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时间:2023-09-22 13:35:44 赛赛 简报 我要投稿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通用20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简报吧,简报具有简、精、快、新、实、活和连续性等特点。那么什么样的简报才是好的简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通用2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通用20篇)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1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九天揽日月。为增强全体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对神奇太空的向往,新蔡县韩集镇林洼小学20xx年10月12日下午15时45分,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天宫课堂”。

  本次“天宫课堂”由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太空授课。一起探秘天宫,领略祖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树立航天强国的梦想。

  瞧,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认真聆听、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生怕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一个个有趣的实验,激发了同学们无穷的好奇心;一次次精彩的讲解,解答了同学们心中的疑问;内心被太空的浩瀚、科学的神奇和祖国航天技术的强大深深地震撼、吸引着,悄然在心中种下一颗名为“航天”的种子,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

  “ 天宫”,是中国人孜孜不倦探索的“太空梦”,是中国人代代传承创新的'“强国梦”。通过“天宫课堂”的观看,同学们心中都多了一抹亮眼的中国红,拉近了师生与航天的距离,埋下了一个闪耀的航天梦,仰望星空,同学们需要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天宫”之门已经打开,遨游太空,未来可期。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2

  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淄博市桓台县马桥镇陈庄小学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这场奇妙的“天宫课堂”。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的方式进行,由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活动中,三位宇航员展示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的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科学小实验,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的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陈庄小学的学生们沉浸在这堂奇妙的“天空课堂”中,连连发出赞叹,内心被太空的浩瀚、科学的神奇和祖国航天技术的强大而深深地震撼、吸引,悄然在自己心中种下“航天”种子。五年级一班学生张雨涵说:“三位宇航员老师带我们认识了太空中十分特别而有趣的生活,连转身都有独特的.方式。这让我感到新奇,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我也要好好学习。”

  “天宫课堂”第三课,生动的太空教学、超越时空的对话和学习,传播普及了空间科学知识,让陈庄小学全体师生又一次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纷纷表示要以航天员为榜样,爱祖国、爱科学,学好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3

  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继续以太空对话的方式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高台子中心小学积极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此次直播课。

  三名宇航员通过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观看过程中,同学们目不转睛,聚精会神。每一个实验过后,都赞叹连连,并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太空虽遥远,但科普知识却离我们很近。这次千载难逢的'太空授课,跳过书本用实验说话,让同学们收获了更多航天知识,更感受到了祖国航天技术的强大。

  课堂有限,学习无限,在双减政策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也是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将以此为契机,唤起同学们对太空的兴趣,培养航天事业接棒人,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4

  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刘洋、陈冬和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老山头乡明德小学组织全体学生在线观看了“天宫授课”特别节目,通过观看让孩子们感受太空的神奇,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在轨展示介绍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天宫课堂”每一次的实验,让科学更容易走进人心,也让科普课被重新定义,展现了中国科技的自信,让科普之花绽放,不仅点亮了青少年航天梦想,也让“中国故事”在太空宣讲,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

  通过天宫课堂,我们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们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5

  20xx年10月12日下午3时许,“天宫课堂”第3课正式开启!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全体师生积极响应,早早地守候在屏幕前,等待着这场世界上最大的太空课堂。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3名新晋“太空教师”陈东、刘洋、蔡旭哲在天宫课堂如约上线。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同学们好!”随着航天员陈东熟悉又亲切的开场白传至校园各处,砺新学子们对太空知识的热情也瞬时燃烧起来。

  本次直播课堂是“天宫课堂”在问天实验舱中的首次授课,由蔡旭哲老师“掌镜”,通过形式多样、立体直观、沉浸体验的科普教学,传播普及航天航空知识,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

  此次太空教师给大家介绍和展示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让学生了解了航天员的生活环境:睡眠区、厨房设备、“太空自行车”、实验区……跟随着太空教师的步伐,我们零距离地感受到航天员们丰富多彩的太空工作和生活。除此以外,“天宫课堂”的授课内容也是吸引力满满。放入空心钢球的水球为什么会变懒?用2米长的吸管吸芒果汁为什么不费劲?T字小扳手为什么会自己“翻身”?……砺新学子们在连连的惊叹中,种下了探索太空的种子。

  50多分钟的精彩授课和天地互动交流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到深邃宇宙的魅力,科普体验让太空梦不再遥远。直播结束后,同学们畅所欲言,交流了自己对航天员生活环境的了解和对航天科学实验的认识,纷纷表示自己也要成为一名太空航天员。许多小朋友活动结束后也不自觉地写下了他们看完直播课后的感想和疑惑,我们一起看看吧!

