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精选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篇1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英语专业决定将语音、国际贸易函电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要立足于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
2.协调发展原则:要把素质教育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知识、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以人为本原则:要强化学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辐射示范原则: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校整体战略目标,结合学校现有条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成两门校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并力争创建达到国家级标准的精品课程。
三、建设内容
1.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着力培养思想品质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精心打造工作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应达到30%以上。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做到规划完整,措施合理,效果明显。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类课程“双师型”教师应达到70%以上。搞好校企合作,引进行业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逐步达到符合课程性质与教学实施要求的比例。加强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的操作能力与指导能力。注重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使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能够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市级或市级以上成果。
2.强化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
以应用性职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在贯彻执行相关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标准。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其中的专业课程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3.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逐步适当地采取有明确针对性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现代教学手段的合理有效调度,在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合理而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加强课程基本建设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教案库、课件库、习题库、试题库、实验指导书、资料库等课程基本资源。创建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精品课程专门网站与教学资源库,突出精品课程的开放性与示范性。种类教学文件、教学资料、文献目录以及教学录像等要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校内共享,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功能与带动作用。
5.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要与精品教材建设有机结合。精品课程应选用国家优秀教材或省级优秀教材,进一步加强符合我校教学实际、反映我校学科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设,推动开发由文字教材、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案例汇编、习题库、试题库、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立体化教材。学校鼓励并支持精品课程主讲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
6.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精品课程建设要遵从职业教育规律,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尽量结合企业在生产和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开设综合性、实用性和探究性实验或实践,开展研究型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小型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继续加强情景教室和开放实训中心建设,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并且做到设备完好率与实验实训开出率高。学校与行业企业要大力开展合作,共同搞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做到布点合理,功能明确,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积极鼓励、指导学生考取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努力提高证书的获取率;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扩大参与面,提高获奖率。
7.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业考核模式
精品课程要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为目标,积极开展考试内容改革,不断改革考试、考查的传统模式,探索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切合学生学习实际,既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发挥考核的反馈功能,又有利于通过考核,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的新办法、新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业绩,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8.以研促教,进一步推进教科研工作
精品课程建设须使教育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边科研、边建设,以建设拉动科研,以科研促进建设。获准立项的课程,在建设期间,应有校级以上科研课题或项目成果,力争获得市级以上成果。
四、立项办法
1.立项的准备
