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评课稿

时间:2024-05-13 08:48:54 惠嘉 稿件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评课稿(通用2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评课稿准备工作,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那么什么样的评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评课稿 篇1

  李老师执教的《数学广角》中的“重复问题”,这一堂中呈现出许多亮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

  整堂课汪老师以进入数学乐园为引线,帮助遇到困难的小猪为为题解决的切入口,让孩子们在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享受助人为乐的乐趣,享受到学好数学带来的巨大成就感,让学生能更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李老师能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放手又有效的调控教学。

  例如:在整个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基本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去获取,老师只是起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三、注重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本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学会了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先设计了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然后设计了几道有趣的练习,使练习有坡度,难度适宜,真正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也是一种立美,为此,我提出两个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学生的错误也是比较好的教学资源,老师还应善于倾听学生的错因,才能更有利于帮助问题的解决。

  二、是要规范学生数学语言。

  三年级评课稿 篇2

  我认为课堂40分钟是非常宝贵的,如何让这40分钟的教学,产生最大的效益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

  今天,我观看《金色的草地》一课,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得好:

  一.精心设计导语,桥妙导入。

  老师刚开课,就检查学生对文中三个容易写错的生字词的书写情况,发现学生写得漂亮,并奖励神秘的礼物——蒲公英,让他们尽情吹蒲公英感受快乐。接着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学习:文中写的兄弟俩玩蒲公英也很快乐,让我们学习这一课和他们俩分享快乐。这样设计非常巧妙,既能进行识字教学,又很自然地过渡本课教学内容;既能让学生亲自感受到蒲公英的有趣,产生喜欢之情,又能点燃学文的欲望。

  二.以读为经,以读代讲。

  课堂里书声琅琅。比如,在精读文中第二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找文中写兄弟俩玩蒲公英快乐的'语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形式多样化,如“指名读,男女比赛读,分角色读”,通过朗读,感悟到兄弟俩的活泼,淘气,蒲公英的有趣。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教师也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来品味,理解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三.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由交流,课堂简直成为学生的快乐驿站。教师让学生无拘无束的交谈自己的见解。这是给学生很好的语言实践机会,训练学生理解,概括,表达能力。

  但是,这节课也给我留下一些遗憾,也给了我对有效教学的思考有了很多启发。

  一.有效教学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金色的草地》写俩件事,其中一件事是:吹蒲公英玩。在讲授课文时,老师只让学生读,要读出有趣的感觉,但再这样读,学生似乎没很好体会到“有趣”。我发现,其实课文中就画了这件事,老师如果让学生看插图尽情想象,兄弟俩在草地上如何吹蒲公英玩耍的情景,再让学生表演。这样,学生就如临其境,更亲自体验到快乐。

  二.有效教学需要老师点拨。看得出来,老师非常注重以生为本,在课堂上让学生读,自己说。学生读得不够好,说得不够通顺,简练,教师没有相机引导点拨。

  三.有效教学需要合作。新课标中,明文提倡合作学习。我认为采用“合作探究”形式,还是不能忽略。

  三年级评课稿 篇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思想性极强的叙事课文,内容简单,意义深刻。李老师做到准确把握、理解教材,课堂上把阅读教学生活化,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一堂重视双基的扎扎实实的语文课。我感觉她在以下一些环节设计与处理上,颇有用心:

  1.导入过程中有一个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对这个村庄的印象的: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在老师的故事中娓娓而来,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首先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穿插了语言重组,这样的处理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听说结合进来,同时也回顾了文本内容,对村庄原本的环境做了总的介绍。然后画面急剧变化,让学生找出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感受到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第一次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碰撞为他们理解村庄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础。

  2.在教学到第三自然段时,在语言感悟上做了如下尝试,以一个重点句为例:先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引导学生反复读句后,学生说出了一点感受:一代代的村民都在不停地砍树,树越来越少,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大。接着,教师深入引导,村民砍来的树都做成了什么,学生回答,屏幕显示“树木变成了各家客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教师接着指导学生通过“着急”“可惜”“痛心”三中不同情感反复朗读,学生的感悟也层层深入,学生不仅品出了言中之意,悟出了言中之理,更感受到了言中之情。

  3.拓宽思路,引向课外。李老师在这节课的最后设计了创意性的题目,我认为非常好。“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设计环保广告词”等这些话题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不仅告戒小村庄的人们不要乱砍乱伐树木,还教育自己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培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的家园的美好思想感情。

  当然,如果本节课李老师能设计板书,让板书辅助教学会更完美。

  三年级评课稿 篇4

  今天我听了刘芳老师执教的《恐龙》一课。这是一篇小小的说明文,介绍了多种恐龙的名称和特点、生活习性。恐龙虽然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却始终是人们探索的对象,更是许多孩子喜爱的动物,更是他们想了解的动物。

  以平时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认识来看,若不注意,有可能上成一堂知识介绍性质的自然课。因此,本课教学应立足“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利用这些知识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阅读中学习如何运用说明方法增加知识性文章的可读性。

  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媒体创设,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营造氛围,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刘老师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视频,再现了剑龙勇敢搏斗的场面和霸王龙的凶残,创设真实的情景,让生仿佛身临其境。通过视频的播放,声音的渲染,让学生在感官上有了深层的.理解,有助于了解恐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二、以读促情,读中感悟

  语文新课标注重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刘老师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了解恐龙。如“望而生畏”“庞然大物”通过联系生活和图文结合,让学生进行体会,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表现出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这节课读的形式较多,但读的分量和深度不够,如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深入课文语境来读,可能更能让学生读出对恐龙的了解和喜爱。

