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2-10-31 18:26:13 方案 我要投稿

【精华】实施方案范文合集10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施方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实施方案范文合集10篇

实施方案 篇1

  为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啦啦操试点活动的通知》和重庆市渝教体卫艺《关于大力开展校园足球*啦啦操试点活动的通知》精神,推动我校足球*啦啦操活动的开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足球*啦啦操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足球*啦啦操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啦啦操文化,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啦啦操后备人才,提高我校足球*啦啦操的运动水平。

  二、工作方针

  根据县教委《转发重庆市关于大力开展校园足球*啦啦操试点活动的通知》要求我校作为全县青少年校园足球*啦啦操活动的布局试点中学将先期试点启动校园足球*啦啦操活动.学校将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校园足球*啦啦操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及比赛制度为全县校园足球*啦啦操活动开展予以有力配合。

  三、活动主题:校园足球*啦啦操,我们一起来参与。

  四、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校园足球*啦啦操实施方案工作的领导经校行政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学校校园足球*啦啦操工作小组:

  组长:姚润平(校长)

  副组长:潘大程、彭东海、赵发军、向代培

  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靳州礼

  成员:彭健、陈文集、宋杰、刘富建、王小远、张能刚,全体班主任和其他任艺体课教师

  五、职责分工

  (一)教务处负责参赛运动员的学籍及注册管理;负责校园足球*啦啦操教学活动落实到艺体课堂教学中,开足开满每班每周保证有1节校园足球*啦啦操课.

  (二)教科室负责校园足球*啦啦操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印制,加强我校校园足球*啦啦操师资培训工作,尽可能配置专业教练员,每期开展1-2节校园足球*啦啦操公开示范课.

  (三)体艺组负责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啦啦操活动和比赛;建立常态化的训练机制,定期举办趣味赛、对抗赛等,另外组队参加县上组织的中学生校园足球*啦啦操比赛.

  (四)各班要成立校园足球*啦啦操队伍,选出本班校园足球*啦啦操队伍的队长和训练带头人,做到有组织有纪律地实施训练。 2

  (五)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校园足球*啦啦操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后勤处负责校园足球*啦啦操活动实施的经费筹措和经费管理;负责器材和装备购置。

  六、校园足球*啦啦操组织方案 足球比赛以每学年度第二学期以各年级为主举办班级间小组比赛赛制采取7人制分组循环以增加比赛场次此赛分上、下半时各20分钟要求以两组不同学生上场比赛以利更多学生参与活动,比赛时间于3月开始启动至5月结束. 啦啦操比赛在此期间推进,以激起校园足球*啦啦操运动的高潮。

  七、活动的目标要求

  (一)组织校园足球*啦啦操训练的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强化专业素质.

  (二)校园足球*啦啦操教学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逐渐加大.

  (三)保证学生每周有不少于2小时校园足球*啦啦操活动时间并且全校50%以上的学生参加校园足球*啦啦操活动.

  (四)定期组织班级间的足球比赛.

  (五)学校组织一支能参赛的校园足球*啦啦操队伍,注重训练基本素养,同时培养出一批有特质的足球*啦啦操运动员.

  八、鼓励和奖励政策

  对于在校园校园足球*啦啦操活动中贡献突出的教师、学生、班主任及其它相关人员给予奖励.

  九、本方案于二O一四年十一月十五日起试行其它相关方案及 3

  补充规定将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另行制定并适时下发.

  重庆市奉节县上坝中学

  20xx年11月12日 4

实施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阳光体育为载体,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宗旨,从自身特点出发,大胆探索和实践,锐意进取,深化改革,丰富内涵,着力抓好学校特色建设,突现篮球类精神文化,形成鲜明风格,提升办学品位,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体育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王端成

  组员:各科室主任及体育组全体成员

  三、历史背景与现状分析

  江苏省建湖县第一中学是一所地处苏北县城的重点中学,曾被授予“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及“盐城市篮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今年顺利通过江苏省教育厅三星级学校复审.

  建校来,学校领导班子虽几经变更,但“开展学生体育运动、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育运动素质”的办学理念始终没有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更加重视学校体育工作,重新调整了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各年级部主要领导为组员的学校体育卫生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体育工作的育人功能放在首位,坚持教育先导,突出群众参与,形成自己特色,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与身心健康水平作为工作的终极目标.领导班子一直把体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到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之中,纳入到学校的日常议事日程之中.每学期校领导都要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专题会议,总结体育特色工作,部署体育特色建设规划,研究体育特长生招生培养措施,以保证我校体育特色持续发展,并且年年有改进,次次有提升.

