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总结

时间:2024-03-25 13:34:06 会议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总结(精选7篇)

  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坚强走过的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实则来之不易,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份工作总结。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工作总结该怎么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总结(精选7篇)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总结 篇1

  昨天,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第三次联席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孙贤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孙贤龙对前一阶段我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他要求,各成员单位思想认识要再深化,自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关键环节要再拧紧,坚决打赢这场硬仗;主体责任要再落实,确保打击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孙贤龙强调,要努力实现“发案率明显下降、破案和生效判决率明显上升、追赃挽损效果明显加大”的目标。一要加大打击力度,建立健全快侦快破快审工作机制,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进一步建强建好反欺诈中心,提高打合成战、打整体战的能力。二要狠抓源头治理,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的空间,一方面围绕可能产生的电信诈骗行为和后果的具体环节,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防诈骗提醒机制,另一方面抓紧建立完善部门间的工作通报机制,推动各自为战向整体作战转变,形成源头治理的.合力。三要强化宣传引导,注重以案说法,扩大反诈骗成果,切实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

  会上,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委宣传部、建设银行嘉兴分行、中国移动嘉兴分公司等单位作了发言。

  今年1至9月,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案件4655起,同比上升48.3%;抓获犯罪嫌疑人1103人,同比上升213.3%;捣毁窝点58个,摧毁团伙67个,止付追赃涉案资金4000余万元。市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自今年3月18日正式运行以来,共接到群众咨询1791起,报警2199起,查询电话号码7217个,拦截1643个,封停105个;冻结止付银行卡1397张,金额达3593万元。入驻中心的运营商积极发挥行业优势,主动研究反制技术,通过平台预警、中心介入,已成功劝阻被骗群众377人,直接减少损失600余万元。入驻的银行在主动分析资金去向,支撑打击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反欺诈中心还与其他非入驻银行建立了点对点联系机制,实现快速处置。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总结 篇2

  1月21日下午,我市在市公安局召开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局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局际联席会议22个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强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严重影响了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群众的安全感信任度。各级领导和成员单位要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各项打击治理工作的落地落实,坚决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发展蔓延的势头。要坚决打好侦查破案的“攻坚战”、源头监管的.“整治战”、宣传教育的“防范战”和成员单位的“整体战”,不断取得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新成效。

  据了解,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主要包括电信诈骗、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基站”、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手机恶意程序、无线屏蔽器、“黑广播”等。为进一步加强打击治理此类违法犯罪力度,形成部门工作合力,按照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和省厅际联席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我市于去年12月建立了由22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总结 篇3

  1月13日上午,市政府召开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部署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俊锋讲话,市政协副主席、市公安局局长韩渭云主持会议。

  陈俊锋指出,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蔓延速度快、欺诈性强、专业程度高,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各县市区、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认识打击此类违法犯罪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整合力量,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决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发展蔓延的势头。

  陈俊锋强调,要坚持打防并举,开展集中打击行动,强化源头监管能力,加大宣传提示力度,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市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打击治理的强大合力,确保全市社会大局稳定。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总结 篇4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6月份对我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态势,我镇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及工作部署会,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韩丽为政委,镇长龙彬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高尤纪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机关工作人员、各村(居)支书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xx镇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制定并下发了《xx镇镇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把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与扫黑除恶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全镇“年终目标考核”考评内容将治理成效作为评选的重要依据。对反电诈宣传不到位、工作不重视、措施未落实、案件高发的村(居)、相关单位,实行全镇通报,并在“年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推荐中不予提名。

  (二)经费保障,加大宣传力度。

  我镇党委、政府逐年加大对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一是各村把经费纳入预算,特别是对省道沿线村组加大投入。我镇拨出专项资金1万元,用于制作户外广告牌、制作宣传横幅、购买宣传品及印发各类宣传材料,深入各村(居)各部门进行宣传,提高老年人、残疾人、特殊病人、学生及财会人员等重点群体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晓率,推动了宣传工作有效开展。二是各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结合平安建设“两率”入户走访宣传,把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当作一项重要宣传内容。截至今年6月,全镇共投入3万余元,移动、联通制作反电诈短信提示5000余条,制作宣传展板2个,宣传横幅32条,印制发放各类宣传彩页10000余份。

