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与合数评课稿5篇
质数与合数评课稿1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重点导学、疑点导练、精讲点拨成就有效课堂”,现结合活动主题谈自己几点收获:
1、导入有效、铺垫扎实
课前复习2、5、3的倍数特征为寻找100以内质数、判断质数和合数做足了铺垫,在引新课时,说“自然数还有新的分类标准?”一下子抓住了学生探究的心,很想一探究竟。
2、重点导得准、疑点练得巧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教师没有让学生反复记,而是采用了质疑的方式,“在更大的自然数中,还有没有1个因数的”加深了1的特殊性,处理的细致、明了。对于易混的知识点采用了判断的方式,学生通过举反例巩固了刚学与已学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等等。对于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质数、合数采用了对比教学,当引课时由与奇、偶数不同的分类方法引出,认识了质数、合数后,又让学生从20以内的奇、偶数中找质数、合数,在练习中又将二者密切练习,给了学生一个清晰的概念。
3、巩固练习注重层次性、拓展性
每一次的练习出现时都具有一定的层次,由浅入深,先是对刚学知识的运用,而后是具有争议或开拓思维的题目,学生迎接挑战的兴趣也会随着提升。
建议:
1、如果把填写精要交流和写1-12的因数放在课前完成,这样节省出的时间留给后面环节,就不会显得紧张了。
2、再找100以内质数时,小组合作效果是不是会更好?
质数与合数评课稿2
孙老师执教的《质数和合数》一课,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
出,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方法恰当,教学语言简洁、清楚、流畅。教学主线清晰。具有以下特点:
一:孙老师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已有的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复习因数是的.2、3、5的特点和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的练习,为后面讲授质数和合数,还有自然数的另一种分类,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课堂环节紧凑,前后衔接自然流畅。孙老师先是回顾与本节课所讲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点,随后讲到了质数和合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过渡自然,最后总结出了百以内质数的儿歌,课堂推向了高潮,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环环相扣。
三、整堂课孙老师围绕活动主题进行,重点导学,疑点导练。在得出只有两个因数的是质数,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是合数后。老师马上质疑,那在自然数中,只有质数和合数吗?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说出还有0和1,对于1,孙老师从概念入手做了解释,对已特殊的0不做考虑。这样自然数就都涵盖了进去,使得知识更完整。
四、题型设计多样,有代表性。孙老师设计的题目类型多样,有填空题,判断题、叙述题……让学生在练习中不会产生厌倦感。而且题目设计从易到难,逐层深入,从20以内找质数和合数到从100以内的数中找质数和合数。
五、教师注重细节的讲授。如总结出了最小的偶数、奇数、质数和和合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让学生总结记忆,便于做题方便。再找1—12各数的因数时,老师指导学生成对找,以防遗漏。
建议:
一:应在导出质数和合数的教学内容后,再板书标题。这样会更自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在教学“1”这个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和数时,学生没有及时回答上来,老师在等了3秒后直接给出了答案。个人认为数学本就是一门思考思维的课程,应给予学生更多更长的时间。建议教学这些特殊数时正好可以复习巩固下质数和和合数的定义知识。
三、最后一题判断题: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质数和合数也没有最大的。这个题的难度较大,可以考虑舍去。
质数与合数评课稿3
质数和合数,是五年级下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倍数和约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在整节课中,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以生为主,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方法得当,教学语言简洁,清楚,很好的引导了学生进行思考,板书优美完整。整节课首尾照应,上课时分发的`学号,在下课时又进行了很好的利用,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尤其是猜QQ号码这个环节,以玩带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不过,整节课个人觉得还是有一两点值得商榷的地方,抛砖引玉大家一起讨论学习下。
一、引入不合理。
数学是一次建模-迁移-再在这基础上建模的过程。董老师在引入教学时,先是学号分发说哪个是奇数哪个是偶数,再是以多个正方形拼长方形,再是质数和和数的定义,在这三个环节中个人觉得相对独立,没有一个有效的连接线,并且没有进行一个旧知与新知的穿插,以至于学生不能进行很好的理解与领会。特别是当中的以多个正方形拼长方形如何引出质数或和数的定义,让人有点朦胧的感觉。
二、以生为主但没有以生为本,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在教学1这个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和数时,学生没有回答上来,董老师在等了3秒后直接给出了答案。个人认为数学本就是一门思考思维的课程,应给予学生更多更长的时间。建议教学这些特殊数时正好可以复习巩固下质数和和数的定义知识。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成功的课,这是一堂生动的课,参与这样一堂课,目睹董老师的风采,也算不枉此行,身顶风寒了。
质数与合数评课稿4
感谢孙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节《质数与合数》的示范课,新课程的总目标中“数学思考”方面指出:“让学生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本节课孙老师在这方面体现的非常好。课上,孙老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小正方形进行操作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经历和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发了学生思维碰撞,判断:摆出方法的多少与数的大小还是因数个数有关呢?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获得了对质数和合数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判断,同时获得了一定的数学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孙老师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观察——讨论——猜疑——解惑”等数学建构活动,在合情推理中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不仅理解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还发展了他们的分析、比较、判断等数学能力。
