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4-03-24 15:28:34 方案 我要投稿

(优选)人才培养方案10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才培养方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选)人才培养方案10篇

人才培养方案 篇1

  深入研究中职学校测绘工程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当代测绘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测绘人才为目标,因此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教学导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全面促进中职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一、人才培养计划的特点

  1.以二级学科教育为基础,强调宽口径

  无论是什么教育都离不开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是一切专业类教育的基础。学生先学习了通识教育对一些学科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后,接下来进行一些专业类的技术学习才不会觉得天马行空。在测绘工程这个专业中也是如此,学生要经过通识教育的学习,有了良好的基础之后再进行工学的学习。中职学校测绘工程教学将专业教育放在后面,有利于学生学习测绘课程,扩大学生关于测绘的知识面。

  2.免百校一面,突出本校测绘专业特色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测绘工程专业。如果每一个学校都按照教育标准进行测绘教学,那么会导致所有测绘人员都掌握相同的技能,就不存在竞争,测绘会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不会继续发展,这对整个测绘行业是不利的。所以,学校应该在一些传统的测绘工程基础上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品牌,突出本校测绘专业特色,提高学校在测绘专业教学中的综合能力。

  3.重视学生个体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工作在测绘现场一线,使用先进的测绘仪器,面对各种各样的工程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工程实践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学校要不断培养新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相关技能。测量学从模拟测图到解析测图,再到今天的'数字化测图技术,是社会需要和一代科学家不断创新探索的结果。方兴未艾的数字地球,其实质是以测绘高新科技3S集成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只有不断创新,测绘学科才能发展和进步。

  二、测绘人才培养计划的探索与思考

  1.更新实验设备,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所有行业都在不断发展。测绘行业作为一个传统的行业,其发展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测绘行业的发展,测绘设备在不断更新,同时产生了一些新的测绘方法。但是,一些学校对在测绘行业中已经随处可见的一些测绘设备处于空白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新式的测绘设备,导致学生毕业后不会使用一些新式设备。为了保证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校应引进新式设备,将其引入测绘教学中。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面对着大量的知识需要学习,所以一些学校对课程的设置不相同,各有侧重。一些学校出现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时间设置方面的问题,这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学校应该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内容,避免设置一些不必要的课程,减少课时的浪费。学校要引入一些现代化教学的放法,提高教学效果,解决课时分配不均的问题。

  3.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行业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需要人才。如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离不开基础知识,人们有了牢固的基础才可以有接下来的发展。其次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学生要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描绘出来。再次需要学生有创新意识,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最后,教师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注意课程设置在学科内、学科外的拓展。如果课程设计能力培养需要相关内容,学校必须要有相对应的培养目标与措施,这能够保障实践实习的质量。在学生实践实习中,学校要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创新考核方法,增加课程考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4.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教育

  测绘科学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需要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才能够保持行业活力。因此在中职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借助新的教学技术,保障教学质量,应该积极开展测绘基础教学,设置相关课程,如数字测图、遥感地理测绘新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通过增加这些新课程,学生掌握先进的测绘技术,满足国家对测绘工程人才的新要求。

  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中职学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培养问题。测绘工程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为了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以及专业发展需求,学校以及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严格依据方案开展教学活动,保障教学活动的科学与严谨,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国家测绘事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史先领.工程测量专业实践教学[J].中外企业家,20xx

  [2]王田磊,马华宇.工程测量专业如何有效开展校企合作[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xx

人才培养方案 篇2

各学院:

  我校留学生学历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为了进一步做好留学生学历教育工作,现就留学生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教学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学院参照执行。

  一、培养方案

  1、我校留学生学历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应按照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20xx] 9号令(见附件,以下简称第9号令)的要求执行。

  2、留学生来我校接受的是学历教育,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要求后将颁发江苏师范大学的学历和学位证书,为了既体现国际教育特点又保证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在不违背第9号令要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与我校开设的'相应专业的培养方案相同,总学分应在140学分以上。

