涵育,指的是利用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施以影响和教育。涵育的含义可见《辞源》。“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也就是说,涵育意近熏陶,是形成人的品德修养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小学地域文化涵育模式的研究,即是要探索小学地域文化涵育的经验型策略,形成一种可供他人参考,借鉴的常规做法。在研究中,要兼顾其它特色小学地域文化共性与个性。

  3、主要观点:

  总体界定:对关于学生与之有关的可能接触到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施加的道德影响及其原因、规律研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多元文化,主动纳入健康文化滋养的要素研究。

  4、创新之处:

  (1)地域物态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2)地域精神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3)地域制度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4)地域行为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5)其他地域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模式的研究既是方法研究,也是过程研究。通过研究,加深对德育内部规律的再认识,摸索现代德育的新方法,新对策。

  课题研究中,根本着眼点是学生,学生德育状况的改善是本课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我们研究成效的标尺。

  2、研究方法

  (1)观察记录法。在课题研究期间,经常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并定期做好记录,了解学生在不同地域文化环境及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同时期,道德行为的具体表现,指导下阶段工作。

  (2)行动研究法:研究者注意对实验对象的长期观察,并形成一定的个案,为实验的实施顺利进行提供信息,保证课题评价的客观性。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具体情况的掌握和控制,进行归纳,分析,综合,使之系统化,提炼经验,形成理论。

  3、研究成果形式

  (1)编印《地域文化中的德育》研究专著。

  (2)优秀少年事迹展示(新人新事事迹材料)。

  (3)地域文化涵育课程及活动现场。

  (4)论文汇编。

  (5)现场问卷调查。

  (6)《文明风景线》录相带。

  4、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5.12—2006.2)

  A、完成方案的制订及课题申报工作;

  B、健全学习研究,交流制度。

  (2)实施阶段(2006.3—2009.12)

  A、组织课题人员学习相关理论,组织参观学习,借鉴他人经验;

  B、在实施研究过程中进行阶段性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不断修正实施方案,促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C、经常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归纳和分析课题提供依据。

  (3)总结阶段(2010—2010.9)

  汇总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做好结果工作,为成果鉴定提供服务。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已经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陈峰,《让务实的德育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江苏省“师陶杯”征文二等奖。

  陈峰,《链接地域文化,刷新孩子的道德历程》,盐城市德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鲍华俊,《德育课堂实录》,盐城市教育局评比一等奖。

  王丽丽,《德育中的留白艺术》,盐城德育与法制网评比二等奖。

  2、主要参考文献:

  (1)潘月俊:情境德育“指导”学生成长的道德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2004.10)

  (2)吴家魁:品德主动性内化之路。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6)

  (3)华中师范大学《文化涵育创造思想政治工作新境界》

  (《中国教育报》2004.10.19)

  (4)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德育的研究》

  3、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参加研究的教师,长期在德育一线从事工作,在德育科研与上也取得不少成绩,也大量参加学校德育室的理论研究。有学科教学能手,有校刊主编,有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地域文化与德育的结合上均取得一定成绩。所有成员均具有本科学历,写作能力强。

  4、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经费预算情况。

  学校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为研究者的检索资料、外出培训和交流、学生的社区等提供必要的支持。

  (2)该研究得到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兴平、周卫东、王泽海、丁晓美等人的指导。东台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合会等单位提供基地的支持。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8

  德育工作决定着培养人才的方向,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活动的各个方面。我们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务实创新、全面育人的思想,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广泛开展三育人活动。做到了扎扎实实抓德育,事事处处皆育人。现将我校德育工作自查汇报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一)夯实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

  ①我校对班主任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形成良好的工作竞争机制,从而公平、公正地反映班主任工作的实绩。

  ②经常性开展班主任工作交流会。主要内容是总结工作的得与失,并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讲清讲透。通过交流会真真正正地查找不足,树立典型。

  ③落实班主任职级制度。对现任班主任进行职级考核,极大地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2、班会课程化:各班每周开展一次班队会活动,并做好《班会课程化手册》的填写,尤其是运行实录的记录。各班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班会、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不安全隐患。

  (二)落实养成教育,夯实常规行为基础。

  在养成教育中,我们坚持精细化管理。每学期定期并经常性地利用校会、班会课时间对学生集中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坚持进行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对各班进行量化考核。我校一向狠

  抓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文明素养,提升学校的文明形象。我校制订了详实的常规评比制度,以锦旗鼓励的形式对成绩较好的班级每周进行表彰。

  二、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养成教育精细化:虽然我校在养成教育的精细化工作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由于学校内的各种因素,效果不是很好。

  2、班主任管理职级化:利用《班主任工作手册》提高班主任的研究和管理能力。并定期对班主任职级进行审核、评定。

  3、班会课程化:各班每周开展一次班队会活动,并做好《班会课程化手册》的填写,尤其是运行实录的记录。各班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班会、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不安全隐患。

  4、活动自主化: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得到各方面的教育。我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得到各方面的教育。如“3、5”学雷锋日进行社会活动;“六、一”儿童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表彰;每年的教师节开展给教师鲜花活动;每年开展庆元旦活动;每年的9月开展“民族精神月”朗诵比赛等。每年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诗朗诵,征文比赛。

