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评课稿(合集21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评课稿,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优秀的评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桥》评课稿(合集2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桥》评课稿 1
崔老师说过:“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语文教学应做好语言文字的训练,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和感悟来构建简约,实用阅读教学的课堂。林老师执教的《桥》一课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理念。她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娴熟的课堂调控能力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郭老师的课堂上,始终不忘带动学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比如正式导课之前,林老师让学生读“咆哮、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你拥我挤、跌跌撞撞、木桥 ”等词语,想像山洪灾害时,人们跌跌撞撞地冲向唯一的一条通向生命的木桥的后果,非常巧妙的利用课始几分钟时间,营造了一种与课文相吻合的紧张气氛,奠定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基调。再如林老师在后来教学中,运用音乐渲染,这音乐选的也十分巧妙,温柔凄婉的配乐,适时出示,恰当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烘托氛围,让学生很快进入音乐中的情境,读有味,说有情。
二对话文本,以情育情
本堂课的又一大亮点,就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林老师把阅读教学看成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读为本,于读中感悟,读中入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在感悟党支部书记这个高大光辉的形象时,林老师共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读书,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第一层次:启发想象受“拥戴”的老汉曾为他们做过什么?在此基础上朗读,学生又感悟到老汉是一个全村都拥戴的人。第二层次:在“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时,老汉出现了,他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时让学生说说什么地方让你感动了?在此基础上朗读,学生感悟到老汉是一个镇定沉着,临危不惧的人。第三层次: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读着老汉的举动,又有哪个字印入你的眼帘?读着读着,又感悟到了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光辉形象。以上三个层次的朗读设计,环环紧扣,层层递升,使得朗读指导有目的、有层次。
三抓词品句,读中升情
本堂课还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教师抓词品句,做得十分到位。在这里,还要讲的是林老师提问设计也很有效,利用几个大的问题去统领整堂课的教学。然后又把解决这些大问题的途径,回归到阅读,落实到具体的句子,词语的品读中去。比如林老师抓住“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这一大问题,让学生划出句子,读读说说。并抓句几个重点的句子,以及其中重点的.词语,引领学生深入的思考,品味。如抓住“冲推揪”等词体会老汉的办事果断,到他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学生的感悟在这详尽的品读中,层层递进。
要说这堂课觉得还可商榷的地方:老汉的形象似乎解读的不够丰满,作为一个党员的形象很突出,而他的父亲形象,他与儿子的父子之爱,是不是也应该讲一讲,使老汉显得更有血有肉。
总之,林老师的这堂课亮点十分突出,课堂有起有伏,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很投入。教师教态自然,能及时评价学生,多鼓励性语言,富有激情,良好互动。在扎实的品读中,结合说话,写话,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又回归朗读,读的有层次,有感悟,有深情。阅读教学做到了情境交融,难能可贵。
《桥》评课稿 2
今天是实习老师马老师讲的第16课《桥》,它是一篇精讲课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高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首先强调了很多遍的问题,还是出现错误。幻灯片中不要出现问题答案,这件事强调过不止一次,但效果不好;课堂提问学生指读太多,学生没有全都参与进来,这样下去,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所有要讲的内容都在幻灯片中,学生没有看课本的机会,导致讲课与教材分离,学生会对课文理解不透彻;在导入课题时就应该板书课题,这一点也做得不够好,课后交流时他说是又忘了;讲课时,重点词语应当跟随句子,讲句子时指明提示一下,而不需要单独解释词语,导致句子与词语分离,无法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意思,无法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老师在提问“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时,应当引导学生体会,从哪里体会到的,让学生找出这样的句子用心感受一下,最后齐读一遍;在讲课时,提倡多种方式读,而不是单一的指读或齐读,还是没有领会高年级学生自学要领;讲课时,应当着重讲重点内容,不重要的一笔带过,而不是逐字逐句去解释,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突出重点;分析文章结构时,要按照开头怎么样,中间怎么样,最后怎么样,这样的顺序去讲,而不是囫囵一大片,无逻辑可言。总结完这些不足之后,我希望这位实习老师能够认真反思,争取下一堂课有所进步。
《桥》评课稿 3
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语文教学应做好语言文字的训练,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和感悟来构建简约,实用阅读教学的课堂。翁老师执教《桥》一课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理念。她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娴熟的课堂调控能力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翁老师的'课堂上,始终不忘带动学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在正式导课之前,老师让学生读洪水逼近时的句子的描写,紧接着提问,在这湍急的洪水中你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马上使学生进入到了那种紧张危急的氛围中。为后面的这个老汉的形象作了铺垫。
再如翁老师在后来教学中,运用音乐渲染,这音乐选的也十分巧妙,非常的煽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烘托氛围,让学生很快进入音乐中的情境。
二、抓词品句,读中升情
本堂课还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教师抓词品句,做得十分到位。在这里,还要讲的是翁老师提问设计也很有效,利用几个大的问题去统领整堂课的教学。然后又把解决这些大问题的途径,回归到阅读,落实到具体的句子,词语的品读中去。比如翁老师抓住“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这一大问题,让学生读读议议说说。并抓句几个重点的句子,以及其中重点的词语,引领学生深入的思考,品味。
