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精选1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评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评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1
一、本次活动的特点:
第一,充分展示了“四维立体四段式”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有些老师的课很精彩,显示了丰厚的教学功底和较高超的教学艺术,青年教师年轻有朝气,知识底蕴丰厚,容易与学生沟通,且虚心好学,在课堂上展示了青年教师的风采。
第二,显示了各备课组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为了上好公开课,各备课组认真组织备课、听课、评课,有些老师宁愿调课也要参加听课,一是为了汲取他人长处,二是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借鉴,同时也通过评课给授课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三,全员参与。三级语文老师共12名统一安排,并将课调在下午上,目的是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听上课。公开课的顺序是先八年级,再九年级,最后七年级。
第四,展示了老师的反思水平。有人说过,没有反思的教学是难以提高的。我组青年教师刘萍、关小荣在评课之后,主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抓住亮点,发现问题,反思失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五,显示了我组教师积极进取的精神。桑艳丽、宋俊芳、陈改花老师在评完课后,除了主动反思之外,虚心的听取了老师的建议,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也是一位优秀教师快速成长的促进剂。
第六,听评课积极性高,参与听课人数多。听课人数共107人。其中听11节的教师:赵国荣李斌陈改花桑艳丽冯全福冯清洁;听10节的教师:宋俊芳关小荣;听9节的教师:刘萍;听6节的教师:郭新定;听3节的教师:张强民秦彦军。
二、公开课的优点:
1、坚持运用“四维立体四段式”教学模式授课。
十二名语文教师都能严格按照新课改的标准上好课,环节齐全,备课认真,基本功扎实,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展示精彩!
2、目的明确、胸怀全局。
一节课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学生从这节课掌握什么知识、本节课的知识难易程度如何、那些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反复强调、哪些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难以掌握、哪些知识点学生自己读书就可以掌握;课堂上要预设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什么样的例子可以举一反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节课的内容学生课上能掌握多少,课下需要多长的时间来复习巩固。授课老师对这些应该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要数刘萍、郭新定、李斌、赵国荣四位教师。
3、课堂设计精、结构巧
做文章切忌平铺直叙,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尽管我们运用统一的“四维立体四段式”教学模式授课,但课堂生动的导语、巧妙的点拨、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富有节奏感的设计、层次分明的环节、引人入胜的问题设置,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的课上疲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李斌老师的课,环环相扣,节奏紧凑,张弛有度,学生的兴奋点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相对枯燥的语文知识。这样的课让学生紧张而快乐,“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成了课堂的主宰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极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灵活。
在我校的“四维立体四段式”教学模式的课堂上,所说的课堂气氛活跃,不是指外在的形式,而是指学生思维的活跃。好的课堂总是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气氛活跃还指课堂气氛的和谐,师生之间有平等的交流和对话,老师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威,老师不能对学生随意呼来喝去,对学生的反应能正确引导和评价,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尊重学生由不知到知之的过程,允许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允许学生出现的思维错误,允许学生从错误里爬出来。只有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才能达到课堂气氛的和谐。
教学方法的灵活,指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指老师面对课上突变问题的灵活反应,还指老师课堂上的授课技巧。把课堂教学当作一种艺术对待,我们在“模式”的大框架下,对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就会更上一层楼。
5、课堂教学充满趣味,课堂语言亲切。
成功的课不会是知识的干巴巴的罗列,总是力求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因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中,理性思维往往需要感性的材料做支撑。比如冯全福、张强民授课时举身边的例子,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让课堂充满了趣味。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2
上星期的《画鸡》这堂公开课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存在的不足,吸取了其他老师的意见。这又是对我的一次历练。我就这堂课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会背古诗,体会字与拼音的'关系,认识五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