  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是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学校领导能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体育学科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第一中学体育教学五认真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考勤制度”,以及“学生体育课违纪处理办法”等,学校干部定期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使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有章可循.

  学校在经费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首先保证体育特色建设的费用,并逐年加大投入.体育器材、设施配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现拥有400米运动场、健身房、形体训练房,室内有乒乓球台,室外有五片标准篮球场、三片排球场等,学校安排专门的人员管理、维护体育器材设施设备.学校现有场地、器材能够满足教学与训练的需要.

  我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12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1人,高级教师6人、中级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体育先进工作者2人,市优秀教练员2人.近五年来,我校体育教师举行省级公开课1节,市级公开课4节,县级公开课10余节.全组教师认真钻研业务,积极参加业务进修学习.

  新课标实施以来,我校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实施新课标,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体育教学,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大胆进行课程改革,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一中体育教学模式”,我校体育教师还自主研发了《篮球》等校本教材,自编了跑跳操、武术操、彩旗操、搏击操、等多种特色操.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在我校开展的如火如荼.各种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体育游戏都搬上了舞台,严密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乐园.

  我校每年都隆重举办体育节,田径运动会、篮球比赛、健美操比赛等活动,一系列极具特色的体育项目在我校得到了发扬光大,比赛期间特长生单独编组,其特长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各个年级每个学期都根据年级特点开展篮球比赛、健美操比赛、趣味运动会,使我校的特色项目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学校自20xx年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有组织地自主活动,学生会干部、体育委员参与管理,学生的自治、自理的能力得到培养.学校还把活动课作为学校考核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条件,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身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里.

  我校是田径“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市级传统校”.校男篮多次次夺得建湖县中学生篮球赛冠军,并多次派队参加市篮球比赛.

  近三年来,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年年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100%以上,优秀率16%以上.特长生的运动水平和文化学习不断攀升,文明素养不断加强,90%的特长生都进入了高校深造.

  为了让全校教职工能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得到适度的放松,我校开设了教工篮球赛,使教职工锻炼了身体,放松了身心,极大激发了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

  我校始终坚持体育教学服务素质教育,立足校情,加大投入,落实规范,大力推进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组织管理两项改革,以一课一考为龙头,以两操两会三活动为保障,努力奋斗,不断进取,为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四、创建目标与方向

  (一)总体目标:篮球的精髓与学校的精神文化来构筑我校的特色学校.我们将采用分层推进、分步发展的战略,努力实现特色教育的新跨越.

  (二)第一阶段——特色项目创建阶段(20xx——20xx)

  篮球类是融智力、趣味于一体的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篮球运动在我校的普及和提高,营造浓郁的校园田径、篮球文化,我校拟定学校特色项目创建的工作目标.

  具体如下:

  1、依托我校传统资源优势,组建好学校篮球运动队,集中优势力量加强训练.并根据我校实际,以“普及篮球运动”作为我校特色项目,使之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特色之一.

  2、确立教学内容,建立评价体系.

  3、在普及基础上,加强尖子生的训练.

  4、积极组织校内、校际间切磋与交流.

  5、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树立高尚的体育道德和勇敢顽强的良好作风.

  (三)第二阶段——建设学校特色阶段(20xx——20xx)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积极传承与探索“篮球文化”,以开发学生潜能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方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学校特色.具体如下:

  1、拓宽该运动领域,促进篮球类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使其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特色,并使其成为我校的一种广泛的群众性运动,积极打造“篮球类特色传统学校”精品,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和教师.

  2、组织编写篮球类校本教材;成立篮球类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专题研究,向各级学校输送有篮球类特长的专业人材.

  3、将篮球类拓展,形成篮球类运动学校鲜明的办学风格,师生全员参与,学有所长,使之成为我校办学一大亮点,扩大影响,提升素质教育的品位.

  (四)第三阶段——建成特色学校阶段(20xx——20xx)

  积极贯彻课改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体育与文化”特色学校建设活动,形成教育有个性,发展有特长、办学有风格的特色学校.

  具体如下:

  1、拓宽该运动研究领域,整合我校其它工作,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并提升为一种精神文化,使之成为我校的办学个性,逐渐突现一种奋发进取、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学校精神,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育质量.

