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认识》评课稿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评课稿,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评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的认识》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的认识》评课稿1
听了X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课《认识千米》。X老师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点拨到位,学生体验充分,精神饱满,效果较好。
一、充分体验
在1千米有多长时,X老师让学生结合生活充分体验。我市一般两个红绿灯之间是约500米,那么1千米有多远?让学生说一说,并且课下走一走,看一看,增加体验。学生说到楼房时,X老师介绍一般的住宅楼每层高约3米,1千米有多高?大约有多少层?X老师让学生根据身边的事例体验1千米,初步建立起千米的长度概念。
二、猜测——验证
在揭示课题后,X老师让学生说以前对千米的了解,学生说:千米也叫公里,10米=1千米,千米是最大的长度单位,1000米=1千米。X老师说,这些都是大家的猜想,那这些猜想对不对呢,接下来我们慢慢验证。整节课学习结束后,X老师与学生进行了回顾,通过验证,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学生认识很清楚了。这样安排,让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的数学学习过程,这是新课的要求,X老师在课堂上做到了扎实落实课标理念。
三、直观形象
全课小结后,X老师出示一只左手,向学生介绍,我们可以利用左手来帮助认识长度单位。左手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中指代表分米,无名指代表厘米,小指代表毫米。回顾它们之间的进率,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用大拇指代表千米:首先它是最大的长度单位,其次它与米的进率是1000,是最大的,也是手指距离最远的,所以把最大的单位放在大拇指。然后进行了练习。这样把抽象的长度单位转换到直观的左手上,形象、直观,非常易于学生学习。
四、培养习惯
X老师这节课上,学生精神饱满,精力集中,倾听认真,坐姿端正,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这些得益于X老师的指导,如抱臂坐直、声音再洪亮些、回答问题要干脆利落、后面几个男生眼睛很亮、他听的真准等等。正是X老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习惯培养,所以课堂上就关注学生这些方面。
五、建议让学生多些读的.机会
信息图建议学生通读一遍,好整体理解;练习中的题目要求建议让学生读一读,不能用老师的读代替学生的读,要慢慢训练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就要给学生读的机会,因为读是理解的前提。如果每次都是老师读题,学生会很依赖,自己是审题能力也就提升不起来。并且老师读题把重点、关键都给学生读了出来,是一种暗示,学生读就不一样了。学生要经历由读到理解的过程。希望老师能多放手。
《比的认识》评课稿2
张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成功。张老师经验丰富,讲课很轻松。在本课教学中,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操作,合作学习,游戏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做游戏,折一折、量一量、讲公平等操作,经历了实践,发现,归纳等活动,感受并发现了圆的特征;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体验了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与生活中圆的作用;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煅炼;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喜爱,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顺利达成。
张老师在课堂上也充分展示了自己作为一个优秀教师的个人风采,教态自然,语言生动,普通话标准,语速语调恰如其分,尤其是其利用课堂生成,巧设问题,及时表扬鼓励,使得学生始终能保持积极的情绪进行学习,在张老师的巧妙调控下,整个教学过程顺着预设发展,相当流畅,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本课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亮点:
1、数学生活化使教学更加有效,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如游戏:一字排开投球不公平怎么办,又如: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圆形的物体呢?再比如:公路上的汽车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
2、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紧紧抓住教学重难点这条主线,边做游戏边记录,教师适时提问点拨,学生有效的及时进行思考和交流,归纳总结发现。
3、注重细节。如在认识半径与直径的特点时,有意给让学生发现必须要强调的问题:同一圆;又如:在同学们做完游戏说发现时,不停地追问,由圆的半径相等,所有的圆的半径都相等,直到完善成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使各个发现更加的完善、准确,让他们对于题意理解的细节有了深刻的印象。
《比的认识》评课稿3
今天听了林老师这节课,首先我认为很成功的落实了这样几个问题上:
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要用乘法。
2、什么样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
3、怎样用乘法表示以及乘法的写法和读法。其次,林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让学生在童趣中学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林老师根据低年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利用数学小精灵并借助多媒体呈现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游乐园”情景中。同时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为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知识搭建一个有力的“支架”。
二、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数学
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理解乘法的意义,林老师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
如在课的伊始,教师创设游乐园里“飞机图”的情境,利用生动的生活情境和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从生活情境和加法算式两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每份数量相同于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的特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加法算式的书写,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感性经验。教师提出“观察这个加法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又一次针对本质特点进行提问,充分释放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华,通过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三、让学生在需要中学数学