  三、学法指导,自主探究

  学习语文贵在“学”,教师应该“授之以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欲望,培养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刘老师的课堂上,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由“扶”到“放”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学法指导,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指导教学完雷龙后,教师总结学习方法:

  1.找出特点;

  2.说明方法;

  3.读读句子。

  通过指导,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学其余几种恐龙,并且渗透说明方法的指导,较好的突破了课文的重点,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乐于并且易于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四、统领全文,整体把握

  语文教学要体现其工具性,对于课文整体性的把握,也是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刘老师在上课开始,就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二到四段,找出写了哪些恐龙,并且出示表格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归类(恐龙和恐龙的亲戚,植食和肉食),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一下子抓住了恐龙的种类特点和生活习性,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更好的培养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最后总结全文时,如让学生根据表格自主归纳所学,可能学生对课文印象更加深刻。

  五、积累迁移,练写内化

  小学语文改革的方向是“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要在充分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会用语言文字,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刘老师让学生以“我是某某龙”的句式进行自我介绍,注重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个人以为,如能鼓励学生用个人语言来表述恐龙的形态、习性等特点,似乎更能体现课堂的语文味。

  综上所述,刘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体会很深,我们相信只要不断的探索努力,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展现一片美丽的蓝天。

  三年级评课稿 篇5

  崔老师的《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教学目标明确,能够围绕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条理清楚,突出重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突破难点,自主探索,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这一节有以下的优点:

  1、教学内容设计实用,能以问题为主线,以老师的质疑为导,围绕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层层深入授课。

  2、新课的复习引入自然。先做有关乘4和除以4的口算练习,为后面的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作准备;再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一说它的特点。为新知探究学习做好街接准备。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崔老师通过出示了正方形情境图,让学生通过学具、电脑演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明白正方形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让学生思考:要求正方形的'周长,我们必须知道什么?让同学们讨论得出答案知道多种方法计算,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培养了学生解题方法多样化的能力。

  4、在得出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崔老师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不同层次,难度适中的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正方形周长的理解,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和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建议: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讨论、计算,找到不同的计算方法后。再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找到最好的计算方法,从而归纳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三年级评课稿 篇6

  《果园机器人》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别是男生,十分喜欢讨论关于机器人的话题。文章的叙述方式很有特色,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着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机器人特点的介绍有层次,也体现了生产需求是科技发展动力,学生读后会得到有益的启示。今天,有幸聆听了王老师的课,有以下的感触:

  王老师先带领大家欣赏了各式各样的现代机器人,孩子们一下子就有兴趣了。而且王老师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学情的,她先让学生看一篇学生写的片段,让孩子自己观察这个片段缺了什么。好,就是基于这点,王老师展开了这堂精彩的探索之课。

  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本课的两大法宝,拟人的手法和关键词。如此王老师的课堂思路显得清晰极了,孩子们学完本课后是有所得的,而这两样法宝又恰好可以运用于本单元的习作中。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机器人的有趣呢?”王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全全交到孩子们的手中,不管是学习课文的“他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书上摘下来,整齐地装进纸箱,然后运到指定的地方”还是学习“如果没有电,他们是要‘罢工’的。”等等句子。每一个句子都是孩子们自己发现,自己划找,自己绘声绘色地述说有趣之处,教师有的就是点拨,评价、表扬和鼓励。然后在学生点明有趣之处后,鼓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朗读将有趣表现出来,整堂课孩子们书声琅琅,学习津津有味。不管是“能干的机器人、神奇的机器人”还有“罢工的机器人、饿倒的机器人”,或是“听话的机器人”我想孩子们的脑海里都已经刻下清晰地印记。特别让学生想象“饿倒”的机器人会说些什么呢?孩子们想象的既有童趣又符合课文的内容描述,让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在学习“在收获的季节,这些机器人只要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就能不停地工作。”教师鼓励孩子:除了吃地上的水果充电,如果有机会让你参与到果园机器人的发明中。你会用什么来代替水果吗?让孩子们想象的翅膀打开,来个文本的再次制造,我觉得今天的课堂会更加引人了!

  当然,王老师的课堂,孩子们的想象的翅膀也是张开的,而且张开得很美。先写下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再写下会有哪些本领?然后动笔之后,让孩子课堂上直接汇报,又培养了孩子们的口头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此外,我觉得王老师的评价语用得特别是得心印手,使课堂时刻充满人文关怀,学生的学习情绪一直那么高涨。致敬!

  三年级评课稿 篇7

  《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第七单元的开篇文章。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不一样。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从以上单元目标和课文的具体特点看,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即把矛的自卫和盾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过程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张老师在上本堂课时,教态自然,充满激情,能做到以身示教。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分析张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认为本课教学的最大亮点是紧扣语文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分三个方面组织教学。

  第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初读感知,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的侧重点,从生字的读音、字形、以及词语之间,词语在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了解生字词的`意义。这一步教师做得十分有耐心,“矛和盾”的字形从会意的角度出发,提醒学生写字的注意点,“坦克和履带”的关系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履带的作用,从而为下文的教学打下伏笔。至于“左抵右挡和难以招架”这一组词教师又以现成的铅笔和书本作道具,创设课文情境,体验比赛的紧张激烈,从而形象地理解词的含义。我想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本课的字词,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字词的方法策略。

  第二方面:重视对语文文字的表达方式的探究。鼓励学生读好课文,在由衷赞叹声中,学生将课文读懂了,并能结合“矛、进攻、盾、自卫”等词语概括了全文主要讲的一件事。同时,教师重点抓住发明家的发明坦克的心理历程,让学生潜心会文,找出写发明家想法的几个句子,抓住关键词,读读议议。“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固然安全”等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准确。并引导学生读相关句子。对这几个句子的教学,教师也各有侧重点。