各教学部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要求,认真制定相关专业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对现有的文化类课和专业类课程,逐门对照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条件等方面着手,充分论证,精心选择,从而确定精品课程备选课程。
选择准备申报立项的课程时,一般应考虑如下内容:
(1)课程在专业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2)相关课程师资队伍现状。包括现有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特长等;课程建设负责人情况;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
(3)课程建设的现状。包括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是否完备及完善程度;选用或自编主要教材及辅助教材情况;实验、实训等实践性课程开设情况;课程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改革情况,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考核与评价方式的改革等。
(4)课程建设的目标与预期成果。
(5)课程所需教学条件现状及改善构想。
(6)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实施步骤。
2.立项程序
(1)申报:英语专业填写《语音精品课程建设申报表》、《国际贸易函电精品课程建设申报表》
(2)评审: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的精品课进行评审。
(3)立项:对通过专家评审的申报项目,学校与项目负责人签订《精品课程建设协议书》,正式立项。
五、课程管理
1.实行课程负责人制
精品课程建设以课程为管理对象,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精品课程建设的各方面工作。
课程负责人一般应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及三年以上担任本课程主讲的教学经历,且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师德高尚的教师担任。
课程负责人应对课程建设工作有明晰的构想,根据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的要求,拟订《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书》及《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并负责组织建立课程建设小组,领导建设方案的实施,接受评估检查与验收。
课程负责人要组织小组成员全程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工作。如教学内容的研究;学生需求的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的研究;相关政策的动态研究;其它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研究等,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
2.突出建设过程的管理
精品课程建设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学校于每学年结束前组织中期评估检查,如果建设项目出现进度迟缓、发生重大教学事故、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限期整改、减少建设经费、或撤销建设资格等处理措施。
3.实行项目评估验收与项目复评制度
精品课程项目建设结束后,学校组织专家根据《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进行评估验收,项目小组应提供下列材料:
(1)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2)精品课程建设自查报告及相关资料包。
(3)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科研成果。
(4)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录像。
(5)精品课程建设经费具体使用情况报告。
(6)能够反映精品课程建设的其它材料。
六、建设经费预算
设立精品课程建设专项经费,经费主要用于下列事项:
(1)教学大纲的修订,各种文字、声像教材的编写、出版、印刷,试题库建设。
(2)课程建设方面调研活动的差旅费。
(3)小型教具、模型、挂图、教学资料、课程软件购置与开发所需费用。
(4)项目验收和鉴定所需费用。
(5)主办或参加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改革研讨会、教学经验交流会的会务费用。
(6)精品课程建设期间的部分劳务费用。
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篇2
为推动我校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将慕课(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实现曲阜、日照两校区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制定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推进全校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相结合评价的三大教学转变。
(二)引进由名校专家学者讲授的在线课程10门左右,计划用5年时间自主建设30门左右我校教师授课的在线课程。
二、建设办法
(一)校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引进,以专项方式进行。
(二)校内在线课程建设,以立项课程建设项目的方式进行。按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分批次开展。
(三)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由教师个人自主申报,教学单位审查推荐,学校审批后每门课程拨经费1万元资助建设。立项的课程作为课程建设项目,其性质与精品课程相同。
(四)校内在线课程视为教师职务之作。授课教师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术规范,讲授内容等适合网上公开使用。视频课程的所有权归属建设课程的教师,课程的非商业性使用权归属学校。
(五)教务处组建教学视频录制团队,负责立项课程的授课视频录制及后期剪辑制作等工作。
三、建设内容
(一)课程网站:立项课程需在我校网络课程平台上建设课程网站,提供授课视频以及各种文字形式的教学资源,并建设网上授课所需的所有资源,能够开展在线学习、作业、考试、答疑和讨论等。
(二)授课视频:在线开放课程或18学时(1学分),或36学时(2学分),前者提供教师本人授课的至少6个视频,后者提供至少12个视频,每个视频的时长为25分钟左右。授课视频与以往精品课程授课录像有别,不采用随堂录制方式,而是针对网络修课学生授课。要求使用普通话授课,语言精练,教态端庄自然。授课内容须具备基础性、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等特征。视频短小精悍,趣味性强,能吸引学生观看学习。
(三)图文资料:立项课程需在网站上发布教学大纲、授课课件、参考资料、思考练习题等学习课程所需的.图文资料。教学大纲应明确教学目标、难点重点、课程进度及课程考核方法等。
四、课程管理
(一)在线课程管理及运行由教务处负责。引进和我校教师建设的在线课程,均在选课时向学生开放,供学生选修学习。
(二)我校教师建设的在线课程,需在获批的学期内完成全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并在学期末向学生开放选课,成为下一学期开设运行的课程。
(三)课程运行期间,授课教师应及时发布课程信息,适时更新教学资源,开设聊天室,在线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答复学生的在线提问,应不超过三个工作日。
