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评课稿(精选2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评课稿来辅助教学,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评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棉花姑娘评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棉花姑娘评课稿 1
在《棉花姑娘》一课中,执教老师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补充恰到好处,环节的设置为教学增色不少。
例如,在引入课题后,老师在“棉花姑娘为什么会生病”的问题后适时补充了一段蚜虫的自我介绍的录音。通过蚜虫的自我介绍,小朋友们清楚地了解了蚜虫对植物的危害,以及棉花姑娘处境的危险和痛苦。所以在老师“你觉得蚜虫怎么样”的问题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出了对蚜虫的痛恨和对棉花姑娘的忧虑。这为课文后面的教学做情感上的铺垫。
再如,当教学到“七星瓢虫”时,老师在课文内容基础上又补充了三句介绍七星瓢虫的话,并请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二句,介绍介绍。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对七星瓢虫这种益虫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他们有条理的说话,可谓一举两得。
查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一课十分关注内容结构的整体性。课一开始,媒体上雪白雪白的、笑盈盈的棉花姑娘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话峰一转“就在前不久的它可不是这样的。”指出了主要矛盾,“棉花姑娘怎么会生病的?”成了学生学习的动机。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一段蚜虫的自述既补充了学生知识上的空白更激发了学生对棉花姑娘的同情和对蚜虫的厌恶,使学生仿佛身在其中,为后来的朗读指导奠定了感情基础。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学生通过自由读文,很容易的找到了几位医生说的'话,并从中明白了各位医生的专长,解决了课文的难点。查老师十分关注教材的细节。引导学生从棉花姑娘三次说话时的感情变化入手读好句子,并用朗读体会医生们帮不上忙时心中的愧疚之情。老师的范读,学生的个别读,师生间的对读,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加深理解、深化感情,水到渠成地达到了课文的情意目标。
棉花姑娘评课稿 2
听完黄xx老师带来的《棉花姑娘》一课,我受益匪浅!《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此次林老师向我们展示的这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我觉得,林老师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林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如课题中“棉花”和“姑娘”应读轻声的教学,又如,“姑娘”的偏旁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教学“啄”字形象地字形分析等教学丝丝紧扣,学生学得非常扎实。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运用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分散识字体现在随着文本的深入逐一进行:如“姑娘”、“啄”、“蚜虫”、“盼”、“治”等生字的教学。研读完课文之后,再集中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再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以多种形式,巩固了对生字的掌握。
二、注重情境创设,关注情感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去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去体味文中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朗读教学中,林老师十分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进行情感体验。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为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三位动物朋友虽然很想为棉花姑娘治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份无奈与遗憾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这份内心的体验转换角色进行朗读: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现在最想,最希望的是什么呀?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着急的心情。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通过朗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者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如在出示蚜虫的图片时一并录音介绍有关蚜虫的知识,使学生对蚜虫有更多地了解。介绍七星瓢虫的时候,以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以七星瓢虫的身份向棉花姑娘作自我介绍。然后拓展介绍了其它许多种瓢虫,明确了哪些瓢虫是益虫,哪些瓢虫是害虫,使学生对瓢虫家族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仔细听的习惯。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四、评价语言丰富而具有激励性
教师到位的评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可以把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深层次的境界。林老师在这节课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她语言的魅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她的评价语言又是那样的贴切,自然,丝毫没有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如:“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方法!”“你真聪明!”“你真会读书,不仅体会到棉花姑娘的美,连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都能体会到,真了不起!”“同学们听得可认真啦!”“讲得非常棒!”“读得真好!”“笑得真美!”“真标准!”“真响亮!”等等,这样的评语,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鼓励,能让孩子们有很大的满足感,使他们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棉花姑娘评课稿 3
听了董老师的的课,最大的感触就是老师能以饱满的热情融入课文,带领学生去感受课文,老师的激情与耐心让我佩服。