  第三方面:巧用表格,探究发明家的思考过程,同时迁移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发明家是如何想到给带“枪口和炮口”的“铁屋子”装上轮子、按上履带的,课文没有具体展开,这便为学生的探究和实践提供了平台。教师及时地抓住了这一机会,激励学生也来做一回发明家,模仿课文中“如果……就……”表达方式,阐述发明的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从读到说到自由写,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原则。

  整体上,张老师上课富有激情,表情丰富。但是我也有疑惑的地方,首先张老师的板书是否还未完整,研读部分是否偏重人文,忽略了工具性。语文课离不开学生主动地反复地读,在读中感受语言,在读中积累语言。

  这纯属个人意见,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三年级评课稿 篇8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侯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三年级数学上册关于“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一、上课开始对学生进行了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回顾了加法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为本节课的连续进位计算奠定了基础,紧接着又情景导入新课,给出学生的一幅幅美丽的长治湿地公园的图片,让学生感叹美景的同时也学会了表达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不过此时引入三位数加三位数有些短截,不是很自然,建议教师在学生提出公园里面有植物和动物时,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公园里有多少动植物吗?引出课题显得本节课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师授课非常吸引人,本节课感受最深的.是侯老师很会上课,也很会利用学生,出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以及纠正问题都是学生来完成,充分给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条件,开始学生计算错了,教师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错,有学生说出了没有预习,没有加进位等等,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包括了日常的行为习惯,教师的举动不仅让出错的学生知道了怎样学习也让其他学生明白了怎样学习。

  三、教师对知识的把握也比较好,了解了学生的易错点,在进位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强化和训练,也让学生反复在改知识点上说,时时刻刻都在强调,自然学生就会在这个地方小心,而且在细节上都做了说明,包括进到哪一位,加几次,怎样加等。

  四、对方法的引导很灵活,在验算上让学生自己探究有几种方法,体现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

  1、课堂可以进行缩减,处理好学生回答问题的关键,控制好时间,为后面的练习留下充足时间。

  2、估算出现的算计可以和后面验算的第三种方法进行对比,进行拓宽知识。

  三年级评课稿 篇9

  xx老师执教的《水和水蒸气》这一课,这是一课比较有难度的课,主要是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的气体,以及纠正学生原先认为开水冒出的白烟和白雾是水蒸气这一错误的前概念,帮助学生重新建构水和水蒸气的正确概念。郑老师这节课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给予的的鼓励和表扬上很丰富,并且很及时,积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态自然,语言精炼,基本是非常的扎实的.等。

  现根据郑老师整个教学的过程来简单地谈谈个人的看法。引入自然,通过自我介绍用湿布将自己的姓写在了黑板上,接着提问:老师刚才写得字怎么了?(提问方式好像有些不妥)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很有效的暴露了学生对“蒸发”“水蒸气”等认识的前概念。接着让学生说话生活中的类似现象,体现了生活性和实际性。接着出示课件展示水槽中的水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进行猜测,并通过观察水滴在手背上的变化和加盖烧杯的玻璃片的变化,认识到水的蒸发和水蒸气会又变成小水珠。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郑老师的活动目的有些不明确,比如滴一滴水在手背上,我想郑老师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水蒸气是看不见的,但是由于当天空气湿度很大,并且学生滴的水滴没有这么快就蒸发,学生其实无法感受到水在蒸发这一过程,并且手背也是可以吸收水分的,这样反而不利于这个活动目标的达成,建议可以将水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稍微倾斜玻璃片使水展开,这样水就会很快蒸发,相信这样的效果会更好。接着在阐述开水冒出的白烟是水珠还是水蒸气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学生认为是水蒸气,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但是教师通过提点“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可是这白眼却让我们看见了,那它是水蒸气吗?这样就可以很恰当的把学生的错误认识纠正,本来到这里教师的目标已经实现了一大部分了,但是接着教师又演示了喷雾实验,给学生看了瀑布视频,教师本意是让学生将知识得以应用,可是这环节上教师好像过于强调水蒸气和水的区别,而没有让学生认识到水的变化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只是强调了一个结果,而没有引领学生去探究过程,因此在遇冷凝结这一概念的建构上,教师还是没有达成,事实上这才是本单元以及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温度的变化是水状态的变化的原因。建议郑老师可以再次整合活动,提高活动的有效性,相信这样会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这只是郑老师的第一次试教,一节好的课是要教师不断地琢磨的,相信在接下来的试教中,郑老师会给我们呈现更加精彩的课堂。

  三年级评课稿 篇10

  李老师讲授的是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火车》这一课,从她的教学设计,教学构思,教学方法中,可以感受到她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的分享交流

  从这节课的情境导入,同桌交流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独立列式计算,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等等,这些环节中,可以看出李老师在课堂上放手给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每个环节,并和同桌进行交流,既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有交流的时间。

  二、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敢于大胆展示汇报

  课堂上,孩子们上台展示汇报的时候,仪态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想法条理清晰。对72×5的计算方法,孩子们上台展示的就有好几种:

  有点子图、表格、竖式,口算等,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清每一步的意思。我相信,如果学生能把计算过程的每一步都说清楚,那么他对于算理和算法也会理解的很透彻。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学生已经能很清楚的表达了,那么接下来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李老师更是完全放手让孩子们独立计算,上台展示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李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并让学生上台分享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真正在课堂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三年级评课稿 篇11

  《蜜蜂》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在自己执教了第一课时后,我听了师父的第二课时的教学。

  本单元的导读要求是要孩子通过学习课文,一起去发现作者发现的秘密,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蜜蜂》介绍了作者通过一个简单而精心的试验得出结论的故事。

  在第一课时,师父上了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讲清了做试验的原因和得出的结论,留下了疑问,即: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这个试验的呢?