孙老师本节课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操作将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在拼摆中形象化,在小组的竞赛中产生冲突,给学生以猜想的机会,而后在进一步的探究发现并验证猜想,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进程,感受到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后续的练习中又有效的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新知识来解决问题,体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喜悦。正如王主任说的,老师在教学中要更多的进行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的引领和培养,而不是直接的方法传授和机械式的训练。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目标也进行了很多的调整,值得我们深层的研究和在教学实践中实验探讨。
本节课孙老师如果在理解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后,教师能及时引导学生概括归纳:非零的自然数除了按2的倍数分成奇数和偶数外,还可以按照因数的个数分成质数、合数和1,然后再进行这方面的练习。这样就使前后知识连贯起来,系统性,学生脑中的知识结构就更清晰了。还有,本课结束有点过早,我觉得在有些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生没有主动参与,比如说: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是不是应该让学生更好的研究或交流一下,使知识的体验更丰富一些。再如:练习的设计是否可以再增加一些?在设计课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时间有可能充裕或不够,练习题设计得稍多一些,可以灵活机动的进行调整,不至于提前7分钟下课,学生巩固理解的也会更好。
质数与合数评课稿5
这次听王老师执教的《质数和合数》,是我第一次听他的课,感受到的是他作为东北人的爽直和沉着,对课堂生成问题处理的从容不迫,学生在课堂上的轻松和自信。站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角度,我也有很多感慨。
有专家指出,一个优秀教师除了有良好的师德和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外,还必须得有比较完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效教学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战略性问题,特别是有效教学的不断尝试和实践,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有效教学的质量。
1、不能完全接受小学数学教育新观念。我认为五(3)班学生基础还是不错,思考也很积极,回答问题也很大胆。可是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其实提供了探索的素材,但是由于老师对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不准,导致探究变成了老师独角戏。如1——13这13个数字的因数,但是后面引导不到位,导致学生得不出最终结论。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去找一找哪一些数的因数有特色,这样就可以把1和质数分类出来。
2、对新课改的教材理解不够透彻。本人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了有的教师对一些新的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教学时往往靠自己阅读小学数学教材,现买现卖,比较吃力。要清晰了解数学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至少要对小学六年所有的数学知识以及每一年级学生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有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只有对所教的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设身处地地用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在本节课中,王老师关注到了“1”的讨论和分类,还有一个细节上需要老师去突破,质数的因数应该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跟“有”1和它本身两个需要区分清楚。另外,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应该是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对57、87、91等学生判断不准的自然数,老师要予以指导、整理并强调。
3、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一是老师语言功夫。王老师语言很干脆、清晰,但是有点生硬,特别是对待小学生来说,感染力不够。另外,老师的语言一定要准确到位,不然就会误导学生。如,王老师在学生口答出1——13的因数后,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因数的个数都是几个?”很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二是老师的写字功夫。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工整书写习惯,首先就必须做到自己书写不会让学生挑刺,不然的话何谈以身示范,老师说服力、魅力何以体现?三是老师的教学设计。知识的呈现不能牵强,流程的衔接不能突然,一节流畅的课才回引人入胜。四是对学生的尊重。老师要倾听、尊重学生的陈述,数学知识重在体验和理解,老师不能要求学生一步到位,也不能在一个知识点上纠缠不休。
以上仅是本人所感所想所思,仅供交流。
【质数与合数评课稿】相关文章:
《质数和合数》评课稿06-18
五年级数学《质数和合数》评课稿06-17
比的基本性质数学评课稿10-16
复习课评课稿10-11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4-23
坐井观天评课稿10-06
坐井观天的评课稿08-26
《画风》评课稿10-01
众数的评课稿09-16
荷花评课稿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