1、在这节课的设计上,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这一教学是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如:说说在生活中那些东西是用棉花做的;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根据生活经验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且拓展开来,“生活中的哪些事物还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等环节都在调动学生学习要与生活联系。
2、体验教学的形式多样。本节课体验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谈自己的亲身经验,有想像体验的`,有表演体验的,也有学习经验的等。
3、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体验。一年级学生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中,老师非常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对话交流和表现,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体验感悟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一节课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注重生活体验,是对某些特殊天赋发展的肯定,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前提条件。
棉花姑娘评课稿 4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在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潘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努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要打破传统教学教师主导的地位,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把我们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在情感方面和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倪老师努力做到了,课的开始,潘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对学生说:“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叫叫她?”学生很兴奋,在跟“棉花姑娘”打招呼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了“棉花”“姑娘”中后一个音应该是轻声,并且发现“姑娘”中两个字偏旁一样等等。在书写生字“只”“星”时,潘老师也让孩子自己观察发现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学生书写时就更能把字主动写端正漂亮。总之,教学中,潘老师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重识字教学,形式多样
我们知道,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头戏”。潘老师在这堂课上重视识字教学,并且形式多样。如:看图识字,分别出示棉花图、啄木鸟图、七星瓢虫图、蚜虫图,学习了“棉花”、“啄木鸟”、“斑点”、“蚜虫”,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图片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学习“盼”时,先男女生读,再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来记住这个字,在讲“治”时,还让学生了解了“治“这个字的演变过程。还让学生给它们找朋友,丰富了学生的识字量。在熟读生字词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巩固环节,在教学“斑”时,潘老师还让学生去找找哪个字跟“斑”很像,学生很快发现“班”与“斑”同音不同字。这些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不仅学生愿意去学,而且能让学生巧妙识字,学生能“趣中学”、“乐中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规律。
三、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多读少讲。教材中那些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美文章,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设了情境。我们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培养他们的再造想象能力。潘老师在教学第一段时让学生都来当当棉花姑娘,现在,这些可恶的蚜虫正在咬着你呢!棉花姑娘,你会怎么说呀?学生在融入自己情感的同时大胆地发挥了想象,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语文学习尽头也更足了。
四、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潘老师在教学第六段时,先让学生看图说话:(课件出示长得漂亮的棉花姑娘)后来,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你觉得棉花姑娘变得怎么样了?让学生欣赏棉花的美,顺势出示句子: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它咧开嘴笑啦。抓住“碧绿碧绿、雪白雪白”,让学生读出颜色之美。抓住“咧开嘴笑啦”,读出笑容美。
棉花姑娘评课稿 5
就《棉花姑娘》一课来说,有以下几方面比较突出。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有特色。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刘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课题“棉花姑娘”,“棉花”应该读轻声,“姑娘”的读音指导,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教学“啄”形象地字形分析,“斑”与熟字“班”地比较等教学丝丝紧扣,虽说是认读字,但学生也学得非常扎实。
二、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心理特点,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刘老师多次让学生体验人物角色,用朗读来体验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如刘老师让学生读句子“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从“多么”和“盼望”这两个词语中感受棉花姑娘急切地需要有人帮她治病的心情。在指导人物重点句时,有个别读,有齐读,有教师示范读等。总的来说,刘老师对教材处理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整个教学过程在创设的`情境中,师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不是你问我答,也不是你说我做,而是有机的、自然的、协调的,更是融洽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
三、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
课堂中,刘老师非常民主,能与学生展开亲密对话、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始终很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发言,委婉地指出不足,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激励性。如,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时的评价:你的眼睛真亮。你观察得多仔细呀!