  五彩缤纷的太空梦想,飞入了孩子们的`心中,孩子们结合自己活动所学,学着航天员老师的样子,也做起了水球变“懒”“太空趣味饮水”等实验,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实验成果吧!

  本次“天宫课堂”活动圆满完成!太空中有趣的学习体验让孩子们纷纷憧憬着怎样成为一名航天员。这次活动意义非凡,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深邃宇宙的奥妙,而且更深入地了解了航天航空的科学知识。希望砺新学子们在这次活动中,继续砥砺前行,不负韶华,探索科技、运用科技,为航天事业的未来,为祖国的明天努力奋斗!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6

  10月12日下午15: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啦。古华中学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跟随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一起漫步太空,探究宇宙奥秘。

  三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本次观看学习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科学知识,还激发了同学们不断追寻科学的梦想,激励着同学们勇攀科学高峰,为国家努力探索科学。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7

  “天宫课堂”第一课在12月9日15:40开讲。这是时隔八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我校组织了三个级部的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直播课。

  在约40分钟的'天地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生动地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涨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此次太空授课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四个地面分课堂,共1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我校学生对“天宫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有时凝神直视,有时陷入思索,有时惊讶不止,有时发出掌声,有时……

  此次观课活动,增加了学生对太空地了解,激发了他们对航天事业地热爱,播下了他们从事航天工作的种子,有助于将来有更多的人才进入航天系统。仰观“天宫课”,走好脚下路。相信各位同学能够珍惜韶华,努力学习,充实自身,为梦想铸城,为未来奠基。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8

  为培养青少年对于科学的兴趣,10月12日下午,龙井高级中学组织师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师生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的现场直播观看了整个课堂。

  继前两次课堂,本次太空授课活动仍以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首先在轨介绍了问天实验舱,展示了实验舱的工作生活场景,接着演示了失重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了互动交流。

  观看过程中,大家聚精会神,生怕错过有趣的科学现象。航天员“老师”带来的真实且生动的课堂让学生从天地差异中感知了宇宙的奥秘、体验了探索的乐趣。

  这场来自太空的课堂,丰富了师生载人航天方面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了师生的民族自豪感。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9

  3月24日,托克逊县第一中学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

  “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在轨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核心舱高微重力、无容器实验机柜,展示本次任务中开展的空间科学实验进展。

  同学们专心致志,目不转睛,共同观看这次不一样的课程,观看直播过程中,同学们不时发出声声惊叹,激动和欣喜溢于言表。

  这场与众不同又意义非凡的“天宫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学习了载人航天知识,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更在无数孩子的心底播下了一颗有关“星辰大海”的'种子。少年强则国强,小小少年将继续逐梦而行,行走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10

  “哇,快看!是航天员!”“好厉害呀,他们都飘起来了。”3月23日下午,沙洋县滨江新区幼儿园组织中大班幼儿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小朋友们同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一起走进了科学世界。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航天员在轨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等实验,小朋友们在他们生动的语言和直观地展示带领下了解太空知识,体验太空生活。现场直播外,小朋友们都睁大了双眼,感受到太空与陆地的不同,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提出了“十万个为什么”,老师们向小朋友及时补充,借具体生活经验帮助幼儿理解航天员的'讲解。

  这堂“天外来课”,让孩子们感知浩瀚星河和无垠宇宙,不仅在小朋友们幼小心田种下一颗追逐航天事业的启蒙种子,更激发了小朋友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11

  10月12日下午,在离地面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组织同学们观看了本次直播。

  约60分钟的授课里,神舟十四号飞行组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次精彩绝伦的太空科普直播课,在问天实验舱里,同学们看到了微重力环境下的扳手旋转翻转的现象,领悟了失重环境下液体显著的毛细现象,懂得了许许多多奇妙的科学知识。

  天宫课堂使同学们对太空更加心驰神往,引起了同学们对浩瀚星空、未知宇宙的兴趣,点燃了同学们心中科技探索的火种,令同学们的'梦想之花悄然生根于这广袤而神秘的太空中。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时,太空直播课让我们共同聆听了中国发展之音,共同见证了中国强盛之景。在我国迈向星辰大海的途中,你我都是见证者,都是获益者,也是参与者。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12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科技启迪未来,航天走向世界。10月12日下午,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鹤伴中学全体师生观看了直播。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此次观看“天宫课堂”直播活动,能让广大青少年走进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让学生在一室之内放眼浩瀚苍穹,感悟中国航天科学的伟大、中国教育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对祖国科技进步与发展的.自豪感,激发学生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13