(四)18学时的课程应至少有两次在线作业,36学时的课程至少应
有三次在线作业,同时进行在线期中,期末考试,并按照平时占20%、期中20%、期末60%的比例,形成期末总成绩。期末考试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学生到指定的计算机房做题答卷。
(五)我校教师建设的在线课程,由学生进行网上评教。连续两个学期网上评教成绩未达到A级者,取消其在线开放课程资格。
(六)工作量和课时酬金计算,执行《曲阜师范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及酬金划拨办法》和《曲阜师范大学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
五、学生修读
(一)学生一次修读在线课程不得超过两门,修读伊始应认真研读教学目标、学习要求等,为修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学生按照要求学习在线课程的教学内容,独立完成在线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并积极参与在线课程讨论。平台会根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度形成量化数据计入课程成绩。
(三)教师通过课程平台监控学生在线学习状况,并及时取消学习不认真学生的修读资格。
(四)授课教师按规定的比例计算出学生的期末总成绩,考核成绩合格的学生,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篇3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基本标志。为加强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市教委关于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我校优质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优质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1、优质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示范性课程。
2、优质课程建设的立项由学校统一组织,原则上按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类别、对专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及自身的特色来选择。
3、优质课程建设分为立项资助项目和立项无资助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再从优质课程中选择优秀者推荐申报市级精品课程。近三年,全校在每个建设期,选择10门左右课程作为立项资助的重点建设课程,立项无资助的重点建设课程数量可适当放宽。
二、优质课程建设的立项条件
1、在教材建设、实训条件、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等方面基础较好,在校内有良好的影响,能起到示范作用的课程。
2、具有两名以上校内任课教师,课程负责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课程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3、课程负责人教学效果良好,在近一年课程教学检查与评教中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
三、优质课程的建设目标
1、师资队伍在职称、年龄、专兼职等方面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并形成梯队;课程建设组成员在课程建设期内有相应的教研、科研成果。
2、有高水平的教学大纲、教材、完备的教学辅助资料(课程介绍、主讲教师介绍,学习指导等)。
3、有高水平教案(讲稿)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含素材库、试题库、试卷库等。除试卷库外,各项建设内容要挂在学校教学平台上。
4、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适应性,能反映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最新发展动态。
5、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体现“以能力为基础,以应用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6、提倡用计算机管理试题库组成试卷,并针对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形成比较稳定、成熟的、形式多样的与课程特点相适应的考试形式。覆盖面较大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理论部分的考核应积极采用教考分离的考试形式。
7、有实践环节的、或以实训为主的优质课程必须相应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建设好实验室或实训室、实习基地,配备好相应的师资与技术人员队伍。
四、优质课程建设的管理
1、优质课程建设的申报和审批
(1)申报申报工作由各教学单位组织,教师个人申请并填写《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立项申报表》,学院评审、签署意见后交教务处。优质课程立项每一年申报一次。具体申报时间由教务处确定。
(2)审批审批工作由教务处组织,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委员会审定。本着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每一年审批10门左右课程为学校重点建设资助的优质课程,并确定若干门立项无资助课程。
优质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
(1)对已审定的重点建设优质课程实行学院系部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二级负责制。
(2)优质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主要由学院系部负责,教务处对优质课程建设的进展实行目标管理,并以学期为单位进行阶段性检查。课程负责人在每学期末要做出书面总结,在放假前两周交教务处。
(3)在优质课程建设阶段检查和评估中,对工作突出、成果显著的课程将予以奖励,对组织工作不力、建设工作起色不大的课程,学院系部必须及时整改以确保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对建设迟缓、无明显起色的课程将中止建设工作,停止经费投入,并暂停该课程下一批优质课程立项资格。
(4)教务处将定期组织优质课程建设的成果交流,以促进全校的课程建设。
2、优质课程建设的经费管理
(1)学校将建立优质课程建设基金。
(2)校级优质课程建设经费申报由教务处受理。
(3)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每门重点建设课程学院系部与学校按1:1资助,总建设经费10000元。
(4)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重点建设课程必需的资料费、少量急需的教学器材设备购置费(小额)、调研费、教学研究及学术活动费、编制试题库和习题集所需经费,以及必要的印刷费等,不能用于购置奖品、礼品、非教学用品,不能作奖金或酬金。所有经费开支须经课程建设负责人验收同意,主管院长签字后,方可报销。
(5)各学院系部应在每学期末的书面总结中对经费使用情况做出汇报,并随时接受教务、财务部门的检查。对课程建设基金有滥用或浪费现象的,要追查责任;对在资金使用期限内课程建设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完成者,由课程负责人申报延期,延期后仍不能完成者,将停止资助,并追回剩余基金。
3、优质课程的验收