棉花姑娘评课稿 6
理念是行为的内核,行为是理念的外显。在新课程的脚步声中,我们正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我们正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最近,一直在看有关教育类的书籍。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如何能简简单单教语文,并且能焕发语文独有的魅力色彩。这次听了廖老师的课,我得到了许多启发。《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以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本文的特点,教师把本文的'教学环节设计为两课时,前面一部分棉花姑娘的求助与后来得到蚜虫的帮助分为两课时。此次汪老师向我们展示的是前半部分,整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规范。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有特色。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汪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课题“棉花姑娘”,“棉花”应该读轻声,“姑娘”的读音指导,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教学“啄”形象地字形分析,给“盼”找找朋友,“斑”与熟字“班”地比较等教学丝丝紧扣,虽说是认读字,蛋学生也写得非常扎实。
二、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注重情境创设学习。
“以人为本”,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如:第一自然段中对“盼望”一词的处理,老师先让学生圈出那个坏蛋的名字,再进行角色变换:小朋友,你们就是棉花姑娘,在你们身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指图片)在吸取你们的营养,这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痛苦的心情,进而产生理解“盼望”医生来治病。使学生进入文本,为下面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做好铺垫。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2——4自然段的处理,这三小节结构相似,传统的方法对教材的处理是精讲第2自然段,3、4自然段段让学生自学。而老师对教材处理有独到之处,实现了“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在创设的情境中,师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不是你问我答,也不是你说我做,而是有机的、自然的、协调的,更是融洽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一种抑扬交错,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先是情感诱导:
1、棉花姑娘,在你最难受,最痛苦的时候看到燕子来了,你心里怎么想?为什么?带着你的心情读一读。
2、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说——听了棉花姑娘的话,知道为什么不帮了吗?
3、青蛙捉虫本领顶呱呱,你看,它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还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请求?三次同样的请求,老师用不同的方法引导,让学生悟出不同的感受。(高兴——失望——痛苦、急切),这样的朗读指导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是绿色、自主、和谐的课堂。总之,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目标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三维性。
棉花姑娘评课稿 7
听了廖饶萍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这堂课,给人感觉非常轻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关系和谐。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生字和词语,而且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落实。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亮点:
一、把握教学主线,激发阅读兴趣
根据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以课文中的棉花姑娘怎么了,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以“蚜虫的介绍”引入课文第1小节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以生动的图画引发学生对“病中的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医生来为自己治病”这一问题的关注;又以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鸟、青蛙对话的朗读指导和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焦急与痛楚,以及燕子、青蛙和啄木鸟的歉疚与无奈,从而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二、重视朗读教学,体现以读为本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等方面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这节课中,老师重视开展朗读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和热情,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读,大量地读,以各种形式去读,还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在读中积累文中的语言文字。朗读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有范读、表演读等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就是低年级孩子的课堂,充满童趣天真,老师的描述语言也特别童趣,很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个人觉得不足的地方:
1.教师点评时有些过于随意。指导学生朗读感叹句时,讲述得不是很清楚。
2.课件可以制作得更加精美些,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帮助。
棉花姑娘评课稿 8
观摩了王老师的一堂《棉花姑娘》,我感触很深。这是一堂很精彩的语文课,有些环节很值得我学习。
首先王老师的教态亲近随和,很具有亲和力,时而洋溢,时而婉转,仿佛夏天一股清凉的泉水,沁人心脾。寓教于乐,扎实训练;师生互动,交流自然,使课堂成为富有诗意的课堂,饱含情意的课堂。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幻想,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王老师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愉悦地学习课文。采用多种策略创设不同的激趣情景,看画面、做游戏、猜字谜、表演等多个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巩固“识字”与“读文”的学习,使学生融入课堂、融入文本。