  3、根据第9号令第五章“教学管理”第二十三条“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安排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并结合外国留学生的心理和文化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外国留学生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要求,可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对必修和选修课程做适当调整。

  4、根据第9号令第五章“教学管理”第二十四条“汉语和中国概况应当作为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政治理论应当作为学习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类专业的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其他专业的外国留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的要求,对非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类专业留学生,可将政治理论课程改为中国历史、汉语语言、中国概况、中国人文类课程等。

  二、教学管理

  1、外国学历教育留学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内容、获得规定的学分和学分绩点才可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

  2、根据专业,留学生的教学管理纳入到相应学院、专业管理。统一编入专业班级、统一编号,与中国学生享有同等学习权利和义务。

  3。 根据第9号令要求,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专业学院根据外国学历生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对留学生的课程学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考核。为了便于后续工作,各学院要为留学生建立教学档案,教学档案由各学院整理、存放。各学院要在学期末将留学生每学期的学习成绩、考勤、综合表现等报送国际学院教务办公室备案。

  三、要求

  请各学院在3月30日下班前,将修订好的培养方案纸本文件

  和电子文档交国际学院教务办公室。

  联系人:国际学院教务办公室樊老师;联系电话:3329

  附件:

  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20xx] 9号令。doc

  教务处、国际学院

  二零xx年三月二十七日

人才培养方案 篇3

  公司“十一五”期间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终身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通过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防范经营风险、应对复杂局面的经营人才队伍;一支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坚持并实践公司发展战略、执行力强的管理人才队伍;一支理论扎实、作风严谨、具有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能力的技术人才队伍;一支爱岗敬业、技能精湛、勇于实践、一专多能、作风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

  1、员工素质提升计划。到20xx年底,公司系统员工队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比例达到25%,人才密度达到0.80。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20xx公司人才培养方案、50%和55%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各类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岗位适应性明显增强。

  2、“1551”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公司培养选拔100名优秀经营人才、500名优秀管理人才、500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000名优技能人才。

  3、创新型高精尖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在支撑电网建设与发展、提高电网运行控制水平和推进电网技术升级等重点技术领域,重点培养2-3名后备院士人才,培养300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新增国家级专家150人,公司系统进入国家级人才库的专家力争达到300人以上,形成以院士和知名专家为核心的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4、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引进和培养公司紧缺专家人才的力度,5年内引进和培养500名金融、保险、法律和财务等高级专业人才,满足公司业务拓展的需求。

  5、特高压电网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根据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的要求,加强特高压科技人才的'培养,5年内滚动培养20xx名能够承担特高压电网技术研究、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维护和管理等专业人才。

  6、西部电力企业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从西北五省和西藏公司选拔40名有培养前途的青年管理和技术人才,进行针对性的集中强化培训,并对口派遣到东部发达电力企业实践锻炼。加大对西藏公司人才帮扶力度,每年选派10名优秀技术和技能人才进藏担任培训师,开展对口培训,为西藏公司培养技术和技能人才。

  7、学习型班组建设计划。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为载体,积极培育国家电网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8、农电工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加大农电工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电工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开展对所有农电所长的轮训工作。到20xx年底,农电工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人才培养方案 篇4

  一、培养目标

  本项目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良好的国际沟通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深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国内外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运行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与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面向工程实际的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能力;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8.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9.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以及具有流利的口语。

人才培养方案 篇5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网络工程应用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然而目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大量用人单位也招不到符合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显然,与社会、企业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的培养模式严重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脱离了高校服务社会经济的初衷,而应用型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这个目标的首要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环节的主导作用,教师队伍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建设一支应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已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之一。

  一、教师企业培训的必要性

  地方高校能否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就在于能否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否真正培养出受地方欢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的调整和培训,是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如果不对大部分承担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进行整体的有计划的培训改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质量将很难保证。[1][2]

