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

时间:2022-11-14 10:43:08 简报 我要投稿

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范文(通用6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简报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简报是具有汇报性、交流性和指导性特点的简短、灵活、快捷的书面形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简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范文(通用6篇)

  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1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教室内,师生在大屏幕前安静地等待着,但内心早已激动万分!

  直播开始了,当身着蓝色舱内工作服航天员的身影清晰呈现在教室的大屏幕上时,同学们就热烈地鼓起了掌。三位航天员亲切生动的讲解和具体直观的演示,令同学们大开眼界。同学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完全融入到了这堂神奇的太空课堂中。

  瞧,师生们看得多么认真!

  中国航天员们在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大家展示宇宙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使同学们不时地发出啧啧赞叹,他们惊叹太空的奇妙!感叹科学的神奇!赞叹祖国的伟大!

  此次“天宫课堂”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感悟到了祖国的强大,同时“天宫课堂”像是一颗培养青少年爱好科普的种子,为学生们拓展视野、提供一个开放思维的平台,积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

  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2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新大附中高中学部根据团委要求组织全体同学观看直播。

  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此外,航天员还重点介绍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展示了手套箱剪株操作。

  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地面课堂专家也就有关科学问题进行认真解析。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同学们积极参与此次活动,课堂上精彩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们直呼“太神奇了”,通过“天宫课堂”让新大附中的同学们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到宇宙的奥秘、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同学们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了下来。

  “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成功举行了两次太空授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前期开展的授课内容征集活动中,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新闻媒体、“学习强国”平台和载人航天工程官网踊跃建言献策,不少好的创意设计脱颖而出。

  中国航天员真诚邀请广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

  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路上,既有敢为人先的航天人,也应有怀揣梦想、胸怀祖国的青少年,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激发高中学部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投入祖国建设的浪潮中去!

  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3

  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刘洋用2米长的吸管成功喝到了芒果汁。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视频截屏)

  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讲,“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经在去年12月和今年3月成功举行了两次太空授课,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此次是神舟十四号的3位航天员在空间站度过4个多月的太空生活后,首次太空开课。恰逢今年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为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科学探索精神,引导孩子们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我校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

  在近5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瞧,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

  再连天宫,问鼎苍穹,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天宫课堂”第三课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太空科学实验的独特魅力,激发了探索宇宙未知的好奇心、热爱科学的精神和航空事业的'热情,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上天”的种子,插上了“飞天”的翅膀。

  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4

  在同学们的万分期待中,“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啦!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xx小学组织师生进行观看,了解“天宫课堂”的实验乐趣。

  课堂开始啦,三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观看过程中,同学们聚精会神,积极参与互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个个都是太空知识小达人了!

  通过这次“天宫课堂”的学习,同学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太空的神奇,激发了对宇宙空间的向往以及学习太空知识的热情,将一颗梦想的种子种到了遥远的太空,希望将来也能加入到宇航员的队伍中,为中国航天事业做贡献。

  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5

  “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共同担任“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又别开生面的太空科普课。我校全体师生同步观看直播课堂。

  在60多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本次“太空授课”结束后,同学们表示:一定要保持一颗积极探索的心,努力学习钻研,为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学校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繁荣昌盛!

  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6

  3月23日,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了天地互动方式,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王亚平等三名航天员互相配合进行授课,面向全球进行了现场直播。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航天员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不同于平日里的“三尺讲台”,孩子们对于400公里天外“最高”讲台的好奇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同学们的目光紧盯着屏幕,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天宫课堂”直播。

  他们对实验充满了热情与好奇,也想赶紧跟着宇航员的脚步去一探究竟。听着宇航员的讲解,学生们时不时地发出或肯定或疑惑的声音,好似他们在亲身操作实验一般。

  通过本次对“天宫课堂”的学习,同学们学习到了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感受到了太空的魅力。航天员演示的奇妙的物理现象,也在同学们的心底播下了一颗有关“星辰大海”的种子,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更感受中国的科技力量,为建设祖国未来强国,奋发图强!

【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相关文章: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通用6篇)11-11

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通用8篇)11-10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范文(通用7篇)11-14

天宫课堂观看简报(精选9篇)11-10

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精选6篇)11-10

学校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直播简报(通用10篇)11-14

学校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直播简报范文(精选5篇)11-14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精选10篇)11-11

小学观看天宫课堂简报(精选7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