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歌曲导入这个环节,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严肃的课堂增添了活泼的气氛,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走进课堂。
第二个环节是生字教学环节。我先范读,然后让学生用手指着书,跟着老师读古诗,纠正字音。接着我缩小语境,抽出生字,拼读生字。通过“摘苹果”的游戏活动,使单个生字反复出现,达到准确快速认读的程度。这个环节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效果及鼓掌声音,吸引了大多数学生及家长们的注意力。学生们都踊跃地举手要摘苹果,学生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不足的是,我如果能以强摘苹果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效果应该会更好。而且在生字教学这一环节,我对两类字的侧重方向把握的不对。这方面。
最后,朗读训练这个环节。我采用了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地朗读。给学生创设美的意境,体会诗句优美,大公鸡的形美、勤劳的好品质,激发学生对公鸡的喜爱之情。由于朗读训练的策重点拔高了,因此这一环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特别注意研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完成了《画鸡》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心中感触颇多。特别在整个研训过程中,有令人欣喜的地方,也有值得深思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3
本计划在下周上公开课,突然学校通知要收教研活动记录,匆匆中改成了本周星期五。
通知本组老师后,我心中有一份不安就是可能会没有老师来,结果我仍然自信满满。当上课的时候,我突然感觉今天的教室特别的宽敞,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当我问班上的同学,班上很多同学在私下里都做足了功夫,为着自己的语文课默默付出了,而今天他们都将失去表现的机会。
如果我要来反思为什么我的组内公开课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来听?不能因为全校公开课的人多就去怪听课的老师。我们仔细想想自己:自己的语文课是否做到了能够吸引上课的老师?自己的课堂是否做到了足够的精彩?自己课堂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令学生和听课老师都流连忘返……我不敢想,首先我一直对语文课时排斥的状态,一直在心中想象我何时可以去教自己擅长的历史或者是政治。这是我心中一直不能割舍的梦想。我一直在语文课上成了一个搬运工,一个语文知识简单的搬运工,没有去认真地思考自己的语文课堂以及我教学用的文本。在外面参加教师考调的时候,面试我的说课得了第一名,而评委老师说出:“你教语文很有经验》”我恍然明白这次考调的成功,我不是因为自己语文教学功底扎实,而是因为我跟其他老师相比,我赢在自己的经验上。虽然最后校长的签字权阻止了我们夫妻的离开,但也深深地让我明白:我的语文教学基本功还是差劲。
于是我开始钻研课本,可每次我都是在教学文本上去挖掘文本的`教育意义,对文本语言和透过文字的情感、表达似乎还没有涉及。虽然在学校公开课,我有前进的脚步,有对自己薄弱的地方改进的脚步,但我还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没有所谓的名气,只是在成长的路上。
既然自己在路上,我们就必须让自己学会面对一切,对自己不足的地方进行全面的改进,这才是我现在要做的。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4
《各具特色的民居》介绍了被誉为“世纪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傣家竹楼。
我们知道,抓特点的一种方法是“将同类事物相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点”。读这篇课文,我们发现:作者对“同类的民居”进行了比较,发现了不同民族民居的不同点:同样是民居,客家民居建造在偏僻、遥远的山区;而傣家竹楼建造在凤尾竹和油棕林内临水的地方;客家民居是营垒式住宅,建造成圆形、依照八卦布局排列、有防火墙的三层以上的.土楼;傣家竹楼则用竹子架成成正方形、上下两层。同样是民居,不同的民族在选用资料、建筑风格上几乎完全不同。这是不同民族民居的外在特点。
那么,为什么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文中也作了介绍:
客家民居造营垒式的土楼,是为了解决“盗匪的骚扰和受当地人排挤的问题”,因此他们夯筑的土墙厚一米、高15米,坚固耐用。此外,在客家人看来,圆是吉祥、幸福、安定的象征。所以,客家土楼建筑成圆形,也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可以看出客家人通过建造房屋来追求幸福、安定和吉祥。房屋由客家人统一建造,然后平均分配,房屋用途也非常统一,体现出客家人的文化特征。
而傣家用竹子建成两层,竹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放柴禾,是因为防酷热和潮湿。傣家人建造竹楼也有他们跟客家人不同的文化:一家建楼,全村帮助。
不同民族的民居出现不同特点的原因有文化的、习俗的,社会的、还有地理的。这些背景原因导致了不同民族民居的不同特点。
课文启示我们:到了高年级,我们观察事物不能仅仅停留在能够“找出同类事物属性之间的不同点”,还要去调查了解、考虑他们存在不同点的原因:看看是什么原因是同类事物实现了各自不同的特色。把这个原因找到了,我们对事物特点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5
丰子恺先生漫画作品我很熟悉,今天带着我的学生学习了一篇他笔下的文学作品《白鹅》,学生钦佩先生的艺术。此文幽默风趣,使人百读不厌。他笔下鹅的形象活灵活现,意蕴更是深刻。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大量运用了对比等手段从叫声、步态、吃相中表现鹅的高傲。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先让同学们在课外进行预习,以便能更好地在课上理解和学习。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地域特点,设计了《白鹅》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现在静下心来反思这一节课:
上课开始的课堂导入还是比较顺利的,我先出示了一个老字“鹅”,考查学生读课文的细心程度。在第一、二段的学习中,同学们也能很快地找出全文的中心句,以及整篇课文都是围绕“高傲”这个词语展开描写的,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不仅连接了第一段的内容,还为我们引出了:鹅的高傲是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也能很快地体会、理解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学习第三自然段的'过程中,让我比较满意的是,学生理解白鹅叫声特点的词语时,他们能够体会出白鹅的叫声,不仅声音大,很凶,而且还很严肃,说明他们能够理解“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词语的意思了,从白鹅叫声的特点中也感受到了鹅的高傲,在我们进一步地学习交流中,学生们还能够自己分析出: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鹅很忠诚;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句子看出鹅对陌生人敢于厉声呵斥,非常地勇敢和尽职,本段的重点是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明贬实褒的写作方法,作者表面写鹅很高傲,叫声很大很凶,实际上是在赞扬它的勇敢和尽职,要告诉学生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课文,要体会到作者非常喜爱白鹅,赞扬它的思想感情。
