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认知误差与纠偏工作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0-11-23 14:55:22 报告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认知误差与纠偏工作的调查报告

  当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时,需要认真地调查研究清楚,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怎样写调查报告才规范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认知误差与纠偏工作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数学认知误差与纠偏工作的调查报告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的认知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繁杂,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在学习中要掌握好知识,认识过程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对掌握概念和定理、公理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世纪之交,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认知过程的完善,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优秀的教师,无不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如,让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设计思考题目;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提出质疑;课后及进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经常阅读课本、看笔记,抓住课本概念,既是正确理解的体现,又能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反之,如果没有养成完整理解数学概念的习惯,即使理解了数学概念,时间久了,也会模糊,进而影响后继知识的学习。-传统教学模式是学生接受学习,强调教师直接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形态,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便将教材提供的复杂知识体系变得浅显而易懂,以便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容易接受,但往往并不是预料的一样,在对数学的认知过程和处理有关数学问题中,学生会不断地出现某些误区与偏差,某些误区与偏差反复多次后依然会发生。针对学生所出现的认知误区,作为教师,应该先对认知误区深入的了解,了解发生误区的原因及其纠正这些误区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本课题提出的根本所在。

  二、本课题的理论依椐。

  1、是教师的心理方面。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其弊病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种模式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认知误区。教师害怕学生所出现的解题误区,对错误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司空见惯的。在这种惧怕的心理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忽视提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害怕因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2、是学生的心理方面。

  小学生进入初中,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以及新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觉得难以适应和接受。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多数带有自卑等消极情绪。学生虽然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缺乏心理的准备,看不见错误或看出错误但更改不了,甚至弄不清错误的原因。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对待学生的认知误区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作为教师也要鼓励和学生一起积极尝试,找出认知误区的前因后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解题意识,通过不断的假设、修正假设、质疑、解疑,使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不断要提高,继而趋于成熟。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初中数学的认知误区调查研究的实践意义,是在于提示认知误区,是为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尽量减少错误。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认知误区只不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它只是反映学生在数学解题的某个水平,而不能代替其最终的实际水平。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正确的结论,而是领略了探索、尝试、自主学习的过程,这对学生的知识完善和能力的提高会产生有益的影响,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其理论价值是通过教学中给学生展示了这一尝试修正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做到独立解题、正确解题的目标。完全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衡量学生能否排除外界干扰,不跌入到认知误区,从而达到正确解题的有效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成效。

  四、探究初中学生出现认知误区的原因。

  学生能够正确解题,是对知识的认识程度和处理问题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其表现在其观察、分析问题,提取运用相应知识的环节上没有受到干扰或者说能够克服干扰。就初中认知误区而言,造成错误的干扰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1、小学数学的干扰。

  在小学数学当中,解题的结果往往是一个确定的数。进入中学,字母代数是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转变的开端。通过有关数、式、方程、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但要掌握各种概念、运算法则,而且要学习各种代数变形的思想方法。通过代数学习,使学生的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思维形式都获得发展。学生学习小数形式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初步,使其产生认知错误。认知的错误可追溯到小学数学知识对其新知识的影响。初中数学知识的意义(如:用字母表示数)、范围(正数、0、负数)、方法(代数和、代数方法)与旧知识(具体数、非负数、加减运算、运算方法等)的不同,也极容易造成学生对新知识的干扰。

  2、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

  随着初中知识的展开,中学生智力随着年龄增大、年级的升高而迅速发展,其智力差异也日益显著。初中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干扰。学生在解决单一问题与综合问题时就明显表现出这一点。学生在解决单一问题时,需要提取、运用的知识少,因而受到知识的干扰相对少了,产生的错误可能性也较少;而遇到综合问题,在知识的选取、运用上受到的干扰大,容易出错。总之,这种知识的前后干扰,常常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出现困惑,在解题过程中选错或运用错的知识,导致认知错误的产生。从而跌入到认知误区当中。

【初中数学认知误差与纠偏工作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通信行业认知调查报告01-05

初中数学老师工作总结12-23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15篇12-22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简报04-16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总结06-19

关于饮酒与交通事故的调查报告12-17

小学数学专业教育实习调查报告12-30

初中数学教师学习总结范文05-13

初中数学国培学习总结范文01-08

初中数学教师本年度思想工作总结范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