总之,翁老师的这堂课亮点十分突出,课堂有起有伏,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很投入。教师教态自然,能及时评价学生,多鼓励性语言,富有激情,良好互动。在扎实的品读中,结合说话,写话,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又回归朗读,读的有层次,有感悟,有深情。阅读教学做到了情境交融,难能可贵。
《桥》评课稿 4
《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要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彬县教研室去年出台了以“五个控制参数”(学生学习的兴奋度、学生个体参与率、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课堂练习的量、度、序,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为评价依据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两种要求同时交集在了教学目标达成这一重点。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三维目标的达成度越高,说明教学越是有效,乃至高效。城关小学刘同志在“彬县小学高效课堂‘说——讲——评’活动中为全县教师示范的《桥》的课堂教学,有效地将两种评价标准巧妙结合,夯实了教学过程,促使三维目标高效达成。下面笔者具体对此课做一点评。
一、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桥》的执教者设计教学时既研究教材,更研究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凸显了学生这个主体,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找出了描写洪水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读悟,逐渐感受到了洪水肆虐,势不可当,村民处在万分危急的情势之下。接着又层层深入,在学习老支书“疏导撤离”“以身殉职”内容时,继续放手让学生自读,圈点划写,把最受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写上自己的体会。抓住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句子,让学生在读、说、思中逐步感受到了老支书无私无畏、心存大爱、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个引导者、点拨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二、狠抓语言文字训练,落实知识技能目标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桥》的执教者紧紧围绕“工具性”这一特点,教学过程中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知识与能力的目标高效达成。一是知识目标达成度高。先后让学生理解“咆哮”、“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一座山” “拥戴” “清瘦” “鞠躬尽瘁”等词语意思,体会三个感叹号的用法,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冲、揪、喊”和比喻句、拟人句,对“桥”的含义以及很多句子的理解层层深入,将知识目标扎实落实。二是技能目标达成度高。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训练目标。教学中学生听老师讲,听别人读、说,自己读、说、写,尤其对读和写进行了重锤敲击。多种形式读文,读句子,读段落,引读、个别读、集体读,默读,大声朗读等,学生先后两次当堂书写,写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效训练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总之,本课教学语言文字训练扎实到位,知识与技能目标高效达成,语文真正姓“语”了。
三、适时渗透学习方法,达成过程方法目标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掌握,更重视其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因此,“过程与方法”也成为一项重要教学目标。一是教师施教过程中,通过组织、点拨、引导、讲解、提问、播放课件、煽情,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绪氛围中达到了思维的碰撞,不知不觉受到了情感熏陶,心灵的震撼,价值观的提升。二是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感悟到了“沉下心来,走进去读书。” “抓住重点词句” “多读感悟”“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写结合”等读书的方法,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过程与方法目标高效达成。
四、教材处理新颖独到,情感目标达成度高
“胸中有丘壑,高屋来建瓴。”促使教学目标高效达成,首先教师自己要有整体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能力。教材处理恰到好处,教学效果即会事半功倍。《桥》的执教者这一点上做的很好。将教材做了整体把握,然后按情节变化分成两部分,即“洪水肆虐,情势危急”和“老支书疏散撤离,以身殉职”,从背景渲染到主人公出场,为后边主人公形象的逐渐高大做了铺垫;第二部分处理由“疏导撤离—— 以身殉职——祭奠英灵——深情赞桥,使学生经历了对老支书由“陌生——熟悉——敬佩——怀念”的情感旅程,与文本的作者谈歌、与获救的村民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尤其是课件悲情音乐的播放诱发了学生潜在的情愫,使学生情绪达到了高潮。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学生产生了不吐不快的欲望,教师适时导写:“把你最想说的话先写下来,再交流给大家。”“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得以实现。价值观目标水到渠成。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桥》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参与率高,课堂练习穿插在各个环节之中,量、度、序把握适当,夯实了教学过程,高效达成了三维目标,仍然存在自主学习放手不够大胆的问题。这是目前小学教学存在的普遍现象。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将成为课堂教学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桥》评课稿 5
听了李老师执教的《桥》受益匪浅。李老师这整堂课的构思非常完整,清晰。课堂无可挑剔,显示出教师对教材、课堂与学生的良好把握。这一堂课中有以下几个亮点,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扎实有效的自主学习
老师指导学生运用比一比的方法,通过比较阅读感悟;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体会作者用词,语言的形象生动和恰到好处。比如,在“泼”,“倒”等语言的感悟上,老师通过让学生比较来感受洪水爆发前的'雨之大。
二、情景创设,感受山洪可怕
李老师播放《山洪暴发》的视频,给学生带来了鲜明的视觉冲击,由此引领学生深切感受到山洪的可怕,为下文的理解洪水疯狂的魔鬼形象打下了基础。再比如,李老师抓住“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提问:“你想,一个村庄的人,在危急之下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会发生什么事?”由此,让学生去感受人们的惊慌奔跑、混乱无序的场面。在这堂课教学中,李老师擅长于用言语去创设情景,带领学生展开语言联想与想象。
三、少讲多练、以读促悟。
课堂中,李老师做到以读来品味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读书能力,让学生个别读,齐读,带着理解、感受读,不同层次的朗读,读出山洪的咆哮,肆虐。让学生真正进入课文情境,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李老师的课也体现了阅读课中书声琅琅的场面,通过默读,自由读,小组读,男女读,在读中促学,在学中促悟。