本课安排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多、形式多,功能多,训练密度大,每项活动目的明确,都注意了有效性和大面积参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
在教学中,也感到因学生较多,没有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课文读的少一些。在指导读中还有所不够。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6
“爱国情感”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虚幻、空洞的词。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爱国之情,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爱国情感不是感性的说教,它务必在教学中有个实实在在的载体,那就是语言实践。没有扎实的语言实践,热爱祖国的说教自然成了“空中楼阁”。而语言实践就是要带领学生研读文本,反复品味,深切体会,读出文中情,读出文中味,读出融入孩子自己的情感的文本味来。课刚开始,通过唱国歌,看升国旗的录象和自己在这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会想到些什么?通过心灵对话:学生初步明白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它。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词句,感悟爱国情,体验爱国情。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点句子时,呈现典型的三个层次:读出理解──说出感受──再读体验情感。首先学生自由读重点段落,勾画出表示“我”动作的词句,自读、自悟、自得;再让学生默读体会,说说自己对句中哪些词有特别的感受?交流中,我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吃力、趔趔趄趄”,从中品出了留学生身上沉甸甸的爱国情意,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决不向饥饿低头;接着,再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感情读重点语句,读出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来,切实地体验到留学生身上浓厚的爱国情思。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点语句中每个字词里所蕴含的“爱国情”;也得到“意”, “我”的爱国情与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爱国情融为了一体,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
在调控课堂教学发展中,语言机智似乎也有待锤炼,不仅抓不住学生问题的实质进行有效的课堂生成,而且问题琐碎,如“哪里体现他很饿?”“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没有人给他吃东西?”“他来到面包店吃到面包了吗?”……这一个个毫无思考价值的“以教定学”问题扼制了学生的发展。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7
这次的公开课,安排的内容是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对我来说,苏轼一直是心中的偶像。而这篇散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一句,也一直在心头萦绕。
文章很短,只有85个字,这一篇短文要教些什么呢?翻阅了课程纲要,查看了整个单元的设计说明,初步确定为:一把握重点文言词汇,二欣赏写景佳句,三感悟作者情感。本着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的原则,字词和句子的翻译主要让学生通过预习完成,课上交流重点句和疑难句。感悟作者情感我初步打算从“月”字入手,顺便也欣赏写景佳句。
就这样设计出初稿进行了试讲,同事们纷纷给出了意见。尤其是欣赏写景佳句和感悟作者情感处,过于单薄。因为在准备时,看到许多教学设计都抓了“闲人”一词,我便想跳出这一藩篱,结果没有把握到更有效的突破口,失于浅薄。在深入思考了同仁提出的意见后,我把“月”与“闲”紧密结合在一起,写月景,抒闲情,因月生闲情,因闲情而赏月,两者本就紧密相关。
在具体设计中,“闲”字的领悟让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得到证实,学生普遍对“闲人”的含义存在疑惑。预设就在课堂上得以体现,而且学生通过背景的了解,已有了较深层次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东坡”别号的来历,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感悟“闲情”的真正含义所在。同时,借助《临江仙》一词中“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一句,进一步深入体会到,作者那种因月释怀,却终难放下的复杂心绪。
而在“月”景的赏析中,一是紧扣了文本,通过修辞等方面感悟妙处。二是利用音乐,展开想象,在想象中丰富感知。这里,先是利用《春江花月夜》一曲的艺术特征引发出文章的艺术特征,接着,在乐曲中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老师利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进行描述,在澄澈透明的湖水中,似乎空无一物,却又蕴含一切,包容一切。这一切,包括作者被陷害的愤懑,被贬谪的'凄苦,被冷落的落寞……什么功名、才华、抱负、欢喜、忧愁……都被如水的月色悄然融化,化作虚无。此时,此景,我已与东坡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心中默念“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思绪也在月光下无声洒落……只是一个“盖”是把人从梦幻中唤醒,回到纷扰的现实,发出“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的感叹。
