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经营现状调查

时间:2024-10-03 14:55:40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商行经营现状调查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2016年里,随着供给侧改革和中央“三去一降一补”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L型走向明显,我国银行业在“资产荒”与市场风险加剧中走过了艰难一年。

农商行经营现状调查

  展望2017,中国经济有望继续平稳增长,但在全球化倒退和全球流动性逆转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加大,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仍难言乐观。

  作为支农支小主力军的农商银行,2017年将面临的最大压力和挑战是什么?

  近日《中华合作时报》记者分别对全国120家农商银行(农村信用联社)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样本104份,其中东部地区32家,占比31%;中部地区28家,占比27%;西部地区44家,占比42%。

  调查显示,各机构对于如何压降不良贷款最为关注,盈利能力、利润增速持续下降,各机构表示压力最大,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成为各机构年度最大挑战。

  1

  不良贷款最受关注

  日前,银监会2017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1%、拨备覆盖率175.5%,资产利润率0.99%,资本利润率13.2%,资本充足率13.3%。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15年末的1.67%增长0.14个百分点。

  对此,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共有68家农商银行(农村信用联社)表示,2017年最为关注不良贷款变化,占比达65.38%,其中,东部关注度为50%,中部关注度为45%,西部关注度为73%。

  在此之前,根据多个地方银监局公布的2016年三季度银行业运行数据显示,不良贷款出现了区域性的分化,东部地区呈现出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降”的趋势,而西部地区则是“双升”。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不良贷款现在呈现的其实是早暴露、早企稳、早回落的特征。按照产业受冲击的先后顺序,东南沿海其实是最先感受到经济调整压力的,所以其不良贷款显露得最早,而中西部地区反应得要晚一点。

  “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西部地区的不良贷款还会有上升的压力。不过,随着经济企稳和化解不良政策的实行,情况会逐渐转好。”他认为,目前,中国经济仍处在调整当中,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这一轮调整中压力比较大的一些行业,比如钢铁、煤炭等主要分布在中西部,随着去产能继续推进,其不良贷款短期内还有上升的压力。

  “煤炭去产能山西是大头,山西煤炭去产能晋城是大头”,山西一家农商银行董事长在调查中告诉记者,近年来在供给侧改革和削减落后产能过程中,该市相继关停了一大批煤炭、钢铁等上下游企业,但农商银行如何支持供给侧改革、走出“僵尸企业”困局仍然是一道难题。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在近期发布的《中国商业银行运行研究》预计,2017年国内经济仍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小微企业、产能过剩行业仍将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仍未见底。但考虑到宏观经济依然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且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成果逐渐显现,加之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化债转股、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扩容等不良资产处置渠道的增加,2017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仍将处于可控水平,预计全年不良贷款率将会维持在1.8%-1.9%的水平。

  而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业内专家指出,面对不良贷款增长风险,农商银行应当加快转型发展速度,增强风险识别能力,调整信贷结构,拓展不良资产处置渠道。

  对此,福建省尤溪县联社理事长余道业认为,对于生产经营尚能维系的借款主体,银行除了不能压贷、抽贷外,还要视其不同情况“放水养鱼”,并实行“封闭运行”,严防资金挪作他用;对扭亏无望的借款主体,应想方设法引人战略投资者(合作伙伴)或实施资产整体转让;对受让方或重组主体,银行要在贷款利率、期限上给予适当的倾斜。

  2

  盈利下降压力最大

  据银监会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全年实现净利润2万亿元,同比增长4%。2016年我国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为1.5%左右;交行预计,2017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将小幅提升至2.5%。其中息差收窄、拨备计提依然是影响净利润增长的主要负面因素,分别贡献-6.5%和-2.9%。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共有58家农商银行(农村信用联社)表示,盈利能力下降将成为最大压力,其中东部地区18家,关注度为56%;中部地区16家,关注度为57%;西部地区24家,关注度为55%。

  业内人士认为,2017年,“资产荒”的压力依然存在,农商银行净利润增长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营收能力面临挑战;二是信用成本持续增加。