  第二课时,首先听写几个词语,检查上节课的基础掌握情况,然后通过提问:“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回顾课文的内容结构即:听说——试验——结论。

  接下来自然导入今天新课的学习,初读时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读一读,划出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再想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在交流时,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

  1、抓二十只,做白色记号;

  2、让小女儿在旁等;

  3、走两里多路。

  进而提问为什么要这么做。从而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认真的科学态度”。接下来,学习试验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句子的交流与讲解理解第三自然段。在此基础上,进行说话练习:“小蜜蜂我想对你说———”,并且说说原因。最后回归全文,感受作者“求实的科学精神”,并且归纳课文的写作特点,即用词准确。

  听完师父的课,有几个很明显的`感觉。第一个感觉就是过渡流畅,语言优美。每一个环节的衔接听起来都很自然,试想如果同样一个问题我自己来处理,自觉肯定过于生硬,简言之,就是对于教学设计中版块之间或者每个问题间的引导过渡不自然,或者说就是不知怎么去引导到下一个环节和下一个问题。所以我想,这需要时间与不断的摸索,并且要多学习,多听课,要有准备的有针对性的去听课,这样才能有效的进步。

  第二点是问题指向要明确。师父的问题,内容直指要点,问题指向清晰明确。不罗嗦,不模棱两可。小学阶段学生的领悟力毕竟有限,那么课堂中教师对于问题的问法就显得至关重要,学生的思维会跟着老师的引导走,因此,我们必须把提问(特别是几个关键性的统领全文的问题)设计好,不仅问题内容要紧扣文意,问法也很值得思考与斟酌,这都需要我们花时间去不断地探索与钻研。

  最后还想说的是,听师父上课,觉得她在执教时,总能围绕主线与中心展开再收回,而我自己在处理一篇课文时很容易偏散,显得比较散,没有凝聚的感觉,脉络不是很清晰,也就是说,不能完全引领全班学生的节奏,这点务必要多学习,多积累经验,对于教材也要多钻研。

  三年级评课稿 篇12

  感谢林老师带领着我们提前走进富有韵味的秋,走入诗的意境,随着林老师的娓娓道来,我仿佛听到了《秋日私语》的琴声在缓缓奏响,风踩着落叶“沙沙”作响,……诗歌语言凝练,带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林老师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读书,在读中理解美、感悟美、表现美让每个人如入秋之韵。

  一、朗读理解美

  读是语文最基本最主要的实践活动,诗歌教学更是如此,林老师的基本定位非常准备,那就是读,有感情地读,读出感悟,在读的同时想点什么,说点什么,就是收获。

  二、活动感悟美

  这节课没有琐碎的分析,没有生硬的说教,学生对美的感悟表现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听、找、说、悟、写,多器官共用,学生的学习是紧张有序的,是生动活泼的,他们兴致勃勃,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秋天的美。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拓展表现美

  这个课堂中,林老师倡导个性化阅读,积极引导大胆发表不同见解,与生共舞。在理解课文时学生读读说说,逐渐感悟到诗歌蕴含的美,林老师再请学生仿写课文,仿写再现了学生理解感悟,也训练学生口头表达。

  几点小小的建议与大家商榷:

  一、林老师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若在读的效度上再加点工夫,比如:读第一节时,学生读出黄叶飘飞,读出依依惜别;读第二节时,学生读出“振动翅膀”的原因,读的层次性会更加明显。

  二、诗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浓缩成一股精炼的美,富有无穷的想象,读着读着,只觉满齿余香。如何学生体会诗歌在遣词造句的凝练,是我们都值得探究的话题,当然,可能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难了一点!

  三、略读课文该怎么略,略读课文教学应该体现哪些理念?教学的尺度又该如何把握呢?略读课文教学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在教师的指导要促进学生的自学,两者相结合。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

  三年级评课稿 篇13

  一、开门见山,指向明确

  涂老师直接展示“一杯食用油”和“一杯水”,通过“你有什么方法比较油和水”这一问题,直截了当地引出新课,并让学生思考两者比较可使用的科学方法。在动手操作前,首先就应明确该过程所采用的方法,学生才不会在整个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明确用“看”、“闻、”“摸”等方法对“水”和“食用油”进行比较,大大提高活动效率,也有助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直观演示,体现细节

  演示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图表、图片、幻灯片及示范实验等感性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涉及的三个小组实验中,涂老师采用以学生记录、学生汇报为主,教师的指点和引导为辅进行。学生记录方式为填写记录单,学生汇报则是以投影的形式展示小组记录单。

  在第二个小组实验——“液滴实验”中,为了强调本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该内容并不只以文字的形式展示,还出示3组图片,学生通过每组两幅图片较为直观地的辨析,明确“液滴实验”的实验细节。图片两两对比,既反映学生是否清楚实验细节,也可通过比较图片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此外,图片是学习者很容易接受的信息,一幅图片可以形象、生动、直观地表现出的信息量也很大。我认为此处为一大亮点。

  在演示实验——“水和食用油没有固定形状”中,涂老师运用烧杯、圆底烧瓶和锥形瓶,水和油的形状由圆柱形到半球形再到锥形的过程,学生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到两种液体的形状随时在发生变化,使“液体没有固定形状”更有说服力。

  总结本堂课采用“维恩图”,将学生得出的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展示出来,具有准确性、整体性和实用性。

  三、优化教材内容,注重启发诱导

  此处为本堂课的另一大亮点体现在对混合水和食用油的处理。第三个小组实验——“混合水和食用油”实验,它在教材中出现的目的是验证水比食用油重。我认为,混合水和食用油来判断水和食用油哪个重这种方法不够严谨,另外在其他课堂中发现水和食用油混合后,出现了意外,油滴沉在了水底。而涂老师则是另辟蹊径,他利用这个实验引出“水和食用油哪个重”这一问题,对水和食用油的轻重判断是采用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在天平上平衡情况的方法。

