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全域无垃圾农村简报范文(通用6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简报,简报不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因为一份简报,可能只登一篇文章,也可能登几篇文章。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简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域无垃圾农村简报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全域无垃圾农村简报1
“现在,镇上的环境好多了,道路两边干干净净。”初春时节,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拉西瓦镇,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街道,错落有致的庭院,还有处处可见的环境保护宣传标语,即使在深沟小巷,也很难见到一片垃圾。
环境的改善,得益于拉西瓦镇“全域无垃圾、贵德在行动”环境清洁示范带动行动的有序推进。为巩固提升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持续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进一步擦亮“魅力拉西瓦”名片,4月初,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拉西瓦镇组织党员、志愿者、巡河员、护林员、群众等开展“全域无垃圾、贵德在行动”环境清洁示范带动行动,在拉西瓦镇掀起了环境卫生整治的'热潮,为新的一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新局、换新颜。
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和群众习俗的复杂性,决定了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很难由少数人完成,必须充分依靠和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只有让群众“登舞台、当主角”,才能唱好这台全域无垃圾行动的“大戏”。在拉西瓦镇,从党员、志愿者、巡河员到护林员及广大群众,大家干群合力“席卷式”清理黄河两岸流域、村庄道路、房前屋后卫生死角。集镇上,志愿者手拿笤帚、钳子、垃圾袋等清洁工具,认真清扫集镇路面上的烟头、纸屑、树叶等杂物,并对道路两侧的垃圾、飞石进行清理,确保了集镇环境卫生整洁。各村社,群众对黄河岸边、村社干道、村委会等区域的树木杂草和生活垃圾、边渠淤泥等进行清除,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房前屋后,群众对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破旧墙体等进行整改,有序摆放砖瓦柴火,全面清理垃圾堆、柴草堆以及生活垃圾,使家庭院落整洁、美观。
此外,拉西瓦镇通过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引导群众改变观念,将全镇1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情况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围,通过集中检查、随时抽查、重点督查等方式,对各村环境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将评比结果计入年终考核。将农户庭院卫生情况作为“红黑榜”积分制管理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的重要参考,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全镇村容面貌。
如今在拉西瓦镇,全域无垃圾已经成为各族群众发自内心的“环保自觉”。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干净整洁的环境为秀美的村庄增添别样光彩。
全域无垃圾农村简报2
3月15日,武山县山丹镇龚山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按照镇党委安排部署,协同村委积极组织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开展了村庄全域无垃圾卫生专项治理活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讲卫生防疫意识。
专项活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以“洁化”、“净化”、“美化”为重点,以“卫生防疫”为目标,紧紧围绕“清洁村庄”、“全域无垃圾”治理开展,对村内主巷道、支巷道残存生活垃圾,卫生死角废弃物进行了集中清理。驻村帮扶工作队给村民同步宣传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全域无垃圾治理的重要意义和讲卫生防疫的必要性,倡导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美化自己的`居住环境;号召村民切实落实武山县委“十要十不要”乡村环境卫生治理标准,努力做到村民居家整洁、院落干净,房前屋后整齐有序,生活用品摆放到位,真正做到户洁、村净、乡村美。 “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既是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也是控制各类疾病传播蔓延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当前新冠疫情防控有着重要意义。”龚山村第一书记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环境卫生专项治理,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卫生防疫意识,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全域无垃圾农村简报3
蒙阴县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街区、366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人,是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蒙阴县坚定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生态强县“三步走”实践路径,确立了“一三五四三”工作思路,将“全域无垃圾”作为生态优势提升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美丽富强幸福新蒙阴建设。