在学生反复诵读之后,我板书下“长夜两闲人,月洗一片心”两句。这正是我对本文的一点总结,一丝感触。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感谢这“月”洗涤我一片凡心,给予我这一课时的安宁。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8
完成了第一次公开课。课后,几位老师耐心的对我,对这节课做出了点评。其中,他们都提到了我对课堂细节的关注不够,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致使整个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
对此,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一年级的孩子处于好动,易走神的学习阶段。他们给予课堂的关注只有十分钟。而教师如何把握这宝贵的十分钟,接着再把孩子们的.注意力拉回这剩余的三十分钟里,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关注细节。
关注细节,首先作为一个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老师,应该放下老师‘架子’,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老师讲的投入时,发现学生或者说话,或者手放在抽屉里翻东西,或者东张西望,这个时候老师应该通过小小的暗示,比如走到学生旁边咳嗽,或者轻轻敲一下他的课桌,这时孩子自然‘心领神会’,把注意力重新放回课堂里。所以,作为一个教师要 “ 多用情,少用气 ” ,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这样既能避免了与学生的正面冲突,又不会破坏课堂气氛。
关注细节,再者就是要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譬如,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漏的时候,老师不要着急评价这个学生的答案,或者重新抽另一个学生回答,这样会打击这个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这个时候,老师应该想到这里也许就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难点,应该对这个知识点再次进行讲解,巩固,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以获取正确的答案。
关注细节,就应该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如果只是单一的让他们自己读,跟老师读或者一起读,这样几次过后,他们便会对课堂产生乏味,孩子们的声音也不再洪亮,节奏也不够整齐。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采取其他朗读的方式,比如男女生对比读,老师来评一评谁读得好,让孩子们产生成就感。比如抢读,看谁读得快又好。比如加上动作读、开火车读,既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
关注细节,就应该把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习‘d’和‘eng’相拼时,孩子们很容易就想到‘电灯’这个词。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咱们教室里的电灯在哪里。孩子们肯定马上就会七嘴八舌说起来,可能还会用手指着“在那里!在那里!”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让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某个知识,从生活中去获取某个知识,也许比老师重复讲三,四次这个知识来的更轻松,更容易。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状况,但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从课堂细节去关注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体贴学生,那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与朝气。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9
执教完《小鹰学飞》第二课时后,我认真听取了刘春梅主任和二年级各位老师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就整堂课的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做如下反思:
根据教材特点和编者意图,我将教学目标设置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朗读一、二小节;半扶半放指导三、四小节;演读五、六小节。
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鼓起劲”、“急促地喘着气”等词语,学会用“已经”说话。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反思一:应适当进行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朗读一、二小节时,我让学生边读边划出小鹰和老鹰的第一次对话,然后抓住“我已经会飞啦!”这个关键句让学生体会小鹰飞上大树后的心情,引导学生做一只高兴的小鹰,读好这句话,从而读好老鹰与小鹰的对话。教材三、四小节与一、二小节句式相同,因此我采用“半扶半放”,让学生学着学习一、二小节的方法去学习。但是,在学完一、二小节后应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比如:该如何边读书边划出对话?教师适时进行总结,这样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强。
反思二:句式对比设计要有针对性。
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3-4自然段)时,我采用男女赛读、小组赛读的方法,试着放手让学生朗读。这一环节设计有些粗糙,如果能对重点句子“我真的会飞啦!”加以指导,设置两个对话即“我已经会飞啦!”和“我真的会飞啦!”的句式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小鹰从“已经”会飞到“真的”会飞的`心情变化过程,学生的朗读效果会更好。
此外,在学习课文第三部分(5-6)自然段时,我设计比较两个句式“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和“这下我总算会飞了吧?”来让学生体会省略号的意义,感悟小鹰说话喘气,上气不接下气的那种累。如果换成三个句式的比较:我已经会飞啦!”、 “我真的会飞啦!”和“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小鹰心情的变化,为接下来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反思三:朗读指导应落实到每一位学生。