  在问题到验证这一过程并不是一步到位。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验证,涂老师采用启发式教学,一步步引导。启发式教学是我国教育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下来的优秀教育遗产,在常规的科学教学教学中对启发提问、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第一步的设疑提问——水和食用油哪个重,到第二步的循循善诱——启发学生采用天平称重比较,再到第三步的探讨解疑——提出“一大一小比较水与食用油轻重是否具有可行性”问题让学生思考,第四步的追问揭疑——引导学生说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在天平上的平衡情况”来反映两者的轻重关系,最后到第五步的.交流再启——相同体积下,水比食用油重。整个过程是一个探讨学习的过程,用事实说话,以达到对问题解决和对其本质的认识。

  四、课外拓展,一举多得

  课外拓展的设计是让学生比较厨房中其它液体和水,其目的一是巩固本堂课的知识概念与研究方法,目的二是让学生对液体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目的三是暗示学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意见和建议

  每一节课的成功都离不开对课堂不断地反思和改进,也要接受别人的真挚意见。对于涂老师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节课,我有几点建议:

  1. 在引出科学方法时,学生的回答总是偏离问题的内容,其主要原因是涂老师在提出问题时没有强调“方法”二字,而且没有给出一个例子,让学生对“方法”没有感性的认识,只是一味地在比较水和食用油的不同。

  2. 个人认为小组记录单可以每人一份。如果一组一份,会导致小组内某些成员会无所事事,不知所措。当然,一组一份有利于组内成果的汇总,但采用一人一份时,只需要汇报人汇总四人信息,而一般大部分同学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所以信息汇总也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3. 在整堂课中,涂老师不太关注课堂的生成。学生的回答若与理想的答案有所偏离,他一般直接忽视,没有做出及时的评价,这会让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回答是对是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存储一个影响他今后学习的错误概念。因此,教师在充分预设的同时,也要关注生成,把握预设和生成的辩证关系,在享受“预约的精彩”的同时,迎接“生成的惊喜”。

  三年级评课稿 篇14

  《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第七单元的开篇文章。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不一样。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从以上单元目标和课文的具体特点看,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即把矛的自卫和盾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过程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分析周艳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认为本课教学的最大亮点是紧扣语文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分三个方面组织教学。

  第一方面:

  重视学生的初读感知,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的侧重点,从生字的读音、字形、以及词语之间,词语在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了解生字词的意义。这一步教师做得十分有耐心,“矛和盾”的字形从会意的角度出发,提醒学生写字的注意点,“坦克和履带”的关系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履带的作用,从而为下文的教学打下伏笔。至于“左抵右挡和难以招架”这一组词教师又以现成的铅笔和书本作道具,创设课文情境,体验比赛的紧张激烈,从而形象地理解词的含义。我想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本课的字词,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字词的方法策略。

  第二方面:

  重视研读感悟,重视对语文文字的表达方式的探究,做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共振。这节课,教师重点抓住发明家的发明坦克的心理历程,让学生潜心会文,找出写发明家想法的几个句子,抓住关键词,读读议议。对这几个句子的教学,教师也各有侧重点。

  第一处:着重引导“你从哪儿看出这只是发明家的一个想法,非真实存在。”由此了解“如果.....就”这对关联词的用法。

  第二处:在想到自卫的基础上,发明家又想到了“自卫是为了更好的进攻”,两种想法是如何巧妙连接,了解“可是”这个转则词在文中的特殊作用。

  第三处:抓住“对了,当然”等词,通过朗读,体验发明家思考问题的执着和灵感突现所产生的快乐感。

  第三方面:

  巧用文中空白,探究发明家的下一步的思考过程,同时迁移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发明家是如何想到给带“枪口和炮口”的“铁屋子”装上轮子、按上履带的,课文没有具体展开,这便为学生的探究和实践提供了平台。教师及时地抓住了这一机会,激励学生也来做一回发明家,模仿课文中“如果......就”“可是”等的表达方式,阐述发明的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从读到说到自由写,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原则。但是我觉得这一步可以做得更好些:

  1、板书中的两个问号到底是什么,可先让学生先想一想。

  2、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可以再提升一点,情趣可以调动得更好些。

  3、教师可能更多的关注了学生是否解决了问号,是否套用了句式,对说话时出现语病,就来不及注意了。

  4、如果句式中加上“于是”可能会更通畅些。

  作为“我是学生的角度”给周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

  1、文中的发明家是谁?我想知道。

  2、当周老师提问:发明家的第一个想法是站在什么角度来思考的?对我来说,有些听不懂。

  三年级评课稿 篇15

  “数学广角”旨在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思想方法以学生可以理解接受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呈现出来。《数字编码》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数字编码方法,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叶娜老师的这节课采取课前收集调查——课内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实践应用几个环节来展开教学。下面我就以下几点来谈谈对本课的一些想法。

  1、导入环节自然、合理。叶老师先出示0—9这简单的10个数字,说明这简单的10个数字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能够传递各种信息,自然地导入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数字编码。然后让学生想想生活中有哪些数字编码,使学生感受到数字编码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授环节,叶老师在这一环节主要讲授了三个内容:电话号码、车牌号码以及身份证号码。在讲解身份证这一主要内容时,叶老师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让学生来寻找老师的秘密,提高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然后根据自己手中收集的资料,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身份证号码中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思,以及发现身份证编排的特点。同时叶老师也指出身份证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将来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3、注重实践与应用。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猜测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以及设计学号等环节让学生体会到数字编码应用的广泛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本节课美中不足的地方是电话号码、车牌号码以及身份证号码这三个环节联贯不太自然。如果以故事的形式再一个个点出来,是否更合理?在教学身份证这一环节里,由于教师课前已经让学生收集了几个身份证号码,那么在教学完这部分内容以后是否可以让学生拿着同桌收集的身份证,猜猜这个身份证表示的意义呢?这样可以把所学知识作进一步练习,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做到查漏补缺。