  (一)教师师资现状的自我需求

  1.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不协调。网络工程专业是最近几年才开设的,都是依附原来的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存在年龄、学历、职称不协调的情况。少数高职称的教师年龄偏大,大部分教师是中青年教师,却往往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同时,随着技术不断更新,很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因为面对前途的压力和高校转型发展,反而激发了教师再学习、再培训的积极性。

  2.专业教师来源仍然是高校。这种高校到高校的人才引进模式,形式单一,缺乏企业实践能力,导致大部分专业教师出现有理论、没实践,能说课、没应用的窘况。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有效进行校企合作,企业实践能力再培训迫在眉睫。3“.双师”型素质教师严重不足。“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其他相关专业职业技术资格,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的高校职称+网络工程师等型的教学人员,同时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双师”素质型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需要向“双师”型教师转型。

  (二)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需求

  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致力于向教学研究型或研究型大学目标靠拢,大力倡导科研创新,费大力气申报国家级课题,与211或者985高校定位趋同,希望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而学校本身又具备这样的条件。然而,这种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不能有针对性地服务地方经济,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严重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目前,地方高校的发展存在这样或者那样难以克服的矛盾,加上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使得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不仅是院校发展的现实选择,而且也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高校实现服务社会经济升级发展的良机。

  (三)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从目前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技术人才荒的现象,折射出学生就业以及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巨大差距。社会缺的是应用型人才,对于网络工程专业来说,企业需要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网络管理与维护,系统集成、网络规划设计与部署,网络编程与应用开发等应用能力,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高校虽然培养了大批的网络工程毕业生,却难以提供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无法满足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急迫需求。面对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高校必须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工程人才,这就注定需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

  二、培训提升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2.1响应我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号召和以我院专业发展、网络工程人才培养为契机,学院派我们赴长沙蓝狐网络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网络技术培训,通过听课、实践和做项目等形式,对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以及实践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同时在个人业务、专业知识等方面有了提升,获益匪浅。在公司学习得到了老师的热情指导和帮助,我们也悉心地向他们学习。我们每天的课程分为两个阶段,上午学习网络理论知识,下午随即实践,消化课堂上的理论,并加以运用,同时通过实践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2.2一个月下来,我们培训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单臂路由和三层交换、STP组网调测、HSRP组网调测、广域网MSTP模拟调测、OSPF单区、OSPF多区域组网调测、OSPF区域间分流、ACL组网调测等知识模块。每天听着老师的讲解和分析,除了理解和记忆熟悉的内容外,更多的是发现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也许在我们自己教学中的教材没有涉及,或者只有简短的介绍,但在企业岗前培训中就非常重要,是缺一不可的知识模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路由聚合知识,在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第5版的第136页,仅仅是简单的介绍,学生学习和理解都比较抽象,更不知道怎么应用,但在实际项目中路由器的配置里,要结合地址规划,合理利用路由汇总,能有效减少路由表项,大大提高路由效率。

  2.3例如路由172.16.1.0/24,172.16.2.0/24,172.16.13.0/24,172.16.4.0/24,172.16.5.0/24,汇总后结果为:172.16.0.0/21。仿真实验能加深书本上知识的理解。通过培训和学习,再一次重温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不能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也不能只有实践,而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既要重视理论,又要重视实践。这也是蓝狐教学特点。通过对网络互联技术的培训学习,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水平,加深了对网络技术的理解,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并拓展了新知识,开阔了新的视野,同时,也提高了其他的素养。例如,在做项目时,组员在内部进行讨论、分析、设计的时候,感受到了工程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明白只有团队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才能攻克复杂项目。通过培训学习,培养了团队协作的精神,提升了与人相处的技巧等能力,尤其是培养了在做网络工程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一)立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实施合适的人才培养定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网络编程与应用开发,网络规划设计、施工、集成,网络管理等基本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领域的.高级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二)构建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建设[3]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的重点。课程体系建设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突出地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的水平。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需要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进行整体研究,按照“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思路,调查分析,确定其专业人才所从事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然后按能力要素开设相应的课程单元,构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的科学合理的课程群。学生通过课程体系的学习,充分掌握专业理论,为职业能力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向应用型教师转型发展