  2、进一步巩固篮球类普及开展所取得的成果,在活动与竞赛中推向纵深发展,倡导体育精神,同时向其他学科渗透,拓宽研究领域,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3、加强特色建设课题的研究力度,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整体研究的能力与水平,营造良好的体育与文化环境.逐渐使我们的研究指向为具有持续的、恒久的、无所不在影响力的精神文化.

实施方案 篇3

  根据《20xx年度江宁区教育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办法》和陶书记《在全区教育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制定我校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贯彻省教育厅的“五严”政策,全面推动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集中力量检查师德建设、校务公开、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收费行为等领域,找出问题,拿出整改意见,逐条落实,最终达到让人民满意的目的。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z

  副组长: z

  办公室主任: z

  成员: zzz

  联络员: zz

  三、评议内容及办法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重温《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签订《南京市印天高级中学教师廉洁从教承诺书》,实施诺言兑现活动;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开展家长评教活动,开展社会人士评教活动。

  (2)组织教师学习,更新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武装教师;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加强学校行政的学习意识,提高管理能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

  2.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1)认真学习省里的文件,认真对照文件逐条检查,逐条落实,切实处理好规范与创新、减负与增效的辩证关系,让规范教学落到实处。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充实学生的生活。

  3.加强校务公开

  (1)定期召开职代会,审议学校的各项制度。

  (2)公布学校的人事任免细节,让广大教职工有选举权、参与权、知情权;公开、公平选拔年轻有为的教师走向领导岗位。

  (3)公开学校重大的财务来往账目。

  (4)公开招生情况。

  4.规范教育收费

  (1)公开收费标准。

  (2)严格执行收费政策。

  (3)公布收费结果。

  四、评议程序

  (一)制定方案,发动宣传(7月~8月)

  20xx年7月制定好评议方案,召开相关会议发动宣传,学习相关文件,贯彻上级精神,做好思想准备。让广大教职员工认识到位,充分认识到评议的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专人负责,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职责,定出奖惩办法。公开服务承诺,通知服务对象,主动接受服务的检查。

  (二)自查自纠(9月1日~9月30日)

  按照既定计划,召开行政会、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社会人士会议,设立意见箱,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发放问卷,广泛收集师生,及社会人士的意见,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深刻查找原因,找出源头问题,防微杜渐,确保以后保质保量服务师生,服务于社会。

  (三)民主评议和全面整改(10月1日~10月31日)

  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认真反省,检查自己的`工作,学校主要领导向服务对象公开述职,逐条回答评议的重点内容,报告整改进度,整改措施,公开承诺,对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给出期限,给出办法,限期解决;对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要耐心说明,争取服务对象的理解与认同。

  (四)认真总结,制定有效制度,用制度约束,不断提高服务质量。(11月15日前)

  五、实施保障

  1.思想保障。认真学习,明确要求,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评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机构保障。成立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聘请行风监督员5名,配备各部门的精兵强将。

  3.措施保障。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设立校务公示栏、征求意见箱、监督电话和邮箱。

实施方案 篇4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小学生要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接触和了解自然与社会,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积极观察和思考,并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品尝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获得问题探究的初步经验,激发对自然与社会问题探究的兴趣,初步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理倾向。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小学生应当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发展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包括:针对特定情境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并且提出问题;针对所探究问题,形成简单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探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采集基本的信息、数据,运用信息和数据对问题作出简单但合理的解释或回答;用明白的话语与同伴交流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与心得,展示成果。

  3、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

  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既分工又合作;克服依赖心理或骄傲心理,养成认真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热爱集体,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及成果。

  4、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在研究性学习中,耍初步形成尊重客观规律的意识、养成凡事认真思考的习惯,既敢于大胆想象,又能够认真实践、尝试、探究;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放弃探究;能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自我评价;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等。

  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1、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容,主要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研究过程中获得。

  2、在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是随着研究发展的需要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各种经验和体验,这是研究性学习内容的主体,只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感悟获得。以上三个层面的内容通过研究的课题作为内容的载体,通过课题的选择与组织调节学生获得研究方法、能力与态度的提升以及各种体验,课题的选择与组织就成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

  三、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系统与职责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组织实施涉及从学校到学生五个层面。