其中最让我受益的是王老师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技巧。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文字毕竟不是直观的,他们能感受到蕴涵在人化了的物中间的童趣,并有足够的想象力,但对文字所呈现的美感缺乏体验。王老师就借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优点,一方面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识字、理解课文的能力。使教材的“形”得以最大程度的扩展。在朗读上,本节课以读贯穿教学,王老师多次让学生体验课文角色,分角色进行朗读。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会怎么想?她心情怎么样?带着你的心情读一读。啄木鸟飞来了,青蛙跳来了,他们一个个都不能帮自己,棉花姑娘的心情又会怎样?三次同样的请求,王老师用适当的方法引导,让学生悟出“高兴——失望——痛苦、急切”等不同的.感受。通过对课文充分的朗读,将语言逐渐吸收内化了。
整堂课中最出彩的是王老师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王老师创设了一个环节,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七星瓢虫向棉花姑娘介绍自己的外形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在介绍过程中感悟语言,感悟情感,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如此灵动又高效的课堂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王老师课堂上萌芽破土的力量、拔节成长的执着和激情绽放的声音……
棉花姑娘评课稿 9
《棉花姑娘》是一年级第二学期中的一篇课文,是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本文的特点,娄赛赛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指导朗读,积累词语上。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盼望”的语气。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力。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等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来看图。教师以自己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乐学。在学习课文时适时地利用精美的`课件,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的学生个个兴奋不已,完全沉浸在课堂的学习气氛当中。
二、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查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读文,使学生积累了规范而又富文采的语言,又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整堂课,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分别用了学生自由读,在指导重点段落时又进行男女生对读、分角色朗读、到后来的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帮助学生体会请别人帮忙那种请求的语气。表演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以情导读,以情促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让学生在课上很愿意朗读,就逐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亲历读书过程,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悟着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比如在教学生字上有侧重点,并不是面面俱到。;娄教师运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并有记字方法的反馈,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多种合作的形式,体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配合,课堂气氛融洽。整节课,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确是一堂好课。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学语文是快乐的,在娄老师的这堂课上,我相信学生都能感受到这一快乐。
棉花姑娘评课稿 10
我们学校的读书活动已深入人心,重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的自我参与的过程中,了解自我,提高观察能力和主动探究的欲望。综观整节课,我觉得我在以下几方面比较好地落实了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
一、自主学习贯彻始终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二期课改的.方向,自主学习是这一理念的主题,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在这节课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让学生自始自终成为学习的主人,自觉主动地学习:
1、学生活动时间充分。
2、学生的参与面广。
3、重视学习方法的迁移。
4、学习积极性高。
二、体验教学贯穿课堂
重视学生的体验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
2、体验教学的形式多样。
我的课堂体验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谈自己的亲身经验,有想像体验的,有表演体验的,也有学习经验的等。
3、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体验。
一年级学生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对话交流和表现,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体验感悟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一节课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注重生活体验,是对某些特殊天赋发展的肯定,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前提条件。
棉花姑娘评课稿 11
表演课文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体现了低年级学生勇于自我表现的特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本事与组织本事。
《棉花姑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分主角进行表演,取得了必须的效果。在表演课文前,我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确定每个学生扮演的主角;然后让学生操练各自主角的动作和语言;最终进行小组的表演竞赛。在表演课文时,每组学生十分进取。有些学生表演得形象生动。有个扮演棉花姑娘的学生演棉花生病时就蹲着身子耷拉着脑袋,让人看到了一个生了病的小姑娘无精打采的神情。棉花姑娘最终病好时,她舒展手臂慢慢地站起来,还做了个开花的动作,将小嘴笑得甜甜的,多么开心啊!