  (三)多措并举,加大打击力度。

  一是全面清查排查本地涉诈窝点。由派出所牵头,联合市场监管所等单位对辖区内商住两用楼、宾馆等重点区域开展“扫楼行动”,及时发现打击以合法公司身份掩护的.“贷款、代办信用卡”、“投资理财”、“代办工商注册”、“股票推荐”以及社交工具“引流”、“吸粉”、架设“GOIP设备”、“跑分平台”、“杀猪盘”网络交友诈骗等电信网络诈骗及上下游关联违法犯罪窝点,防止出现“灯下黑”。及时提醒辖区内待业青年通过正规渠道实习、就业,提高对公司化运作诈骗窝点的分辨力、鉴别力,防止误入其中。自20xx年以来,我镇共发生电信诈骗案件6起,通过大摸排行动,成功捣毁了5个流窜作案电信诈骗窝点,有力地震慑了电信诈骗活动在我镇滋生蔓延。二是加大“两卡”治理力度。移动公司、联通支局要严格整治违规开办手机卡,邮政支局、农商银行、农业银行要重点整治违规办理银行卡、对公账户行为。要开展跨部门联合督导,坚决依法严厉整治、处罚违规营业网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失信人员惩戒规定,对非法出租、出借、出售、购买“两卡”的人员进行常态化惩戒和曝光,形成有力震慑。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镇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镇的反电诈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反电诈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1、工作人员少,监管基数大。xx镇地处罗山县东南部,镇域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我镇机关单位、各部门、各村(居)工作人员少,且都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重,不能很好地开展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监管压力较大。

  2、群众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因我镇群众并没有直接受到损失,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严重性认识不够,宣传材料发完即扔,导致宣传效果不理想。同时受宗族、亲情等关系的影响,家属对自首后量刑有疑虑,懒于或疏于举报,举报线索质量不高。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虽然,在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我镇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我镇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政法综治部门、县联席办的指导下,继续加大对辖区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确保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更上新台阶。

  1、增强三种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前提意识,严格落实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保一方平安。

  2、强化摸排整治。一是下大力气重点抓好快递、物流、出租房等重点行业的摸排,组织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等部门密切配合,在重点时间段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领域开展电信网络诈骗巡查工作。二是加大对出境在边人员的摸排管控力度,对疑似从事电信网络诈骗人员进行劝返,对已劝返人员继续加强管控跟踪;三是充分发挥群防群治,持续深入排查本地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窝点,一经发现,从严从重打击,切实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

  3、加强集中宣传,创新宣传形式。一是集中开展反电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媒体、进网点、进单位、进学校、进场所等“七进”活动,在集镇、银行网点、超市、便民服务大厅等开展宣传;统一制作模板、视听资料,由派出所组织进集镇、相关单位、各中小学校进行巡回宣讲、专场宣讲;将反诈宣传纳入村(社区)工作范围,利用基层网格,开展上门宣传。二是组建由反诈民警、村组干部、群团组织、志愿者等组成的专(兼)职反诈队伍,定期开展反诈宣传;组织策划“快闪”活动,将电信违法犯罪的主要类型、犯罪伎俩及话术剧本等涉诈内容,以及真实案例和相关法律知识,制作成短视频等作品,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实现广泛传播,保持反电诈话题活跃度;利用各类微信群,由派出所不定期发布电诈犯罪预警信息,推送反诈案例和视频资料,实现反诈宣传“一点接入、多点响应、快速覆盖”。

  今后,我镇将继续进行深入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重点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巩固和发展整治成果,确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确保我镇辖区内安定稳定。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总结 篇5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xx年10月1日至20xx年7月31日(下同),xxx区检察院共受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提请批准逮捕案件72件160人,依法批准逮捕49件108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44件79人,已提起公诉34件66人;已判决24件47人;先后办理了21人的“1.20缅北”诈骗案,朱某某境外诈骗案,累积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有力打击震慑了犯罪。现将我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办案质效

  一是积极探索专业化办案模式。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总量大、类型多样、专业化程度高等特点,组建由分管副检察长带队的“反电诈”专业团队,统筹推进案件办理。今年3月,在办理“1。20缅北”诈骗案时,办案组完成了对21名报捕犯罪嫌疑人的提审、证据审查工作,撰写了10万余字的审查逮捕意见书,在法定时限内厘清了每一名犯罪嫌疑人的作用、地位、分工、组织架构、提成、获利情况,依法批准逮捕21名犯罪嫌疑人。