  目前,高校网络工程的本科教育主要偏重于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的传授,缺乏项目案例的实践操作的教育培养。高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脱节,培养的毕业生网络技术陈旧落后,又无相关的实践技能和经验,无法满足事企业的岗位需求。因此,近来许多地方高校积极响应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但却遇到了师资队伍的瓶颈,缺乏相应的应用型教师。在继续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回归到教师专业应用技能上,强化专业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校企合作“请进来,送出去”,也就是从合作企业中把技术骨干聘请为兼职教师,本校教师到企业接受实践培训,改变过去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全面向应用型教师转型发展。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项目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问题。[4]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可按照“基本技能、初步综合技能、高级综合技能、创新技能”的梯度模式进行设计,采取课内实训、实验设计、课外兴趣自主学习小组、大学生创新平台、毕业设计、课外专业实习和开放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进行训练。整合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按照课程实践相关的实验,形成共享实验资源,如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和网络互联技术实验室可以资源共享,因为两个实验室的实验项目与硬件环境非常相似。加强大学生创新平台和兴趣小组有机融合建设,提供开放性、研究性、创新性综合实验,培养学生实际项目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有目标的学习,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监控自我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的过程。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当中,还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采用翻转式教学,推荐新的理念、新的平台,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操作通过这些平台课内、课外自主学习。例如构建MOOCs[5],学生预先观看基于翻转式教学的网络化视频,先课外自主学习或通过讨论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再由教师主导开展关键问题的研讨,安排相应的课程实践。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需要以MOOC课程理念梳理或以视频化方式组织知识点,充实网上资源,师生互动,做好实践指导设计,强化学生体验。依附网络平台建立跟踪,帮助消化与吸收知识点。通过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消化吸收理论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实践能力。

  四、结语

  通过走出去,参与企业实践培训,教师学到了更多知识,提升了自我价值,在今后教学工作中,为提高教学质量,一如既往地积极参加课程进修、实践进修,不断完善和丰富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让我们将培训的收获贯彻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贯彻到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去,贯彻到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中去,为促进我校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增砖添瓦。

人才培养方案 篇6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晋中,服务地方,面向山西,辐射全国,培养具备较高的专业设计水平、文化艺术修养和工作实践能力,能在专业设计部门和科研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规格要求

  (一)知识要求

  1、具备扎实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PhotoShop、AtuCAD、3Dmax等软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新的媒体设计程序以及获取信息和文献检索能力;;

  3、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以提高设计的创意想象能力;掌握相应的英语水平,具有交流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

  4、了解设计发展轨迹,掌握系统地设计史论知识;掌握艺术设计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

  5、掌握地方特色和传统造型艺术资源与特点的知识。

  (二)素质要求

  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

  2.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素养、文学艺术素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

  3.具备扎实的环境设计的专业基本功,具有时代性的创新素质;

  4.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职业素质和管理素质。

  (三)能力要求

  1.具备运用艺术设计的相关理论指导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创作能力;

  2.熟练掌握各种设计软件,具备运用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3.不仅要具备很强的创意能力,还应具备较好的创意解说能力、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很好的社会沟通能力;

  三、主要课程

  造型基础、构成基础、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概论、艺术设计相关软件、展示与陈设、建筑设计史、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体工程学、设计制图、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装饰工程预决算等。

  四、学制、学分、学位授予类型

  学制:四年

  学分:196学分

  学位授予类型:艺术学学士

人才培养方案 篇7

  一、培养目标

  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格物致知”的办院理念和“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思路和“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全面,个性特长明显,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进一步发展潜力的`新型小学教师。同时,本专业也为学生在相关教育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要求