(1)优质课程的建设以一年为周期,建设期满,由课程建设负责人填写《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建设结项审批表》,学院系部完成初审,达到建设标准的,报请学校进行终审。教务处组织进行评审和验收。
(2)评审过程分为答辩审查、网上教学资源评审、教学效果评价、校内公示四个阶段。公示期内如无异议,经主管校长批准后以学校正式文件形式公布评审结果,授予“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称号,享受相应待遇,并优先推荐申报市级精品课。
(3)优质课程每两年接受一次复评,依据优质课程的建设目标,重点考察优质课程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复评仍能达标者,继续保持“优质课程”称号;复评不能达标者,取消“优质课程”称号。
(4)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为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等人身权,其他权利由学校享有和行使。
(5)经验收,对尚未达到标准的重点建设课程,将责成相关学院系部分析原因,做出计划,限期(一般为三个月)达标。若到期仍不能达标,则取消“重点建设优质课程”的资格,并在相关学院系部考核中扣分。
(6)立项无资助项目中建设成效显著的,也可申请参加“优质课程”评审,通过学校评审和验收,也可授予“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称号,并由学校和相关院系部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作为奖励。
五、政策支持与工作量认定
1、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及校级优质课程在教师岗位聘任时按相应级别的科研项目对待。
2、获得一门市级精品课程命名的,奖励课程建设组5000元;获得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命名的,奖励课程建设组10000元。
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篇4
一、背景
新的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的发展,以及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多年来坚持“科研兴校”与“特色办学”相结合,依据国家课程实施计划和学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走绿色办学之路”的办学宗旨,结合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二、目标
总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坚持创建“科研兴校”与“特色办校”相结合,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灵魂,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
具体目标:
1、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努力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
2、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主动发展是学校课程的目标之一。我们计划通过开设丰富而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为每个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培养。
3、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载体
基于学校的区域优势与自身实际,突出文化特色,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专业潜能。
三、校本课程设置内容
详见附件:
四、校本课程实施流程
(1)选课
教务处在学期开学前两周,公布每个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方案及相关任课教师,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选课志愿表。为了便于统筹安排,允许每位学生选报两个课程项目,分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教务处对学生的志愿表进行统计汇总。规定凡校本课程选修学生人数不足30人的暂不开设。
(2)排课
校本课程应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样统筹兼顾排课,纳入总课表。一般每周一课时,一学期按18周安排,开学初下发到每个班级及同学。并公布授课教师、学习教室等。
(3)上课
教师及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地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按照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进行教学。并建立教学授课班,确定班主任,正常教学班级集的管理。任课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履行该课程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
(4)考核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规定每位学生在高中三年中,都要在每一类校本课程中至少选修一个模块。每个校本课程模块教学结束后,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并向教务处提交课程实施总结(包含:课程介绍、选课学生名单、周上课情况调查表、测试与考核成绩,学生所得学分等)。
五、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教务处、教研室、政教处、总务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师代表
并邀请一些市,县的专家顾问加以指导。
六、学分认定原则-----重过程,轻结果。
1.达到一定的修习时间(学生签到,老师点名)
2.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任课老师确定)
3.写好学习小结、体会或有一定的成果或考查考核合格
七、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
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一般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和相关专家人士等人员构成。课程审议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审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
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篇5
为推动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我校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促进优质院校建设、教育资源共享,鼓励教师探索和实践基于网络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我们决定建设软件工程与Rose建模在线开放课程。
一、课程建设目标
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完成建设后,将能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个性化学习。针对不同层次的的学生和课程要求,能够利用在线开发课程平台,辅助教学实施,灵活教学内容,使得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和尝试翻转课堂教学。