教材中的重点对话如:“我已经会飞啦!”、 “我真的会飞啦!”和“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这些句式,可采取开火车的形式撒网式指导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这样就不局限于个别学生,便于教师掌握基本情况,扎扎实实将朗读训练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教学新手,我需要不断学习和刻苦钻研,好好把握每一次上教研课当成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学中教、在教中反思,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学能手。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10
星期三,去七十六中听了一堂教研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各位老师都对课堂做了评议,最后,华东师大的教授评课,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
在平时的公开课和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小组讨论都是必不可少的课堂环节。小组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很多时候,学生自己在独自思考的时候无法得到的结论,通过小组讨论以后,都能够得出非常不错的见解。但是,小组活动是一个集体性的活动,在课堂的有限的时间里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自然会陷入一片混乱。
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最后一部分的时候,让学生们对大典的内容进行表演,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各个人物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同学们训练一下朗读技巧。在班级表演之前,我让他们先分小组进行排练。但发现,由于我课堂干预的策略不同,两个班的表演效果有很大的差别。
在第一个班级上课的时候,我没有过多的指导各个小组在讨论的.时候应该如何进行合作,所以在讨论的前几分钟里,课堂陷入了一片混乱。各个学生都为自己演什么样的角色争论不休,而实际上该怎么演却被严重忽略,教学目标显然没有完成。在展示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课代表所在的那一个小组表现的特别好。原来,作为课代表在平时的学习中领导能力就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所以,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化解各个方面的分歧,给每一个学生分配好角色,再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能够快速的进入到朗读的练习中,不会为分配角色浪费太多的时间。
在另一个班上课过程中,我就先让他们推选出有领导能力的学生对整个小组的表演进行领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让这一个环节进行的非常的流畅。表演的效果也好的很多。
通过这一课的对比和在七十六中的听课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小组讨论的时候:首先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为有源头活水来。其次,在谈论的时候,应该有记录员、领导者、发言和总结讨论的分工。这样才能够在发言的时候能够总结出整个小组的意见,这样的讨论才是有价值的。再次,在讨论的时候,应该让学困生更多的有发言的机会,只有他们都学会了,才可以让整个班级的认识水平才会得到提高。最后,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指导中让他们形成领导者,促进小组合作的进行。同时,在讨论的时候,应该让各位同学先逐一发言然后求同存异,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各位同学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同时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互相的补充。这样才能够让各位同学认知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11
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dtnl》已经结束,在这堂课上,遵循固有的教学模式:看情景图认识新的拼音——学习情景歌记住形状——学习写法——进行拼读训练——复习总结。在这四个环节中,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习惯。看完图之后,让学生跟我学习,字母的发音,尽量做到了照顾全体学生的发音情况,采用了教师领读,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多种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强化拼音的读。
接着让学生发散思维,想一想,编一个儿歌记住字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今后的说话和写作有了一定的帮助。但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不能全面关怀到全体学生的编写儿歌情况,并统一了一定的答案,不利于孩子个个性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即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又能让他们听取别人的建议,开阔学生的思维。
第三的环节,进行写得训练,首先我进行了范写,让学生观察,我先写了什么,又在写了什么呢?让学生总结出书写的顺序,然后跟我一起竖空。接着让学生观察它在拼音格中的位置,进行描红,在这期间,我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养成训练,但是仅仅口头上提醒,并没有走入到学生中去,进行巡视。今后的教学,我将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练习中,走进学生,贴近学生,更加了解学生。
第四个环节,是进行拼读的训练。再拼读过程中,让学生把拼出的音节组词,造句,本想练习学生的说话能力,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选择的音节没有组词的空间,过于依赖教参的提示,一方面,没有考虑到对学生的说话方式,一年级的孩子还不会造句,应以说一句话的形式让学生练习。
最后是复习小结,这一部分的设计,让学生对所讲内容有了一个复习巩固,了解声母家族又增添了新的朋友,使学生有了一个整体感知。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大部分的孩子已经学习过了拼音,因此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是老师教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要想上好一节低年级语文课,首先就要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其次教师的精神面貌也影响着学生,比如教师的眼神,语言,手势等,调动浑身的器官去吸引学生。当然还要运用适当的表扬与激励,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自信,主动学习。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是要加强自身粉笔字练习。而且要尽量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要自始至终。课堂上虽然注重以表扬、激励、赏识为主但是表扬学生的语言有点单调,要丰富教学语言,表扬要有针对性。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12