可是,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表演要求过高,没有充分研究学生的因素。表演要求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而定,不宜过高,只要学生能对课文进行必须的文字上处理,就应当及时予以肯定。二、忽略对作为观众的学生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好动,不能专心地观看其他学生的表演。教师应当在表演前提出对当观众的学生的'要求。三、忽略表演后学生的评价。如果让小演员向教师、同学谈谈自我表演课文的感受与自我满意程度;让当观众的同学也来评评表演的同学表现得如何。这样做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总之,表演课文这一形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文资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合作意识。
棉花姑娘评课稿 12
《棉花姑娘》是第八单元的一篇科普文章,通过棉花姑娘分别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会捕食不同害虫的常识。
我教学的是第二课时,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并了解不同动物消灭不同害虫的本领。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我将课文分成四部分进行教学。课文里角色较多,我主要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如指名个别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分角色朗读等。在最后一自然段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前后对比的方法,课件展示棉花姑娘生病中与病愈后的两幅插图,带领学生回顾棉花姑娘生病时的痛苦感受,并在此基础上想象棉花姑娘病愈后高兴愉悦的心情,有了这一前后对比学生的情感体验会更具体,避免了单纯想象病愈后的心情的抽象,学生会更容易理解。除此之外,还安排了说话环节,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我先让学生自由的说,再在课本上填空,让学生的说话、想象能力得以拓展。总的来说,本节课上得还是比较流畅的,我的指导老师也说课堂总体上很顺畅,没什么大问题。但小问题还是存在的,经过我自己的反思,和结合老师及同事们的意见,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课堂节奏稍显拖沓,环节推进太慢。虽然整个课堂总体上来说,是比较流畅的,但是整个课堂的节奏推进有点慢,在一个环节停留的时间太长,导致后面的环节没有时间充分展开,我的指导老师说这也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她说我性格本就属温柔型的,这也会体现在课堂当中。
第二,环节间过渡衔接不太自然。有些环节的过渡语不明显,或者衔接不太紧密,所以会给听课的人一种不知道怎么就忽然跳到下一个环节的错觉。这个想要做到过渡自然,首先是要在备课环节中下功夫,设计好环节间的过渡语,当然,前提是要对课文内容与所设计的各个环节足够熟悉,才能恰如其分,不着痕迹地过渡。
第三,板书时机不太恰当。这也是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一个弊端,当然更多的应该是我实践经验不够丰富所导致的,在教学过程当中,我总是捕捉不到合适的时机进行板书,甚至有时候会只顾着讲解内容而忘记了板书这一部分的内容,只能在过后补上,虽然这对整个课堂影响不大,到最后板书也是完整的,但是就是不够完美,板书应该是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的`,给学生以整个课堂的完整思路的脉络图示,板书与教学内容时间上脱离可能导致学生思路的中断,或者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在今后的实践中还要好好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
一堂课在脑海中演练千万遍,都不及实实在在地实践一次来得实际,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不受控制的,你在脑海中的虚拟演练根本无法预测实际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所谓实践出真知,特别是我们新教师尤其需要更多实践的机会,也更应珍惜每一次实践的机会。
棉花姑娘评课稿 13
学校领导督导听课,一个周的准备时间,我准备了《棉花姑娘》这篇课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长满了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语言符合儿童特点。通过学文,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收集了很多资料,其中为了弄清蚜虫的来历,我上网,查词典,查找了不少的资料,还请教了经验丰富的仇老师。教学过程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我准备教学的是第一课时,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想到了多种导课方法,最后采用了出示实物(棉花),并让学生说说棉花的用途,然后带学生在想象的情景中飞到棉花田里,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棉花姑娘。出示课件:棉花姑娘向学生介绍自己(音画配),这样的导入,学生们感觉很新鲜,听得非常认真,好像自己就亲临棉花田现场一样,当听到棉花姑娘说自己身上有许多虫子很难受时,棉花姑娘表现出很痛苦的样子(表情),我问学生:“看到这里,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说“棉花姑娘身上的虫子是怎么来的?”“棉花姑娘身上的虫子除掉了没有啊?”“是谁为棉花姑娘治好的病啊?”……于是揭题《棉花姑娘》,板书课题,让学生读准课题的两个轻声“花”和“娘”并强调“娘”是本课要认识的生字。
二、初读课文,检查识字
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不多,我采取了集中识字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课题导入时,就出示“姑娘”两个生字,先让学生知道这两个字分开与合在一起不同读法,再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字,通过举例明白姑娘是对女孩子的称呼,所以都是女字旁。“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公,轻声“花、娘”是本课朗读中的.一个难点,一开始学生就能注意到拼音中有两个是要念轻声的,虽然有些学生可能念不好,但有了这么一个第一印象后,就方便了对轻声的指导朗读。后来,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了其他生字词。其中,我抓住了“蚜”和“啄”两个字,引导学生明白偏旁和字义的关系。另外,我还利用“班”来识记“斑”,组织学生有重点地掌握生字的音、形、意。
三、合作学习,角色表演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第2—5自然的时,我放手让学生先自己读,问学生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们通过自读明白了很多。然后,我出示表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棉花姑娘评课稿 14