  本专业定格在高等师范教育,定位于综合素质教育,定向于服务基础教育,既要对学生实行全面发展的综合培养,又要实现学生学有专长的定向发展。通过四年学习,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必须达到大学本科的水准,不仅能够创造性地从事现代小学教育相关学科的教学,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全面系统地掌握一至二门小学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一至二门小学相关学科的教学;

  4、掌握较为宽广的自然科学、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全面、综合的知识结构;

  5、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创造性地从事现代小学教育相关学科的教学;

  6、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7、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具备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意识与能力。

  三、学制、毕业学分和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可控制在3-6年。

  毕业学分:170学分。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核心课程

  教育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各学科课程教学论、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学、教育统计学、汉语基础、微积分初步、英语精读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现场观摩与课堂观察、班级管理、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与学校规划顶岗实习、学科微格教学训练、社区服务与研究性学习、行业调查与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等。

人才培养方案 篇8

  为提高临床卫生技术水平,努力造就一批医学创新团队,提升我院医学科技总体水平,加强我院临床医疗、科研和管理的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并不断提高我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现对我院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规划:

  一、 医院人才资源现状。

  现有在职职工1323人。其中高级职称281人,中级职称466人,博士12人,硕士290人。在国家、省、市学会担任委员以上职务的30多人,&&&&&等一批中青年专家在省、市学会担任主要学术带头人,10余人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二、 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各项人才政策,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我院年轻骨干人才的作用。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培养与引进并重,稳定队伍,提高素质,改善结构,优化环境。培养和造就一支与我院医疗卫生需求相适应,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二)工作目标:①扩大人才队伍结构的预期目标:五年内全院临床医师人员本科学历占 %,硕士研究生学历占 %。五年内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 人。②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预期目标:人才在各学科间分布更趋合理。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更趋合理。③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预期目标:

  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使人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更大提高。使高层次人才与学科带头人的竞争力达到更高水平。

  三、 战略人才培养计划

  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由“雏鹰计划”、“飞鹰计划”、“精鹰计划”和

  “雄鹰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医院战略人才库。

  “雏鹰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飞鹰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医院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普通职工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精鹰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医院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中层干部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医院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为更高一级的岗位储备人才。

  “雄鹰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现有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领军人物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医院今后的战略布局作好准备。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医院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医院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医院为应对未来发展变化而储备的一些可替代医院某些中、高级岗位的具有培养潜质的人才。

  四、 加强教育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队伍。

  (一)加强学历教育:坚持院校培养的主渠道,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中青年医护人员到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通过广泛的学习与学术交流,获得更多的骨科卫生前沿新信息、新技术、新思路。

  (二)深入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积极支持医疗、护理、医技专业人员参加各种在职培训的学习,有计划分期选派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建设继续医学教育考核制度和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健全和完善继续医学教育证书制度和学分登记制度。

  (三)切实抓好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规范化培训:①继续做好年轻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一是要强化基础理论的培训,主要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的课程设置。二是采取院外培训和院内轮转相结合的办法,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三是要重视基本知识的培训,重点了解和掌握医院的各项医疗制度、基本医疗流程。②继续加强医技科室人才的培养。加强理论学习,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能,积极开展新技术,同时提高本专业的检查、检验水平,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③重视和加强护理人员的培养。护理人员的培养突出“三基”和操作训练,强化无菌操作和与医生的配合意识,同时及时掌握护理工作的新方法,把基础护理、临床护理、生活护理提高一个新水平,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和生活条件。

  五、 坚持重点专科为龙头,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

  (一)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合作与往来,搭建人才培养的广

  阔平台。通过技术交流、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带动我院各专科的发展。针对性引进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聘请合作医院教授为重点专科的专家,带领、指导和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讲学和技术指导。

  (二)加速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培养。各科室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培养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加强后备人才的实践锻炼,有计划地选送他们到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培训和进修,积极鼓励和支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三)通过政策倾斜,完善高层次人才奖励机制。对引进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给予科研课题及配套经费、落实保障性住房、家属及子女工作上学等问题。建立人才培养基金,每年从收入中拨 %用于人才培养工作。