从过山车的'7个2相加,到8个2,9个2,10个2,再到,如果我们全班都去坐过山车,就有20个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标准地列出了,2+2+2+2+……通过写连加算式让学生体验到用加法表示多个数相加的繁琐,促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对相同加数的连加产生强烈的改革需要,有一种想创造简便写法的欲望,再一次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发展的过程。这时林老师适时地引入乘法计算。学生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同时也充分感知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四、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在练习环节,林老师也颇费苦心,她以挑战的形式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分层练习,通过写一写、分一分、改一改的练习,既重视了基础训练,同时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巩固性、多样性、层次性的练习,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林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
当然,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在此我也想提一点自己觉得疑惑的地方:
如何能更好体现乘法的简便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是在列加法算式(加数相同)太繁琐时产生的一种简便运算,因此这节课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林老师在这节课虽然有所体现,但是学生却感受不够深刻,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些呢?如果能够在这里设置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再引出乘法算式,学生或许能够对乘法的意义理解更加透彻。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丰满起来,以上都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大家多指正。
《比的认识》评课稿4
《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本课的学习,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根据本课概念教学的内容特点肖老师采用了“要素组合”的课型方式进行教学。
一、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例始终借助气温等一些具体事例中的正负数,注重直观理解、加强对比。首先通过几组相反意义的数量成对出现,把实际问题凸现在学生面前;其次利用城市气温这一生活事例,明确对比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不同,进而感悟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另外还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温度计,把抽象的理解蕴涵到直观的可操作性的活动中。整个教学过程努力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情景中抽取出数学问题,并在熟悉的情景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又通过广泛举例,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过程处处体现目标意识。
目标是整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教师,应时时有目标意识,才能展开有效的教学。肖老师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相反意义的量;然后又以学生动态举例的方式认识生活中的负数,并着重研究温度计中的正负数的关系,为下一课认识抽象的数轴和比较大小埋下了伏笔;最后又以分类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完整了所学数的知识网络。
三、在探索与交流中理解负数。
《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肖老师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负数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了,让学生在观察温度计刻度的基础上,说一说你有哪些发现?这里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负数这一新知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四、在多样化的呈现形式中愉悦学习。
《标准》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肖老师曾三次放主动权,即:课前、课中、课后,使教学内容完整、首尾呼应。有梯度的三次选择多向度的内容放主动权,拓宽了学生获得新知的知识面的同时使教学环节更加紧凑,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概念教学的呈现形式也更多样化。
本课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形成概念,将枯燥的数学概念生动化、具体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呢?从肖老师的课堂上我有这么几点体会:
一、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小学生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比如本课中温度计的度数、存折上的信息的引用,形象、直观的数学信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学概念内化。
二、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本课教学中肖老师课前对学过的数的整理就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从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
在概念教学中,肖老师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比如课中例1到例3的教学中教师有梯度的设计,在逐步的感知理解的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概念内化。
四、鼓励学生总结归纳,形成概念
课上肖老师把大量材料教给学生,经过学生们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抛弃事物和现象的非本质的东西,抓住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概念。正因为是学生付出了脑力劳动而获取得到的,所以容易理解,记忆也牢固。再经过练习强化,使以内化的概念外化、提升。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简单的想法,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老师,还请批评指正。
《比的认识》评课稿5
11月接待的xx区小学校长代表团考察交流活动中,我们数学组有幸展示了一节数学课,由数学教研组长叶阳艳老师执教。叶老师精彩展示了人教版一上《8和9的认识》这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叶老师以一个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七个小矮人》来贯穿全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动画情境下学习新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整节课叶老师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让学生在观察、发现、交流中认识和理解有关8、9的知识。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故事、游戏激兴趣