  1、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文中

  副组长:周智负责全面领导,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为学校开设课程提供保证。

  2、教导处、教研组、少先队大队部。

  以教导处、教研组为主,负责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组织课程的日常运作,开展教师培训,检查课程实施情况,为教师、学生提供科研方法的咨询、指导。大队部与教导处密切配合负责对学生在研究活动中的组织与管理,与社区的联系与协调。

  3、年级组。

  上承学校课程管理职能部门,下接年级组内班主任、学科指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着组织、协调和监控作用。具体落实本年级学生课题研究计划,及时提出阶段的具体要求,规范学生的研究活动。

  4、班主任和指导教师。

  具体负责对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课题指导工作,随时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包括选题、研究方案、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报告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关注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态度和表现,负责与家长沟通联系,通报情况。

  5、学生课题组长。

  负责组织本组的同学参加课题研究活动,安排小组人员分工,真实记录每次活动情况,主持小组活动和组内评价,及时向老师反映出现的问题。

实施方案 篇5

  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针对自己的高效课堂,谈几点小建议:

  一、课堂有激情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课堂上,教师应从“授业”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要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学生,把爱心留给学生,平等对待,真心实意,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以此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用自己真情与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高效课堂中,更应如此,已达到高效的目的.

  二、课堂充满探索

  现代教学理论也认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维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扎根于探索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促进学生发展.如再有理数加法中,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情景

  a.雷庆同学向前走4步,再向前走2步,两次一共向前走了几步?

  b.李新超同学向后走4步,再向后走2步,两次一共向后走了几步?

  c.李帅同学向前走4步,再向后走3步,结果怎样?

  d.张倩同学向后走4步,再向前走3步,结果怎样?

  e.张迪同学向前走4步,再向后走4步,结果怎样?

  f.王璐同学向前走4步后停留在原处,结果怎样?

  j.赵玺同学向后走4步后停留在原处,结果怎样?

  学生活动:对于a、b问题,分别找同学参与活动,演示完后让全班学生齐答得出结论.

  你能把上述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思考,争先恐后地上去表演.学生参与,学习热情特高,是一种成功、满足和快乐.学生学起来十分轻松,其知识也在润物细无声中生长起来了.要是我们的数学教育都是这样,使学生以学习数学为满足和快乐,那该有多好啊.无形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正确评价每一个学生

  课堂上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的创造性火花要及时鼓励,对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做到知、情、意、行综合评价.

  当多数学生在一个个找角时,有个学生一下就发现了两三角形平移后完全重合.对于这样具有“动态思维”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并引导其他学生共同探究,同时给出新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的肯定评价大大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精讲精练,完美结合

  在课堂练习中,开放型习题,可给学生创造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1.实行弹性作业.

  让那些已经学习充分的学生免做作业,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探究自己还不会的知识;而针对部分确实还没有消化新知的学困生,让他们少做一些作业,或者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也有机会体验成功.

  2.灵活引进一些实践作业.亲自尝试,体验成功.

  3.让学生互相批改,利大于弊.

  学生每天一到校就把作业交给组长检查,以保证作业完成.讲评时批改人必须用红笔把正确答案写出来,并签上名字.不负责任者将扣期末总评成绩的学习态度分.讲评后教师再把作业收上来检查完成情况并评分,以及时发现学生的缺漏.之后再退回作业和错题本,做错的题目重新抄正并掌握.互相批改作业和测试题,使用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有更深刻的印象.好学生了解其他学生的缺漏,既可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又可更好地帮助其他同学;后进生在好生的帮助下也不断进步.

  通过高效课堂的尝试,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参与,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能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新颖独特的问题,达到真正的高效课堂.

实施方案 篇6

  一、目的:

  1.规范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午休。

  2.加强监督,让值日老师更好管理自己负责的学生。

  3.便于检查学生午饭纪律,促进文明餐桌有效开展。

  二、调整办法:11:15至12:20,值日老师全程跟进所负责的两个班级(看早读的两个班)的纪律,包括饭前在教室安静看书、催队、排队到饭堂、就餐、饭后等队、整队到睡室。

  三、午饭安排:

  批次年级时间午饭地点第一批一、二年级11:10一楼:一、三、五年级二楼:二、四、六年级第二批三、四年级11:30第三批五、六年级11:50

  四、操作说明:

  1.从15周一开始,每个值日老师负责看管两个班的午饭、午睡纪律。看管时间:11:15至12:20。12:20后由看管睡室的老师负责。

  2.每天的值日老师要在班务日志填写午饭、午睡人数及纪律情况(写在记事栏)并签名。

  3.具体要求:

  (1)食饭铃响,值日老师通知两个班学生在教室走廊集好队、点齐人数、关好门窗,排队到饭堂。

  (2)一、三、五年级从靠近体育馆的门口入饭堂,二、四、六年级从靠近1号睡室的那个门口入饭堂。为避免造成饭堂门口拥堵,各值日老师要注意提醒学生礼让、有秩序进入饭堂。进入饭堂后学生有秩序排队取饭。取饭后到指定的班级位置食饭(班主任定好每个学生的座位)。学生排队取饭时,值日老师到饭堂取饭,之后到所看管的那两个班所在位置,边吃边维持纪律。

  (3)一、三、五年级1至10班在饭堂1楼吃饭;一、五年级的11、12班在饭堂2楼吃饭。二、四、六年级在饭堂2楼吃饭。学生食饭期间要安静、讲卫生、保持餐桌干净。每天,学校行政、值日生进行纪律、卫生评比。凡是违纪和餐桌不干净,除了公布班级也要公布值日老师。(各班级吃饭地点见示意图)

  (4)在饭堂一楼吃饭的学生,饭后要从西门(靠近老师车棚那边的门口)走出去洗饭盒;在饭堂二楼吃饭的学生,饭后要从二楼靠近大榕树那边的楼梯口下楼。(班主任要教育学生上下楼梯要注意安全)

  (5)第1批食饭的学生在11:30就要离开饭堂,洗完饭盒后到饭后等队位置集队,值日老师要在11:40前整理队伍带入睡室。第2批食饭的学生要在11:50就要离开饭堂,洗完饭盒后到饭后等队位置集队,值日老师要在12:00前整理队伍带入睡室。第3批食饭的学生要在12:10就要离开饭堂,洗完饭盒后到饭后等队位置集队,值日老师要在12:20前整理队伍带入睡室。

  (6)饭后等队位置安排见示意图。一、三、五年级在1号睡室至饭堂之间及车棚一带位置集队。二、四、六年级在大榕树下及饭堂东面一带位置集队。

  (7)值日老师要严格履行值日职责,饭前,值日老师要提醒学生上厕所。饭后需要上厕所就要到睡室。

  (8)午睡后,值日老师要将学生带回教室,并在班务日志上登记午睡情况并签名。

  (9)如果值日当天下雨,学校启动应急预案,所有值日老师就要按照应急预案操作办法进行值日

实施方案 篇7

各县市区科技局、市直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贯彻落实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等的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科技局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政办发[XX]30号),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示范与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出我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发挥科技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示范和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的总体要求,以“科技富民、惠民”为核心,以现代农业、生态产业、乡村社区化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实施特色农业科技示范等工程为突破口,从村、乡镇、县市区三个层次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新农村的科技典型。

  二、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末,重点培育3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15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3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市区;使示范(试点)区域内科技进步贡献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民收入增长率等有较大幅度提高,科技型涉农工业有较大发展,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社区建设与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较大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努力成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

  三、基本原则

  (一)突出区域优势特色。围绕大蒜圆葱、肉蛋鸭、奶肉牛、瓜菜等十大特色产业,以“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或“一县一业”为重要内容,推进优势主导产品和特色企业向示范(试点)区域集中,建立企业研发机构,聚集高新技术,培育特色优势名牌产品,形成产业群(链)。

  (二)坚持技术综合示范。发挥科技在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等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提升创新与科技服务能力,形成多种科技活动整体推动示范(试点)的格局。

  (三)政产学研金民结合。加强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的政策性引导。优化农村科技创新环境,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到示范(试点)一线创新创业。明确示范(试点)的技术依托单位,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利用市场机制、产学研结合,为示范(试点)服务。利用农业科技贷款,吸纳民间资本,推动示范(试点)工作。

  (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培育“科技能人”,带着农民干。立足农民实际需求,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农民协作程度,激发农民对科技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强农民使用技术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农民享受科技带来的富民、惠民成果。

  四、重点任务和示范内容

  (一)重点任务

  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重点推进七项任务。

  1、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强化产业基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科技为载体,实施以“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或“一县一业一特色”为重要内容的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工程,建设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政产学研金民”结合,有针对性地引进、转化先进适用技术成果,促进专业化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业开发综合效益。