  12月9日下午15:40分,新密市西大街街道办事处下庄河小学的学生们守候在教室,收看了“天宫课堂”的直播活动。

  当主持人介绍天和核心舱时,同学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当提出课前问题:空间站内,正方体六面播种,根和芽的方向?空间站内,用茶壶向茶杯里倒水会怎样?空间站内,金鱼能在敞口鱼缸水中游动吗?同学们也讨论起来,答案揭晓时,同学们对太空的现象也更加好奇了;当太空教师王亚平出现时,教室里发出了热烈的`掌声,王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太空家园”,向大家介绍了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太空“趣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问。即使相隔万里,也像宇航员一样体验到了太空生活一样。

  通过收看这次太空授课,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去探索美妙而又神奇的太空,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14

  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盛大开课。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积极组织师生分别在教室、多媒体室全程观看了本次太空直播盛宴。

  在距离地球370公里之外的“最高课堂”上,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太空老师”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浮力消失实验、水球光学实验等,每一次成功实验都引起了小朋友们的阵阵欢呼。同时,航天员还邀请广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带领全体同学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观看此次太空授课直播,进一步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了广大儿童对宇宙空间的无限向往和探索学习天体奥秘的兴趣,让孩子们从小了解航天事业,激励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15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为了让少先队员们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感受科学的魅力,在心里播下科学的种子。10月12日下午,我校组织全体少先队员收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聆听了蔡旭哲、陈冬、刘洋3名宇航员进行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项目,介绍问天实验舱和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互动交流,点亮了大家的航空梦想。

  观看直播过程中,同学们不时发出声声惊叹,激动和欣喜溢于言表。孩子们能够如此近距离的感受太空生活,显得特别兴奋,脸上都挂着对宇宙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

  直播结束后,同学们都感到意犹未尽,纷纷想表达对科研人员、航天人员的敬意,对强大祖国的自豪感。

  通过观看学习,让更多的孩子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对启发学生科学意识萌芽具有很大的意义,学生不仅学习了科学知识,更是感受到了科学精神!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16

  在同学们的万分期待中,“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啦!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xx小学组织师生进行观看,了解“天宫课堂”的实验乐趣。

  课堂开始啦,三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观看过程中,同学们聚精会神,积极参与互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个个都是太空知识小达人了!

  通过这次“天宫课堂”的学习,同学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太空的'神奇,激发了对宇宙空间的向往以及学习太空知识的热情,将一颗梦想的种子种到了遥远的太空,希望将来也能加入到宇航员的队伍中,为中国航天事业做贡献。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17

  “天宫课堂”第三课于10月12日15时45分开讲,为激发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引领学生走进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组织各班级统一收看了直播活动。

  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会调头的扳手……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实验引得学生一阵阵惊叹,神舟十四号宇航员陈冬、刘洋、蔡旭哲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感知到宇宙的奥秘、体验了探索的乐趣,直观感受到祖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伟大成就。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天宫课堂”让中国人民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的自立自强,也在感染和感动着实验二小所有师生,拉近与科学的距离,心中播撒下科学的种子、种下航天的梦想,使孩子们将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厚植于心,相信他们也会更加脚踏实地地努力学习,让梦想近一点、更近一点。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18

  “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共同担任“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又别开生面的太空科普课。我校全体师生同步观看直播课堂。

  在60多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本次“太空授课”结束后,同学们表示:一定要保持一颗积极探索的心,努力学习钻研,为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学校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繁荣昌盛!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19

  为激发同学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让航天梦的种子在心中进一步生根、发芽,10月12日下午,武陵源区索溪中心学校组织全体学生线上收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

  课上,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担任“太空教师”,介绍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据该校负责人介绍,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科学信息素养的`培养。今后,学校还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科普类课后服务活动项目,持续巩固收看效果,激励青少年学生心怀科学梦想、勇攀科学高峰,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增强爱党、爱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20

  20xx年10月11日下午,岷县西城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居家抗疫期间,通过各班老师的'线上组织,全体师幼在家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提高了孩子们从小热爱科学的兴趣。

  各班教师在班级群下发“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信息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守在电视机前,等待天宫课堂里的神奇实验。

  孩子们怀揣着航天梦,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

  老师们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认真观看,并写下来内心感想。

  本次太空授课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相关文章: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通用6篇)11-11

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通用8篇)11-10

学校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直播简报(通用10篇)11-14

学校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直播简报范文(精选5篇)11-14

组织收看天宫课堂简报(精选5篇)11-14

天宫课堂观看简报(精选9篇)11-10

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范文(通用6篇)11-14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精选10篇)11-11

天宫课堂观看简报范文(精选19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