一开始叶老师就创设了七个小矮人过生日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小朋友的视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带入了学习氛围中,从故事的主题图中寻找到了数学信息,自然而然的认识了8和9,以及8和9的组成与分解。在记忆8和9的`组成与分解时,让学生通过同桌互玩拍手游戏来巩固数的组成与分解,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环节,叶老师继续采用故事贯穿,把题目隐藏在笑脸下面,让学生来选择笑脸,通过完成习题送礼物的方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正是在老师这样的精心设计下,虽然孩子们入学刚两个月,但整节课大部分孩子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极少有孩子分神或搞小动作的现象。
二、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认识8的过程中,学生观察主题图是无序的,看到什么说什么。这当然也符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毕竟他们刚入学,还不知道有序观察。但是叶老师在点评孩子的反馈时,都会告诉孩子你从“颜色”找到了8可以分成几和几;你通过上下观察找到了几和几组成八;在老师的几次引导下,学生很快知道了还可以左右观察等,不露痕迹地告诉孩子我们观察主题图时可以怎么有序地来观察和思考。我觉得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上要给予孩子的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因为有了8的引导,在研究9的分解与组成时,能干的孩子就会用刚才老师引导的方法,有序观察得到9的组成了。
三、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教学数主题图后,叶老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让每位学生在说“8、9”的信息中,真真切切地领会了8、9的基数含义。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不仅培养了一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
四、出色的常规管理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才两个月,从上课听讲的状态,到上课发言的语言描述,以及学具书本的收放都是井然有序,不难看出老师平时的常规训练都是很到位的。
当然,这节课也有遗憾之处。老师在孩子们的精彩发言后,激励性的评价显得比较吝啬,很多机会老师都没有把握好跟进一些评价,失去了一些和学生互动的机会。
《比的认识》评课稿6
吴老师的《周长的认识》一课,目标明确,设计有条理,再加上丰富的教学经验,厚实的语言功底。所以老师看上去从容不迫,但是学生却学得积极主动,学生时而独立思考,时而合作交流,还有适时的展示汇报,使得课堂上呈现出浓浓的探索学习的氛围。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在通过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实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了确实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老师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探索一般图形周长测量方法的过程。设计了许多活动,比如“直观感知”层面上的说一说、摸一摸;比如测量周长活动,而且每种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体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下节课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好准备。
2、在一系列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中深化概念。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达标练习,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周长之后,通过描一描周长这一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进一步认识了周长的意义。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练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测量后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时,学生出现了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且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注重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探索发现,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于是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潘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以促进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并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尢其是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而且又在此基础上对方法进行优化,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比的认识》评课稿7
今天听了史老师执教的《倒数的认识》一课,收获颇多。总的认为这一课设计巧妙、思路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尤为出彩的是真正将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练习中发现,交流中巩固,虽然内容不难但教师挖得深,学生学得活。
1、在引入部分,教师利用中国的文字的一些特点,引导学生自己举些具有这样特点的分数,突出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形象地让学生对倒数有了直观的认识。
2、利用教材让学生自学交流找出重点句,重点分析。在这里教师负有启发性的问题:读完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发问的机会,对概念进行了仔细的推敲,很好的解决了互为的含义。这样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在概念教学中是应该提倡的。
3、将知识点蕴含在练习中,让学生不仅要巩固知识还要有反思的习惯。如:在学习了倒数的.定以后,安排了能填会说,其中有7×()=1,1×()=1教师提问结合倒数的知识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很快总结出了证书倒数的求法,知道了1的倒数是1,这样比起教师直接讲解来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深些。再如:求倒数找规律的环节,让学生及巩固了找到书的方法,还及时总结出了许多规律,在总结中,学生的语言会出现不严密的情况,这正是很好的生成,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4、整节课许多练习环节,教师采用引、扶、放的手段,不仅做到了全员参与,且照顾到了学困生。指名先说,在组内说,最后抽查,这样的做法我们应该借鉴的。
5、总之这节课亮点很多,如板书调理突出重点、每个富有人文色彩的学习环节小标题,练习设计的层次性等等,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建议:自学力度放的再大点。
《比的认识》评课稿8
本周我听了刘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深深地感觉到刘老师,无论是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还是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都是准确的、到位的。整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能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课,我觉得还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特点值得我学习:
一、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数学
《角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在课题引入部分,刘老师利用课件展示主题图——做手工,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刘老师让学生在五角星书签让学生找到角,进而引出课题。找出呈现在各种物体中的角;目的就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接着,她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室中找角。这样,学生对角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有趣氛围。让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有角,为学生很好的创造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刘老师把生活素材、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如让学生去找一找老师带个学生的剪刀、可乐瓶上的吸管、时钟等这些物体当中的角。熟悉的物体引起了学生强烈的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原本抽象的角的知识和生活中的角紧密得联系起来,不仅仅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二、注重操作,让学生的'行动起来
刘教师设计了,在三角板上摸角、用圆形纸折角,画角等活动,让学生愉快、积极地参加到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概念,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学生模型的过程”这一理念.《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刘老师设计了找角,折角、画角,变角等活动,让学生活泼愉快、兴致高昂地参加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概念,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学生模型的过程”这一理念。
三、强调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发挥
刘老师在教学角各部分名称的时候,有效地得用的教学资源数学书,让学生自己到寻找和发现尖尖的点叫什么?直直的边叫什么。在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又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从互相交流中发现边的长短不影响角的大小。是开口与角的大小有关。特别是画角这一教学环节,刘老师安排了先自己尝试画、课件演示画、教师画、学生再次画角、儿歌画角。这么丰富的环节让学生感受,让学生更轻松的掌握了画角的技能,每个活动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再比如利用学具做角这一环节中学生再一次体会到的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无关,林老师通过完活动角、变魔术、验证等多环节,一层扣一层,每个活动都给学生提供了看说动想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层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大胆放手,学生的积极参与。“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和操作性比较强。
四、教师言行中渗透着对学生习惯的培养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讲学习习惯的培养还是非常重要的,整整一节课下来,我们发现这个班的孩子听课状态非常好,是因为教师中上课中不时地用发言要举手的手势,“把你手中的活停下来,仔细听课!”这样的言行来规范学生。
我听了本课后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商讨:
1、是教师出示情景图后,老师提示“老师用红色标记标的构成了什么?小朋友伸开两臂构成了什么?”有学生答出了角的这个时候可以直接引入课题然后用课件抽象出角,这时进行角的教学比较合适。刘老师在这之后加入的“寻找教室里的角”有点为时过早,如果放在认识了角以后再找,不仅可以清楚地找到角,还能让学生在生活寻找角的顶点和边的位置。
2、课件抽象出角后,让学生摸三角板感知角的环节,学生回答尖尖的,平平的,如果这个环节改为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儿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觉得闭眼想、用手比划,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他们自然会说出直直的,不会在后面还在说边是平平的。
3、画角这个环节,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动手尝试画角,结果也许会出现很多不同的画法。有的孩子画出来的角可能会没有顶点,有的画出来的两边可能不够直……如果从这些错例中去研究画角要注意什么?学生可能更容易掌握画角的方法。
以上只是本人一些粗浅的看法,还希望各位老师共同探讨、批评指正。
《比的认识》评课稿9
前几天,听了吴xx老师所上的《认识周长》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预设。
本课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周长这一概念相对抽象。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段儿童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所以吴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并不是将周长这一概念强加给学生,她首先让学生根据公园平面图初步感知“一周边线”;再借助游泳池和数学书封面进一步感知“一周边线”的特点,从而认识“周长”;接着由游泳池和数学书封面抽象出平面图形,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并探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再探索解决生活中的周长问题。这样设计,从生活中的实物着手,先形象地感知生活中的.“周长”,再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认识数学中抽象的“周长”,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最后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生活—数学—生活”的设计,把形象与抽象形结合,帮助学生逐步将“周长”这一概念从生活与实物中逐渐剥离、步步明晰。
二、在有效探究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组织引导学生经历有效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教学中,吴老师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次是在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之后,组织学生探究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第二次是在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阶段,组织学生探索树叶和神奇宝贝卡的周长求法。两次探究活动,吴老师都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讨论测量计算方法,再进行展示交流。活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引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周长的认识,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介解决教学难点。