  二是切实加强专业化指引。定期组织学习研判,对电信网络诈骗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典型案例等进行集中学习,全面掌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法律适用。通过“昌检。开讲啦”业务宣讲平台,由青年检察官、办案能手分享办案经验,围绕事实认定、证据审查、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等突出问题进行探索,提高干警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业务水平,确保对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实行精准、高效打击。

  (二)注重沟通协作,凝聚打击合力

  一是加强协作配合。开辟“绿色通道”,对公安机关移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即移即办、快捕快诉。充分运用重特大案件情况通报会、联席协商会、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联络等机制,加强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统一司法共识,形成依法严厉打击相关犯罪的强大合力,有效推进了一批重大案件的办理。

  二是加强捕、诉衔接。充分发挥与公安机关建立的侦捕诉衔接机制作用,在侦查环节对重大、复杂、敏感案件主动提前介入,了解案件侦破进展,及时引导侦查取证;在案件作出批准逮捕后,通过发出“继续侦查提纲”、每半月与公安机关办案人召开案件推进协商会等形式,指导公安机关及时补充证据、追抓漏犯、追诉漏罪。共发出《不捕案件补充侦查提纲》24份,《逮捕案件继续侦查提纲》61份,同步跟进继续侦查取证工作。

  (三)准确把握政策,依法精准打击

  一是突出打击重点。注重统一证据标准,通过甄别任职情况、入职时间、诈骗成功次数、参与诈骗金额、工资情况等案件共性标准,对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中的参与度进行准确衡量。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组织者、指挥者、策划者、累犯、惯犯、职业犯及在犯罪组织中起骨干核心作用或者因犯罪获利较大的犯罪嫌疑人,着力切断电信网络违法犯罪链条。

  二是全链条打防管控。深入推进“断卡”专项行动,围绕非法提供个人信息和非法支付结算等重点环节,突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相关联的上下游犯罪,努力阻断电信网络违法犯罪黑灰产业链。依法批捕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40件73人,起诉24件32人。依法批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1件1人,起诉5件11人,批捕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2件3人。

  三是坚持宽严相济。对仅仅从事接打诈骗电话、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帮助取现等一般犯罪参与者,坚持分层分类处理,对其中参与时间较短、诈骗数额较低、发送信息拨打电话较少、主观犯意较轻、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认罪认罚确有悔改表现的犯罪嫌疑人,依法予以从宽处理。去年10月以来,依法不捕25件50人。

  四是全力追赃挽损。将追赃挽损作为审查批捕、起诉办案的必经环节,在审查报告中专项说明。用好用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使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退缴赃款,尽力挽回损失。在办理杨某等人电信诈骗案时,积极释法说理,9名犯罪嫌疑人均认罪认罚,并退回全部赃款141.12万元。

  (四)坚持精准防范,推进社会治理

  一是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结合在案件办理中发现的涉案群体有在校大学生的情况,加强与教育部门沟通协作,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在刘某、张某豪等17人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案中,针对3名在校大学生涉案,暴露出所属高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向该校发出《检察建议》,建议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培训指导、法治教育工作。校方表示,将结合《检察建议》内容搭建在校就业实习的平台,做好对接企业前端审查,为学生顺利进入就业环节做好法治保障。

  二是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每月定期汇集打击电信网络犯罪和“断卡”行动案件信息,将办案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经验做法进行梳理提炼,形成工作简报、总结报告,为打击电信网络犯罪行动开展提供有益指引。

  三是主动加强宣传预防。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开展反电诈宣传,通过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等,发布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的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提高民众风险防范意识。切实提升宣传覆盖面,深入企业、学校开展法治讲座,宣讲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增强识别和防护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于电信网络犯罪证据形态的`特殊性,证据提取难、固定难,部分案件由于在侦查环节证据收集的不全面、不充分,导致存在不符合批准、起诉标准的情形,影响了对案件的准确定性。

  二是执法办案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共识。实际办案中,破获打击的大多是与电信网络诈骗相关联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等,在这些案件的办理中,对于行为人“主观明知”如何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法律界定,办案单位之间存在认识上的分歧。

  三是发挥检察建议功能,推进综合治理还不突出。结合司法办案,就办案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堵塞行业部门在管理中的漏洞,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政治自觉

  深刻认识当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切实增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不断把打击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认真抓好“两高一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和典型案例的学习、运用,深入推进“断卡”行动,实现全链条打击和一体化治理。进一步密切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统一办案思想和标准。对重大案件、重要工作、重要情况及时向区委、区委政法委、区人大汇报,争取工作支持。