《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它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可它们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赶来把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贴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一、扎实字词教学,促进语言内化。
小学语文,字词的学习是基础,是重点,也是完成新教材许多教学任务必经的路径。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词义,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化。在初读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用课件展示字词,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对词义理解设计巧妙,让学生从词语中挑出一种动物介绍一下,在学生介绍了动物的本领后,又出示三句话:“蚜虫爱吃蔬菜叶子,是害虫。”“七星瓢虫是益虫,是庄稼的好朋友。”“啄木鸟姑娘能给大树治病,是大树的好朋友。”让学生读一读,挑选一句向同桌介绍一下。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理解语言运用,学会运用语言,又让学生认识了动物的本领,丰富了知识,到达提高语文潜力的目的。
二、与文本对话,激发情感生成。
“阅读不仅仅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我们更应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在课堂上运用课件、语言等手段创设必须的文本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成为文本情境中的主角,进入文本,深入主角的内心世界,喜主角之喜、忧主角之忧、急主角之急……真正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与主角产生情感碰撞。课文2―4小节棉花姑娘请动物医生给她治病的段落十分相似,主角对话能引起他们个性朗读和表演的欲望,也能激发学生感情生成的目的。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读好棉花姑娘的话,如“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看到燕子时,它着急地求救了!谁来当一回棉花姑娘,读一读她说的`话。”再让学生读好燕子的话,“燕子,燕子,你就帮棉花姑娘治治病吧!”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对话,“棉花姑娘快求救吧!”“身边的燕子医生帮帮她吧!”让学生在主角朗读中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情绪和动物医生帮不了棉花姑娘的抱歉情绪。
三、创设童话情境,落实说话训练。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贴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兴趣,而且能够活跃思维。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让童话情境贯穿教学始终,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说话训练。如学生认识了蚜虫,在朗读中表现了对蚜虫的厌恶之情后,我问学生:“棉花姑娘,这么多可恶的蚜虫在你身上爬来爬去,你想说些什么吗”从而引导学生说出棉花姑娘盼望能有医生来治病的急切情绪。又如七星瓢虫来给棉花姑娘治病时,我在学生的额头贴上七星瓢虫的标志,说:“你就是七星瓢虫,介绍一下自己吧!”让学生把课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我还让学生扮演七星瓢虫,爬到棉花姑娘身上去捉虫,做一做捉虫的动作,还要跟棉花姑娘说说话,让学生在行动中体会七星瓢虫的能干。
棉花姑娘评课稿 15
《棉花姑娘》一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学生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常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包含了生字教学和课文学习两部分。生字教学时,通过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字、组词等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写生字环节中,首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卡片,看清字形,然后范写,最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学习形式不断变化,学生乐于接受,学习效果较好。
在学习课文的.环节中,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将课文分成四部分进行教学。课文里角色较多,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男、女生对读、小组赛读、师生对读、分角色朗读等。在最后一段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老师读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然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课文,体会棉花姑娘病愈后开心的心情和美丽的样子。并安排了说话环节: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我先让学生充分地说,再在课本上填空,学生的说话、想象能力得到拓展。
在本节课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如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对生成的应变引导等,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在教学形式上下功夫,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棉花姑娘评课稿 16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棉花姑娘生病了,燕子、啄木鸟、青蛙都没能为棉花姑娘治好病,最后是七星瓢虫为棉花姑娘治好了病。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所以仅仅在四十分钟内让学生读好课文并且理解课文是比较有难度的。所以,本堂课我决定抓住重点词句和标点符号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是复习导入,依次出示的是两个后鼻音的词语“生病”、“星星”,多音字词语“可恶”、“树干”、动物名称“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以及两个包括“ABAB”词语的短语。教师相机评价学生的朗读。第二部分由棉花姑娘生病了引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抓住关键词“许多”、“可恶”感受蚜虫的多和可恶,进而通过心理活动感受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治病的心情。第三部分紧紧围绕着棉花姑娘和三位动物医生的对话展开。通过“请”、“对不起”、“还是”等词语的理解请人帮忙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回绝别人的时候也要会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要真诚。最后一部分是写字教学,本环节要注重孩子们的握笔姿势及写字姿势的指导,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完课后,经过专家的分析,我总结了以下反思:
1、在复习词语环节时要对词语进行拓展运用。如“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可以让学生直接积累ABAB的词语,加深印象。
2、在指导朗读对话的时候,由于紧张,我太多次的使用“同桌对话”,使得其他同学缺少对话练习的机会,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3、由于是语文课堂,所以语言训练才是重点,要让学生围绕“请别人帮忙”这一话题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情景。
4、最后一部分是拓展了大自然中别的益虫、益鸟。这一部分是不需要的,这是生物科学课堂需要去扩展了解的。
棉花姑娘评课稿 17
今日,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0课《棉花姑娘》。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我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欢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贴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资料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这篇课文很长,但十分趣味。我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从生字入手,采取自读,互读,开火车读,以致于每个学生读会读。从字过渡到词语,读词语,让学生当小教师来领读,读词语,孩子都异常感兴趣。从词语过渡到文,也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在读中领会文章所讲的资料。我只重点讲第一段,2、3、4自然段放手让学生分小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不爱学习的,在组长的带领下,都参与了。尤其分主角朗读,大家的兴趣更高,都喜欢戴头饰到讲台上来表演上课不爱发言的、爱做小动作的,在组长的带领下,都表现得十分出色。
棉花姑娘评课稿 18
低段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识字、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符合儿童语言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在动听的童话故事中,了解不同益鸟和益虫的捕食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现将反思如下:
(一)、抓住语言重点进行教学,环节扎实
在这堂课中,我认为自己在设计的过程中抓住了几个语言的重点。
1.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几个词语比较难以理解,分别是:可恶、蚜虫、盼望。在教学中,我现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棉花姑娘生病图,然后引出“蚜虫”一词,在理解时,现让学生自己说说蚜虫是怎样的害虫,转而理解“可恶”,再通过看蚜虫的图片,听老师简单介绍蚜虫,再次巩固理解“可恶”。从而理解“盼望”一次。
2.课文的2~3自然段中,我将重点放在了朗读棉花姑娘的话“请你帮我捉害虫吧!”上,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盼望”之情。
3.课文的第5自然段,通过学生自读课文,通过找一找的方法了解七星瓢虫的'特点,重点理解“圆圆的”、“很快”、“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通过看图,加深理解七星瓢虫的样子和特点,从而理解“惊奇”一词。并通过同桌朗读来训练本段课文的对话朗读。
4.课文的第6自然段,重点在于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并能积累此类词语,拓展练习。首先通过看图理解“碧绿碧绿”,延伸理解“雪白雪白”,拓展abab类型词语。
5.整体上,通过学生自己朗读,要求学生完成填空,复现生字,巩固课文理解。
(二)、语文课的学习更应该以整体性为主
总体说来,本堂课能抓住课文的每一个语言训练点,能抓住文本,以识字、朗读、语言训练为课文主题。但整体性不够,问题过多而细碎,平均使用教学力量,若能提出一个整体性的大问题,再以此展开,对学生放得更多一些,也许会更好。
棉花姑娘评课稿 19
《棉花姑娘》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八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它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可它们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赶来把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本课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与文本互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了解各种有益的鸟类和益虫的不同作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一、打破正常的教学程序,引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为此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探索的空间。这节课里,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平常课堂教学常规的教学程序,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段逐句讲解课文的做法。课堂上,先读第一和最后的自然段,把棉花姑娘生病的样子和病好的样子进行对比,引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而后,安排自由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二、与文本互动,抓住关键词了解课文。