教学《新型玻璃》这一课时,我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思维能力能得到提高,使学生真正享受到自主合作学习的成功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精心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新型玻璃》五个自然段结构基本相同,都是先点出这种新型玻璃的名称,后写特点,再讲用途。
教学时,我采用如下步骤进行教学:
① 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我在这节课想重点介绍的所有问题。接着,再读课文,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解决生字词,将课文读流利。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此环节激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质疑。
② 教师出示“新型玻璃名称、特点、用途”的'表格,让学生分小组读课文,边读边展开讨论,在书上划下相关词句。引导学生用“读课文——找出描写第一种玻璃特点和用途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学习。
③请学生逐段读课文,读一段说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小组合作填好表格后再请学生上台填表。整体概括发现作者的写作特点。
④ 布置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选择某种新型玻璃用自己的话以第一人称向大家介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师生评议。设计小小发明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后反思:上完这一节课后,我认识到,要想处理好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要想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去,必须做到:
1、话题生活化,创设和谐的空间
现代教学论认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上述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的民主合作性,整个课堂洋溢着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张扬自己个性的机会。学生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轻松愉快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当然,只有学生对话题本身感兴趣才愿意说,才有话可说,才有可能说好。玻璃随处可见,为学生所熟知,加上新型玻璃不寻常的功能与特点,很容易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兴趣,让他们热情地参与话题。
2、形式多样化,调动全员互动的交流参与
⑴ 师生互动。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在本节课中教师应该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赏识孩子的闪光点,正面评价鼓励。这样有利于和谐气氛的营造,并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积极参与。
⑵ 生生互动。这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互动方式,便于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具体说来有: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但是在处理时只是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没有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所以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只是流于形式。同时,我也认识到,当课堂时间变为35分钟时,对于时间的把握还待进一步的精心设计,由于对于时间把握不当,所以在处理后面的教学环节时明显的不透,显得过于仓促。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13
《一个苹果》这篇课文记述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中,尽管干渴的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体贴的战友情。浅显,但感情真挚。但现在的孩子是很难理解这一个苹果的珍贵性和战士们的深厚情谊的。怎样通过文本让学生理解课文,了解这些可爱的战士的内心活动,让他们去体味战友间的深情厚谊是教学这篇课文的关键。
“要使别人感动,首先要感动自己。”在课堂上,老师对气氛上的渲染和对学生的引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在课前就作了充分的准备,除了反复品读课文外,还查找了上甘岭战役的相关资料,和学生一起看了《上甘岭》这部影片。
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战友们对苹果的传递上。首先,在讲授第一次传递时,我让学生们在文中找出每个战士都非常需要这个苹果,也渴望吃掉这个苹果的相关语句,然后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再带着情感去品读,体会文中每个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战友们在忍受着极其饥渴、辛苦、生命危在旦夕的情况下,心里却还想着别人,把苹果传给别人。
然后通过“苹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一口气能吃掉十个二十个。”与“苹果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两个句子的对比和感情朗读,自然而然地就体会到了此刻这八位异常干渴的战士是依靠顽强的意志,为别人着想、互相关心的崇高的友爱精神来抵挡这个苹果的诱惑的。从而进一步地明确了主题思想。