  三年级评课稿 篇16

  《搭配中的学问》,这部分内容在《新课标》中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对这一领域的设计思路,课标中有这两段话是值得关注的:

  1、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2、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既要考虑学生的直接经验、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也要考虑问题的数学实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由这两段话来观照“综合与实践”课,我们可以发现,关键词就是两个“数学活动”及“数学思考”。那这两方面是什么关系呢?是谁高谁低?还是并列?其实应该是相融互促的关系。即:数学活动要能启发促进学生思考;而学生的思考又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这才是综合实践课的价值。

  具体到这节课,我认为我们听这节课,最值得观察、思考的就是:操作活动是否有实效地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不断提升?

  以此来观照方老师的这节课,可以发现这节课在几个方面都给我们上好综合实践课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1、活动有趣味

  毕竟是三年级孩子,爱玩爱动。怎样把一个个零散的数学活动变成孩子们想参与爱参与的活动呢?方老师很有办法,她用“看、吃、玩”生活中孩子们最爱的三件事,串出一个情境串,吸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乐不思蜀。活动的趣味性是活动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2、活动有层次

  从用学具卡片摆搭配方法,到不用学具摆,用最简洁的方式表示搭配方法,这渐进的活动也迫使学生逐渐进入深层思考。每个活动都不是一场走秀,而是一场带着问题操作的数学头脑风暴,给孩子们带去深层体验与感悟,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经历与成长收获。

  3、活动有比较

  在各个活动汇报时,方老师很注意倾听孩子们的不同想法,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适时地将不同想法进行比较。“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还能表示得更简洁吗?”、“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等一系列追问,将学生的思考推进深化,很好地将“一一对应”、“优化”、“符合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暗藏于这些追问、思考中,提升了这节课的数学价值。

  4、一点建议

  三个情境活动汇报了各种搭配方法之后,是否能再次比较,找出各种方法的共同点:不管是文字连线、数字连线还是字母连线、图形连线,都是两类,两类之间的每一个都在进行一一对应的搭配。由此让最简洁的那副连线图成为模型牢牢刻印在孩子们的心中。

  三年级评课稿 篇17

  在我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我听了一节由陈老师执教的科学课。本节课的主题是《蚂蚁》。听完整堂课,我觉得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作为学生的时代的我,在接受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用得最多的是一本书、一只笔,耳朵听、笔头记。可今天的孩子们真正是在体验、探索中学习科学、发现科学、探索科学。孩子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兴趣盎然地走进科学。这节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有启发性的。

  1、课前素材准备:

  这个阶段主要针对教师备课。陈老师课前收集许多蚂蚁以及准备供学生观察蚂蚁的瓶子;教师还制作幻灯片,下载有关蚂蚁活动的视频,用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深入了解蚂蚁的习性,同时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课堂情景体验:

  教师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观察蚂蚁是如何交流的,然后学生小组交流展示,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我们英语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也应共同观看并体验相关素材,体会在不同情境下语言是如何应用的。

  3、课堂知识归纳:

  学生根据自己在体验阶段得到的认识,给出答案,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补充说明。学生们经过老师的纠正补充,对所了解的知识印象非常深刻。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运用体验和归纳的语言点进行实际运用,教师进行评判和纠正。

  在陈老师的“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善于从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搜集信息,让学生去体验;教师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教师将开放性的讨论归结为有序的解决问题的过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三年级评课稿 篇1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三位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我觉得胡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2、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胡老师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等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⒊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胡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当然,每一节课都很难做到“踏雪无痕”,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遗憾。我有几个观点,纯属“一家之言”,现提出来与各位共同商榷。

  1、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胡老师在此内容的传授中过急,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去体会和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重难点没有突破。

  2、课堂上充分表现出胡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述的重视,整节课下来,基本上学生都能准确的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知识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但是胡老师自己的语言还不够准确、精炼。

  三年级评课稿 篇19

  昨天,我听了骨干教师陈xx执教的《数学广角——集合》这节课。这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 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本节课陈老师主要采用故事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进而将问题解决,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根据集合图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

  有以下的优点值得我学习:

  1.陈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首先用故事“理发师的困惑”来引入“身份的重复”引入课题,接着利用猜拳和抢凳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集合图的理解。

  2.在游戏中引起矛盾冲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

  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识,然后把呼啦圈印在黑板上,灵活地处理教材,动态生成了集合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集合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而且使学生对自己创造的集合图很有成功感。

  4 .在巩固练习、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创设了情境——“花名册里的故事”,已经“社会调查”,注重联系生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5.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情绪饱满,语言有起有伏,富有感染力,像一个讲故事的大姐姐一样带领着学生学习数学。课堂上,学生也被教师的语言感染,积极地、主动地参加到数学活动中,思维活跃,阳光自信,对数学学习很有兴趣。

  6.教师 “以学定教”,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及时的评价与肯定,都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合作者,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变。

  总之,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新,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建议:

  教学例题时,学生的列式来表达式,教师的强调不够,只是问“为什么减1?”“减的1是谁?”,尤其在后面的练习中根本没有让学生列式。我认为不仅应让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还要知道怎样列式解决问题,以及算式中各个数字与符号代表的含义,这就是数学教学中的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和建模的思想,这样才更加具有浓厚的数学味,也是我们数学要达成的终极目标。