“阅读不仅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我们更应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在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头饰,贴图、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文本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成为文本情境中的`角色,进入文本,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喜角色之喜、忧角色之忧、急角色之急……真正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与角色产生情感碰撞。课文2—4小节棉花姑娘请动物医生给她治病的段落十分相似,角色对话能引起他们个性朗读和表演的欲望,也能激发学生感情生成的目的。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读好棉花姑娘的话,如:看到燕子时,着急地求救了!抓住“请”字,读出礼貌和着急,谁来有礼貌地读读她对燕子说的话?再让学生读三位医生的话,抓住“对不起”、“只会”读出诚恳、抱歉的语气。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分角色扮演读,让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请求的心情和动物医生帮不了棉花姑娘的抱歉心情。
三、适时的点拨,有效地提问。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呢?精心设计提问、巧妙进行诱导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钥匙”,好的提问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这堂课中我创设了“棉花姑娘的病是怎么治好的?她遇到了哪些医生?这三位医生为什么帮上忙了吗?”这几个问题,适时的点拨,捕捉教学契机,让学生在有层次地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问题过多,过于纷繁琐碎、零打碎敲就会让学生不知要思考些什么,导致偏离甚至失去了目标。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每一篇文章中的焦点,让学生有“点”可抓,有“面”去发挥,真正实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在阅读活动中张扬个性,品味人生。
棉花姑娘评课稿 20
《棉花姑娘》是一篇生动的童话故事,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小动物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插图色彩明丽,语言充满童真童趣,符合儿童的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情境,感受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直观形象的东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情感融入情境中。上课伊始,我以精美的课件和让学生看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把孩子们不知不觉带入文本情境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后带领学生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与角色产生情感碰撞。比如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图画,再通过图文和解说,让学生观察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身上的小黑点是什么?启发学生想象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她的心情怎样?哪句话写出了她的心情?抓住重点词语“盼望”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棉花姑娘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接着我这样过渡: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他们之间都说了什么呢?假如你是心急如焚的棉花姑娘,你会怎么说这句话?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障碍之后,我紧紧抓住棉花姑娘的三次呼救:“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感悟课文。感受角色所带来的乐趣。
二、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体会,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比如在学习二至四自然段时,为了更明确地对比棉花姑娘的心情,我把棉花姑娘说的话放在一起学,这是教法上一个大胆的尝试。引领学生读好棉花姑娘三次不同“请求”的语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并读出棉花姑娘痛苦而着急的心情。这样以读代讲,点拨、讲解。通过情境感受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读中去体验情感。收到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培养语感的效果。
三、合作交流,快乐学习
上课过程中,我积极倡导“以人为本、自主合作”的课改理念和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1、本课的内容比较浅显,各段的句式相似,因此,在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还有哪些医生给棉花姑娘治病?他们之间又说了些什么?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让孩子们根据教学提示,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形式检验自学效果。在这互帮互助、互评互学、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揣摩角色的语气,进行个性朗读,达到了感悟课文情境,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目标。
2、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让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的'方式来合作学习。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我亲自演棉花姑娘,有的同学演燕子,有的同学演啄木鸟,有的同学演青蛙,剩余的同学全都上台来表演七星瓢虫。这样一来,让全班学生都参与了表演。把读、演、评融为一体,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其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学习效果更好。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唤起了学习的情感,主动参与了学习,发展了语言,形成了合作的意识,又尝到了学习的喜悦。达到了在快乐中自主学习,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效果。
这堂课美中不足的是:
1、个别手语不够规范、熟练。
2、作业课件已设计好,但忘记打出布置作业。
【棉花姑娘评课稿】相关文章:
《棉花姑娘》评课稿10-12
棉花姑娘评课稿08-06
《棉花姑娘》评课稿09-14
棉花姑娘评课稿集锦04-18
《棉花姑娘》评课稿(热门)10-15
《棉花姑娘》评课稿(精选11篇)03-14
棉花姑娘评课稿(精选20篇)05-16
棉花姑娘评课稿15篇08-06
《棉花姑娘》评课稿精选15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