  (二)进一步充分履职,加大办案力度

  始终坚持以办案为中心,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压态势,扎实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追赃挽损、断卡行动专项活动,加大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力度,规范侦查环节的取证活动,实行快捕快诉。坚持将依法办案、追赃挽损与维护稳定相结合,协同公安机关查明涉案资金的走向,加强涉案财物的查封、扣押、冻结,审慎提出涉案财产处置建议,形成追赃挽损合力。坚持底线思维,按照案件处置、舆论引导、维稳信访“三同步”原则,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沟通,及时掌握全面信息,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做好检察环节维稳防控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研究,提升办案能力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和涉众型经济犯罪隐蔽性强、作案手段层出不穷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广泛开展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加强对金融、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新型犯罪手段规律的研究,及时更新知识储备,适应办案需求,提升司法能力。积极会同公安、法院和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经常性联络机制,加强重点信息通报共享和业务交流研讨,及时会商研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统一执法司法标准,形成工作合力。

  (四)进一步凝聚合力,助推社会治理

  结合办案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堵塞金融、电信等监管漏洞,实现源头治理。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引导,积极参与送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通过以案释法、政策法规宣讲、案列警示等方式,广泛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知识,提高社会公众识别和防范的意识和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xxx区检察院将充分履行检察职能,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切实有效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为平安xxx贡献更大检察力量。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总结 篇6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4月份,县人大副主任xxx带领调研组对全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到县公安局及有关部门,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电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形式多达48种,主要有网上兼职刷单、二维码app短信链接、进群拉人、“两卡”买卖、网络诱导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及领导熟人诈骗、冒充客服诈骗、贷款办卡诈骗、网络购物诈骗、“杀猪盘”诈骗、黑灰产犯罪等形式。近3年来,我县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每年以20-30%幅度上升,发案量在全部刑事案件中的占比屡创新高,共立电讯网络诈骗案件1040起,造成全县人民群众损失4900余万元,特别是20xx年群众被骗资金2400万元,群众日均损失6.6万元。20xx年据统计,全国共立电讯网络诈骗案件92.7万起,同比上升18.6%,占全部刑事案件总数的19.4%;江苏省共立电讯网络诈骗案件12.7万起,同比上升14.4%,占全部刑事案件总数28.7%;徐州市共立电讯网络诈骗案件0.9万起,同比上升26.3%,增幅位列全省第三,占全部刑事案件总数的32.6%;沛县共立电讯网络诈骗案件480起,同比上升50%,其中被骗10万元以上案件60起,呈现大案频发多发态势。20xx年1-3月份,群众被骗金额已超1000万元,同比上升两倍多,全县共发案166起,同比上升20.3%,占全部刑事案件总数的29.2%,其中被骗10万元以上案件34起。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是高科技犯罪,我县总体形势依然严峻,案件高发态势仍未改变,受骗人群涉及各个阶层,人口众多,遍及城区及各乡镇,其犯罪手段隐蔽、技术性强、诈骗金额较大、形势多样。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范围不够广泛,源头治理效果不明显,案发后受条件和技术的制约,追赃挽损困难,破案率低。

  二、主要做法

  (一)营造宣传氛围,提升群众防范意识。我县防范新型网络犯罪成员单位制作了各类宣传单、条幅、视频,分别开展了防范网络诈骗的宣传活动。沛县公安局依托“梳网清格”组织社区民警、网格员、志愿者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宣传了“识诈防诈”相关知识;电信、移动、联通、银行等单位,依托各营业网点对进场群众,进行宣传告知网络新型诈骗相关知识。各单位多点位、多时段的宣传教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广大干群“识诈、防诈”本领。

  (二)依托科技手段,提升预警止付能力。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中,公安机关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沛县公安局于20xx年12月正式成立反电信违法犯罪侦查中队(反诈中心),与合成侦查作战中心联署办公,由公安局副局长主抓,刑警队大队长具体负责,共有民警6人、辅警6人,占地面积750平方米。20xx年县政府投资500余万元改造合成侦查作战中心,购置了“云镜、云捕、捕影、天迹”等高科技服务类软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取证难、抓捕难、定性难、追赃难、打击难”这一现状。沛县公安局在市局的指导下,建立了反诈信息预警平台,与省市直接联网,在第一时间接收技术部门监控到的异常信息后,利用现有设备与专业警力,严查快打、技术反制、预警拦截、止付冻结。20xx年以来,查控各类涉案账户976个,累计冻结涉案金额5780万元,通过线上线下返还群众被骗资金1000余万元,成功劝阻群众受骗150人次,阻止汇款800余万元。