  三年级评课稿 篇20

  今天有幸聆听了郭xx老师教学的《掌声》一课,感触颇深。郭老师是一位有着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教师,从这节课上,我们能看到她的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郭老师问同学们“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你们应该用什么表示?”学生鼓掌。郭老师又问“老师也很紧张,你们要用什么来鼓励老师?”学生们鼓掌。老师问“你们想用掌声告诉老师什么?”很自然而然的导入了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不会给人突兀的感觉。

  二、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训练。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在课堂上,要想吸收和积累生动的`语句,就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文中一些重点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授课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去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抓住关键词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去体会英子情感变化。如“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还有“一摇一晃”两次的对比,让学生在读、找、说中走入文本,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

  本节课教师训练学生语言较多。如:当同学们在教室说说笑笑是,英子(),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快活地游戏时,英子()。再如:英子犹豫了,如果上去(),如果不上去()。还有:这时候,英子多么希望同学们(),多么希望老师()。从这些训练点中,让学生体会主人公英子的心理活动,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三、注重学生朗读的指导。

  本节课,教师让学生读的较多,有男女生读、指名读、齐读等,而教师的指导也很到位,在指导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下)讲台”时,教师先让学生理解,体会英子的不同心理,然后让学生读出英子第一次的委屈、难过,读出第二次的自信、大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感情得到了激发,读得很棒。同时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文本。

  三年级评课稿 篇21

  《太阳是大家的》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一篇儿童诗。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而第二小节是写了她在一天中所做的好事。本单元是围绕着“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信任”组织教材的,本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孩子热爱和平的情感,感受阳光对世界人们带来的美好。

  听崔老师上的《太阳是大家的.》一文中的第二小节的10分钟微格教学,深感崔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扎实。她不但教学经验充足,还与时俱进,新的教学理念与创新意识在她身上都能充分体现出来。她教态大方、亲切、富有亲和力。在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处理上及教材的驾驭能力都较好,板书设计有特色,能突出重点。

  这节10分钟微格课比较突出的地方有

  1、充分准备,突出教学重难点。如对“洒”“拔”等拟人化的动词的理解,崔老师就是通过做动作,想像体会等形式进行启发,使学生感受到用词的准确。

  2、非常注重德育渗透,让学生在感受到太阳带给我们的爱的同时,热爱太阳,热爱和平,感恩太阳

  3、能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4、注重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提升。

  5、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拓展,去创造。启发学生自由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说出更精炼的诗句,崔老师让学生当小诗人的形式,让学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三年级评课稿 篇22

  在我校开展的“一课二磨三讲”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语文教研组的七位老师展示了她们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风采。犹让我心生敬意的是三位年近五十的老教师,或深入浅出,或循循善诱,或引经据典,使听课的老师们由衷感动。看着她们站在讲台上的游刃有余,我从心底为老教师点赞!七位老师,七节好课,金xx老师执教的《掌声》一课更是出类拔萃,展现出金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幽默生动而又不失严谨的课堂教学风格。

  《掌声》以小英“自卑——感激——乐观”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以饱含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故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课文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充满浓浓的人文关怀。金xx老师执教的这节《掌声》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抓住关键词“掌声”,探究其义。

  金老师开课送“掌声”给听课老师,随即探究“掌声”包含的情感。在对文本的两次掌声的内涵挖掘时,多次引领学生体味掌声包含的丰富情感。把词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机融合,水到渠成,如大鼓开道,小鼓润心,整堂课沐浴温暖和关爱。

  二、变序处理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金老师把小英在掌声前后的不同表现文段对比学习,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以正常孩子在班级活动的表现对比想象小英的自卑与其后变化的快乐。接着,浓墨重彩学习研讨两次“掌声”。在文本的细读阶段,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层次:第一,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与神态,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第二,由人物的内心世界反观人物的外部动作与神态的细微变化。情感体验与表达方法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朗读则成为学生表达情感与领会表达方法的一种手段。

  三、体味中升华掌声内涵。

  课尾拓展了一首小诗《最美的掌声》,掌声的内涵都融化在这首短小精悍的诗中,而且形象地升华了掌声的内涵,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鼓励就是阳光、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给了我们力量和信心,这就是一份真爱。整节课金老师都注重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让学生体味“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

  四、教学语言风趣,充满智慧的细节评价、引导令人赞服。

  金老师的课堂轻松又不失严谨,她总能一语中的地采用风趣的语言化腐朽为神奇,与听者无疑是智慧的点拨。“自信不能送给别人,自信是自己的”“犹豫和等待不是一回事”“诗要读得优美,不比谁劲大,这不是喊号子”这样的细节评价和引导让听课者都会心一笑并已然牢记,孩子们更是愉悦在课堂中,思维和情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建议:

  1、拓展“送福掌声”环节,建议说话练习时从“缺点送鼓励”拓展开来,也可“优点送鼓励”;

  2、因变序处理教材,所以建议全文朗读整合故事条理。

  在这节课上,孩子们正是通过对残疾女孩小英的爱护与关怀,在心里培育了人性中最可贵的善良与仁慈。金老师帮孩子在心中牢牢树立了一个信念,那就是让善良在童年扎根,这是这节课最闪亮的价值。

  三年级评课稿 篇23

  这就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吴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一、巧妙的利用网络资源并且注意象声词的学习。

  大自然就是美丽的、奇妙的,亲近自然就是幼儿乐此不疲的事情,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在本节活动中她选择了幼儿熟悉的'鸟叫声、流水声、风声、雷声、雨声作为探究的对象让学生静下心来去倾听。