  在营收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2017年净息差将面临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和负债端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虽然部分农商银行短期内规模扩张仍可稳健增长,一定程度上实现“以量补价”,但这对净利润增速贡献将略有递减,息差收入增长依然乏力;在信用成本方面,部分农商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将持续上升,如果维持拨备覆盖率150%的红线水平,需要计提的拨备也在增加,不断侵蚀银行利润。

  以西部某农信联社样本为例,2016年该县企业信贷需求量大幅下降,个体工商户等小额信贷需求营销困难,具有传统优势的农村信贷业务发展也首次放缓,2016年信贷新增只实现了计划的77%。2014年至2016年,该联社利润增幅分别为80.8%、29.8%、37.8%,净利润增幅分别为94.72%、35.38%、21.61%。对此,该联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利润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利率市场化影响,农信社净息差收窄;二是农信社不良贷款不断凸显,不良拨备计提增加,消耗部分利润。

  交行报告指出,面对持续加大的压力与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应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公司业务转型发展,在零售银行、投资银行、交易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其中打造财富管理特色、发力消费金融创新和重点布局手机银行是三个值得关注的零售银行业务发展趋势。

  3

  竞争加剧成最大挑战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与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入,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不断放宽,各大商业银行加速向县域下沉,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速设立,加之蚂蚁金服等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农村金融市场“组织多样化、竞争交错化”的格局逐渐形成,县域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不断上升。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共有64家农商银行(农村信用联社)表示,2017年最大的挑战来源于竞争加剧,其中东部地区20家,关注度为63%;中部地区20家,关注度为71%;西部地区24家,关注度为55%。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县域金融机构竞争加剧对农商银行主要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存贷款市场竞争加剧,商业银行服务网点的下沉正加速布局、抢夺县域零售金融及消费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则加速蚕食传统银行市场份额,农商银行在县域经济中“一支独大”的地位难以为继,产品同质化、单一化正严重影响农商银行竞争力;二是人才流失加剧,当前部分农商银行新员工需求已接近饱和,加之商业银行更加市场化的薪酬和发展潜力,农商银行在留住现有人才和吸引高端人才方面均具有双重压力。

  以中部某农商银行为例,该行在市场份额已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3名中层干部(支行行长)相继离职。据了解,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同时,农商银行产品创新不足、科技支撑乏力,也成为制约其竞争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农商银行负责人对此最为无奈。

  江西某农商银行董事长坦言,农商银行在技术手段落后、产品迭代能力差、客户需求回应慢等方面不一而足,最关键的是在科技金融方面较为落后,这种强者越强的马太效应未来恐将更加明显。

  西部某农商银行董事长也表示,由于农商银行在科技开发、产品创新上不同程度受制于管理体制和巨额成本投入、人才队伍等因素限制,空有想法而不能及时付诸实施,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客户对物理网点及人工服务的需求下降,电子业务替代率逐年上升,农商行为积极应对,纷纷拓展电子商务平台,但因农商银行的特殊性,不能有机形成整体,各自为阵,同时因高管理念的不同和科技力量的不对称,使众多仓促上线的不成熟商务平台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造成资金大量浪费和成本增加。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银行业的竞争将更高水平、更为激烈。那些缺少特点和差异化,没有强大的公司治理、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没有独特的商业模式、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较好的客户基础和业务基础的银行经营将愈发困难。而农商银行应从自身现有优势出发,抓住存量客户,不断延伸服务广度。

  对此,广东江门融合农商银行董事长陆松开认为,应逐步减少成本高的网点数量,进一步打造社区银行与特色银行,以“特色化+本土化+灵活化+快捷化”应对挑战。

  “农商银行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和金融相互融合的有利时机,借势发力,持续创新转型,做大做优做强。”福建莆田农商银行董事长施云飞认为,要突出“跳出银行办银行”理念,加强与第三方平台、互联网企业、大型商家等合作,弥补在信息科技、大数据应用、营销渠道、业务资质等方面的短板,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全方位、极至体验的线上服务。