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教学媒介,将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及时捕捉下来,反馈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本课教学中,在探索神奇宝贝卡(圆形)的周长求法时,吴老师用数码照相机拍摄了部分学生的测量时的照片,在交流时展示、播放。从而使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得到了全面的展示,测量方法的优化也有了充分的保证。
总之,吴老师在本课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预设初步认识周长,并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深入理解周长。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效果显著。
《比的认识》评课稿10
秒的认识评课稿
优点亮点:
1、教者教态大方,很有亲和力,整节课衔接自然,学生操练扎实,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不断地举行教学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体现了教者备课的用心。话题从学生的自我介绍入手,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目标确定准确适中,教师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每个活动环节的设计较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生生、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和谐有序,富有成效。
3、语言精炼准确,和谐悦耳,营造了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开心。这些都源于教师课前精心的备课,首先自身做到了有充实的知识储备,能够驾驭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尤其是针对每个学生的评价语言生动巧妙,注重儿童的发展,富有激励性和感染力。
4、总之,教师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改进建议:
课堂练习设计还可以更深层次。
《比的认识》评课稿11
郑老师上了《比的认识》一课,其教学设计新颖,且别具一格。
1、突出概念的本质
“比”与“除法”不是等价概念,显然文本中描述的: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并不是“比”的本质概念。于是,本节课将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配制糖水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探究的乐趣。学生从三次配制糖水中理解了“比”是两个量对等关系的记录,“比”是一种对应。知道了,在比中相应数量的糖只有一个相应数量的水与之对应,破坏了这种对应关系,比值就变了,即糖水的甜蜜度(状态)也随之变化。糖水的甜蜜度(状态)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通过可测量的糖和水来记录的。原本这是一个理解的难点,但因为这是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他们具备这样的生活经验,就能轻松地领悟了“比”的内涵。
2、渗透函数的思想
现在学习的“比”是为后面比例的学习作铺垫,其实更体现了一种函数思想的'渗透。以照片引入情境,紧扣“像与不像与何有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自主探究发现“长与宽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比”的本质概念。再通过多次在坐标中做照片、找照片的思考与想象,孩子们不仅理解了“比”是一种对应,一种状态。在他们的头脑中还能够清晰地刻画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这正是函数作为研究现实世界的一种重要模型。
3、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比”虽然不等同于除法,但它与分数、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并非是比多比少,但比中也透露出两个量相差份数的信息。沟通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比的知识和灵活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探索研究中,通过按“前后项的相差数配制糖水”的教学环节,学生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今日之比并非是之前的比多比少”了,他们更加清楚的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与关联,顺利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在练习中,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利用一题多变,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1)学生在“判一判”的练习中既巩固了求比值的方法,也更进一步理解了比的有序性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通过第6小题的辨析,学生深入理解了比是两个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只要其中一个量发生变化,另一个量也随之变化,只有确定了其中一个量,另一个量才能被确定。
(2)学生在“找一找”练习中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写出了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比,还大胆创造出三个数的比。这样,培养了学生类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同时,也拓宽了比的视野。
《比的认识》评课稿12
本次教研课听了姚老师上的《圆的认识》一课,这节课教态自然,教学语言精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听了这节课之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1、以学生为本,以自学为主,教师适当指导。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以及直径半径等的概念,会用圆规画圆。所以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我们知道,学生在生活中对圆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在加上课前预习,本节课教师没有再绑住孩子的手脚从而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以学生的起点为教学起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尝试、验证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再比如,用圆规画圆,学生早已经尝试过,所以上课时老师就把它定位为画圆的注意点,讨论怎么样把圆画好。而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的特征,学生也并非一无所知,老师就放手让学生通过折、量、画、比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并最终理解掌握。
2、课件直观演示,圆片操作探索,学生自主研究。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时时注意让学生通过直观去体验,去感悟。教师设计了开放型的方式,给孩子们一个圆,让孩子们去自己发现。这样设计给孩子一个无限的空间。在研究圆的特征时,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圆的各部分特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教师再对学生的发现进行有意识地梳理和提升,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自已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充分提升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比如,教学圆的直径,半径特征时,老师设计了一组自主探索题目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研究:
(1)一个圆有多少条半径?每条半径都相等吗?