  5、心育规范化: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己发展的.能力。各班主任与课任教师通过与学生谈心、评语改革等诸多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尤其针对毕业班学生。

  家长和教师普遍与学生沟通不够,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缺乏足够的了解。调查显示,现代小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信任程度有所降低,而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主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明显不够,

  从而导致我们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不准,有些工作当然无法跟上。

  6、家校互动化:建立学校、家长、教师三结合的联系网络。班主任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利用飞信平台及时与家长沟通。通过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宣传当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积极详细解释我校的新措施、新做法。

  三、今后的措施

  (一)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的办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的师德师风模范引领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学校德育的活教材之一。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以及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感染、影响着学生,因此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承担并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的管理格局。

  (二)明确职责,提高学校德育队伍的综合素质。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领路人,是学校德育队伍的中坚力量,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善待每一位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因此,学校要特别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校本培训,德育工作的定期交流和研讨,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科任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充分挖掘、整合当科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把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健康向上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真正使课堂教学成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

  (三)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德育合力。

  育人的环境是全方位的、多渠道的,因此,学校不仅应该把视线放在学校内部,而且还应该注意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教育基地的育人作用,将其融入到学校的整体教育之中来。特别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由于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问题,有的家长对学校的教育不理解,不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重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9

  一、德育管理日趋规范

  就管理层面而言有综治维稳、安全卫生、德育管理的一系列制度、预案、方案、计划、总结、评价方法;就规范形式而言有评价活动检查、会议记录、台账、宣传标语、宣传橱窗、安全及健康教育教案、专题讲话、专题会议等;就评价方式而言事事有记载.件件有台账、评价有数据。

  二、德育工作分工负责责任明确

  何为分工负责?有综治维稳、平安创建重大安全事故追究制;有德育管理、行政值日负责制;有“教师楼道安全值日” 负责制;有“教师中午护送学生食堂就餐”负责制;有“出入人员、出校学生登记制” ;有“下午护送学生出校门负责制” ;有门卫管理责任制等。

  何为责任明确?层层签订责任状。有《综治维稳责任状》、《教师安全管理工作责任状》、《学生交通安全工作协议书》、《学生家长安全管理工作协议书》。并且根据事情的需要多次下发了“给家长的一封信” 。

  三、安全健康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德育处始终坚持和学校领导后勤处一道经常进行消防设施、安全隐患大排查,定期消毒;组织各个班级长期坚持进行晨午两检、学生行为安全大防控。非常时期德育处重点出击,对全校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平常时期各个班级的班主任辅导员利用班会、队会、晨会天天进行常态教育;必要时期播音宣传栏目进行广泛宣传教育。

  四、德育活动屡见成效。

  本学期学校成功的开展了法制安全健康教育和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雷锋精神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课外访万家、帮扶留守生暨千人评学校、评教师家校联谊活动” “更新班级图书角、第三届校园读书节活动,” “庆六一暨省第十三届黄鹤美育节活动”“慢病知识进校园健康教育活动”“改变校园集体舞创办活动” “网上祭英烈、恩施市第十届天地杯、我们快乐的节日、健康成长等征文、手抄报、文艺表演、大合唱等竞赛活动”“班主任研讨会活动”等

  五、德育效果收获多多:

  (1)综治安全工作:得到综治办一致好评,用镇综治办领导的话说,你们学校的得到了市综治办领导的高度评价,搞得很好;

  (2)健康教育工作.就拿慢病预防知识进校园专题教育工作资料来说,成了全市卫生防疫部门参观的好的样板,得到很高的评价。

  (3)德育工作:用中心学校王主任的话说,你们的德育管理和学生的行为习惯又上了一个新的层次。方校长也曾多次赞赏我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开展的很好,既及时又落到了实处,收到了实效。

  (4)德育活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王鑫同学被确定为市长奖(网上公示),10多个同学的科幻画和创新成果获市二三等奖,饶丽娜创新成果获州二等奖,在其他活动中,熊琳老师指导的肖薇薇同学“爱我荆楚,健康成长”演讲,在全市城乡小学组16名选手的角逐中取得了市级第五名的好成绩。还有其他活动的征文等都分别荣获市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今天,我深感荣幸,荣幸的是我们大家有幸在这龙凤小学相聚,这是我们的缘分。我深深地感受到,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好不容易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曾经让市教育局强烈要求整改的龙凤小学发展到今天学生基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平安和谐、整洁文明的书香校园。但是,教育工作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工作,要使某些学生和大家一样都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回首自己,可以说是以“明明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为信条,言行与学校保持高度一致,踏实工作,诚实待人,不求私利,为他人着想,尽职尽责,该要求的就要求,可以包含的尽量包含。我也相信,我们都会在两位校长的带领下,为再创龙凤镇中心小学的辉煌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小课题研究报告03-24

小课题研究报告01-13

数学小课题研究报告03-18

音乐小课题研究报告06-30

科学小课题研究报告03-25

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05-14

历史小课题研究报告06-25

小课题研究报告15篇04-12

小课题研究报告(通用23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