(1)建设课程开放平台,达到软件工程与Rose建模课程及其相关课程辅助教学的目标;
(2)不断更新软件工程与Rose建模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科学合理;
(3)不断完善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考核方案、课程题库等;
(4)建立课程开放网站与主讲教师互动平台,实现网络辅导与教学。
二、课程建设内容
本课程建设涵盖课程标准、覆盖课程所有知识点和软件工程与Rose建模课程技能,包含教学单元设计、教案、课件、教学实施、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环节。
(1)课程介绍:指定包含课程内容、授课计划、涉及领域、适应岗位等详细的课程介绍。
(2)课程标准:优化包括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课程进度计划、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指导、考核与评价、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3)教案:制作包含课程描述、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前探究、学习要点教学资源、引入任务、布置任务、授课内容、实施任务、任务评价、板书、课后作业等的word文档教案。
(4)课件:制作和优化包含课程所有任务与知识点的教学课件。
(5)任务单:设计与制作每个任务对应的任务单,任务单中包含课堂任务和课后拓展任务。
(6)试题库:建设每个项目对应的'项目题库(理论题库和技能题库)。
三、课程建设措施
3.1建设措施
本课程建设已经在2017年度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立项,而且学院正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这两个行动计划,学院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在线开发课程建设。因此学院在课程建设、人员配备、政策支持、经费投入等方法都有很好的保障。
3.2进度安排
3.2.1准备阶段:2017年5月—2016年7月
(1)研究内容: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完成课题论证,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做好项目开题工作;
(2)具体措施: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在线开放课程的构建思路;研讨课题的可行性,准备开题。
(3)预期研究成果:形成开题报告一份。
3.2.2实施阶段一:(2017年8月---2018年2月)
(1)研究内容:按计划开展研究,致力于课程中所有教学材料的制定,并把所有的教学材料上传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在线开放课程。
(2)具体措施:制定软件工程与Rose建模课程标准、考核方案、课件、教学视频、试题库、实训任务集等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上传至超星在线开放平台,建设《软件工程与Rose建模》在线开放课程。
(3)预期研究成果:软件工程与Rose建》课程标准、考核方案、课件、教学视频、试题库、实训任务集等教学资源各1份;软件工程与Rose建模在线开放课程一门;中期报告1份。
3.2.3实施阶段二(2018年3月—2018年8月)
(1)研究内容:按计划开展研究,致力于课程中所有教学材料的完善,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建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在教学中摸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具体措施:完善软件工程与Rose建模课程标准、考核方案、课件、教学视频、试题库、实训任务集等教学资源;修改上传的教学资源至超星在线开放平台,建设《软件工程与Rose建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3)预期研究成果:完善的软件工程与Rose建模课程标准、考核方案、课件、教学视频、试题库、实训任务集等教学资源各1份;《软件工程与Rose建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门。
3.2.4总结阶段:2018年8月—2019年4月
(1)研究内容:进行课题的全面总结(包括项目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效果方面)系统整理,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提炼深化研究经验,公开发表论文。
(2)具体措施:补充和完善相应课程的资料;对比总结,归纳要点,总结材料,申请验收。
(3)预期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1份;论文3篇。
四、完成课程建设的保障條件
(1)前提: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生源稳定,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得以进行的关键;
(2)经费:学院支付相应数额的资金作为课程建设专项资金;
(3)人员:课程组成员有来自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4)校内外实验条件:学院有十二个新配置的计算机实验室,共有600台电脑以及配置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保证教学、校内实训;我院在哈尔滨软件园、大庆软件园、大连软件园等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5)学院对科研工作大力支持,学生积极配合,是研究能持续进行的坚强后盾。
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篇6
一、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
我院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差异性很大,这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理论知识薄弱,office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基本技能不高,距离计算机应用教学目标差距较大,因此教学任务很繁重。
二、课程建设的实施
2.1改革学期课程设置,制定课程新标准
在综合考虑了课程学习目标、学生现状以及设备资源等问题后,对120课时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安排为:44+64+12课时,分别在三个学期进行。明确了教学目标:把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对学生的应知要求;把office软件操作、网页制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技能作为对学生的应会要求。