  (三)实施协同作战,提升联动打击成效。在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重大案件打击方面,沛县公安局成立“6+2”督导组,立足大数据,运用高科技手段,采取协同作战方式,狠狠打击违法犯罪分子。按照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打回流全国一盘棋工作部署,部、省、市、县四级联动,成功打掉盘踞国外“杀猪盘”诈骗团伙一个,共抓获回国嫌疑人41人,破案26起,涉案价值1300余万元,去年12月份,在徐州市公安局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市县联动打掉诈骗引流犯罪团伙1个,破案40起,抓获嫌疑人166名,涉案价值200余万元;20xx年,共打掉通讯网络诈骗团伙2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32人,破获本地案件124起,抓获黑灰产涉案嫌疑人60人,抓获本地开、贩“两卡”人员38人;沉重打击了电信网络诈骗嚣张气焰。

  三、存在不足

  (一)联动机制不够完善。我县防范新型网络犯罪成员单位工作合力没有完全形成,存在各自为战、工作方法单一等问题。我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着力点还基本停留在发案后的“打”上,基本靠公安局一家单兵作战,各成员单位协同作战的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方法还有待改进。一些单位没有积极主动履职尽责,没有切实履行积极防范的主体责任,没有制定奖惩激励制约机制,尚未形成打击网络诈骗的强大合力。

  (二)宣传力度有待加强。成员单位对打击治理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防打结合、以防为先”的认识不足,存在防范宣传上重视不够,宣传方法单一,宣传对象内容不精准,群众知晓率偏低等问题,群众自觉“反诈”的意识能力与当前打击治理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严峻形势还有一定差距。

  (三)科技装备投入不足。目前,我县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发案率同比上升20.3%,约占全部刑事案件的29.2%,呈上升趋势,还没有配置互联网诈骗网址URL识别拦截系统等,反诈骗技术装备与手段滞后,还需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

  (四)侦破能力还需提升。当前,我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形势严峻,任务繁重,专业技能人员储备不足,最新网络技术设备的学习运用不足。需要加大新侦查手段的应用、招聘相关专业高素质技术人才、强化对反诈人员的常态化培训等。

  四、几点建议

  (一)坚定信心,提升打防治理合力。县打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成员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公安部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重要部署。各成员单位要在县打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坚定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扎实工作,坚决向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亮剑。在“反诈”宣传、打击非法贩卖开办“两卡”、线索摸排、调查取证等方面主动配合,在信息共享、技术咨询、打击犯罪等方面全力协作,形成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强大合力,力争做到“诈骗电话打不进、诈骗短信发不出、诈骗网站登不上、诈骗钱财转不出”,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

  (二)广泛宣传,增强群众“反诈”能力。县打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成员单位要根据“民生小案”与“大案要案”侵害主体、诈骗方式的不同,以及各单位的业务范围,有针对性的制做宣传资料,采取易于接受的方式精准宣传,做到各类人群“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不上当”,在沛县大地营造“全民识诈、全民防诈、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针对大中学生、留守妇女、老年人、无业人员、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宣传教育。在宣传手段与方式上要多种多样,要充分利用宣传单、横幅、墙体、营业网点、网络平台、微信短信、广播电视和新闻媒体等方式,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快闪”、微信公众号抖音、通过“一村一民警”等形式深入社区、学校、工厂、农村,对全县人民进行“反诈”宣传教育,以提升全民防范识别意识与能力。动员全民参与到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打击中来,发现犯罪线索及时报告,大力营造支持反电信网络诈骗良好的内外环境,共同构建防诈骗壁垒。

  (三)整顿“两卡”,突出防范源头治理。20xx年,国务院联席办将整治“两卡”问题作为打击治理电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并要求各地要开展打击非法开办和贩卖“两卡”行动,从源头上铲除网络新型犯罪的土壤。金融机构与3家电信运行商应强化社会责任,严把银行卡、手机卡审核办理程序关,强化后期管理,同时要加大对“休眠”重启卡、外地卡、特别是重点地区卡的严密监控,要与公安机关信息共享,发现异动及时关停。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业务范围与职责分工,贯彻“打防结合、以防为先”理念,推动“全民反诈”工程建设,开展“无诈社区、无诈单位”创建活动。把新型网络犯罪控制在未发生伤害的早期阶段,从源头上对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进行有效治理。