(2)一个圆有多少条直径?每条直径都相等吗?
(3)圆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多少条对称轴?
(4)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操作,思考,交流汇报进一步理解圆的各方面特征。“直径、半径有无数条”这样的特征,学生想象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就采用多媒体课件加以直观的演示,从而非常直观地凸显了这一知识点。再比如,教师在教学“同圆内每条直径都相等”时,屏幕上的直径依次旋转至同一条直径重合,相信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特征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整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效果非常好。
另外,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等等方面教师都比较注重,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比的认识》评课稿13
“倍的认识”一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起始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计算思路。更多的关于教材的分析我就不多说了,刚才xx一下的王老师已经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读。
我们开发区在强调课堂导学,这样的课堂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这样的理想课堂大家都在追求,但是在实施中我们会“怕”,一怕不讲怎么能会呢?但是我们想过没:任何一位教师在讲得过程中一定会有学生或者没在听,或者不爱听,或者听不懂,这样的讲是无效的。二怕学生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在活动中所产生的多样化结果或者想法需要时间进行展示和分享,这样一节课的时间远远不够。可是如果我们把教学内容理解的更为广泛一些,不仅包括课堂讲授的内容,还包括学生所经历的学习活动以及通过学习活动可能取得的收获和发展,那么这样的教学内容将更加丰富。陈老师的这堂课就比较好的接受了这两个怕。
我们都知道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陈老师没有给“倍”直接下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直观感性材料和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语言描述,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明白“把什么当作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从而逐步建构“倍”这一概念。陈老师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主动建构“倍”的概念
我们可以看出陈老师在本节课中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去积极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比较去主动探究,尽量给学生多一点的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本节课中,陈老师通过把2颗红珠子看成1份,黄珠子的颗数有3个2颗,3份,那么黄珠子的颗数是红珠子的3倍。在这里陈老师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沟通了“倍”和“份”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倍,在此基础上在接下的探讨蓝珠子和红珠子的数量关系时,陈老师让学生自己通过画图、圈图的方式进一步感悟“倍”与“份”的关系,知道有几份就是有几倍。接着陈老师通过变式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倍”。整个教学过程,陈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这个数理来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倍”的概念。
陈老师也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知识又能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画一画、圈一圈说一说,在脑海中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在教师的引导通过一系列的变式,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形成倍的概念。同时,教学时,陈老师也十分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是从实际物体的个数入手,是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练习设计中,正方形方格的设计也很好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续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埋下很好的伏笔。
其实,我们发现只要我们敢于放手,我们的学生也能绽放出许多的精彩点,就像今天的学生一样,我相信在长期的导学课堂中,学生和老师都会有所成长,教师实现了课堂理念的真正转变,获得对教学的全新理解。学生经历了真正的主动学习,获取了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
当然,没有一堂课是十全十美的,陈老师这堂课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如建构“倍”的概念时匆促了点,在教学后红珠子和黄珠子的倍数关系后放慢脚步,通过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倍”和“份”之间的联系,感悟有几份就是有几倍,从而真正掌握“倍”概念。同时在练习中应该进行相应的拓展,“倍”不仅仅停留在“整倍数”的概念上,“倍”还可以是“几倍多几”或“几倍少几”,为以后进一步深化倍的概念做伏笔。