  2、强化技术集成应用,引导现代农村社区发展。围绕农村社区化目标与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饮用水安全和污水处理、农林生态和农民生活环境整治、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建材和建筑、低成本卫生设备和药物特别是中医药、低成本文化设施和民俗文化保全、社区规划建设和村镇优化布局、社区和村镇动态监测和功能提升等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发展设施相对优良、环境相对优美的现代农村社区。

  3、开展重大应用技术研究,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围绕农村、农业发展中的重大应用技术问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示范(试点)单位联合进行科技攻关,解决良种、良法、加工、农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建材、节能型建筑、循环生产、农业节本技术、健康种养殖技术、土地修复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重大应用技术问题,获得一批实用技术,进行技术推广。组织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建设市级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基地,推广粮食丰产技术及操作规程,辐射面积100万亩。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信息平台、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及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构建科技知识进村入户的实时服务信息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技、政策和市场等信息服务,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展数字化乡镇科技示范(试点),加强农村社区信息化技术、社会事业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进农民生活信息化。优化信息服务质量,丰富信息服务内容,提高基层科技管理部门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5、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星火培训基地(学校)和各类职业学校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对示范(试点)单位开展农业科技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面向农村的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种养能手、经营能人、技术“二传手”等“科技能人”,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和影响,使周围的农民掌握一些实用技术,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6、构建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坚持多元化方向,结合实际,引导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等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示范推广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博览交易会等新型科技服务模式,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制度化的技术支持渠道,建设咨询服务专家队伍,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形成农村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

  7、大力发展涉农工业。以工业反哺农业,工业拉动农业为目标,鼓励非农企业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培育大宗农产品用户企业,进而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增加农民就业。在涉农企业中建立省级研发中心,培育成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示范内容

  示范村(试点)、示范乡镇(试点)、示范县市区(试点)分别重点实施以下内容。

  1、科技示范村(试点)。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进“科技入户”;加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进“信息入户”;加强科技咨询指导和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推进“服务入户”。发展“一村一品”,促进特色产品或产业上水平、上规模,培育科技型企业。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条件的地方,集成相关技术,发展村级社区。

  2、科技示范乡镇(试点)。加强技术引进和扩散,发展“一乡(镇)一业”,引导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扩大;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一乡(镇)一基地”,开展绿色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进农村生产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一乡(镇)一服务站”,培育农村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模式或平台,开展适合农民需要的科技与信息服务;依托现有资源,发展“一乡(镇)一课堂”,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通过技术的集成支持,发展生活功能较好的乡镇中心社区。

  3、科技示范县市区(试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和服务信息化,形成示范样板;加强技术转化和创新,培育一个以上主导产业,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布局的优化和规模的扩大,引导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建成市级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县);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不断增强科技管理部门的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民转移就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展产业基础较好、综合功能较完善的中心城镇社区,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镇和乡村的协调发展。

  五、申报条件与组织管理

  (一)申报条件

  申报示范村(试点)、示范乡镇(试点)、示范县市区(试点),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围绕本地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需求,提出了明确的科技发展目标、发展优先顺序、实施步骤和保障条件。

  2.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较高,围绕当地资源的加工利用确定了明确的主导产业。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代表性和发展基础,发展经验在其所代表的类型内具有推广意义。

  3.科技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科技工作特色明显,科技环境优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以上。

  4.农民科技意识较强,科学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原则上要具有“科技能人”或科技型企业带头人。

  5.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和政策措施有保障,出台了贯彻落实政办发[XX]114号、政办发〔XX〕30号文件的政策性文件,围绕本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技术依托单位,形成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直接领导、科技主管部门具体协调和推动的工作机制。

  6.制定了示范(试点)具体实施方案,并配备开展示范(试点)所必须的经费和相应的促进措施,明确了技术依托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有相当技术创新实力的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等,多学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依托单位优先),方案切实可行,管理和运行机制规范。

  7.示范(试点)要首先列入本地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范围;示范县市区(试点)的选择要与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情况、科技型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特派员、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区、星火技术密集区等结合考虑。

  8.严格落实中央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和政策,特别是中央有关土地和环保的要求。

  同时申报示范村(试点)、示范乡镇(试点)、示范县市区(试点),还应当具备以下指标条件:

  1、示范县市区(试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县级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以上,县域gdp达到100亿元以上,县域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同级经济总量的20%以上。