  (四)加大投入,提升打击治理成效。政府应在人员、经费上对该项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加大公安部门打击网络新型犯罪技术反制资金的投入,加大高智商人才的招引与从业人员的培训,强化专业研判战力,打造一支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高科技快速反应警队,主动提升数据赋能、科技助力效能,提升快速冻结止付与破案的工作成效,扭转我县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不利局面,铲除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土壤。强化对相关部门履职尽责的督导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会议精神落实不到位的部门进行问责。促使成员单位加强对金融、通讯领域的整治与业务监管,强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工作力度,以确保社会稳定,人民财产安全。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总结 篇7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关系到社会的长久治安。根据市人大常会20xx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先荣带队,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牵头组织调研组于5月下旬深入祁阳、宁远、道县等县市开展专题调研,召开了宣传、法院、工信、银保监、人民银行及部分商业银行、三大电信通讯运营商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集中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情况汇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工作现状

  (一)党政重视着力推动。近年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逐渐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列入了地方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平安建设、绩效考核、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督查范畴。

  (二)宣防工作全面铺开。积极开展“反诈集中宣传月”活动,集中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乡村等“五进”活动,大力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国家反诈中心政务号,各部门开始动员起来,形成了“大水漫灌”的宣传氛围。

  (三)源头治理初见成效。市联席办牵头研究制定的《xxx市集中整治通信业、银行业涉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两卡”问题的十条措施(试行)》(以下简称“十条措施”)施行以来,涉诈“两卡”线索下降幅度大。全面压实地方党委政府对涉诈重点人员管控责任,落实“三包一”工作机制,针对缅北回流人员、缅北窝点人员开展劝返工作,全市缅北回流涉诈重点人员较多的祁阳、道县新增人数排位实现逐渐下降。

  (四)打击整治颇有成果。组织开展“永警利剑Ⅱ·百日大会战”专项行动,围绕专案侦办、断卡行动、线索快查快打等重点工作,向电信网络诈骗等社会突出犯罪主动亮剑、公开宣战,加强了打击治理力度。今年1-5月全市已刑拘涉电诈犯罪嫌疑人902人,同比上升800%多。

  二、当前存在问题

  调研发现,当前基层普遍存在“两难两低一弱”问题。

  (一)两卡治理难

  1、信息不共享。银行、通讯运营商各自能较好落实“十条举措”,但在落实过程中,银行、运营商、公安三家各自掌握的涉诈“两卡”数据未能相互共享,导致风险人员在一家银行或运营商的卡被采取管控措施以后,其他银行及运营商无法对该人员开展同步风险排查和管控。

  2、群众投诉多。“十条举措”施行以来,银行、通讯运营商按要求增设了新开卡的条件,这与“放管服”改革政策的便民利民要求有所冲突。对大量客户采取限制非柜面业务交易、关停电话卡等措施,尚无行业内法律法规的支持,引发群众大量投诉。在处理群众投诉中,缺乏统一的受理处置流程,无规范的解除步骤与所需材料,公安、银行、通讯运营商三家责任不明,群众一些合理投诉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3、部门、行业履职不到位。一些职能部门、银行及通讯运营商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主动开展工作少,被动接收工作多,工作落实力度不够。随机抽查道县潇水中路联通自建营业厅发现,柜台工作人员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最基本的“十条举措”内容不了解,要求不明确。调研组在市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上,现场统计,20名与该工作直接相关的参会人员,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仅有7人,移动、电信、联通三大通讯运营商的参会领导均没有下载该软件。

  (二)人员管控难

  1、涉诈人员增长快。由于从事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成本低,手段易复制、易学习,涉诈人员增长迅速。像祁阳、道县、宁远这些外流犯罪严重的地方,外流犯罪人员本身体量大,不少犯罪人员逐渐弃盗从诈、弃毒从诈,并在农村地区有蔓延趋势。根据公安部研判分析,全国在缅窝点人员44717人,其中xxx有554人,全省排名第三位,全国排名第十二位,祁阳缅北窝点人员208人、道县缅北窝点人员77人、宁远缅北窝点人员51人,分列全市前三。