总的来说,李老师这种把阅读教学看成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读为本,于读中感悟,读中入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学习。
《桥》评课稿 6
这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地参与听课,评课的全过程。整个流程下来,我感受颇多,由于自身是教高年段的,所以对于叶老师的课,有了更多的领悟与反省。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这堂课就像叶老师本人的性格那样——利索有力,荡气回肠。
一、人物形象体会“利索有力”
《桥》这篇课文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叶老师在教学情节的设计上,删枝剪叶,非常利索地抓住了老汉这一形象进行重点体验。
首先让学生通过对“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等句子地复习与深入研讨,体会洪水的凶猛,从而反衬出老汉的`沉稳,冷静。
紧接着,再通过对老汉“父亲和党员”的双重身份的矛盾的解读,体会老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高风亮节的品质。在这里,叶老师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只抓出重点词句来研读。如用补充空白的方式填写“老汉的_______像一座山”,学生回答得非常精彩——“老汉的威严像一座山”“老汉的形象像一座山”等等,在训练语言的基础上感悟到了老汉的高大形象;再如用抓重点字的方式,出示“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叶老师让学生说说老汉这一“揪”,不仅“揪”出了小伙子,还“揪”出了什么。学生被“揪”字紧紧抓牢,感悟出了老汉的这一动作包含着他的高风亮节与果决等等。此外,叶老师还通过让学生练习朗读“你还算是党员吗?”因为儿子在老汉心中,不仅仅是儿子,他更是一名党员。老汉此时此刻抛弃了亲情,牢记着党性。接着让学生练读“少废话,快走!”当群众安全过桥,仅剩下父子的时候,老汉才想到自己是一位父亲。学生在两句话的对比下,很自然地感悟出了老汉的矛盾心理,再次深刻地体会到老汉高尚品质。
最后,叶老师有特色地出示了一首诗,一首歌颂老汉的诗。这首诗的出现恰倒好处,浓缩并升华了学生们的情感,也让课堂落下了非常诗意的帷幕。
整堂课重点放在体会老汉的品质,感受老汉的情感。
二、情感体验“荡气回肠”
叶老师设计的这节课,科学地运用了多媒体的功能。在课前活动中,播放山洪爆发的视频短片,让学生重温第一课时的情感,铺垫第二课时的学习。在课堂的研读中,气氛异常紧张时,叶老师选用节奏急速的曲子来烘托。在课堂的尾声中,则选用哀伤,悲凉的曲子。从山崩地裂到紧张急促再到哀宛抒情,最后以一首诗结尾。学生的情感也跟着跌宕起伏,最后归于哀伤惋惜。
总得来说,这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不仅包括叶老师这节课出现的闪光点,也包括叶老师身上出现的新教师共同有的不足之处。这些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比如教师的课堂语言该如何引导学生。在研读“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中的“揪”时,叶老师提问老汉“揪”出得不仅是小伙子,还是什么。虽然叶老师原本预设学生去体会出老汉“揪”出了党员的高风亮节,“揪”出了老汉的果断等,可是这个提问显得很含糊,让学生发生歧义。所以才有个别学生误会了,回答与此相偏离。这是教学对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要精练,提问要明确的要求。另外课堂上的语言还包括评价语对学生的引导。新教师缺乏经验,难免出现评价语贫乏,所以我们以后应该向优秀的教师多学习这方面的东西。
对于评课,我也是刚起步,外行的很。只发表了浅薄的观点,希望能向各位老师多多学习。
《桥》评课稿 7
李老师的课,每一次都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昨天,听了李老师教学的《桥》一课,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教学每一环节都围绕“桥”展开。从开始的“回顾课文中的`桥”到“直奔有形之桥”再到“探索无形之桥”、“感悟生命之桥”,每一个大环节,小环节都围绕桥进行,并点出了“党支部书记就像一座桥”,这样的设计既巧妙又合理,同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走进人物内心。特别是小练习“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说儿子啊———”,“儿子瞪了父亲一眼,说父亲啊———”,等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感悟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对比句子读、三个感叹句的多次读、理解读、教师抓住了重点字、词、句来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朗读,不仅朗读的多,而且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学习。
《桥》评课稿 8
4月17号,在陆老师的组织下,有幸连听了由我们新教师中两位优秀的同仁叶芙芳老师和陈凤妩老师分别执教的《桥》、《四个太阳》。两位老师,一个是执教5年级,一个执教一年级,高低年级的课堂集中呈现,两位老师的风格也是迥然不同,却都让我们大开眼界,学有收获。这里我想着重来谈谈听了叶老师执教的《桥》后的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
叶老师的这整堂课的构思非常的完整、巧妙。虽然是新教师,课堂上展现出来的却是她成熟、老练的一面,完全不见生涩,令人佩服,基本上课堂处理的无可挑剔,亮点多多,显示出教师对教材、课堂与学生的良好把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叶老师的课堂上,始终不忘带动学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比如正式导课之前,叶老师就播放了一段关于山洪灾害的录象,这真实可怕的山洪镜头马上把学生,甚至听课的老师都拉入了这种氛围中。同时叶老师让学生在滋生情感之后给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谈谈自己的感受,非常巧妙的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营造了一种与课文相吻合的紧张气氛,奠定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基调。再如叶老师在后来
教学中,两次运用音乐渲染,这音乐选的也十分巧妙,不是普通的背景音乐,一是山洪爆发时的声音,二是温柔凄婉的配乐,适时出示,恰当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烘托氛围,让学生很快进入音乐中的情境,读有味,说有情。
二、对话文本,以情育情
本堂课的又一大亮点,就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叶老师把阅读教学看成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读为本,于读中感悟,读中入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比如在交流描写洪水的`句子这个环节中,叶老师请学生划出句子后指名交流后谈对洪水的感受,学生说是“凶猛的,危急人民生命安全的??”接下来叶老师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接触这些文字,在练读中体会洪水的凶猛,并通过个别展示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交流读,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一次又一次的接触文本。这时我想学生对这洪水的认识以不仅是开始时那段录象所带来的,而是他们自己在与文本的次次对话中所带来的体验,文字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滋育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读的入情。同时教师又利用自己的情感,投入的导读,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在师生配合读中,再次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要说这堂课觉得还可商榷的地方,只有几个小细节:“揪”字这里的教学提问有些模糊,学生的回答也就显模糊,“老汉揪出的是什么?”(指好的还是坏的?)