  2、示范乡镇(试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乡镇gdp达到5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同级经济总量的50%以上。

  3、示范村(试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村级经济总量的80%以上。

  (二)组织管理

  1、申报单位

  示范(试点)的建设单位分别为村民委员会、乡镇或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单位必须具有明确的技术依托,并编制示范(试点)实施方案、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和技术依托单位合作方案。申报单位为县市区人民政府。

  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区域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对各建设单位提交的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填写审核意见,择优推荐申报市级示范(试点)。

  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的材料进行论证,符合条件的认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乡镇或县市区(试点)”,并择优推荐上报省科技厅。对已列入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区、星火技术密集区或科技特派员试点单位等优先考虑。

  2、支持方式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将以项目为载体,各地根据实施方案选择新农村建设技术示范项目,项目实施期限原则为2-3年,项目承担单位应以技术依托单位和示范(试点)相关单位联合为主。市科技局拿出专项资金,将视组织实施和投入情况,择优支持。

  3、实施的评估和验收

  1)市科技局对我市的示范(试点)进行宏观指导、动态评估和监督,并统一部署验收。

  2)各县市区科技局负责本区域示范(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具体管理,落实配套支持经费,对示范(试点)进行年度评价,编制年度执行情况报告,确保示范(试点)目标的完成。

  3)年度评价和动态评估的重点是任务落实、组织管理和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情况。市科技局将每年公布评价或评估情况。评价或评估结果将作为确定相关涉农科技计划对有关市下一年度支持力度的重要依据。

  六、保障措施

  1、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科技局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政办发[XX]30号),将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高水平的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规划及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七大科技支撑工程。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以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技术农业和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为重点,实现示范(试点)的突破,构筑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

  2、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涉农部门以及农业科技园区、涉农大企业制定促进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的政策措施。鼓励非农企业进入涉农工业领域,增加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为示范(试点)工作注入活力。

  3、设立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专项,围绕发展特色产业,突出科技支撑作用,开展示范(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农业科技贷款,为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市科技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向新农村建设倾斜,优先支持示范(试点)工作。开展示范工作的各县市区、乡镇及村要提供充足的匹配经费,保障任务完成。

  4、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开展县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村试点,设立专项,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涉农资金支持。

  5、要及时总结示范(试点)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站(页)、标牌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推介和推广。对在示范(试点)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实施方案 篇8

  霞光中心小学,建于1977年,学校总占地面积50亩,校舍建筑面积4273㎡,绿化面积2200㎡。学校现有教师19人,10个教学班,附设幼儿班三个,在校学生297人。我校自20xx年以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先后合并邻近村各小学、教学点创建为农村寄宿制小学,服务于邻近14个村的适龄学生和幼儿, 至20xx年秋学期,学校已有寄宿生163人,上灶学生143人,15名教师在校食宿。寄宿留守学生多,学校的住宿、就餐条件日益紧张,为缓解学校食宿压力,大面积改善师生生活条件,根据市、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灶具配备工程要求,学校计划于20xx年完成灶房改圹建、灶具配置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灶具配置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资金、人员、设施设备及各方面的协调运转工作。

  组长:闫重信

  组员:柴在浩侯宽民车驰明

  闫重信:全面负责学校标准化师生灶建设维修改造工作。

  柴在浩:具体负责学校初中标准化师生灶建设维修改造工作。

  侯宽民:负责维修改造的质量监督工作。

  车驰明:负责维修改造资金管理工作

  二、学校总务工作以灶具配置工作为中心重新调整,确保人员、设施设备到位,工作顺利开展。

  同时制定师生灶工作规章制度,力争设备的高效使用。

  三、具体工作:

  充分利用现有房屋投资3万元,对学校师生灶进行改、扩建,对操作间进行装修,安装吊顶,加贴地面、墙面瓷砖,使两灶卫生条件有明显改善。架设供水设备、电路,并架设取暖设备,使资源配置符合卫生条件。

  四、灶具管理要求

  1、食堂的各种设备、设施必须符合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要求,确保达标。

  2、餐具、灶具和盛放直接入口的食品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灶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

  3、定期检查,餐具感官检查要求达到光、洁、涩、干,洗净度合格率达到80%以上。

  4、灶具管理责任到人,用后洗净,定位放好,排列整齐,自觉修补,干净卫生。

  5、炊具要标有明显的生熟标记,并严格按要求使用。

实施方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核心,以提高我校全体师生普通话和汉字规范化的意识和水平为目的,扎实做好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努力提高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水平,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目标要求