虽然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但此次教学的确令受益匪浅。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要注意及时评价的.作用,应该对学生进行双性评价,使评价起到激励的作用,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多进行语感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范读是必不可少的。当学生在朗读遇到困难和情感表达不到位的时候,老师就应当示范给学生听,这样就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深入到文本中去。因此,以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应注意,做好示范朗读,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情感。
3、提高驾驭学生的能力。当课堂上出现学生的思路与教学设计有冲突或相悖时,这就需要通过自然地慢慢引导,让学生重新又回到课堂的教学设计和文本上来。我在这方面还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探究,形成特色。而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积累,做到因材施教,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4、板书的设计要合理,能梳理文章的脉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可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如本课可播放上甘岭战役的情景,创设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
6、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让他们敢问、敢说。这是基础。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寻找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其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14
复习《项脊轩志》一文,主要想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是识记、理解、运用文言字词;二是分析和借鉴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叙述事情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所有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这两个目标展开。
整个教学过程推进的比较良好,感觉还是很好的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收到了预想的效果。其中有两个环节我感觉较为满意:第一个是课内重点文言字词的迁移运用,第二个是鉴赏细节描写手法之前选取《老屋》歌词所做的铺垫。
第一个环节中,我选取的是XX年江苏卷高考题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中的一段文字,语段几乎包含了本节课所强调的所有重点字词和文言现象,课堂上及时地拿来让学生翻译,既突出了检测的针对性,又较好地强化了知识迁移过程中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直接体会到了文言文复习和高考之间的必然联系,让他们意识到了平时复习中积累文言知识的重要性,而课堂上学生头脑中这种意识的产生比老师平日里凭空的说教要强百倍千倍。
《项脊轩志》是作者归有光在经历了无数的人生变故、世事沧桑之后写作的文章,文章虽然感情真挚细腻,细节描写的手法运用的不露痕迹,但是因为语言朴素,叙述平淡,以学生现在的年龄和人生体验,很难提起深入阅读的精神和兴趣,更不要说体会作者情感的十分之一二,进行手法的分析和挖掘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截取了水木清华《老屋》中的一段歌词作为之前的铺垫。这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歌曲,作者在表达对老屋及屋中人思念的时候,选取了很多寻常生活中看似平淡而又十分美好的镜头和画面,这种方法和《项脊轩志》中采用的叙事抒情的方法极为相似,因而,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们对这样的歌曲也非常喜欢,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分析起来更是兴趣盎然,极好地调动了学习的兴致和课堂的气氛。
尽管如此,一堂课讲下来,感觉还是有很多的遗憾和不足。手法赏析环节中,因为设计的题目难度偏大,之前的知识补偿做的不够,使得学生们在分析的过程中抓不住根本,回答不到点子上,浪费了一些时间,以至于后面的链接阅读无法充分展开,写作方法的引导也仅仅是点到为止;还有,在驾驭课堂、随时随地调动学生情绪,以使他们时时刻刻专注于课堂内容上,做的也还不够,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努力。
虽然不是什么教学能手的选拔,优质课的评选,甚至因为有懒惰和畏难心理,在刚开始“听将令”,“奉旨”讲课的时候还有点不情愿,但是,当真正面对这件事的时候,我却以十二分的认真投入进去了它。因为,学校不仅提供给了我们展示的舞台,也给予了我学习的机会,我要好好把握;再有,自己竭尽所能之后,仍然存在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是自己真正需要克服的地方,而这,应该也正是进步之所在。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15
上午,伍明镇中心小学请到了合肥海棠小学青年教师xxx为全镇四、五、六年级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少年王勃》,感触匪浅。《少年王勃》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宴时写下千古名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王老师从引导学生复习古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发,初步介绍了少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带着这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去研读文章,再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来理解、阅读、思考、感悟。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探究懂得文章要表达的深刻主题。整个学习的过程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有自己的收获,在纵向和横向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大部分学生能用书中词语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学习的目的`!