一、坚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亲自抓,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一是县委书记当好“指挥员”。县委书记亲自指导制定全域无垃圾行动等6个实施方案,部署成立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指挥部,亲自指挥、亲自调度,9个部门牵头作战,12个乡镇街区全力参与,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局面。今年1月14日,召开高规格全县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全面动员部署“六大全域行动”。3月9日,召开了全县“全域无垃圾”工作现场推进会,推动“全域无垃圾”行动持续升温。二是乡镇街区党(工)委书记当好“施工队长”。各乡镇街区党(工)委书记带头抓,带头研究方案、带头推进落实,组织到五莲等县区学习考察,既当组织者、又当推动者、更当落实者。三是村书记当好“包工头”。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两委”干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上下联动、干群一起、齐抓共管,激发党员群众自治共治动力,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一是因地制宜制定考核标准。专门制定了《蒙阴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督导考核方案》,明确考核验收标准,年度考评结果纳入全县综合考核。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庄整治。充分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借鉴五莲县村庄分类的方法,将全县财务独立核算村,按照4:4:2比例分为好、较好、一般3类进行整治。全面整治路域、水域、村域环境,采用“人工+机械”的方式,对大路、大河、村庄周边等进行全覆盖、无死角清理。三是因地制宜推进连片建设。把每个乡镇街区划分为4-5个片区,乡镇每年整治一个片区、储备一个片区,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实现连片整治全覆盖。目前已建成示范片区7处,到2025年全县基本建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真正把蒙阴打造成具有宜居、康养、休闲等功能的全域美丽胜地。
三、坚持创新突破、精细管理。
鼓励基层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实际抓创新、抓突破、抓提升。一是全面提升垃圾清运系统。投资6000万元,开展了垃圾清运系统全面提升行动,新建镇级垃圾中转站10个,新购大小垃圾转运车30台、垃圾桶3.3万个,优化调整保洁人员160人,全面提升垃圾清运能力。投资2.61亿元,建设了日处理垃圾5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有效解决了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利用。二是推进智慧化管理。在全市率先实施智慧环卫服务试点,在旧寨乡建设高标准智慧环卫数据调度中心,对清运车辆安装北斗+GPS双模定位和检测传感器,保洁人员配套智能工牌,垃圾桶设置电子围栏,做到清运车辆、保洁员、垃圾桶全覆盖动态实时监控,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和垃圾量精准统计、精准调度、精细管理。三是坚持生态化利用。按照区域布局,在旧寨乡向阳峪村和莲汪崖村,率先建成容量260立方米的易腐垃圾发酵池2处,创新“易腐垃圾收集+益生菌发酵+有机肥回田”垃圾分类处理新模式,实现年减少垃圾1300吨,制作有机肥100吨,实现了变废为宝。
四、坚持两个导向、严督实导。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县城乡环境整治指挥部牵头协调,从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等9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5个专业督考组,下沉乡镇督导检查,一月一督导考核,一月一公开通报。对于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以乡镇街区为单位,登记造册、建立台账、销号管理,下一轮督导检查时进行回头看,对问题整改情况计入检查成绩,并在《蒙阴督查》进行公开通报。同时,每月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县里根据乡镇报名情况,每月确定一个乡镇,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现场督导,交流经验、推动工作。二是坚持结果导向。
①每两月召开一次工作座谈会,考核排名前两名的乡镇颁发“流动红旗”作交流发言,后两名作表态发言。
②根据半年督导考核得分情况汇总排名,由分管县领导、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负责约谈倒数后两名乡镇街区的'乡镇长和分管领导。
③3至11月,对535个自然村全部进行验收,对验收通过的村,按照每村1万元奖励到乡镇,验收不通过的督促整改到位。
五、坚持全员发动、全员参与。
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喇叭、、宣传条幅等形式,广泛宣传全域无垃圾行动的重大意义、相关政策,引导群众以主人翁姿态踊跃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推广“美在农家”创建积分管理,群众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典型引领。定期开展评选表彰活动,评选结果不仅要在公开栏上展示,还要大张旗鼓宣传表扬,鼓励广大群众争当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典型。以旧寨乡龙山村为例,过去环境整治基础比较差,属于落后村,现在村容村貌提升明显,集中整治效果显著,关键就是宣传发动有力,群众人人参与。有的村民门前脏乱差,不愿整改,村负责人反复上门做工作,通过群、村大喇叭等多渠道宣传动员,逐步培养群众爱护环境意识。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出动机械3万台套,发动人工7万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68万吨,清理沟渠90余公里。目前,有70%的村庄达到较高的环境整治标准,村庄面貌实现了整体改观。
全域无垃圾农村简报4
今年以来,东泉乡按照省、市、县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安排部署,坚持“乡村联动、全民参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为抓手,强化属地管理,狠抓源头治理,突出广泛动员、志愿服务、全民参与,有序推进全域无垃圾整治各项工作。
“前几年,村民把杂物、柴火随意堆放在房前屋后,一点都不美观、不整洁。通过全域无垃圾整治工作的持续开展,村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也明显提高,整个村子都变得干净、整洁。”说起村里的变化,韩川村书记张转芳满脸自豪。
连日来,全乡上下积极投身全域无垃圾行动,及时清理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河道沟渠等散落垃圾,彻底整治“脏乱差”现象,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自觉维护卫生环境,动员群众自发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共同打造美丽家园。