《桥》评课稿 9
深秋渐冷不觉寒,10月30日,又一次聆听了雷老师的课,又一次被她的洒脱与激情感染了。这一次雷老师执教了部编版六年级《桥》一课,整节课充满了一种打动人心的真情。
一、学法指导贯穿始终
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学生会读会写,雷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在朗读的指导上,她教给学生如何读出洪水的凶猛,气氛的紧张,读出“老汉”的威严无私;提示学生语文需要积累,提示学生如何更清楚明白地回答问题,如何做好批注……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丝丝入扣,润物无声。
二、学习任务明确
雷老师在反思环节中说,这节课的重点任务就是感受人物形象,掌握小说要素,整节课她也正是这样做的。一开始她就明确告诉孩子们本节课就是体会小说的人物形象。随后的整堂课就围绕着这个任务层层展开,学生体会到环境描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体会到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才能让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学生明确了任务,带着问题读文学习,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课堂练笔指导到位
本单元是小说主题,这一单元的习作也是让学生写小说。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有点难度。雷老师巧妙地设计了课堂练笔。她给了学生具体材料,设定了人物形象,让学生围绕“宽容”选择环境、情节,想象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把读中所知所获运用到写上,降低了难度,激发了兴趣,学生在构思、创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小说三要素的理解,读写结合,扎实有效。
总之,雷老师的这堂课亮点十分突出,课堂有起有伏,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很投入。雷老师收放自如,真正做到了吃透教材,了解学情,富有激情,师生互动良好。
当然,完美中也有遗憾。在让学生板书表现“老汉”品质的词语时,孩子们跃跃欲试,把他们体会到的词语都写出来,有个别学生不会写或写了错别字,雷老师未关注到。如果这时候老师关注一下孩子的书写并及时指导纠正,再让孩子说一说会更好。
汪老师说,一节好课,最朴素的评价就是能够打动人心,雷老师用她独特的教学风格,还有她对语文教学的激情以及她扎实的语文功底打动了我。学,然后知不足,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将一如既往,上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做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
《桥》评课稿 10
《桥》一课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咆哮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用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学生在雷老师的引导下,从文中短句中,从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一个老共产党人高风亮节、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
雷老师紧紧抓住两个问题展开教学。一是让学生感受洪水的凶猛;二是感受老支书的形象。课堂伊始,雷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洪水的凶猛,播放洪水来临时的视频,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了洪水的可怕,来势汹汹,然后让学生带着还怕、恐惧的情绪个别读、齐读描写洪水和雨水的句子感悟当时危急的情况。通过朗读,学生对人们在洪水来临时的恐惧之感体会更深刻了。此时,雷老师渗透给学生小说以环境描写开头的巧妙之处,此处的点拨、引导为学生以后阅读小说打开了一扇门,找到了关注点。
雷老师接着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联系前后情节和当时的环境,体会“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教学环节,雷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学中,她引导学生通过“站""盯""冲""揪"“一座山”“凶得像豹子”“推”等词句,体会“老汉“不殉私情,舍己为人的精神。再通过感情朗读,他们对“老汉”不由得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学生交流时,她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联系上下文、情境再现等方法,感悟人物品质,学习语文的方法悄然渗透其中。
拓展环节,雷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孔繁森、邓稼先、南仁东等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志士的感人事迹,将学生的情感再一次推进。学生在雷老师的深情讲述中被感动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深深地留在学生的心里。
在落实写上,雷老师可谓别出心裁。她出示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让学生以《宽容》为话题,用课堂上学到的环境描写的方法进行练说。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了培养。雷老师结合课文学习,以具体的材料为例,引导学生学写小说,可为设计用心,构思巧妙,本单元语文要素、教学目标落地有声。雷老师传递给我们的语文教学理念:以读促说,读说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之一。
雷老师的课堂有她独特的教学风格,蕴涵着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她好学、专注而又执着的敬业精神值得我学习。
送教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课堂教学研究的步伐永远也不会停止。我们还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认真学习,积极思考,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展示的课堂、收获的课堂。
《桥》评课稿 11
10月31日上午,我再次跟随汪丽语文工作室成员一起走进兴华学校,开展送教活动。这次送教由成员雷老师讲授《桥》第二课时。雷老师这节课构思巧妙,引导得法,亮点多多,显示出她扎实的教学功底,让我心生敬佩。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雷老师在课堂上始终不忘带动学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比如上课之前,雷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山洪灾害的视频,这真实可怕的山洪镜头马上把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带入了紧张的气氛中。雷老师抓住学生紧张的情绪,让学生谈谈此时的感受,非常巧妙的课前预热,营造了一种与课文相吻合的紧张气氛,奠定了学习的情感基调,为深入研读文本做好了铺垫。
二、对话文本,以情育情
整节课我们都能感受到雷老师把阅读教学看成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读为本,于读中感悟,读中入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比如在交流描写洪水的句子这个环节中,雷老师让学生划出句子后,交流对洪水的感受。学生说是“凶猛的、可怕的”,雷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接触这些文字,在读中体会洪水的凶猛,并通过个别展示读、齐读等方式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品读中一次又一次的接触文本,感受一次比一次深刻。我想,此时学生对洪水凶猛的认识不仅是开始时那段视频带来的,更是他们自己在与文本的一次次对话中体会到的。
三、抓词品句,读中升情
本节课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雷老师抓词品句,做得十分到位。比如雷老师抓住“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让学生划出句子,读读说说。并抓住几个重点的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品味。如抓住“冲、推、揪”等词体会老汉的做事果断,体会老汉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学生对老汉的敬爱之情在品词析句中层层深入,步步升华。
听了雷老师的课,结合我参加“名师之路”听名师讲授《桥》这一课,有一点心得再和大家一起分享。