2.2围绕任务组织教学,完善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确定了学什么,接下来的教学方案设计则是解决怎么学、如何教的问题。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该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小的实体案例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设计教学任务时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有些任务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模仿学习,重在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有些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检查指导,重在熟练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些任务是开放性的创新任务,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全程都在机房进行教学,实现了更加充分的实践教学,边讲边练、边学边做,有利于实现双向互动。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利用广播功能,教师把授课内容与操作步骤实时传送到每台学生电脑的屏幕上,清晰直观,学生一目了然;教师利用监控功能,则可以观察到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利用录屏软件将实例的整个操作过程完整清晰的录制下来,使学生在自己操练时可以重复观看;利用文件传输和作业提交等功能,极大的方便了师生交互,提高了教学效果。针对部分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差的问题,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学校专门安排班,使那些零基础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以便他们跟上课堂教学水平。在第二学期组织学生参与全校性的技能比武,如平面设计、动画设计,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更加灵活的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里的这些操作软件。在第三学期,除了正常的12学时的课程外,为了不影响其他课程的排课,老师们牺牲课后时间,留下来为学生开放机房安排课后辅导,每班每周有一次课外上机时间,在参加市统考前每班能有4次课外上机练习,每次2小时。这些措施对课程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保障与促进作用。
2.3设计与开发教学资源
2.3.1选取教材
依据课程标准及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纲,选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指导》,同时补充自编的上机习题集一本。
2.3.2制作课件
通过多年的授课实践,通过集体备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案、课件,所有课件均由题目、素材、样张、操作视频组成。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考试环境,在平时上课时,将《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案例转成电子版教案,让学生一边看电子教案,一边做实验操作。
2.3.3开发试题库与学生练习软件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不仅有操作部分还有理论部分,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论题的知识,我们开发了web版的理论题考试系统和单机版的试题库,让学生能够随时练习和自测。
2.4建立相对公平的考核机制
2.4.1严抓平时成绩,合理组合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由出勤、纪律分与练习、测试分组成,每次上课老师都需要点名,每次课结束都需要学生提交当天的作业计入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中还有一部分的惩罚和奖励机制。学生学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40%)、期中考试(10%)和期末考试(50%)成绩三部分组成,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在45分以下的,总评直接定为不及格。
2.4.2坚持教考分离、交叉阅卷的考核模式
统一出卷:由任课老师轮流出每年的期末试卷,每年由4-5位老师组成一个出卷小组,每位老师出同类型的试题12份,然后由组长将试卷再重新编排。这样能够确保12份试卷在难度上相对统一。规范考场:每个机房作为考场时,安排25-30人一个考场,以确保学生之间相互隔离,考前30分钟监考人员到场做好考前准备:开机、发放本场考试试卷、控制学生机。
考场中都安排一名担任该门课的'老师在场参加监考,以便回答学生合理问题、解决试卷错误或电脑故障。考试结束要做好相应记录并备份数据,整理上传学生考试数据,最后清理每台电脑上的本场考试的数据,为下场考试做准备。交叉阅卷:每位任课老师在考试结束以后都将按照规定拿到非自己班级的学生数据,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阅卷,并将成绩交给任课老师,由任课老师完成最后的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录入并打印,再完成试卷分析表,对自己班级的学生做出一个整体评价。这些试卷分析和成绩统计信息会公布给所有任课老师和相关班级的班主任,通过这些信息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在后续课程里加以强化训练。
三、总结
在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中,运用了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深化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考核评价方案,编写配套的教案、学习资料、试题库,编制多媒体课件,在这个过程中,教风与学风相互促进,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保证了学生在上海市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在2016年度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全市49所)合格率排名第一,以下是近几年我院与全市高校的数据比较: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老师在课程上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也离不开学院领导的支持、教务部门的协作、各班辅导员的配合。社会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技术技能的要求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必然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设,必须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
【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范文(精选8篇)09-03
学校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精选8篇)07-29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04-14
道路建设实施方案03-31
班级建设实施方案03-08
家风建设实施方案07-04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03-07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04-14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范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