整治过程中,各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尊重村民意愿,激发内生动力,坚持补齐短板与打造亮点相结合,对发现的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等问题及时进行劝导整改,确保环境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
下一步,东泉乡将始终坚持把全域无垃圾整治作为一项长久性、系统性工程常抓不懈,紧盯易反弹环节和部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推动农村面貌大改善、人居环境大提升。
全域无垃圾农村简报5
今年以来,桃墟镇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的部署要求,探索实施“三个五”工作法,全力打造环境整洁、景色优美的魅力新农村。
这天一大早,桃墟镇金鑫村党支部书记石磊,就把通过“全域无垃圾积分”兑换的物品,送到了美在农家户石运仓的手中。为了带动群众积极性,这个村启用了积分激励机制,对农户庭院卫生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并发放奖品,大大提高了村民参与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金鑫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先后投资60余万元对村居进行全面提升改造,铺设沥青道路3000多平方米、路肩花砖一千多平方米,打造微景观4处,建设中型村标1处,景观墙200余米,并对村民的房前屋后进行了美化亮化彩化,村居变美了,村民环境整治的意识更强了,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幸福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一村一策,一村一景,桃墟镇的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遍地开花,探索实施的“三个五”工作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行五级联动,建立了以党建为引领的“五级架构”体系,形成班子成员包工作区、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网格员包区、党员包户的整治队伍,统筹推进全域无垃圾创建;创新五项举措,以点带面促提升、彩化绿化更美丽、美在农家提热情、群众监督促整改、整合项目同发力,示范带动全域乡村美丽;坚持五项机制,落实常态化推进机制、完善督导考核机制、落实红黑榜评比机制、建立积分激励机制、建立后备人才参与机制,奖惩并举激发活力,镇村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提升。
目前,共实施21个村水利移民项目,总投资近1600万元,重点进行村居环境整治,添置路灯1000盏,硬化路面3.6万平方米,绿化1.5万平方米;投资265万元,对6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有效治理;结合危房改造,对镇内20余处危房、70余处残墙断壁进行提升改造;投资4万余元,统一购买了金鸡菊、石竹等各类花种465斤,在道路两侧、村房前屋后、空闲场地见缝插花,彩化面积达130余亩,栽植绿化苗木2万余株,打造成一年四季花如海的'美丽乡镇。
桃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王燕:“今年以来,桃墟镇把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有力抓手,按照“五抓、五促、五提升”的工作思路和“十注重”“十防止”的具体要求,坚持条块结合,五级联动,因地制宜、标本兼治、群众参与、常态长效。突出生态治理、路域整治、水利移民和美丽河湖、民宿集聚区创建等项目带动,立体推进全域无垃圾创建各项工作,目前,全镇39个村全部通过全域无垃圾评估验收。”
全域无垃圾农村简报6
初夏时节,行走在靖远大地,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窗明几净的农家小院、公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如今的靖远,天蓝水绿,空气清新,绿树环绕,处处皆是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走进靖远县大芦镇庄口村,村社干道平整开阔,农家院落花草相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闲滩空地上栽植着各类花草树木,一幅村净、景美、人和地幸福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以前我们村都是土路,巷道两侧玉米秸秆经常堆放,现在路也硬化了,卫生也干净了,人们有了这个意识,垃圾都自觉放入垃圾箱,等待专门的车来收。”大芦镇庄口村村民段兴惇说。
乡村美景入画来,幸福生活踏歌至。如今在全县大大小小的村庄随处可见,村民们一个个都过上了向往的惬意生活,谈起村里面近几年的`变化,村民们都打开了话匣子。
“树多了,空气新鲜了,蓝天白云多了,出门的心情也舒畅了。”糜滩镇前进村村民陈林鑫连连称赞。
“这里的环境好,树也栽上了,花草都有,今天闲了把娃娃领上到这儿转转,”谈起家乡近年来的变化,糜滩镇官路村村民王海千喜笑颜开。
自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靖远县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全面发动,全域动员,持续发力,集中开展了各类“攻坚突击”和常态治理,全县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北湾镇副镇长李龙说:“我们北湾镇通过加大环卫设备和人员投入力度,持续深化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定期对各村的卫生情况进行督查,村庄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品质越来越好了。”大芦镇副镇长高丙迁说:“大芦镇坚持把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紧紧围绕打造美丽乡村、优化人居环境目标,持续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乡村文明程度。”近年来,靖远县高度重视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坚持把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着力完善制度机制,实现全域无垃圾治理常态化、长效化。目前,靖远各乡镇组建村庄环卫队177个,配备专职保洁人员、公益性岗位人员2108名,配备垃圾收集、转运车辆630辆,装载(挖掘)机54辆,一体化清扫车2辆,酒水车7辆,垃圾池539座,垃圾箱354个,垃圾桶6508个,夯实了垃圾收运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垃圾整体收运效率,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环境质量越来越好。
【全域无垃圾农村简报】相关文章:
全域无垃圾工作简报10-12
全域无垃圾工作简报12-05
全域无垃圾环境简报(精选13篇)06-19
【精选】学校全域无垃圾工作简报10-04
小学全域无垃圾简报(精选5篇)12-15
学校全域无垃圾工作简报05-27
全市全域无垃圾简报(精选11篇)12-16
全域无垃圾行动简报(精选16篇)10-25
全域无垃圾整治简报(精选22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