10月18日至20日西安站的“名师之路”培训,以“聚焦统编教材,创生新意课堂”为主题。期间我聆听了“童向感情朗读”发起人王宗海老师讲授《桥》。王老师抓住“山”,让学生理解老支书在洪水来临时“稳如泰山”,在面对儿子时“父爱如山”,同样是“山”,但含义不同。王宗海老师对教材做这样的处理,让我受益匪浅。及至听了雷老师的课,我认为,老支书如同一座山,他更是一座桥,一座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生命桥”,一座联系党群关系的“情感桥”,一座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使命桥”。引导学生感知这一点,既升华了主题,又紧扣时代要求,赋予教材时代内涵。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雷老师的课最终没有落脚到“桥”上来,是为瑕疵。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多听雷老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桥》评课稿 12
今天听了马老师讲的《桥》一课,我感触很深。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发,活跃的课堂气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
这篇课文是一篇小小说,马老师先出示了小小说的概念,让同学们明白小小说由“人物、情节、环境”三部分组成,为下面学《桥》这篇课文做了铺垫。接着出示了三行词语,让同学们观察词语有什么特点接着带着词语背后的情感读出来。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本堂课还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教师抓词品句,做得十分到位。在这里,还要讲的是马老师提问设计也很有效,利用几个大的问题去统领整堂课的教学。然后又把解决这些大问题的途径,回归到阅读,落实到具体的句子,词语的品读中去。比如马老师抓住“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这一大问题,让学生读读议议说说。并抓句几个重点的句子,以及其中重点的词语,引领学生深入的思考,品味。
这节课最让我感动的是,马老师教给学生如何去品读课文,通过教师指导读,范读,学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课堂有起有伏,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很投入。教师教态自然,能及时评价学生,多鼓励性语言,富有激情,良好互动。在扎实的品读中,说话,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又回归朗读,读的有层次,有感悟,有深情。阅读教学做到了情境交融,难能可贵。
《桥》评课稿 13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选编了中外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桥》《穷人》《在柏林》这三篇作品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芒。
正如王老师的过渡语中介绍的——《桥》这篇小小说,全文只有五百多字,竟分成了27个自然段,无论是环境描写,还是细节描写,语言都言简义丰,耐人寻味。
观摩王老师讲的《桥》这节课,我感觉她不是在给学生教一个故事,不是在引导学生了解“老汉”这样一个人,而是老汉这个人的人生对一群孩子人生的情感触动。一节课,孩子们在朗读、交流中理解、悟情,感受着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以及文本暗藏着的逻辑思维。
这节课提醒我,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不但要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针对这一点,我有以下几点发现与思考:
一、多角度的阅读——对作品、作家最起码的尊重。
一部好作品或是文章,投入了作家全部情感甚至生命,如果我们不用心去读,我认为就是对作品、作家的不尊重。《桥》这篇课文,处处充满着人性的美。如何让人性美在学生心中扎根、升华呢?这节课王老师精心设计了不同的朗读形式,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反复读,强调学生多角度的阅读。以“读”为主线,关注学生的“学”。
一读,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他就像一座山”这一处,学生通过读,品悟出这座山代指老汉。他平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像一座山,在困难面前他又是人们的一座靠山!
二读。她让学生练习朗读:“你还算是党员吗?”引导学生抓住“冲”“揪”“吼”几个动词,体会老汉的铁面无私。通过品析“如豹子一般”这个比喻句,体会老汉态度的果断,不徇私情。
三读,她设计让学生练读“少废话,快走!”老汉的这一“吼”体现了深沉的父子之情。
这三处读的设计,可见王老师煞费苦心。三处内容是课文中人性之美的一次次升华。学生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这种充满着党性与亲情的人性美,对这位老汉的敬意油然而生。
二、一次都不能少——四次冲突,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王老师的这节课充满语文味,是一节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她能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学生的汇报,抓住文中三次冲突的关键句子和词语进行交流、品读。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体会老汉的办事果断、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学生的感悟在品读中,层层递进。
这篇微型小说篇幅虽短,但情节跌宕起伏,冲突不断。共有4处冲突:
第一次冲突:山洪爆发,村民们慌不择路,“逃”向木桥,与老支书如山般“站”在桥前,形成第一次冲突——老支书用自己的威信镇住了村民,为顺利逃生赢得了先机。
第二次冲突:老支书下令“党员排在后面”,从而引发其他党员认为“党员也是人”的抱怨,与老支书一切为了群众的党性原则产生冲突,老支书果断的一句话“可以退党”,立即化解矛盾,为大家排队过桥维持了秩序。
第三次冲突:将情节推向高潮,写众人排队过桥时,老支书再次因党性原则,“揪”出了抢在队伍中的一个党员小伙子。
第四次冲突:在木桥摇摇欲坠时,老支书与小伙子为推让对方过桥,但都不幸遇难。
王老师引领学生重点学习了后三次冲突,我觉得如果引导学生先品析第一次冲突:“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此处应该引导学生猜想老汉与群众相处时都会发生什么事,全村人为什么“都拥戴”他?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唯独老汉早已“站”在木桥前等待全村人。仅从“站”这个动作,学生一定可以体会到,老汉和以往一样总能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正是由于人们信赖、拥戴他,看到“站”在桥前的老汉才停住脚步。只有学习了这次冲突,理解后面的情节才不显得突兀。此时此刻“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在困难面前他就是群众的一座靠山,所以大家停下脚步,“望”着他,等待他发号命令;当党员与他的言语发生冲突后,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竟没有人再喊。老汉自己率先垂范,用人格魅力感染了其他党员。所以,品读第一次冲突不能少,它是后面几个情节的铺垫,与之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三、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揣摩内心,多元理解。
微型小说的结尾,被称为“临门一脚的艺术”。结构上有“前轻后重”的特点。《桥》前面几部分描写洪水的咆哮、情节的.激烈冲突,作者都是在想方设法积累读者的审美力量,而结尾写到:“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故事到此戛然而止,让读者恍然大悟,起到了“洪水决堤”的审美效果。这样的结尾让读者顿悟,故事中最大的冲突并不是在危险面前老汉如何抉择生与死,而是当亲人和群众的生命摆在面前时,党性的天平向谁倾斜。老支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群众,将党性和人性的光辉融合成一座永恒的生命桥。我认为我们最好遵循作者设计的这个逻辑思路,借助结尾对孩子们思维的冲击力,再来对比品读老汉对小伙子的两次“吼”,那一“揪”一“推”,揣摩人物内心,相信人物形象会更立体、丰满。
王佳老师的这节课行如流水,不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精神上受到了洗礼,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教学的各种训练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桥》评课稿 14
本课的教学材料特点鲜明,以大灾为背景,以大爱为举措,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人物的光辉形象。习老师在这一课时中,把教学重点倾向于暴雨和洪水,先让学生找出描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体会情势危急,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好地抓住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句子,充分感悟了当时危急的情况,加深来对人们当时的恐惧之感的体会。然后找出村民们是怎么做的﹝惊慌失措﹞。这一课的.教学也就为下一个课时埋下了伏笔。为下一课时老汉面对灾难,镇定、理智、博爱奠定了不可缺少的背景基础。