  六、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一)按照“培养、引进、聘用”三个环节,实施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努力营造有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卫生人才队伍。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结合医院发展实际,通过两到三年时间,在打造一批重点、优势、特色专科的同时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二)建立规章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方针。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签订人才合作框架协议及医疗合作项目,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院指导,定期选拔院内年轻骨干赴合作单位进修学习,鼓励职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提高全院各类人员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

  (三)以高端人才引进为重点,形成引进人才带动本地人才、本地人才争做高端人才的氛围。按照高标准培养人才、高层次引进人才、高效能使用人才的标准。积极引进高能力人才。

  (四)以优势项目为载体,形成优势项目带动人才引进培养,人才引进培养与项目发展齐头并进的态势。积极选拔后备人才,以在职攻读高学位、到国内外顶尖医院进修等形式重点培养,形成合理的人才梯次配备结构,促进科室实力进一步提升;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学科建设项目,以项目为平台,引进培养科研型人才、高层次人才及紧缺的专业人才。迅速建立起一支优秀创新人才的科研团队,引领带动医疗工作的快速发展,形成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七、 加强附属医院建设,不断提高临床科研、教学队伍水平。

  借助高校成熟的教学经验和强大的科研实力,提高医院的层次,促进医院从以医疗为主体向医、教、研同步发展的教学型医院转变,以河南大学为依托,实现跨地区、跨部门教学、科研和医疗资源的优化组合,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医疗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及提高医护人员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医院拥有更大的市场竞争人才、技术优势从而大幅提高医院科研教学质量。

  八、 加强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保持医院科学发展。

  多管齐下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尝试建立医院管理人才培训基地,邀请管理专家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到国内

人才培养方案 篇9

  为加通信学院社团服务部干事的工作能力,提高干事考核活动、管理社团的能力,制定以下计划

  一.培养目的:

  通过培养使干事具备较强交际能力、领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写作功底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学生,同时,使干事具有提出问题并能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合理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的能力,以及熟悉本部门的主要工作。

  二.具体计划:

  1.培养干事的工作能力。为了让干事在锻炼同时做好工作,把所有干事根据特长分成2组,分别为外务组,内务组。

  外务组负责辅助协会策划活动,以助手身份深入到整个社团内部工作,负责协助社团的活动,总结社团服务部的活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内务组负责财务管理工作,写新闻稿,制定值班表,部门内的人文关怀(生日贺卡等),以及每学期的资料整理,制作评分表,并且仍需参加各社团的考核活动。

  外务组及内务组成员应定期调换职位,以保证干事得到充分锻炼。

  2.培养干事的活动能力。

  所有的干事轮流参加社团考核活动,了解活动的各个基本元素

  社团服务部会安排每位干事至少一次完整参加社团活动,包括策划,组织,行动,反馈。

  社团服务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本部门活动,要求所有干事参加。

  3.干事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多给干事创造互相倾诉,互相交流的机会,并定期安排演讲活动,让干事站在讲台,锻炼口才。同时,也会在开会时候突然给他们话题,让他们面向大家,能够面不改色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4.对于干事写作能力的.培养,先教干事怎样写策划和总结(发给干事一些策划书和总结),让他们有东西可以模仿,逐渐找到自己写作的感觉。并且加入到社团活动中,参加社团策划,完成实践。同时,所有的干事应当轮流写新闻稿。

  5.增强干事的团结合作精神,首先有定期的例会,提供交流的时间,让干事交流感情,其次适当的人文关怀,过生日时送贺卡等。

人才培养方案 篇10

  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一、核心课程

  护理技术:主要内容是护士素质与角色、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相关理论、护理程序、护理安全与防护、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及生活支持护理技能、生命体征的观察与维护技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技能、诊疗技能。使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职业自豪感;获得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健康评估:内容包括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以及其他检查等。使学生获得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为学习各临床课程和开展社区医疗保健工作奠定必需的基础。