《比的认识》评课稿14
“圆的认识”一直是老师们研究的典型课例,本次优质课又是这一内容教学的比拼,又一次领略到了老师们的智慧,感触颇深。
一、组织教学应该设计丰富的体验活动。
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完全可以看课本自学,何需老师花时间“表演”。学生只有亲自经历一回、体验一次,才能深切理解数学知识,并从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努力实现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相结合。上课的四位老师都用到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撕一撕、找一找、猜一猜、模仿骑车、寻找宝物”等基本活动,给学生视觉和触觉上的充分体验。
二、寻宝活动是让学生理解“圆,一中同长”的很好的学习活动。
“寻宝”是同学们很喜欢的游戏活动,只要“寻宝图上的提示语”设计用圆的`特征,就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基本活动结合在一起了。宣峰老师的“寻宝活动”设计首尾呼应,让学生通过“寻宝”很深切地领悟了圆“一中同长”的特征。
三、抓住学习线索,重点突出、学习全面。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多,要认识很多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点,要想在一节课时间里清晰透彻地让学生掌握,需要老师有精当的教学设计,才能是同学们轻松地学会。因此,老师备课必须“深入”,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突破口,使学生轻松地展开学习,称之为“浅出”。圆的各部分名称虽然也有出处,但是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不必安排时间进行探究,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等特征就必须安排探究时间,所以,认识各部分名称只要求认识,教师就可以以安排学生探究“圆的半径、直径的特征和关系”为主线,组织开展各项学习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我们今天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并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老师心中定下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此时,学生的学习感受是“浅”,他们只要完成一个任务,而学生的学习结果是“深”,他们学会了很多。
《比的认识》评课稿15
本课内容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辅读学校教材《实用数学》第十四册第22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学习认识人民币,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比较很多。整十元币的认识是补充前面人民币的认识。本课内容让人民币的认识在整个教材的体系中更加的完整。介于教材内容和课外延伸,以及学生情况(A组:能写,读,识别,使用;B组:写,读,识别;C组:跟读读或者描红)将设计本节课5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为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深入巩固复习前面学习的人民币,让学生独立完成。本次课,主要通过学生来认识使用人民币提高实践生活能力。
人民币的等额互换是学生学习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基础,是进一步衍生到社区生活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人民币的认识在教材中涉及的范围较广,学好本章节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民币的使用,解决常见的生活数学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节课在例题选取上,力争取材现实,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充满好奇心,徐老师就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课一开始,先创设情境以拍手到比较谁多谁少,导入新课。在探究新知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三位同学得红花的多少来学习新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通过看图,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同桌交流后,又让学生动手操作红花学具,摆出图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答。通过摆一摆、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 等教学活动,有效地评价学生得出的结论:求小亮比小明多几与求小明比小亮少几,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只是说的角度不同,都用相同的方法减法计算。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不知不觉地领悟到所学的知识。
不足:在教学中,没顾及到学生现在还不太会涉及到如何去概括自己的数学问题,今后,在练习时给学生养成及时作出口头总结的习惯。
【《比的认识》评课稿】相关文章:
《比的认识》评课稿04-17
倍的认识评课稿10-20
认识负数评课稿04-20
认识毫米评课稿04-22
《认识周长》评课稿04-17
《除法认识》评课稿04-18
《认识方程》评课稿04-18
《倒数的认识》评课稿04-06
《圆的认识》评课稿04-06
认识钟表评课稿04-04