本堂课还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教师抓词品句,做得十分到位。在这里,还要讲的是习老师提问设计也很有效,利用几个大的问题去统领整堂课的教学。然后又把解决这些大问题的途径,回归到阅读,落实到具体的句子,词语的品读中去。比如习老师抓住“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这一大问题,让学生读读议议说说。并抓句几个重点的句子,以及其中重点的词语,引领学生深入的思考,品味。
总之,习老师的这堂课亮点十分突出,课堂有起有伏,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很投入。教师教态自然,能及时评价学生,多鼓励性语言,富有激情,良好互动。在扎实的品读中,结合说话,写话,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又回归朗读,读的有层次,有感悟,有深情。阅读教学做到了情境交融,难能可贵。
《桥》评课稿 15
追随毋老师的步伐,走进名师课堂。毋老师执教的《桥》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在洪水面前,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以往老师们在执教这篇课文时,会不约而同地把教学重点放在:抓住老汉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毋老师执教此课时,重视文体特点,抓单元、课时语文要素,带领学生去发现小小说的表达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毋老师教学时,紧紧抓住小小说语言简洁、环境渲染、结尾巧设悬念这样三个特点来组织教学。通过学习描写老汉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简洁的特点;学习描写洪水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到环境衬托的作用;讨论为什么到结尾才告诉我们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让学生揣摩到巧设悬念的好处。这样一来,就完全跳出了“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的窠臼。
纵观整堂课,指向的是“教语文”,但又不失情趣,言意兼得,水乳交融。通过品味、朗读等多种方式,既让学生感受到老汉的光辉形象,又领悟到语言表达上的特色。课堂上时而声情并茂地朗读,时而又静悄悄地圈画、书写。阅读教学很容易走极端,强调人文性,容易走向得意不得言的矫情造作;强调工具性,又容易走向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的窠臼。而这节课,让我们看到了内容学习和表达领悟的高度统一,这个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阅读不同文体的文本,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姿态和方式。同样,教学不同文体的文本,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思想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文无体不立”,语文教学关注文体特点,值得我们一起关注、思考。
《桥》评课稿 16
近日,我观看了工作室导师毋老师执教的一节六年级的阅读课《桥》。观课过程真是一种享受,我深深地被感染,沉浸其中。在她的课堂上学生能轻松地学,真正能轻松地学到新知识,学会新知识。她只用很短的时间就让学生掌握了小小说的特点,并具有了读这种文体的品鉴力。
同时,我感慨于这群孩子的素质。他们表达自己观点,倾听别人说话,朗读时的感情等等都那么规范,训练有素。从而让我看到了自己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努力的方向。
《桥》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篇课文,在之前的'教材中它是五年级下册的课文,学习任务主要是找到让人感动地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而统编版教材把这篇课文放在了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中,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人物形象和小说的写作特点。更加有针对性,培养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本文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做题目的深刻内涵。这篇小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
《桥》评课稿 17
今天有幸听了毋老师的展示课《桥》,毋老师亲切自然,课堂设计巧妙,结构严谨。
首先,老师在课堂伊始,点明单元语文要素,整个课堂紧紧围绕单元要素展开。在教学中,没有多余环节,直指重点。巧妙转换课后题,自然的融入教学中如“课文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课文共几段?哪些段落描写老汉?”,紧接着重点讨论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等。每个环节都紧扣课后题,紧扣单元语文要素。
其次,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将朗读教学自然融入其中,进行多种形式朗读,在读中感悟。每一次读,恰到好处的嵌在教学环节中,层层递进,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思考学习。在扎实的品读中,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获。
最后,老师从检测预习听写词语开始,重视基础知识检测,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既了解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也用过几个词语点明当时的情境和主要的人物,更见课堂设计的'巧妙。
毋老师的这一课,目标清晰,环节指向明确。课堂中老师语言简要清晰,要求明确。毋老师的课堂有一种润物无声的细腻,亲切自然。
《桥》评课稿 18
有幸观看了一节毋老师的示范课,被毋老师的课堂深深吸引。毋老师在语言组织上精炼,学习环节的设计上不拖沓,不花哨,环环相扣,提问适时,恰当这一点值得我学习,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作为老师我不能被课件牵着走,要回归文本。
毋老师在《桥》这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先抓住雨水、洪水和桥的描写,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洪水的凶猛可怕。在教学时学生很好地抓住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句子,充分感悟了当时危急的情况,对人们当时的恐惧之感体会的很深刻,紧张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样危急的时刻,老汉的出现也就成了必然,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环境描写的作用之一烘托气氛。学生也很快地找到描写了老汉的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去,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通过“冲、揪、凶得像豹子、”等词的体会,学生也就体会到了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老汉的不殉私情,舍己为人。最后让孩子们理解环境描写对凸显人物的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环境描写。
单元语文要素是统编版教材最大的特点。教材采用了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一条是人文素养,一条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又分成若干知识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按照“学教评”一致性的原则,我认为语文要素其实就是在每一堂课中都转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毋老师在执教时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要学会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就是将单元语文要素落实到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如何评价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环境的描写的作用,我想可以以第四单元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个生活中的故事这一任务作为检测。语文素养绝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孩子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孩子们自己领悟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毋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的水平让我钦佩不已,由此我明白,必须在每日活动中,认真对学习材料深入分析。只有不断实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灵活掌握教学机智与应答!