  做好校园普通话推广工作;做好汉字规范化推广工作;抓好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抓好我校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争创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管理网络。

  建立管理有效、机构健全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机构网络是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保证,为此,我校特建立各级管理网络,全面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1.成立以副校长石明红为组长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2.学校语言文字推普员教科室主任杨主军根据上级要求及学校工作部署全面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开展、落实,妥善处理校园语言文字应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3.语文教研组组长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负责落实教师队伍语言文字的培训及检查。

  4.各班语文教师和班级推普员负责班级全体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培训与检查。

  (二)制度严格规范,工作有条不紊

  1.健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学校每学期召开校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语言文字工作,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加以实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考核,制定对校园用语用字进行监督监测以及督促整改的制度。

  2.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管理常规。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教学用语用字规范纳入学校管理常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话,在板书、批改作业、备课中使用规范字,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用语用字规范化;将普通话和规范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职务晋级、业务学习、教学基本功训练,评优评先等的基本内容和条件,并积极落实,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实行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一般教师达到二级乙等,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纳入学生管理要求,要求学生“在必要场合自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并检查落实,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语文综合能力等纳入各类学生评优评先活动的基本条件。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1.校园内大力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校园内教学楼、办公室及其它公共场所设固定宣传牌、固定宣传栏;在校园广播、班级黑板上进行专题宣传;在各班级开展“推普”手抄报评比活动,增强规范意识。

  2.渗透到德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教职工会议、教研组会议上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及相关文件的宣传和学习;在学校的集体广播上及班会课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上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扩大推普活动范围和宣传力度,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从而使语言文字工作向更大范围的发展。

  3.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和培训,根据不同年级段制定相应的符合学生实际的语言文字能力培训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常规化。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将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渗透进各科教学。鼓励各学科教师通力合作,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积极探讨,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教科室定时对教育教学资料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检查,包含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资料的检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各类公开课竞赛,并在听课、上课、评课、教学反思等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四)以活动促师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

  1.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精神,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认真筹划,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精心组织一年一次的“推普周活动”;

  2.积极开展语言规范化的“啄木鸟行动”,各班同学互查普通话用语和作业用字规范化,并检查校园内的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等凡有文字的地方是否用字规范,还要求每位学生担任小小推普员,向自己的父母推广普通话,让推普活动走入家庭、走进社会。

实施方案 篇10

  一、人员组成

  二、听课对象

  全体在职在岗教师。

  三、实施办法

  1、本学期第7周周一至周五为推门听课时间,于每天上午第二节为听课时间;

  2、课前不提前通知授课教师,由教导处根据学校课表确定具体时间地点,并组织好相关听课教师参加推门听课活动;

  3、授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听课,也不得为听课随意调换内容,改变教学进度。

  4、听课教师听课不得迟到或早退,不得做任何与当时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

  5、听完课后应对授课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记录等教学常规资料进行检查,并就听课及检查的情况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及时分析教学中的亮点及改进意见;

  6、学校鼓励全体教师自主进行推门听课,任何教师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得拒绝任何听课活动。

  四、资料要求

  1、听课教师的听课记录上要注明“推门听课”字样,听课完毕后上交教导处查评;

  2、听课教师应结合教案检查情况对执教教师的上课表现进行量分,此评分结果将作为授课教师本期教学常规考核中上课得分的重要依据;

  3、教研组长要记录好本组的推门听课活动记载表,期末结束时,要对本期推门听课情况进行总结。

  五 、教学设计

  1、科学、合理、体现新课标精神。

  有一项不合要求

  有两项不合要求

  ①不备课上课;

  ②教学过程与备课吻合率在50%以下;

  ③课前没有一项准备;

  ④出现严重知识性错误。

  课前准备

  2、教具、学具、电教设施、作业本发放均到位。

  教学

  过程

  3、重点突出,难点得到很好突破,学生学习兴趣、能力均得到较好发展,教学民主、开放,教师(或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4、教学过程与备课的吻合率在70%以上。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年会的实施方案11-16

分级诊疗实施方案10-03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10-07

培训实施方案范文10-07

绩效工资实施方案12-05

培训计划实施方案12-06

实施方案(精选15篇)07-21

劳动实施方案范文04-19

远程研修的实施方案12-16

校本研修实施方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