  内科护理:介绍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有关检查、诊断要点、防治原则等知识;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并进行评价;学习内科常见急救方法、临床操作、心肺监护、机械通气等临床技能。通过讲课、实习,使学生不但掌握内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与临床操作技能,而且会将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贯穿到护理实践中,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整体护理。

  外科护理:主要内容是外科学总论、手术的基本知识、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外科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麻醉病人的护理、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损伤病人的护理、外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及外科护理操作方法训练。使学生运用上述有关知识,以护理程序的方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帮助病人康复。正确运用外科护理操作并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

  妇产科护理:主要内容是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围生期母儿的护理、异常妊娠孕妇的护理,以及妇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计划生育等以及妇产科护理操作方法训练。使学生根据妇女生理特点运用已学的妇产科知识和护理程序对孕产妇及妇产科病人、新生儿进行整体护理;并具备开展妇女保健、计划生育的能力。

  儿科护理:主要内容是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儿科护理操作方法训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护理技能,能对儿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帮助个体、家庭、社区小儿获得最大程序的身心健康。

  急救护理与重症监护:主要内容是院外急救护理、急诊设置与管理、重症监护的工作范围和任务、重症监护的护理技术、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救护,以及常用急救护理技术和重症监护技术的基本知识。

  二、主要实践环节

  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训、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临床实习等。

  1.实验实训:第1~4学期,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实验实训,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

  2.教学见习:第4学期,临床医院教学见习2周。

  3.临床实习:第5、6学期,综合医院进行为期40周的临床实习。

  就业面向

  就业面向:面向各级医院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等工作。

  其他

  毕业后可参加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取得护士资格证书。

  社会人才需求

  通过对国内护理专业职业技术领域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临床一线对护理人才的学历层次需求量排序分别是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中专和博士研究生,结合临床一线护理人才学历结构情况,可见未来护理专业技术领域对护理人员专科学历需求最大,尤其是中部地区对专科学历需求最大,其次是本科和中专。调查结果还表明高职护理专业具有较高的就业率,护理专业就业率达90%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主要分布在各级各类临床护理岗位、少数在社会举办的卫生健康相关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护理岗位上。

  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预防、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老龄人口的增加、以及妇女儿童的特殊健康服务,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手段迅速运用于医学领域,现代诊疗技术越来越现代化、综合化、自动化、智能化,护理工作也由单纯的护理技术操作发展到运用多种高科技手段直接为病人独立解决健康问题,科技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1993年以来,我国护理教育一直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低于世界护理教育的普遍水平。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护士均为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培养。全国120万护士中有本科学历的不足1%。我省专科以上毕业生数量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河南省20xx年对48家三级综合医院和11家专科医院进行“十大指标”运行数据统计显示,全省三甲医院床位与临床一线护士比低于0.6。这种状况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极不适应、不协调、不同步,严重制约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增设护理专业,调整护理教育结构,提高培养层次,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十分必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护士由单纯协助医生做治疗、按医嘱发药、打针等简单、重复性的技术操作和生活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服务。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已使护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工作在医疗和恢复病人身心健康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然而,以中专毕业生为主体的护理队伍,在中专教育阶段,由于受年龄、知识、学历的限制,基本上没有接受社会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等人文与行为科学知识,所以在素质上难以达到对病人进行整体化护理的要求。开设护理专科教育,开展高等护理教育,满足医学模式转变、整体化护理对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群众医疗保健和医学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立志献身护理事业成为众多考生的迫切要求;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地市级以上医院急需高层次的护理人才;广大护理人员也渴望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具有提高自身素质的求知热情。高等护理教育落后,与社会需求不适应成为制约我省护理事业发展的瓶颈。开展高等护理专科教育,满足医疗单位对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同时也给护理人员提供很好的发展空间。

【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人才培养方案01-14

人才培养方案01-15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03-08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03-16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01-06

人才培养方案范文04-10

[优秀]人才培养方案01-26

人才培养方案(合集)02-14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04-24

人才培养策划方案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