《桥》评课稿 19
近日,观看了毋老师执教的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小说《桥》,受益匪浅。这一堂阅读课很好的展现了毋老师的教学思路。毋老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使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感受颇多,总结如下:
一、毋老师“关注文体”的意识强烈。
长久以来,因为我们缺乏区分文本特质的意识,因此出现了在所有文本上都以大概相同的思路平均用力的“怪现状”:文本解读使用大致相同的方法,教学设计遵循大致相同的思路,课堂教学呈现大致相同的模式。
而毋老师的课堂教学就打破了这一“怪现状”,她从简化语文教学内容和形式入手,首先对文本所属特质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形成更加简洁又易操作的课型,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以此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比如:毋老师上课之初带领学生对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进行回顾梳理后,就对小说的'分类进行了引导,并且根据分类给学生推荐了相关图书,体现了教师的大语文观。
接着进行词语听写,不但夯实了学生的字词基础,检查了预习,而且自然而然地将词语分成了描写洪水、村民、老汉、木桥四类,在积累词语的同时凸现了小说的主人公老汉,因为每一篇小说中的人物,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他们的在故事中的行动不一样,他们的性格和品质不一样,他们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成就了他们独一个的生命意义和文学价值,所以毋老师结合学生课前的预习单——勾画描写老汉的句子,水到渠成地将学生引到了对人物品质与塑造人物方法的品析上来。
每个文本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标志性属性”,这个“属性”决定了该文本在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以及在教材内容中的特殊地位,当然也就决定了围绕该文本采取的独有的教学策略。
二、毋老师“教材解读”的技法独到。
小说这一文体,具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是小说文体的共性,任何一篇小说文本,都可以从这“三要素”展开分析。不过,一篇具体的小说,唯有个性,才是其独特的生命力所在。解读具体的小说文本,就要抓住它作为“这一个”的独特性来解读。毋老师就在解读《桥》这篇小说时找到了“这一个”的独特性——环境。
《桥》,叙述的节奏紧张紧凑,这是人物面临的突发灾难所决定的,也是为表现老支书的冷静、无私所需要的。小说的核心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是为表现有血有肉的人物服务的,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人物不可能不行动,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情节,人物的行动也不可能脱离特定的环境,行动的选择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说到小说的情节,我们都会想到“波折”“悬念”这一类的词语,因为波折和悬念最容易引起读者对人物命运和人物行动选择的关注。毋老师在解读教材时,就充分预测到孩子们阅读中关注情节和人物,而忽略环境描写的现象,因此把体会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抛给了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毋老师带着学生,关注环境描写的句子,多种形式地读环境描写的句子,感悟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或者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或者为表现主题和情感服务,或者起着烘托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说:“语文教师当是语言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思想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言说的引领者。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对言语的个人感受,如果不能带领学生走进言语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给学生看自己琳琅满目的发现和发明,从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燃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颖悟力,那还要语文教师做什么……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
语文教师应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文体特点、作者思路、编者建议,学情,争取让学生一课一得。我相信,毋老师的这节课后,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将会扎根在每个学生的心里。
感谢毋老师的有益探索给我带来的启发!