  2、人员管控成本高。我市四类涉诈重点人员总量大,要对所有人员开展信息采集并逐一见面,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时间。今年以来,国务院联席办立足境外战场,按照属地原则要求户籍地对缅北回流人员、缅北窝点地人员开展劝返接回管控工作,对此类人员的劝返接回工作所需成本大,一般赴缅甸接回一名人员要花费5千到1万元不等的费用,乡镇、街道深感经费压力大。

  3、有效管控措施少。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属于新生事物,地方党委政府负责落实重点人员管控责任,由于没有前期工作经验,都处于摸索阶段。很多地方对此项工作了解不深,有效的管控与约束措施少之又少。涉诈重点人员多为外出务工人员,无固定的职业、场所及联系方式,很多人员联系不上、掌握不了、管控不到。社区、街道管控责任人与管控对象通过电话或微信进行联系,单纯依靠问询方式开展管控工作,无法验证其所说的真实性,管控对象及其家人不配合,管控责任人则陷入管控不了的局面。一些处于失联状态的人员,管控责任人也无技术与手段进行定位,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三)打击效能低

  1、发案多,破案少。据统计,20xx年以来电信网络诈骗案已经超过刑事案件发案数的50%。20xx年全市立案1832起,破案137起;20xx年全市立案2722起,破案279起。受制于电信网络诈骗的信息化、产业化、隐匿化的犯罪模式,公安民警对此类案件侦查技术有限,犯罪分子通过银行卡、线上支付实现几分钟内多层次的资金转移,混淆公安机关的资金追踪,令办案人员难以追查落地。即便案件侦破,也只是简单地打击了底层的取款人员,涉“两卡”人员或国内小窝点,案件打不深、打不透,难以打掉诈骗团伙背后的“金主”和盘踞在境外的诈骗窝点。

  2、损失大,挽损小。20xx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损失1.46亿元,20xx年损失2.18亿元,今年1-5月损失数已达1.47亿元。在案件侦办过程中,存在止付金额少、冻结资金返还难、追赃难度大的问题。因电信网络诈骗报案具有滞后性,一旦受害者意识被骗再去报案,其被骗资金往往已被转移,即使民警办理紧急止付手续,止付金额也很少。即便被骗资金能及时被止付及冻结,由于一个银行账号可能被多家公安机关冻结,被冻资金涉及多个受害人,资金界定难,需协调多家公安机关,导致返还时间跨度长、返还手续难办理。

  3、抓获多,严惩少。虽然每年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嫌疑人抓获人数逐年上升,但受困于立法的滞后性,法律上对于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涉及的罪名、构罪标准、证据等缺乏统一标准和详细权威的司法解释,导致公安机关刑拘的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批捕少,法院重判更少。据统计,20xx年至20xx年5月31日,全市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共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663人,批准逮捕627人,提起公诉324人,法院判决的225人中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仅31人。不少犯罪分子由于所受惩罚轻,而选择出所、出狱后再次作案。

  4、更新快,反制慢。电信网络诈骗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强,随互联网产业发展而发展,各类骗术与剧本平均每三个月会更新一次,并有专门的互联网技术人才研究互联网技术、发现网络漏洞并实时更新应用于诈骗手段上。但是,各级政府正面对电信网络诈骗分子所使用的技术和手段研究少、投入少,风险预警模型更新慢,打击防范滞后。

  (四)宣教效能低

  1、入脑入心不够。现在反诈宣传大多动员起来,但还有不少接受过反诈宣传群众被骗的情况,甚至还有从事反诈宣传的工作人员被骗。道县某村一离任村干部受聘负责反诈宣传工作,上周还在到处张贴反诈宣传标语,次周就被人冒充乡镇领导需资金周转为由被电诈50万元,汇款后向某领导汇报方知被骗。某公司接受过反电诈重点宣传的财务人员在接到“董事长”信息后转账98万元,事后到隔壁董事长办公室汇报账已转出时方知被骗。

  2、精准精确不够。当前反诈宣传还处于“大水漫灌”阶段,在调研过程中,一些银行、通讯运营商营业网点的宣传资料只放在角落,或宣传海报不醒目,大量群众在大厅等待也未见工作人员发放资料、开展宣传,宣传资料“躺平”现象较普遍。电信网络诈骗中的各类骗术都是结合特定人群的心理弱点而制定的,对于易上当受骗的高危人群(60岁以上老人、18岁以下青少年等),需要开展“一对一”精准精确的宣传模式方可见效,海报粘贴、资料发放、短信提醒等宣传方式易流于形式。

