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森林音乐会》评课稿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纯音乐的乐曲,一听到马上就能够使人感受到森林里的气息,鸟声、蛙声、溪流声……很好听,而幼儿同样也能够轻易地感受的到。活动中对于动物角色及乐器的选择,也是非常形象与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乐器“圆舞板”无论是外形还是声音的特质,幼儿都自然而然的能想到青蛙,而铃鼓敲响的一霎那和孔雀开屏的动作都很相似。所以,无论是音乐素材本身、还是乐器的选择,这些外部因素都为顺利开展活动打好基础。从中说明教师的选材非常适宜大班的幼儿。整个音乐分了三段进行,第一段学习小青蛙的唱歌的节奏,第二段学习小鸭子跳舞的节奏,第三段学习孔雀开屏的节奏。利用音乐中听起来比较明显的小动物的叫声和相对比较好表现的动物来贯穿整个活动,感到非常的和谐与完美。
整个教学活动主要通过简单有趣的图谱这条主线,让幼儿感知乐曲的基本节奏,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乐器演奏的兴趣。音乐分为三步走:熟悉节奏、乐器轮奏、以及最后的大合奏。对幼儿来说,在第一环节幼儿掌握了用拍手熟悉乐曲的节奏后;第二环节只是用乐器替代拍手,进行轮奏;最后环节乐器大合奏,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需要幼儿动用所有五官高度集中注意进行演奏,耳朵听音乐,眼睛看图谱,手还要演奏乐器。教学中执教老师没有很好的把“打击乐关键经验”实施好,只是“蜻蜓点水”匆匆而过,其实在欣赏环节中,幼儿根本没有感知和熟悉好乐曲的节奏,到最后是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演奏完毕。在音乐与乐器匹配中,老师对于幼儿的匹配还是给予否定,在演奏中教师还是拿出事先自己匹配好的图谱给幼儿演奏。又回归于以前的教学模式。
建议:
1、在班中建立打击乐的常规:如要事先让幼儿熟悉打击乐乐器的拿与放的正确方法及乐器的使用方法(敲与停)。
2、在音乐与乐器匹配时,教师要尝试在幼儿的选择乐器中提醒幼儿朝着自己的目标出发进行匹配,而不是单单地拿出自己的图谱进行演奏。
3、课前多让幼儿接触更多的打击乐乐器,提高他们的知识经验。
【《森林音乐会》评课稿】相关文章:
复习课评课稿10-11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4-23
坐井观天评课稿10-06
坐井观天的评课稿08-26
《画风》评课稿10-01
众数的评课稿09-16
荷花评课稿06-22
《排球》评课稿09-02
《新闻》评课稿10-31
坐井观天评课稿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