《桥》评课稿 20
再次观看了实验一小毋主任教授的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一课,有了新的触动与启发。
毋主任的课自然平和,与学生的交流亲切随和,对学生的评价精准到位,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看似简单,却又匠心独运,真正做到润物无声,踏雪无痕,水到渠成。
妙笔一,巧用词语检测。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自学生字词的能力,课堂词语听写检测也是老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毋主任巧妙的将词语听写与明晰小说中的人物景物相联系,板书中直观呈现,清晰明确巧妙。
妙笔二,巧借朗读之力。
朗读是感悟文本非常好的一种方式,毋老师的课上巧妙的发挥了朗读的作用。借助朗读来感悟文。本篇小说精炼短小,但作者却不惜笔墨,用大量的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课堂上不同的朗读形式,自读,对读,合作读,对比读以及老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都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感悟到了小小说的魅力。
思考,借助朗读来体会感受环境描写的第一个作用,烘托气氛时,是否可以再增加一些朗读的形式?通过朗读营造出一种紧张危急的氛围。例如在对雨的描写的语句当中,第一句一个人读,第二句两个人读,第三句三个人读,以此类推到情景最危急的时刻,小说高潮的时候,全班一起来读。这样是不是就可以营造出一种变化,一种紧张危急的氛围。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小说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借助朗读,让学生能够直观感性的感受到本篇小说的特点,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即可以烘托气氛,又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同时,环境描写又为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毋老师的课有着大师风范,平和自然,循循善诱,课堂上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善于去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阅读方式。一节好课,在老师的心中,在老师的眼中,在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中,在老师创设的良好学习氛围中,在学生的收获中。观此课受益颇多。
《桥》评课稿 21
近日有幸在工作室的组织下,与伙伴们一起观摩了毋老师的《桥》课例。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毋老师紧紧抓住单元、课时语文要素,通过预习单预学、预习效果检测、词语内容梳理引出环境描写;通过对语句、篇幅的梳理,使学生感受到环境描写在这篇小说中所占的重要位置;通过学生默读、指名朗读、同桌交流、全班交流等形式,抓住关键句段,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凸显人物的重要作用。同时关注细节,将老支书两次对儿子说的不同语言、动作进行对比研讨,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是一堂目标明确、评价到位、过程流畅、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关注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好课。关注语文要素,从语文要素出发,可以做些什么?这引发了我的思考。
一、语文要素与语文能力
就小学语文而言,所谓语文要素,狭义上来讲就是指每篇课文所蕴含的知识点与语言训练点,这些通常也会成为我们教学的目标与着力点,也是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而在统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呈现是十分清晰的,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其实就是这一课所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而每个单元的导语和语文园地则贯穿了整个单元的语文要素。
语文能力是通过长期训练达成的一种综合能力,通常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沟通语文要素与语文能力之间的桥梁就是语文教学。以《桥》为例,这篇课文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包含了单元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和课时语文要素“本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出老支书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和“找出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读一读。再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这三者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通过单元导读中语文要素的'表述,了解了小说三要素的内容,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感受三要素的内容、作用,进而通过语文要素的学习,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语文要素到语文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每篇课文所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其实就是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有目标才能有导向,因此,在教学每一篇课文之前,我们必须要认真研读课标,解读教材,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可以将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性目标和能力性目标两大板块,知识性目标是基于文本的,而能力性目标则是指向文本,又高于文本的。只有具有梯度的目标,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以《桥》为例,我大胆揣测了毋老师的教学目标,相信应该有“根据描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支书,在知道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基础上,了解情节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和“画出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读一读,联系老支书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主要人物的作用,了解环境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类似这样指向教材语文要素学和语文能力培养的目标,这就为教学这篇课文指明了方向。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1、实践性教学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如果只有老师落实一个个语文要素,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实践,那么语文要素是无法转化为语文能力的。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语言,实践语言的场所,这样语文要素才能在学生语言实践中落地生根,最终提升语文能力。
在《桥》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环境描写的作用,毋老师选择了以听写字词引入新课,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新词的选择并不是盲目的,而是为达到梳理课文内容的目的而设置的。在听写完成后,老师请同学按一定顺序读词语,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下子就发现了规律,就此梳理出了小说描写的具体对象。然后,通过交流预习内容,学生们进一步发现,描写老支书的篇幅远远小于对雨水、洪水、桥的描写,毋老师在这里明确的说出全文“27个自然段,43个句子,513个汉字,只有6、7个自然段7、8句话百余字是写老汉的。”如此明确的数字,给学生带来形象的冲击,进一步引发思考,关注环境描写,同时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
从以上教学片段可以看出,这部分的导入,为全课做了极好的铺垫,让学生在预习、读书、批注、听写、思考、交流等学习实践中,生成自己的感悟,教学最终指向能力目标,却又是分步进行语言实践的。
2、闭环式教学
所谓闭环式教学,就是指整个教学既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又是一个类似封闭圆环的结构。简单来说,每一篇课文语文要素的落实最后都会以说话或写话等体现语文能力的形式呈现,而语文能力目标又反过来对教学过程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
毋老师教学《桥》时,教学中所涉及的情节、环境、人物等要点都在默读、朗读、范读、个人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过程中得到体现,最后的感情升华,创设了浸入式体验的情境,请学生们把自己想象为100多名村民中的一个,进一步感受洪水的凶猛可怕和老支书的光辉形象,最后又回到单元语文要素,通过学生表达和老师总结进一步明确小说三要素的作用,并提示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有意识的关注环境描写,将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了一个非常严密的闭环式结构。在语文要素的落实中渗透语文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能力的呈现中体现了语文要素,相信在这样长期的训练之下,学生的素养和能力都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个人有一点小的建议,关于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可以进行练笔或拓展阅读,进一步巩固语文要素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如,练笔可以布置当洪水退去,其他村民回到了村子,看到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人们用怎样的心境缅怀逝去的老支书父子,用环境描写表达悲痛、怀念的气氛。拓展阅读可以推荐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对环境描写进行批注,体会在其他文章表达中的作用。
当下语文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培养语文能力的关键时期。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关注教—学—评一致性,从语文素养出发,以语文能力为导向,不断落实语文要素,才能让学生在积累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
【《桥》评课稿】相关文章:
《桥》评课稿10-11
生命桥评课稿04-17
《桥》评课稿(精选18篇)10-11
《桥》评课稿精选15篇04-02
《桥》评课稿(通用20篇)10-18
《桥》评课稿(通用18篇)04-20
《桥》评课稿(通用16篇)07-26
《桥》优秀评课稿(精选6篇)04-25
《桥》的评课稿(通用11篇)09-30
《桥》评课稿(通用21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