  3、案例震慑不够。现在可以看到各类的反诈创意小视频,但是媒体和公安机关出于对舆情风险的考虑,对于诈骗分子与群众的现身说法少,无法引起群众共鸣,难以形成震慑性。

  4、成果转化不够。反诈宣传取得的实效与投入不成正比,往往只达到“宣传一百个人有可能只有一个人不被骗”的效果,造成费用浪费、资源闲置。

  (五)反诈队伍弱

  1、专业不专人。电信网络诈骗发展至今,逐渐产业化、链条化,其上下游犯罪的各环节分工明确、相互独立。但与电信网络诈骗的专业化分工不同,反诈专业人员匮乏,对两卡整治、人员管控、案件侦破都系于公安一家,甚至是反诈中心民警头上,无法实现专人对专业,一人对一域。

  2、重点不突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涵盖打、防、管、控、宣等具体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治理工程,基层普遍反映上级通报的'各项数据和下发文件过多,催要数据、材料过急。一个反诈中心对内要承担与上下级沟通,案件线索研判打击、预警劝阻、宣传防范、人员管控劝返、数据统计分析,对外要发挥联席办作用,承办会议,统筹调度。据了解,湖南省反诈中心共有30多人,xxx市反诈中心共有17人,而县级反诈中心只有5-10人,全省反诈队伍呈“倒金字塔”模式,而在工作推动上则层层加码呈现“金字塔”模式,使得基层反诈民警疲于应付日常性工作,无法有更多精力进行案件侦办打击等重点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明确工作目标

  全市上下要明确“打击为主、防治为本”的共同工作目标,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努力构建“党政主管、综治主导、行业主责、公安主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工作制度

  1、优化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运行好联席会议制度,科学统筹调度,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系统思维整合力量,督促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

  2、细化责任分工制度。要明确各联席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划定各项工作的主体部门,列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量化工作目标,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推。

  3、深化信息共享制度。健全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在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前提下,搭建起银行、通讯运营商、公安三家的内部推送机制,确保涉诈“两卡”线索能及时归总,三方同步开展排查管控工作。

  4、强化行业监管制度。银行、通讯运营商要严格落实新开卡审批规定,规范用户开卡使用范围及责任,提高事前监管门槛,完善对开卡后账户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拓宽客户的二次实名验证方式,加大惩戒力度,堵塞管理漏洞。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涉诈重点人员的管控力度,出台具体可操作的分级分类管控办法,明确监管责任。

  (三)强化技术支撑

  1、优化风险模式。银行部门要加强对银行卡可疑交易用户监测,定期升级内部反欺诈系统、反洗 钱监测系统,根据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新特征,优化风控模型,提高监测精准度。通讯运营商要立足诈骗电话 监测工单系统,抓取高危地漫游、短时间批量开卡、一证多号开卡、新入网号码异常登录等数据特征,加强对疑似电信诈骗号码的监测能力。

  2、加强警企协作。政府部门要加强与信息安全技术方面高科技企业合作,利用信息化手段快速获取电诈涉案APP及其它关键证据,分析发现潜在的受害者,开展精准预警阻断。运用特征建模等技术,及时发现辖区内潜在的可疑涉诈窝点及群体,主动开展线下打击,消除风险隐患。

  (四)优化干事环境

  1、创立减负的干事环境。要优化考核办法,规范数据通报内容与频率,合并同类事项,减少发文数量,杜绝重复报送各类表格、数据、材料,让基层有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

  2、培育专业的能人能手。要立足长远,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引进、定向培养、常态培训等多种方式,针对当前的复杂形势,培养一批懂金融、懂技术、懂侦察的行家里手。

  (五)出台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决议。针对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严峻形势,为了加大打击治理力度,形成打击合力,建议学习借鉴儋州、孝感等地的先进经验,尽快出台xxx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决议。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总结】相关文章:

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简报范文(精选14篇)10-18

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总结03-21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整治方案03-31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月简报(通用5篇)10-18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简报(精选8篇)10-18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整治方案(精选14篇)05-25

打击电信诈骗工作总结11-03

打击防范电信诈骗工作总结04-10

银行打击电信诈骗工作总结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