  859家农商行发展现状

  (1)新的商行力量已经形成

  随着农信社改制的加速推进,过去五年农商行的法人机构数量增加了10倍,总资产规模占商业银行的比重从2010的3.7%提升到2015年的9.8%,利润规模占比从2010年的4.9%提升到2015年的9.3%,已经成为银行业中可以与城商行比肩的另外一股力量。

  (2)两大阵营分化严重

  在农商行群体内部,目前在规模上已分化成两大阵营,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第一阵营(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农商行的ROE与银行业平均水平趋同,经营管理水平赶超城商行平均水平;第二阵营(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下)虽然有以东莞农商行为代表的回报领先的银行,但大部分为ROE远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的低效银行。

  (3)历史包袱加重生存困境

  由于历史原因,农商行在盈利模式、风控能力、经营管理方面与其他商业银行差距较大。因此,面对经济下行、金融改革及城镇化加速等市场环境变化,农商行较大中型银行和城商行更易受到冲击,普遍面临市场难守、风险难控、效益难增的生存困境。

  (4)转型和创新是突围之路的关键

  基于对区域资源禀赋和最佳实践案例的分析,CVA认为在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下,经营转型和业务创新是未来农商行走出困境、实现逆袭的必由之路。

  农商行的发展现状

  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有859家农商行法人机构,网点总数达到4.5万,资产规模超过15万亿元。从区域布局上看,农商行在大部分省份网点份额高于20%,在全国范围内的网点数量占比远高于城商行,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县域、郊区和城乡结合部。

  在规模和盈利性方面,农商行在商业银行中处于第四梯队。“高ROA、低ROE”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农商行获取资产能力有限的现状。

  过去五年,农商行总资产及税后利润年增速的下降幅度远大于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面对经济下行、金融改革等市场环境变化,农商行被倒逼转型的形势较其他商业银行更为严峻和紧迫。

  而在农商行群体内部,已分化成两大阵营,盈利水平整体上随着规模的增长逐步趋于稳定。处于第一阵营的大型农商行(资产规模>=5,000亿元)的盈利能力已趋于或超过银行业平均水平,而处于第二阵营(资产规模<5,000亿元)的农商行则大部分仍处于低效经营阶段。

  进一步从细化的各项效率和盈利指标来看,尽管农商行在整体上和城商行的经营管理水平相距较大,但是第一阵营的农商行在经营效率、风控水平和盈利能力方面均已接近甚至赶超了城商行平均水平。

  农商行面临的生存困境

  在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农商行普遍面临市场难守、风险难控、效益难增的困境,经营转型和业务创新已势在必行。

  相比其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仍然较为传统、过度倚重利差收入使得农商行在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中容易受到较大冲击。

  在网均和人均经营效率方面,农商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差距较大。由于历史原因,农商行存在大量低效网点,进而拖累人均效率,亟需通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来实现改善。

  过去五年,农商行不良贷款的增幅显著高于其他商业银行机构。相比国有银行等大中型银行,农商行历史包袱重、经营管理落后、风控能力弱的问题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尤为突出。

  领先农商行的转型探索

  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长期扎根农村的农商行的经营环境也已发生相应的改变,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已无法满足经营需要。农商行需根据区域特色调整发展模式,以实现持续发展。

  我们看到,第一阵营的农商行已经纷纷根据所处区域的经济金融特色,调整发展策略,实现了较快速的发展。

  农商行突围思路

  CVA认为,面对当前迅速变化的经营环境,农商行须准确了解所处市场特征和自身运营优劣势,制定恰当的市场战略,提高经营效能和风险控制两项核心能力,才能在逆势中实现突围。

【农商行经营现状调查】相关文章:

最新农商行转正申请书08-28

农商行新任董事长讲话11-27

农商行实习期工作总结09-14

农商行实习期工作总结范文08-22

农商行员工述职报告(通用12篇)09-09

现状调查报告06-10

商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_调研报告09-21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10-13

市场现状调查报告10-17

垃圾分类现状调查报告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