  二、品读语言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在教学中让孩子们理性地去分析“什么声音美妙,怎样美妙?”一句一句拆开来,揉碎来,那种美妙还能降临孩子心间不?一句一句单独来瞧,也能感受到声音的妙处,但就是惟有把声音作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感受同样就是风,同样就是水,声音却就是那么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每一片叶子不同的声音微风的轻柔狂风的雄壮……把这些放在一起来用心倾听细心品味那份美妙的感受会直击心房让人流连让人陶醉。感受的方法就是多样的读就是最主要的方法读出声音的变化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感悟也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三、重视学生对文章结构的认识。

  另外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她还注重指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段、总起段。学习完课文后,提出问题: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体地写了大自然的声音?学生一下就回答出:2—4自然段具体地写了风、水、动物的声音。学生很快就发现了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第一自然段与2—4自然段就是什么关系?。

  吴老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环环紧扣,一步步引导学生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美妙的构思,体会大自然的奇妙。

  在教学中让孩子们理性地去分析“什么声音美妙,怎样美妙?”一句一句拆开来,揉碎那种美妙还能降临孩子心间不?一句一句单独来瞧也能感受到声音的妙处但就是惟有把声音作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感受同样就是风同样就是水声音却就是那么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每一片叶子不同的声音微风的轻柔狂风的雄壮……把这些放在一起来用心倾听细心品味那份美妙的感受会直击心房让人流连让人陶醉。感受的方法就是多样的读就是最主要的方法读出声音的变化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感悟也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三年级评课稿 篇24

  昨天,听了侯老师执教的《三位数加三位数》一课,再一次领略了侯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一、注重预习习惯的培养。

  从教师检查预习环节看出教师布置预习作业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并且要接受教师的检查。这一点很有必要向侯老师学习。

  二、热身训练形式新颖有效。

  做起站起检查,同桌交流做对的请坐,站着的同学说说注意什么。这样的方法便与教师很快了解学生练习情况,对不用心练习的`同学也有了一定的约束,同时让做错的同学说说注意什么有助于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这一点表现在好多地方上。如让学生预习后说收获,从信息中找数学问题,让学生列式,估算、笔算、总结都引导学生在恰当的时机自己说出,教师真正发挥了组织、引导者的作用。有其精彩的地方时在学生汇报估算方法后,教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一生估算的方法准确算出了结果,教师耐心听完学生的算法并将他的算法巧妙地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区分了估算和准确算的区别。这里提出个小的建议:应该对这个孩子的想法给予充分地表扬肯定,说明他的方法其实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另外,教师在学生发生错误时不急于当场指出而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互评,自评从而深深地将错误的原因刻在孩子脑海中。

  四、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及时纠正书协方面的格式错误。

  在对445+298进行简算时教师让学生板书并及时让学生暴露了书写方面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书写格式的重要性。

  建议:

  练习题可以少算一道,重点练练简算方法。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我是这样想的,不过侯老师肯定有自己的设计打算,毕竟一节课这么多知识点面面俱到是很难保证学习质量的。

  三年级评课稿 篇25

  本节课教学环节完整,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面积认识的直观性和层次性。

  在课开始部分,教师就设计有效活动,安排了两个同学分别擦洗大小黑板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对二维空间的认识,由此积累认识面及认识面的大小的活动经验。再接着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身体物体的面,引导学生感知面的大小,进而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面积的含义。

  二、注重对面积概念认识的全面性。

  学生的生活经验常常认为只有向上摆放的“面”才有面积,为了突出面积概念的本质,教师让学生摸摸桌子的侧面,球面,看看湖面、钟面,从而丰富了“面”的表象,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面积概念。

  三、精心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认识面积单位的.需求。

  教师精心选择了两个长方形,使学生用已有的观察、重叠方法都不能方便地进行比较,产生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借助另一个图形来比较?如何借助另一个图形来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的意

  四、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逐步内化对面积概念的认识。

  第一个练习题比较国家、省份面积的大小,用目测法。第二个练习是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确定图形的大小;第三个练习则是提高练习,从中渗透了面积与长、宽、边长间的联系,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建议与改进:

  1、在发展学生面积守恒的观念时,教师最好用数学书来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书在横放、竖放、斜放时的现象,从而渗透“图形的面积不会因摆放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守恒规律。

  2、教师的过渡语还不够精炼。例如,在学习完物体表面的面积后,教师可如此过渡:“物体的表面的大小,那我们学习的图形有大小吗?好,现在,我们一起用手来比划出几个图形。”

  三年级评课稿 篇26

  《恐龙》是它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古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外形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进行具体的描述。那我们在教这样的课文时应该如何去教呢?

  庞老师的课,给我了很大的启发。虽然板书的内容很多,但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特别是讲恐龙的形态时,深入浅出的让学生明白了,打比方的好处和怎样打比方。比如讲梁龙像移动的吊桥时,老师先出示关于吊桥的`图,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动经验,来理解打比方的好处。最后还总结了打比方的方法(要用熟悉的、相似的来比方)学生顿时就明白了如何给一个事物来打比方。我觉得此处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掌握了一种方法,让学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值得我今后去学习。

  还有一处在讲解剑龙时,学生对于“剑”和“箭”区分不清,老师还是先通过图,然后再通过偏旁让学生学会区分,不仅理解掌握好了词语,还教学生学会了辨析词语的一种方法。

  让学生在这样一篇知识性短文中,也感受到学习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年级评课稿】相关文章:

复习课评课稿04-08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4-23

《亡羊补牢》的评课稿06-24

《变阻器》的评课稿10-26

《 孔乙己》的评课稿06-02

《母鸡》评课稿01-22

《折扣》评课稿05-17

赵州桥的评课稿06-25

《麻雀》的评课稿08-13

景阳冈的评课稿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