教学中,王老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课堂上重现了朗朗的读书声。文中有很多词语含义深刻,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王老师又采用动作表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了“笔走如飞”、“拍案叫绝”、“胸有成竹”等词语的意思,避免了枯燥的词义讲解,使课堂气氛兴趣盎然,从而揭示文章中心:阁都督夸王勃“奇才,真是奇才”。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读的过程中,将书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背诵第三小节时,先引导他们体会秋景之美,激发他们记忆的兴趣,使他们活记乐背。在体会秋景之美时,又安排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课件,所以学生理解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时水到渠成。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篇16
今天由我来评吴老师的课,我感觉我只是像只蜜蜂,而吴老师的课堂就像是个花园,我不是来评课,而是来采蜜的。吴老师是位钻劲很足、力求完美的老师,和她在一起研究课,总能听到她充满智慧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听完这节课,我想大家都能感受到吴老师丰厚的教学底蕴。现在我们不少语文老师都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好多有识之士也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那我们为什么会把简单的事情反而搞复杂了呢?原因有一条,就是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今天吴老师这节课,表面上看上去,也很平淡,也没玩什么花样,但是简单中求真,简洁中求实,上得扎扎实实,亮点就藏在那一个个精心处理的环节中。下面我就把从吴老师课堂上采集到的花絮和大家一起共享:
第一、我认为吴老师突破文本的切入点抓得好
晚上的“太阳”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处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吴老师在处理这篇教材时,就抓住爱迪生说的两句话作为切入点,引领全文的教学,使烦琐的内容一下子就变得简洁清晰,从这个切入点进去,我们可以看见整个课堂的教学流程很顺畅,重点难点的突破也很到位,让教者、学者、听者都能感受到两个字“轻松”。可见吴老师对教材吃得很透,钻研得很深。从吴老师的这堂课中,我深深感到,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在深入上下功夫,浅出上做文章,准确地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善于运用教材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合理裁剪,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一种简约。
第二、我认为吴老师在这堂课中情感体验的激发点抓得准
吴老师抓住“急“和“爱”两个字做全文的情感点,在读中感悟,在说中体会,我感觉做得非常好。让学生感受到急,吴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吴老师问:这段话中,哪句话最牵动你的心?一个学生读了第二句。吴老师就问他:你心里感受到什么?可那个学生一下子没有答出来,冷场在那里,这时吴老师没有请他坐下,而是鼓励他说:你可以再读一遍,相信你能感受出来。那个学生又读了一遍,这一次这个学生答出来了,吴老师又说:我觉得你读得还不够急,你再读一遍,那个学生又读了一遍,读得比刚才进步多了。就是这个细节的处理,让学生在读中真正感受到了急,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的那种感受。语文教学所谓的亮点,其实首先就是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就体会出来了。吴老师这节课中,就很注重围绕一个急字、一个爱字,引导学生去读,在读中和课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
第三、我认为吴老师在这堂课中语言表达的训练点抓得实
吴老师的课堂上很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这节课上,吴老师的两个故意和两个对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故意是把课题上的双引号故意漏掉,让学生去发现,创设一个良好的说话机会,还有一个故意是把句中的几个关键词漏掉,让学生体会到这几个词语的重要性,即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创设了说话机会。两个对比,一个对比是手术前后人物表现的对比,吴老师出示插图,创设一个说话的'情境:手术前医生怎么样,妈妈怎么样,爸爸怎么样,爱迪生怎么样?现在手术成功了,医生会怎么样,妈妈会怎么样,爸爸会怎么样,并出示一个简单的提示句式,在这个对比中,学生前后联系,情感被很好地激发了出来。还有一个对比是开头和结尾的一个照应对比,开始教学的时候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晚上,全文结束了。老师又问:刚刚上课时,同学们说了这是一个风雪交加油灯很暗的晚上,是一个妈妈突然生病,急需手术的晚上,是学完了课文,再想想,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晚上?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地被调动,也再一次的被故事所感动。听完吴老师的课,我想起一个特级老师说的话:生活有真爱,细节有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温暖。吴老师的课,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中,都能让人感受到了语言的温度,字词的温暖。
【语文公开课评课优缺点】相关文章:
《白鹭》语文公开课评课稿10-23
语文公开课评课稿(精选14篇)11-16
埃及公开课评课稿05-24
公开课《白杨》的评课稿10-20
语文评课稿01-08
语文评课稿12-20
班级体育公开课的评课稿05-16
小学体育公开课评课稿05-17
公开课《马说》的评课稿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